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35.28KB ,
资源ID:571620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571620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证严法师静思语.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证严法师静思语.docx

1、证严法师静思语太阳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气大。 口说好话、心想好意、身行好事。 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成功是优点的发挥,失败是缺点的累积。 不要小看自己,因为人有无限的可能。 手心向下是助人,手心向上是求人;助人快乐,求人痛苦。 多做多得。少做多失。 甘愿做、欢喜受。 心中常存善解、包容、感思、知足、惜福。 做该做的事是智慧,做不该做的事是愚痴。 脾气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 知识要用心体会,才能变成自己的智慧。 爱不是要求对方,而是要由自身的付出。 我们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可能是自己。 要比谁更受谁不要比谁更怕谁。 每天无所事事,是人生的消费者,积极、有用才是人生的创造者。

2、 要用心,不要操心、烦心。 为自己找藉口的人永远不会进步。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地上种了菜,就不易长草;心中有善,就不易生恶。 尽多少本份,就得多少本事。 屋宽不如心宽。 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得多,而是因为他计较得少。 吃苦了苦、苦尽廿来,享福了福、福尽悲来。 静坐常恩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并非有钱鱿是快乐,问心无愧心最安。 要批评别人时,先想想自己是否完美无缺。 小事不做、大事难成。 人生最大的成就是从失败中站起来。 口说一句好话,如口出莲花;口说一句坏话如口吐毒蛇。 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孝顺 二、行善。 道德是提升自我的明灯,不该是

3、呵斥别人的鞭子。 欣赏别人就是庄严自己。 时时好心就是时时好日。 得理要饶人,理直要气和。 受人点水之恩,须当涌泉以报。 对父母要知恩,感恩、报恩。 一句温暖的话,就像往别人身上洒香水,自己会沾到两三滴。 我们要做好社会的环保,也要做好内心的环保。 滴水成河。粒米成萝,勿轻己灵,勿以善小而不为。 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一个人不怕错,就怕不改过,改过并不难。 人的心地是一畦田,土地没有播下好种子,也长不出好的果实。 - 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恶邪正;有谦虚才能建立美满人生。 君子为目标,小人为目的。 人生不一定球球是好球,但是有历练的强打者,随时都可以挥棒。 人事的艰难与琢磨,就是一种考验。

4、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做坏事不能多我一人。 真正的爱心,是照顾好自己的这颗心。 待人退一步,爱人宽一寸,就会活得很快乐。 能付出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 是非当教育,赞美作警惕。 闲人无乐趣,忙人无是非。 人的眼睛长在前面,只看到别人的缺点,丝毫看不到自己的缺点。 信心、毅力、勇气三者具备,则天下没有做不成的事。 改变自己是自救,影响别人是救人。 发脾气是短暂的发疯。 忘功不忘过,忘怨不忘恩。 有心就有福,有愿就有力,自造福田,自得福缘。 自己害自己,莫过於乱发脾气。 能善用时间的人,必能掌握自己努力的方向。 犯错出忏悔心,才能清净无烦恼。 有多少力量就做多少事,不要心存等待,等待才会落空

5、。 天上最美是星星,人生最美是温情。 君子如水,随方就圆,无处不自在。 稻穗结得越饱满,越会往下垂,一个人越有成就,就要越有谦冲的胸襟。 站在半路,比走到目标更辛苦。 修行要系缘修心,藉事练心,随处养心。 不要随心所欲,要随心教育自己。 有时当思无时苦,好天要积雨来粮。 虚空有尽我愿无穷,发愿容易行愿难。 好事要提得起,是非要放得下,成就别人即是成就自己。 能干不干,不如苦干实干。 人要自爱,才能爱普天下的人。 为人处世要小心细心,但不要小心眼。 不怕事多,只怕多事。 人生没有所有权,只有生命的使用权。 谎言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外表美丽,生命短暂。 一个缺口的杯子,如果换一个角度看它,它仍然是圆

6、的。 愿要大、志要坚、气要柔、心要细。 有愿放在心里,没有身体力行,正如耕田不播种,皆是空过因缘。 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 布施如播种,以欢喜心滋润种子,才会发芽。 君子立恒志,小人恒立志。 人要知福、惜福、再造福。 难行能行,难舍能舍,难为能为,才能升华自我的人格。 唯其尊重自己的人,才更勇於缩小自己。 【做人的开始】每一天都是故人的开始,每一个时刻都是自己的警惕。 【时间成就一切】时间可以造就人格,可以成就事业,也可以储积功德。 【时日莫空过】一个人在世间做了多少事,就等於寿命有多长。因此必须与时间竞争,切莫使时日空过。 【为善竞争】人生要为善竞争,分秒必争。 【蒙蔽的自由】人常在什

