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45.56KB ,
资源ID:516625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516625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GGJ绘图输入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GGJ绘图输入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点加长度、直线、矩形、按轴线生成柱上板带、按柱上板带生成跨中板带5、板负筋:直线、三点画弧、按梁布置、按墙布置、按板边布置、画线布置三、编辑构件 自动生成板 按梁分割 按坡度系数定义 板 定义斜板 三点定义 查看板内钢筋 按选择抬起点定义 查改标高 单板 多板 确定布筋范围 自定义范围 选择受力筋范围 布置水平受力筋 布置垂直受力筋 板受力筋 根据布筋范围画入受力筋 平行边布置受力筋 两点布置受力筋 XY方向布置受力筋 按照弧线布置放射筋 放射筋 按照圆心布置放射筋 交换左右标注 查看板钢筋布筋范围 查看布筋 查看受力筋布筋情况 钢筋复制 按梁布置 按墙布置 按板边布置 板负筋 画线布置 交换

2、左右标注 查看布筋-查看板钢筋布筋范围 查改标注 四、绘制板、板受力筋、板负筋导入:同学们你们想想看,框架结构的建筑物它的承重结构是由柱、梁、板,前面我们学习了柱、梁的绘制,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GGJ软件中板的相关绘制和编辑。(2)一、 新课内容(88)(一) 建立构件(5) 1、建立方法:在板构件的 构件管理中点击“新建”,出现新建 楼层板带 (二) 板的属性定义(20)1、板为例,(小高层图纸B为130厚度的数据),如下1 名称:B-1302 厚度:1303 顶标高:2.67(如图纸没有指明,就按当前楼层的结构顶标高)4 保护层厚度:15 (缺省为楼层管理中该构件类型的保护层厚度)5 马凳

3、筋参数图形:I型(根据工程需要,选择相对应的参数图形,根据 小高层图纸结构说明中马凳筋的形状应为I型,在I型中应输入的数据为100,200,100(应为板的厚度保护层厚度,则为13015*2=100),马凳筋的信息为B121500*1500)6 马凳筋的信息:B121500*15007 线性马凳筋的方向:平行横向钢筋 (对、型马凳筋起作用,设置马凳筋的布置方向,如1500*1500那么你取横向、竖向都没影响,但如果是1200*1300,数据不同时取的方向不同对计算就会有影响,到时根据图纸选择)8 拉筋:/ (板厚方向布置拉筋时,输入拉筋的信息)9 拉筋数量计算:向上取整+1 (设置拉筋根数的计

4、算方式,假设板距离为1米,拉筋间距为300,那么算出来的拉筋根数为3.33,这时如选择向上取整的话,那么根数为4+1,如选择向下取整的话,根数就为3+1,四舍五入根数就为3+1)10 马凳筋数量计算:向上取整+1 (设置马凳筋根数的计算方式,计算同拉筋一样) 2、矩形板洞为例,(根据小高层图纸中BD的数据),如下:BD2 长度:5003 宽度:4004 板短跨向加筋:用于计算板短边方向上的钢筋,例如:4B12。5 板长跨向加筋:用于计算板长边方向上的钢筋,例如:6 汇总信息:板洞加筋 (注:小高层图纸结构说明中,板洞如没有300*300的话就不需计算洞口加强筋,而我们这个板洞为500*400,

5、需计算。软件中板洞的新建,除矩形板洞以外,还有圆形板洞、异形板洞、自定义板洞,这些板洞的属性定义同矩形板洞一样,圆形板洞只需输入圆形板洞的半径,而异形板洞应先在多边形编辑器中把异性板的形状画出来,再定义,定义同矩形板洞一样)3、 板受力筋为例,如下:(小高层图纸二层结构平面布置图中轴交EF轴中受力筋数据) 、垂直方向1 名称(钢筋编号):SLJ-1502 类别:底筋 (可选择底筋、中间层筋、面筋、温度筋,先判断此受力筋是属于哪个,做出选择)3 钢筋信息:C8150 (格式:级别+直径+间距)4 左弯折:0 (默认为0,可自行填入)5 右弯折:计算设置:按默认计算设置计算(点击三点图标,可看到软

6、件的计算设置,如计算与软件的设置不同可进行修改)节点构造设置:按默认节点设置计算 (点击三点图标,可看到软件的节点计算设置,如计算与软件的设置不同可进行修改)长度调整:/ (钢筋伸出或缩回板的长度)、水平方向SLJ-125钢筋信息:C8125 (格式:左弯折:右弯折:4、 板跨板受力筋为例,如下:(小高层图纸轴交AB轴数据为例)、水平方向KBSLJ-1502 钢筋信息: 左标注:0 (左边伸出板外的钢筋平直段长度) 右标注:3300(右边伸出板外的钢筋平直段长度)起点标注位置:支座轴线(左右标注的长度起始点,可以选支座内边线、支座轴线、支座中心线、支座外边线,选择不同,对跨板受力筋的长度计算有

