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7 ,大小:42.60KB ,
资源ID:841205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841205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校本课程备课完整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校本课程备课完整Word下载.docx

1、一、联系实际,导入新课春天到了,春姑娘迈着轻轻地脚步走来了,现在正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同学们,你们眼中的春天、亲身感受到的春天,或者是在书上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学生畅所欲言,尽情说说)今天,我们学习宋代大诗人叶绍翁写春天的古诗。板书:游园不值二、检查预习请问读熟的同学有多少?这首诗读懂的又有多少?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古诗1、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的时候用心体会、琢磨、看谁读得不但正确、流利,而且还体会出诗歌的感情,能读好古诗。2、检查学生读书情况(1)好的指导方法:引导学生展开朗读比赛、评议,反复朗读古诗(2)不好的指导方法:引导学生回忆春天的美景,体会着把春天的美景读出来,通过

2、评议理解重点的词句。3、教师示范读书,引导学生评议老师读的和同学们读的有什么不同?(重点指导:情绪饱满、气息畅通)4、学生再次练习读书,争取超过老师读的情况5、指名学生读书,引导男、女展开比赛读书6、总结:通过我们多遍读书,有的同学已经把诗的意境读出来了,有的同学读的感情还差一点点,不要紧,大家一会儿还有机会,一会儿我们再练习着读书。四、感受情境,语言描绘1、通过我们多遍的读书、体会、揣摩,大家肯定有许多想法,下面请大家在小组内和小伙伴交流一下你理解到的诗句的意思,也可以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讲一讲。2、学生分组交流3、指学生汇报:有谁愿意讲讲诗句的意思?(学生回答之后请同组的同学互相补充,其余的小

3、组展开评议)4、教师创设情境:这个园子的主人养的花是远近闻名,诗人慕名前来观赏,但是却没有敲开门,大家想想作者的心情怎样?五、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展开想象,诵读全诗1、诗人不是画家,但是用了28个字就画出了一幅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绚丽多彩的图画,这就是诗歌的魅力所在。2、在整首诗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个句子?为什么?3、再次诵读古诗,力争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不同的进步。六、适当扩展,学习古诗过渡:刚才,我们一边读书,一边揣摩;一边读书,一边体会,不仅学懂了古诗,而且还把这首诗读得有滋有味。大家愿意试着用这种方法再学习一首描写明媚春光的古诗吗?1、请大家看材料绝句,这也是一首描写春日景色的小诗。2、同学

4、们可以通过多读、多揣摩的方法,反复练习读古诗,看谁用最段是时间就能够把古诗学会!(学生自学古诗)3、大家读书真认真!下面我们人人都做小老师,把自己感受到的内容给同组小伙伴讲一讲、读一读、说一说。大家也可以另外选择自己喜欢的同学结合成小组,或者是和老师组成一个小组咱们一起共同学习、交流。4、各小组交流、汇报学习成果5、检查学习效果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形式,到前面展示一下自学习成果,可以读一读、说一说7、教师总结:看来同学真的是无比的聪明,一块合作就学会了古诗。在诗歌的百花园中,描写春光的诗歌还有许多许多。板书设计: 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圆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03

5、2009年9月 8日宿新市徐公店3、有感情朗读、背诵这首诗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景的古诗?咏柳、绝句、春晓,这些古诗都从不同侧面、角度向我们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美丽。2、以前学习古诗理解诗句时常用哪些方法?(释、调、连、补、留)3、今天也用这“五字法”理解这首诗。范读。同时大屏幕打出背景图。配乐范读、齐读二、小组自学,初读理解。要求:1、不理解的字、词划出讨论,初步理解每句诗意。2、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丽。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1、指名读,检查读的情况。2、你读懂了什么?还

6、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一起讨论、交流。3、齐读一、二句:1、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篱落:篱笆疏疏:稀疏径:小路深:深远理解时“调”一下: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深向远方。板书:篱笆一径这句诗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远望到的。紧接着作者收回视线,从远望到近观,又看到了什么呢?2、齐读第二句,又抓住了什么景物?树头理解:树头:树枝头未:没有阴:树荫为什么没形成树荫?(因为叶子未长大)。理解时应“补”枝头上的花已经落了,但叶子还未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4、理解三、四句:1、抓住哪些景?儿童黄蝶菜花 走:跑急走:快跑诗意: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追到没有?2、女生读第4句:处:地方寻:寻找

