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27.21KB ,
资源ID:648616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648616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专题强化测评五 12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专题强化测评五 12Word文档格式.docx

1、成祖围济南三月,不克。道衍驰书曰:“师老矣,请班师。”乃还。复攻东昌,战败,亡大将张玉,复还。成祖意欲稍休,道衍力趣之。益募勇士,败盛庸,破房昭西水寨。道衍语成祖:“毋下城邑,疾趋京师。京师单弱,势必举。”从之。遂连败诸将于淝河、灵璧,渡江入京师。成祖即帝位,授道衍僧录司左善世。永乐二年四月,拜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复其姓,赐名广孝,赠祖父如其官。帝与语,呼少师而不名。命蓄发,不肯。赐第及两宫人,皆不受。常居僧寺,冠带而朝,退仍缁衣。帝往来两都、出塞北征,广孝皆留辅太子于南京。五年四月,皇长孙出阁就学,广孝侍说书。十六年三月,年八十有四矣,病甚,不能朝,仍居庆寿寺。成祖车驾临视者再,语甚欢,赐以

2、金睡壶。寻卒。帝震悼,辍视朝二日,命有司治丧,以僧礼葬。帝亲制神道碑志其功。(明史姚广孝传,有删改)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次削夺诸王 次:顺序B.阴选将校,勾军卒 勾:勾结C.道衍辅世子居守 居:停留D.道衍力趣之 趣:通“促”,催促,督促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说明姚广孝善于权谋和作战的一组是(3分)( )毋下城邑,疾趋京师道衍遂密劝成祖举兵,乃进袁珙及卜者金忠瓦堕,将易黄也夜缒壮士击伤南兵日夜铸军器,畜鹅鸭乱其声连败诸将于淝河、灵璧A. B. C. 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姚广孝是个和尚,却拜道士为师

3、学习阴阳术数之学,而且对别人评价他像刘秉忠一类的人而感到高兴,可见他是一个内心极不安分的人。B.姚广孝让人挖地基建房子,建厚厚的墙,用长方砖垒砌汲水的容器,造兵器,并养了许多家禽来掩饰造兵器的声音,为明成祖举兵做准备。C.在李景隆围攻北平时,姚广孝表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无论防守、进攻都颇有成效,为援军解围北平争取了时间。D.在济南、东昌连败的情况下,明成祖想要放弃举兵,姚广孝却敏锐地感受到了战机,极力促使明成祖继续,使得战局出现了变化。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道衍语成祖:”(5分)译文:_(2)赐第及两宫人,皆不受。(5分)二、(2012西北师大附中质检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穰侯魏冉者,秦昭王母宣太后弟也。秦武王卒,无子,立其弟为昭王。诸弟争立,唯魏冉力为能立昭王。昭王即位,以冉为将军,卫咸阳。诛季君之乱,昭王诸兄弟不善者皆灭之,威振秦国。昭王少,宣太后自治,任魏冉为政。昭王七年,魏冉相秦。昭王十四年,魏冉举白起,使代向寿将而攻韩、魏,败之伊阙,虏魏将公孙喜。明年,又取楚之宛、叶。魏冉谢病免相,以客卿寿烛为相。其明年,烛免,复相冉,乃封魏冉于穰,复益封陶,号曰穰侯。穰侯之富,富于王室。昭王三十四年,穰侯与白起、客卿胡阳复攻赵、韩、魏,破芒卯于华阳下,取魏之卷、蔡阳、长社,赵氏观津。且与赵观津,益赵以兵,伐齐。齐襄王惧,使苏代为齐阴遗

