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26.39KB ,
资源ID:556858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556858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初中语文荷叶母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初中语文荷叶母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

1、准确领悟诗歌所抒发的感情,把握诗歌借物喻人的写法。教学难点定为:深层品味诗歌所蕴涵的思想感情,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我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作者的情感,然后品味语言,并通过质疑深入探究作者的情感,从而了解本文借物喻人的写法。教师再通过对汶川感人母爱故事的讲述,再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以达到情感的共鸣,达到深层理解诗歌感情的目标。(三)本课虽是一篇自读课文,但是我在设计本课时将其改为讲读课。因为当今社会里,独生子女被父母捧在手心里,享受着过多的关爱,却忘记甚至不懂得对父母的爱感恩。所以我结合课文所体现的浓浓母爱,再结合学生以切身体验,让学生懂得母爱的伟大,从而学会感恩。二、教学目标(三)

2、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教学难点:联系生活,细致深入地体味亲情之爱,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感动。荷叶 母亲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时,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原有的知识能力水平,以及心理特点和生活经验,把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紧密结合,因材施教。 心理特点:七年级的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是对外界事物比较好奇,对美的事物有自然而然地亲近感,再加上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已经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开始对文学产生了亲近的欲望。但是大多数学生的阅读时间相对比较缺乏,很难养成较科学的阅读方法,再加上年龄比较小,阅历比较少,所以进入感悟、

3、欣赏层次比较低,表达自己阅读感受的能力比较差。 知识能力状况:本课为散文诗,在这以前已学习过部分诗歌,对诗歌已有了初步的鉴赏能力,为本课的教学打下了基础。同时,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有助于理解诗歌的绘画美。 荷叶 母亲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与学法导航教学方法:范读法、情景创设法、图片辅助法、点拨引导法学习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结合生活体验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查找作者冰心材料,背景材料一生,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初步熟悉课文,并参考有关资料作“旁注”。 阅读一生,思考:冰心的母亲让冰心感动,你的母亲让你感动了吗?把你母亲最让你感动的点滴写下来,当作献给你母亲的礼物吧

4、! 教学过程:一、设置场景,激趣导入师:同学们,老师今早是被一阵欢快的爆竹声叫醒的,当时我就想今天一定是个喜庆的日子。上班的路上感觉空气格外清新,阳光尤其明媚,来到教室看到你们如花般可爱的笑脸,我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所以,老师特地为你们带来了一件礼物,咱一起来欣赏一下。(课件播放歌曲当你老了,一组漫画)伴随着一首深情款款的歌曲我们欣赏了一组漫画,它传递的是一份温暖和感动,让我们不禁心生情愫。同学们,这组漫画的主题是什么?生:母爱。(课件展示母爱图片)对,是母亲给予我们的爱。今天让我们走进冰心的荷叶 母亲,去感受母爱的芬芳,去找寻一份感动,做一个幸福的人!(课件展示题目和作者)二、展示教学目标

5、(齐读)1、有感情地朗读本诗,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2、通过品读分析,领悟作者对母爱的赞颂;3、调动生活体验,领悟母爱的伟大。三、简介文体和作者、作品1、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体,一般篇幅短小,具有诗的意境和散文表现力。表象是散文,本质是诗。 (师介绍)2、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有:散文集寄小读者 诗集繁星、春水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四、整体感知,寻找感动1、听配乐朗读,要求学生听清生字词的读音,注意节奏,感知课文大意并初步体会文章

6、所蕴含的情感。2、检查预习(课件展示注音注解)花瑞:ru 花开的好预兆。莲蓬:linpng 莲花开过后的花托烦闷:心情不畅快。菡萏:hndn 荷花,文中指含苞待放。亭亭:形容高耸; 形容人或花木美好,同“婷婷”。适意:舒适。徘徊:pihui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比喻犹豫不决。敧斜:q 倾斜,歪斜。遮拦:zh 遮挡,阻挡。荫蔽:yn b (树叶)遮蔽;隐蔽。五、探究品味,收获感动1、文章中主要写了哪些人哪些物?祥写什么?我 母亲 莲花 荷叶 红莲2、理清课文层次送莲 忆莲 看莲 悟莲3、课文重点写莲花,为什么要写与祖父赏莲?写“三蒂莲”初开,与大家庭中添了“三个姊妹”映衬着写,暗示花即是人,花

7、瑞即人祥,为下文以花比喻子女做好充分的铺垫。4、文中写到作者几次看红莲,当时的环境、作者的心情、红莲的样子各怎样?心情环境红莲一写看红莲烦闷繁杂的雨,浓阴的天开满亭亭二写看红莲不适意 徘徊雷声作了,雨越下越大左右欹斜无依无靠三写看红莲不宁的心绪散尽,感动雨肆意的下着在大荷叶的覆盖下,不动摇六、提练主旨,升华感动1、师:窗外荷叶护着红莲,窗内“我”依偎着母亲,诗人内心的情感喷薄而出,接下来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最后一小节。(生齐读)问题:“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中“心中的雨点”指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提示:可从情感、修辞、句式和作用

