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51 ,大小:1.91MB ,
资源ID:8568426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856842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马氏体转变.ppt)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马氏体转变.ppt

1、1,马氏体-碳在-Fe 中的过饱和固溶体。成分与母相奥氏体相同,为一种亚稳相。碳原子位于-Fe的bcc扁八面体间隙中心,即点阵各棱边中央和面心位置。体心正方点阵 bct-马氏体。,第4章 马氏体相变,4.1 马氏体的晶体结构,2,图4-1 a)奥氏体的正八面体间隙 b)马氏体的扁八面体间隙,3,马氏体点阵常数和碳含量的关系,4,图4-2 点阵常数与碳含量的关系,5,c/a=1+0.046 P(4-2)碳原子在马氏体点阵中的分布:碳原子发生有序分布,80%优先占据c轴方向的八面体间隙位置,20%占据其它两个方向的八面体间隙位置,此时出现(4-2)式的正方度。,马氏体的正方度,6,(1)马氏体相变

2、的无扩散性,钢中马氏体相变时无成分变化,仅发生点阵改组。可以在很低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并且相变速度极快。原子以切变方式移动,相邻原子的相对位移不超过原子间距,近邻关系不变。,4.2 马氏体相变的主要特征,7,图4-3 马氏体形成时引起的表面倾动,表面浮凸现象,(2)表面浮凸现象和不变平面应变,8,图4-4 直线划痕的变形情况(a)实验结果(b)在界面处失去共格(c)划痕扭曲,9,马氏体往往在母相的一定晶面上开始形成,这一定的晶面即称为惯习面。马氏体和母相的相界面,中脊面都可能成为惯习面。钢中:0.5%C,惯习面为111,0.51.4%C,为225,1.51.8%C,为259。直线划痕在倾动面处改

3、变方向,但仍保持连续,且不发生扭曲。说明马氏体与母相保持切变共格,惯习面未经宏观可测的应变和转动,即惯习面为不变平面。,惯习面和不变平面,10,倾动面一直保持为平面。发生马氏体相变时,虽发生了变形,但原来母相中的任一直线仍为直线,任一平面仍为平面,这种变形即为均匀切变。造成均匀切变且惯习面为不变平面的应变即为不变平面应变。,不变平面应变,11,图4-5 三种不变平面应变 a)膨胀 b)孪生时的切变 c)马氏体相变时-切变+膨胀,12,相变以共格切变方式进行所至。,K-S 关系:111110M;M 由于3个奥氏体方向上(每个方向上有2种马氏体取向)可能有6种不同的马氏体取向,而奥氏体的 111

4、晶面族中又有4种晶面,从而马氏体共有24种取向(变体)。,(3)马氏体和奥氏体具有一定的位向关系,13,111110M;M 按西山关系,在每个111面上,马氏体可能有3种取向,故马氏体共有12种取 向(变体)。,西山关系:,14,G-T关系:和 K-S关系略有偏差 111110M 差10 M 差20 K-S关系和西山关系的比较:晶面关系相同,只是晶面内的方向相差 5016。,15,图4-10 转变量-时间关系,(4)马氏体相变的变温性,16,图4-11 转变量-温度关系,在Mf点以下,虽然转变量未达到100%,但转变已不能进行。如Mf点低于室温,则淬火到室温将保留相当数量的未转变奥氏体,称为残

5、余奥氏体。,17,A M Ms,Mf;As,Af;As Ms 钢中马氏体加热时,容易发生回火分解,从马氏体中析出碳化物。Fe-0.8%C钢以5000/S快速加热,抑制回火转变,则在590600发生逆转变。,(5)马氏体相变的可逆性,18,4.3.1 板条马氏体 在低、中碳钢,马氏体时效钢中出现,形成温度较高。基本单元板条为一个个单晶体。,图4-12 板条马氏体示意图,4.3 马氏体的形态及其亚结构,19,许多相互平行的板条组成一个板条束,它们具有相同的惯习面。板条马氏体的惯习面为111,位向关系为K-S关系。由于有四个不同的111面,所以一个奥氏体晶粒内可能形成四种马氏体板条束。每个惯习面上可

