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50.21KB ,
资源ID:827296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827296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初中必背古诗文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初中必背古诗文Word文件下载.docx

1、 是为了宫室的华美,为了妻妾的侍奉,为了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宫室的华美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如今却为了所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而接受了它。这种行为不是可以停止了吗?(如果不停止的话,)这就是所说的丧失了人本来的思想,即羞恶之心。注释1.熊掌:熊的脚掌,古人认为是珍贵的食品。2.得兼:同时获得。得:获得。3.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舍弃鱼肉而选择熊掌的人。取:选取。舍生而取义者也:舍弃生命而选择正义的人。求取。4.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重更要的。甚:

2、超过; 于:比。5.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或者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6.所恶:讨厌的(事物)。恶,憎恨,讨厌。7.患:祸患,灾难。8.辟:通“避”,躲避。下同。9. 如使:假如,假使,下文“使”同义。10. 凡可以得生者: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者:的办法。11. 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12.不为:不愿意这样做。13.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通过某种方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是有人却不用它。由是,按照这种方法。是,指示代词,指某种办法。14.非独:不单,不仅。独:只,仅仅。15是:这。16.勿丧:不丢掉。丧:丧失,丢失。17.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可译为“竹篮”。18.豆

3、:古代一种食器,高足,上呈圆盘形。有木制,陶制等,用来盛肉或其它食品。19.呼尔而与之:意思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人吃。尔:语气助词。礼记檀弓记载,有一年齐国大饥荒,黔敖在路上施舍粥。有一个饥饿的人用衣袖遮面而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他说,我就是不肯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般地步的。这人始终拒绝侮辱性的施舍,后来饿死了。呼:吆喝、轻蔑地,对人不尊重。而,连词表修饰。20.蹴(c):用脚踢。 与:给。21.不屑:因为轻视而不肯接受,这里是不愿意接受的意思。屑,认为值得,常与“不”连用。2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如果不辨别它是否合乎礼与义就接受高官厚禄。万钟,这里指高官厚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斛四斗

4、为一钟。则,连词,这里表假设。“辩”通“辨”,辨别。23. 何加:有什么益处。加:好处。24.为:为了。下文“乡为”“今为”的“为”都念“w(四声)”。25.奉:侍奉。26. 所识穷乏者得与: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吗?得我:得于我,感激我的恩惠。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与,通欤,语气助词,相当于吗。27.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乡通“向”(旧写作“向”),原先,从前,先前。28.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今,现在。为,为了。 为(第二个),接受。29. 已:停止,放弃。30. 本心:天性,天良。本来的思想,即指“义”。一词多义1而呼尔而与之。连接

5、两个动作,承接连词(或表修饰)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转折连词,却2于所欲有甚于生者,。比万钟于我何加焉, 对3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这种是亦不可以已乎。这种做法4 得二者不可得兼 得,得到,拥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感激故不为苟得也 取得5为乡为身死而不受。情愿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第一个“为”:为了,表目的。第二个“为”:接受。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采用6. 之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定语中心语之间结构助词 的人皆有之 代词 它 文中指羞恶的本心得之则生 代词 它 文中指一箪食一豆羹呼尔而与之 代词 它 文中指行道之人 乞人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代词 它 文中指万钟的俸禄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

6、之 代词 它 文中指接受俸禄的行为此之谓失其本心 结构助词 它,指不辨礼义而受之的行为7. 生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命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获得生命8.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与通“欤”,语气词呼尔而与之 给9.加万钟于我何加焉 增加,这里指带来的好处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虚报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增加10莫.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没有什么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没有谁11.故故患有所不辟也 所以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因12.则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那么得之则生 就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 连词,这里表假设通假字1“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谢的意思。例句:“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2“乡”通“向”,从前。“

7、乡为身死而不受”。3“与”通“欤”,语气助词,相当于“吗”。“所识贫乏者得我与”。4. “辟”通“避”,躲避。“故患有所不辟也”。5. “辩”通“辨”,辨别。“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古今异义1.可以古:能够用来今:能够2.是这 指示代词判断动词3.豆古代盛食物的器具豆子4.钟古代的量器计时器具5.加益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3),胶鬲举于鱼盐之中(4),管夷吾举于士(5),孙叔敖举于海(6),百里奚举于市(7)。故天将降大任(8)于斯(9)人也(10),必先苦其心志(11),劳其筋骨(12),饿其体肤(13

8、),空乏(14)其身,行拂乱其所为(15),所以(16)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18)。人恒过(19),然后能改。困于心(20),衡于虑(21),而后作(22);征于色(23),发于声(24),而后喻(25)。入则无法家拂士(26),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7),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8)。”(1)选自孟子告子下(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标题是编者加的。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

9、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2)舜(shn)发于畎(qun)亩之中:舜原来在历山耕田,30岁时被尧起用,后来成了尧的继承人。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发,起,指被任用。畎亩,田间,田地。(3)傅说(yu)举于版筑之间:傅说原在傅岩为人筑墙,因以傅为姓,殷王武丁用他为相。举,任用,选拔,这里是被选拔的意思。版筑,筑墙的时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用杵捣土。筑,捣土用的杵。(4)胶鬲(g)举于鱼盐之中:胶鬲起初贩卖鱼和盐,西伯(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后来他又辅佐周武王。(5)管夷吾举于士:管仲,字夷吾,原为齐国公子纠的臣,公子小白(齐桓公)和公子纠争夺君位,纠失败了,管仲作为罪人被

