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5 ,大小:802KB ,
资源ID:8592703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859270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夯扩桩的验收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夯扩桩的验收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1、2.2符 号33基本规定53.1适用条件53.2勘察要求54夯扩桩构造64.1一般规定64.2桩身构造85夯扩桩设计95.1一般规定95.2基桩竖向抗压承载力125.3基桩竖向抗拔承载力155.4基桩水平承载力165.5桩身强度验算175.6桩基沉降计算185.7桩基承台设计186夯扩桩复合地基设计196.1一般规定196.2复合地基承载力验算196.3复合地基沉降变形验算207夯扩桩施工217.1施工机具、设备217.2施工准备227.3现场施工237.4成桩过程工程质量检查258夯扩桩工程质量检测与验收258.1一般规定258.2桩身完整性和承载力检测268.3竣工验收27附录A夯扩桩施工

2、工艺示意图29附录B夯 扩 桩 施 工 记 录 表30附录C夯扩灌注桩及钢筋笼隐蔽验收记录311总 则1.0.1为了在沉管夯扩桩设计和施工中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陕西省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沉管夯扩桩勘察、设计、施工、质量检测与验收。1.0.3采用沉管夯扩桩的工程,应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综合考虑上部结构类型、荷载特征、施工技术条件与环境因素等,做到因地制宜,合理设计,精心施工,严格检测。1.0.4在进行沉管夯扩桩基设计、施工、检测与验收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2术语、符号2.1术 语2.

3、1.1沉管夯扩桩 pipe sinking compacted base-enlarged pile沉管夯扩桩是采用桩锤夯击夯管成孔,再向管内灌注一定量混凝土并夯击,使得管内底部现浇混凝在桩端形成一定尺寸的扩大头形混凝土灌注桩。2.1.2夯扩参数 compacted base-enlarged parameter设计夯扩桩成桩直径、桩长、扩大头直径、夯扩次数等施工参数。2.1.3沉桩深度 pipe sinking depth场地地面至扩大头顶面的距离。2.1.4褥垫层 mattress level为保证桩、土共同承担荷载,减少基础底面的应力集中,在桩端和基础之间设置的垫层,其厚度一般在1503

4、00范围。2.1.5贯入度 set在锤重和落距一定的条件下,每次锤击桩管进入地基土中的深度。2.1.6充盈系数 fullness coefficient实际灌注混凝土的桩身体积与设计计算的桩身体积之比。2.2符 号2.2.1 作用和作用效应Gp基桩自重标准值;Hk单桩基础和群桩基础中的基桩桩顶处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的水平力;HEk单桩基础和群桩基础中的基桩桩顶处相应于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的水平力;N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的桩顶轴向压力;Nk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轴心竖向力作用下,桩顶平均竖向力;NEk地震作用效应和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桩顶平均竖向力;2.2.2抗力和材料性能Es压缩模量;

5、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y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spk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k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qsik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ppk桩端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uk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sk单桩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pk单桩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R基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Rh单桩基础和群桩基础中的基桩桩顶处的水平承载力特征值。Ra复合地基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TK单桩基础和群桩基础中的基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2.2.2 几何参数Ap桩端扩大头面积;A桩身截面积;As受拉钢筋截面积;c外管下沉底端至设计桩底标高之间的距离;D扩大头计算

6、直径;d0外管内径;H灌注混凝土高度;h外管上拔高度l混凝土桩身长度;L桩管长度;u桩身周长;Z桩身进入持力层的深度;2.2.3 计算参数扩大头直径计算修正系数;m面积置换率;o基桩重要性系数;i抗拔系数;端阻力增强系数;c成桩工艺系数;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3基本规定3.1适用条件3.1.1夯扩桩适用于处理人工填土、一般黏性土、黄土、粉土及稍密的砂土、碎石土等。3.1.2夯扩桩可用于桩基础或复合地基。3.1.3夯扩桩的桩端持力层宜选择可塑坚硬状态黏性土、非湿陷性黄土,中密密实的粉土、砂土或碎石土。3.1.4选用夯扩桩时,应考虑夯扩桩沉桩的可能性以及施工中产生的振动、噪音及挤土效应对周边环境的影

