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3.04KB ,
资源ID:880381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880381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太子奶对赌融资案例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太子奶对赌融资案例分析.docx

1、太子奶对赌融资案例分析摘要本案例分析报告通过对太子奶集团发展历程的概述, 分析了让太子奶集团从 无限辉煌沦落到全面崩溃的对赌协议的产生背景、 双方博弈以及最终的结局。 太 子奶集团创始人李途纯的赌性做事风格对于太子奶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从 1997 年以 8888 万的高息贷款获得央视标王,到 2007 年与三大投行签下对赌 协议以获得 7300 万美元贷款,这些都和李途纯以小博大的做事风格有着密切的 联系。但是,这种靠幸运的事情并不是总能成功。 2008 年,金融危机的爆发, 三聚氰胺事件的爆发, 使得太子奶集团陷入困境, 仅仅一年的时间, 就触发了对 赌条款,李途纯丧失了太子奶所有的

2、股权。 虽然之后政府出手挽救, 但最终结局 难改。作为对赌协议投资方的英联、 摩根和高盛,也未能在这场协议中获得利润。 所以,对赌协议的存在有其积极的作用,但是也不能一味依赖“赌” ,在尽职调 查、谨慎抉择下的对赌协议才能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一、太子奶集团简介 3二、太子奶集团发展历程 3三、太子奶对赌协议解析 6(一)对赌协议签订前的太子奶经营状况 . 6(二)对赌协议下双方的博弈 . 7(三)这场赌博,双方皆输 . 9四、太子奶事件的思考 10(一)对赌协议是否合法 . 10(二)对赌协议下的风险防范 . 11太子奶对赌融资案例分析一、 太子奶集团简介湖南太子奶集团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创建

3、于 1997年5月,是我国最大的发酵型乳酸菌奶饮品研发生产企业,中国乳酸菌奶饮品行业的开拓者、倡导者 和率先实践者。该公司拥有“日出”、“太子”两个驰名商标,全行业领先的乳酸 菌发酵核心技术,遍布全国的营销网络。但是,太子奶集团2008年爆发了资金链断裂危机,几经波折,并于 2011 年实施了重整方案,新华联控股及北京三元食品联合提供 7.15亿元资金偿还太 子奶的全部债务,并获得太子奶100%股权以及全部剩余资产。至此,曾在奶业 市场叱咤风云的李途纯彻底与太子奶集团脱离了关系。二、 太子奶集团发展历程太子奶集团这一路的发展,与其创始人李途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太子 奶的早期,给外界留下的最

4、大的印象就是“央视标王”。1997年,成立仅一年的 太子奶集团年收入不足500万元,却在央视的黄金时段广告招标中花费了 8888 万元,这一举动为太子奶带来销量的一路飙升。李途纯的赌徒风格导致了太子奶之后的全线崩溃。 太子奶集团的发展历程如表2.1 太子奶集团发展历程发展阶段年份事件一、起步阶段1996 年李途纯用印挂历挣来的5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创 建太子牛奶厂。1997 年李途纯利用高息贷款在央视黄金广告时段投下8888万元,夺得日用消费品广告“标王”,并拿 到了 8亿元的订单。二、快速扩张阶段2002 年一2006 年1.经营方面:太子奶先后在北京密云、湖北黄冈、 湖南株洲、江苏以及四川

5、成都兴建了 5大生产基 地;经营范围扩张到童装、食品、化妆品、传媒等 行业,先后成立北京太子童装有限公司、北京红胜 火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太子传媒广告有限 责任公司等;2.营销方面:采取“三高模式”,即高进价、给经 销商高额返利、高营销费用;下游经销商须交付预 付款,待产品生产出来再发货,上游供货商须先送 原材料,待产品卖出后再付款,整个采购营销成为 变相的融资过程;3.融资方面:李途纯一方面通过对经销商收取预付 款来获得资金融通,另一方面四处向银行贷款,他 借此在30多个省市、3000多个县区建立起100个营销大区,包括3000多个一级经销商和10多 万个一级批发商在内的营销网络资产。

