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25.91KB ,
资源ID:756121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756121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诗词鉴赏练习1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诗词鉴赏练习1Word格式.docx

1、“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云、月、花人格化,“破”“来”“弄”等词语,写出月夜之景的美丽与动感。这一描写与“沙上并禽”的情态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由这一画面再想到“明日落红应满径”,则使作者的伤情之情、孤寂之心表现得更加生动传神。本题6分。全诗思想情感,1分;“云破”一句的修辞及其在句中的作用,2分;“云破”一句和上下文的关系及对全诗的作用,2分;答题表述有条理、流畅,1分。2蓦山溪自述宋自逊壶山居士,未老心先懒。爱学道人家,办竹几、蒲团茗碗。青山可买,小结屋三间,开一径,俯清溪,修竹栽教满。客来便请,随分家常饭。若肯小留连,更薄酒,三杯两盏,吟诗度曲,风月任招呼。身外

2、事,不关心,自有天公管。注:宋自逊生活在南宋覆亡前那段激烈动荡时期。(1)请简要概括词的上片与下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分)(2)“身外事,不关心,自有天公管”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你如何来评价作者这种人生态度?(4分)参考答案 (1)上片主要描写了诗人简洁清幽的居住的环境,下片主要写自己处世的随和的态度与闲吟的自在生活。 (2)是一种焚香煮茗,倚竹闲吟,登山长啸,垂钓清溪的事事不关心的隐士生活方式。评价:假如人世间没有民族与家国利益需要去奋斗,这种生活方式也许无可厚非;然而这正是南宋倾覆前激烈动荡时期,战云四合,血雨飘风,词人却躲进青山,不免过于冷漠,过于忘情,过于自私,这样的人生态度是不

3、值得肯定的。3喜雨口号蒲松龄 一夜松风撼远潮。满庭疏雨响潇潇。陇头禾黍知何似?槛外新抽几叶蕉。【注】口号:古人常用的诗题,意为随口吟成的诗。久旱逢雨,诗人随口吟成此诗。(1) 请说出诗题中“喜”的具体内涵。(2) 请简要分析“陇头禾黍知何似”中“知何似”用语的妙处。参考答案(1)(3分)诗人为禾黍重获生机而喜,为民生疾苦得以缓解而喜。(答对一点得2分)(2)(3分)答案示例:“知何似”采用疑问的形式,强调了诗人对“禾黍”的关注,并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联想和想想空间,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如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成理亦可)4客发笤溪叶 燮 客心如水水如愁, 容易归舟趁疾流。 忽讶船窗送吴语,

4、 故山月已挂船头。注叶燮(1627、1703),淆代诗论家。笤溪是流经诗人家乡吴兴的一条河流。(1)“客心如水水如愁”是如何表现“愁”的,(3分)(2)诗歌末联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3分)参考答案(6分) (1)诗句运用了比喻、顶针的手法,将客愁比成源源不断的流水;又将客愁与流水相比,突出客愁绵长。 (2)末联两句表现了诗人船到家乡那一瞬间的感受。通过两个情景表现这种感受:先是突然听到乡音吴语,竟不敢相信已到家乡,接着抬头望故山明月,充满归乡的喜悦之情。5淮中晚泊犊头 宋苏舜钦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1)本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2)请从动

5、静的角度简要赏析本诗后两句“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参考答案 (1)在阴云低垂,野苹青青的背景下,岸边不时有一树盛开的鲜花;(1分),明丽的色彩打破了沉闷的气氛,令人眼前豁然一亮。(2分)(2)孤舟古庙,冷寂凄迷;风雨满川,江潮汹涌,画面动静对比鲜明(1分)。诗人静中观动,看风雨吹,潮水起伏,(1分)表现出诗人从容、超然物外的心境(1分)。(或“表现出诗人孤寂、失意的不平静心境”(1分)。)6台 城 韦 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韦庄(82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2

6、)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参考答案(1)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而台城柳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以它的繁荣茂盛和台城的荒凉破败,以它的终古如斯和六朝繁华如梦转瞬即逝作鲜明对比,因此诗人说它“无情”。(3分,只要答出要点即可)(2)同意。因为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3分,只要答出要点即可)7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

7、物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注郡斋:滁州刺史衙署的斋舍。煮白石:道家有“煮五石英法”,在斋戒后的农历九月九日,将薤白、黑芝麻、白蜜、山泉水和白石英放进锅里煮。(1)试结合全诗分析首句的“冷”字好在哪里。(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参考答案(1)(3分)“冷”字是全诗写景叙事抒情的关键。(1分)首句写郡斋天气的冷,联想到山中天气的冷;由天气的冷,联想到在山中艰苦修炼的朋友的孤独、凄冷。于是诗人欲送一瓢酒去,好让他在这秋风冷雨之夜,得到一点友情的慰藉(1分)。通过一个“冷”字,虚实结合,把诗人对山中朋友的想念很巧妙地表

