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52.75KB ,
资源ID:685617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685617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某县路面测检测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某县路面测检测报告.docx

1、某县路面测检测报告报告编号: 县城道路路面大修工程旧路面质量检 测 报 告2012年8月10日地址: 电话:注 意 事 项1、报告仅对来样所检测的项目负责。2、报告无”公章无效。3、未经本中心书面批准,不得复制本报告。4、复制报告须完整并重新加盖“ ”公章才有效。5、报告无报告编写人、报告审核人、项目负责人、主任审批签名无效。6、报告涂改无效。7、对检验报告若有异议,应在报告发出后15个工作日内提出。县城道路路面大修工程旧路面质量检 测 报 告工程名称:县城道路路面大修工程管养单位:公路局委托单位:县公路局检测单位: 项目负责人:试验检测人:报告编写人:报告校核人:报告审核人:主任审批: 报告

2、日期:2012年8月10日目 录1 工程概况省 县线县城道路路面大修工程分别由 公路(5.11km)、 路()及 公路支线()、 公路()、 路()贯穿 县城,全长共计8.96km。其中 公路和 路是在原来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了沥青砼面层,现为沥青砼路面; 路及 公路支线和 路现为水泥混凝土路面。 各路段的技术标准如下:(1)设计速度: 公路采用40km/h。 路、 公路支线、 公路、 路采用20km/h。(2)车道数: 公路为双向4车道。 路、 公路支线、 公路、 路为双向2车道。(3)路基宽度: 公路整体路基宽16.0m, 路、 公路支线、 公路、 路整体路基宽7.5m。(4)设计汽车荷

3、载等级:汽车-超20级,挂车-120。(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项目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受 县公路局的委托, 于对 县线县城道路路面大修工程旧路面进行了现场质量检测,现将本次检测情况报告如下。2 检测目的和依据2.1 检测目的本次对 县线县城道路路面大修工程旧路面进行质量检测,目的如下: (1)了解该路面现有质量状况。(2)为该工程提质改造设计提供技术资料和参考。2.2 检测依据本次对 县S325线县城道路路面大修工程旧路面进行质量检测,主要依据的规范、标准及相关资料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

4、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 073.1-2001);(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1-2006);(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7)相关道路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3 检测项目、频率及方法根据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H20-200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1-2006)和本次检测合同任务书的要求,本次检测项目、频

5、率及方法如下:3.1 检测项目(1)路面损坏状况调查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通过对破碎板块、开裂板块、板边角的破损状况的调查,计算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和断板率(DBL)两项指标,通过这两项指标来评定路面破损状况。对于沥青路面通过对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来评定路面破损状况。1)路面状况指数路面损坏采用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评价,PCI按式3.1和式3. 2进行计算: (3.1) (3.2)式中:DR路面破损率,为各种损坏的折合损坏面积之和与路面调查面积之百分比(%)。第i类路面损坏的面积(m2)。调查的里面面积(调查长度与有效路面宽度之积,m2)。第i类路面损坏的权重,沥青路面按表3-1

6、取值,水泥混凝土路面按表3-2取值。沥青路面采用15.00,水泥混凝土路面采用10.66,砂石路面采用10.10。沥青路面采用0.412,水泥混凝土路面采用0.461,砂石路面采用0.487。考虑损坏程度(轻、中、重)的第i项路面损坏类型。包含损坏程度(轻、中、重)的损坏类型总数,沥青路面取21,水泥混凝土路面取20,砂石路面取6。沥青路面的损坏类型及权重见表3.1所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损坏类型及权重见表3.2所示。沥青路面损坏类型和权重 表3.1类型()损坏名称损坏程度权重()计量单位1龟裂轻0.6面积2中0.83重4块状裂缝轻0.6面积5重6纵向裂缝轻长度 m()7重1.08横向裂缝轻0.

7、6长度 m()9重1.010坑槽轻0.8面积11重1.012松散轻0.6面积13重14沉陷轻0.6面积15重1.016车辙轻0.6长度 m()17重1.018波浪拥包轻0.6面积19重1.020泛油/0.2面积21修补/面积 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类型和权重 表3.2 类型()损坏名称损坏程度权重()计量单位1破碎版轻面积2重1.03裂缝轻0.6长度 m()4中0.85重1.06板角断裂轻面积7中0.88重1.09错台轻0.6长度 m()10重11唧泥/1.0长度 m()12边角剥落轻0.6长度 m(影响宽度:)13中14重15接缝料损坏轻0.4长度 m()16重0.617坑洞/面积18拱起/1.