6、三、引资对赌2007 年李途纯获得英联投资的注资,英联邀请了摩根士丹 利和咼盛一同参与投资,投资总额7300万;引资 协议中加入了对赌条款:在收到7300万美元注资 后的前3年,如果太子奶集团业绩增长超过50% , 就可降低投资者的股权;如完不成 30%的业绩增 长,太子奶集团董事长李途纯将会失去控制权。四、最终结局:没有赢家2008 年乳业“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太子奶集团爆发严重 的财务危机,11月21日,李途纯在多方筹款、 引进战略投资者无果的情况下,被迫与英联、摩根、 高盛等三大投资者签署股权转让协议。2009 年政府出手相救:株洲市国有资产投资公司与株洲咼 科集团组建株洲高科奶业经营有

7、限公司,租赁太子奶集团核心资产,实施“封闭式”生产经营,防止 债权人拿走,李途纯重新获得股权。2010 年6月,李途纯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米取刑事措 施;7月,株洲市对外界通报,株洲中院依法裁定 太子奶集团进入破产重组程序2011 年计划草案通过,太子奶由新华联一三元股份联合体 接盘;投资家受牵连,政府亏损,三方皆输。三、太子奶对赌协议解析具有赌徒性格的李途纯和他的太子奶集团最终在 2008年与投行兑现了签署仅一年多的对赌协议,他本人完全退出太子奶,而太子奶整体陷入了艰难重组、 前景不明的局面。(一)对赌协议签订前的太子奶经营状况在英联、摩根和高盛注资太子奶集团之前,太子奶整体的运作模式其实

8、是存 在很大的问题的,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高速扩张、高资产负债率的经营模式。 从2002年开始,太子奶集团先后 投资三十多亿元,共兴建了五个乳酸菌奶生产基地,而当时太子奶的盈利收入却 无法支撑李途纯如此快速的扩张。 不仅如此,李途纯还涉足其他行业,试图将太 子奶集团打造成为一个综合性大公司。 这种扩张不仅会使资金周转出现问题, 而 且未充分考虑现实市场的需求状况,对盈利也有很大影响。几年来疯狂扩张的直 接结果,就是大大降低了太子奶集团的净利润率。太子奶集团2005年的销售收 入净利润率从 2002 年的 19.3% 降到了 12.5% ,2006 年已经降到了 10% 。2.产品创新不

9、足,未能抓住品牌核心。 太子奶创立之初,李途纯推出“每瓶 太子奶富含 180 亿个活性乳酸菌,比酸奶营养功能更高”的概念,国内市场迅 速打开。但是,随着市场的发展,产品技术的革新,太子奶的“三高”策略已无 法强势占领市场。技术更新的缺失使太子奶很快陷入了困境。即使推出新产品, 也大多换汤不换药,包装设计也没有长足的改进,其营销能力逐年衰退。3.高返利、低利润营销的商业运作。 为了获得资金周转, 采取“三高模式” , 即高进价、给经销商高额返利、高营销费用。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太子奶给 经销商的返利越来越高, 产品利润越来越少, 这与太子奶的高速扩张形成了巨大 的矛盾。 李途纯这种运作模式其实

10、是一种变相的融资,一旦资金出现断裂,将 难以收拾。(二)对赌协议下双方的博弈2007 年年初,太子奶和英联合资成立离岸公司“中国太子奶(开曼)控股 有限公司”,注资 4000 万美元,同时其他两家外资股东摩根、 高盛分别注资 1800 万美元和 1500 万美元。这 7300 万美元的注资,是双方的一次赌博,但最终的 结果却是两败俱伤。从李途纯的角度来说,在那个阶段获得资金才是关键。在 2005 年之后,蒙 牛等乳品企业的崛起, 酸奶市场逐渐替代乳酸菌饮料市场, 太子奶赖以生存的商 超系统走货不再通畅, 利润率不断降低。李途纯为了解决问题, 选择多元化扩张, 先后涉足童装市场, 并到北京进行大

11、规模的招商, 后来又开超市、做零售业等等, 但是这些投资项目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不仅没有使太子奶翻身, 还带来大量的资 金缺口。 2006 年之后,李途纯开始积极地寻求外部融资,雀巢曾表示要收购太 子奶集团 51% 的股份,遭到李途纯的拒绝。 06 年年底,太子奶为了谋求海外上 市,做了一次彻底的资产重组, 相对优质的乳业资产并入太子奶集团, 负债累累 的非乳业资产并入日出江南集团。 这样, 太子奶集团资产虚增, 而日出江南集团 则欠下了太子奶集团巨额债务。后来,他引入了曾投资于蒙牛集团的英联投资, 并签下了一份对赌协议。是李途纯的野心和自大使得这份对赌协议成为了太子奶之后全线奔溃的导 火索。