7、响。3.2勘察要求3.2.1夯扩桩岩土工程勘察除应符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及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的有关规定外,尚应满足下列规定:1 对桩端持力层,应采用标准贯入试验、连续的动力触探或静力触探等原位测试手段。原位测试孔的数量不少于3孔,标准贯入试验的频数不小于6次。2 当桩端持力层以下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加深勘探孔深度,并进行下卧层强度验算。3 当桩端持力层顶面埋深变化较大时,应加密勘探孔,并提供持力层顶面高程等值线图。3.2.2岩土工程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1 查明场地各层岩土的类型、埋深、分布、工程特性和变化规律;2 查明水文地质条件

8、,评价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影响;3 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查明可液化土层和特殊性岩土层分布及其对工程建设的危害程度,并提出防治措施和整治方案的建议;4 提供各层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承载力特征值;评价地基的均匀性,对需要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5 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3.2.3桩基础尚应包括:1 提供桩径、桩长的建议和桩端持力层的力学特性描述;2 提供桩侧阻力和端阻力,必要时估算单桩竖向、水平向及抗拔承载力;3 分析成桩的可能性,预测成桩挤土效应的影响,并提出保护措施建议。3.2.2夯扩桩复合地基尚应包括:1 预估单桩承载力

9、和复合地基承载力;2 评价复合土层段及桩端以下压缩层深度范围内土层的压缩性。4夯扩桩构造4.1一般规定4.1.1 夯扩桩的桩径宜选用300600mm。4.1.2 夯扩桩的桩长应根据工程要求和工程地质条件通过计算确定,桩长与桩径的比值L/d不宜大于50,成桩深度不宜大于25m。4.1.3 夯扩桩用于桩基时,桩顶嵌入承台内不少于50mm。4.1.4 夯扩桩扩大头直径D与桩身直径d之比宜取23。扩大头应根据桩端持力层的性质和设计要求的单桩承载力进行设计。4.2 桩身构造4.2.1 夯扩桩用于桩基础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5;用于复合地基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0。4.2.2 扩大头应采用

10、干硬性混凝土夯填,填料塌落度宜为4060mm。扩大头的填料量应以十击贯入度控制,不宜大于计算值的1.2倍;当大于1.2倍时应另选桩端持力层或调整桩距。4.2.3 夯扩桩中纵向钢筋应沿桩身周边均匀布置,并沿桩长通长配置:1 纵向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5mm,水下浇注混凝土时不得小于50mm。2 纵向钢筋净距不应小于60mm。3 纵向钢筋的配筋率,在6度区及非地震区不小于0.3%,在7度区不小于0.4%,在8度区不小于0.5%。纵筋直径不应小于12,受压桩纵筋数量不应少于6根,抗拔桩和受水平力较大的桩纵筋数量不应少于8根。对于承受水平荷载的桩和抗拔桩,纵向钢筋尚应满足计算要求。4 纵向钢

11、筋伸入承台的长度不应小于35倍纵筋直径。5 纵向钢筋进入扩大头的长度,受压时不小于20倍纵筋直径,抗拔时不应小于35倍纵筋直径。4.2.4 夯扩桩中箍筋应采用螺旋式箍筋:1 箍筋直径不小于6mm。2 箍筋间距宜为200300mm。3 桩顶5倍桩径范围内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4 桩身穿过液化土层时,位于液化土层范围内的桩身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5 当桩长超过4m时,应每隔2m左右设一道直径不小于12mm的焊接加劲箍筋。4.2.5 夯扩桩用于复合地基时,桩身可不配筋。5 夯扩桩设计5.1 基本原则5.1.1 夯扩桩的设计应根据建筑规模、功能特征、对差异沉降的敏感程度、场地地基和建筑物体

12、形的复杂性及由于桩基问题引起建筑物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的程度,分为三个设计等级,见表5.1.1。表5.1.1 建筑桩基设计等级设计等级建筑类型甲级重要的建筑;3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100的高层建筑;体形复杂且层数相差超过10层的高低层(含纯地下室)连体建筑;20层以上框架-核心筒结构及其他对差异沉降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场地和地基条件复杂的7层以上的一般建筑及坡地、岸边建筑;对相邻既有工程影响较大的建筑乙级除甲级、丙级以外的建筑丙级场地和地基条件简单、荷载分布均匀的7层及7层以下的一般建筑5.1.2 应根据建筑物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建筑场地与环境的有关资料及建筑物的有关资料进行夯扩桩的设计。5.1.3

