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5 ,大小:427.63KB ,
资源ID:51125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51125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苏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苏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docx

1、江苏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021-4-29班 级: 科 目 :20XX年复习资料教学复习资料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课程标准要求重点难点聚焦核心素养体现1.结合有关资料,分析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和主要特点。2结合实例,说出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特征,并说明其主要区位因素。3学会分析种植业农业地域类型区位特征的方法。1.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2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及特点。3根据相关材料,分析我国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1.区域认知:结合区域图表资料,认识区域农业地域类

2、型、分布及区位因素等。2综合思维:结合材料,综合分析某农业地域类型或某农作物的区位条件3人地协调观: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农业生产,合理发展农业。一、季风水田农业1分布: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2农作物:水稻。3区位条件(1)自然条件(2)4特点1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评价与发展措施(1)突出的两大优势:优越的气候条件,即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2)存在的三大问题:农产品的商品率低,农业结构单一;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科技水平低。(3)发展的三大措施:调整农业生产方式与结构,开展多种经营,农林牧渔综合发展;发展农产品系列加工,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加大科技投入,向

3、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方向发展。2季风水田农业并不都是机械化水平低。如日本经济发达,该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很高。3季风水田农业产品商品率低不代表水稻市场需求量小。如东亚、东南亚、南亚地区人多地少,对水稻需求量大,但受经济水平和传统观念等因素影响,产品商品率低。二、商品谷物农业1概念: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2主要农作物:小麦和玉米。3主要分布区(1)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乌克兰等国,以家庭经营为主。(2)我国东北和西北:一般为国营农场。4区位条件(1)自然条件(2)5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商品粮基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不一定为商品谷物农业。商品粮基地是以产粮为主

4、,能稳定地提供大量余粮的农业生产地区,其农业地域类型可能为商品谷物农业,如我国东北地区;也可能为其他农业地域类型,如我国长江流域的季风水田农业。一、判断题1季风水田农业属于商品农业。()2季风水田农业只分布在季风气候区。()3商品谷物农业都分布在发达国家和地区。()4农作物单产高,商品率一定也高。()5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是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答案:1.2.3.4.5.二、选择题6亚洲的水稻种植有单季稻、双季稻和三季稻几种,其原因是()A热量差异 B降水差异C地形差异 D水源差异答案:A7下列国家的水稻生产中,机械化程度最高的是()A中国 B日本C泰国 D印度答案:

5、B读美国本土农业带(区)分布图,回答810题。8图中数码代表的地区中,种植的粮食作物相同但播种时间不同的是()A BC D9区域农业生产的优势区位条件不包括()A终年高温多雨,水热充足B便利的交通运输C先进的科技D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10若将处优良的粮食作物品种引入我国,最适合的地点是()A三江平原 B辽河平原C华北平原 D长江三角洲解析:第8题,为乳畜带,为春小麦区,为棉花带,为冬小麦区,为玉米带。种植的粮食作物相同但播种时间不同。第9题,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优势条件: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地势平坦开阔,五大湖、密西西比河水源充足,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交通便利,科技发达,机械化程度高等。第

6、10题,处为小麦区,种植冬小麦,在我国最适合的地点是华北平原。答案:8.C9.A10.C季风水田农业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材料一主要粮食作物的生长习性。作物适宜温度()最低温度()全生育期需水量(m3/亩)水稻30351012350450小麦253135260400玉米3738510200300材料二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和分布(见教材P47图3.11)。(1)比较水稻、小麦和玉米的生长习性,说明各作物生长条件的差异。(2)亚洲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在区域空间上有何共性特点?(3)结合气候类型和人口分布,说明水稻种植区有利的生产条件。(4)水稻习惯上被称为“亚洲的粮食”,为什么这样

