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1125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27.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江苏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江苏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江苏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江苏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江苏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江苏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江苏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江苏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江苏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江苏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江苏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江苏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江苏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江苏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江苏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江苏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江苏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江苏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江苏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docx

《江苏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docx

江苏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2021-4-29

班级:

科目:

20XX年复习资料

教学复习资料

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课程标准要求

重点难点聚焦

核心素养体现

1.结合有关资料,分析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和主要特点。

2.结合实例,说出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特征,并说明其主要区位因素。

3.学会分析种植业农业地域类型区位特征的方法。

1.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

2.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及特点。

3.根据相关材料,分析我国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1.区域认知:

结合区域图表资料,认识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及区位因素等。

2.综合思维:

结合材料,综合分析某农业地域类型或某农作物的区位条件

3.人地协调观: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农业生产,合理发展农业。

一、季风水田农业

1.分布:

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

2.农作物:

水稻。

3.区位条件

(1)自然条件

(2)

4.特点

1.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评价与发展措施

(1)突出的两大优势:

①优越的气候条件,即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②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2)存在的三大问题:

①农产品的商品率低,农业结构单一;②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③科技水平低。

(3)发展的三大措施:

①调整农业生产方式与结构,开展多种经营,农林牧渔综合发展;②发展农产品系列加工,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③加大科技投入,向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方向发展。

2.季风水田农业并不都是机械化水平低。

如日本经济发达,该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很高。

3.季风水田农业产品商品率低不代表水稻市场需求量小。

如东亚、东南亚、南亚地区人多地少,对水稻需求量大,但受经济水平和传统观念等因素影响,产品商品率低。

二、商品谷物农业

1.概念:

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2.主要农作物:

小麦和玉米。

3.主要分布区

(1)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乌克兰等国,以家庭经营为主。

(2)我国东北和西北:

一般为国营农场。

4.区位条件

(1)自然条件

(2)

5.生产特点: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商品粮基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不一定为商品谷物农业。

商品粮基地是以产粮为主,能稳定地提供大量余粮的农业生产地区,其农业地域类型可能为商品谷物农业,如我国东北地区;也可能为其他农业地域类型,如我国长江流域的季风水田农业。

一、判断题

1.季风水田农业属于商品农业。

(  )

2.季风水田农业只分布在季风气候区。

(  )

3.商品谷物农业都分布在发达国家和地区。

(  )

4.农作物单产高,商品率一定也高。

(  )

5.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是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  )

答案:

1.× 2.× 3.× 4.× 5.√

二、选择题

6.亚洲的水稻种植有单季稻、双季稻和三季稻几种,其原因是(  )

A.热量差异       B.降水差异

C.地形差异D.水源差异

答案:

A

7.下列国家的水稻生产中,机械化程度最高的是(  )

A.中国B.日本

C.泰国D.印度

答案:

B

读美国本土农业带(区)分布图,回答8~10题。

8.图中数码代表的地区中,种植的粮食作物相同但播种时间不同的是(  )

A.①②B.③⑤

C.②④D.③④

9.②④⑤区域农业生产的优势区位条件不包括(  )

A.终年高温多雨,水热充足

B.便利的交通运输

C.先进的科技

D.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

10.若将④处优良的粮食作物品种引入我国,最适合的地点是(  )

A.三江平原B.辽河平原

C.华北平原D.长江三角洲

解析:

第8题,①为乳畜带,②为春小麦区,③为棉花带,④为冬小麦区,⑤为玉米带。

②④种植的粮食作物相同但播种时间不同。

第9题,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优势条件:

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地势平坦开阔,五大湖、密西西比河水源充足,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交通便利,科技发达,机械化程度高等。

第10题,④处为小麦区,种植冬小麦,在我国最适合的地点是华北平原。

答案:

8.C 9.A 10.C

 季风水田农业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主要粮食作物的生长习性。

作物

适宜温度(℃)

最低温度(℃)

全生育期需水量(m3/亩)

水稻

30~35

10~12

350~450

小麦

25~31

3~5

260~400

玉米

37~38

5~10

200~300

材料二 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和分布(见教材P47图3.11)。

(1)比较水稻、小麦和玉米的生长习性,说明各作物生长条件的差异。

(2)亚洲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在区域空间上有何共性特点?