13、 夯扩桩的扩大头应进入可靠的持力土层。欠固结土层、湿陷性土层、液化土层、饱和软土及高压缩性粘性土不应作为桩端持力层。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粘性土、粉土不宜小于3倍桩身直径,砂土不宜小于2倍桩身直径,碎石土不宜小于1倍桩身直径。5.1.4 在抗震设防区,桩进入液化土层以下稳定土层的长度应按计算确定;对于碎石土,砾、粗、中砂,密实粉土,坚硬粘性土不应小于23倍桩身直径,对粉、细砂及其他一般粘性土、粉土不应小于45倍桩身直径。5.1.5 桩端扩大头以下持力层的厚度不宜小于桩端扩大头直径的3倍。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扩大头以下持力层厚度应通过下卧层验算确定。软弱下卧层的验算,应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14、94的有关规定进行。5.1.6 对于用于自重湿陷性场地和其他可能出现负摩阻力的桩基,宜采取措施减少负摩阻力。5.1.7 排列基桩时,宜使桩群合力点与长期荷载重心重合,并使基桩受水平力和力矩较大方向有较大的内力偶臂;墙下布桩时,在墙的转角处应布置桩,在纵横墙交接处宜布置桩;柱下不宜采用一柱一桩或一柱两桩,如需采用,应采取可靠措施。5.1.8 夯扩桩的桩中心间距应以施工时不影响到相邻桩的施工质量为宜。基桩的最小中心距应符合表5.1.8的规定。表5.1.8 夯扩桩的最小中心距土类排数不少于3排且桩数不少于9根的摩擦型桩基其他情况非饱和土、饱和非粘性土2.2D且4.0d2.0D且3.5d饱和粘性土2.

15、5D且4.5d5.1.9 同一基础相邻桩的桩底标高差,不宜超过1/2的相邻桩中心距。5.2 一般规定5.2.1 夯扩桩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取值不宜大于4500kN。5.2.2 应根据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进行夯扩桩设计。5.2.3 所有夯扩桩基均应进行承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计算内容包括:1 基桩的竖向(抗压和抗拔)承载力计算和水平承载力计算。2 桩身和承台的承载力验算,桩身露出地面或桩侧为液化土层、自重湿陷性土层、欠固结土层及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10kPa的土层时,应进行桩身压屈验算。3 桩端持力层下面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验算下卧层的承载力。4 对位于坡地、岸边的桩基应验算

16、整体稳定性。5 对于抗浮、抗拔桩基,应进行基桩和群桩的抗拔承载力计算。6 按照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应进行抗震验算的桩基,应验算基桩的抗震承载力。5.2.4 下列夯扩桩基应进行变形验算:1 对沉降有严格要求的建筑物,桩端存在软弱下卧层的甲、乙级建筑桩基以及体形复杂、荷载分布显著不均匀的甲、乙级建筑桩基应验算沉降;2 水平荷载较大或对水平变位有严格要求的甲级建筑桩基,应验算水平位移。5.2.5 夯扩桩基础设计时,所采用的荷载作用效应与相应的抗力应符合下列规定:1 进行夯扩桩基桩承载力验算时,应采用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相应的基桩承载力应采用特征值。2 进行夯扩桩基变形验算时,应采

17、用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3 验算坡地、岸边建筑桩基的整体稳定时,应采用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4 计算桩身承载力和配筋及进行承台设计时,应采用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5 桩身裂缝控制验算时,应采用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承台裂缝控制验算时,应分别采用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和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6 夯扩桩桩基结构安全等级、结构重要性系数0应根据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采用,除临时性建筑外,重要性系数0应不小于1.0。5.2.6 在施工过程和建成后使用期间,应进行系统的沉降观测直至沉降稳定。5.2.7 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夯扩桩,桩基设计还应满足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设计规范GB