5、穰侯书,曰:“臣闻往来者言曰秦将益赵甲四万以伐齐。夫三晋之相与也,秦之深雠也。今破齐以肥赵,不利于秦。臣故曰秦王明而熟于计,穰侯智而习于事,必不益赵甲四万以伐齐矣。”于是穰侯不行,引兵而归。昭王三十六年,穰侯欲伐齐取刚、寿,以广其陶邑。于是魏人范睢自谓张禄先生,讥穰侯之伐齐,乃越三晋以攻齐也,以此时奸说秦昭王。昭王于是用范睢。范睢言宣太后专制,穰侯擅权于诸侯,富于王室。于是秦昭王悟,乃免相国,令泾阳之属皆出关,就封邑。穰侯出关,辎车千乘有余。穰侯卒于陶,而因葬焉。秦复收陶为郡。太史公曰:穰侯,昭王亲舅也。而秦所以东益地,弱诸侯,天下皆西乡稽首者,穰侯之功也。及其贵极富溢,一夫开说,身折势夺而以

6、忧死,况于羁旅之臣乎!(选自史记穰侯列传,有删改)【注】季君之乱:指秦昭王二年(前305),公子壮与大臣、公子等谋反。季君,即公子壮,在争夺君位中为大臣及武王后等拥立,称号为“季君”。向寿:时为秦将,亲韩。芒卯:魏将。三晋:指赵、韩、魏三国。奸说:请求进说;奸,通“干”,求。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冉举白起 举:举荐B.今破齐以肥赵 肥:壮大C.以广其陶邑 广:扩大D.就封邑 就:靠近6.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够表明穰侯魏冉功劳的一组是(3分)( )破芒卯于华阳下使代向寿将而攻韩、魏,败之伊阙,虏魏将公孙喜穰侯不行,引兵而归越三晋以攻齐秦所以东益地,弱

7、诸侯穰侯出关,辎车千乘有余A. B. C. D.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昭王即位之后任命魏冉为将军,保卫咸阳,平定了季君的叛乱,全部诛灭了那些图谋不轨的昭王的兄弟们,因此,魏冉的声威一时震动秦国。B.因为昭王年少,宣太后亲自治理国家,并且任命魏冉处理具体政务,魏冉举荐了白起,白起立下了一些显赫的战功。C.秦昭王三十六年,穰侯攻打齐国,夺取刚、寿两城,进一步扩大了自己在陶邑的封地,但却被魏国人范睢趁机诋毁,穰侯的丞相职位被免。D.穰侯“擅权于诸侯,富于王室”,对秦王政权构成了严重威胁。因而,他的垮台具有必然性,太史公立传既着眼于他的功绩,又有意揭示其“身折

8、势夺而以忧死”的原因。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臣故曰秦王明而熟于计,穰侯智而习于事,必不益赵甲四万以伐齐矣。(2)及其贵极富溢,一夫开说,身折势夺而以忧死,况于羁旅之臣乎!三、(2012宝鸡三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张孝祥,字安国,历阳乌江人。读书过一目不忘,下笔顷刻数千言,年十六,领乡书,再举冠里选。绍兴二十四年,廷试第一。考官已定埙冠多士,孝祥次之。高宗读埙策皆秦桧语,于是擢孝祥第一,而埙第三,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先是,上之抑埙而擢孝祥一也,秦桧已怒,既知孝祥乃祁之子,祁与胡寅厚,桧素憾寅,且唱第后,曹泳揖孝祥于殿庭,以请婚为言,孝祥不

9、答,泳憾之。于是风言者诬祁有反谋,系诏狱。会桧死,遂以孝祥为秘书省正字。初,孝祥登第,出汤思退之门,思退为相,擢孝祥甚峻。而思退素不喜汪澈,孝祥与澈同为馆职,澈老成重厚,而孝祥年少气锐,往往陵拂之。至是澈为御史中丞,首劾孝祥奸不在庐杞下,孝祥遂罢。寻除知抚州。年未三十,莅事精确,老于州县者所不及。孝宗即位,知平江府。事繁剧,孝祥剖决,庭无滞讼。属邑大姓并海囊橐为奸利,孝祥捕治,籍其家得谷粟数万。明年,吴中大饥,迄赖以济张浚自蜀还朝,荐孝祥,召赴行在。孝祥既素为汤思退所知,及受浚荐,思退不悦。孝祥入对,乃陈“二相当同心力,以副陛下恢复之志。”上嘉之。会金再犯边,孝祥陈金之势不过欲要盟。宣谕使劾孝