8、0面积19露骨/0.3面积20修补/0.1面积2)断板率依据路段破损状况调查得到断裂类病害的板块数,按断裂缝种类和严重程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权系数进行修正后,由式3.3确定该路段的断板率(DBL),以百分数表示: (3.3)式中:i种裂缝病害j种轻重程度板块数。 i种裂缝病害j种轻重程度的权系数,按表3.3确定。BS 评定路段内的板块总数。 计算断板率的权系数 表3.3 裂缝类型交叉裂缝角隅断裂纵、横、斜向裂缝轻重程度轻中重轻中重轻中重权系数1.000.200.701.000.60路面破损状况分为5个等级,各个等级的路面状况指数和断板率的评定标准如表3.4所示:路面损坏状况等级评定标准 表3.

9、4 评定等级优良中次差路面状况指数PCI8584706955544040断板率DBL(%)125610112020(2)路面结构强度(PSSI)路面结构强度用路面结构强度指数(PSSI)评价,按式3.4和式3. 5进行计算。 (3.4) (3.5)式中:SSI路面结构强度系数,为路面设计弯沉和实测代表弯沉之比。路面设计弯沉(mm)。路面代表弯沉(mm)。(3)弯沉检测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测量每块板接缝两侧板边的弯沉值,以评价原混凝土路面板的承载能力、接缝传荷能力。本次检测采用贝克曼梁仪测定横向接缝两侧板边的弯沉,分别计算弯沉差及平均弯沉值。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采用贝克曼梁仪测定路面的弯沉值,测

10、点间距为25m,计算出标准差及代表弯沉值。(4)路面厚度检测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进行钻芯取样,测量原路面板厚度,再按照式3.6计算路面板厚度标准值。 (3.6)式中:旧混凝土面层测量厚度的标准值(mm)。 旧混凝土面层量测厚度的均值(mm)。 旧混凝土面层厚度量测值标准差(mm)。(5)强度试验对钻取的芯样进行强度试验。对水泥混凝土芯样进行劈裂试验,测定原路面板的弯拉强度和弯拉弹性模量,弯拉强度由式3.7和3.8计算确定。 (3.7) (3.8)式中:旧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MPa)。 旧混凝土劈裂强度标准值(MPa)。 旧混凝土劈裂强度测定值的均值(MPa)。 旧混凝土劈裂强度测定值的标准差

11、(MPa)。旧混凝土的弯拉弹性模量标准值可按式3.9计算确定: (3.9)式中:旧混凝土的弯拉弹性模量标准值(MPa); 旧混凝土的弯拉强度标准值(MPa)。(6)旧水泥砼路面板底脱空及基层松散情况检测为了判断旧水泥砼路面是否脱空断板及基层松散等情况,采用LTD路面探底雷达对全路段进行雷达扫描。探地雷达工作时,向地下介质发射一定强度的高频电磁脉冲(400MHz,低频),电磁脉冲遇到不同电性介质的分界面时即产生反射或散射,探地雷达接收并记录这些信号,再通过进一步的信号处理和解释即可了解地下介质的情况,我们由此可以追踪其厚度和查找存在的缺陷,判断出旧水泥砼路面是否脱空断板及基层松散等情况。3.2

12、检测频率和方法(1)检测频率路面工程的弯沉、平整度检测,高速、一级公路以每半幅每公里为评定单元,其他等级公路以每公里为评定单元。其他抽查项目每公里不少于1处。 县S325线县城道路路面大修工程属于城市道路,按照每公里为评定单元。(2)检测方法一览表 县S325线县城道路路面大修工程检测项目、频率及方法见表3.5。 单位工程分部工程抽查项目权值检测方法和频率权值路面工程路面面层砼路面强度3钻芯法:每处1点1砼路面相邻板高差*1每处测膨胀缝位置相邻板高差3点平整度*2每车道连续检测抗滑*2每处测构造深度厚度3每车道连续检测或双车道每公里2点宽度、横坡1尺量、水准仪:每处1-2个断面沥青路面弯沉3贝