12、在李途纯看来, 他的全面扩张的战略是正确的, 他的目的是让太子奶成功 上市,所以在获得新的注资之后, 李途纯并没有改变之前的策略, 三大投行的董 事并没有太多议事权, 重大问题还是李途纯来决定。 他继续多元化发展, 且不断 扩张生产基地,但是并没有换来太子奶的高利润。从三大投行的角度来讲,投资太子奶的目的是期望其能够成为第二个蒙牛。 在投资之初,高盛的总经理曾说,他们之所以青睐太子奶, 是基于两个基本判断: 中国乳业市场的发展将在不久的将来发生格局上的根本变化, 普通奶的消费量将 呈下降趋势, 而乳酸菌奶的消费量将呈直线上升趋势, 乳酸菌奶这个在国外 乳业市场占据绝对份额的产品, 正在中国进入

13、发展的临界点; 太子奶在中国乳酸 菌奶饮料市场,占据着 72.8% 的市场份额。虽然说太子奶发展前景很好,但是 根据当时太子奶的财务状况, 是根本无法通过纽交所的审查的, 也没有哪家会计 师事务所愿意按照美国会计准则为太子奶 2004 年到 2006 年的财务情况出具 无保留意见。 这一情况作为多年的投资巨头们不可能不知道。 为了确保太子奶集 团在上市过程中遭遇阻挠仍能获得一定收益, 也为了能够激励公司高层降低风险, 双方签订下了引资协议,其中一部分就包含了对赌条款。(三)这场赌博,双方皆输对赌条款中对太子奶的盈利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如果李途纯能够仔细审 慎地分析太子奶的发展状况,也不会如

14、此轻率地与三大投行签下协议。其实,如果在引资之后, 太子奶集团的发展策略能够进行重大改变, 也许能 够重新回到昔日的霸权位置, 50% 的利润率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是历史无法重演。 李途纯融资之后仍然采取扩张多元化,不仅没有使太子奶改善,资金缺口也越 来越大。 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下的全球经济陷入萎缩,出口受阻,消费 发力,太子奶在之前堆积起来的诸多问题和风险,在那时集中爆发,再加之“三 聚氰胺”事件,对太子奶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2008 年 10 月初,李途纯对外正 式承认资金短缺,德勤会计师事务所调查显示该公司欠银行贷款 13 亿元、经销 商预付款 3 亿元以及几亿元的工程欠款和

15、原材料欠款。 11 月 21 日,李途纯被 迫与三大投资者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 ,将 61.6% 的股权转让出去,三大投资 者答应在一周之内注资 3000 万美元。 但这 3000 万美元并未到账, 他们已经放 弃了对太子奶的投资。 2009 年株洲政府方买下了投资者手中的股份,试图对太 子奶进行挽救,但也无力回天,在此不进行详述。在此次太子奶的融资中, 太子奶输的很惨, 三大投资者也并未获利, 所谓的 对赌协议只是让他们亏损相对少一些。 太子奶集团之所以会沦落至此, 我认为最 关键的问题出在李途纯,主要包括以下三点:1.大胆的赌性做事风格。 在商场上,竞争激烈,胆子大是好事,但是在没有 充分调

16、查下的盲目赌博却可能成为杀手锏。 1998 年太子奶夺得央视标王,以 8888 万元的高息贷款获得此称号,为太子奶带来了巨大的利润。这一场赌博李 途纯成为了大赢家,也为李途纯之后的行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007 年的 可编辑修改引资协议也体现了李途纯大胆的做事风格, 50% 的利润率对于当时的太子奶集 团来说已经有些不太实际, 但是他并没有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引资之后继续 原来的扩张之路。2.营销策略单一, 没有形成上下游良好的合作关系。 太子奶依赖经销商先打 款、后发货的模式,宣称“无成本生产,零风险经营” ,重视中间商却忽略了终 端消费者, 市场化运作和市场维护明显不足。 这种不