7、说?提示:(1)从适宜温度看,水稻和玉米都需要高温,小麦适宜稍凉爽的温度;从生长的最低温度看,水稻对最低温度的要求高,其次是玉米,耐寒最强的是小麦;从全生育期需水量看,水稻需水量最多,其次是小麦,玉米最耐旱。(2)亚洲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从分布图上可看出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地区。(3)水稻种植区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充足,降水丰富,有利于水稻生长。同时水稻种植区人口分布密集,为水稻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4)亚洲水稻种植历史悠久,亚洲居民喜欢食用米饭,形成了以稻米为主食的饮食习惯,因此水稻被称为“亚洲的粮食”。1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区

8、位因素区位优势不利条件自然因素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高温或夏季高温,热量充足;大部分集中在年降水量800 mm以上的地区,降水丰沛,雨热同期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沿海地区易受台风和风暴潮影响;温带地区有时受低温冻害的影响地形主要集中在平原、盆地、丘陵地区,地势平坦土壤土壤深厚肥沃水源河网稠密,水源充足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水稻种植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的劳动力多;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人多地少,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较低人均耕地水稻的单产高,种植水稻可以缓解庞大的人口数量对土地的压力生产习惯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种植水稻的传统经验丰富

9、稻米需求量人口稠密,稻米是当地主要粮食,需求量大2季风水田农业的成因、特点及发展对策读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分布图,回答12题。1东北稻米品质优于其他种植区的优势条件是()A纬度较低,热量充足B土壤肥沃,生长周期长C人口密集,市场需求量大D季风气候,雨热同期2当前我国季风水田农业的发展特点是()A单产提高 B种植面积不变C商品率降低 D受自然因素影响变大解析:第1题,东北地区纬度高,热量不足,但水稻生长周期长,且土壤为黑土和黑钙土,土壤肥力高,因而稻米的品质比我国其他地区高。第2题,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我国水稻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受自然因素影响越来越小;受市场及农业政策的影响,水稻种植面积不断变

10、化,商品率不断提高。答案:1.B2.A商品谷物农业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位于美国北部北达科他州的格雷格夫妇的农场是商品谷物农业的一个缩影。该农场面积有1 200公顷,主要由格雷格一个劳动力耕种,在格雷格的仓库里堆放的农业机械令人眼花缭乱,联合收割机、四轮驱动安装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拖拉机、风钻机、农用轨道拖车、捆草机、播种机农场的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和玉米,95%的农产品供出口。(1)格雷格夫妇经营的商品谷物农业有哪些优越的社会经济条件?(2)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提示:(1)人均耕地多,可大规模生产;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技水平高。(2)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有生产规模大、机械

11、化程度高、商品率高等。1商品谷物农业特点与区位条件的关系2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分析(以美国为例)(1)自然因素区位因素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评价地形中部平原地势平坦开阔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作物的高产稳产,地势开阔平坦,为机械化生产和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土壤土层深厚,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土壤肥沃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降水丰沛、夏季潮湿水源五大湖与密西西比河水源充足(2)社会经济因素区位因素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评价交通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铁路、公路交织交通便利便于商品集散,有利于降低运费,提高经济效益人口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竞争优势大有利于大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商品率工业工业

12、发达,提供机械、电力、化肥、农药为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科技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市场世界人口增长,市场广阔、世界上最大的谷物出口国促进了商品粮的大规模生产和农业的现代化3.美国商品谷物农业与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比较相同点农业地域类型相同;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农业生产过程的自然条件相似不同点经营方式不同,美国以家庭农场生产为主,我国以国营农场为主;科技水平存在差异;专业化水平不同;粮食单产不同,美国粮食单产高欧洲的地中海沿岸及巴黎盆地曾是世界小麦的集中产区

13、,但后来其地位逐步被北美取代。近些年来,原南欧小麦产区已逐步转型成为蔬菜花卉园艺业,并已成为西欧人的“菜园子”。据此回答12题。1北美能够取代欧洲小麦种植业的地位,主要原因是北美()A水热总量更丰富 B北美市场更广阔C地广人稀、成本低 D当地土壤更肥沃2北美小麦产区的主要生产特点有()生产规模大 机械化水平高粮食商品率高 化肥、农药使用少以国营农场为主A BC D解析:第1题,异地粮食产业能够取代当地粮食产业一般源于质量和价格。北美能够取代欧洲小麦种植业,主要原因是北美地广人稀、成本低,价格上更占优势,同时,南欧一带粮食产区的种植结构转型也是重要因素。故选C。第2题,北美小麦产区属于商品谷物农