6、能有六种不同的取向,板条束内具有相同取向的小块称为板条块,常常呈现为黑白相间的块。,20,板条马氏体的亚结构为高密度位错,所以板条马氏体也称为位错马氏体。不呈孪晶关系的板条间存在一层残余奥氏体薄膜,这种微量的残余奥氏体对板条马氏体的韧性贡献很大。呈孪晶关系的板条间就不存在这种残余奥氏体薄膜。,21,图4-13(a)板条马氏体(b)片状马氏体,22,图4-14 片状马氏体示意图,在中、高碳钢,高镍的Fe-Ni合金中出现,形成温度较低。,4.3.2 片状马氏体,片状马氏体形成,23,先形成的第一片马氏体横贯整个奥氏体晶粒,使后形成的马氏体片的大小受到限制。后形成的马氏体片,则在奥氏体晶粒内进一步分

7、割奥氏体晶粒,所以后形成的马氏体片越来越短小。片状马氏体的立体外形呈双凸透镜状,多数马氏体片的中间有一条中脊面,相邻马氏体片互不平行,大小不一,片的周围有一定量的残余奥氏体。,24,惯习面:随形成温度的下降,由225变为259,位向关系由K-S关系变为西山关系。亚结构为细小孪晶,一般集中在中脊面附近,片的边缘为位错。随形成温度下降,孪晶区扩大。马氏体片互成交角,后形成的马氏体片对先形成的马氏体片有撞击作用,接触处产生显微裂纹。,25,(1)Ms点 Ms点高-形成板条马氏体。Ms点低-形成片状马氏体。C%Ms 板条M 板条M+片状M 片状M 位错M 孪晶M,4.3.3 影响马氏体形态及其亚结构的

8、因素,26,图4-15 滑移和孪生的临界分切应力与温度的关系,(2)奥氏体与马氏体的强度,27,当马氏体在较高温度形成时,滑移的临界分切应力较低,滑移比孪生更易于发生,从而在亚结构中留下大量位错,形成亚结构为位错的板条马氏体。由于温度较高,奥氏体和马氏体的强度均较低。相变时,相变应力的松驰可以同时在奥氏体和马氏体中以滑移方式进行,故惯习面为(111)。,28,随着形成温度的下降,孪生的临界分切应力较低,变形方式逐渐过渡为以孪生进行,形成亚结构为孪晶的片状马氏体。若奥氏体的S低于206MPa,应力在奥氏体中以滑移方式松弛。由于形成的马氏体强度较高,应力在马氏体中只能以孪生方式松弛,则形成惯习面为

9、(225)的片状马氏体。若奥氏体的S超过206MPa,相变应力在两相中均以孪生方式松弛,则形成惯习面为(259)的片状马氏体。,29,C%0.2%的低碳钢、低碳低合金 钢,如20#、15MnVB钢等,组织为板条马氏体,具有高强度、高韧性、低的冷脆转化温度。,4.3.4 工业用钢淬火马氏体的金相形态,(1)低碳钢中的马氏体,30,如45#、40Cr 钢等,淬火后为板条马氏体+片状马氏体的混合组织。由于通常选用较低的奥氏体化温度,淬火后获得的组织极细,光学显微镜较难分辨。,(2)中碳结构钢中的马氏体,31,如 T8、T12钢,为片状马氏体。通常采用不完全加热淬火(在Ac1稍上加热,保留一定量未溶渗

10、碳体颗粒),获得隐晶马氏体+渗碳体颗粒的混合组织。隐晶马氏体极细,光学显微镜较难分辨。,(3)高碳工具钢中的马氏体,32,T0为相同成分的马氏体和奥氏体两相热力学平衡温度,此时 G=0G 称为马氏体相变驱动力。,图4-16 自由能-温度关系,4.4 马氏体相变热力学,4.4.1 相变驱动力,33,相变化学驱动力用来提供切变能量、亚结构储存能、膨胀应变能、共格应变能、界面能等,所以要有足够大的相变驱动力。Ms点为奥氏体和马氏体两相自由能之差达到相变所需的最小驱动力(临界驱动力)时的温度。,34,碳含量C%Ms,Mf,图4-18 Ms 与碳含量关系,4.4.2 影响钢的Ms 点的因素,(1)奥氏体

