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43.81KB ,
资源ID:5341445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534144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古人谈读书》优质课文解释1.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古人谈读书》优质课文解释1.docx

1、古人谈读书优质课文解释1五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 25 古人谈读书人教部编版25 古人谈读书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本学期的最后一个单元,主题是读书与学习。本课选取了三个经典的古文片段,介绍了论语中古圣人读书方法及态度、朱熹的“三到读书法”、曾国藩谈读书,告诉我们读书的方法及态度。(二)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3.结合课文注释,了解课文大意。4.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一说课文中的读书方法对自己有哪些启示。(三)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课文大意。(重点)2.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一说课文中

2、的读书方法对自己有哪些启示。(难点)二、说教法。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1.诵读法本课内容是古文,学习古文要有大量的朗读,把课文朗读流利,顺畅。要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语句,读懂课文内容。2.发现点拔教学法文言文对现阶段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难,所以帮助要学生疏通句意,准确感悟课文主旨。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本课的教学同时准备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三、说学法。本课的学习要求学生先通过预习学习课文生字,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课文学习要了解课文大意,了解课文主旨,背诵课文。四、说教学流程。(一)课前预习安排1.利用工具书,把不认识的字词注上音并识记字形、字义。2.结合课文注

3、释,了解课文大意,标出难以理解的字句。(二)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共安排了两个课时的内容。第一课时:一、课题导入1.课件展示论语、朱熹和曾国藩的图片。 板书:古人谈读书。二、学习生字词1.朗读课文,标出课文生字,同桌交流学习情况。2.课件展示生字。3.指导学生认读生字,读准字音。4.指导学生进行生字书写,强调笔顺和书写规范,注意区分形近字书写。三、学习课文内容(一)学习课文文段一1.大声朗读课文,读完之后结合课文注释,了解句子大意,同桌之间交流学习情况。2.教师简要介绍论语和孔子相关资料。3.讲解句子大意。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译文: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

4、的人请教为耻。提问:这句话是说的学习方法还是学习态度呢?(点名学生回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提问: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学习态度?强调“知”的读音和字义。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译文: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强调识的读音应读“zh”。提问: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学习方法?再次朗读这一段,读完之后谈一谈自己的体会。第二课时:一、学习课文文段二1.朗读文段内容,读完之后同桌之间交流,说一说自己的体会。2.翻译文段内容。译文: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做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

5、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要紧。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3.思考,这一段告诉了我们读书应该注意什么,最重要的是什么。提示:作者认为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最重要的是心到,“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二、学习课文文段三1.朗读文段内容,注意读得流利,通顺。2.重难字讲解。盖:句首发语词;断:绝对;恒:恒心;下流:下等。3.翻译文段内容。译文: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向则自己不甘心为下流;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满自足,像河伯观海,井蛙观天,这都是

6、没有见识的人;有恒心则没有成不了的事情。这三件缺一不可。 4.思考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三、拓展延伸1.结合上下文,说一说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和现在的常用字义有什么不同。三到之中,心到最急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2.结合实际,说一说自己对课文中提到的哪些读书方法感受最深。四、课文主旨总结五、板书设计 论语:勤学好问古人谈读书 朱熹:心到、口到、眼到 曾国藩:有志、有识、有恒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25古人谈读书人教(部编版)25古人谈读书导学案设计课题古人谈读书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认识“耻、矣”等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识”,会写“耻、诲”等9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借助注释读

7、懂课文大意,并感知古人总结的读书方法。教学重难点1.借助注释读懂课文大意,并感知古人总结的读书方法。2联系个人体会,感知课文中读书方法带来的启示。课前准备1.准备字卡、词卡,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用时:4分钟)1.引导学生围绕“你喜欢读书吗?有哪些好的读书方法”进行交流。2总结学生的发言,借助“古人又是怎样读书的?他们总结了哪些读书方法”引出课题。1.介绍自己读书的一些方法和经验,把自己的观点简单而准确地说清楚。2齐读课题,明确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做好学习准备。要鼓励学生大胆分享

