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 ,大小:21.90KB ,
资源ID:6116460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611646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涉江采芙蓉导学案.docx)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涉江采芙蓉导学案.docx

1、高一语文 yw-G1-B2 (语文-高一-必修2-第二单元-第七课)涉江采芙蓉导学案编写人:敖杰 审核人:高一备课组 编写时间:2016.11.30班级:_ 组别:_ 组名:_ 姓名:_【学习目标】、了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目标重难点】、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学法指导】诗歌吟诵法、合作探究法【学习课时】1课时一、知识链接1、文学常识介绍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无名氏作品。原非一时一人所作,梁代萧统因各篇风格相近,把它们合在一起,收入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它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古

2、诗十九首内容上大多表现游子,思妇的离情别绪与人生苦短,彷徨失意的消极情绪和及时行乐等思想,充满感伤低沉的情调。艺术上将抒情,议论,叙事,写景融为一体,达到高度的自然和谐。刘勰推崇它为“五言诗之冠冕”。钟嵘诗品称之为“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2、背景介绍东汉末年,宦官外戚勾结篡权,官僚集团垄断仕途,上层士流结党标榜。中下层为了谋求前程,只得奔走交游。他们长时间远离家乡,过着坎坷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沉重的乡愁 。因此,古诗十九首中有的作品反映了当时游子思乡的痛苦。 涉江采芙蓉就是反映这一内容的作品,感情真挚,语言清新。3、萧统,南朝梁代兰陵人,文学家,梁武帝(萧衍)的长子。武帝天兼元年立为太子

3、,年三十,未即位而卒,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文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各类文学作品的选集,收集秦汉以来的文学作品共三十卷,也称昭明文选链接故事:萧统为后人所敬佩的原因,一是因为他身居太子高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却勤政爱民,政绩突出,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二是因为他不但外貌出众、风流倜傥,而且还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他所主编的文选,对后世影响较大,是后人研究魏晋的重要资料,是个难得的全才“官二代”。他为后人所铭记的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他是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的男主角。有同学能背诵王维的红豆对吧。红豆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传说有一次他去江阴顾山,一为躲避宫廷的斗争,二为安心编

4、著文选。一日,太子下山来到当时的集市古塘视察民情。偶见一个长相十分秀丽的尼姑,法号叫慧如。二人便谈起了佛家的经义。太子见慧如才思敏慧,顿生爱慕之情,便跟踪到了草庵。二人又就佛家经义深谈而不舍。从此以后,萧统便多次去草庵找慧如。但可惜,两人身份太过悬殊,一个是皇太子,一个是出家人,根本没有可能结成连理。后来文选编著完成,萧统受皇帝的诏命回宫。可是慧如却因此相思成疾,忧郁而亡。当萧统听说之后,日夜兼程的赶来,面对的只有一抔黄土。他含泪地种下了一颗红豆,并把慧如住过的草庵题名为“红豆庵”,以为纪念。萧统回去之后过了几个月,便也病死了。后来,他种下的这颗红豆长成了树,红豆树因此被称为“相思树”。萧统与

5、慧如的爱情故事也广为流传,所以,后人便常常用红豆代表相思。当然,红豆代表相思的原因这只是其中一个说法,以后有时间再为同学们讲述其他的几个故事。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一点,古人爱用花草等植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在本诗中也得到了体现。【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1.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是( )2给加点字注音芙蓉() 采之欲遗( )谁3.同心:古义( )今义( )二、诗歌鉴赏品味(一)学习吟咏诗歌1、播放录音,学生聆听,感受诗歌意蕴和感情。2、学生集体朗诵诗歌,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然后个别同学展示朗诵。(二)鉴赏诗歌采花折柳,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既传达了对亲朋好友的思念,又寄托了对亲朋好友的祝福。

6、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讨论解决以下问题:1、诗歌一、二句中的主要意象是什么?2、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这一环境描写有什么艺术作用?3、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借试图采摘芙蓉来表达感情,其目的是什么?4、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5、诗人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所思在远道”的吗?如果不是,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6、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7、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三)合作探究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归

7、纳小结】对于古文的思想感情可用三种方法:1 、通过诵读,直接品味本文的思想感情。2、通过分析,抓取意象意境-思想情感3、寻找文中关于文章主旨的表达情感的语句。【当堂检测】1涉江采芙蓉里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芙蓉”对全诗在营造意境上有什么用?2下列各项对诗歌划线句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篇两句中“采芙蓉”、“兰泽”以及“芳草”以乐景衬托哀情。 B第三、四句作者以自问自答方式很自然地体现诗歌的情感转变。 C第四、五句之间空间转换,采用对面着笔手法,一倍增其情感。 D最后两句中“离居”点明“同心者”处境,含蓄写出离居之因。3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最后两句所包含的情感。(4分)

8、四、高考衔接(高考思乡怀人诗的特点与鉴赏示例)(一)思乡怀人诗的特点一般与三类人相关:飘泊在外的游子、长年征战的将士、独守闺中的离妇。抒写的主要情感包括:久戍边关宦游不归之人的思念、离愁、哀怨,战乱频仍厌恶战争、渴望团聚。羁旅愁思:张继枫桥夜泊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抒情角度:从已入笔、从对方入笔。抒写情感的方式或手法:借景抒情、渲染烘托、虚实结合等。如何表达: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托物传情:望月、大雁、羌笛、柳、关山、客居、佳节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参考答案1因芙蓉花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具有高洁、素雅、清幽的特点,所以诗歌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能营造素雅的意境,象征纯洁的爱情,给人以美的联想。2.D3.诗歌写思妇采芳草赠所思而不得,游子望旧乡而路漫漫,可见其是一位漂泊异地失意之人(1分),“同心”形容的是夫妻生活的和谐美好,“离居” 展现的是现实的凄苦处境(1分),两句话表现了诗人对同心人的深厚情感和思念之情(1分),同时也表现了他坎坷失意漂泊无为的愁苦心境(1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