7、麼都可以自由自在的时候,却被这种随心所欲的自由蒙蔽,虚掷时光而毫无觉知。 【时间如钻石】时间对一个有智慧的人而言,就如钻石般珍贵;但对愚人来说,却像是一把泥土,一点价值也没有。 【生命在呼吸间】佛陀说:生命在呼吸间。人无法管住自己的生命,更无法挡住死期,让自己永住人间。既然生命去来这麼无常,我们更应该好好地爱惜它、利用它、充实它,让这无常、宝贵的生命,散发它真善美的光辉,映照出生命真正的价值。 【是否发挥了良能?】人间寿命因为短暂,才更显得珍贵。难得来一趟人间,应问是否为人间发挥了自己的良能,而不要一味求长寿。 【行善要及时】行善要及时,功德要持续。如烧开水一般,未烧开之前千万不要停熄火候,否

8、则重来就太费事了。 【时间无法遮挡】怕时间消逝,花了许多心血,想尽各式方法要遮挡时间,结果是:浪费了更多时间,且一无所成! 【停滞不前,终无所得】人都迷於寻找奇迹,因而停滞不前;纵使时间再多、路再长,也了无用处,终无所得。 【一鼓作气】我们到哪里都应该有一个目标、起点,要朝目标往前走到底;不要停在半路,停在半路比走到目标还辛苦。就好像爬山的人,要不就留在山下,要不就一鼓作气到山顶上。否则停在半山腰中,石头若滚下来,岂不是很危险? 【稳住最终目标】人的一生中,难免会有灰蒙蒙、气冷冷的时侯,只要能将最终目标稳定住,就能像冬天的太阳一样,感觉很温暖。 【活出生命力】人的生命,要永远保持像春天一样,不

9、断涌出生命力,不断发挥它的功能,才是活著的人生! 【职业与志业】所谓职业,是为生活而工作,是被动的办事;办公时间按一般上下班打卡,能不迟到早退,公务就算完成。而志业则是没有上班时间,更没有下班时刻,虽然不需打卡,却是分秒善尽义务,一切都出於自愿。 【做好事是义务】做好事总是要腾出时间,这是人生的目的,也是应尽的义务。 【生存的真谛】天下、国家、社会、家庭之所以不得太平、安宁、和睦,皆因人人只知争取生存,而不探究生存的真谛。 【代代传承慧命】生命只有数十年,慧命却永远不灭。每个人都有代代传承的子孙,要留下美的回忆与爱教育给怹们,这就是史迹的慧命常存。 【皈依的目的】昄依的人要有个皈依的目的,就像

10、在茫茫大海中,到底船只将驶向哪一个方向?一定要有个目标。而为人皈依者一定要负起责任,比如眼见船只已经快迷失了,赶快亮起灯塔的灯他们知道方向,这就是责任。 【慧命永存】生命无常,慧命永存;爱心无涯,精神常在。 【有愿才有希望】愿是成功的起点,愿也是希望。人生最需要的就是愿,一切事业要成功必须有愿。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皆依愿力而行,最后才能圆满成佛。人如无愿,就无希望;没有希望,就无法成就事业。 【愿力并行】佛教提倡愿、力并行,若仅是空口谈愿,却不以实际行动表现,永远都无法满愿。 【发大愿】发愿必须发利益众生的大愿,并且随时随地身体力行。 【真正的普度】真正的普度是发大心、立大愿,普爱一切众生。 【愿

11、大、志坚、气柔、心细】愿要大,志要坚,气要柔,心要细。 【深入了解佛法】有些人不了解佛法,以为有苦恼或不幸的人才需要宗教;以为佛教是消极、逃避现实的,这是错误的观念。其实是有知识、有志节,要追求宇宙真谛、深讨生命奥秘之士,需要了解宗教尤其是佛教。 【真正的洒脱】人生难得洒脱,要洒脱必须拥有宗教精神及人生目标,才能得到真正有意义的洒脱! 【运动家精神】佛教徒应具足运动家的精神,只要肯精进,一定可以到达终点佛的境界。 【宗教的力量】宗教的力量,不仅能鼓舞人们的身心,并能带来心灵的净化。 【心胸光明磊落】世间事都是相对的,只要我们以真诚的爱心待人,以光明落的心胸任事接物,则人生到处都充满真善美。 【