7、影响)左弯折:右弯折:分部钢筋:A6200 5、板负筋为例,如下:轴交AB轴部分数据) 名称(钢筋编号):FJ-120钢筋信息:C8120 (格式:900 (负筋布筋方向上左侧的尺寸)900(负筋布筋方向上右侧的尺寸)马凳筋排数:/ (设置负筋、分布筋下马凳筋的排数,可以为0,双边标注负筋两边的马凳筋排数不一致时,用“/”隔开) 非单边标注含支座宽:是或否(当左标注、右标注中有一个尺寸为0时,就出现单边标注位置,可选择支座内边线、支座轴线、支座中心线、支座外边线)/(按计算设置中的“负筋在板内的弯折长度”设置进行计算,也可自行输入) 分部钢筋:A6200 (格式:级别+直径+间距) 练习:叫一

8、、两为学生将其它的负筋建立6、 楼层板带为例、楼层板带的定义:是在安装了空心板后,还有一些没有到墙的空地方或者就是小于空心板宽600和500的地方,不能用空心板布置上去,这时就用现浇板来代替空心板,让房间地面和天棚形成整体板)、楼层板带和普通板的区别:在钢筋算量时,如果是施工后浇带,可以不考虑的,施工后浇带里的钢筋是不断开的,只是砼后浇而已,我们一般是在无梁板的柱上板带加强筋时,才使用楼层板带构件绘图,其它的都是直接用现浇板绘图的,有施工后浇带也没分开画,反正钢筋都一样的,没必要分开画,可以用普通板画,但名称要写清楚,应到时候套的定额不同) 、软件中楼层板带分为柱上板带和跨中板带,柱上板带的属

9、性定义,如下: 名称:ZSB-1 板带厚度:120 板带宽度:1000 轴线距板带左边距离: 下部受力筋:B14200(格式:数量+级别+直径或级别+直径+间距) 上部受力筋: 箍筋:/(格式:数量+级别+直径+加密区间距/非加密区间距(肢数) 肢数:/跨中板带的属性定义同柱上板带一样 )(三)、绘制构件(8) 1、板的绘制方式:点加长度、直线、矩形、按轴线生成柱上板带、按柱上板带生成跨中板带 、 板支持的智能布置-(墙外边线、墙轴线、墙中心线、梁外边线、梁轴线、梁中心线,)以墙轴线为例,操作方法,如下: a 在“绘图工具条”中点击“智能布置”按钮选择下拉框中的“墙轴线”命令 b 按鼠标左键点

10、选或框选需要布置板的墙构件(构件呈青色显示即表示选中) C 点击鼠标右键确认选择,则所选墙围城的封闭区域内布置上了板 、楼层板带中,在画柱上板带时,可以使用按轴线生成板带功能自动生成柱上板带,操作方法如下: a 点击“按轴线生成板带”按钮 b 选择要布置板带的轴线 c 右键确认选择即可 按柱上生成跨中板带,操作如下: a 点击“按柱上板带生成跨中板带”按钮 b 选择已经画上的相平行的柱上板带柱上板带和跨中板带必须要依附于板存在,即要先画板边线,再通过绘制功能绘制板带,板带即会按板边线自动调整边线)(四)、板的编辑构件(40)(1) 板的编辑 1、 自动生成板、作用:可以快速按梁或墙生成最小板块

11、、操作方法: 选择需要生成的板构件点击绘图工具栏的“自动生成板”按钮,弹出确认窗口点“是”,这样板就按梁或墙自动生成了如果已经绘制了板则在绘制位置不会再生产板) 2、 合并板 、作用:可以把多块板合并成为一块板 、操作方法: 点击绘图工具栏的“合并”按钮,选择需要合并的板点击鼠标右键确认选择,则弹出“是否合并当前所选板”的确认显示点“是”,则所选板将被合并成为一块板,并弹出“合并成功”提示只有相邻的板才可以合并) 3、定义斜板 可以把绘制好的水平板定义成斜板 、三种方法:三点定义斜板、按坡度系数定义斜板、按选择抬起点定义斜板 三点定义斜板 操作方法:在菜单栏点击“绘图”-“三点定义斜板”,在绘

12、图区选择板图元,软件会显示板顶点的标高,左键点击标高数值后,输入具体数值即可完成操作。 按坡度系数定义斜板 点击绘图工具栏的“定义斜板”按钮,选择需要设置的板(选中的板边线为蓝色) 择板的一边作为基准边,如图所示,软件弹出“输入基准边标高和坡度系数”界面 输入基准边标高和坡度系数后,点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如:在倾斜方向上,水平投影的长度为1m时,板升高或降低的高度,当输入“-0.5”时,表示板在倾斜方向每1m降低0.5m,由于板默认的顶标高为当前层的高度,所以一般情况下输入的数值为负数。 按选择抬起点定义斜板 操作方法 :“抬起点定义斜板”,在绘图区选择板图元; 选择板的一边作为基准边

