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2 ,大小:98.57KB ,
资源ID:898479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898479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二章 学案2回归语境翻译当先理解.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二章 学案2回归语境翻译当先理解.docx

1、第二章 学案2回归语境翻译当先理解学案2回归语境,翻译当先理解学案略语文言文翻译仍是二轮复习的重点,也是令考生最为头疼的部分。因为经过一轮复习,很多考生对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都能准确把握,字字落实,但翻译出来的句子往往还是支离破碎,词不达意,得分并不高。其中症结在于太在意“翻译”而忽略了“理解”。考试说明对翻译的要求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即“理解”在前,“翻译”在后。什么是“理解”?就是让词语回到句子,让句子回归段中乃至全篇,总之,就是回归语境。这也许是走出翻译困境的唯一途径。考生不仅要强化语境意识,而且要把这种语境意识用于翻译实际,进而养成良好的翻译习惯,不断提高翻译能力。自

2、我诊断,找出答题能力短板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邓训,字平叔,南阳新野人。显宗即位,初以为郎中。训乐施下士,士大夫多归之。章和二年,护羌校尉张纡诱诛烧当种羌迷吾等,由是诸羌大怒,谋欲报怨,朝廷忧之。公卿举训代纡为校尉。先是小月氏胡分居塞内,胜兵者二三千骑,皆勇健富强,每与羌战,常以少制多。时迷吾子迷唐,来至塞下,未敢攻训,先欲胁月氏胡。训拥卫稽故,令不得战。议者咸以羌胡相攻,县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护。训曰:“不然。今张纡失信,众羌大动。原诸胡所以难得意者,皆恩信不厚耳。今因其迫急,以德怀之,庶能有用。”遂令开城及所居园门,悉驱群胡妻子内之,严兵守卫。羌掠无所得,又不敢逼诸胡,

3、因即解去。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训遂抚养其中少年勇者数百人,以为义从。永元二年,大将军窦宪将兵镇武威,宪以训晓羌胡方略,上求俱行。训初厚于马氏,不为诸窦所亲,及宪诛,故不离其祸。(选自后汉书邓训传)注烧当种羌迷吾:烧当种羌,当时的羌族部落名称;迷吾,部族首领。县官:此处指汉家朝廷。(1)今因其迫急,以德怀之,庶能有用。译文:(2)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译文:(3)训初厚于马氏,不为诸窦所亲,及宪诛,故不离其祸。(4分)译文:人称代词的复数表示法,文言文中,表示“我们”“你们”等人称

4、代词的复数,除用“吾”“尔”等既表单数又表复数外,还有“吾(尔)属(曹、辈)”这种形式。如:我曹、尔辈、吾属、吾党、尔曹、尔等、若属等。 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李之才,字挺之,青社人。天圣八年同进士出身。为人朴且率,自信,无少矫厉。挺之初为卫州获嘉县主簿,权共城令。挺之器大,难乎识者,栖迟久不调。或惜之,则曰:“宜少贬以荣进。”友人石曼卿独曰:“时不足以容君,君盍不弃之隐去?”再调孟州司法参军。时范忠献公守孟,亦莫之知也。忠献初建节钺守延安,送者不用故事,出境外。挺之独别近郊。或病之,谢曰:“故事也。”居顷之,忠献责安陆,独挺之见之洛阳。前日远境之客,无一人来者。忠献于是乎恨知

5、挺之之晚。(选自赵与时宾退录,有删改)(1)挺之器大,难乎识者,栖迟久不调。译文:(2)或病之,谢曰:“故事也。”(3分)译文:3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余读先生之文,见其境象如太空之浮云,变化无迹;又如飞仙御风,莫窥行止。私尝拟之古人,以为庄周之文,李白之诗,庶几相似。而其气之逸韵之远,则直入司马子长之室而得其神。云鹗氏尝谓子长文章之逸气,欧阳永叔后,惟先生得之,非虚语也。余又观先生文中自叙,及望溪先生所作序文,知先生生平每以子长自命,其胸中藏有数百卷书,滔滔欲出。向令克成,必有不同于班固、范蔚宗、陈寿诸人者,岂仅区区文字足见其得子长之神哉?惜乎有子长之才,不能有子长之志,仅此区