8、达了出来。(1分)(未答到最后一点,但前面各点的分析较具体,也可以给3分)(2)(3分)作者的感情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山中道士的忆念之情。但忆念只是一层,还有更深的一层,即作者心中的寂寞之情。8余干旅舍 刘长卿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本诗是刘长卿寄居在余干(今属江西)旅舍时所作。 (1)这首诗酸用了哪些意象米表达离情乡思? (2)有人评论此诗具有“时渐进,情渐浓”的特点,请结合相关意象赏析。参 考 答 案 (1)暮天,枫叶(霜叶),孤城,独鸟,渡口,月,捣寒衣。(2分。写出三个意象得1分,五个意象得满分。)(2

9、)暮色初起,稀稀落落的枫林(飘零的霜叶)触动了诗人的离情乡思;/随着暮色渐浓,孤城关闭,独鸟归巢,诗人孤独寂寞之情渐深;/夜幕降临,明月初上,空寂的渡头更让诗人乡心欲绝:/偏偏在这个时候,却不知哪里传来捣寒衣的砧声,诗人的思乡之情更加浓烈。/诗歌正是借助这一系列引发乡愁的意象,随着时间推进不断叠现,从而使离情乡思逐渐浓化。(4分。五个层次,每层1分,答对四个层次得满分。意思对即可。9御街行 秋日怀旧范仲淹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如练,长是人千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1)

10、有人认为“寒声碎”的“寒”“碎”两字用得极妙,你同意吗?请简述理由。(2)请从“情”和“景”交融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答案:(1)同意。“寒”意为寒冷,“碎”意为破碎。表现秋寒时节,秋叶纷纷坠地的无奈。体现了自己孤寒处境的感受,渲染出寂夜中悲凉寥寞的心情。(2)这首词上片描绘秋夜寒寂的景象,下片抒写孤眠愁思的情怀,由景入情,情景交融。作者从夜静叶落写起,因夜之愈静,故愈觉寒声之碎。“真珠”五句,极写远空皓月澄澈之境。“长是人千里”之语,可见作者久羁之苦。下片即从此生发,步步深婉。酒未到已先成泪,情更凄切。“残灯”两句,写屋内黯淡情景,与前片月光映照,亦倍增伤感。末三句,愁更难堪,情更凄切。1

11、0秋波媚陆 游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注高兴亭,在南郑(南郑地处南宋抗金前线,当时陆游在南郑)西北,正对南山。灞桥,在长安东,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曲江:池名,池边有亭台楼阁,是长安著名的风景区。(1)开篇两句描绘了怎样一幅的画面?(2)下阕所采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5分) 答案:(1)开篇两旬渲染了秋日里边地紧张的战争气氛,哀怨的号角声与烽火的光焰交织在一起,有声有色地描绘出一幅边地悲壮雄浑的画面。(答案要有“战争气氛”和“悲壮雄

12、浑的画面”之类的内容,同时要扣住诗的内容加以描述。) (2)以大胆的想象,拟人化的手法,描写长安之景。“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暮云不知何时已经散去,露出皎洁的明月,多情的月亮把诗人遥想中的长安照得如同白昼:“灞桥烟柳,曲江池馆”都在多情地等待着宋军收复失地胜利归来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抗金战争的前景充满信心的乐观态度,抒发了胜利在望的感情。(艺术手法2分,具体分析3分)11谒金门 李好古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 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1)这首词的题目为怀故居,上阕采用 手法,描写 这一主体形象,表现一种春仍归来,人无归处的情感

13、。(2)后人评价“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是“寓庄于谐,别开生面”,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答案(1)(2分)拟人 燕子(2)(3分)这一结句写得令人耳目一新:想“东风”吹去“胡尘”,是一奇;封“东风”为“万户侯”,是奇之又奇。而更妙的是在这不经意之中,用俏皮幽默的文字隐含一个重大严肃的社会政治问题:百姓渴望统一,朝中却无人抗金。给人天真之处露真情,风趣之中藏冷峻之感,真可谓“寓庄于谐,别开生面”。12题龙阳县青草湖 唐温如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注】青草湖:位于洞庭湖的东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青草湖”与洞庭 湖一脉相连

14、,所以,诗中又写成了“洞庭湖”湘君: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为 湘水女神 (1)请对首句中的“老”字进行赏析。 (2)后人评说这首诗极有“太白遗风”。请指出唐温如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 析。 答案(1)(3分)运用拟人的手法,融情于境,生动传神。不仅是洞庭湖被西风吹老,诗人自己也被无情的时光吹老,一夜发白,写出了诗人因秋风而生发的悲秋之意,迟暮之感。 答出拟人手法1分,赏析2分,意思答对即可。 (2)(5分) 风格特征:想象奇特,飘渺奇幻,浪漫色彩。(1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给分) 运用拟人和夸张的手法,如“西北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满船清梦压星河” 意象奇特。将神话传说、梦境

15、与自然景象组合起来构成一幅飘渺奇幻的画面。如“湘君”“清梦”“星河”。(4分,每点2分)13山居即事 王 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答案(1)“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2)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14海 棠郑 谷春风用意匀颜色, 销得携觞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 娇娆全在欲开时。莫愁粉黛临窗懒, 梁广丹青点笔迟。朝醉暮吟看不足, 羡他蝴