14、业,其主要生产特点有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粮食商品率高,但化肥、农药使用多,以家庭农场为主。故选A。答案:1.C2.A读我国某农作物比较优势指数示意图,回答34题。3该作物最可能是()A棉花 B玉米C水稻 D甘蔗4甲省区发展该农作物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A热量 B水分 C劳动力D地形解析:第3题,该作物在南方地区比较优势指数特别低,说明不适合在南方种植,可排除甘蔗和水稻;吉林、辽宁的光热条件不适宜种植棉花,而该作物在这两省的比较优势指数最高,因而可排除棉花。第4题,甲省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热量不足。答案:3.B4.A 对点练一季风水田农业读部分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5、。1从图示看,该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A所有的沿海地区 B大部分沿海平原地区C多数低纬度丘陵地区 D水源充足的河流中上游2为保证该农业地域类型稳定生产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培育良种 B加强水利工程建设C改良土壤 D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地区。第2题,该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气候区,为季风水田农业,降水季节变化大,而水稻种植需水量大,所以需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以保证稳定生产。答案:1.B2.B下图是中国水稻种植区域变化图。读图回答34题。3从原始社会到现今,我国水稻种植区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A技术改革 B气候C市场 D交通4导

16、致现今新疆水稻种植面积比东北地区小的主要因素是()A国家政策 B地形C光热资源 D水资源解析:第3题,由图中水稻分布北界变化可知,我国水稻种植区域逐渐向北推进,纬度越来越高。水稻喜水热,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人们通过技术改革使水稻的适应性不断提高,分布范围不断扩大。第4题,新疆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无法实现大面积种植水稻,因此与东北地区相比种植面积较小。答案:3.A4.D 对点练二商品谷物农业中国种植的玉米主要是春播玉米和夏播玉米,其中夏播玉米一般在小麦收割之后播种。下图为中国玉米种植优势区域示意图。据此回答56题。5下列不属于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A耕地面积广阔 B机械化程度高C

17、单产较高 D商品率高6下列关于中国优势区域玉米种植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A地区纬度较高,热量充足B地区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大C地区秋季晴朗,利于收摘D地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解析:第5题,为东北地区,受热量条件制约,玉米单产不高。第6题,地区大部分为中温带,热量不足;地区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与“海拔高”不符,且气温年较差大的原因是深居内陆;地区位于云贵高原,土层较薄且贫瘠。答案:5.C6.C 基础巩固 (2019兰州高一期末)下面为四个国家季风水田农业生产情况统计表。据表回答12题。国家种植面积(万公顷)单产量(吨/公顷)总产量(万吨)甲4 4002.149 416.00乙2 9504.2312

18、 478.50丙1 0361.801 864.80丁1684.36732.481.甲、乙、丙、丁代表的国家依次是()A日本、印度、中国、泰国B印度、中国、泰国、日本C中国、泰国、印度、日本D泰国、日本、中国、印度2以下关于该农业地域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有(双选)()A因为地块狭小,所以生产国的机械化水平都很低,水利工程投资较大B虽然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但因人口压力大,仍属于粗放型农业C主要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规模较小,商品率较低D主要分布在水热条件匹配较好、人口稠密的平原地区解析:第1题,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种植面积最大的是平原面积广大的印度,单产最高的是亚洲农业最发达的日本。

