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27.12KB ,
资源ID:89362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89362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职业农民研究思路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职业农民研究思路Word文件下载.docx

1、所谓职业农民,是指把务农作为一种职业的农民。与传统农民相比有了本质区别。因为他们把农业作为产业经营,利用市场机制和规则获取报酬,并追求实现自己的利润最大化。职业农民因掌握先进的耕作技术和经营管理技术,拥有较强的市场经营能力,善于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因而更能适应和推动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农民这种职业是由经营者或劳动者自主选择的,并能够充分就业、自由流动。职业农民必须对职业具有选择权,在经营农业时则具备一定的经营能力,并考虑经营规模的问题。职业农民必须是把农业生产和生活相分离的,经营农业和营生相分离的,并逐步由自然人转化为企业法人。他们已经从单纯的耕种者转变为了农业经营者。他们所经营的农业也不再

2、是传统意义上的生产型农业,而是伴随着大量工商业资本注入,演变出了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生态保护型农业等多种形式的现代农业,这些都催生了农民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未来职业化农民的来源主要有:种植能手、农业大户、打工返乡者、愿意经营农业的城里人和子承父业的新一代农民。农业现代化始终绕不开两个问题:一是农民权利的提高,二是农业人口的减少。职业农民的大量出现,既是农民权利提高和农业人口减少的结果,同时又将为最终解决这两个问题准备条件。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l、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高度重视培养新型农民。2、加强农业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农业经营资格认定制度。3、吸引农村以外人才从事农业。支持工

3、商企业、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到农村创办现代农业企业,吸引和培养有兴趣的城市青年成为新型农民,积极探索吸引农村以外人才从事农业的优惠政策,有关政策可以参照对大学毕业生的相关优惠政策。4、建立和完善职业农民补贴保障制度。增加资金投入,提高补助标准。对具备资格的职业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给予补贴,对返乡创业从事农业经营的能人给予支持。路宝利.”职业农民”教育问题研究的思考.继续教育研究,2011,4:63-64职业农民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村干部群体,技术群体,致富带头人群体,普通农业劳动者群体等宁 办:5000 职业农民经营全县 7 成耕地-宁海县积极探索通过农地资源优化配置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宁

4、海县出现农地大规模流转的局面, 并形 成 5000职业农民经营全县 7 成耕地的农地规模化经营区域特色, 在宁波市农地流转工作中走在前列。陆宏生,李利浩.波动中的农民对经典农民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51-53传统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稳定,生活环境较少变化。虽然农民的生活在历史长河中难免会有变化,但总体上其生计模式相对稳定江村经济、农民的终结、国家的视角和农民道义经济学等农民研究的经典之作,费孝通描述为乡土社会,他认为传统乡土社会有两个重要的特性:稳定性和封闭性普通农民在采用新技术和方法时仍然是小心谨慎的,有连续多年成功的经验才会去采纳,并逐渐并为“共

5、同的经验”239,成为农民传统的一部分。现代化国家政权运作的“显著特征和标志是,城市政治社会对乡村社会的侵入即国家行政权力的下沉。”8H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M.李培林,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3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M.程立显,刘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4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5詹姆斯斯科特.国家的视角M.王晓毅,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02.季明,崔砺金.” 长三角出现职业农民”,长久以来,西方学术界一直以peasantry(传统农民),而不是“farmer(职业农民)称呼中国农民。如今,中国经

6、济最活跃的长三角地区正涌现出一个日渐扩大的职业农民群体,他们使过去的翻译“惯例”面临挑战 浙江人陈文新就是这个新兴群体中的一员,一年前他在上海近郊承包了1.3公顷土地种植绿化苗木。与传统农民不同,陈拥有一栋两层高的办公楼,每天他和他的8名雇员在此准时上下班,大家在下班时总习惯先洗个澡,换下工作服后再回家。 “我生下来就是个地道的农民,10年前因为种田的收益太少才开始经商。45岁的陈文新皮肤黝黑,还留着过去生活的印迹。“如今土海到处都是绿化工程,苗木种多少就能销多少,我这才回来重拾旧业。”按照陈在公司网站上公布的计划,明年他还准备将承包的土地面积扩大3倍: 根据美国人类学家沃尔夫(Eric Wo

