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J绘图输入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16625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GJ绘图输入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GGJ绘图输入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GGJ绘图输入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GGJ绘图输入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GGJ绘图输入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GGJ绘图输入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GGJ绘图输入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GGJ绘图输入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GGJ绘图输入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GGJ绘图输入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GGJ绘图输入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GGJ绘图输入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GGJ绘图输入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GGJ绘图输入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GGJ绘图输入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GGJ绘图输入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GGJ绘图输入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GGJ绘图输入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GGJ绘图输入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GGJ绘图输入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GGJ绘图输入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GGJ绘图输入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GJ绘图输入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GGJ绘图输入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点加长度、直线、矩形、按轴线生成柱上板带、按柱上板带生成跨中板带

5、板负筋:

直线、三点画弧、按梁布置、按墙布置、按板边布置、画线布置

三、编辑构件

自动生成板

按梁分割按坡度系数定义

板定义斜板三点定义

查看板内钢筋按选择抬起点定义

查改标高

单板

多板

确定布筋范围自定义范围

选择受力筋范围

布置水平受力筋

布置垂直受力筋

板受力筋根据布筋范围画入受力筋平行边布置受力筋

两点布置受力筋

XY方向布置受力筋

按照弧线布置放射筋

放射筋

按照圆心布置放射筋

交换左右标注

查看板钢筋布筋范围

查看布筋

查看受力筋布筋情况

钢筋复制

按梁布置

按墙布置

按板边布置

板负筋画线布置

交换左右标注

查看布筋---查看板钢筋布筋范围

查改标注

四、绘制板、板受力筋、板负筋

导入:

同学们你们想想看,框架结构的建筑物它的承重结构是由柱、梁、板,前

面我们学习了柱、梁的绘制,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GGJ软件中板的相关绘制和

编辑。

(2’)

一、新课内容(88’)

(一)建立构件(5’)

1、建立方法:

在板构件的构件管理中点击“新建”,出现新建

楼层板带

(二)板的属性定义(20’)

1、板为例,(小高层图纸B为130厚度的数据),如下

1名称:

B-130

2厚度:

130

3顶标高:

2.67(如图纸没有指明,就按当前楼层的结构顶标高)

4保护层厚度:

15(缺省为楼层管理中该构件类型的保护层厚度)

5马凳筋参数图形:

I型(根据工程需要,选择相对应的参数图形,根据

小高层图纸结构说明中马凳筋的形状应为I型,在I型中应输入的数据为

100,200,100(应为板的厚度-保护层厚度,则为130-15*2=100),马凳

筋的信息为B12@1500*1500)

6马凳筋的信息:

B12@1500*1500

7线性马凳筋的方向:

平行横向钢筋(对Ⅱ、Ⅲ型马凳筋起作用,设置马

凳筋的布置方向,如1500*1500那么你取横向、竖向都没影响,但如果是

1200*1300,数据不同时取的方向不同对计算就会有影响,到时根据图纸选

择)

8拉筋:

/(板厚方向布置拉筋时,输入拉筋的信息)

9拉筋数量计算:

向上取整+1(设置拉筋根数的计算方式,假设板距离

为1米,拉筋间距为300,那么算出来的拉筋根数为3.33,这时如选择向上取整

的话,那么根数为4+1,如选择向下取整的话,根数就为3+1,四舍五入根数就

为3+1)

10马凳筋数量计算:

向上取整+1(设置马凳筋根数的计算方式,计算同

拉筋一样)

2、矩形板洞为例,(根据小高层图纸中BD的数据),如下:

BD

2长度:

500

3宽度:

400

4板短跨向加筋:

用于计算板短边方向上的钢筋,例如:

4B12。

5板长跨向加筋:

用于计算板长边方向上的钢筋,例如:

6汇总信息:

板洞加筋

(注:

小高层图纸结构说明中,板洞如没有300*300的话就不需计算洞口加强

筋,而我们这个板洞为500*400,需计算。

软件中板洞的新建,除矩形板洞以外,

还有圆形板洞、异形板洞、自定义板洞,这些板洞的属性定义同矩形板洞一样,圆

形板洞只需输入圆形板洞的半径,而异形板洞应先在多边形编辑器中把异性板的形

状画出来,再定义,定义同矩形板洞一样)

