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586.32KB ,
资源ID:626277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626277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最新人教版必修二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学案.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最新人教版必修二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学案.docx

1、最新人教版必修二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学案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概览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习目标:1.掌握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活动。2.理解新中国经济建设的特点。3.分析探索建设道路中获得的经验教训。素养解读:1.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的表现。(易混点)2.从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角度,理解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和失误。(重点)3.总结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经验和教训。(难点)知识梳理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国民经济的恢复(1)背景由于帝国主义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搜刮,加上多

2、年战争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交通落后,通货膨胀极其严重,人民生活十分困苦。(2)恢复:到1952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3)意义: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2“一五”计划实施(1)背景:新中国成立之初,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薄弱。(2)时间:19531957年。(3)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4)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5)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3三大改造(1)时间:19531956年底。(2)概况二、探索与失误1中共八大(1)背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2)内容正确分析

3、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当前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3)意义: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2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提出: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2)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3)影响: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大跃进”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2)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3)后果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19591961年,

4、我国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4政策调整(1)目的: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2)方针: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3)结果:从1962年起,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调整任务基本完成。三、国民经济的劫难1原因: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2表现:许多政策、规章制度被废除,大批工人、干部停产“闹革命”。3调整(1)周恩来:1971年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2)邓小平:1975年明确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使国民经济呈现回升状态。释疑解惑图示巧记过渡时期图解历史社

5、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关系轻巧识记(1)“一五”计划(2)图示法理解三大改造易错易混(1)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指的是调整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并不是纠正“左”倾错误。“文化大革命”时期邓小平的全面整顿才是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2)“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成就“文化大革命”的成就“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动乱,应该从根本上否定;而“文化大革命”时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些成就是党和人民对“左”倾错误进行抵制的结果,而不是“文化大革命”的成就。思考探究:1975年邓小平全面整顿,使国民经济有所回升,此举是否表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提示:邓小平的“全面整顿”实际上是要系统纠正

6、“文化大革命”“左”的错误,并不表明党的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因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才决定放弃的。探究点一 “一五”计划的特点史料一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中心环节是发展国家的重工业,以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上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侮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了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建设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史料二在国民收入中,1957年同1952年相比,国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9%

7、提高到33%,合作社经济由1.5%提高到56%,公私合营经济由0.7%提高到8%,个体经济则由71.8%降低到3%,资本主义经济由7%降低到0.1%以下。思考:(1)根据史料一与当时历史背景,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采取“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2)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大改造完成的历史意义。信息解读史料一: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这适应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加强国防建设的需要。史料二:反映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使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尝试解答(1)重工业基础薄弱;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借鉴苏联优先发展

8、重工业的经验。(2)三大改造完成,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全面认识“一五计划”(1)特点集中力量优先发展以能源、原材料、机械工业等基础工业为主的重工业。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统筹兼顾。在投资结构的安排方面,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兼顾其他。在发展速度上主要考虑原有企业增产能力与农业发展水平,留有一定余地。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性质:这是一条把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结合起来的总路线。(2)实质:既是我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又是国家

9、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 3 问题工业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跟不上工业生产步伐;1956年出现全局性冒进,基础投资总额过大,造成国家财政紧张。社会主义改造:盲目追求改造速度,滋生了“左”倾冒进情绪;改造中的不良举措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无视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生活需要,改造模式集中、单一。【典例】金冲及说:“到1952年,无论在工业和商业中,社会主义成分不仅已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而且在数量上也取得优势,这种优势地位还在不停地大幅度加强。”“这种优势地位还在不停地大幅度加强”的途径是()A“一五”计划 B三大改造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改革开放审题指

10、导定时空:1952年,三大改造。抓关键:“到1952年,无论在工业和商业中,社会主义成分不仅已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而且在数量上也取得优势,这种优势地位还在不停地大幅度加强”。调储备:“到1956年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析选项:选项排查分析正误A项“一五”计划主要是进行工业化建设错误B项根据材料可知,“这种优势地位”实际上是指公有制经济成分的迅速增长,1956年底,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使公有制经济成分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位正确C项1956年年底,“这种优势地位”已经确立错误D项改革

11、开放时期,私营经济成分迅速增长错误答案B此类试题应注意的陷阱是“张冠李戴”:在高考历史选择题中,这类题目往往以相关知识作干扰题肢,考生如果记忆模糊,就会失误。如此题中的A、C、D三项均属于“张冠李戴”。问题延伸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用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通过“赎买”政策,最后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据此思考,什么是国家资本主义?何谓“赎买”政策?提示国家资本主义指受国家政权控制和监督的资本主义。开始时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后来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赎买”政策指对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通过和平方式并采取有偿办法实行国有化的