7、lf)的经典定义,peasantry”们的主要追求在于维持生计,他们是身份有别于市民的群体。而“Tanner”则充分地进入市场,将农业作为产业,并利用一切可能的选择使报酬极大化。千百年来“peasantry”始终是构成中国社会的主体,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让他们可以衣食无忧,但致富却仍是一种奢望。新涌现的“farmer”却希望通过市场经济改变“农民无法致富”的“定律”。 如今的长三角地区活跃着两类“farmers:一类农民大多是长三角本地人,他们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市郊经营园艺、鲜活食品、经济作物、创汇农业等.劳动附加值高,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完全市场化。另一类则主要来自邻近长三角的江西、安徽等省,他

8、们是“季节性”的职业农民,遇到农忙时节就会来到农村劳力短缺的沁浙帮助播种、收割.他们因此而得到“务农工资”。 经济越是发达的地区,农民的职业化程度就越高。以商贸业著称的浙江省义乌市按照户籍目前有50万农民,但其中不到三分之一的人还在常年从事农业生产。“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决心干农业的,”义鸟市城乡一体化办公室主任杨林章说,“道理很简单,不愿干的早就出去经商了。” 义乌市计划在未来十年内将职业农民的规模“精简”到5至8万人,杨林章解释说:“这样才能保证种田真的有利可图。”此外,由于职业农民耕作的大多不是属于自己的土地,义乌市还将加强对这部分人的社会保障,让他们在“失业”时可以拿到救济金。 “是否自

9、愿选择农业作为职业是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的最大区别。”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农业经济系于冷教授说。过去的中国农民大多源自“无奈的世袭”,现在自上海开始的农村户籍制度改革为争easanti-y”的消失解除了第一道枷锁,而社会保障从城市向农村的延伸也让职业农民能够后顾无忧。 “从PY向Farmer的转变,实质上是农民由身份向职业的转变,中国农民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利,这在中国社会发展史上意义深远。”于冷教授评论说。邓幸文邓文从传统农民到职业农民,2003 年第3 7 期:39农民不仅仅是一种职业, 更多的是一种社会等级、一种身份、一种生存状态、一种社会组织方式、一种文化乃至一种心理状态传统农民是社会学意义

10、上的身份农民, 它强调的是一种等级秋序; 而职业农民更类似于经济学意义上的理性人, 它是农业产业化乃至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职业类型。两者的差别, 按照一些学者的论述,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 传统农民是“ 世袭” 的, 具有强制性, 不可选择性; 、而职业农民是由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人员自我选择的, 具有自主性其次, 传统农民是当地“ 土生土长”的,难以流动, 具有封闭性; 而职业农民既可以是本地人员, 也可以是外地农民、城镇居民, 可以自由流动, 具有开放性再次, 传统农民对于经营素质、科技知识、资金投入等方面的条件可有可无、可多可少, 几乎没有什么约束; 而职业农民在经营素质科

11、技知识劳动技能、管理经验资金投入等方面或某一方面则必须具备良好的条件, 具有很强的约束性职业农民因掌握先进的耕作技术和经营管理技术,拥有较强的市场经营能力,擅于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 因而更能适应和推动农业的产业化发展这是职业农民兴起的第一个意义职业农民兴起的第二个意义是,农民有了比过去更多的自由选择权利。理论上说, 农民要成为一种职业, 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重要条件: 一是农民这种职业是由经营者或劳动者自主选择的, 并能够充分就业、自由流动; 二是从事农民这一职业的人员能够取得社会平均收益; 三是从事农民这一职业的人员能够得到公正的社会待遇。显然, 现阶段还很难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仅仅让农

12、民可以自由流动自主择业, 这只是走向职业农民的第一步。要想使职业农民成为农村的主流职业, 还必须做到在城乡之间, 包括户籍制度社会保障体制等一系列社会管理体制基本一致。此外, 现行的土地制度也是形成职业农民的一大障碍。所以, 从传统农民到职业农民, 还需要我们做出很大的努力中国的农业现代化, 始终绕不开两个问题: 一是农民权利的提高, 二是农业人口的减少。职业农民的大量出现, 既是农民权利提高和农业人口减少的结果,同时将又为最终解决这两个问题准备了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 当农民成为一种职业时, 也就是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和社会更加进步之日。困- - - 一2 0 0 3 年第苏晴1胡俊.从经济学