6、区,而犹厄抑使不得彰行于世,良可悲也。(选自清戴钧衡南山集目录序)注先生:戴名世,号南山,清代“桐城派”奠基人、文学家,因“文字狱”被杀。司马子长:司马迁,字子长。望溪先生:清文学家方苞,晚号望溪。(1)私尝拟之古人,以为庄周之文,李白之诗,庶几相似。译文:(2)仅此区区,而犹厄抑使不得彰行于世,良可悲也。(4分)译文:“区区”的义项,“区区”在文言文中是个多义词。其义项主要有:小,少,今天仍在使用,如本题译句中的“仅此区区”;感情真挚、恳切,如“感君区区怀”(孔雀东南飞)、“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愚拙,如“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问题反思1你在平时翻译中是否强调联系语境理解要翻译

7、句子的意识?你是否真正意识到语境在翻译中所起的具体作用?答:2联系语境翻译句子看起来很虚,实则具体可抓。你在翻译句子时是如何联系语境的?答:比对答案,领悟答案升格之道1.题目训初厚于马氏,不为诸窦所亲,及宪诛,故不离其祸。(4分)原文见“自我诊断”第1题现场失分答案失分剖析得分剖析现场失分答案该答案对二、三分句译得较好,而失分主要在一、四分句上,尤其是第四分句中“离”的翻译,该考生可能不知“离”通“罹”,所以这样翻译明显不符合句间因果关系,即未结合句子内部语境翻译。2分该答案失分在于第一个分句中“厚”字的翻译不准。其实,根据“厚”字所处的位置,应为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译为“交情深厚”。该考生如果

8、能根据句子内部的位置特点推断,或许就不会失掉这1分了。3分解读现场满分答案现场满分答案满分赏析得分该答案得分点译得好,源于该考生的平时积累和对语境的准确判断,尤其是根据句内语境,对“厚”“离”的理解、翻译相当到位,保证了语意通顺。满分4分完善你的答案2.题目或病之,谢曰:“故事也。”(3分)原文见“自我诊断”第2题现场失分答案失分剖析得分剖析现场失分答案该答案根本未联系语境,连“曰”的主语都弄错了,更不用提译准得分点了。0分该答案译准了“病”字,但“谢”“故事”均未能结合语境确定其最确切的义项。1分该答案译对了“病”“故事”两个得分点,但对“谢”的翻译明显不通,哪有“推辞”诟病的?显然,该考生

9、未联系外部语境从情理上来确定其义项。2分现场满分答案满分赏析得分解读现场满分答案所给译句虽短,但包含两个重要的实词得分点,即“病”“谢”两个多义词语境义的确定;“故事”是古今异义词。“病”字在语境中好确定,“谢”字很难,作“道歉”“推辞”义讲难以合乎上下文的情理,这里作“告诉”讲最好。“故事”有两个相近的义项:旧事、旧例。联系“送别”的“故事”,作“旧例”讲最贴切。满分3分完善你的答案3.题目仅此区区,而犹厄抑使不得彰行于世,良可悲也。(4分)原文见“自我诊断”第3题现场失分答案失分剖析得分剖析现场失分答案该答案失分的原因似乎是未把“区区”“厄抑”得分点译准确,但其根本原因是未联系语境,或者说

10、未结合上文语境锁定“区区”的是文字(代指先生文稿),而非“子长之志”,导致“厄抑”谁、谁“不得彰行于世”理解连串有误。1分该答案几个关键点译得好,失分还是在于未结合语境把握住“彰行于世”的不是其“品行”,而是其“文字”(文集),丢掉了文意通顺分。3分解读现场满分答案现场满分答案满分赏析得分该答案首先根据上文“仅区区文字”确定了“区区”是“少”意,“区区”的是“文字”;然后知道了“厄抑”的是“文字”,“不得彰行于世”的还是“文字”,顺利地落实了“厄抑”“良”等得分点,保证了文意通顺。满分4分完善你的答案借题发挥,突破答题核心问题一、高度认识语境在翻译中的作用,坚决改掉脱离语境翻译的坏习惯语境即言