10、押解回国,齐桓公知道他有才能,即用他为相。士,狱官。 举于士,从狱官手里释放出来并得到任用。(6)孙叔敖举于海:孙叔敖,春秋时期楚国人,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令尹。(7)百里奚举于市:百里奚,春秋时期虞国大夫。虞亡后被俘,由晋入秦,又逃到楚。后来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把他赎出来,用为大夫。所以说举于市(集市)。(8)任:责任,使命。(9)是:这样的。(10)也:语气助词,用在前半句末,表示停顿,后半句将加以申说。(11)苦其心志:使他的思想痛苦。心志,思想。(12)劳其筋骨:使他的筋骨(身体)劳累。(13)饿其体肤:意思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14)空乏:资财缺乏。这里是动词,使他受

11、到贫困之苦。(15)行拂乱其所为:使他做事不顺。行,指每一行为,每做一件事。拂,违背。乱,扰乱。其所为,指其所做的事。(16)所以:用这些来(17)动心忍性: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动,惊动,震撼。忍,坚韧。(18)曾益其所不能:增加他的所不具备的能力。曾,通“增”,增加。所不能,指原先所不具备的能力。曾益:增加。(19)恒过:常常犯错误。恒,常。过,过失,错失,此处是过失的意思。(20)困于心:内心困苦。困,被难住。于,被。(21)衡于虑:思虑阻塞。衡,通“横”,梗塞,指不顺。(22)而后作:然后才能奋起。作:奋起,指有所作为。(23)征于色:表现于脸色。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

12、上。征,征验,此处有表现的意思,表现。色,脸色。(24)发于声:意思是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25)而后喻:(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喻,明白,了解。(26)入则无法家拂(通“弼”)士: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入:里面,此指在国内。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b),通“弼”,辅佐。(27)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外如果没有与之匹敌的国家和外来国家的忧患。出:在外面,指在国外。敌国,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28)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样之后才知道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生于忧患:忧患使人谋求生存。死于安乐:安逸享乐使人死亡。教参版舜从田地

13、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仲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登上了相位。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资财缺乏,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被人们所了解。在国内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国家常常会灭亡。这样以后,人

14、们才会明白忧愁患害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庄公接见。他的同乡说:“当权者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为什么要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浅陋无知,不能深谋远虑。”于是进入宫廷去见庄公。曹刿问庄公:“您凭借什么跟齐国打仗?”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这种小恩小惠不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器和丝织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一定按照实情相报。“小的信用,不能被信任,神是不会保佑您的。“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一定会按照实情处理。“这是尽了本职的

15、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一点去打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从。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庄公将要击鼓进军,曹刿说:“不可以。”(等到)齐国的军队三次击鼓进军(后),曹刿说:“可以了。”(于是)齐军大败。庄公将要下令追击,曹刿说:”曹刿从车马上下来查看齐国军队车轮辗出的痕迹,登上车马扶着车厢前的横木眺望齐国军队,说:”于是追击齐国军队。已经战胜后,鲁庄公询问其中的原因。曹刿回答:“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就衰弱了,第三次(击鼓)勇气(就)竭尽了。敌方的勇气竭尽而我方的勇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齐国军队。齐国这样的大国是难以预测的,(我)担心

16、有埋伏在那里;我看见他们的车轮辗出的痕迹混乱,看见他们的军旗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注释、【曹刿】:又名曹沫。春秋时鲁国大夫。著名的军事理论家。2、【十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3、【齐师】:齐国的军队。齐,在今山东省中部。师,军队4、【伐】:讨伐 ,攻打。5、【我】:我,指鲁国。鲁,在今山东省西南部。左传传为鲁国史官而作,故称鲁国为“我”。6、【公】:诸侯的通称,这里指鲁庄公。7、【肉食者】:原指吃肉的人。这里指居高位,享厚禄的人。8、【间(jin)】:参与。9、【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10、【乃】:于是,就。11、【何以战】:即“以何战”宾语前置,凭借什么作战?以:介词,

17、凭,靠。后文“可以一战”以字同此解。12、【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服食物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安:有“养”的意思。弗:不。专:独自专有,个人专有。13、【必以分人】:省略句,省略了之,完整的句子是“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给别人。以,把。人:指鲁庄公身边的近臣或贵族。14、【徧】:同“遍”,遍及,普遍,普及。15、【牺牲玉帛(b)】: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玉,玉器。帛,丝织品。16、【加】:虚报夸大。17、【孚(f信任。18、【福】: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19、【狱】:诉讼案件。20、【察】:明察。21、【情】:(依据)实际判断。22、【忠之属也】:(这是)