13、,如图所示;选择一个抬起点,软件弹出“抬起点参数”界面; 可以选择输入抬起点高度或者输入抬起点的标高,点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在“板的参数”界面中输入该点相对于板的原始标高变化的高度。当输入“-1000”时,表示该点相对于板的原始标高降低了1000mm,由于板默认的顶标高为当前层的高度,所以一般情况下输入的数值为负数。 注:定义后的板,箭头指向板标高较低的一边 4、查看板内钢筋可以将所选板内布置得钢筋以蓝色显示,方便检查在绘图工具栏中点击“查看板内钢筋”按钮 将鼠标停留在某块板上时,该板内的钢筋以蓝色显示,方便检查 5、按梁分割根据梁的位置,把板分割成多块图元。 在菜单栏点击“绘图”-“按梁

14、分割”,在绘图区域选择需要分割的图元; 点击右键结束选择,在绘图区域选择梁图元作为分割的边线; 选点击右键,软件弹出提示界面; 按“确定”即可 6、绘制分层板可以使工程中同一个位置处画不同标高的板在构件工具栏中选择“分层1”画上第一块板 选择“分层2”画上同一位置不同标高的第二块板最多同位置可以建立9层板 7、查改标高在绘图区域直接调整构件图元的标高,例如:直接调整墙图元的顶标高。“查改标高”,绘图区域的墙体会自动显示出起点顶标高和终点顶标高; 鼠标左键点击需要修改的标高,在编辑窗口内直接输入标高; 点击鼠标右键,完成操作。查改标高时,支持表达式的输入 (2)板受力筋编辑1、 确定布筋范围:有

15、单板范围、多板范围、自定义范围、受力筋范围单板,操作方法:1 点击绘图工具条上的“单板”按钮2 按鼠标左键选择需要布筋的板,则板的四周会以粗线加亮显示,即为所要画入得受力筋的布筋范围当画法选择“布置水平受力筋”和“布置垂直受力筋”时第二步不需要用鼠标点选板,而只需将鼠标移动到板内即可确定布筋范围 多板,操作方法:1 点击绘图工具条中“多板”按钮 按鼠标左键选择需要布筋的相邻的多块板,则所选板的四周会以粗线加亮显示,即为所要画入的受力筋的布筋范围 自定义,操作方法: 点击绘图工具条上的“自定义”按钮,选择下拉框中的“自定义范围” 选择一种画法(折线、弧、矩形)进行受力筋范围的绘制,所画的线必须闭

16、合需注意的是所绘制的范围必须在板内,则画出的闭合区域即为所要画入的受力筋的布筋范围 选择受力筋范围,操作方法: 点击绘图工具条上的“自定义”按钮,选择下拉框中的“选择受力筋范围”命令 按鼠标左键选择一根已画入的受力筋,则所选受力筋的布筋范围四周会以粗线加亮显示,即为所要画入的受力筋的布筋范围 2、根据布筋范围画入受力筋:布置水平受力筋、布置垂直受力筋、平行边布置受力筋、两点布置受力筋、XY方向布置受力筋 布置水平受力筋,操作方法: 选择一种布筋范围的确定方法,推荐使用“选择单板范围” 点击绘图工具条上的“水平”按钮 按布筋范围确定方法确定布筋范围,右键确认选择如果按“选择单板范围”方式布置,则

17、不需要点击右键 在确定的布筋范围内点击鼠标左键,则在该范围内将布置上水平受力筋 布置垂直受力筋,操作方法:1 选择一种布筋范围的确定方法,推荐使用“选择单板范围”2 点击绘图工具条上的“垂直”按钮3 按布筋范围确定方法确定布筋范围,右键确认选择 在确定的布筋范围内点击鼠标左键,则在该范围内将布置上垂直受力筋 其它方式:XY方向布置受力筋、平行边布置受力筋、两点布置受力筋 XY方向布置受力筋,操作方法:1 选择一种布筋范围的确定方法2 点击绘图工具条上的“其它方式”按钮,选择下拉框中的“XY方向布置受力筋” 按布筋范围确定方法确定布筋范围,右键确认选择 按图纸标注选择已经定义好的底筋和面筋,点击