11、语环境,分为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社会背景、知识积累、情理事理等)。文言文中所说的语境主要是内部语境,主要是文段语境和句子语境,很少涉及如现代文阅读中的全篇语境。文言语境在翻译中的作用不仅仅是激活、锁定学生已有的文言文知识积累,更在于:1确定重要实词、虚词的含义,并借此判定特殊句式(尤其是无判断标志的判断句和意念被动句),推测疑难词语含义。2结合语境推断被省略的成分和代词具体指代的对象。3保证文意通顺,避免了“见字生义”“刻意硬译”等常见问题。语境对于翻译来说如此重要,可是在平时学习乃至考试中,学生的语境意识非常淡薄乃至没有。这其中有个客观因素,就是被翻译的语句放在答案卷中(高考全是这

12、样),与原文相对分开了,于是乎考生只盯着这个句子想,即使明知翻译不通也还是硬译,就是不知道把这个句子代入原文中去读、去思考。这可能是考生普遍存在的一个坏习惯吧!因此,必须改掉这个坏习惯,真正做到让“字回到词中、词回到句中、句回到段中、段回到篇中”。二、联系语境翻译的着力点(一)关注文段内容1记叙性文段(1)人物身份、性格和人物间关系例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孙)堪字子稺,河南缑氏人也。明经学,有志操,清白贞正,爱士大夫,然一毫未尝取于人,以节介气勇自行。王莽末,兵革并起,宗族老弱在营保间,堪尝力战陷敌,无所回避,数被创刃,宗族赖之,(4分)郡中咸服其义勇。(选自后汉书儒林列传下

13、)解析本题4分,“陷敌”1分,“无所”1分,大意2分。得分点“陷敌”“无所”亦是翻译的难点所在,学生很容易将“陷敌”误译为“陷入敌人的包围中”,而将“无所回避”误译为“没有地方躲避”,这些错误的出现缘于学生对孙堪身份及性格特点的忽视。文段一开始介绍了孙堪有学问、有志操、有勇气的儒者形象,尤其从“以节介气勇自行”及后文“郡中咸服其义勇”的效果看,这是一个英勇无畏而得以为人所认可的勇者形象。因此,“陷敌”应译为“攻入敌阵”,而“无所回避”应译为“没有什么逃避的(或:全然不逃避)”。这里的“陷”与“冲锋陷阵”的“陷”同义,表示主动攻入,而不是被动沦陷;“无所”本是课内积累的复音虚词,如鸿门宴中的“财

14、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学生如果能充分关注语境,便能将脑海中这休眠的文言知识唤醒,做到学以致用。全句应翻译为:孙堪曾经全力迎战而攻入敌阵,他全然不逃避,多次受伤,宗族的人都依靠他(脱险)。例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014年高考广东卷节选)天长县鞫王甲杀人,既具狱,敞见而察其冤,甲畏吏,不敢自直。敞以委户曹杜诱,诱不能有所平反,而傅致益牢。将论囚,敞曰:“冤也。”亲按问之。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3分)相传以为神明。(选自宋史刘敞传)解析本题3分,补出“知”后的省略成分“刘敞”1分,大意2分。要补准“刘敞”这一省略成分,学生必须关注人物关系。文段内容中“敞

15、见而察其冤”“敞曰:冤也。亲按问之”两处可见刘敞一开始便察觉到王甲的冤情,并一直坚持自己的判断,后来还亲自审问来为他洗清冤情。当事人王甲也明白“能为己直”的人只有刘敞,才敢以实情相告。全句应翻译为:王甲知道刘敞能为自己伸冤,才敢告知真相,原来杀人的,是姓陈的富人。边练边悟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韦敻,字敬远,京兆杜陵人。(魏)太祖经纶王业,侧席求贤,闻夐养高不仕,虚心致悦,遗使辟之,虽情逾甚至,而竟不能屈。弥以重之,亦弗之夺也。(选自周书卷三十一)译文:2(2014山东)詹鼎,字国器,台宁海人也。其家素贱,父鬻饼市中,而舍县之大家。大家惟吴氏最豪贵,舍其家,生鼎。鼎生六七年,不与