11、的化学成分,35,合金元素 除 Co、Al外,其它合金元素均降低Ms 点。解释:碳或者合金元素降低A3点,降低奥氏体的自由能并提高马氏体(过饱和铁素体)的自由能,也降低了T0 温度,从而降低Ms 点。碳或者合金元素固溶强化了奥氏体,s,使切变所需能量增高,Ms。,36,奥氏体的晶粒大小 奥氏体晶粒细化 Ms 晶粒细化 s 切变阻力 Ms 弹性极限以内的应力 多向压应力阻碍马氏体转变,Ms 拉应力促进马氏体转变,Ms,(2)其它因素对Ms 点的影响,37,在 Ms 点以上,对奥氏体进行塑性变形,当形变量足够大时,将抑制随后冷却时的马氏体转变,Ms点降低,残余奥氏体量增多,称为奥氏体的机械稳定化。

12、少量塑性变形对马氏体转变有促进作用,而超过一定量的塑性变形将对马氏体转变产生抑制作用。,4.4.4 奥氏体的机械稳定化,38,当变形度小时,增加了奥氏体中有利于马氏体形核的晶体缺陷。当变形度较大时,在奥氏体中形成大量亚晶界和高密度位错区,奥氏体产生加工硬化,屈服强度提高,阻碍切变过程,从而使奥氏体稳定化。,原因:,39,4.5.1 马氏体的变温形成,马氏体相变也是通过形核与长大进行。变温时,在Ms点以下,无孕育期,瞬时形核,瞬时长大。马氏体量随温度下降而增加。,4.5 马氏体相变动力学,40,降温时,马氏体量的增加是靠新马氏体的不断产生,而不是靠先形成马氏体的长大。,41,马氏体转变通常不能进

13、行到底,有一部分未转变的奥氏体残留下来,称为残余奥氏体。AR-retained austenite 通常淬火只淬到室温为止,高于很多钢的Mf 点,冷却不充分,形成AR。,4.5.2 残余奥氏体,42,43,因本身较软,会降低淬火钢的硬度;不稳定,易使零件产生变形开裂;降低硬磁钢的磁感应强度;可提高某些钢的韧性和塑性。,残余奥氏体的作用:,44,4.5.3 奥氏体的热稳定化,45,淬火时因缓慢冷却或在冷却过程中停留而引起的奥氏体稳定化,称为热稳定化。,图4-21 奥氏体热稳定化现象示意图 在Ms 点以下等温停留,将引起点降低以及 AR 量增多。,46,奥氏体的热稳定化是由于在适当温度停留过程中,

14、奥氏体中的碳、氮原子与位错发生交互作用形成柯氏气团,从而强化了奥氏体,使马氏体相变的阻力增大所致。,奥氏体热稳定化的本质:,47,C%硬度 C 0.6%以后,淬火钢硬度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残余奥氏体量的增加。,4.6 马氏体的性能特点,4.6.1 马氏体的强度和硬度,48,固溶强化 间隙式碳原子造成的点阵不对称畸变,产生一个强应力场,该应力场与位错产生强烈的交互作用。时效强化 自回火,碳原子在马氏体晶体缺陷处(位错、孪晶界)的偏聚,以及碳化物的弥散析出。,马氏体的强化机制:,49,相变强化 亚结构强化,高密度位错以及微细孪 晶,阻碍位错运动。马氏体晶体(原奥氏体晶粒)尺寸越 细小,强度越高。,50,低碳位错型马氏体具有相当高的强度和良好的韧性,高碳孪晶型马氏体具有高的强度但韧性极差。高碳孪晶型马氏体高脆性的原因:亚结构为细小孪晶 容易产生显微裂纹,4.6.2 马氏体的塑性与韧性,51,马氏体的比容远大于奥氏体 钢在淬火时要发生体积膨胀,产生内应力、变形、开裂。马氏体具有铁磁性 钢在淬火后,矫顽力升高,导磁率下降。马氏体的含碳量越高,矫顽力越高。,4.6.3 马氏体的物理性能,马氏体的形成,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