18、50025中的有关规定。5.2.8 桩周软土因自重固结、自重湿陷性黄土浸水湿陷、地面大面积堆载、降低地下水位等原因而产生的沉降大于桩的沉降时,应视具体工程情况考虑桩侧负摩阻力对基桩承载力的影响,负摩阻力的计算参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的有关规定。5.2.9 抗震设防区,夯扩桩应按下列原则设计:1 对于可能因地震引起上部土层滑移地段的夯扩桩基,应考虑滑移体对桩产生的附加水平力。2 承台周围回填土应采用灰土、级配砂石、压实性较好的素土分层夯实回填,也可以采用素混凝土回填;当承台周围为可液化土层或极限承载力特征值小于40kPa(或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15kPa)软土且桩基水平承载力不满足计算要求时

19、,宜将承台外每侧1/2承台边长范围内的土加固。3 桩身穿过可液化土层时,液化土层的侧摩阻力应根据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进行折减。4 对于存在液化扩展的地段,应验算桩基在土流动的水平作用力下的稳定性。5.2.10 夯扩桩用作抗拔桩时,应进行桩身裂缝宽度计算。桩身裂缝控制等级及最大裂缝宽度应根据现行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选用。夯扩桩不应用作裂缝控制等级为一级的抗拔桩,不宜用作裂缝控制等级为二级的抗拔桩。5.2.11 桩基结构的耐久性应按照现行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的有关规定进行设计。5.3 基桩竖向抗压承载力5.3.1 夯扩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计算应符合下列极限状态表达式:1 考虑

20、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在轴心竖向力作用下, (5.3.1-1)在偏心竖向力作用下, (5.3.1-2)2 考虑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在轴心竖向力作用下, (5.3.1-3) 在偏心竖向力作用下, (5.3.1-4)式中:Nk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轴心竖向力作用下,桩顶平均竖向力; Nkmax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桩顶最大竖向力; R 夯扩桩基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 NEk 地震作用效应和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桩顶平均竖向力; NEkmax 地震作用效应和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桩顶最大竖向力; 0 夯扩桩基重要性系数,按照本规程第5.2.5-6条的规定取值。5.3.2 夯扩桩单桩的竖向抗压

21、承载力特征值按下式确定: (5.3.2-1) 式中: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5.3.3 夯扩桩单桩的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按下述规定确定:1 甲级建筑桩基应采用现场静载荷试验确定,现场静载荷试验和基桩抗压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取值可按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的有关规定进行。2 乙级建筑桩基宜采用现场静载荷试验确定,当地质条件简单时,可参照地质条件相同的试桩资料,结合静力触探、标准贯入等原位测试和经验参数综合确定。3 丙级建筑桩基可根据原位测试和经验参数确定。5.3.4 在初步设计阶段,可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 (5.3.4-1) 单桩总极限侧

22、阻力标准值; 单桩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桩身周长; 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可按表5.3.4-1取值; 桩端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可按表5.3.4-2取值; li 桩身穿越第i层土的长度; Ap 桩端扩大头面积,,D为桩端扩大头直径。 端阻力增强系数,对黏性土(水下取0.9,水上取1.2),砂土取1.3,碎石土取1.4。夯扩桩极限侧阻力标准值(KPa) 5.3.4-1土的名称土的状态填土2230淤泥1420淤泥质土黏性土流塑软塑可塑硬可塑硬塑坚硬IL10.75IL10.50IL0.750.25IL0.500IL0.25IL02440405555707086869898105粉土稍密中密密实e0

23、.90.75e0.9e0.75264646666688粉细砂10N1515N30N3024484866中砂54747495粗砂95116跞砂 中密(密实)5N63.515N63.51570110116138圆砾、角砾中密、密实N63.510160200碎石、卵石200300全风化软质岩30N50100120140160强风化软质岩160240220300注:1. 表中填土是指堆填年限超过10年的素填土。 2 . 对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应换算为饱和状态取其侧阻力。 3. 对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应按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选取桩侧平均负摩阻力。夯扩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KPa) 5.3.4-2土的名称桩长l(m)l99l1616l2521085085017001500230025003800650140014002200230033003800550012001800190028002700360055006000950170015002600140021002100300019002700粉砂中密密实N151000160030004500细砂中密、2500400036005000440060004000600055007000650080005700750075008500850010000砾砂60009500900010500圆砾、角砾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