10、祥落职,罢。俄起知潭州,为政简易,时纵威济之,湖南遂以无事。复待制,徙知荆南、荆湖北路安抚使。筑寸金堤,自是荆州无水患。请辞,以疾卒,孝宗惜之,有用才不尽之叹。进显谟阁直学士致仕,年三十八。孝祥俊逸,文章过人,尤工瀚墨,尝亲书奏札,高宗见之,曰:“必将名世。”但渡江初,大议惟和战,张浚主复仇,汤思退祖秦桧之说力主和,孝祥出入二人之门而两持其说,议者惜之。论曰:张孝祥早负才,莅政扬声,迨其两持和战,君子每叹息焉。(选自宋史列传一百四十八,有删节)【注】埙(xn):秦桧的孙子秦埙。并海囊橐:人名,大富豪。行在:天子所在之地,指京城。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领

11、乡书,再举冠里选 冠:第一B.思退为相,擢孝祥甚峻 峻:急切C.孝祥年少气锐,往往陵拂之 陵:顶撞,冒犯D.汤思退祖秦桧之说力主和 祖:承袭10.以下句子中,全部表明张孝祥精明能干的一组是(3分)( )初,孝祥登第,出汤思退之门孝祥剖决,庭无滞讼孝祥陈金之势不过欲要盟为政简易,时纵威济之筑寸金堤,自是荆州无水患进显谟阁直学士致仕,年三十八A. B. C. D.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孝祥廷试夺魁,是高宗皇帝干预的结果。高宗认为秦埙的文章说的都是他爷爷秦桧说过的话,远不如张孝祥的文章,于是把他俩的名次互换了。B.张孝祥颇有从政才能。他在抚州、平江、

12、潭州、荆州等地任职,都取得了出色的政绩,在政坛上名声远扬;但他仕途坎坷,屡遭罢黜。C.张孝祥多才多艺:过目成诵,才思敏捷,擅长书法。高宗看了他写的奏章,称赞必定名传后世。他英年早逝,孝宗深感痛惜。D.张孝祥在和与战这两种意见中模棱两可,时人为此惋惜。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张浚主战,汤思退主和,而这两个人都对他有知遇之恩。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曹泳揖孝祥于殿庭,以请婚为言,孝祥不答,泳憾之。(2)年未三十,莅事精确,老于州县者所不及。答案解析1.【解析】选B。勾:得到。2.【解析】选B。是说他劝明成祖起兵;是明成祖做的事情。3.【解析】选D。明成祖不是要放弃,“意欲稍休”指他

13、想要稍微休整。4. 参考答案:(1)道衍对明成祖说:“不要进攻大都市,快速赶往京城。京城兵力薄弱,照情形一定可以攻下。”(“下”“疾”“举”各1分,全句通顺2分)(2)赐给他大宅子和两个宫女,他全都不接受。平时就住在寺庙里,穿戴官服上朝,退朝回来后仍旧穿他的僧服。(“第”“居”“缁衣”各1分,全句通顺2分)附【译文】姚广孝,长洲人,本来是医家子。十四岁时,剃度做了和尚,取名为道衍,字斯道。侍奉道士席应真,跟随他学到了阴阳术数的知识。曾经游历嵩山寺,给人算命的袁珙看见他之后说:“你是多么奇特的和尚啊!长着三角眼,体型像一只病虎,本性一定是喜好杀戮,是刘秉忠之类的人。”道衍听后很高兴。高皇后死时,

