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672.50KB ,
资源ID:872200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872200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质量管理复习.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质量管理复习.docx

1、质量管理复习1、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2、过程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3、质量管理的范畴包括(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质量策划活动中的5W1H包括(what)(when)(where)(who)(why)(how)质量控制对象中的4M1E包括(man)(machine)(material)(method)(environment)4、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5、质量检验阶段存在的不足(事后检验)(全数检验)(破坏性检验)6、在统计质量控制阶段,以(休哈顿)为首的工

2、序控制组针对(事后检验)作出(工序控制),以(道格)为首的产品控制组针对(全数检验)作出(抽样检验产品控制)7、前通用电器生产和质量控制经理(费根鲍姆)最先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朱兰)对全面质量管理进行完善8、朱兰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有三个环节,简称“朱兰三步曲”:(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9、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特点:(三全)(一多样) 分别是:(1)全面的质量管理 (2)全过程的管理 (3)全员参加的管理 (4)质量管理方法多样化10、质量形成过程的表达方式(质量螺旋)(质量环)11、质量改进的工具(朱兰三步曲)(PDCA循环) 朱兰三步曲: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 PDCA循环

3、: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12、现代质量管理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管理理念:(1)戴明提出质量管理原则14条(2)朱兰提出质量改进10条(3)费根鲍姆以及朱兰提出全面质量管理准则(4)克劳士比“零缺陷之父”提出质量改进纲要14点(5)哈林顿提出质量定律5条13、引起质量变异的原因按来源划分通常概括为5M1E,即:材料(materials)、设备(machines)、方法(methods)、操作者(man)、测量(measurement)、环境(environment)14、质量数据分类:质量特性值:计数值(离散型随机变量):不能连续取值的,只能以个数

4、计算的数为计数值数据(1)计件值 (2)计点值 计量值(连续型随机变量):测量结果的数据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1) 超几何分布:有限总体无放回抽样,计数值其极限形式:二项分布(2) 二项分布:总体无限有放回抽样,计件值其极限形式:正态分布(3) 泊松分布:计点值(4) 正态分布:计量值,连续型随机分布若随机变量X为计量质量特性值,并服从正态分布,则记作(,2),当=0,=1时,正态分布为标准正态分布。记作X-N(0,1),当正常,=0时处于生产过程受控状态,当不为0时,处于失控状态。正态分布的平均值和标准差正态分布的平均值描述了质量特性值X分布的集中位置。正态分布的标准差描述了质量特

5、性值X分布的分散程度15、3原则:若质量特性值服从正态分布,那么,在3范围内包含了0.9973 的质量特性值,这就是所谓“3”原则68.26全体质量特性值的落在的范围之内;95.46的质量特性值是落在2界限之内;99.73的质量特性值落在3界限之内16、工序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在实际中,如果质量特性值是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规律,那么可以通过和的变化控制生产过程状态,这就是工序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17、控制图的设计原理:(1)正态性假设(2)3原则(3)小概率原理18、工序是否处于受控状态,也就是工序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或稳定状态,其判断条件有两个:(1)在控制界限内的点子排列无缺陷;(2)控制

6、图上的所有样本点全部落在控制界限之内。19、工序处于受控状态: 连续25个点子没有一点在控制界限以外; 连续35个点子中最多有一点在控制界限以外; 连续100个点子中最多有两点在控制界限以外20、工序失控状态的判断: (1)控制图上的点子超出控制界限外或恰好在在界限上; (2)控制界限内的点子排列方式有缺陷,呈现非随机排列。控制图有缺陷的状态:(1) 点子越出控制界限(2) 点子在警戒区内(2-3):A、 连续3点中有2点在警戒区内(0.0053);B、 连续7点中有3点在警戒区内C、 连续10点中有4点在警戒区内 (3) 点子在中心线一侧连续出现a连续7点在中心线一侧b连续11点中有10点在

7、中心线一侧c连续14点中有12点在中心线一侧;d连续17点中有14点在中心线一侧;e连续20点中有17点在中心线一侧(4) 点子有连续上升或下降趋向(5) 点子的波动呈现周期性变化21、某厂生产100.20mm 的圆柱销,每隔一定时间随机抽取5个样品,共取20组,所得数据如表2-4。22、23、工序能力(过程能力):过程处于受控或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通俗地说,过程能稳定地生产合格产品的能力即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能力,过程能力是5M1E因素的综合反映。工序能力越高,质量波动越小,工序质量越容易得到保证24、提高工序能力的重要途径(提高加工精度):越大,工序能力越低,越小,工序能力越高,因此,

8、尽量减小,使质量特性值的离散程度变小25、工序能力指数:表示工序能力满足产品质量标准的程度的评价指标用质量标准(公差或允许范围)T与工序能力B的比值表示工序能力指数,记为Cp 工序能力指数越大,说明工序能力越强,工序能力指数越小,说明其工序加工能力越低26、工序能力的定性调查方法: (1)直方图法(2)管理图法27、工序能力指数的定量计算方法:(1)试切法:稳定状态下生产100个以上(2)SCAT法:稳定状态下生产32个 有两种取样方式:一种是每次取8个样品,最多连续取4,次,一种是每次取4个样品,最多连续取8次,SCAT法最多取32个样品,如果取到32次还不能做出判断,应该采取试切法。28、