16、市中儿嬉敖,独喜游学馆,听人读书,归,辄能言诸生所诵。吴氏爱之,谓其父令儿读书。鼎欣然,其父独不肯,骂曰:“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然鼎每自课习,夜坐饼灶下,诵不休。其父见其志不可夺,遣之读书。(选自逊志斋集,有删改)(1)其家素贱,父鬻饼市中,而舍县之大家。译文:(2)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译文: (2)事件经过例3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014年高考广东卷节选)刘敞字原父。举庆历进士,廷试第一。奉使契丹,素习知山川道径,契丹导之行,自古北口至柳河,回屈殆千里,欲夸示险远。敞质译人曰:“自松亭趋柳河,甚径且易,不

17、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4分)”译相顾骇愧曰:“实然。但通好以来,置驿如是,不敢变也。”(选自宋史刘敞传)解析本题4分,“径”1分,“故”1分,大意2分。得分点“径”“故”亦是翻译的难点,同时,如果大意分中的1分落在“易”上,“易”也成为一个难点。要突破这些难点,便要梳理文段中的事件经过。“奉使契丹,素习知山川道径,契丹导之行,自古北口至柳河,回屈殆千里,欲夸示险远”交代了刘敞出使契丹行走的路线,以及契丹人选择这条路线的意图。而“敞质译人曰”的“质”表明刘敞对既定路线的不满,“何为故道此”的“故”译为“故意”,与质问的语气相符,内容上与契丹人“欲夸示险远”的意图相应,而下文“译相顾骇愧”也

18、正显示出契丹人意图被识破后的尴尬。刘敞认为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线是“自松亭趋柳河”,这条路“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径”与原路线“回屈”的情况相反,当译为“直”;“易”与“险”相反,当译为“平坦”;而“不数日可抵中京”则与“殆千里”“远”的情况相反。可见,刘敞的确熟悉两地的山川道路,他的质疑是有充分的事实依据的。全句应翻译为:(道路)非常直并且容易行走,用不了几天就可以抵达中京,为什么故意走这条道路呢?边练边悟3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临川靖惠王宏,字宣达,文帝第六子,武帝之介弟也。宏妾弟吴法寿性粗狡,恃宏无所畏忌,辄杀人。死家诉,有敕严讨。法寿在宏府内,无如之何。武帝制宏出之

19、,即日偿辜。南司奏免宏司徒、骠骑、扬州刺史。武帝注曰:“爱宏者兄弟私亲,免宏者王者正法,所奏可。”十七年,帝将幸光宅寺,有士伏于骡骑航待帝夜出。帝将行,心动,乃于朱雀航过。事发,称为宏所使。帝泣谓宏曰:“我人才胜汝百倍,当此犹恐颠坠,汝何为者。我非不能为周公、汉文,念汝愚故。”宏顿首曰:“无是,无是。”于是以罪免。(选自南史卷五十一,有删改)(1)死家诉,有敕严讨。法寿在宏府内,无如之何。译文:(2)我人才胜汝百倍,当此犹恐颠坠,汝何为者。我非不能为周公、汉文,念汝愚故。译文:2议论性文段议论性文段语境的把握,首先要把文段中观点与材料两部分区分开,理清段内层次关系;其次是注意前后句子间的并列、

20、因果、转折、假设关系;最后要把握住句子内部的事理逻辑。例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014年高考湖南卷节选)太古之人,或巢于木,或处于穴。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3分)圣人为屋以居,冀免乎二者之患而已矣,初未尝有后世华侈之饰也。孟祥读书学古,结茅为屋,不事华侈,其古者与?(选自明代杜琼雪屋记)解析本题3分,“木”“土”的活用1分,“颠”1分,大意1分。得分点“颠”是难点所在,学生可能会误译为“癫狂”“颠簸”,而正解当为“跌落”。依据前文“巢于木”的提示,这“木处”便是在树上住,既是在高处,就有跌落下来的危险。学生译为“癫狂”可能是由“病”推测出来的,但这不符合事理逻辑,“住在高处”