14、宗泐当时正担任左善世,就举荐了道衍。燕王朱棣和他谈得很投机,就请求让他跟着自己。到了北平,他就担任庆寿寺住持。经常出入燕王府,行迹很诡秘,常常避开人和燕王交谈。等到明太祖死,惠帝登基,依次削藩,夺取各藩王的权力。道衍于是私下劝明成祖举兵,就推荐了袁珙及善占卜的金忠。在这种形势下,明成祖举兵的心思更加坚决了。暗地里挑选军官,征兵,收揽一些有特殊才能的勇士。燕王府是原来元朝的皇宫,深宅大院的。道衍就在后花园里练兵。挖地建造多重房子,建厚墙环绕院子(以挡住练兵的声音),又秘密用长方砖垒砌大池子,日夜铸造兵器,并养了很多家禽扰乱铸兵器所发出的声音。建文元年六月,燕王府护卫百户倪推测燕王将有变,(告诉了

15、建文帝,建文帝)下诏逮捕燕王府中的官属。都指挥张信(将消息告诉明成祖)向明成祖表明了投靠的诚意,明成祖于是决定起兵。恰好碰到大风雨,吹翻了房瓦掉到地上,明成祖脸色都变了。道衍说:“这是祥兆。飞龙在天,凭风雨可知起兵是顺应上天意志。瓦片掉地,表明将要改变政权了。”于是就起兵。当时,道衍辅佐世子留守北平。当年十月,明成祖袭击大宁,李景隆趁机围攻北平。道衍的防守很牢固,击退了进攻。在夜里用绳子把士兵吊出城去,击败了李景隆的军队。等到明成祖的援兵到了,就内外合击,杀敌无数。成祖围攻济南三个月,没攻下来。道衍快马送信说:“军队在外已经很久了,请退兵吧。”成祖听从了他的意见,于是回来了。后来再次进攻东昌,

16、战败,损失了大将张玉,又退回来。成祖想要稍微休整,道衍却极力促使他再次进攻。于是招兵买马,打败了盛庸,攻破房昭西水寨。道衍对明成祖说:”(明成祖)听从了他的意见。最终在淝河、灵璧接连打败各路将领,渡江进入京城。成祖即位后,授予道衍僧录司左善世。永乐二年四月,授官道衍资善大夫、太子少师。恢复他的本名,赐给名字“广孝”,追赠给他的祖父同样的官称。明成祖和他谈话,都尊称他为少师而不直接叫他的名字。皇帝命他蓄发还俗,他不肯。赐给他大宅子和两个宫女,他全都不接受。皇帝来往两都、出塞北征时,他就留在南京辅佐太子。五年四月,皇长孙出阁读书,他作为随侍从旁教导。十六年三月,道衍已经84岁了,病得很厉害,不能上

17、朝,仍旧住在庆寿寺。明成祖亲自乘车去看了他两次,交谈得很愉快,并赐给他金睡壶。不久他就死了。明成祖十分震惊,深深悼念他,两天都停止了上朝,命令有司置办丧事,按僧人的礼仪给他下葬。明成祖亲手制作了神道碑记录他的功劳。5.【解析】选D。就:到。6.【解析】选A。写了穰侯听苏代之言退兵回来;是范睢的谗言,攻齐是穰侯的想法,并非事实;句说的是穰侯的显贵,富可敌国。7.【解析】选C。“昭王三十六年,穰侯欲伐齐取刚、寿”,“欲”,想要,并非事实。8. 参考答案:(1)我因此说秦王英明且熟悉计谋,穰侯机智且精通事务,肯定不会增援赵国四万士兵来攻打齐国的。(译出大意给2分;“明”“习”“益”三处,每译对一处给