8、自己的经验,并借助同伴的经验丰富自己的读书体会。二、诵读论语,感悟深意(用时:13分钟)1.组织学生通读第一部分,找出生字,并识记生字。2指名大声朗读三句论语。3指导朗读三个句子,检测朗读情况。4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初步理解三句论语的大意。5组织学生当小老师,到台前讲解三句论语的意思。(1)集体交流第一句的意思,重点理解什么是“下问”。(2)集体交流第二句的意思,重点理解最后一个“知”。(3)集体交流第三句的意思,重点理解“识”。1.自由朗读第一部分,圈出“耻”,读一读拼音,并识记字形。2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注意正确断句。4先读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就查看注释,最后

9、将句子意思弄清楚。5讲解的时候,先读句子,再说一说重点词语的意思,最后讲全句意思。(1)理解重点词语:“敏”是“聪敏”。“好”是“喜好”。“耻”是“以为耻”。“下问”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2)理解重点词语及句子意思:最后一个“知”读zh,同“智”,是“智慧”的意思。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3)理解重点词语及句子意思:“识”读zh,是“记住”。“厌”是“满足”。“诲”是“教诲”。默默地记住,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不厌倦。1.第二句中,“知”字音不同,前四个是“知道”的意思,读zh;最后一个同“智”,是“智慧”的意思,读zh。2第三句中,“默而识之”的“识”是

10、“记住”的意思,这里读zh。3理解“下问”的意思,既可以借助注释,也可以运用举例的方法,例如,老师向学生请教就叫“下问”。4学生当小老师讲解的时候,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倾听,随时根据小老师的讲解进行补充。三、诵读“三到”,感悟深意(用时:15分钟)1.指导学生朗读第二部分,找出生字,并识记生字。2组织学生自由朗读第二部分。3引导学生读懂第二部分的意思。4组织学生展开小组活动,交流自己对第二部分的理解。重点引导学生说清“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的意思,还要重点说明“心到最急”中“急”的意思和今义不同,在这里是“重要”的意思。5组织学生诵读第二部分

11、。1.自由朗读第二部分,圈出“矣”和“岂”,读一读音节,并识记字形。2大声朗读,读准字音,正确断句。3一边读,一边想每句话的意思,遇到读不懂的词语看一看注释。4集体交流,初步理解意思。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思想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绝对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思想既然已经集中了,眼睛、嘴巴的运用怎么会不到位呢?5自由诵读,准确背诵。1.“矣”和“岂”都是三声,要引导学生读准字音。2理解第二部分的意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读书经验来理解,例如,你读书时怎样做到“心到”?怎样做到“眼到”?

12、“口到”又是怎样做到的?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心到”“眼到”“口到”,哪一个更重要。四、体会交流,总结提升(用时:8分钟)1.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交流: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的哪些读书方法对你有启发。2引导学生在以后的读书中,善于运用我们今天从古人身上学到的方法。1.先思考,再交流:读书要多问,永不满足,努力做到“心到”“眼到”“口到”。2将总结的方法,应用到读书活动之中。学生交流时要简洁明了,同时注意联系自己平时的读书经历。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复习导入,整体理解(用时:6分钟)1.指名背诵课文前两部分,并交流自己从中获得的读书启示。2以“古人还有哪些读书方法值得我们借

13、鉴”为主题,引导学生走进今天的课堂学习活动。1.一人背诵课文,其他人说一说自己从中获得的感受。2听清楚老师的引导,带着“古人还有哪些读书方法值得我们借鉴”这个问题做好学习准备。为了提高学生的背诵积极性,教师可以变化背诵形式,指名背、集体背、接龙背,等等。二、朗读课文,感悟体会(用时:18分钟)1.指名朗读课文第三部分,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引导学生自由朗读第三部分,要求正确断句,达到熟练。3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学习活动:(1)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每一句话是什么意思。(2)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3)指导学生根据小组交流的结果完善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4组织学生进行汇报交流,说清楚自己的想

