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8 ,大小:796.22KB ,
资源ID:7586496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758649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粤人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粤人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

1、粤人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粤人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上册 世界地理总论(粤教版)第一章 认识地球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证明地球是个球体间接证据:海上先看见归来帆船的桅杆;月食现象;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北极星高度的变化;直接证据:卫星照片等。2、地球大小:平均半径:6371 千米; 赤道周长:约 4 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 亿平方千米3、真实形状: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第二节 地球仪(见教材 13-14 页图经纬度划分图、半球划分图)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定义与地轴垂直的圆圈连接南北两极,并与赤道垂直相交的半圆形状完整的圆半圆(两条相对的

2、经线组成一个圆/经线圈)长度赤道最长,两极最短,度数越大, 纬线越短;相同纬度的纬线等长等长,约为 2 万千米(赤道长度一半)方向指示东西方向(横向)指示南北方向(纵向)起始线赤道(0纬线)本初子午线(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度数范围090N/S0180W/E度数分布规律北纬(N):纬度向北越来越大南纬(S):纬度向南越来越大回归线与极圈的度数互余东经(E):经度向东越来越大西经(W):经度向西越来越大组成经线圈的两条经线度数互补,符号相反特殊线赤道(0) 、南、北回归线(23.5N/S) 、南、北极圈(66.5N/S)本初子午线(0)、180、20W 、160E划分界线赤道

3、以北为北半球/北纬; 赤道以南为南半球/南纬。030N/S 为低纬度;3060N/S 为中纬度;6090N/S 为高纬度。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划分五带。0以东,180以西是东经度;0以西,180以东是西经度。20W 以东,160E 以西为东半球;20W 以西,160E 以东为西半球。经纬网准确描述一个地点的地理位置,如北京:北纬 40 度,东经 116 度(40N ,116E )注意: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其他地点的描述都由一经一纬组成,且要注明东西经W/E 和南北纬 N/S(0纬线、0经线、180经线不标代号)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1、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比较地球自转地球公转方向侧视:自西向东 两极俯视

4、:北逆南顺自西向东周期一天(约 24 小时)一年(约 365 天)中心地轴(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太阳(地轴倾斜角 66.5 度不变)地理意义昼夜交替(不透明体、不停自转) 时间差异(东边时间比西边早)3、日月星辰东升西落1、季节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周期性变化)2、昼夜长短周期性变化3、依据各地获得太阳热量不同划分五带2、“二分二至”日的特点(熟记教材 19 页图 1.21 公转示意图)日期节气(北半球)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季节划分(北半球)3.21春分赤道昼夜等长3、4、5 春季6.22夏至北回归线昼长夜短6、7、8 夏季9.23秋分赤道昼夜等长9、10、11 秋季12.22冬至南回归线昼短夜长1

5、2、1、2 冬季注意: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夏至北极圈完全极昼;冬至北极圈完全极夜第一节 地图的发展第二章 学用地图1、地图:把全球或一个地区地理事物,按一定比例缩小,用不同的符号、颜色、文字、表示的平面图。2、发展历程:陶片地图羊皮地图丝织品地图纸质地图电子地图3、卫星图像的应用:绘图、农业、林业和全球监测、天气预报等方面。第二节 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1、确定方向(1)经纬网法: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2)指向标法:指向标一般指向北方;(3)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比例尺(1)定义式:比例尺 =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注意:单位要一致,均换算成厘米单位,1 千

6、米=1000 米=100 000 厘米)(2)地理意义: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3)特性:比例尺是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4)不同比例尺地图所承载信息的差异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所表示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所表示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实地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简略。(5)表示方式文字式:例如,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100 千米数字式:例如,1:10 000 000 或110000000线段式:例如,0 100 200 千米3、图例与注记(1)图例:对地图上各种符号、线条和颜色所代表的地理事

7、物的说明。(2)注记: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3)常见的图例4、常见地图种类:行政区划图、地形图、交通图、旅游图等。(根据需求选择)第三节 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1、等高线的基本概念(1)绝对高度(海拔):地球表面某一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2)相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3)等高线:地图上海拔相同点的连线,用来表示地势的高低起伏。2、等高线的基本特征(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相等,一般以“米”为单位;(2)同图等距:同一地图,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等高距)相等,取整数;(3)闭合曲线: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但是受图