12、礼敬诸佛】正信的佛教徒称礼敬诸佛,不只是拜佛,而是要学佛陀的大慈悲和大智慧。 【佛教的绝对论】欲以出世精神做入世志业,必须抱持:绝对要任劳、绝对要忍怨、绝对要有爱、绝对心存快乐,这是佛教精神的绝对论,也是与世间法相对论所不同之地方,更是利生事业臻至完美境界之关键。 【救世的良药】佛法是救世的良药因为世间的众生,常处於病与贫的状态中。无论天然灾害或人为祸乱,都是因为不调和而引起的病态;既然产生病态,即需治世的良药,佛法就是最好的良药。 【拾己为人】佛教的真正精神在於不为自己,一切只为众生求安乐,宁可拾己,以自己的牺牲使他人得到安乐。 【人人都有菩萨心】人人本具一颗菩萨心,也具有和菩萨同等的精神与

13、力量,此力量即慈悲与智慧的力量,它恒藏在人人内心的本性。 【菩萨行者】菩萨行者心怀慈悲,常起利益众生的念头,无论到任何地方,心都无畏惧。因此,若能做到以爱待人、以慈对人,则不惹人怨,亦能结好缘。 【学习大无畏】行菩萨道,要经常接受考验。遇到困难与危险时,要学佛陀大无畏、大勇猛的精进精神,心无怖畏、志不退缩,不断向前迈进。 【欢喜别人成就】我们应为别人的成就生欢喜心,视他人的成功犹如自己的成就,这就是菩萨心。常常抱持利益众生之心,就可永远不离喜乐。 【惟慧是业】菩萨之情广大无边际,能包容宇宙,能无限量地爱一切众生,丝毫不求众生的回报。菩萨常念知足、安贫乐道,所追求的只是智慧,所以说惟慧是业依智慧

14、而行动,这是凡夫与菩萨不同的地方。 【发挥良知良能】人人都有佛性,只要能发挥良知良能,没有一个人不能去救人、去造福人群;这分救人之心,就是菩萨心。 【如何成就道业?】欲成就菩萨道业,必须拥有不畏心劳、不惧身苦的精神毅力,勇往直前,方能达成。 【清水之爱】菩萨的爱像一杯清水,可以从上透视到底,没有一点色彩,此即清水之爱。 【真菩萨】菩萨不是土塑木刻的形象,真正的菩萨能做事、能说话、能吃饭,能寻声救苦随处现身。 【人生的价值】人生的价值在於功能而不是形象,形象没有价值。 【欢喜付出】要做菩萨,就要发恒常心。菩萨决不把付出当成苦事,而是抱持游戏人间的欢喜心去付出。 【扮演自己的角色】人间如舞台,人人

15、都在舞台上扮演各自的角色。 【真正的灵感】寺院中木刻、石雕的佛菩萨像,只是供我们摄心,真正灵感的佛菩萨在每个人的心中。 【爱惜人身】一切功德由时间所累积,一切功德由我们身体行动所成就;所以,我们要好好爱惜人身。 【及时行善】要好好利用我们的身体,趁能自由说话、走动的时候,赶快多做利益人群、宣扬佛法和导人向善的事。 【遵从良医】人都有生老病死,有身体就有病痛。佛陀曾说: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非医咎也。既知有病,就应遵从良医的诊断治疗,免除身体苦患。 【一生的行为】人一生的行为,不管是善是恶,皆由时间所累积。 【身是载导器】人对躯体有两种看法:一、太爱自己,珍宠得过分,舍不得善加利用;二、

16、太轻视自己,轻视得近乎折磨,以为身既是不净物又何必重视,因而忽略了身是载道器。其实,只要好好发挥身体的功能,不但处世大业能够成就,佛道也将不远。 【赤裸裸地来去】人出生时,是一身赤裸裸地来;在世间忙碌了几十年,到最后也是一物不带而赤裸裸地走! 【人生的创造者】每天无所事事,是人生的消费者;积极付出,才是人生创造者。什麼都没做,就是空过的人生;若能不断付出利益人群,就是大好的人生。 【活生生的人生】身为佛弟子,就应学习佛陀的精神,为需要帮助的人服务,并与众生同苦乐。能做到人我一体,就是成功的人生,亦可称为有意义、有感情,真正活生生的人生。 【多疑之苦】一般凡夫太爱自己,就会处处与别人计较、事事多