(3)结合气候类型和人口分布,说明水稻种植区有利的生产条件。

(4)水稻习惯上被称为“亚洲的粮食”,为什么这样说?

提示:

(1)从适宜温度看,水稻和玉米都需要高温,小麦适宜稍凉爽的温度;从生长的最低温度看,水稻对最低温度的要求高,其次是玉米,耐寒最强的是小麦;从全生育期需水量看,水稻需水量最多,其次是小麦,玉米最耐旱。

(2)亚洲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

从分布图上可看出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地区。

(3)水稻种植区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充足,降水丰富,有利于水稻生长。

同时水稻种植区人口分布密集,为水稻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4)亚洲水稻种植历史悠久,亚洲居民喜欢食用米饭,形成了以稻米为主食的饮食习惯,因此水稻被称为“亚洲的粮食”。

1.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

区位因素

区位优势

不利条件

自然因素

气候

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高温或夏季高温,热量充足;大部分集中在年降水量800mm以上的地区,降水丰沛,雨热同期

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沿海地区易受台风和风暴潮影响;温带地区有时受低温冻害的影响

地形

主要集中在平原、盆地、丘陵地区,地势平坦

土壤

土壤深厚肥沃

水源

河网稠密,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因素

劳动力

水稻种植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的劳动力多;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人多地少,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较低

人均

耕地

水稻的单产高,种植水稻可以缓解庞大的人口数量对土地的压力

生产

习惯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种植水稻的传统经验丰富

稻米需求量

人口稠密,稻米是当地主要粮食,需求量大

2.季风水田农业的成因、特点及发展对策

读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分布图,回答1~2题。

1.东北稻米品质优于其他种植区的优势条件是(  )

A.纬度较低,热量充足

B.土壤肥沃,生长周期长

C.人口密集,市场需求量大

D.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2.当前我国季风水田农业的发展特点是(  )

A.单产提高       B.种植面积不变

C.商品率降低D.受自然因素影响变大

解析:

第1题,东北地区纬度高,热量不足,但水稻生长周期长,且土壤为黑土和黑钙土,土壤肥力高,因而稻米的品质比我国其他地区高。

第2题,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我国水稻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受自然因素影响越来越小;受市场及农业政策的影响,水稻种植面积不断变化,商品率不断提高。

答案:

1.B 2.A

 商品谷物农业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位于美国北部北达科他州的格雷格夫妇的农场是商品谷物农业的一个缩影。

该农场面积有1200公顷,主要由格雷格一个劳动力耕种,在格雷格的仓库里堆放的农业机械令人眼花缭乱,联合收割机、四轮驱动安装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拖拉机、风钻机、农用轨道拖车、捆草机、播种机……农场的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和玉米,95%的农产品供出口。

(1)格雷格夫妇经营的商品谷物农业有哪些优越的社会经济条件?

(2)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提示:

(1)人均耕地多,可大规模生产;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技水平高。

(2)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有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等。

1.商品谷物农业特点与区位条件的关系

 

2.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分析(以美国为例)

(1)自然因素

区位因素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评价

地形

中部平原→地势平坦开阔

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作物的高产稳产,地势开阔平坦,为机械化生产和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

土壤

土层深厚,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土壤肥沃

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降水丰沛、夏季潮湿

水源

五大湖与密西西比河→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

区位因素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评价

交通

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铁路、公路交织→交通便利

便于商品集散,有利于降低运费,提高经济效益

人口

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竞争优势大

有利于大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商品率

工业

工业发达,提供机械、电力、化肥、农药

为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科技

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

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

市场

世界人口增长,市场广阔、世界上最大的谷物出口国

促进了商品粮的大规模生产和农业的现代化

3.美国商品谷物农业与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比较

相同点

①农业地域类型相同;②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③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④交通便利;⑤市场广阔;⑥工业比较发达;⑦农业生产过程的自然条件相似

不同点

①经营方式不同,美国以家庭农场生产为主,我国以国营农场为主;②科技水平存在差异;③专业化水平不同;④粮食单产不同,美国粮食单产高

欧洲的地中海沿岸及巴黎盆地曾是世界小麦的集中产区,但后来其地位逐步被北美取代。

近些年来,原南欧小麦产区已逐步转型成为蔬菜花卉园艺业,并已成为西欧人的“菜园子”。

据此回答1~2题。

1.北美能够取代欧洲小麦种植业的地位,主要原因是北美(  )