16、蝶宿深枝。(1)明代的王象晋形容海棠曰:“其花甚丰,其叶甚茂,其枝甚柔,望之绰绰如处女。”本诗中那两句表达了这种意思?并写出海棠怎样的风韵美?(2)本诗的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1)本诗中三、四句表达了这种意思。(1分) 海棠最美最动人之处就在于含苞待放之时。海棠花蕾“新著雨”而又在“欲开时”,色泽分外鲜红艳丽,看上去有如少女含羞时的红晕,娇娆而妩媚。海棠显得别具一番风韵,显得异常之美。(3分)(意思对即可)(2)第三联诗人从侧面对海棠进行烘托。(1分)那美丽勤劳的莫愁女为欣赏海棠的娇艳竟懒于梳妆,善画海棠的画家梁广也为海棠的娇美所吸引而迟迟动笔,不肯轻易点染,唯恐

17、描画不出海棠的丰姿神韵。则海棠的美丽和风韵也就可想而知,真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了。15从军行七首(其一)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从军行(其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注1无那:无奈。(1)乙诗第一、二句中的“新”“旧”二字有何妙处?(2)甲、乙二诗都写“愁”,试比较这两首诗的第四句在写“愁”的手法上有何不同。答案(1)(4分。手法、词解、句意、作用各1分。形成对比(1分),“新”指的是新曲调,“旧”指的是不变的别情(1分),意在说明无论琵琵曲如何变换新曲调,曲词中依然蕴含着不变的别情(1分),渲

18、染了别情之浓重(1分)。(2)4分。手法及分析占1分,作用(含表达效果关键词及情感)占1分。答案要点齐备才能给分。甲诗运用虚写(想像)手法,不直接写征人思亲,而是设想亲人思亲之愁(1分),含蓄深沉地表达了征人思乡之愁绪,感染力强(1分)。乙诗情景交融(以景结情),描绘了秋月高照长城边塞的壮阔之景(1分),渲染了征人深重的思乡之愁绪,含蓄隽永(1分)。16虞美人 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1)词的上片是如何表现“愁”的?(2)结合下片内容,赏析“海棠红近绿栏杆”一句。手法和分析1分,表

19、达效果关键词及情感1分。前两句融情入景,写杨柳如丝,细雨绵绵,一派迷蒙景象(1分),渲染倚楼人的愁绪如万缕千丝(1分)。后两句运用比喻、比拟、夸张手法(答出其中两种即可),将抽象的愁形象化,并以楼小藏不下,愁几度飞上云天寻觅归舟(1分),生动含蓄地突出愁之浓重(1分)。(2)(4分。手法、分析各1分;作用2分,其中表达效果关键1分,情感1分。运用反衬手法(1分),以海棠临栏、红绿相映的艳丽之景衬托凄凉乡愁(1分),突出(1分)乡愁的浓重(1分)。1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柏林寺南望 郎士元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注:精舍:僧、道居住或

20、讲道说法之所)(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画”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2)刘熙载说过:“画山者心有主峰,为诸峰所拱向;作字者心有主笔,为余笔所拱向。善书者必争此一笔。”你认为这首诗中的“主峰”“主笔”是哪一句?其余三句又是如何“拱向”这一句的?答案(1)“峰”本来是景物中的客观存在。用一“画”字,似乎说“峰”本来并不存在,却由造物以云为毫,蘸霖作墨,以天为纸即兴“画”出,不仅写出“峰”的美妙如画,而且传达出“观者”的惊奇与喜悦,使整首诗别有情趣。(4分,意思对即可)(2)这首诗的“主峰”“主笔”是结尾一句。全诗先有溪上值雨闻钟被吸引,又接微径深松之穿越,再加上青山白云的衬托,“四五

21、峰”被画出也就自然而然了。倘若离开了前面三句的“拱向”则“四五峰”之“主笔”难以突出。(4分,指出最后一句主峰得1分,说出如何拱向给3分)(英语)18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双调 水仙子咏江南张养浩一江烟水照睛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1)这支小令咏赞江南的美景,写出了江南景物什么样的特色?请结合诗句分析。答案(1)江南水乡自然风光秀丽。满江的烟波和岸边山中的雾气相映生辉,江面上荷花丛生,秋光恬淡,沙鸥正在江面上飞舞盘旋。江南水乡城市繁华富庶。“画檐”是南方富裕人家砖瓦房魇脊檐上的彩绘装饰,房屋相接说明人

22、烟稠密,“十里珠帘”更是体现江南水乡城市的繁华富庶。 (2)动静结合。江中流水生烟,岸上山岚耸翠,一动一静;画檐、荷花安静恬淡,而涉鸥在舞。珠帘在卷,画船由天边驶来酒旗在迎风招展,于宁静中显出一派生机。19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宫词 武衍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注建章:宫殿名。(1)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2)这首诗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答案(1)“锁”字是诗眼。“锁”字形象地表明了满庭春色闭锁在高之内,无法泄露;而宫女的年华,也锁于重门之内,白白消逝。(2)运用了反衬手法。落花能够飞出宫墙,无人禁止,而宫女们却身锁重门,人不如花。这里以落红飞舞出宫墙反衬宫女的身不由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