18、1分)(2)等到他尊贵到极点、富足超过限度的时候,由于一个普通的人跟秦昭王陈说利害,便身受挫折,权势被削夺,以致因忧愤而死,何况那些客居在秦国的大臣呢!“溢”“开说”“折”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穰侯魏冉,是秦昭王母亲宣太后的弟弟。秦武王死后,没有儿子,所以立武王的弟弟为国君,就是昭王。武王的弟弟们争相继承王位,只有魏冉有力量并拥立了昭王。昭王即位后,便任命魏冉为将军,保卫咸阳。他曾经平定了季君公子壮及一些大臣们的叛乱,并且把昭王的那些兄弟中有图谋不轨的全部诛灭,魏冉的声威一时震动秦国。当时昭王年纪还轻,宣太后亲自主持朝政,任命魏冉处理具体政务。昭王七年,魏冉做了丞相。昭王十四年,魏冉举荐白起

19、为将军,派他代替向寿领兵攻打韩国和魏国,在伊阙战败了他们,俘虏了魏将公孙喜。第二年,又夺取了楚国的宛、叶两座城邑。此后,魏冉托病请求免去丞相的职务,秦王任用客卿寿烛为丞相。第二年,寿烛被免职,再次起用魏冉任丞相,于是赐封魏冉于穰地,后来又加封陶邑,称为穰侯。这时,穰侯富有的程度,超过了王室。秦昭王三十四年,穰侯与白起、客卿胡阳再次攻打赵国、韩国和魏国,在华阳城下,大败芒卯,夺取了魏国的卷邑、蔡阳、长社和赵国的观津。接着又把观津还给了赵国,并给赵国增援了兵力,让它去攻打齐国。齐襄王惧怕被伐,就让苏代替齐国暗地里送给穰侯一封信,说:“我听来往的人们传说秦国将要给赵国增援四万士兵来攻打齐国,韩、赵、

20、魏三国友好结盟,这是秦国的深仇大敌。现在要打败齐国来壮大赵国,这对秦国没有什么好处。我因此说秦王英明且熟悉计谋,穰侯机智且精通事务,肯定不会增援赵国四万士兵来攻打齐国的。”于是穰侯不再进军,领兵回国了。昭王三十六年,穰侯想要攻打齐国夺取刚、寿两城,借以扩大自己在陶邑的封地。这时魏国人范睢自称张禄先生,讥讽穰侯竟然越过韩、赵、魏等国去攻打齐国,他趁着这个机会请求劝说秦昭王。昭王于是任用了范睢。范睢向昭王阐明宣太后在朝廷内专制,穰侯在外事上专权,以致比国君之家富有。这时秦昭王幡然醒悟,就免掉穰侯的相国职务。责令泾阳君等人都一律迁出国都,到自己的封地去。穰侯走出国都关卡时,载物坐人的车子有一千多辆。

21、穰侯后来死于陶邑,就葬在那里。秦国收回陶邑设为郡。太史公说:穰侯是秦昭王的亲舅舅。秦国之所以能够向东扩张领土,削弱诸侯,各国诸侯无不俯首称臣,这当是穰侯的功劳。等到他尊贵到极点、富足超过限度的时候,由于一个普通的人跟秦昭王陈说利害,便身受挫折,权势被削夺,以致因忧愤而死,何况那些客居在秦国的大臣呢!9.【解析】选B。峻:高或快。10.【解析】选D。说的是张孝祥曾经是汤思退的学生;说的是张孝祥认为金人势力大,宋朝敌不过,想与对方讲和。这两项与精明能干无关。说张孝祥做官到显谟阁直学士之职就去世了,不是表明精明能干的。11.【解析】选A。“把他俩的名次互换”不合文意。考官把秦埙定为第一名,孝祥是第二

22、名;高宗皇帝干预后,孝祥是第一名,秦埙是第三名。12.【解析】看懂意思,字字落实,灵活处理。注意下列关键点的翻译:(1)“揖”译为“施礼”,“请婚”译为“说要把女儿嫁给他”或“请求两家结为婚姻”,“憾”译为“怨恨,嫉恨”;(2)“莅事”译为“处理政务”,“精确”译为“精明,正确,没有差错”,“老”译为“老练”。答案:(1)曹泳在殿庭给孝祥施礼,说要把女儿嫁给他,孝祥不答应,曹泳为此怨恨他。(2)(孝祥)年龄不到三十岁,处理政务精明无差错,在州县政事处理上非常老练的人都比不上他。张孝祥,字安国,是历阳县乌江人。他读书只看一遍就不会忘记,写文章一会儿就能写出几千字。他十六岁就负责乡里文书的事务,接