7、为什么无处寻?黄色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二、绘幅彩画,深化理解。1、这首诗有静有动,有声有动,情意盎然,充满童趣。如果我们把这首诗画下来,要画哪些景物?(篱落一径枝头儿童黄蝶菜花)2、在这些景物中,要用上哪些颜色?黄(绿)(黄)补充板书,完成板书。3、自由动手绘画。(配乐)三、课外延伸,引导练笔按这首诗的三、四句的意思进行改写,描写捕蝶这一场面,写时要注意动态描写,扣住“急走、追、寻”等词语去进行想象发挥。题目为捕蝶。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042009年9月12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晓出净慈寺送林

8、子方。2、读懂这两首诗的诗句,体会感情,感受意境。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一、复习导入背诵游园不值。二、自主学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1、读通全诗。2、朗读、感悟诗意及作者的思想感情。3、小组合作,共同探讨。三、汇报自学收获1、指名到台上当小老师,指着字幕片上的诗句,逐词逐句讲解需要点拨的地方:2、自读、感悟,读懂诗句,体会情感。3、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四、汇报学习收获1、请一名学生上台讲诗意,其他人随时质疑,“小老师”若解答不出,教师相机点拨。(1)“净慈寺”与“西湖”有何联系?题目中的“净慈寺”是一个佛寺,在杭洲西湖边上。(2)“林子方”,是作者的朋友。(3)题目意思是

9、清早走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看到的景色。)(4)“无穷”,在诗中指范围广,无边无际。“无穷碧”,指无边的绿伸向远方。(5)“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特别可爱。引导:同样是写西湖,这首诗与前一首有什么不同?(前一首诗中作者用奇丽的想象把西湖拟人化了,表现了西湖之美;这一首诗作者集中描绘了湖面莲叶、荷花,红绿相映,荷日生辉,把西湖之美具体化了。2、看图,(用投影)直观感受西湖六月的美。3、感情朗读,并背诵这首诗。六、总结1、指名朗读三首诗。2、说说每首诗的各自特色和情感表达方面的相同之处。3、谈谈自己的收获。七、布置作业1、抄写课文。2、阅读相关内容的古诗并背诵一首。3、为“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

10、出墙来”或“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配画。附:板书设计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052009年9月17日1、读懂两首描写西湖美景的古诗,体会感情,感受意境。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教学重点:体会古诗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读。(学生畅所欲言,尽情说说)今天,我们学习宋代大诗人叶绍翁写春天的古诗。二、检查预习请问读熟的同学有多少?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古诗1、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2、检查学生读书情况(1)好的指导方法:(2)不好的指导方法:3、教师示范读书,引导学生评议老师读的和

11、同学们读的有什么不同?4、学生再次练习读书,争取超过老师读的情况5、指名学生读书,引导男、女展开比赛读书6、总结:四、感受情境,语言描绘1、通过我们多遍的读书、体会、揣摩,大家肯定有许多想法,下面请大家在小组内和小伙伴交流一下你理解到的诗句的意思,也可以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讲一讲。2、学生分组交流3、指学生汇报:(学生回答之后请同组的同学互相补充,其余的小组展开评议)4、教师创设情境:突然,作者的眼前一亮,看到了一株粉红色的杏花,开的是那样鲜艳,那样旺盛,此时诗人的心情怎样?又会想到些什么?五、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展开想象,诵读全诗1、诗人不是画家,但是用了28个字就画出了一幅有动有静、有声有色、

12、绚丽多彩的图画,这就是诗歌的魅力所在。2、在整首诗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个句子?3、再次诵读古诗,力争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不同的进步。4、下面我们都做小诗人,不拘形式地练习背诵古诗。过渡:春色满园关不尽,一枝红杏出墙来。062009年9月25日出塞教学要求:1、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结合阅读“译文”弄清诗句的意思,感受诗歌的意境。2、引导学生多诵读,体味诗的意蕴,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3、收集一些自己能读懂的古诗,增加语文积累。一、学习出塞1、读课文,解题。塞:关塞,边塞。你怎么理解题目?简介作者王昌龄,唐代著名的诗人。字少伯,很有才华,曾中进士,擅长“七绝”,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今天学的是他最著名