8、幅限制不一定完全呈现出来;(4)不交不叠: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但是陡崖除外;(5)密陡疏缓: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3、等高线的基本形态地形山地山顶盆地洼地山脊山谷鞍部峭壁陡崖表示方法闭合曲线外地内高闭合曲线外高内低等高线凸向低处等高线凸向高处一对山谷等高线组成多条等高线重叠示意图等高线图地形四周低四周高从山顶到山麓从山顶到山麓相邻两个山顶近于垂直的山特征中间高中间低的凸起部分的低凹部分间,呈马鞍形坡,称峭壁说明山脊线也叫分水线山谷线也叫集水线山脊线最低处山谷线最高处峭壁上部突出处,称陡崖4、陆地五种基本地形地形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海拔500 米500 米2005

9、00 米200 米不定起伏形态面积较大外周较陡内部平缓山高谷深坡度较陡起伏较大坡度较缓地形起伏平坦宽广起伏很小边缘陡峻内部平缓等高线内疏外密内大外小相对高度大,密集相对高度小,稀疏稀疏内疏外密内小外大5、地形剖面图:是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直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6、分层设色地图:在不同等高线间涂上不同的颜色制成,可直观判读地势起伏。(1)平原一般用绿色表示,平原海拔越低,颜色越深;(2)丘陵、高原、山地一般用黄褐色表示,海拔越高,颜色越深;(3)海洋、湖泊一般用蓝色表示,水越深,颜色越深;(4)积雪、冰川一般用白色表示。7、本章世

10、界之最(1)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南美洲)(2)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南美洲)(3)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非洲)(4)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南美洲)第三章 陆地与海洋第一节 陆地与海洋的分布1、基本概念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岛屿:面积较小,分布在海洋中的四面环水的陆地;半岛:深入海洋三面临水,一面与陆地相连的部分;海峡:两块陆地之间连接两个海洋水域的较窄水道;大洲:大陆及其附近岛屿的合称;海洋:地球上最广阔的水体的总称,中心部分为洋, 边缘部分为海,彼此沟通。2、海陆比例:陆地面积占 29%,海洋面积占 71%(三分陆地,七分海洋)。3、海陆分布: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北半球;海洋

11、主要分布在西半球、南半球。七大洲:(按面积从大到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四大洋:(按面积从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S 形)、印度洋、北冰洋。位于东半球的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位于西半球的大洲:北美洲、南美洲;横跨东西半球的大洲:南极洲;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的全部;亚洲、非洲的大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的全部;南美洲、大洋洲的大部;赤道横穿的大陆:南美洲、非洲大陆;4、重要的大洲、大洋分界线亚洲、欧洲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非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欧洲、非洲分界线:地中海-直布

12、罗陀海峡;亚洲、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欧洲、北美洲分界线:丹麦海峡;南美、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南美、南极洲分界线:德雷克海峡;沟通北冰洋、太平洋:白令海峡;沟通北冰洋、大西洋:丹麦海峡沟通太平洋、大西洋:巴拿马运河、德雷克海峡;沟通太平洋、印度洋: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第二节 海洋与陆地的变迁1、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运动、海平面的升降2、大陆漂移说(1)人物与时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1912 年提出(2)基本内容:在 2 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 后来原始大陆分裂成几

13、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今天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布状况。(3)证据支持:非洲和南美洲轮廓的拼合;动物分布的相似性;古老地层的相似性。3、板块构造学说(1)基本内容由岩石圈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2)六大板块:A 非洲板块、B 印度洋板块、C 欧亚板块、D 太平洋板块、E 美洲板块、F 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是唯一不含大陆的板块。(也可写作七大板块,把美洲板块细分为北美板块和南美板块)(3)应用与解释:红海位于印度

14、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的张裂地带,因此红海在不断扩张。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的相对碰撞地带,因此在不断缩小。喜马拉雅山的成因是它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相对碰撞地带。东非大裂谷的成因是非洲板块内部发生张裂运动。(4)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第三节 人类与海洋1、海洋功能: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交通的要道、气候的调节器2、海洋资源:天然的鱼仓、蓝色的油田、盐类的故乡、娱乐的生地、资源的宝库(世界四大渔场: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秘鲁渔场)3、海洋问题:石油污染、垃圾污染、过度捕捞、赤潮4、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更好地维护海洋权益,强化