21、与“人精神疯癫”无法建立因果联系。学生译为“颠簸”或是“摇晃”,与“在树上住”有一点点联系,但依然不合理,因为“圣人为屋以居,冀免乎二者之患而已矣”,这句中的“患”是“灾祸”的意思,“颠簸”不足以成为“灾祸”,“跌落”才是让人们害怕的事。全句应翻译为:在树上居住会跌落,在洞穴里居住会生病。边练边悟4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臣亦闻古之善观人国者,如良医之切脉,知其受病之处而逆其必殒之期,初不为肥瘦而易其智。官渡之师,袁绍未遂弱也,曹操见之以为终且自毙者,以嫡庶不定而知之也。咸阳之都,会稽之游,秦尚自强也,高祖见之以为当如是矣,项籍见之以为可取而代之者,以民怨已深而知之。盖国之亡,未有

22、如民怨、嫡庶不定之酷,虏今并有之,欲不亡何待!臣故曰“形与势异”。惟陛下实深察之。(选自美芹十论)译文:(二)关注句子结构关注句子结构即要关注句子内部词语的搭配,以辨明词性或活用的情况。如果上下文语境中有对称结构,也需要重视和关注,它能帮助我们辨明词性或推断词义。1句内搭配例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014年高考辽宁卷节选)承、楚间有樊梁、新开、白马三湖,贼张敌万注窟穴其间,立绝不与通,故楚粮道愈梗。(5分)(选自宋史赵立传)注张敌万:盗贼首领。解析本题5分,“窟穴”1分,“通”1分,“梗”1分,大意2分。要落实得分点“窟穴”,需关注句内词语搭配。“贼张敌万窟穴其间”一句中没有动

23、词,该句句式上既然不是判断句,就必然要有一个词活用为谓语动词。“贼张敌万”适合作主语;“其间”是方位词,常作状语;名词“窟穴”便承担起动词的职责,译为“建造巢穴”;“其间”前需相应地补充介词“于”,介宾结构作后置状语修饰“窟穴”。全句应翻译为:盗贼张敌万在这中间建造巢穴,赵立坚决不跟他往来,所以楚州运粮的道路更加阻塞。2句间对称例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世之称者,曰谨厚、曰廉静、曰退让。三者名之至美者也,而不知此乡曲之行,非所谓大人者也。大人之职,在于经国家,安社稷,有刚毅大节,为人主畏惮;有深谋远识,为天下长计;合则留,不合以义去。身之便安,不暇计也;世之指摘,不敢逃也。(3分)

24、(选自名实说)解析本题3分,“身”1分,“指摘”1分,大意1分。“指摘”这一动词沿用至今,比较容易翻译;“世”也相应地译为能实施批评行为的“世人”。而得分点“身”容易被误译为“身体”,这是对句间对称关注不够。“身之便安”和“世之指摘”对称,“身”和“世”都应指人,与“世人”相对的便是“自身”。全句应翻译为:自己的安适,无暇考虑;世人的批评,不敢逃避。边练边悟5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孔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又云:“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馀不足观也已。”然则可俭而不可吝已。俭者,省约为礼之谓也;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今有施则奢,俭则吝;如能施而不奢,俭

25、而不吝,可矣。译文:6(2015重庆)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吾里有徐先生若虚者,郡大姓也。年十五举进士,即谢归业医。人有一方之良,一言之善,必重币不远数百里而师之,以必得乃止。历数十年,其学大成,著易简归一数十卷。(选自元代揭傒斯赠医者汤伯高序)译文:(三)特别关注从人物对话中截取片段要求翻译的语句的语境从人物对话中截取语句翻译,是命题者较通行的做法,考生对这样的语句的语境关注远远不够,以致出现译不准、改变原意的情况。如何关注这类语句的语境呢?1了解说话人对话前后语境,如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说这番话的,是对谁说的,对话之后的结果如何,等等。2关注该语句所在“说话”中的语境,如它的前

26、面是什么内容,后面是什么内容,说话的目的是什么。尤其是句中人称代词和省略内容,避免把说话者的人称搞错,如句中代词“之”本该译为“我”却译成了“他”等。边练边悟7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殷峤,字开山,雍州鄠县人。神龙初,再迁给事中。时雍州人韦月将上书告武三思不臣之迹,反为三思所陷,中宗即令杀之。时方盛夏,上表曰:“月将诬构良善,故违制命,准其情状,诚合严诛。但今朱夏在辰,天道生长,即从明戮,有乖时令。谨按月令:夏行秋令,则丘隰水潦,禾稼不熟。陛下诞膺灵命,中兴圣图,将弘羲轩之风,以光史策之美,岂可非时行戮,致伤和气哉,君举必书,公其思之,伏愿详依国典。许至秋分,则知恤刑之规,冠于千载