13、的一首诗。2、教师范读课文。3、交流自学体会。4、提出问题,教师归纳,集体解决。(l)秦时明月汉时关:(学生理解不了。教师提示讲解)这一句应用了一种古修辞方法(“互文”),应当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也就是说,明月照在关塞上的景象,自秦汉一来,一直如此。(2)万里长征人未还;表面意思是,万里远征的人还没有回来。实际上是说,战乱终年不止,远征的战士还没有返回家园。(3)教师简介“龙城”“飞将”“胡马”“阴山”等词语。以利于学生理解这两句诗。5、体会诗的意境。(l)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古代战乱不断发生,百姓苦不堪言;盼望能有飞将军重出,救百姓于水火;这首诗意境深远,言少意多。(2

14、)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体会作者渴望出现英勇善战,巩固边防的心情。凉州词综合资料 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一)凉州词 课文助读1、 作者介绍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绛郡(jn)(现在的山西省新绛县)人,曾经做过县主簿、县尉一类小官。他的诗感情强烈,气象阔大。在唐玄宗天宝(公元742755)初年,常常和王昌龄、高适等一起做诗,是当时著名诗人。可惜他的作品散失很多,被保存下来的只有六首。2、字词注解凉州:州治在现在的甘肃省武威县。凉州词是按照凉州地方乐词制成的歌词。仞:古代长度单位名,七尺或八尺

15、为一仞。万仞,极力形容山的高。羌:我国古代西北地域的一种民族。羌笛:羌人吹的笛子。杨柳:古代一种歌曲的名称,叫折杨柳。这里一语双关,一方面说羌笛哀怨地吹出折杨柳曲,另一方面借杨柳来象征春天富有生意的景色,“怨杨柳”包含着怨恨西北地区常年荒凉,没有春光来临。玉门关:在现在的甘肃省敦煌县西。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以景抒情)但使不叫(联想言志)072009年10月9日杜甫的望岳1、知识与能力:领会诗歌的丰富内涵和精美语言,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和诗歌的修辞方式。提高对诗歌艺术的审美能力。2、过程与方法: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感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一、导入 :杜甫:号称“诗圣”,是我国唐

16、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内容深刻。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朝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诗史”。现在我们来集中学习他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三首诗歌,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思想的发展变化和当时的社会状态。二、学习望岳:1、播放录音,学生朗读。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感、正音正字。2、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教师从节奏、语调、情感等方面加以指导。3、师生同读,同时多媒体显示朗读节奏、重音,要求学生读出感情。4、分组朗读交流,理解诗歌的竟境美。(1)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明确: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

17、地域之广阔(齐鲁青未了),景色之秀美(造化钟神秀),山势之高峻(阴阳割昏晓;会当凌色顶,一贤众山小)。(2)全诗中最让你感到心胸激荡的两句?说说偏爱这两句的理由。(3)作者当时为什么有这样的理解呢?1、唐朝盛世。2、诗人年轻,意气风发。3、漫游泰山,热情歌颂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进而透露出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5、合作探究: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6、朗读背诵,并以“我想对杜甫说,诗人啊,你”的句式,讲讲你学了望岳的感受与收获。三、阅读赏析春望1、学生自由朗

18、读全诗,要求读出节奏、读准重音、读出感情。2、学生分组讨论与交流:这首诗与望岳在内容上有哪些不同?诗歌风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四、创新学习,能力升级1、学生合作讨论,完成课后练习三。并分别以这两首诗的题目为上、下联的开头,试写一组对偶句。(示例:望岳叙写少年志,春望抒尽家国愁)。2、有人将“国破山河在”一句中的两个字调换了一下位置,便成了一条保护环境的警示语,你能写出这个句子吗?(明确:国在山河破)3、把这两首诗译成现代诗歌,尽量做到押韵。五、朗诵这首诗。082009年10月15日天净沙秋1初步了解元曲的基础知识。2、在诵读吟咏中体会本曲的语言特色,品味曲中所创设的意境,学会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的