13、视角对长三角职业农民新群体的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09,1:37-381职业农民的再界定1.1职业农民定义的新诠释职业农民在我国至今尚没有统一的称呼,近似的说法主要有“专业农民”、“农民的职业化”等。“专业农民”主要是指农村中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为主,掌握农业专业技能、拥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规模,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和发展潜力,能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的新型农民。(徐磐石,2006)而“农民职业化”更强调农民阶层变化的过程,是指在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过程中农业生产者的专业化分工、职业化发展,其实质是农民身份的转化问题(张慧,2007)。在我国,现有可查的经济学意义上的定义是“将农业作为产业进行经营,并充

14、分利用市场机制和规则来获取报酬,以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曲建勋,2005)。1.2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的比较分析沃尔夫对传统农民(peasantry)和职业农民(farmer)的定义实际上道出了两者的最大差别。传统农民是社会学意义上的身份农民,它强调的是一种等级秩序;而职业农民更类似于经济学意义上的理性人,它是农业产业化乃至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职业类型。两者的具体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传统农民是“世袭”的,具有强制性,不可选择性;而职业农民是由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人员自我选择的,具有自主性。“世袭”而来的农民身份实际上对于目前大多数出生在农村的人来说不仅是一种被迫接受的

15、枷锁,更大大减少了这些传统农民享受和城里人平等民主权利的机会。很多土生土长的农民因为“世袭”不得不选择了一辈子守候在随时有可能被政府征收的一亩三分地上,而作为能够翻身的“职业农民”则完全是出于自己的意愿,他们甘愿为农,自愿事农,不以农为耻,反以农为荣。通过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工具,不仅让“农民”称号焕发出新的光彩,而且其中的佼佼者往往能够吸引一大批潜在的“职业农民”。这完全是一个心态上的质的跨越。(2)传统农民是当地“土生土长”的,难以流动,具有封闭性;而职业农民既可以是本地人员,也可以是外地农民、城镇居民,可以自由流动,具有开放性。世袭的农民由于在身份上低人一等,因此就很自然地被政府安排在了

16、弱势群体的行列中。弱势虽弱,却理应在社会主义的大家庭中得到更多的关心和照顾。事实果真如此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为了防止这股“弱流”传染正在蓬勃发展的城市,我们的政府制定了几近苛刻的户籍制度,由此造成了传统农民流动在行政上的劣势地位。即使进了城,他们能得到的恐怕就只有歧视了。为了躲避这种歧视,传统农民只能选择种好地,卖好粮,对外面的了解也仅限于政府的红头文件和基本上只具有娱乐功能的电视了,网络至今对大多数传统农民来说更是陌生的朋友。封闭,非流动的特性窥见一斑。职业农民因为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的权利,而且他们逢时而“生”,顺应了时代潮流。目前,某些地区已经从政策、保障等方面逐渐取消了城乡居民的差别,

17、这大大降低了农民流动的成本,拓展了农民的视野,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职业农民的产生创造了更便利的环境。尤其是土地的自由流转,更是将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了,不仅在外能赚钱了,家里的还能有一些地租收入。(3)传统农民对于经营素质、科技知识、资金投入等方面的条件可有可无、可多可少,几乎没有什么约束;而职业农民在经营素质、科技知识、劳动技能、管理经验、资金投入等方面或某一方面则必须具备良好的条件,具有很强的约束性。传统农民的传统还体现在知识,技能,资金等方面。一般的传统农民至多只在传统的种田技术上存在比较优势,而在知识,资金等方面几乎不存在任何优势。这主要是因为传统农民接受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18、,而且农民的自有住房价值严重低于城市住房价值,可抵押能力有限。农民无论在知识结构,教育水平上,还是在资金、技术上都显然比前者具有优势。2对职业农民的分类的初步探讨目前,学术界尚没有对该群体进行分类,而是将所有经营农业企业,或者在农业企业打工的劳动者笼统地称之为职业农民。有的学者则仅仅考虑了农业工人,他们认为所谓“农业工人”主要指两类人:一是土地入股给农业企业,然后再到该企业中打工。他们既是可以按股分红的农业企业的小股东,又是凭劳动领取工资的工人。二是指本地的短工和到农业企业中打工的外来人员。因为同为职业农民的农业企业的掌门人和员工,虽然他们的各种能力都要强于传统农民,但是他们的社会地位、收入水