14、法。重点说清楚第二句的意思,教师在学生交流第二句意思的时候,交流对于“河伯观海”“井蛙窥天”的理解。5组织学生交流第三部分带给自己的读书启示。6指导学生诵读并背诵第三部分。1.认真朗读和倾听,针对读不准的字音,读不通的句子进行订正和范读。2自由朗读,努力将每一个句子都读正确流利。3小组合作学习:(1)每读完一句,就要想一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2)既要说清楚自己的体会,也要听清楚同伴的发言,相互补充。(3)根据大家的意见,补充自己的想法。4交流明确第三部分的意思:读书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向则自己不甘心为下流;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满自足,像河伯观

15、海,井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人;有恒心则没有成不了的事情。这三点缺一不可。5自由表达:读书要有志向、有见识、有恒心。6大声诵读,自由练习背诵,要做到准确、流利。1.第三部分没有学生不认识的生字,朗读时只要注意“窥”的字音即可。2在学生小组讨论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第二句话的意思,可以引导学生提前查找“河伯观海”“井蛙窥天”的故事。3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明确“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中“断”表示“绝对、一定”的意思,古义和今义不同。4学生交流读书感悟的时候,可以联系自己以往的读书经历,例如,在读书中是怎样做到有志向、有见识、有恒心的。三、观察交流,指导书写(用时:1

16、4分钟)1.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写字表,看清楚每一个生字的书写要点。2组织学生当小老师,到台前讲解每一个生字的书写要点。3指导学生练写生字,尤其是“谓”的右部,要上宽下窄。4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书写成果,集体进行评议和交流。1.逐一观察生字,重点观察结构、主笔、容易写错的笔画。2认真听清楚“小老师”的讲解,可以进行补充。3自由练写,注意结构、笔画。4看清楚展示作品中书写的精妙之处,并修改自己的书写。学生书写时要注意本课三个上下结构的生字“岂”“窥”“皆”,“岂”“窥”是上窄下宽,“皆”是上宽下窄。四、布置作业,总结延伸(用时:2分钟)将古人带给我们的读书体会做成书签,激励自己读书。制作书签,简明地

17、写出古人的读书方法带给自己的启示。可以建议学生相互交换书签,促进思想的交流。五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 25 古人谈读书人教部编版25 古人谈读书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本学期的最后一个单元,主题是读书与学习。本课选取了三个经典的古文片段,介绍了论语中古圣人读书方法及态度、朱熹的“三到读书法”、曾国藩谈读书,告诉我们读书的方法及态度。(二)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3.结合课文注释,了解课文大意。4.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一说课文中的读书方法对自己有哪些启示。(三)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课

18、文大意。(重点)2.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一说课文中的读书方法对自己有哪些启示。(难点)二、说教法。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1.诵读法本课内容是古文,学习古文要有大量的朗读,把课文朗读流利,顺畅。要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语句,读懂课文内容。2.发现点拔教学法文言文对现阶段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难,所以帮助要学生疏通句意,准确感悟课文主旨。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本课的教学同时准备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三、说学法。本课的学习要求学生先通过预习学习课文生字,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课文学习要了解课文大意,了解课文主旨,背诵课文。四、说教学流程。(一)课前预习安排1.利用工具书,

19、把不认识的字词注上音并识记字形、字义。2.结合课文注释,了解课文大意,标出难以理解的字句。(二)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共安排了两个课时的内容。第一课时:一、课题导入1.课件展示论语、朱熹和曾国藩的图片。 板书:古人谈读书。二、学习生字词1.朗读课文,标出课文生字,同桌交流学习情况。2.课件展示生字。3.指导学生认读生字,读准字音。4.指导学生进行生字书写,强调笔顺和书写规范,注意区分形近字书写。三、学习课文内容(一)学习课文文段一1.大声朗读课文,读完之后结合课文注释,了解句子大意,同桌之间交流学习情况。2.教师简要介绍论语和孔子相关资料。3.讲解句子大意。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译文:天

20、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提问:这句话是说的学习方法还是学习态度呢?(点名学生回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提问: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学习态度?强调“知”的读音和字义。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译文: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强调识的读音应读“zh”。提问: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学习方法?再次朗读这一段,读完之后谈一谈自己的体会。第二课时:一、学习课文文段二1.朗读文段内容,读完之后同桌之间交流,说一说自己的体会。2.翻译文段内容。译文:我曾经说过:读

