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26.73KB ,
资源ID:917828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917828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儒墨道法四家在管理上的特点.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儒墨道法四家在管理上的特点.docx

1、儒墨道法四家在管理上的特点儒墨道法四家在管理上的特点(一)儒墨道法的产生 1、大变革时代:国有经济解体,民有经济崛起;公有经济衰落,私人经济崛起。(1)科学技术的发展: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改变传统集体耕作的生产方式。(2)生产关系的变革:从只对公地征税变为对私田征税的“初税亩”。(3)社会意识形态转变:“乱”“君子有勇无义而为乱,小人有勇无义而为盗”,“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 宜” 2、各自代表的社会基础: (1)“儒”和“法”代表社会大变革中的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所不同的是,儒家在制度和文化中,更强调教化的作用,更看重长远利益;法家更强调制度作用,更偏重 眼前利益。换言之,在民

2、主和权威两大关系中,儒家更偏重民主,法家更偏重权威(法家主创业,儒家主守成) (2)“道”代表社会大变革中的没落阶级利益,即社会地位绝对下降,短期内无法回升的阶级利益,换言之,不得志者利益。 (3)“墨”代表社会大变革中小生产者阶级利益 3、四者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共同点:承认人追求富贵,但又认为在追求富贵的过程中人和人之间会发生冲突,从而有害于未来理想和谐社会的出现。 不同点:儒法两派欢呼社会的进步带来的人性的普遍解放,但也看到了社会进步过程中产生的种种无序现象,为解决社会的无序现象,儒家主张通过教育的方式以义节利,强调民间自觉的力量;法家则主张以暴力消除社会的过分追逐利益的趋向,强调权威的力

3、量。 道家代表的社会不得志者则诅咒社会的发展、财富的重新分布给他们这些原既得利益者带来的痛苦,主张“废”掉新兴科学技术,但科学技术是废不掉的,于是他们对社会失去信心,悲观厌世,主张退回到原始群的状态,回到人类的幼年时期,认为那才是人类社会的黄金时代。墨家站在小生产者、基层员工立场上,既感叹社会变化给他们带来的改善生活的机会,也恐惧社会变化会牺牲掉他们现存的的一切,主张维持人最基本的生理享受。他们认为这样的话,人和资源的矛盾就可以消失,因此对社会充满信心,积极入世。 4、对今天企业管理的意义: (1)儒家的文化建设,高屋建瓴,在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强调适应时代的变化,深深扎根在民族的土地上

4、,对企业理念的确立和企业文化建设很有帮助(中庸之道); (2)法家的制度建设,偏重人和人之间利益的对立性,主张人性自为,坚持君臣异利、君民异利的观点,从最坏的角度思考问题,对克服人性之弱点,建立 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很有帮助; (3)墨家对小生产者(普通员工)的认识非常深刻,有助于企业文化的完善和实现对工人的领导; (4)道家思想对处于弱势状态的企业或人很有帮助,有助于抚平人受伤的心灵,对如何医治群体里的不得志分子,医治强者弱势状态下的不平衡心理很有帮助。附录1:四家学术上的不同儒家:中庸之道,持经达变,知其不可而为之道家:为而不争,欲进先退法家:暴力强制,一刀切,壹赏、壹刑、壹教墨家:兼爱非攻

5、,尚贤节用,一刀切 附录2:儒墨道法四学派之间的关系 所有学派都与儒家有关,都从不同方面发展了儒家学说,到汉武帝时,百川归海,在新的基础上产生了文武一体、霸王道杂之,更切合生活实际的新儒家体系 1、儒家是春秋战国期间产生的第一个学派组织,孔子有教无类 2、墨家与儒家之间的关系:宰我与孔子的争论,墨子在学儒的基础上,站在平民的立场上对儒家做了部分“修正” 3、法家与儒家之间的关系:冉有、子路与孔子的争论;子夏与西河学派;李悝、吴起、西门豹等儒家学者在魏国的全面掌权;商鞅变法及对儒家的修正、韩非子对儒家的猛烈批判与法家学派的诞生 4、道家与儒家之间的关系:隐士与孔子的关系;颜回与孔子;春秋战国时期

6、的失意士人与道家;庄子与道家附录3:为什么历史选择了儒家学说作为社会治理的指导思想? 1、儒家学说至中至正,中庸之道 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 孟子:“迂远而阔于事情” 叔孙弘:知时务者 2、墨家学说有三大弱点:兼爱学说不切实际;节用学说难以实行;越级提拔、直接提拔在特殊时期可以,在社会的常平时代难以贯彻 3、法家学说之弱点:认为百姓愚昧,只能看眼前利益;认为统治者无限理性,可不受制约;认为暴力万能,须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漠视民众力量, 认为统治者将天然统治人民,忘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4、道家学说的弱点:太偏重“阴”、“虚”、“柔”等作用,须知, “阴”、“虚”、“柔”等

