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6 ,大小:130.15KB ,
资源ID:594109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59410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新导则编制).docx)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新导则编制).docx

1、预案编号:XXXXXX应急预案版本号:AXXXXXXXXXXX应急救援预案 (模板)XXXXXXXXXXXXXX年XX月XXX日颁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发布令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规范 本公司生产安全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防 范,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少财产损失、 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特制定本公司的XXXXXXXXXXX生产安全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本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由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 处置方案组成,于2021年2月30日批准发布,自发布日起实施。 各有关部门、人员必须按预案中的工作内容,做好本职安全管理 工作。签名盖

2、章:二0二一年二月三十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成员人员单位姓名签名备注主要负责人XXXXXXXXXXXXXX编制人XXXXXXXXXXXXXX办公室XXXXXXXXXXXXX安全XXXXXXXXXXXXXX生产XXXXXXXXXXXXXX生产XXXXXXXXXXXXXX周边相关企业代表XXXXXXXXXXXXXX周边相关企业代表审核人XXXXXXXXXXXXX批准人XXXXXXXXXXXXXX目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发布令-1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成员-2 -编制说明1第一篇 综合应急预案21.总则21.1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21.2响应分级2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42.1应

3、急组织机构42.2构成单位应急处置职责53 应急响应83.1信息报告83.1.1信息接报83.1.2信息处置与研判93.2预警103.2.1预警启动103.2.2响应准备103.2.3预警解除113.3响应启动113.3.1确定响应级别123.3.2应急响应程序123.4应急处置143.4.1警戒疏散143.4.2人员搜救143.4.3医疗救治143.4.4现场监测143.4.5技术支持153.4.6工程抢险153.4.7环境保护153.5应急支援163.6响应终止174后期处置185应急保障205.1通信与信息保障205.2应急队伍保障205.3物资装备保障205.4其他保障21第二篇 专项

4、应急预案221受限空间事故专项应急预案221.1适用范围221.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221.3响应启动231.4处置措施241.5应急保障251.6注意事项252特种设备专项应急预案262.1适用范围262.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262.3响应启动272.4处置措施272.5应急保障292.6注意事项29第三篇 现场处置方案301事故风险描述302应急工作职责、应急处置措施及注意事项312.1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312.2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322.3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342.4中毒窒息(受限空间)事故现场处置方案352.5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处置方案362.6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372.

5、7灼烫(化学品灼伤)事故现场处置方案382.8灼烫(高温烫伤)事故现场处置方案392.9起重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412.10车辆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423注意事项443.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443.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443.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443.4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443.5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45第四篇 附件461生产经营单位概况462风险评估的结果483应急预案体系与衔接494应急物资装备的清单515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536格式化文本537关键路线、标识和图片618有关协议或备忘录65编制说明生产经营单位

6、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是国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是贯彻落 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要求,规范应急管理工作, 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 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的重要措施。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解决目 前本单位应急预案要素不全,操作性不强,体系不完善,与相关应急预案 不衔接等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生产经营单位生 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20),结合本单位的实际 情况,本着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清楚,应急

7、管理责任明确,应对措施正确 有效,应急响应及时迅速,应急资源准备充分,立足自救的原则编制XXXXXXXXXXX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形成严格的管理体系,上 下衔接,按照统一领导,企业自救为主的原则,在事故发生后,采取有效 的控制手段,最大限度的防止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本预案为公司内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的指导文件,本预案与上级政府 部门应急预案衔接。第一篇 综合应急预案1.总则1.1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XXXXXXXXXXX生产、贮存过程中所发生的火灾、触 电、灼烫、机械伤害、起重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车辆伤害、中毒 和窒息等事故的应急响应及处置。1.2响应分级1)响应原则(1)以人

8、为本,安全第一把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切 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从业人员自我防护的主观能动 性,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本公司事故应急办统一领导下,各级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突 发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各级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 职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应急工作机制。(3)充分准备,科学救援采用先进技术,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采用先进的 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确保应急救援的科学、及时、有效。(4)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预防、预测和预警工作。做

9、好常态下的风 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装备完善、预案演练等工作。2)响应分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对于生产安全事故的分级: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 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

10、济损失的事故;(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按照事故灾难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结合XXXXXXXXXXX实际,将事故应急响应分为两级响应:级响应:发生一般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级响应:未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较小的生产安全事 故。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2.1 应急组织机构XXXXXXXXXXX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总指挥:XXX抢险抢修组:XX、XXX后勤保障组:XXX警戒疏散组:XXX应急救援队伍在应急总指挥的领导下,由抢险抢修组、后勤保障组和 警戒疏散组组成。应急总指挥不在时由抢险抢修组组长XX履行