3、板受力筋为例,如下:

(小高层图纸二层结构平面布置图中⑧~⑩轴交E~F

轴中受力筋数据)

Ⅰ、垂直方向

1名称(钢筋编号):

SLJ--150

2类别:

底筋(可选择底筋、中间层筋、面筋、温度筋,先判断此受力

筋是属于哪个,做出选择)

3钢筋信息:

C8@150(格式:

级别+直径+间距)

4左弯折:

0(默认为0,可自行填入)

5右弯折:

计算设置:

按默认计算设置计算(点击三点图标,可看到软件的计算设置,如计算与软件的设置不同可进行修改)

节点构造设置:

按默认节点设置计算(点击三点图标,可看到软件的节点计算设置,如计算与软件的设置不同可进行修改)

长度调整:

/(钢筋伸出或缩回板的长度)

Ⅱ、水平方向

SLJ--125

③钢筋信息:

C8@125(格式:

④左弯折:

⑤右弯折:

4、板跨板受力筋为例,如下:

(小高层图纸⑦~

轴交A~B轴数据为例)

Ⅰ、水平方向

KBSLJ--150

2钢筋信息:

③左标注:

0(左边伸出板外的钢筋平直段长度)

④右标注:

3300(右边伸出板外的钢筋平直段长度)

⑤起点标注位置:

支座轴线(左右标注的长度起始点,可以选支座内边线、

支座轴线、支座中心线、支座外边线,选择不同,对跨板受力筋的长度计

算有影响)

⑦左弯折:

⑧右弯折:

⑨分部钢筋:

A6@200

5、板负筋为例,如下:

轴交A~B轴部分数据)

①名称(钢筋编号):

FJ--120

②钢筋信息:

C8@120(格式:

900(负筋布筋方向上左侧的尺寸)

900(负筋布筋方向上右侧的尺寸)

⑤马凳筋排数:

/(设置负筋、分布筋下马凳筋的排数,可以为0,双边

标注负筋两边的马凳筋排数不一致时,用“/”隔开)

⑥非单边标注含支座宽:

是或否(当左标注、右标注中有一个尺寸为0

时,就出现单边标注位置,可选择支座内边线、支座轴线、支座中心线、支座外边

线)

/(按计算设置中的“负筋在板内的弯折长度”设置进行计算,

也可自行输入)

⑨分部钢筋:

A6@200(格式:

级别+直径+@+间距)

练习:

叫一、两为学生将其它的负筋建立

6、楼层板带为例

Ⅰ、楼层板带的定义:

是在安装了空心板后,还有一些没有到墙的空地方

或者就是小于空心板宽600和500的地方,不能用空心板布置上去,这时就用现浇

板来代替空心板,让房间地面和天棚形成整体板)

Ⅱ、楼层板带和普通板的区别:

在钢筋算量时,如果是施工后浇带,可以

不考虑的,施工后浇带里的钢筋是不断开的,只是砼后浇而已,我们一般是在无梁

板的柱上板带加强筋时,才使用楼层板带构件绘图,其它的都是直接用现浇板绘图

的,有施工后浇带也没分开画,反正钢筋都一样的,没必要分开画,可以用普通板

画,但名称要写清楚,应到时候套的定额不同)

Ⅲ、软件中楼层板带分为柱上板带和跨中板带,柱上板带的属性定义,如下:

①名称:

ZSB-1

②板带厚度:

120

③板带宽度:

1000

④轴线距板带左边距离:

⑤下部受力筋:

B14@200(格式:

数量+级别+直径或级别+直径+间距)

⑥上部受力筋:

⑦箍筋:

/(格式:

数量+级别+直径+加密区间距/非加密区间距(肢数))

⑧肢数:

/

跨中板带的属性定义同柱上板带一样)

(三)、绘制构件(8’)

1、板的绘制方式:

点加长度、直线、矩形、按轴线生成柱上板带、按

柱上板带生成跨中板带

Ⅰ、板支持的智能布置---(墙外边线、墙轴线、墙中心线、梁外边线、梁

轴线、梁中心线,)以墙轴线为例,操作方法,如下:

a在“绘图工具条”中点击“智能布置”按钮选择下拉框中的“墙轴线”