A.水热总量更丰富    B.北美市场更广阔

C.地广人稀、成本低D.当地土壤更肥沃

2.北美小麦产区的主要生产特点有(  )

①生产规模大②机械化水平高

③粮食商品率高④化肥、农药使用少

⑤以国营农场为主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⑤D.①②⑤

解析:

第1题,异地粮食产业能够取代当地粮食产业一般源于质量和价格。

北美能够取代欧洲小麦种植业,主要原因是北美地广人稀、成本低,价格上更占优势,同时,南欧一带粮食产区的种植结构转型也是重要因素。

故选C。

第2题,北美小麦产区属于商品谷物农业,其主要生产特点有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粮食商品率高,但化肥、农药使用多,以家庭农场为主。

故选A。

答案:

1.C 2.A

读我国某农作物比较优势指数示意图,回答3~4题。

3.该作物最可能是(  )

A.棉花B.玉米

C.水稻D.甘蔗

4.甲省区发展该农作物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C.劳动力   D.地形

解析:

第3题,该作物在南方地区比较优势指数特别低,说明不适合在南方种植,可排除甘蔗和水稻;吉林、辽宁的光热条件不适宜种植棉花,而该作物在这两省的比较优势指数最高,因而可排除棉花。

第4题,甲省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热量不足。

答案:

3.B 4.A

对点练一 季风水田农业

读部分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从图示看,该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  )

A.所有的沿海地区   B.大部分沿海平原地区

C.多数低纬度丘陵地区D.水源充足的河流中上游

2.为保证该农业地域类型稳定生产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培育良种B.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C.改良土壤D.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地区。

第2题,该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气候区,为季风水田农业,降水季节变化大,而水稻种植需水量大,所以需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以保证稳定生产。

答案:

1.B 2.B

下图是中国水稻种植区域变化图。

读图回答3~4题。

3.从原始社会到现今,我国水稻种植区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技术改革B.气候

C.市场D.交通

4.导致现今新疆水稻种植面积比东北地区小的主要因素是(  )

A.国家政策B.地形

C.光热资源D.水资源

解析:

第3题,由图中水稻分布北界变化可知,我国水稻种植区域逐渐向北推进,纬度越来越高。

水稻喜水热,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人们通过技术改革使水稻的适应性不断提高,分布范围不断扩大。

第4题,新疆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无法实现大面积种植水稻,因此与东北地区相比种植面积较小。

答案:

3.A 4.D

对点练二 商品谷物农业

中国种植的玉米主要是春播玉米和夏播玉米,其中夏播玉米一般在小麦收割之后播种。

下图为中国玉米种植优势区域示意图。

据此回答5~6题。

5.下列不属于①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  )

A.耕地面积广阔B.机械化程度高

C.单产较高D.商品率高

6.下列关于中国优势区域玉米种植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

A.②地区纬度较高,热量充足

B.③地区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大

C.④地区秋季晴朗,利于收摘

D.⑤地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解析:

第5题,①为东北地区,受热量条件制约,玉米单产不高。

第6题,②地区大部分为中温带,热量不足;③地区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与“海拔高”不符,且气温年较差大的原因是深居内陆;⑤地区位于云贵高原,土层较薄且贫瘠。

答案:

5.C 6.C

[基础巩固]

(2019·兰州高一期末)下面为四个国家季风水田农业生产情况统计表。

据表回答1~2题。

国家

种植面积(万公顷)

单产量(吨/公顷)

总产量(万吨)

4400

2.14

9416.00

2950

4.23

12478.50

1036

1.80

1864.80

168

4.36

732.48

1.甲、乙、丙、丁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

A.日本、印度、中国、泰国

B.印度、中国、泰国、日本

C.中国、泰国、印度、日本

D.泰国、日本、中国、印度

2.以下关于该农业地域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有(双选)(  )

A.因为地块狭小,所以生产国的机械化水平都很低,水利工程投资较大

B.虽然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但因人口压力大,仍属于粗放型农业

C.主要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规模较小,商品率较低

D.主要分布在水热条件匹配较好、人口稠密的平原地区

解析:

第1题,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种植面积最大的是平原面积广大的印度,单产最高的是亚洲农业最发达的日本。