17、可持续性的渠道维护对于太 子奶的销售产生一定的冲击。 最终的结果就是, 在蒙牛、伊利等大品牌的挤压下, 太子奶产品基本职能退守二三线城市。3.家族管理, 未形成专业的管理体系。 一个好的团队如果想成功,管理人是 一个极其关键的因素。 而太子奶集团则变成了李途纯的家族企业, 如李途纯弟弟 和弟媳负责采购、妹妹负责印刷、妻子负责童装与广告、 儿子负责北京子公司等, 很少有职业经理人在太子奶被重用。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太子奶的市场化运营。 没有优秀的领导人,整个集团只是李途纯说了算, 企业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四、太子奶事件的思考(一)对赌协议是否合法目前,对赌条款在私募基金投资领域用得较为普遍

18、, 蒙牛曾经就与投资方签 订了对赌条款。产生对赌条款的主要原因是投资方和融资方期望的不一致性。对赌协议是否合法, 目前尚存在争议。 认为无效的观点是, 对赌条款违背了 风险与利润对等的公平原则, 属于华尔街式的金融手段和霸王条款, 无限放大了 企业的风险,;此外,对赌条款有变相借贷之嫌,有违于股份公司股东同股同权 地承担风险责任的基本原则。而认为有效的观点是, 中国现行法律法规没有关于股权投资协议中的对赌协 议的禁止性规定;对赌协议的签署一般都是协议双方协商一致的真实意思表示, 除非有相反证据证明, 比如,合同一方受欺诈或受胁迫签署协议, 则可请求法院 撤销该协议,否则应当认定协议有效。我认为

19、,对赌条款应当有效。 对赌条款是投资方和融资方根据现在的业绩初 步作价并确定投资条件, 然后根据未来业绩调整作价和投资条件, 其存在的原因 就是双方预期的差异性。 对赌协议能够逼迫企业方最大限度地调动经营潜力尽最 大努力去实现约定的经营目标,这对企业、管理层、投资方都是好事,一旦达成 了约定目标,各方都赢,皆大欢喜。不过,也有可能导致双输的局面。如果宏观 经济恶化, 经营目标无法达成, 投资方就根据对赌条款增加占股比例甚至接管公 司。而目前我国的 PE 市场并不完善,很多投资方可能并不具备接管目标公司的 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 而且中国也缺乏有效率的职业经理人市场, 所以一旦触发 了对赌条款,

20、对于投资人来说就无法通过被投资公司上市赚取高额利润, 基本上 意味着是双输的结局。美国 PE 市场发展较为完善,大型 PE 公司如黑石集团、 KKR 等都具备接管其他并购公司的能力,所以对于这些公司来说对赌协议的风 险应该会小很多。总的来说,在市场化逐渐放开的过程中, 对赌协议对于公司的发展还是会起 到一个积极的作用。(二)对赌协议下的风险防范从融资方角度来讲, 如果在引入投资者的同时会有对赌条款, 这时融资方就 必须要对自身的发展情况进行一次彻底的了解并且要对未来行业发展进行谨慎 认真地判断。 毕竟对赌条款一旦兑现, 融资方可能丧失大部分股权, 甚至失去所 有的控制权。 所以,对赌协议的签订

21、必须是基于公司的现实发展情况以及对未来 的预期所作出的合理选择。从投资方角度来讲, 虽然对赌协议能够使投资者减少可能带来的损失, 但是 并不能把投资决策依赖于对赌协议:1.投资不能太依赖“赌” ,尽职调查才是最重要的PE 投资,不能只看原股东和经营管理层的承诺,详尽的调查和审慎的投资 决策时非常必要的。 曾经有一个案例, 投资入股协议约定众星公司 2008 年度利 润预期 3000 万元,而实际上只实现了 26858.13 元,连千分之一都不到, 可见 该投资人在当初调查时的失误。2.选择合适的财务审计机构 财务审计机构是能最直接接触到融资方财产情况的参与者,会计师事务所、 律师事务所出具的相关报告对投资决策的决定具有重大影响。所以作为投资人, 要想保护好自己的权利,选择好会计师事务所很重要。3.签订投资协议时应约定仲裁PE 投资者也应吸取一个教训:签订投资协议时没有约定仲裁,从而没有跳 出普遍存在的法院的地方保护主义。 如果约定了仲裁, 无论在北京还是在上海仲 裁,仲裁裁决都相对更客观、公正、国际化,其裁决对赌协议无效的风险更小一 些。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