18、确定即可在所选范围内布置上所选的钢筋信息 平行边布置受力筋,操作方法: 选择一种布筋范围的确定方法 点击绘图工具条上的“其它方式”按钮,选择下拉框中的平行边布置受力筋” 选择布筋范围的一条边线为受力筋的平行边 在确定的布筋范围内点击鼠标左键,则在该范围内将布置上与所选边平行的受力筋 两点布置受力筋,操作方法: 点击绘图工具条上的“其它方式”按钮,选择下拉框中的“两点布置受力筋” 选择一种画法(直线、弧)在布筋范围内画入一条直线,则在该范围内将布置与所画直线平行的受力筋2、 放射筋:按照弧线布置放射筋、按照圆心布置放射筋可以在扇形布筋范围内绘制板放射受力筋2 点击绘图工具条上的“放射筋”按钮,选

19、择下拉框中的“按照弧线布置放射筋”命令3 按布筋范围确实方法确定布筋范围,范围必须是扇形,右键确认选择 选择布筋范围的一条弧边线,再在确定的布筋范围内点击鼠标左键,则扇形上就布置上了放射筋2 点击绘图工具条上的“放射筋”按钮,选择下拉框中的“按照圆心布置放射筋“命令 按布筋范围确实方法确定布筋范围,范围必须是扇形,右键确认选择 按鼠标左键指定放射筋的圆心,弹出的输入半径窗口,输入弧形边的半径后点确定注:此半径主要用于确认放射筋布筋间距参照线 在确定的布筋范围内点击鼠标左键,则扇形上就布置上了放射筋 3、 查看布筋:查看板钢筋布筋范围、查看受力筋布筋情况可以查看已经绘制的板受力筋的布筋范围 点击

20、绘图工具条上的“查看钢筋”,选择下拉框中的“查看板钢筋布筋范围” 鼠标移动到某根受力筋上时,该受力筋的布筋范围将以浅蓝色显示可以检查板内受力筋是否布置正确,可以分构件类型查看 点击绘图工具条上的“查看钢筋”,选择下拉框中的“查看受力筋布筋情况”命令,此时弹出“请选择受力筋”窗口受力筋类型默认为底筋的显示,可以切换到面筋、中部筋、温度筋进行查看 通过软件中板的显示可知道板布置了几个方向的受力筋 4、钢筋复制不同大小、形状的板中的受力筋布置相同,可以采用钢筋复制的方式快速布置受力筋 点击绘图工具条上的“钢筋复制” 按鼠标左键选择要复制的受力筋,则选中的受力筋变为蓝色,右键确认 选择目标板,选中的板

21、范围以蓝色边线亮显,点击左键将受力筋复制到选中的板 重复第三步,右键取消钢筋复制功能 5、交换左右标注建立跨板受力筋的时候,左右标注和图纸标注正好相反,需要进行调整。1 在菜单栏点击“绘图”-“交换左右标注”,在绘图区域选择需要交换标注的跨板受力筋即可完成操作。 (3)板负筋的编辑 1、按梁布置,操作方法:1 点击绘图工具条上的“按梁布置”2 用鼠标捕捉梁,当鼠标移动到某梁上时,梁内将显示一条高亮白线,该线即为负筋的布筋范围 如左右标注尺寸相同,点击鼠标左键,则负筋即可布置上,如左右标注不同,则须在梁的一侧再次点击鼠标左键确定负筋的左标注 2、按圈梁布置,操作方法:1 点击绘图工具条上的“按圈

22、梁布置”2 用鼠标捕捉圈梁,当鼠标移动到某圈梁,圈梁内将显示一条高亮白线,不同,则须在圈梁的一侧再次点击鼠标左键确定负筋的左标注 3、 按板边线布置,操作方法: 点击绘图工具条上的“按板边线布置”用鼠标捕捉板边线,当鼠标移动到某板边线,板边线内将显示一条高亮白线,该线即为负筋的布筋范围不同,则须在板边线的一侧再次点击鼠标左键确定负筋的左标注 4、 画线布置,操作方法:1 点击绘图工具条上的“画线布置”2 用鼠标左键选择直线的2个端点3 用鼠标左键,确定左方向,这里的左方向是指沿绘图方向上的左边 5、交换左右标注在绘制负筋时往往会出现负筋左右标注颠倒的情况,此时可以使用“交换左右标注”将左右标注

23、互换1 点击绘图工具条上的“交换左右标注”按钮 按鼠标左键点击希望更换的负筋,则负筋的左右标注将互换 6、查看布筋-查看板钢筋布筋范围可以查看已经绘制的板负筋的布筋范围 点击绘图工具条上的“查看钢筋”,选择下拉框中的“查看板钢筋布筋范围”命令 鼠标移动到某根负筋上时,该负筋的布筋范围将以浅蓝色显示 7、查改标注需要界面上板钢筋的标注信息。“查改标注”,则界面中显示钢筋信息。 鼠标点击需要修改的标注,并输入正确的标注信息即可。 (五)、绘制板(10)叫学生上来操作(10)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内容学习到怎样使用GGJ软件绘制板,掌握绘制板、受力筋、负筋的方式,板的编辑以及绘制板时的技巧,快速的将图纸中的板钢筋绘制到软件中。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