17、起疑心,常怀疑别人所说的话是不是讽刺自己?别人所做的事会不会对自己不利?像这种人,就是把人事当是非,会生活得很痛苦。 【人痛如已痛】要突破小范围的爱,将爱心普及一切众生,视众生的苦痛如自己的苦痛,这才是佛教所倡导的爱。 【化小爱为大爱】爱本来就无穷无尽,扩大可以利益天下,增长慧命;缩小则成自私自利,增长恶业。 【点亮心光】一个人要先点亮自己的心光,才能引发别人的心光。人要真诚苦干才能领导别人,而非光靠能干。待人要以宽大的心胸去接纳、包容发广大心,普爱一切众生,使周遭都笼罩在大爱氛围中。 【清净的法爱】佛法要人间化,必须先净化人间;要净化人间,必须先身体力行净化自己。如何净化呢?就是培养清净的法

18、爱。所谓的法爱,就是对普天下众生,都能心生敬爱、觉情,而且爱得无所求、爱得很普遍。 【普爱天下】以佛陀普爱天下众生之心为己心。佛陀能为一切众生牺牲,我们也能为济助众生的志业不惜辛劳付出。 【缺爱症】现今社会有一种通病缺爱症。大家若能先由自我做起,充足自己的爱心,然后互相付出,将这分爱充足於社会,社会能祥和。 【太太的责任】爱心、慈心、悲心是女性的优点,如何引导先生做好事、走好路,是做太太的责任。 【不要执著小爱】有些人的爱只执著於自己的眷属,倘若眷属不能符合自己的要求,就容易产生怨恨。 【痛苦的根源】凡夫的爱欲及渴望永无止境。不断地追求物质享受与声色逸乐,有如汹涣的波涛,一波未平!这就是人生痛

19、苦的根源。 【爱河千尺浪】爱河千尺浪,苦海万重波!求不得是苦;求得之后仍不满足,禁不起爱欲的鼓动及外界的诱惑,继续永无尽期地渴求,以致人生痛苦耐! 【建立家庭伦理】台湾的离婚率不断逐年攀升,衍生不少社会问题。希望人人都能先由自身建立正常的家庭伦理,再去影响其他的家庭。 【爱其所爱】在感情发生问题时,要以大爱之心爱其所爱;也要退一步,用宽广的心接受眼前呈现的一切,这才是有智慧的爱。 【爱人与被爱】爱人与被爱都是幸福的。但是这分爱必须清净无杂染付出者无所求,接受者不贪婪;施与受者都无烦恼,彼此皆自在。 【无色彩的爱】无色彩的爱时不计长短,地不分远近,人不分宗教与种族,只要有苦难,我们看得到、听得到

20、、做得到,都应尽量去付出,决无希求回报的心念。爱得普遍,爱得透彻,爱得乾净俐落,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纯净真爱。 【说一丈不如行一寸】人有二耳、二眼、一口、双手、双脚,此中道理:是要人多听、多看、少说话、多做事。修行贵在身体力行,说一丈不如行一寸。 【多增一分真我】一切的修行法门,如坐禅、念佛等,都是为了收摄心念。修行,主要是多改掉一分假我,多增加一分真我。 【从自我做起】想拥有一个清净的社会并不难,但需先从无数个我与你开始做起。想要求整体的美,也必须从个体开始;有无数个美的个体,才会有大整体的真善美。同样的,向往生活在菩萨的世界,自己就必须先学习做菩萨。 【修德】修德是在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

21、累积而成,并抱持恒久心,於平常的言行举止中不离佛法教育;如此,才是真正的学佛修德。 【知羞耻】一个人只要有惭愧羞耻心,自然不做丧理败德的事情。所以,修行学佛一定要惭愧心,知羞耻。 【诚於内,形於外】一个人的修养如何衡量?应是在诚於内,而形之於外。待人接物、言谈举止,一切行动都充分表现内在的修养。 【救世先救心】要救世必须先救心,心诚则身端行正;要家庭和睦,必须先从个人的修养开始做起,然后再以一个和睦家庭去教化、影响其他的家庭,则家家和睦,社会安详和乐。 【深思熟虑每包话】时时刻刻注意自己所说话,每一句话都要深思熟虑,是否合情、合理、合法?是否利益众生,开导人心,使人开解烦恼? 【问心无愧】修行