12、政策。探究点二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史料一打开最近各地的报纸,革命的干劲洋溢在字里行间。农村城市中一而再、再而三地突破原订的计划指标。1958年2月3日人民日报社论史料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成为群众性的行动,进一步提高了五亿农民的共产主义觉悟;公共食堂、幼儿园红专学校等,把农民引向了更幸福的集体生活。1958年4月3日人民日报社论思考:史料一说明“大跃进”有哪些危害?史料二体现了人民公社什么特点?实质如何?信息解读说明当时的经济建设出现了冒进倾向。说明集体化被明显夸大了。尝试解答危害: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度、高指标、违背了客观的经济规律。特点:“一大二公”。实质:违背了

13、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比较【典例】下图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情况。该图示()A体现了公有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趋势B表明了农民在生产中的地位日益提高C提示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本质要求D罗列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审题指导定时空:20世纪50年代,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抓关键:人民公社。调储备:1958年建立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片面追求生产资料的公有化程度。析选项:选项排查分析正误A项从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到人民公社,实现了从农业合作化到人民公社的转变,且进一步提高了公有化程度正确B项“农民在生产中的地位”图示无从体现,属于无

14、关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图示没有体现出“按劳分配、多劳多得”,而是“平均主义”错误D项表述错误,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超越了现实生产力水平,属于“左”倾,是探索中的失误错误答案A准确区分“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1)“大跃进”涉及生产力方面,人民公社化运动涉及生产关系方面。(2)“大跃进”错在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严重背离客观规律;人民公社化运动错在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问题延伸人民公社化的特点是“一大二公”,何谓“一大二公”?该政策的实质是什么?提示“大”指规模大,“公”指公有化程度高。实质:企图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所谓平等、平均、公平合理的社会。但这只是一种超越历史

15、发展阶段的空想,给中国社会带来重大影响。深度思考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1核心问题(1)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模、速度与比例问题,即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问题。(2)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也就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建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问题。2失误的原因3.社会主义建设探索20年中的“左”倾现象事件特征影响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多快好省”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大二公”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家国情怀社会主义建设曲折探索的经验教训1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

16、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2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3国民经济建设必须有计划、按比例协调发展,搞好综合平衡,留有一定后备力量,并兼顾重点与一般的关系。4必须保持政治的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5注意从国情、国力出发,在发展速度上,把需要与可能结合起来。课堂归纳小结网络构建关键必背(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仅用三年时间就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初步基础。(2)三大改造的完成,使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3)“大跃

17、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的经济建设发展遭到严重挫折。题组1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毛泽东在建国初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种粮食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都不能造。”针对这一现实,1953年党提出以“一化三改”为核心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其中“一化”是指()A手工业合作化 B农业合作化C社会主义工业化 D教育现代化解析一化即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在1953年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并逐步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故C项正确。答案C2阅读下表:我国国民收入各所有制经济比重表(%)年份所有制经济1

18、952年1956年全民所有制经济19.132.2集体所有制经济1.553.4公私合营经济0.77.3私营和个体经济78.77.1上表中我国国民收入各所有制经济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大跃进”运动开展C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 D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解析由“19521956年”的时间信息可知,这一时期为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再根据表格内容分析可知,集体所有制、全民所有制、公私合营经济成分所占比重较大,表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建立起来,故A项正确。B、C、D三项都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排除。答案A3宣传画是一种以宣传鼓动、制造社会舆论和气氛为目的的艺

19、术形式。下图为1955年出版的宣传画,它宣传鼓动的主要内容是()A农业合作化B“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由题目中图片的文字信息“互助”以及时间1955年,可知是农业合作化运动,故A项正确;“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195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1978年,故B、C、D三项均排除。答案A题组2探索与失误4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写道:“这又一次生动地证明:人有多大的胆,地有多大的产解放了的人民可以创造出史无前例的奇迹来”对这段社论认识不正确的是()A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C带有主观臆断性D重视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解析1958年,中共轻率

20、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题干材料“人有多大的胆,地有多大的产”体现在经济建设中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带有主观臆断性,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D51958年,红旗杂志转引毛泽东的话说:“我们的方针,应该有秩序的把工、农、学、商、兵组成为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这反映出当时党和政府()A要实现合作化,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B忽视生产力发展水平,片面改革生产关系C要变革生产关系,实现“一五”计划的指标D忽视客观规律,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解析题干材料主要涉及的是人民公社问题,由所学知识可知人民公社以“一大二公”的特征,其中的“公”即公有制程度越高越

21、好,这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而这一调整与当时落后的生产力相悖,B项表述符合题意。答案B61962年3月,周恩来在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上针对当时的经济形势即兴作了一幅对联,上联是“先抓吃穿用”,下联是“实现农轻重”,横批是“综合平衡”。该对联出现的背景是()A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B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C中央纠正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D中共八大召开,提出尽快把我国由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解析材料所述是1962年一幅对联,据对联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央纠正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因此选C项。答案C课后作业(十一)一、选择题11989年,邓小平

22、会见来访的苏共领导人时,充分肯定了苏联对中国的帮助,认为“苏联帮助我们搞了一个工业基础”。这里的“工业基础”初步建立于新中国的()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C“大跃进”时期 D国民经济调整时期解析“一五”计划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故选B。答案B2下图中的历史信息体现的建设成就是()A新中国国民经济得到恢复B“一五”计划奠定工业化初步基础C“大跃进”运动改变经济落后D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企业活力增强解析第一批喷气式飞机和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都是“一五”计划的成就,故B项正确。答案B3“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以户籍来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