19、第2题,日本季风水田农业的机械化水平较高,A错。季风水田农业是劳动密集型农业,不是粗放型农业,B错。季风水田农业以家庭为单位,小农经营,商品率较低,C对。主要分布在水热条件匹配较好、人口稠密的平原地区,D对。答案:1.B2.CD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故稻米被称为“亚洲的粮食”。下面图1为美国水稻种植区图,图2为世界水稻生产投入三角形坐标图,a、b、c分别表示农业生产投入中的劳动力、生产资料、科技投入。据此回答34题。3美国季风水田农业与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最明显差异是()A单位面积产量不同 B作物熟制不同C播种技术不同 D作物品种不同4图2中的甲、乙、丙、丁四点,最能代表亚洲季风水田

20、农业特点的是()A甲 B乙C丙 D丁解析:第3题,美国季风水田农业与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最明显差异是播种技术的不同,亚洲地区劳动力丰富,季风水田农业为劳动密集型农业,而美国为机械化大生产。第4题,从上题分析可知,亚洲季风水田农业为劳动密集型农业,劳动力投入多,科技投入少,分析图2可知,丙符合要求。答案:3.C4.C(2019安徽师范大学附中期末)读北美洲五大湖附近地区部分农业分布示意图,回答56题。5甲地区布局水果、蔬菜的区位优势最主要是()A地势平坦 B气候适宜 C资金雄厚 D临近市场6若乙地大量种植玉米,则乙地附近湖泊对该地玉米生长的有利影响最可能是()A夏季降水增多 B夏季气温降低C冬季降

21、水增多 D冬季气温升高解析:第5题,甲地靠近大城市,水果和蔬菜的消费市场广阔。第6题,乙地位于北美洲五大湖沿岸地区,夏季气温较高,湖泊水蒸发增加了大气中水汽含量,使该地降水增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该地纬度较高,冬季农作物几乎无法生长,所以冬季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对农作物生长影响很小;湖泊对沿岸地区气温具有调节作用,可以使其气温季节变化变小,夏季气温降低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答案:5.D6.A下表为四个国家在同一年度中的粮食作物生产的统计表(1公斤1千克)。据此回答78题。粮食作物生产统计甲乙丙丁每公顷肥料施用量/公斤108.853.7250.8191.9每公顷产量/公斤1 9569772 4953 1

22、50人均产量/吨121.7140.66.179.2人均耕地面积/公顷145.6186.62.137.97.甲、乙两国如果要改善农业的经营,其致力发展的方向应是()A缩小生产规模 B扩大耕地面积C减施有机肥料 D提高单位面积产量8与丙、丁两国的农业特点相符的是()A单位面积产量低 B人均产量高C农业集约化程度高 D人均耕地面积大解析:第7题,比较四个国家可发现,甲、乙两国人均耕地面积和人均产量具有明显优势,应该是商品谷物农业;与丙、丁两国比较,甲、乙两国单位面积产量较低,所以其发展方向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第8题,通过每公顷产量、人均产量和人均耕地面积等数据,可排除A、B、D三个选项;丙、丁两国每

23、公顷肥料施用量大,说明农业集约化程度高。答案:7.D8.C9(2019兰州一中调研)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拥有7 000多年稻米栽培历史的中国,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大米故乡,是世界栽培稻米起源地之一。材料二稻米种植,包含了超多的技术:选种、育秧、移植,生长期管理、储藏、脱壳加工成精米,最后是做成米饭。这个复杂的生产链条上,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到最终的口感。材料三图甲为世界水稻主产区,图乙为日本农场工人利用遥控直升机为农田喷洒农药。(1)描述图示水稻主产区的共同特点。(2)分析日本水稻产区对比其他水稻主产区的优势。(3)分析日本季风水田农业对我国季风水田农业生产的借鉴意义。解析:(1)水稻主

24、产区的共同特点应该从季风水田农业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自然条件:同为湿润的近海地区,水稻生长季节高温多雨,有利于水稻生长。社会经济条件;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种植水稻历史悠久。(2)由图和材料可知,日本水稻产区和其他水稻主产区相比,在纬度和技术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日本是发达国家,其他产区大多为发展中国家,因此,日本在技术方面具有优势。纬度高,平均温度较低,水稻生长周期较长,品质优良;基础设施完善,机械化水平高;劳动力素质高,科技水平高。(3)我国季风水田农业具有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低、水利工程量大的特点,对比日本的季风水田农业,可以借鉴的有我国水稻