第2题,日本季风水田农业的机械化水平较高,A错。

季风水田农业是劳动密集型农业,不是粗放型农业,B错。

季风水田农业以家庭为单位,小农经营,商品率较低,C对。

主要分布在水热条件匹配较好、人口稠密的平原地区,D对。

答案:

1.B 2.CD

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故稻米被称为“亚洲的粮食”。

下面图1为美国水稻种植区图,图2为世界水稻生产投入三角形坐标图,a、b、c分别表示农业生产投入中的劳动力、生产资料、科技投入。

据此回答3~4题。

3.美国季风水田农业与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最明显差异是(  )

A.单位面积产量不同B.作物熟制不同

C.播种技术不同D.作物品种不同

4.图2中的甲、乙、丙、丁四点,最能代表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特点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解析:

第3题,美国季风水田农业与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最明显差异是播种技术的不同,亚洲地区劳动力丰富,季风水田农业为劳动密集型农业,而美国为机械化大生产。

第4题,从上题分析可知,亚洲季风水田农业为劳动密集型农业,劳动力投入多,科技投入少,分析图2可知,丙符合要求。

答案:

3.C 4.C

(2019·安徽师范大学附中期末)读北美洲五大湖附近地区部分农业分布示意图,回答5~6题。

5.甲地区布局水果、蔬菜的区位优势最主要是(  )

A.地势平坦B.气候适宜

C.资金雄厚D.临近市场

6.若乙地大量种植玉米,则乙地附近湖泊对该地玉米生长的有利影响最可能是(  )

A.夏季降水增多B.夏季气温降低

C.冬季降水增多D.冬季气温升高

解析:

第5题,甲地靠近大城市,水果和蔬菜的消费市场广阔。

第6题,乙地位于北美洲五大湖沿岸地区,夏季气温较高,湖泊水蒸发增加了大气中水汽含量,使该地降水增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该地纬度较高,冬季农作物几乎无法生长,所以冬季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对农作物生长影响很小;湖泊对沿岸地区气温具有调节作用,可以使其气温季节变化变小,夏季气温降低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答案:

5.D 6.A

下表为四个国家在同一年度中的粮食作物生产的统计表(1公斤=1千克)。

据此回答7~8题。

粮食作物生产统计

每公顷肥料施用量/公斤

108.8

53.7

250.8

191.9

每公顷产量/公斤

1956

977

2495

3150

人均产量/吨

121.7

140.6

6.1

79.2

人均耕地面积/公顷

145.6

186.6

2.1

37.9

7.甲、乙两国如果要改善农业的经营,其致力发展的方向应是(  )

A.缩小生产规模B.扩大耕地面积

C.减施有机肥料D.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8.与丙、丁两国的农业特点相符的是(  )

A.单位面积产量低B.人均产量高

C.农业集约化程度高D.人均耕地面积大

解析:

第7题,比较四个国家可发现,甲、乙两国人均耕地面积和人均产量具有明显优势,应该是商品谷物农业;与丙、丁两国比较,甲、乙两国单位面积产量较低,所以其发展方向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第8题,通过每公顷产量、人均产量和人均耕地面积等数据,可排除A、B、D三个选项;丙、丁两国每公顷肥料施用量大,说明农业集约化程度高。

答案:

7.D 8.C

9.(2019·兰州一中调研)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拥有7000多年稻米栽培历史的中国,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大米故乡,是世界栽培稻米起源地之一。

材料二 稻米种植,包含了超多的技术:

选种、育秧、移植,生长期管理、储藏、脱壳加工成精米,最后是做成米饭。

这个复杂的生产链条上,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到最终的口感。

材料三 图甲为世界水稻主产区,图乙为日本农场工人利用遥控直升机为农田喷洒农药。

(1)描述图示水稻主产区的共同特点。

(2)分析日本水稻产区对比其他水稻主产区的优势。

(3)分析日本季风水田农业对我国季风水田农业生产的借鉴意义。

解析:

(1)水稻主产区的共同特点应该从季风水田农业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

自然条件:

同为湿润的近海地区,水稻生长季节高温多雨,有利于水稻生长。

社会经济条件;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种植水稻历史悠久。

(2)由图和材料可知,日本水稻产区和其他水稻主产区相比,在纬度和技术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