19、情感。一、简介元曲,导入课题。1、刚才我们背的唐诗和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非常耀眼的明珠。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一种和唐诗宋词齐名的元散曲。元散曲,顾名思义,就是元朝的散曲。我们来看看大屏幕上的相关资料:(屏幕出示,老师读) 散曲是元代新诗体,分小令和套数两种。它原来是流行于民间的小曲,句子长短不齐,有一定的腔调,类似于词。它和词不同的地方是用韵加密了,几乎每句都押韵。而且,对于字数的规定没有原来那么严格。2、让我们来看看,今天要学的到底叫什么呢?(大屏幕出示:天净沙。秋) 3、指名两个人读题。读了题目,你明白了什么呢?你还想明白什么?(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天净沙”是什么?) 解释:

20、“天净沙”,曲牌名,即告诉我们该怎么唱的。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歌谱,你一看到“天净沙”这三个字,就知道这首曲子该怎么来演唱了。二、初读课文 1、导入:在杜牧的眼中,秋天是那满山比二月鲜花还要艳丽的枫叶;在刘禹锡的眼中,秋天是那翱翔于碧霄的仙鹤。那么在元朝著名文学家白朴的眼中,秋天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天净沙这首曲子。2、学生自由朗读。三、检查自学,指导朗读。1、谁来读一读这首曲子?指名一人读,第一个注意听有没有读准确。读得字正腔圆,真好!学着他的样子,我们一起来读:“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如果我换一种方法,这样读天净沙。秋(缓慢而深情地读),有感觉吗?有味道吗?读古诗词就要

21、读出这样的味道来。你们试着读一读,争取读出你的味道和感觉。(打开音乐,生自由读) 我们一起读,读出你自己的味道和感觉。(生齐读) 四、读词品句,品味诗文意蕴。同学们,如果你是一位出色的画家,读了这首曲子,你会在画布上画上哪些景物呢?1、根据学生回答,卡片出示: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静静地,让我们想一想,这六个词语,这六种景物,给了你怎么样的感觉呢?你又是从哪几个字词中看出来的呢?学生回答(孤独或者萧瑟等类似词语)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孤独 你能告诉老师,你是从哪几个字看出来的吗?(指导学生找出“孤、残、老、寒”) 请大家再看书本,这六个词语,它们都是什么词?2、请你再接着说,如果你是画家,你

22、还会在纸上画一些什么呢?根据学生回答,卡片出示:(用上不同颜色的卡纸)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它仍旧和刚才那两句一样,又是一组静悄悄的、并列的(名词),又是找不到一个(动词),又是给我们一种(安静的感觉)。4、小结:纵观全文,有动有静,有明有暗,有远有近,难怪人们把这首天净沙。秋称为“秋意之圣”啊!同学们,就是这种感受,这种感情,这种心灵的天净沙。天净沙-秋元 白朴 孤独 孤村 落日 残霞 静萧瑟 轻烟 老树 寒鸦 飞鸿 动092009年10月19日独坐敬亭山教学目标1、能结合注释理解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词义。2、能结合插图说出诗句意思。3、背诵默写这三首古诗词

2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一、教学过程激趣导入: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根据学生课堂反应,教师提示:一个称“诗仙”,一个称“诗圣”) 1、揭题。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生在可能会背要学习的这首,应该表扬,且可顺势揭题) 2、释题,简介背景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教师介绍背景。引语:“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初步理解要求学生围绕问题,自由读诗,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尽:完。独去闲:可以交换词序解释,悠闲地独自离去了)指名回答,评议交流。吟读,体会诗人

24、的思想感情自由吟读并讨论: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最欣赏哪一句?望洞庭形象感知,揭示诗题:出示教学挂图。你知道洞庭湖吗?谁来介绍一下?我们来欣赏诗人刘禹锡是怎么描写的。(板书诗题)自由吟读:学生边读边参阅课文注解,试着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随时发问。教师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普遍性与否,或个别讲解或引导集体理解。指名朗读,同桌间逐句说说意思。点拨理解“两相和”,可以让学生结合看图吟诵体会。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诵读,体会比喻的巧妙。(用镜子比喻水面的明净光亮,似乎并没有奇特之处,同学的作文中也常常这样描写,这里让人感到新颖的是用“未磨”的镜子来比喻月光下的湖面。湖面上略带水雾,在月光映照下,呈现一种别有情致的朦胧的美,所以诗人不说它像明镜,而说它像“未磨”的镜,真是别出心裁。(君山是屹立在洞庭湖中最有名的一座山,如此壮阔的山水,只因是遥看,所以才像“白银盘里一青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