23、与数量。实行这一制度旨在()A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B适应工业化战略的需要C满足抗美援朝战争的需求D促进三大改造顺利实施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力量较弱,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主要限制粮食供应以满足工业化发展的资金问题,B正确;人口问题不是实行粮食计划供应的主要目的,A错误;“一五”计划时期抗美援朝已经结束,C错误;三大改造属于生产关系变革,D错误。答案B4新中国“一五”计划进行了多项重点工程建设,其中冶金、机械、能源工业企业分别是20个、24个、52个,化工企业7个,轻工和医药企业3个,国防军工企业44个。这表明()A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B我国实行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战略C计划经济体制基本形成D

24、我国已经形成了合理完善的工业布局解析题干反映了新中国“一五”计划进行了多项重点工程建设,“能源工业企业”“国防军工企业”所占比重大,说明以重工业为主,故选B项。而A、C、D三项所述内容都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B5根据下图的图文信息,推测图画所示的情况最有可能出现在()A国民政府统治后期 B抗日战争相持阶段C新中国成立初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利用民族工业,限制对无产阶级的剥削,来恢复和发展受战争破坏的经济,与材料“现在劳资关系好”“协商会议建立起”“克服困难心一条”相符,故选C。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国民政府统治后期官僚资本挤压民族工业,

25、民族工业日益萎缩乃至陷入绝境,与材料“现在劳资关系好”不符,A、B项错误;“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打倒封资修,与材料“现在劳资关系好”相悖,D项错误。答案C61952年我国某一出版社出版了苏联农民的今天就是中国农民的明天宣传画。以苏联为榜样,中国随后在农业领域采取的措施是()A废除封建土地制度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建立人民公社体制D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解析苏联的农业实行的是农业集体化,宣传画显然是政治政策的导向,为此我国实行三大改造,其中农业是实行农业集体化运动,走合作社的道路,D正确;A是土地改革,此时已完成;B在1978年之后开始实行,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在1958

26、年开始实行,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答案D7毛泽东曾在某次会议期间说“客观形势已经发展了,社会已从这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这时阶级斗争已经完结,人民已经用和平的方法来保护生产力,而不是通过阶级斗争来解放生产力的时候”。这次会议最有可能是()A中共七大 B第一届人民政协C中共八大 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解析中共八大提出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与材料一致,故选C。中共七大主要解决民主革命过渡的问题,与材料无关,A项错误;第一届人民政协主要议题是筹建新中国,与材料无关,B项错误;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与材料无关,D项错误。答案C81958年一则新闻称,某县一农业社创造了平均亩(0.067

27、公顷)产36956斤(18478千克)的惊人纪录。来自各地的参观者普遍认为,人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这()A显示出农业合作化运动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体现了集体经营对提高生产效率有一定作用C反映了科学技术进步极大提高了粮食产量D是“大跃进”运动,折射出人们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解析题干中反映的是“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现象,虽是一种讽刺,但客观上反映了人们迫切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故D项正确;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时间是19531956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B、C两项不符合史实,故错误。答案D9“你是英雄咱好汉,高炉旁边比比看,你能炼一吨,咱炼一吨半;天上繁星点点,地上红

28、光闪闪,王母惊呼玉帝打颤,感叹天上不如人间。”材料中反映的运动()A提高广大人民生产积极性B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C片面强调了公有化的程度D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解析根据题目中关键信息“高炉”“你能炼一吨,咱炼一吨半”可以看出是大炼钢铁,大炼钢铁(过度注重重工业)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故选B。“大跃进”是“左”倾错误指导下大办工业、大办农业的运动,其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A项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强调公有化的程度,与题意不符,C项错误;“大跃进”是一次严重挫折,不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D项错误。答案B10据统计,1961年7月1日到1962年6月30日,我国共进口粮食11

29、7亿斤。同期,征购粮食减少了158亿斤。上述做法旨在()A满足工业化发展需要 B纠正“大跃进”的弊端C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D缓解国内的经济困难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1961年正是我国农村经济困难时期,为了解决国内粮食短缺和缓解农民负担,实行减少粮食征购和大量进口粮食的政策,D项正确。答案D11下图是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根据该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960年工业出现峰值是因为“一五”计划的实施B自然灾害是导致1960年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根本原因C优先发展农业使1961年后农业产值增加D“八字方针”实施使工农业比例趋于平衡解析根据图片信息,50年代末的“左”倾错误导致工农比例失调,而60年代初因中央生产关系的调整,工农比例趋向于平衡,故D项正确;“一五”计划是在50年代,故A项错误;1960年农业产值大幅下降的根本原因是政策上的“左”倾错误,故B项错误;C项“优先发展农业”说法错误,应是“优先发展工业”。答案D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