日本是发达国家,其他产区大多为发展中国家,因此,日本在技术方面具有优势。

纬度高,平均温度较低,水稻生长周期较长,品质优良;基础设施完善,机械化水平高;劳动力素质高,科技水平高。

(3)我国季风水田农业具有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低、水利工程量大的特点,对比日本的季风水田农业,可以借鉴的有我国水稻生产要加强科技投入,特别是在生产链条上种植之外的环节领域;要注重环境保护,优良的环境才能种植出放心的粮食;多结合市场需求研发新品种,适应市场需求;改进营销方法的同时注重品质,提升消费者对本国产品的信心等。

答案:

(1)①同为湿润的近海地区,水稻生长季节高温多雨,有利于水稻生长;②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③种植水稻历史悠久;④饮食习惯以稻米为主。

(2)①纬度高,水稻生长期长,品质优良;②基础设施完善,机械化水平高;③劳动力素质高,科技水平高。

(3)①我国水稻生产要加强科技投入,特别是在生产链条上种植之外的环节领域;②要注重环境保护,优良的环境才能种植出放心的粮食;③多结合市场需求研发新品种,适应市场需求;④改进营销方法的同时注重品质,提升消费者对本国产品的信心等。

[能力提升]

20世纪中叶,美国乙地区出现新的棉花种植区。

下图为美国部分农业专门化地区分布图。

据此回答1~2题。

1.甲地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

A.乳畜业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D.大牧场放牧业

2.乙地棉花种植区与原棉花带相比,单产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照充足B.降水丰富

C.技术先进D.市场广阔

解析:

第1题,甲地位于美国的中央大平原,属于商品谷物农业,故选C项。

第2题,原棉花带所在的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热同期,降水较多,乙地棉花种植区位于美国的西部地区,降水少,光照充足,有利于棉花的光合作用,产量较大,故选A项。

答案:

1.C 2.A

(2019·江淮十校联考)剑川县地处云南省西部的横断山区东部,这里水系发育,土壤肥沃。

该县稻麦复种系统这一特有的耕作方式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地方农业文化、生物多样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型代表。

下图示意云南省剑川县稻麦复种系统。

据此回答3~4题。

3.该县稻麦复种耕作方式的主要优点有(双选)(  )

A.减少劳动力闲置B.提高土地利用率

C.防止土地石漠化D.减少水分蒸发量

4.与稻田期相比,麦田期有利于小麦生长的优势条件是(  )

A.气温较高B.降水丰富

C.光照充足D.土壤肥沃

解析:

第3题,根据图示中稻麦种植、收获时间,该县稻麦复种耕作方式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减少劳动力闲置,A对;提高土地利用率,B对;发展种植业,易导致水土流失,不能防止土地石漠化,C错;对减少水分蒸发量作用不大,D错。

第4题,读图,稻田期是夏初插秧,秋季收获。

麦田期是秋季播种,夏初收获。

与稻田期相比,麦田期有利于小麦生长的优势条件是冬春季节降水较少,光照充足,C对;夏季稻田期气温较高,降水丰富,A、B错;土壤肥沃没有季节差异,D错。

答案:

3.AB 4.C

牛油果又名鳄梨,其营养价值非常高,味道也很独特,果肉柔软,似乳酪,有核桃的香味,是不可多得的水果之一。

读牛油果主要种植地区分布示意图,回答5~6题。

5.据图推测牛油果的生长习性是(  )

A.喜温暖湿润B.喜通风透气

C.不耐贫瘠D.耐酸抗寒

6.近年来,我国牛油果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主要得益于(  )

A.交通便捷程度的提高B.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C.居民食物构成的变化D.市场需求量的扩大

解析:

第5题,图示牛油果分布区主要是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推测牛油果的生长习性是喜温暖湿润,A对;通风透气不是仅分布在我国南部、西南地区的原因,B错;山区也有分布,说明耐贫瘠,C错;分布在我国南部沿海或西南地区,说明不抗寒,D错。

第6题,决定农民种植作物类型、面积的主要因素是市场。

近年来,我国牛油果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主要得益于市场需求量的扩大,D对;交通、全球气候变暖不是主要因素,A、B错;牛油果是水果,不属于居民食物构成部分,C错。

答案:

5.A 6.D

(2019·武功摸底)大豆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广泛分布,东北为主产区,我国生产100万吨大豆用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