15、海洋开发与保护。5、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强调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南海有关争议。6、保护海洋的措施 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实施定期休渔制度; 加强立法管理,防止海洋污染; 提高科学技术,合理利用海洋资源; 加大宣传力度,全民树立保护海洋的意识。四、本章世界之最1、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2、世界上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3、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4、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5、世界上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6、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洲;7、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小的大洲大洋洲;8、世界上面积最大、深度最深的海洋太平洋;9、世界上海拔最高、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大洲南极洲;10

16、、世界上面积最小、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大洋北冰洋;11、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最大的咸水湖里海。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本章学习建议:1、本章知识点繁多复杂、抽象晦涩、难以记忆,上课应跟住老师思路,记好笔记。2、本章知识在初中地理中占重要地位,课后应多看书、读图,认真做题,做好复习工作。3、锻炼读图、画图能力(气候分布图、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4、一切现象都有原因所在,地理学习不能以死记硬背为主,本章有些内容和成因在初中阶段不做解释,但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后可多读多问。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克服这块重难点!(为了知识结构完整,加入少量超纲*内容,仅作为课外学习参考,不作考核要求!)第一节 天气

17、和天气预报天气气候概念某地方短时段内的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大气状态某一地区多年的天气和大气活动的综合状况区别短时间;易变化长时间;较稳定联系两者都是指大气的状况,气候是对长时间天气的综合一、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二、天气预报1、制作过程:气象预测获取数据加工处理气象预报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制作节目2、内容:阴晴、风(风力、风向)、气温、降水3、卫星云图:白色=云区;绿色=陆地;蓝色=海洋4、常见的天气符号5、注意(1)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2)温度是大气冷热的程度,气温的单位一般用表示,读作摄氏度。(3)风力风向的表示方法。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力指风的大小。(4)污染指数与空气质

18、量等级:指数小,质量好;级别大;质量差。6、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1)自然因素:气压高低、风力大小、火山活动等;(2)人为因素:燃烧秸秆、汽车尾气、工厂烟雾等。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一、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气温的变化(1)气温日变化: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两小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气温日较差:某地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日平均气温:某地某日几个时刻气温的平均值; 月平均气温:某地某月的日平均气温的平均值。(2)气温年变化海陆分布北半球南半球陆地海洋陆地海洋最高气温7 月8 月1 月2 月最低气温1 月2 月7 月8 月气温年较差:某地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最高值与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

19、年平均气温:某地某年内多日(月)平均气温的平均值。2、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1)等温线:同一时间气温相同的点连在一起组成的线。同一条等温线上温度相同。(2)等温线图的判读:根据数值递变方向,判断南北半球:“北增为南,南增为北”规律。(北半球等温线数值向北递减,南半球等温线数值向南递减。)根据等温线疏密,判断温差大小:“密大疏小”规律。(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等温线稀疏,温差较小。)根据等温线弯曲方向,判断海陆分布:“点北陆北,点南陆南”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陆地等温线向北凸出;直射点在南半球,陆地等温线向南凸出。)根据等温线弯曲方向,判断季节月份:“高高低低”规律。(气温高,等温线向高纬方

20、向凸出;气温低,等温线向低纬方向凸出。)(陆地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说明陆温高,当地为夏季,北半球的 7 月或南半球的 1 月;海洋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说明海温高,当地为冬季,北半球的 1 月或南半球的 7 月)*根据海洋等温线弯曲状况,判断洋流流向、性质和名称:“高暖低寒”规律。(海洋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说明有暖流经过;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说明有寒流经过。)根据等温线分布状况,判断地形:等温线闭合:内大为盆,外大为山。(内线数值大是盆地,外线数值大是山地) 等高线张开:高凸为脊,低凸为谷。(向高值凸出是山脊,向低值凸出是山谷)(3)世界气温分布规律与影响因素纬度因素:气温从低纬度(赤道)向高纬度(