19、平,知识水平等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鉴于此,需要对现存的职业农民群体进行细分。(1)按照农民出生地和从事职业农民工作的地域的不同,我们可以把职业农民分为本地职业农民和外地职业农事实上,目前,这两类职业农民同时活跃在长三角地区。一类职业农民大多是本地人,他们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市郊经营园艺、鲜活食品、经济作物、创汇农业等,劳动附加值高,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完全市场化。另一类则主要来自邻近省市,他们是“季节性”的职业农民,遇到农忙时节就会来到农村劳力短缺的江浙帮助播种、收割,并因此而得到“务农工资”。(2)按照职业农民的收入水平,我们可以将职业农民分为高级职业农民、中级职业农民和低级职业农民。高级职业农

20、民主要包括农业企业主,农场主,种养大户,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户等,该类人群更多的是本地职业农民群体。他们相对于其他两类职业农民具有更高的知识水平,尤其是经营管理技巧,是该群体的天然领导者和领军人物,在职业农民中扮演主要的角色。中级职业农民主要指在由高级职业农民开办的企业、农场中工作的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以及为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种养大户打工的“农业工人”等。这类人群的收入水平显然要低于第一类人群,但是要高于第三类人群。他们可以领取固定的工资过活,每年还能够享受企业分红收入,农业收入来源稳定。他们在职业农民的群体中占据了最大的比例。低级职业农民指的是在当地种田的农民,但是他们的种植结构和以前完全

21、不同,主要以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为主,而且农产品的市场化率很这类职业农民主要由外地职业农民组成,他们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工业比较发达的城市如无锡,南京,苏州等的近郊,通过租用当地农户不耕种的土地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其产品主要销往市区。虽然他们的收入水平要略低于前两类职业农民,但是其收入无论从总额上看还是从稳定性上看,都要远高于在自己家乡种田收入。3职业农民产生的原因目前,关于职业农民产生的原因众说纷纭,主要观点有二:第一种观点认为职业农民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长三角地区高度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推动力是大量企业纷纷投资于第一产业。可以说,职业农民的出现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有紧密联系。目前,大部分的职业农民

22、主要在农业企业工作。数据表明,长三角的民间资本也纷纷看好农业。职业农民的出现需要适合种植的土地和资金,农业人口从土地转入农业企业,农业企业对农民土地的再利用,不仅解决了农地抛荒的现象,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为农业企业提供了鲜活的“廉价”人力资本。可以说现代农业催生了职业农民,而大量职业农民的涌现反过来也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第二种观点认为,职业农民是农民权利提高和农业人口减少的结果。本文不赞同该提法,如果修改为职业农民是农民权利意识苏醒的表现会更加合理。原说法有本末倒置之嫌,合理的逻辑应当是先有职业农民,后有农民权利的提高。根据本文对职业农民第二个条件的修正,我们认为农民成为职业农民更多的是出于

23、经济利益的激励,而不是政治利益的诱惑。农民的权利意识其实早已在我国广大传统农民的心中存在,只是缺乏某种天然的催化剂。市场对高附加值农产品的需求吸引了资本、技术向第一产业的倾斜,同样刺激了社会对农业工人的需求,正是这种特殊需求制造出权利苏生的催化剂,使广大传统农民逐渐脱去“世袭”的帽子,融入新群体中间。4职业农民存在的意义职业农民作为一个新的群体目前仍处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那么该群体的存在究竟对目前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何种积极意义,值得思考。限于篇幅和数据的限制,这里仅进行定性的分析。第一、职业农民的存在有利于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技术推广的目的是要把农业技术成果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阶段,而

24、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要求劳动者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而在我国由于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低下,现有的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且推行成本很高,甚至有很多农业科技成果无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我国农业行业中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5%-2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转化率。而职业化的农民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着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和经营管理技术,因而有利于农业技术推广。第二、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目标的有效途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促进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质,就是把农业真正作为一

25、个产业,实行市场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农业实行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开发效益较高、市场容量大的优势产品,从整体上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基于以上的积极作用,我们认为将传统农民转化为职业农民,可以在不转移农民的情况下提高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的稳定,无疑是缓解城镇就业压力的“良方”。因此,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鼓励职业农民群体的壮大,尤其要为职业农民的存在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环境,真正实现公正的社会待遇。而我国目前对于职业农民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职业农民群体的从业意愿、收入分配、就业结构、社会地位的公平性等方面都是后续研究的重要课题。参考文献1徐永祥.中国农业:呼唤职业农民J.甘肃社会科学,2004.(3)115-117.2张慧,连玉红等.我国农业内部的农民职业化问题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2007,(6):28-30.3黄强等.中国农业建设中农民职业化研究J.中国经济评论.2007,(4):28-31,36.职业农民的意义,张红宇等学者进行过初步探讨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社会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