25、生产要加强科技投入,特别是在生产链条上种植之外的环节领域;要注重环境保护,优良的环境才能种植出放心的粮食;多结合市场需求研发新品种,适应市场需求;改进营销方法的同时注重品质,提升消费者对本国产品的信心等。答案:(1)同为湿润的近海地区,水稻生长季节高温多雨,有利于水稻生长;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种植水稻历史悠久;饮食习惯以稻米为主。(2)纬度高,水稻生长期长,品质优良;基础设施完善,机械化水平高;劳动力素质高,科技水平高。(3)我国水稻生产要加强科技投入,特别是在生产链条上种植之外的环节领域;要注重环境保护,优良的环境才能种植出放心的粮食;多结合市场需求研发新品种,适应市场需求;改进营销方法的

26、同时注重品质,提升消费者对本国产品的信心等。能力提升20世纪中叶,美国乙地区出现新的棉花种植区。下图为美国部分农业专门化地区分布图。据此回答12题。1甲地农业地域类型属于()A乳畜业 B混合农业C商品谷物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2乙地棉花种植区与原棉花带相比,单产高的主要原因是()A光照充足 B降水丰富C技术先进 D市场广阔解析:第1题,甲地位于美国的中央大平原,属于商品谷物农业,故选C项。第2题,原棉花带所在的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热同期,降水较多,乙地棉花种植区位于美国的西部地区,降水少,光照充足,有利于棉花的光合作用,产量较大,故选A项。答案:1.C2.A(2019江淮十校联考)剑

27、川县地处云南省西部的横断山区东部,这里水系发育,土壤肥沃。该县稻麦复种系统这一特有的耕作方式已有3 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地方农业文化、生物多样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型代表。下图示意云南省剑川县稻麦复种系统。据此回答34题。3该县稻麦复种耕作方式的主要优点有(双选)()A减少劳动力闲置 B提高土地利用率C防止土地石漠化 D减少水分蒸发量4与稻田期相比,麦田期有利于小麦生长的优势条件是()A气温较高 B降水丰富C光照充足 D土壤肥沃解析:第3题,根据图示中稻麦种植、收获时间,该县稻麦复种耕作方式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减少劳动力闲置,A对;提高土地利用率,B对;发展种植业,易导致水土流失,不能防止土

28、地石漠化,C错;对减少水分蒸发量作用不大,D错。第4题,读图,稻田期是夏初插秧,秋季收获。麦田期是秋季播种,夏初收获。与稻田期相比,麦田期有利于小麦生长的优势条件是冬春季节降水较少,光照充足,C对;夏季稻田期气温较高,降水丰富,A、B错;土壤肥沃没有季节差异,D错。答案:3.AB4.C牛油果又名鳄梨,其营养价值非常高,味道也很独特,果肉柔软,似乳酪,有核桃的香味,是不可多得的水果之一。读牛油果主要种植地区分布示意图,回答56题。5据图推测牛油果的生长习性是()A喜温暖湿润 B喜通风透气C不耐贫瘠 D耐酸抗寒6近年来,我国牛油果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主要得益于()A交通便捷程度的提高 B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C居民食物构成的变化 D市场需求量的扩大解析:第5题,图示牛油果分布区主要是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推测牛油果的生长习性是喜温暖湿润,A对;通风透气不是仅分布在我国南部、西南地区的原因,B错;山区也有分布,说明耐贫瘠,C错;分布在我国南部沿海或西南地区,说明不抗寒,D错。第6题,决定农民种植作物类型、面积的主要因素是市场。近年来,我国牛油果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主要得益于市场需求量的扩大,D对;交通、全球气候变暖不是主要因素,A、B错;牛油果是水果,不属于居民食物构成部分,C错。答案:5.A6.D(2019武功摸底)大豆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广泛分布,东北为主产区,我国生产100万吨大豆用地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