21、书有三到,叫做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要紧。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3.思考,这一段告诉了我们读书应该注意什么,最重要的是什么。提示:作者认为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最重要的是心到,“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二、学习课文文段三1.朗读文段内容,注意读得流利,通顺。2.重难字讲解。盖:句首发语词;断:绝对;恒:恒心;下流:下等。3.翻译文段内容。译文: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向则自己不甘心为下流;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

22、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满自足,像河伯观海,井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人;有恒心则没有成不了的事情。这三件缺一不可。 4.思考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三、拓展延伸1.结合上下文,说一说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和现在的常用字义有什么不同。三到之中,心到最急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3.结合实际,说一说自己对课文中提到的哪些读书方法感受最深。四、课文主旨总结五、板书设计 论语:勤学好问古人谈读书 朱熹:心到、口到、眼到 曾国藩:有志、有识、有恒25 古人谈读书教学目标1.会认生字,会写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借助注释,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3.学习古人的读书方法,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重点:借助注释,

23、理解三则课文内容,背诵课文。难点:学习古人的读书方法,并从中受到启发。课前准备1.收集有关读书的名言。2.课文朗读录音。3.教学相关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步骤教学内容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还记得哪些关于读书的名言?2.学生交流后,课件出示:读书使人心明眼亮。伏尔泰。不动笔墨不读书。徐特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古人读书方法的一些名言,希望对你们读书有所指导。(板书:古人读书法三则)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生字,注意断句。2.汇报课文内容。(课文有三部分内容:摘选论语中的一句话;朱熹的名言;曾国藩的名言。)3.检查生字认读。课件出示:

24、会认字。矣(y) 岂(q)会写字:谓(wi) 诵(sn) 恒(hn) 窥(ki) 皆(ji) 缺(qu)4.指导朗读,注意断句。听课文录音。学生自读。指名朗读。三、作业设计1.书写生字。2.熟读课文。第2课时教学步骤教学内容一、复习导入分别找三名学生读课文内容。二、精读理解1.课件出示第一则内容。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学生齐读。(2)理解字意。此句有五个“知”,前四个都是“知道”的意思,最后一个同“智”,是智慧、聪明的意思。(3)根据理解,说说句子的意思。(课件出示):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的态度。(4)学生结合实际谈体会。你是怎样对待学习中不懂的内容的?(

25、5)师小结:(课件出示)这句话是孔子教导他的学生,在学习上应坚持老老实实的态度,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不能不懂装懂,学习如此,其他方面也是如此。2.学习第二则内容。(1)理解第一句。(课件出示第一句)a.理解字意:余、尝、谓。b.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句的意思。(课件出示):我曾经说过,读书要做到三到,叫做心到、眼到、口到。二、精读理解(续)(2)理解第二、三句。(课件出示第二、三句)a.学生齐读。b.理解字意:则、漫浪、亦、急。c.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d.作者在“三到”中,强调了哪一到最重要?为什么呢?(3)读书的三到,你做到了吗?3.课件出示第三则内容。(1)学生自读。(2)简介曾

26、国藩。(课件出示)曾国藩: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3)结合注释,理解句意。(4)学生交流。(课件出示)a.第一句指出了有志气的人有三点明确的方向。有志:有志向。有识:有见识。有恒:有恒心。b.后几句是对第一句的详细阐述。理解:断、不肯、自足、窥、下流。用自己的话说说句意。(课件出示)有志向的人自己就肯定不甘心为下等人;有见识的人就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满自足,像河伯观海、井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人;有恒心的人就没有成不了的事情。这三件缺一不可。c.再读第三则内容,说说自己受到的启发。三、熟读背诵学生再读课文,背诵课文。四、作业设计1.完成课后题。2.背诵课文。25.古人谈读书古人读书法三则一则:不能不懂装懂二则:心到、眼到、口到三则:有志、有识、有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