22、要抱持一个原则与信念为佛教、为众生,行为要光明正大,再大的委屈与打击也要忍受,凡事做到问心无愧的地步。 【人群磨练】人的习性不同,各如其面。修行必须走入人群,和不同习性的人互相磨练、适应,并圆融共处、和睦相待。 【最坚强的人】行忍辱的人,是一个最坚强的人,任何人与事都击不倒他;能忍,才能成就天下大事。 【不毁谤同道】修行除了自度之外,还要度人;时时刻刻培养善根(智慧)、慈悲(福德),绝对不侵犯、毁谤他人,尤其不侵犯、毁谤同道者。 【不伤害别人】人往往为了爱自己而损害别人,所以佛陀教导我们:修养的第一个条件,就是不去伤害别人。 【彼此感恩、行善】社会是群体的,只有一个人好或只有一个人向善还不够;

23、希望拥有一个好家庭、好社会,就必须人人行善、彼此感恩。 【个人是社会的起源】社会形态源自於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源自於个人的修养。若能先培养好个人修养,进而料理好家庭,社会秩序自然能渐上轨道。 【何谓修行?】所谓修行,即修心养性,端正行为,常存惭愧心勤勉精进。如修学而不精进,不知反省自己,就是没有惭愧心;心无渐愧者,行为必然不端,遑论修心养性? 【福至心灵】有量就有福,有福心就灵,是谓福至心灵。 【不要小心眼】为人处事要小心、细心,但不要小心眼。 【步入解脱门】平常要多调伏自己的心念,培养正确的人生观。若能降伏忧烦的魔军,看淡世间的利欲,得时不贪著,失时无挂碍,这才是步入解脱门。 【时时尊重他人】

24、若想在世间成就事业,一定要先成就自己的品德;要成就品德,必须先从随时随地尊重他人的基础做起。 【练心】人生在世,常会接触复杂的人事;所谓修行,就是要藉复杂的人与事来练心。【不散播是非】无意间的散播是非,虽然没有伤害别人的身体,但是却毁坏别人的名誉与形象,这种罪过比伤害别人的身体还严重。 【启发自我觉性】修行,得靠自己精进地启发自我灵明的觉性,不能期待不劳而获的成果。 【以众人为重】学佛要注重道与理,关心人及事。能以众人为重,不计个人得失,在日常人事中自我磨练,以毅力、勇气突破障碍,才是真正学佛的精神。 【苦修】苦修,是清心少欲、磨练吃苦的心志。 【放弃忧愁惶恐】人一旦生活在忧愁惶恐中,就很容易

25、丧失自信心而陷入怯懦与逃避的深渊。 【不谈神通怪力】除了对人与事必须信实外,讲经说法也要合情合理,不可谈神通怪力、耸重人心的言论;如此,才能提高正信的智识水准,引导众走善道。 【修学三要】修学者三要:一、要有赤子之心直心是道场。二、要有骆驼的耐力工作时,要有骆驼般的耐劳和耐力。三、要有狮子的勇猛努力精进如狮子的威猛。 【同参】同参,是同修间彼此相互切磋、去除习气,唯存清净佛心的意思。 【同道】同道,是指同修间若有错误的行为,可彼此更正、相互惕厉之意。 【圣人无梦】古人说:圣人无梦,是形容圣人并不把梦当一回事,精神不执著於梦境,不理会梦中事,每天睡醒之后就面对现实的生活。 【修行修心】修行人的心

26、境,要如鸟过白云,鱼跃水面般空中无迹,水面无痕;不为消逝事物而烦恼,心境安然而自在。 【戒、定、慧三学】戒是不起心动念,守住本分,戒掉一切名闻利养的贪念;定是遇到任何困境,都能守持志节、临危不乱;慧是能运心转境,於平静中突破重重困难。 【四重德行】修行者为完成德行,日常生活不可离四重,即言重、行重、貌重、厚重。 言重即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能鼓励人心向上,并解开众生的心结;所以言重则有法。 行重即行仪庄重,举止有节;是故行重则有德。 貌重即待人接物能刚柔并济,令人欢喜亲近又不致轻浮,亦即孔子所说:温而厉,威而不孟,涵有温、良、恭、俭、让之威德;故言貌重则温威并重。 厚重即心宽意厚,善解人意,常怀欢