21、两极)逐渐降低。(水平规律)海陆因素:同纬度地区,夏季,陆温高于海温;冬季,海温高于陆温。大气因素:气压带、风带、天气系统(锋面、气旋等)。地形因素:一般同一地点,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大约下降 0.6。(垂直规律)洋流因素: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人为因素: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二、降水和降水的分布1、降水(1)概念: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主要形式是降雨。年降水量:某地一年内降水量之和;年平均降水量:某地多年的年降水量的平均值。(2)降水形成的条件饱和大气上升冷却;有凝结核形成云雾;云滴增大变成冰晶、水滴。(3)降雨的形式:地形雨、对流雨、台风雨、锋面雨。2、降水

22、的分布(1)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纬度因素: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海陆因素: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地形因素: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洋流因素:暖流经过增温增湿,寒流经过减温减湿;大气因素: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人为因素:围湖造田、人工降雨等。(2)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全年多雨型:赤道附近地区;全年少雨型:干旱地区、两极地区;常年湿润型:南北纬 4060之间大陆西岸;夏季多雨型:南北纬 2055之间大陆东岸;冬季多雨型:南北纬 3040之间大陆西岸。第三节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一、理想大陆气候分布模式图热量带气候类型气候成因*气候特点分布

23、地区典型地域热带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全年高温多雨南北纬 10之间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印度尼西亚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南北纬 10回归线之间非洲中部南美巴西热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全年气温高分旱雨两季南北纬 10回归线间大陆东岸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全年高温少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北纬 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亚热带湿润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与亚热带

24、季风气候类似,但冬夏温差较小降水分布均匀南北纬 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美国东南部巴西东南部地中海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雨热不同期)南北纬 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地中海沿岸温带温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北纬 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我国华北、东北日本和朝鲜半岛温带大陆性气候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冬寒夏热干旱少雨南北纬 4060之间的大陆内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全年温和多雨南北纬 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欧洲西部亚寒带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受极地大陆或海洋气团控制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北纬 5

25、065中西伯利亚寒带苔原气候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团控制长冬无夏降水少北半球极地附近的沿海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边缘冰原气候受冰洋气团控制全年酷寒降水少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南极大陆格陵兰岛高原山地气候地势高地形起伏大景观垂直变化显著高大的山地和高原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脉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特点三、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四、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和年降水量柱状图五、影响气候(气温、降水)的主要因素1、纬度因素:一般来说,纬度越高,气温越低。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2、海陆因素:陆地吸热快、放热快,海洋相反。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3、地形因素:海拔高,气温低。迎风坡降水多,背

26、风坡降水少。4、洋流因素:寒流减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5、人类活动:温室效应、改变植被等。6、其他因素:下垫面因素、大气环流因素等等。以“温”定带、以“水”定型六、气候类型的判断第一步:根据最热(冷)月气温定南北半球北半球:6、7、8 三个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峰型)南半球:12、1、2 三个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谷型)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气温指标最冷月15最冷月 015最冷月0最热月10最热月5 气温变化终年高温冬暖夏热冬冷夏热冬寒夏凉终年严冬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极地气候温

27、带海洋性气候第二步:根据月均温定所属热量带以“温”定“带”降水类型降水季节变化特点气候类型及年降水量(mm)年雨型季节分配均匀热带雨林气候2000温带海洋性气候700夏雨型夏季多雨冬季少雨或干旱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 热带季风气候1500亚热带季风气候1000温带季风气候 500600冬雨型冬季多雨,夏季干旱地中海气候 300600少雨型终年降水稀少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250第三步:根据降水量的分配定雨型以“水”定“型”第五章 居民与聚落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人口数量:至 2011 年,世界人口已突破 70 亿。2、衡量指标(1)自然生长率 出生率 死亡率(2)出生率 出生人数 总人数 1000(3)死亡率 死亡人数 总人数 10003、增长特点(1)总趋势:人口数量不断增长,且增长速度不断加快。(2)人口的增长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密切的联系。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增长速度不同,1930 年前缓慢增长,1930 年后快速增长。不同的国家地区,人口增长速度不同,发达国家缓慢增长,发展中国家快速增长。二、世界人口的分布1、人口密度(1)定义:单位面积土地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