8、等角度进行理解)明确:运用了比喻、设问,把子女比作红莲,把母亲比作荷叶。 “心中的雨点”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才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 。母亲就是我们生命中永远为我们遮风挡雨的人。文章卒章显志,抒发了对伟大无私的母爱的赞美之情。作用:点明主旨,深化文章主题。2、人生的风雨没有间断过,只是在我们最累最痛的时候,母亲永远以一个最温暖的姿态迎接着我们。为你指点迷津,护你一路走好。我们将诗人的情感大声读出来!3、同学们,诗人的语言让人感动,让我们也扪心自问,对母亲的爱你是视若惘闻还是倍加珍惜呢?让我们借助诗人的语言表达出对自己母亲的爱的赞美吧!(生齐读)借助诗人的语言

9、,我们张开了羞涩的嘴巴,大声喊出这份爱!七、回归生活,探寻感动1、冰心的母亲让她感动,你的母亲让你感动了吗?(结合材料一生说一说你的母亲让你感动的点点滴滴.) 一生 当你1岁的时候,她喂你吃奶并给你洗澡,而作为报答,你整晚的哭着。 当你3岁的时候,她怜爱的为你做菜,而作为报答,你把一盘她做的菜扔在地上。 当你4岁的时候,她给你买下彩色笔,而作为报答,你涂了满墙的抽象画。 当你5岁的时候,她给你买可既漂亮又贵的衣服,而作为报答,你穿着它到泥坑里玩耍。 当你7岁的时候,她给你买了球,而作为报答,你用球打破了邻居的玻璃。 当你9岁的时候,她付了很多钱给你辅导钢琴,而作为报答,你常常旷课并不去练习。

10、当你11岁的时候,她陪你还有你的朋友们去看电影,而作为报答,你让她坐另一排去。 当你13岁的时候,她建议你去把头发剪了,而你说她不懂什么是现在的时髦发型。 当你14岁的时候,她付了你一个月的夏令营费用,而你却整一个月没有打一个电话给她。 当你15岁的时候,她下班回家想拥抱你一下,而作为报答,你转身进屋把门插上了。 当你17岁的时候,她在等一个重要的电话,而你抱着电话和你的朋友聊了一晚上。 当你18岁的时候,她为你高中毕业感动得流下眼泪,而你跟朋友在外聚会到天亮。 当你19岁的时候,她付了你的大学费又送你到学校,你要求她在远点下车怕同学看见笑话你。 当你20岁的时候,她问你“你整天去哪”而你回答

11、:我不想象你一样。 当你23岁的时候,她给你买家具布置你的新家,而你对朋友说她买的家具真糟糕。 当你30岁的时候,她对怎样照顾小孩提出劝告,而你对她说:妈 时代不同了。 当你40岁的时候,她给你打电话,说亲戚过生日,而你回答:妈 我很忙 没时间。 当你50岁的时候,她常患病,需要你的看护,而你却在家读一本关于父母寄居在孩子家的书。 终于有一天,她去世了.突然.你想起了所有从来没做过的事,它们象榔头痛击着你的心。2、吐露心声例子: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蔽天空下的荫蔽。母亲啊,你是,我是,除了你,。 母亲,你是,我是,除了你。示例:母亲啊,你是避风港,我是小

12、船,狂风暴雨来临时,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大海中的依靠?母亲啊,你是阳光,我是树苗,自然的风雪来了,除了你,谁带给我在严冬中的温暖?母亲啊,你是露珠,我是小草,当我在太阳下炙烤时,除了你,谁为我送来滋润的源泉?母亲啊,你是土壤,我是芽儿,天上的风雨来了,除了你,谁能让我健康地成长?八、课堂小结(师配乐) 孟郊在游子吟中写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依依小草怎回报得了春日阳光的恩泽呢?汪国真说“我们也爱母亲/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无论如何,请用小草的芳馨,请用溪流的欢歌来回报我们的母亲。从现在开始,从点点滴滴做起吧! 九、课堂作业欣赏一首诗,冰心的纸船,再次体

13、会这种借物喻人写法的妙处。纸船我从不肯妄弃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回答下列问题:(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作者借助 来表达自己的感情?(3)、这样些有什么好处?(1)、思念母亲(2)、纸船(3)、把看不到,摸不着的情感寄托在具体的形象上面,可以委婉地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十、板书展示荷叶母亲荷 叶 母

14、亲(无畏遮蔽) (无私爱护)红 莲 我心中的雨 人生路上的坎坷磨难十一、教学反思这节课,我把课堂交给学生,按照“寻找感动收获感动升华感动探寻感动”这样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去感受这篇课文的文质之美,探究诗文的语言美,使学生的诗歌赏析上升到一定的审美层次。在课堂上,我采用了多种层次的朗读,借助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诗文中所抒发的情感叩击学生的心灵。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感受到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表现力,又提高审美情趣。这样的一堂课,学生不再囿于文章的主题思想、段落结构的框架,而是真正在情感上与作家产生共鸣。荷叶 母亲评测练习1、吐露心声设计意图:由课内延伸课外,由美文中的荷叶联想到生活中