18、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忠,本职。属,类,一类。23、【可以一战】:就是“可以之一战”,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仗,可:可以;凭借。24、【战则请从】:(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从去。从:随行,跟从25、【长勺】:鲁国地名,今山东莱芜东北。26、【鼓】:名词作动词,击鼓进军。古代作战,击鼓命令进军。下文的“三鼓”,就是三次击鼓命令军队出击。27、【败绩】:大败。28、【驰】:驾车马(追击)。29、【辙(zh车轮辗出的痕迹。30、【轼】:车厢前的横木,作扶手用。31、【遂】:32、【逐】:追赶,追击。33、【既克】:已经战胜。既,已经。克,战胜,攻下。34、【夫(f)战,勇气也】:作战靠的是勇气。夫

19、,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35、【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作,振作。36、【再】:第二次。37、【三】:第三次。38、【盈】:充满。这里指旺盛。39、【伏】:有埋伏。40、【靡(m)】:倒下。邹忌身长八尺多高,而且形象外貌光艳美丽。早晨他穿好衣服戴好帽子,照了一下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比,谁更美呢?”他的妻子说:“您非常美,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而又问他的妾说:“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呢?”妾说:“徐公哪里能比得上您呢!” 第二天,朋友从外面来拜访,邹忌与他坐着闲谈。邹忌问

20、朋友:“我和徐公比,谁更美呢?”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丽。” 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着他,自己认为不如(徐公)美;照镜子自己看自己,又觉得远不如人家。傍晚,他躺着休息的时候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赞美我漂亮,是偏爱我;妾赞美我漂亮,是害怕我;朋友赞美我漂亮,是有事情想要求助于我。” 在这种情况下,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朋友有事想要求助于我,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土地,上百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全国范围内的百姓,没有一个不有事想要求助

21、于大王。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很严重!” 齐威王说:“ 说的好!”于是就下令:“群臣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上书直言规劝我的人,给予中等奖赏;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 命令刚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谏,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还不时有人偶尔来进谏;满一年后,即使想说,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听说这件事,都来朝拜齐王。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战胜了敌国。 先帝创办基业还不到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已分成魏、蜀、吴三国,我们蜀汉贫困衰弱,这实在是形式危急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啊。然而,侍卫大臣们在

22、宫廷内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边疆奋不顾身的原因,都是为追念先帝在世时对他们的特殊待遇,想在陛下身上报答啊。陛下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发扬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弘扬志士们的气概;不应该随随便便地看轻自己,言谈中称引譬喻不合大义(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忠臣进谏劝告的道路。皇宫中和朝廷中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因在皇宫中或朝廷中而有所不同。如果有做奸邪之事,犯科条法令以及尽忠做好事的人,应交给主管的官吏,由他们评定应得的处罚或奖赏,用来表明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方针。不应偏袒徇私,使得宫内和宫外有不同的法则。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他们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因此先帝把他

23、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使用。我认为宫中的事情,无论大小,陛下都应征询他们,然后再去实施,这样一定能弥补缺点和疏漏的地方,获得更好的效果。向宠将军,性情品德善良平正,精通军事,从前经过试用,先帝称赞他有才能,因此大家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营中的事务,都应与他商量,这样一定能使军队团结协作,好的坏的各得其所。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兴隆昌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所以倾覆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时,每次与我谈论这些事,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感到惋惜痛心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都是忠贞贤良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室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我本来是一

24、介平民,在南阳亲自种田,只求能在乱世中苟且偷生,不谋求在诸侯前扬名做官。先帝不认为我身世卑微、见识短浅,降低自己的身份,亲自三次到草庐里来看望我,向我征询对当今天下大事的意见,我因此十分感动激动,于是答应先帝愿为他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失败,我在战败的时候接到委任,在危难的时候接受使命,从那时到现在已经二十一年了。先帝(刘备)知道我做事谨慎,因此在临终前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诸葛亮)。自从接受遗命以来,我日夜忧虑叹息,惟恐先帝之所托不能实现,以至有损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在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不长草的地方(作战)。现在南方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已经准备充足,应当鼓舞并率领三军,向北方平定中原。希望全部贡

25、献出自己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曹魏,复兴汉室,回到原来的都城洛阳。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于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毫无保留的进献忠诚的建议,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复兴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没有完成,就请治我的罪,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如果没有劝勉陛下宣扬圣德的忠言,就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露他们的过失;陛下自己也应该认真考虑国家大事,征询治理国家的好办法,听取正确的意见,深切追念先帝遗留下的诏令。(如果能够这样,)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现在我就要辞别陛下远行了,面对奏表热泪纵横,不知说了些什么。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

26、个人,以打鱼为生。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紧靠着两岸生长有几百步。其中没有其他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渔人感到很惊奇。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林子的尽头是溪流的源头,于是出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一个小洞口,隐隐约约好像有点亮。渔人于是离开船,从洞口进去。起初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这里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之声可以互相听到。在那里人们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着打扮,完全都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桃花源里的人见到渔人,大吃一惊,问

27、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的问题,有人便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着自己的妻子儿女及乡邻们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桃花源里的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村中的人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又各自把渔人请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食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以后,告辞离开了。这里的人对渔人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渔人离开桃花源以后,找到了他的船,顺着从前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到了郡城,拜见了太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