11、响应应急救援职责。应急组织机构图如下图2.1-1:图2.1-1 应急组织体系图2.2构成单位应急处置职责1)总指挥职责:(1)发生事故,启动公司级应急响应程序时,负责发布和解除应急 救援指令;(2)组织指挥应急队伍实施救援行动;(3)判断是否可能或已经发生重大事故,是否要求应急服务机构帮 助,并实施应急预案;(4)继续调查和评估事故的可能发展方向,以预测事故的发展过程;(5)指导危险设施的全部或部分停止运行,下达全部或部分人员撤 离的指令;(6)向上级汇报和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 救援请求;(7)与消防部门、地方政府和政府安全监督管理人员保持密切联系;(8)组织事故调查,总

12、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等;(9)在事故紧急状态结束之后,安排恢复受事故影响地区的正常秩 序。2)抢险抢修组职责:(1)事故发生接到命令后,迅速到达事故现场,根据指挥组的命令,在可保抢险人员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利用现场自救设施,积极展开自救活 动,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并力争将事故消灭在发生的初期。如果事故发 展较快,无法控制时,立即将情况汇报给应急总指挥,由应急总指挥向外 部救援力量求援。(2)利用公司应急设施、器材实施初始事故的应急救援。(3)尽可能清除事故现场可能引起事故扩大的事、物。(4)切断可能受事故涉及的设备电源、气源等。(5)公安消防人员或外部专业救援人员到达后,搞好协调与联系。3)后勤保

13、障组职责:(1)负责应急状态下应急物资的供应保障,如设备零配件、工具、 沙袋、铁锹、水泥、防护用品等。(2)组织救护人员、器材进入指定地点。(3)抢救现场受伤人员至安全地带并实施现场急救,如伤势严重, 迅速联系120,将伤员送往医院。(4)负责应急抢险过程中的通讯联络协调,主要为保证通讯畅通, 负责各小组之间的协调以及与外部机构的联系、协调。(5)提供在发生事故时现场救援人员所需物资、器材的保障工作; 并组织好事故现场的通信联系、人员撤离、安置,以及车辆的调配等保障 工作。4)警戒疏散组职责:负责布置安全警戒,保证现场井然有序;实行 交通管制,保证现场道路畅通;加强保卫工作,禁止无关人员、车辆

14、通行; 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5)专家组在公司应急总指挥领导下开展工作,主要职责如下:(1)为现场应急工作提出应急救援方案、建议和技术支持;(2)参与制定应急救援预案;(3)负责公司应急总指挥交办的其他任务。6)事故调查职责由应急总指挥、各应急救援队伍负责人联合负责:(1)查明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 况;(2)确定生产安全事故的性质和责任者,提出对生产安全事故有关责任单位或责任者的处理意见和提出防范措施的建议;(3)向派出调查组的人民政府或安应急管理部门提交参与事故调查全体成员签名的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书,若调查组成员有不同意见的, 应当具体注明。注:企业赋予生产现

15、场负责人在遇到险情时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 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3 应急响应3.1信息报告3.1.1信息接报1)信息接受与通报突发事故时,事故现场第一发现人立即通过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向应 急总指挥报告。汇报的内容主要包括事故发生的类型、地点及严重程度, 判断事故发生的趋势和可能影响的区域。内部通报的程序为:事故现场第一发现人应急总指挥应急小组组长兼职应急救援 人员。公司应急值守电话:XXXXXX2)信息上报事故发生后,公司应急总指挥(本单位应急总指挥即主要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尽快以电话方式向上级应急管理部门报告。情 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直接向上级应急管理部门报告。报告

16、和通报的信息内容如下:(1)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2)事故类型及现场情况;(3)事故伤亡情况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4)事故的简要经过、涉及的危险物料名称、性质、数量;(5)事故发展趋势,事故现场风向、可能的影响范围、后果,现场 人员和附近人口的分布,其他有关事故应急救援的情况;(6)事故现场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和应急抢救处置的情况,事故的 可控情况及消除和控制所需的处理时间等;(7)事故初步原因判断;(8)需要启动厂外应急救援的事宜;(9)事故报告人所在单位、姓名、职务和电话联系方式。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 日 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

17、应当及时补报。3)信息传递事故发生后,由应急总指挥通过电话、互联网、人员信息传递等通讯 手段,迅速向周边企业、单位通报事故简况,提醒其做好预防准备,防止 事故进一步扩大。3.1.2信息处置与研判1)应急响应启动的程序和方式根据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控制事态的能力,按照分级负责的原 则,应急响应启动的程序和方式如下:表3.1-1 应急响应启动的程序和方式事故性质事故等级影响范围可控性响应分级启动条件备注企业职工伤亡事故一般事故及以上全厂不可控级响应应急总指挥决策或事故信息达到响应启动条件未造成人员重伤、 死亡或直接经济 损失较小的生产 安全事故事故所在区域可控级响应应急总指挥决策或事故信息达到