15、的母亲,将课文中的语言品味,拓展到生活中的点滴感悟。学生的情感得到提升,在此基础上再为学生搭建练习的平台仿写,让知识和能力得到实践的锻炼和检验。2、设计意图:对写作手法进行概括,学会如何借助一定的形象来抒发情感。总是留着留着 (2)、作者借助 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荷叶 母亲效果分析荷叶母亲选自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本单元以亲情为主题,歌颂人间浓浓的亲情。这是一篇自读课文,但是我把它作为一堂讲读课来上,就是考虑到这批孩子的现状。这批孩子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体会不到亲情的浓烈,把它拿出来,也借此让学生们思虑自己的感恩之心。在讲授荷叶母亲这节课时,我按照“初读感知,寻找感动探究品味,收获感动提炼

16、主旨,升华感动回归生活,探寻感动”这样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去感受这篇课文的文质之美,体会浓深的母子深情。一、教学目标的达成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根据这篇散文诗的特点,我制定了三个目标。从整堂课来看,基本都能达成。二、教学重难点方面巧妙设计问题和活动,引导学生细致深入地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并在朗读和活动中加深对课文内涵的深刻理解,品味诗歌精美的语言,在语言品味中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捕捉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浓浓亲情,学会感恩从感谢母亲开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感恩母亲的心声表达出来。三、教学过程方面 新课导入部分我

17、采用ppt多媒体课件创造范围,让学生一下子进入了文本,为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搭建了很好的桥梁。阅读课文、整体感知部分注重了朗读的运用,通过朗读让学生初步感知文本,为下一步深入理解文本奠定了基础。研读文本、质疑探究部分,我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对于学生由于能力的差异,我加以正确的引导和点拨,这样让学生既学到了方法,更提高了能力。拓展延伸部分,我选择了与文本一致的片段,这样既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及能力。形成性练习部分,我既注重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通过小片段的练习,锻炼了学生赏析和写作能力,同时也注重了对学生人文思

18、想的引导和熏陶。 课文品析不够深入,变式较少。我指导学生从炼字用词、修辞手法、情感表达、写作手法等方面品析课文,让他们找出自己欣赏的语句,朗读并说出其妙处。显然,这种做法并不符合七年级学生的学情特点。教师应给出示例,让学生掌握赏析文字的方法,也可采取替换式,让学生感受本文典雅优美的意境。同时,不要囿于单纯的文字赏析,也可从本文象征手法的妙用、以物喻人的作用等方面入手,使学生深入文本。 课堂教学是遗憾的艺术。这堂课虽然有不少瑕疵,但是在评课老师的批评分析中,也让我逐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出口,从而避免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再出现类似的问题。荷叶母亲教后反思 荷叶母亲选自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者借雨中荷叶

19、为红莲遮风挡雨的情景书写心中的感触,抒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之情。文章语言清新自然,隽永淡雅,显示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新课导入部分我采用ppt多媒体课件创造范围,让学生一下子进入了文本,为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搭建了很好的桥梁。实际教学中,得失兼之,反思总结如下:一、成功之处:(一)是能把握好人物的情感。从“烦闷”到“仍是不适意”,从“唤着母亲”到赞美母亲,每一次感情以及语气的变化,学生能够读得非常到位。(二)是学会了赏析文章美。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分析自己所欣赏的美的句子。有的从修辞手法切入,有的从人物情感切入,有的从文章结构切入。有理有据,把文中的句子都读懂读透。(三)是对母爱有了更深意义的理

20、解。班上的学生都只是12、13岁,一脸的童真。由于身处农村,这边的家长很多时候只顾着打工而忽略了小孩。在刚上荷叶母亲的时候,有些学生若无其事地说:“我父母都不理会我的。”事实上,这里的大部分父母都会忽略小孩子,认为教导学生是老师的责任,而甚少想过孩子是他们自己的,他们才是孩子的榜样与模范,他们是孩子爱的情感的源泉。因此,这里的学生谈起自己的父母,谈起父爱与母爱,大多数是觉得很虚无。但是在上完这一课的时候,很多学生发出感慨:我忽然好想妈妈。我想起中午回去看见满桌的饭菜,我想起院里晾着的衣服。家务活都是妈妈做的。我生病都是妈妈照顾我的。学完这篇散文诗,学生对母爱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体谅。二、不足之处(一)与学生互动不够。课前我与学生的沟通较少,因此敢于主动发言的同学不多。而对于回答问题的同学,我没有及时地予以鼓励,造成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二)对学生的诵读指导不够充分。在我范读的时候,应该提示学生有意识地模仿我的语速、语调,再结合对课文的初步理解朗读一遍,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走进文本。本文是要求背诵的篇目,课堂上应反复诵读,课文的主旨段在品析之后可要求学生背诵下来,其余段落可选背。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