9、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计量值)(1)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M)重合且计量值为双侧公差公差上下限的中间值M=(TU+TL)/2称为公差中心(2)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M)不重合且计量值为双侧公差K为偏移系数(3)单侧公差情况29、某零件尺寸的公差为 ,今从该零件加工过程中随机抽样,求得样本标准差S=0.02,假设公差中心与分布中心重合且质量特性值服从正态分布,求工序能力指数CP30、1. 公差范围大于5 (即大于10 ), 则 CP1.672. 公差范围介于4 与5 (即8 10 )之间, 1.33CP1.673. 公差范围介于3 与4 (即6 8 )之间,1.00CP1.334. 公差范围

10、介于2 与3 (即4 6 )之间, 0.67CP1.005. 公差范围小于2 (即小于4 ), CP0.6731、统计质量控制的定量方法:(六定量法) (1)调查表(统计分析法) (2)直方图:最小值放在第一组中间位置,第一组下界为最小值减去组距一半,上界为下界加组距(3)散布图(相关图法):正相关、负相关、完全正相关、完全负相关、无关(4)排列图(主次分析图帕累托图):一个横坐标两个纵坐标,横坐标表示质量项目,可折线,可圆滑,过原点,分为左频数、右频数,累计频数A-B-C(5)分层法(矩阵数据分析法)(6)控制图32、直方图的分类:正常型:呈正态分布状,分布在公差范围之内非正常型:锯齿形、孤

11、岛形、偏向形、平顶形、双峰形33、散布图与相关系数r:34、排列图:35、统计质量控制的定性方法:(1)因果图(特性因素图鱼刺图石川图): (2)关联图 因果图:纵向分析,不能解释因素间的横线关系 关联图:横向分析 (3)分层法(分类法) (4)系统法(树形图树图):把食物或想象分解成树枝状 (5) KJ法(亲和图法):由日本川喜田二郎提出,适合解决那些需要时间慢慢解决,无论如何要解决但不能轻易解决的问题,不适用那些简单的需要马上解决的问题 (6)矩阵法:L型矩阵图、T型矩阵图、X型矩阵图、Y型矩阵图、C型矩阵图 (7)过程决策程序图法 (8)箭条图法36、百分比抽样方案:定义:不论产品的批量

12、N如何,均按同一百分比抽取样品,而在样品中可允许的不合格数(合格判定数)都是一样的在不合格品百分率相同的情况下,批量N越大,方案越严,批量越小,方案越松。即:对批量大的交检批提高了验收标准,而对批量小的交检批降低了验收标准。百分比抽样方案是不合理、不科学的,不应当在我国的工厂企业中继续使用37、两种错判:第一类错误判断:把高质量的产品批判断为不好的产品批而拒收的概率。对于给定的抽样方案(nc),当批质量水平p为某一指定的可接收值(Po)时的拒收概率叫生产风险第二类错误判断:把低质量的产品批判断为好的产品批接受的概率对于给定的抽样方案(nc),当批质量水平P为某一指定的不可接收值(P1)时的接受

13、概率叫使用方风险38、OC曲线的影响因素: 当样本大小n 和合格判定数C 一定时,批量N 对OC 曲线影响不大当批量N 和合格判定数C 一定时,样本大小n 越大,OC 曲线变陡,抽样方案变严格了当批量N 和样本大小n 一定时,合格判定数C 越小,OC 曲线左移,变陡 1、 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2、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1) 质量教育工作(2) 标准化工作(3) 计量工作(4) 质量信息工作(5) 质量责任制3、 全面质量管理的构成要素(1) 软件要素:包括质量文化、上层领导的重视及对

14、全面质量的承诺、有效地沟通等(2) 硬件要素:有效地质量体系、质量管理团队、质量管理工具使用等4、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程序:PDCA管理循环5、 6管理:6为企业建立了目标或测试客户满意度的标尺6、 6管理模式原理:围绕顾客需求确定实质问题所在,并且以极低的差错和缺陷率为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实现趋近于零缺陷的完美质量水平7、 6方法的基础要点:(1)确定那些对于顾客来说很重要的过程,并且全程准确跟踪这些过程的各个关键度量值。(2)以顾客满意的质量为基础,规定过程性能基线值。(3)针对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期望,运用衡量标准度量过程能力,然后加以改进。8、6管理的特点(1)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管理理

15、念(2) 通过提高顾客满意度和降低资源成本促使组织的业绩提升(3) 注重数据和事实,使管理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基于数字上的科学 (4) 是一种以项目为驱动力的管理方法 (5) 实现对产品和流程的突破性质量改进(6)遵循 DMAIC 的改进方法 a) Define 项目定义阶段 b) Measure 数据收集阶段 c) Analysis 数据分析阶段 d) Improve 项目改进阶段 e) Control 项目控制阶段(6) 强调骨干队伍的建设9、 DMAIC :定义(Define)测量(Measure)分析(Analyze)改进(Improve)控制(Control)五个阶段构成的过程改进方法,一般用于对现有流程的改进,包括制造过程、服务过程以及工作过程等等。 10、DFSS:Design for Six sigema的缩写,是指对新流程、新产品的设计方法。11、12、6管理的基本实施过程:(1)最高管理者亲自推动 (2)广泛的培训 (3)在咨询公司指导下改进 (4)形成新的管理框架13、ISO 9000标准是组织进入国际市场的“准入证”,6管理则是组织“入住”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