18、响应启动条件火灾事故一般事故及以上全厂以及厂外不可控级响应应急总指挥决策或事故信息达到响应启动条件未造成人员重伤、 死亡或直接经济 损失较小的生产 安全事故事故所在区域可控级响应应急总指挥决策或事故信息达到响应启动条件2)若未达到响应启动条件,应急总指挥可作出预警启动的决策,各应急小组要做好响应准备,实时跟踪事态发展。3)响应启动后,各应急小组应注意跟踪事态发展,科学分析处置需求,及时调整响应级别,避免响应不足或过度响应。3.2预警3.2.1预警启动依据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的判定结果,发出相应的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发布的渠道、方式和内容如下表所示:表3.2-1 预警信息发布的渠道、方式

19、和内容事故性质事故级别预警级别预警信息发布的 方式/渠道预警信息内容企业职工伤亡事故一般事故及以上级电话、人员通知预警信息包括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预警级别、警示事项、事态发展、相关措施等未造成人员重伤、死亡 或直接经济损失较小 的生产安全事故级电话、人员通知火灾事故一般事故及以上级电话、人员通知未造成人员重伤、死亡 或直接经济损失较小 的生产安全事故级电话、人员通知3.2.2响应准备1)应急救援队伍响应准备工作各应急小组成员在接到预警信息后,立即开始进行人员集结;遇夜间事故,所有应急小组成员在单位内备值,做到随叫随到,随时准备执行应 急响应程序。2)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的

20、准备预警信息发布后,后勤保障组针对各级预警级别对救援物资、装备进行调配,一般防护用具,如口罩、手套等,可由应急人员所在部门自行提供。需要专用防护用具或防护用具数量不够时,从仓库中调拨,涉及人员 应本着“安全大于一切”的原则,从快从简办理手续,及时将防护用具分 发到救援人员的手中,以免耽误救援工作的开展。需要调动其它单位资源 时,及时与外单位进行沟通,随时准备支援事故救援。3)后勤保障的准备工作预警信息发布后,视事故性质确保事故现场的供水、供电等供应。为 应急人员准备足够的饮水、食物。需要夜间值守的,还需准备相应的休息 用房。4)通信保障的准备工作预警信息发布后,在满足一般语音通信的需求的同时,

21、还要针对可能 的图像、视频通信的特殊需求,准备相应的通信器材。3.2.3预警解除当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相关危险因素和隐患得到有效控制或消 除,经应急总指挥评估符合预警接触条件时,应及时解除预警。生产安全事故预警解除的条件是:1)伤病员全部得到救治,原患者病情稳定;2)事故及相关危害因素得到有效控制,隐患得到有效控制或消除;3)经外部专家分析评估认为可解除预警。3.3响应启动按照事故灾难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结合生产安全事故 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以及XXXXXXXXXXX实际,将事故应急响应分为 两级响应。对于先期处置未能有效控制事态的生产安全事故,要及时启动相应等 级的应急响应,响应启

22、动后,程序性工作(包括应急会议召开、信息上报、资源协调、信息公开、后勤及财力保障工作等),具体如下:3.3.1确定响应级别按照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本单位将事故应急响应分成不同的等级。具体的等级划分如下表:表3.3-1 应急响应级别对应表事故性质影响范围及事故危害事故级别应急响应 级别备注企业职工伤亡 事故一般事故及以上级级以影响范围作为定 级主要因素,事故损 失情况作为定级参 考因素未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较小的生产安全事故级级火灾事故一般事故及以上级级未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较小的生产安全事故级级3.3.2应急响应程序应急响应启动后的程序性工作如下:表3.3-2

23、应急响应程序性工作表事故 性质影响范围及 事故危害应急响应级别应急响应程序响应措施企业 职工 伤亡 事故、 火灾 事故未造成人员 重伤、死亡或 直接经济损 失较小的生 产安全事故级召开应急会议应急总指挥和各应急小组成员在最短时间内召开现场碰头会,应急总指挥和各应急小组成员核实事故灾害性质、发生部位、事故范围、受害人员分布。根据不同的事故性质、类型、应急救援物资以及先期开展救援的情况,启动响应的专项应急预案或综合预案。信息上报1)根据“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 单位主要负责人为信息送的第一责任人。本单位内发 生或者可能发生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生产安全 事故,都应立即向上级应急管