13、克曼梁法,双车道每公里80点4 主要检测仪器与设备本次对 县S325线县城道路路面大修工程旧路面进行质量检测,所采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如下表4.1所示。主要的仪器设备 表4.1序号仪器名称规格仪器编号1LTD路面探底雷达LTD-2011ZNL-2012070152贝克曼梁弯沉仪ZNL-2001090123取芯机HZ-150ZNL-201109164钢卷尺ZNL-2010011605百分表ZNL-20101134, ZNL-201011356电液式压力试验机TYA-2000ZNL-200603425 检测结果5.1 路面状况调查现场检测时,对沿线路面板进行了路况调查,具体检测结果见附件: 路见附件1

14、和附件2; 路见附件4、附件5和附件6; 路支线见附件7和附件8根据路况调查结果,采用公式3.13.3进行计算,计得出该路段路面状况指数及断板率。计算结果见表5.1。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状况指数 PCI值及断板率DBL统计表 表5.1路线名称路幅桩号PCI值评价结果DBL评价结果 路左幅K0+000K1+97069.73中49.8差右幅K1+000K1+97033.94差43.68差 路支线左幅K0+000K0+28075.69良15.54次右幅K0+000K0+280良25.1差 路左幅K0+000K0+72879.64良21.1差右幅K0+000K0+72880.74良43.1差对于 路和

15、路沥青路面按桩号从小到大进行了路况调查,具体检测结果见附件: 路见附件3; 路见附件9。根据路况调查结果,采用公式3.1进行计算,得出该路段路面状况指数。计算结果见表5.2。路面损坏状况指数 PCI值统计表 表5.2 路线名称路幅桩号PCI值评价结果 左幅K0+000K1+00065中K1+000K2+00067中K2+000K3+00061中K3+000K4+00054次K4+000K5+11171良右幅K0+000K1+00070良K1+000K2+00058中K2+000K3+00060中K3+000K4+00051次K4+000K5+11172良 全路段K0+000K0+76025差5

16、.2 路面弯沉检测对于 路和 沥青路面,采用贝克曼梁弯沉仪每25m为一个断面测出路面的弯沉值,每1Km为一个评定单位,计算出标准差及代表弯沉值。具体检测结果详见附件: 路见附件11; 峒路见附件10。对 路及 公路支线和 路水泥路面板,按照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1-2006)的要求,采用贝克曼梁弯沉仪对全线行车道进行逐板弯沉检测,并计算了横向接缝两侧板边的弯沉差、平均弯沉值分别评价原路面的接缝传荷能力及承载能力。具体检测结果详见附件: 路见附件12和附件13; 路支线见附件14和附件15; 路见附件16和附件17。5.3 路面结构检测(1)结构层厚度检测对检测各路段的原路面,随

17、机选取位置并钻芯取样测量原面层厚度平均值和标准值。原面层厚度平均值和标准值见表5.3,具体检测结果详见附件18、附件19、附件20、附件21。原面层厚度平均值和标准值 表5.3 序号路线名称面层总厚度平均值沥青面层厚度平均值面层厚度标准值1/2/34(2)弯拉强度检测对钻取的芯样进行了劈裂试验,经计算,该路段面板弯拉强度标准值和弯拉弹性模量计算结果见表5.4。具体检测结果详见附件18、附件19、附件20和附件21。原面层面板弯拉强度标准值和弯拉弹性模量 表5.4序号路线名称弯拉强度标准值弯拉弹性模量1a30119 Mpa23.19 Mpa25424 Mpa33.97 Mpa29937 Mpa4

18、3.01 Mpa24087 Mpa5.4 旧路面板底脱空及基层检测采用LTD路面探底雷达对全路段进行雷达扫描,具体检测结果详见附件: 路见附件22和附件23; 路支线见附件24和附件25; 路附件26和附件27; 路见附件28和附件29; 路见附件30和附件31。6 检测结论按照部颁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2007)、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 073.1-2001)及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等规范的要求,结合该道路的路面工程的工程实体质量和外观质量检测结果,评价该路段路面质量较差,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建议对其进行改造和大修,以改善路面状况和行车条件。 2012年8月10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