命令

b按鼠标左键点选或框选需要布置板的墙构件(构件呈青色显示即表示选

中)

C点击鼠标右键确认选择,则所选墙围城的封闭区域内布置上了板

Ⅱ、楼层板带中,在画柱上板带时,可以使用按轴线生成板带功能自动生成

柱上板带,操作方法如下:

a点击“按轴线生成板带”按钮

b选择要布置板带的轴线

c右键确认选择即可

按柱上生成跨中板带,操作如下:

a点击“按柱上板带生成跨中板带”按钮

b选择已经画上的相平行的柱上板带

柱上板带和跨中板带必须要依附于板存在,即要先画板边线,再通过绘制

功能绘制板带,板带即会按板边线自动调整边线)

(四)、板的编辑构件(40’)

(1)板的编辑

1、自动生成板

Ⅰ、作用:

可以快速按梁或墙生成最小板块

Ⅱ、操作方法:

①选择需要生成的板构件

②点击绘图工具栏的“自动生成板”按钮,弹出确认窗口

③点“是”,这样板就按梁或墙自动生成了

如果已经绘制了板则在绘制位置不会再生产板)

2、合并板

Ⅰ、作用:

可以把多块板合并成为一块板

Ⅱ、操作方法:

①点击绘图工具栏的“合并”按钮,选择需要合并的板

②点击鼠标右键确认选择,则弹出“是否合并当前所选板”的确认显示

③点“是”,则所选板将被合并成为一块板,并弹出“合并成功”提示

只有相邻的板才可以合并)

3、定义斜板

可以把绘制好的水平板定义成斜板

Ⅱ、三种方法:

三点定义斜板、按坡度系数定义斜板、按选择抬起点定义斜板

三点定义斜板

操作方法:

①在菜单栏点击“绘图”->

“三点定义斜板”,在绘图区选择板图元,

软件会显示板顶点的标高,左键点击标高数值后,输入具体数值即可完成操作。

按坡度系数定义斜板

①点击绘图工具栏的“定义斜板”按钮,选择需要设置的板(选

中的板边线为蓝色)

②择板的一边作为基准边,如图所示,软件弹出“输入基准边标高

和坡度系数”界面

③输入基准边标高和坡度系数后,点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如:

在倾斜方向上,水平投影的长度为1m时,板升高或降低的高度,

当输入“-0.5”时,表示板在倾斜方向每1m降低0.5m,由于板默认的顶标高为当

前层的高度,所以一般情况下输入的数值为负数。

按选择抬起点定义斜板

操作方法:

“抬起点定义斜板”,在绘图区选择

板图元;

②选择板的一边作为基准边,如图所示;

③选择一个抬起点,软件弹出“抬起点参数”界面;

④可以选择输入抬起点高度或者输入抬起点的标高,点击“确

定”按钮完成操作。

在“板的参数”界面中输入该点相对于板的原始标高变化的高度。

当输入“-1000”时,表示该点相对于板的原始标高降低了1000mm,由于板默认

的顶标高为当前层的高度,所以一般情况下输入的数值为负数。

注:

定义后的板,箭头指向板标高较低的一边

4、查看板内钢筋

可以将所选板内布置得钢筋以蓝色显示,方便检查

①在绘图工具栏中点击“查看板内钢筋”按钮

②将鼠标停留在某块板上时,该板内的钢筋以蓝色显示,

方便检查

5、按梁分割

根据梁的位置,把板分割成多块图元。

①在菜单栏点击“绘图”->

“按梁分割”,在绘图区域选择需

要分割的图元;

②点击右键结束选择,在绘图区域选择梁图元作为分割的

边线;

③选点击右键,软件弹出提示界面;

④按“确定”即可

6、绘制分层板

可以使工程中同一个位置处画不同标高的板

①在构件工具栏中选择“分层1”画上第一块板

②选择“分层2”画上同一位置不同标高的第二块板

最多同位置可以建立9层板

7、查改标高

在绘图区域直接调整构件图元的标高,例如:

直接调整墙图元的顶标高。

“查改标高”,绘图区域的墙

体会自动显示出起点顶标高和终点顶标高;

②鼠标左键点击需要修改的标高,在编辑窗口内直接输入标高;

 

③点击鼠标右键,完成操作。

查改标高时,支持表达式的输入

(2)板受力筋编辑

1、确定布筋范围:

有单板范围、多板范围、自定义范围、受力筋范围

单板,操作方法:

1点击绘图工具条上的“单板”按钮

2按鼠标左键选择需要布筋的板,则板的四周会以粗线加亮显示,即

为所要画入得受力筋的布筋范围

当画法选择“布置水平受力筋”和“布置垂直受力筋”时第二步不需要

用鼠标点选板,而只需将鼠标移动到板内即可确定布筋范围

多板,操作方法:

1点击绘图工具条中“多板”按钮

②按鼠标左键选择需要布筋的相邻的多块板,则所选板的四周会以粗线

加亮显示,即为所要画入的受力筋的布筋范围

自定义,操作方法:

①点击绘图工具条上的“自定义”按钮,选择下拉框中的“自定义范围”

②选择一种画法(折线、弧、矩形)进行受力筋范围的绘制,所画的线

必须闭合

需注意的是所绘制的范围必须在板内,则画出的闭合区域即为所要画

入的受力筋的布筋范围

选择受力筋范围,操作方法:

①点击绘图工具条上的“自定义”按钮,选择下拉框中的“选择受力筋

范围”命令

②按鼠标左键选择一根已画入的受力筋,则所选受力筋的布筋范围四周

会以粗线加亮显示,即为所要画入的受力筋的布筋范围

2、根据布筋范围画入受力筋:

布置水平受力筋、布置垂直受力筋、平行

边布置受力筋、两点布置受力筋、XY方向布置受力筋

布置水平受力筋,操作方法:

①选择一种布筋范围的确定方法,推荐使用“选择单板范围”

②点击绘图工具条上的“水平”按钮

③按布筋范围确定方法确定布筋范围,右键确认选择

如果按“选择单板范围”方式布置,则不需要点击右键

④在确定的布筋范围内点击鼠标左键,则在该范围内将布置上水平受

力筋

布置垂直受力筋,操作方法:

1选择一种布筋范围的确定方法,推荐使用“选择单板范围”

2点击绘图工具条上的“垂直”按钮

3按布筋范围确定方法确定布筋范围,右键确认选择

④在确定的布筋范围内点击鼠标左键,则在该范围内将布置上垂直受力筋

其它方式:

XY方向布置受力筋、平行边布置受力筋、两点布置受力筋

XY方向布置受力筋,操作方法:

1选择一种布筋范围的确定方法

2点击绘图工具条上的“其它方式”按钮,选择下拉框中的“XY方向布

置受力筋”

③按布筋范围确定方法确定布筋范围,右键确认选择

④按图纸标注选择已经定义好的底筋和面筋,点击确定即可在所选范围内

布置上所选的钢筋信息

平行边布置受力筋,操作方法:

①选择一种布筋范围的确定方法

②点击绘图工具条上的“其它方式”按钮,选择下拉框中的平行边布置

受力筋”

④选择布筋范围的一条边线为受力筋的平行边

⑤在确定的布筋范围内点击鼠标左键,则在该范围内将布置上与所选边

平行的受力筋

两点布置受力筋,操作方法:

②点击绘图工具条上的“其它方式”按钮,选择下拉框中的“两点布置受力筋”

④选择一种画法(直线、弧)在布筋范围内画入一条直线,则在该范围内

将布置与所画直线平行的受力筋

2、放射筋:

按照弧线布置放射筋、按照圆心布置放射筋

可以在扇形布筋范围内绘制板放射受力筋

2点击绘图工具条上的“放射筋”按钮,选择下拉框中的“按照弧线布

置放射筋”命令

3按布筋范围确实方法确定布筋范围,范围必须是扇形,右键确认选择

④选择布筋范围的一条弧边线,再在确定的布筋范围内点击鼠标左键,

则扇形上就布置上了放射筋

2点击绘图工具条上的“放射筋”按钮,选择下拉框中的“按照圆心布置

放射筋“命令

③按布筋范围确实方法确定布筋范围,范围必须是扇形,右键确认选择

④按鼠标左键指定放射筋的圆心,弹出的输入半径窗口,输入弧形边的半

径后点确定

注:

此半径主要用于确认放射筋布筋间距参照线

⑤在确定的布筋范围内点击鼠标左键,则扇形上就布置上了放射筋

3、查看布筋:

查看板钢筋布筋范围、查看受力筋布筋情况

可以查看已经绘制的板受力筋的布筋范围

①点击绘图工具条上的“查看钢筋”,选择下拉框中的“查看板钢筋布筋范围”

②鼠标移动到某根受力筋上时,该受力筋的布筋范围将以浅蓝色显示

可以检查板内受力筋是否布置正确,可以分构件类型查看

①点击绘图工具条上的“查看钢筋”,选择下拉框中的“查看受力筋布筋

情况”命令,此时弹出“请选择受力筋”窗口

受力筋类型默认为底筋的显示,可以切换到面筋、中部筋、温度筋进

行查看

②通过软件中板的显示可知道板布置了几个方向的受力筋

4、钢筋复制

不同大小、形状的板中的受力筋布置相同,可以采用钢筋复制的

方式快速布置受力筋

①点击绘图工具条上的“钢筋复制”

②按鼠标左键选择要复制的受力筋,则选中的受力筋变为蓝色,右键确认

③选择目标板,选中的板范围以蓝色边线亮显,点击左键将受力筋复制到

选中的板

④重复第三步,右键取消钢筋复制功能

5、交换左右标注

建立跨板受力筋的时候,左右标注和图纸标注正好相反,需要进

行调整。

1在菜单栏点击“绘图”->

“交换左右标注”,在绘图区域选择需要交换标注

的跨板受力筋即可完成操作。

(3)板负筋的编辑

1、按梁布置,操作方法:

1点击绘图工具条上的“按梁布置”

2用鼠标捕捉梁,当鼠标移动到某梁上时,梁内将显示一条高亮白线,

该线即为负筋的布筋范围

③如左右标注尺寸相同,点击鼠标左键,则负筋即可布置上,如左右标注

不同,则须在梁的一侧再次点击鼠标左键确定负筋的左标注

2、按圈梁布置,操作方法:

1点击绘图工具条上的“按圈梁布置”

2用鼠标捕捉圈梁,当鼠标移动到某圈梁,圈梁内将显示一条高亮白线,

不同,则须在圈梁的一侧再次点击鼠标左键确定负筋的左标注

3、按板边线布置,操作方法:

①点击绘图工具条上的“按板边线布置”

②用鼠标捕捉板边线,当鼠标移动到某板边线,板边线内将显示一条高亮

白线,该线即为负筋的布筋范围

不同,则须在板边线的一侧再次点击鼠标左键确定负筋的左标注

4、画线布置,操作方法:

1点击绘图工具条上的“画线布置”

2用鼠标左键选择直线的2个端点

3用鼠标左键,确定左方向,这里的左方向是指沿绘图方向上的左边

5、交换左右标注

在绘制负筋时往往会出现负筋左右标注颠倒的情况,此时可以

使用“交换左右标注”将左右标注互换

1点击绘图工具条上的“交换左右标注”按钮

②按鼠标左键点击希望更换的负筋,则负筋的左右标注将互换

6、查看布筋---查看板钢筋布筋范围

可以查看已经绘制的板负筋的布筋范围

①点击绘图工具条上的“查看钢筋”,选择下拉框中的“查看板钢筋布

筋范围”命令

②鼠标移动到某根负筋上时,该负筋的布筋范围将以浅蓝色显示

7、查改标注

需要界面上板钢筋的标注信息。

“查改标注”,则界面中显示

钢筋信息。

②鼠标点击需要修改的标注,并输入正确的标注信息即可。

(五)、绘制板(10’)

叫学生上来操作(10’)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内容学习到怎样使用GGJ软件绘制板,掌握绘制板、受力筋、

负筋的方式,板的编辑以及绘制板时的技巧,快速的将图纸中的板钢筋绘制到软件

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