24、理部门报告。2)事故发生后,单位主要负责人第一时间向上级应急 管理部门报告事故信息,最迟不得超过事发后或接报 信息后1h,紧急情况下要在30分钟内报送,为组织 力量救援、避免事态扩大赢得时间。3)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应包含且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事件起因和性质、事发地点、基本过程、已造成的后 果、影响范围、处置情况、初步原因分析、事件发展 趋势、拟采取措施、需要政府机构帮助解决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建议等。对部分信息暂时不详的,可先报 告当前基本状况,随后作进一步送。4)加大信息报送频次,初报可先电话报送,事发后2 小时内必须以书面形式续报。要密切跟踪事态进展,事故 性质影响范围及 事故危害应急响应级

25、别应急响应程序响应措施全面掌握相关情况,当形势有新变化、处置有新需求时应立即报送,如无特殊情况,可以实行一日一报。事件处置结束后,要及时报送对事件的综合性评估,着重分析事发原因和应急处置各个环节的经验与不 足。资源协调应急总指挥根据救援需要具体协调,发布调集相应的安全防护装备的指示,后勤保障组根据应急总指挥的指示,立即调配公司相应的应急救援物资运往事故区域,需要调动其它单位(部门)资源时,及时请示应急总指挥,支援事故救援。在紧急状态下,可直接向 上级部门汇报。信息公开1)新闻发言人本单位对外信息发布由主要负责人负责。2)信息发布原则发布的信息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内容详实、及

26、时准确。3)信息发布形式主要包括接受记者采访、举行信息发布会、向媒体提 供信息稿件等。后勤及财力保障1)本单位财务部门从安全生产费用中列支相关应急救援资金,以保障事故发生后有一定的经费能够及时应用到应急抢险中。在响应过程中,财务部门及时调用资金,用于应急救援物资的采购。2)在响应过程中,后勤保障组在遇停电、停水的情况下,准备足够数量和照度的应急照明灯具;现场准备足够的饮用水和食物供应急救援人员食用。一般事故及 以上级召开应急会议在级响应的基础上增加如下程序:1)当事故无法控制的情况下,本单位在开展先期处置 时,要立即向上级应急管理、消防等部门和友邻单位 通报事故情况,请求救援。2)外部救援力量

27、到达后,应急总指挥应与外部各类应 急救援力量召开应急会议,做好外部救援力量决策和 技术支持的辅助工作。本单位应急救援力量在外部各 类应急救援力量统一领导下开展应急救援工作。信息上报同级响应资源协调同级响应信息公开同级响应后勤及财力保障同级响应3.4应急处置3.4.1警戒疏散1)疏散警戒组到达现场后,迅速地、正确的引导外来人员和非应急 救援人员有序地向本单位紧急疏散集合点撤离。2)做好人员的清点工作,记录所有到达安全区的人员,并根据外来 人员登记表、员工出勤表等确定事发现场人员名单,判断是否有被困人员。3.4.2人员搜救疏散警戒组在清点人数后,判断有被困人员,应立即报告应急总指挥, 应急总指挥要

28、尽快通过移动电话等手段确定人员被困位置,制定安全行进 (搜救)路线,迅速组织开展救援工作,积极抢救被困遇险人员。若事故 超出本单位救援能力应立即请求上级消防部门的支援。搜救人员应充分了解火灾地点、火灾类型、火源位置、事故范围、遇 险人员数量及分布位置、厂房或建筑的破坏程度,以及现场抢险队伍和应 急装备情况。根据需要,增调现场抢险队伍、装备和专家等救援资源。搜救人员穿戴好防火服、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等装备,按制定好的行进 路线进行搜救。各应急救援小组要采取措施控制火灾现场火势、烟雾的蔓 延,为人员搜救创造条件,保证搜救人员的安全。若火势增大危及搜救人 员安全时,搜救人员应及时撤离,等待消防部门的支援

29、。3.4.3医疗救治若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后勤保障组要做好卫生应急救援,有效处置, 及时送往医院救治。事故应急救援结束后,还要及时跟进伤员治疗情况, 保证受伤人员得到有效救治。3.4.4现场监测若有危险化学品XXXX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泄漏,后勤保障组应协助 化验室人员对周边水环境进行监测,对事故现场进行摄像或拍照。化验室 人员应根据本单位现有的仪器、设备,并根据事故区域的情况在尽可能短 的时间内,作出定性、定量分析,从而确定污染物的浓度、污染的范围及 其可能带来的危害。现场监测过程中,若本单位监测人员或设备不能完全 满足监测需要,要立即向应急总指挥报告,由应急总指挥向上级环境部门 请求支援。有限空间中毒窒息事故时,后勤保障组应使用便携式测氧仪对有限空 间内的氧含量进行监测,并将监测数据及时传达给抢险抢修组。3.4.5技术支持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