27、喜心,乐於利益人群;所以厚重则人人皆欢喜。 【善用钱财】钱会害人,但是钱也会救人。我们要好好利用钱去救人,不要被钱所利用。有钱有势的人,若不知节制欲望则烦恼无量;若不将名利看淡,精神生活必然空虚无所依止且苦患无量。 【财欲是祸水】世间人为了财物,造作无量罪业,所以有句话说:财欲是祸水。学佛应认清:世间财物只是给予人们资生而非典藏,要能提起慈悲心、欢喜心、勇猛心而行善嘉舍布施。 【理财四分法】佛陀曾教我们理财四分法:一、四分之一奉养父母,二、四分之一教育子女,三、四分之一用於家庭,四、四分之一投入社会公益事业。 【坦诚相待】多数人为了追求名利,往往对人都不坦诚,谄曲逢迎、处处巴结;人若不能坦诚相

28、待,是件多麼痛苦的事啊!想去除这些痛苦,就必须把得失心转为诚实心,坦然地取诸社会并用诸社会从社会取得有意义的钱财,为社会做有意义的事;如此,光明磊落而坦坦荡荡,不是更快乐而自在吗? 【布施就是修福】布施就是修福。钱财,若舍不得用而存在金库做守财奴,就与穷人没有两样;但是如果用得不当也会有害身心,甚至祸国殃民。若能用在有意义的地方,则是修福积德的大好机会。 【身外之物如火】身外之物如火天寒地冻时,近火虽可取暖,但太靠近却很危险;若看不开、放不下,犹如手拿烧红热铁,必然被烫伤。世间名利又好比白雪,看起来很美,喝起来也很清凉,但握久了手也会冻伤。众生颠倒,明知财物、名利伤人身心,却仍甘於被伤害。 【

29、培养慈悲】学佛,最重要的是培养慈悲心。若失去了慈悲心,就是失去佛教的精神。 【反省过失】常能反省自己而无过失,即得解脱自在。 【拜佛要学佛】信佛而不学佛,就是迷信;拜佛而不学佛,就是愚行。 【做好人间事】学佛的人,应正视生与死。把握做人的机会做好人间事,则家庭和乐,社会安宁。人和地吉,就能免除天灾人祸,达到消灾延寿、福禄绵长的境界。 【端正见解】端正自我的见解,需用正确的理智、思想透视人生无常的道理。不管是贫、是富,也不管人间物质的贵贱增减都没有得失心,皆能安然自在,这就是学佛的正见。 【用佛心看人】学佛的修养,是要每个人保持平等心,看见任何人都能起欢喜心。用佛心看人,人人都是佛。 【天天洁净

30、心地】过年前,人人会将屋子内外整理、粉刷得焕然一新。做人也要时时刻刻把坏的淘汱掉,让心地天天清新洁净。而学佛的人,更要心如过年一样,日日除旧布新。 【受法】听法后,能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谓之受法。 【爱心是福种】佛教谈因果福报,但并非有钱才能造福;若能时体念佛心、观照自己,并以一分亲切爱心去关怀别人,这分爱心便是造福的种子。 【启发自我】人若能启发自我的本性与天职,自然做任何事都会觉得轻松而无怨言。 【人心与佛性】心与性是一样的,於佛称为性,於人叫做心。譬如一杯白开水叫水,加上茶叶就叫茶,加上咖啡则叫咖啡。其实同样是一杯水,但咖啡与茶都是水以外的东西。 【化解烦恼】学佛,就是要善加化解烦恼,

31、以及善解别人的不悦与刻意伤害。 【何谓功德无量?】佛教徒常说功德无量,是指对该做的事从不计较,无限量地做、及时地做,而且不求回报,此即真正无量的大福报,亦即所谓的力德无量。 【时间累积功德】学佛一定要从最基本、自己做得到的功夫做起,不要错过时机。功德是由时间累积而成,路愈早走愈早到达,德愈早修愈早完成。 【注重实行】学佛所注重的不只是理论、学问,还要能身体力行。 【不能逃避责任】逃避责任,寻求一生的清闲,就无法延续自己的慧命。 【选择要正确】心一定要专,选择必定要正确;若朝三暮四,时时从头开始,将永远停留在原地而跨不出一步。 【道心不可断】学佛者,道心不可断。道心断,明灯暗;明灯暗,智慧失,就会招来障碍道业的因。修行人当看好心念,莫让外境灭了心中的明灯。 【为需要的人付出】人生若能被人需要,能拥有一分功能为人付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