23、着乡里推举优秀人才他是第一。绍兴二十四年,在廷试中获第一名。(当时)主考官已经在众多考生中把秦埙定为第一名,孝祥是第二名。高宗读秦埙的文章(认为)都是秦桧说过的话,于是就把孝祥提升为第一,而秦埙成了第三。朝廷授予孝祥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的职务。在这之前,皇上压制秦埙而提升张孝祥这一件事,秦桧已很是恼怒,后来知道张孝祥是张祁的儿子,张祁与胡寅交情深厚,秦桧向来嫉恨胡寅,而且考试的名次公布后,曹泳在殿庭给孝祥施礼,说要把女儿嫁给他,孝祥不答应,曹泳为此怨恨他。于是曹泳就散布流言诬陷张祁要谋反,朝廷下诏将张祁关进大牢。适逢(后来)秦桧病死了,于是朝廷让孝祥担任秘书省正字。当初,孝祥廷试高中状元

24、,因为他出自汤思退的门下,思退担任宰相,把孝祥提拔到很高的地位。但思退向来不喜欢汪澈,孝祥与汪澈一同在宰相馆任职,汪澈老成持重,而孝祥年轻气盛,常常顶撞、违背汪澈的意愿。到汪澈任御史中丞时,首先弹劾孝祥,说他的奸诈不在庐杞之下,孝祥于是被罢免。不久朝廷任命张孝祥担任抚州知府。(孝祥)年龄不到三十岁,处理政务精明无差错,在州县政事处理上非常老练的人都比不上他。孝宗即位,孝祥任平江知府。事务繁杂,孝祥处理得很果断,公堂上没有久拖不决的案子。属平江府管辖的县邑有个富豪大族名叫并海囊橐,干了许多坏事为己牟利。孝祥把他抓捕起来并治罪,查封了他家的粮库,没收谷粟数万石。第二年,吴中地区遭受大饥荒,(百姓)

25、都依靠这些粮食救济张浚从蜀地回朝,向朝廷推荐孝祥,(朝廷)征召他调回京城。孝祥一向被汤思退所器重,等到他被张浚推荐,思退不高兴。孝祥入朝奏对,就向皇帝说:“张浚和汤思退两位丞相应当同心力,来实现陛下收复中原的大志。”皇帝赞许他的建议。适逢金人再度侵犯边境,孝祥说金人势大,我方敌不过,想与金人缔结和约。宣谕使(为此)弹劾孝祥,(朝廷)将孝祥削职罢免。不久(朝廷)起用孝祥担任潭州知府。孝祥处理政务崇尚简易,不时用严厉的方法作为辅助手段,湖南地区于是太平无事。(后来)又等待朝廷的任命,调任荆南、荆湖北路安抚使。(到任后)他修筑寸金堤,从这以后荆州没有水患发生。(后来)张孝祥请求辞去官职,因病去世,孝宗很是为他惋惜,有用人才没有用尽的感叹。(张孝祥)做官到显谟阁直学士之职就离任(去世)了,年龄才三十八岁。孝祥风度潇洒,文章超过常人,尤其擅长书法,他曾经亲笔写的奏章,高宗看见后,称赞说:“必定会名传后世。”只是在渡江之初,(朝廷)让大臣商议对金人是和还是战,张浚力主为复仇而战,汤思退承袭秦桧的意见力主求和,孝祥出自这两人的门下因而在这两种意见中摇摆不定,议论这件事的人都为孝祥感到惋惜。评论者说:张孝祥从很年轻时就很有才干,在政坛上名声远扬,到他在和与战这两种意见中摇摆不定时,有见识的人常常为此感到惋惜。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