27、;哀矜之惠,洽乎四海。”中宗纳峤所奏,遂令决杖,配流岭表。(选自旧唐书殷峤传)译文:8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贾黯,字直孺,邓州穰人。黯自以年少遭遇,备位谏官,果于言事。时言者或论事亡状注,辄戒励穷诘。黯奏:“谏官、御史,迹既疏远,未尝预闻时政,不免采于传闻,一有失言,而诘难沮辱随之,非所以开广言路。请如唐太宗用王珪、魏徵故事,每执政奏事,听谏官一人随入。”时帝初即位,王广渊、周孟阳以藩邸之旧,数召对。黯言:“俊义满朝,未有一被召者,独亲近一二旧人,示天下以不广。请如太宗故事,召侍从馆阁之臣,以备顾问。”帝尝从容谓黯曰:“朕欲用人,少可任者。”黯对:“天下未尝乏人,顾所用如何尔。”

28、退而上五事:一、知人之明,二、养育以渐,三、材不求备,四、以类荐举,五、择取自代。(选自宋史列传第六十一,有删节)注状:状文。(1)请如唐太宗用王珪、魏徵故事,每执政奏事,听谏官一人随入。译文: (2)帝尝从容谓黯曰:“朕欲用人,少可任者。”黯对:“天下未尝乏人,顾所用如何尔。”译文:(四)将译好的句子代入语境检验,看看是否合乎文理、事理、情理,是否与上下文连贯衔接、顺畅得当大二轮专题强化练与考前增分练定点练1回归语境,翻译当先理解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宇文士及,雍州长安人也。隋右卫大将军述之子,化及弟也。隋文帝尝引入卧内,与语,奇之,令尚炀帝女南阳公主。初,高祖为殿内少监,时

29、士及为奉御,深自结托。及随化及至黎阳,高祖手诏召之。士及亦潜遣家僮间道诣长安申赤心,又因使密贡金环。高祖大悦,谓侍臣曰:“我与士及素经共事,今贡金环,是其来意也。”太宗即位,为中书令,寻以本官校检凉州都督。时突厥屡为边寇,士及欲立威以镇边服。每出入陈兵,盛为容卫;又折节礼士,凉土服其威惠。贞观十六年卒,陪葬昭陵。(选自旧唐书卷六十三)(1)士及亦潜遣家僮间道诣长安申赤心,又因使密贡金环。译文:(2)每出入陈兵,盛为容卫;又折节礼士,凉土服其威惠。译文: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薛居正,字子平,开封浚仪人。汉乾祐初,史弘肇领侍卫亲军,威权震主,残忍自恣,无敢忤其意者。其部下吏告民犯盐

30、禁,法当死。狱将决,居正疑其不实,召诘之,乃吏与民有私憾,因诬之,逮吏鞫之,具伏抵法。弘肇虽怒甚,亦无以屈。六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八年二月,上谓居正等曰:“年谷方登,庶物丰盛,若非上天垂祐,何以及斯。所宜共思济物,或有阙政,当与振举,以成朕志。”居正等益修政事,以副上意焉。(选自宋史列传二十三,有删改)(1)狱将决,居正疑其不实,召诘之,乃吏与民有私憾,因诬之,逮吏鞫之,具伏抵法。译文:(2)所宜共思济物,或有阙政,当与振举,以成朕志。译文:3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苏琼,字珍之,武强人也。除南清河太守,其郡多盗,及琼至,民吏肃然,奸盗止息。天保中,郡界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琼普集郡中有粟家,自从贷粟以给付饥者。州计户征租,复欲推其货粟。纲纪谓琼曰:“虽矜饥馁,恐罪累府君。”琼曰:“一身获罪,且活千室,何所怨乎?”遂上表陈状,使检皆免,人户保安。在郡六年,人庶怀之。遭忧解职,故人赠遗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