7、的使用也有度;太强调转化,但忽视转化的条件,须知,要由弱变强,要积累力量,为此就要“积德”;太强调“退”、“隐”等作用,但忘了分析其消极的地方,退到什么程度不能再退,退的风险是什么? 孟子曰,“士达不离道,失不离义” 问题:如何看待“以德报怨”和“以直报怨”? 4、管理员工更多点法家,管理中层干部更多点儒家;管理高层干部更多点道家 第一章:儒家的管理思想 以孔子为中心一、儒家思想简评 1、儒家的基本主张:高效廉洁的政府;强调教育;强调民营经济的基础作用,但不排斥国家的干预 2、儒家思想的特点:中庸之道 儒家思想的范畴:中庸之道(一阴一阳谓之道) 仁、义、礼、忠、恕、和、信、教、均(分工、分财、

8、分权、分信息)、道 人性善与制民之产、制官之禄: 人性恶与隆礼、重法二、孔子思想的评价 1、孔子的思想集中和系统,被誉为集大成者,其思想适应了社会和民众。 山东文登及文山的故事。 原因在于中国传统社会成熟的统治思想萌芽在春秋,成长于战国、秦、于西汉中叶最终形成 ,之后只是在此基础上的微调。原因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外部矛盾,内部矛盾)业已暴露,社会生活又没有太大变化。 2、孔子培养职业官僚、职业经理人,打破终身制,提出用专业技能、品德而不是出身、血统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仲尼弟子三千,贤能者七十二” 3、为什么历史选择了儒家?长远利益思想;民主制约下的权威;传统和现代的协调(中庸之道) 4、什

9、么情况下儒家思想受抨击?当社会看眼前利益时 5、儒家思想在当今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问题:孔子为什么作官时间不长?(不愿同流合污,别人的猜忌;要求太高) 为什么孔子很欣赏颜回?(聪明、好学、道德完善 “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孔子对财富的态度如何?(“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予之有道”。 后人对孔子的评价?(“若世无孔子,万古如长夜”,“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时代及其家世 1、国有经济解体,私人经济崛起的大变革时代。 “君子有勇无义而为乱,小人有勇无义而为盗”, “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2、何以孔子完成了时代赋予的任务?(1)“天时”影响:社会大变革时代(2)

10、“地利”影响: 生活于东部。科学技术的传播途径: 东中西南 (3)“人和”条件 特殊的家世使孔子享受商、周两种文化的深刻影响,换言之,学术渊源深厚 破落贵族家庭出身,既享过大福, 又受过大苦,其思想之深刻非常人可比;由 于破落时间较长,完全接受生活现实,思想平和中正,不偏激,既能被统治者接受,又能被被统治者接受中庸之道(道家、墨子、法家)个人的品格和经历:“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入太庙,每事问”。 三、孔子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1、孔子管理思想的目标: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富而教”2、孔子管理思想的出发点:承认人追求财富的欲望的合理性。 “富与贵,人之所欲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 “小

11、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 “性相近,习相远”(1)为什么会有贫富的不同? 努力+能力,教育的作用(2)贫富差别是否合理? 行业利润率的差别使然。 “学也,禄在其中,耕也,馁(nei)在其中”。 (3)贫富差别的后果是什么? “贫而无怨难” “好勇疾贫,乱也” “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也”。3、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1)顺应人们对财富的追求:富民、惠民。 节用:节约到符合“礼”的程度(辨证思想) 轻徭薄赋: 轻徭:别占用老百姓过多的时间,让其多劳动。 薄赋:少占用老百姓的劳动成果。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惠则足以使民” “惠而不费”制度创新,呼吁向民营经济开放更多的经

12、营领域。(2)调节人们物质利益关系的关系原则:见利思义。 利:得到,义:合适,合意。见利思义指用合适的行为来得到合理的财富。 不义的三个表现:聚敛(统治者对人民)和兼并(国与国之间;偷盗和抢劫(从老百姓角度);与民争利(统治阶级成员利用不正当手段与民争利,以权谋私)。 “取财之义”:读书“学也,禄在其中”,“学而优则仕”;经商子贡:孔门培养出来的第一流外交家。 (3)如何在生活中贯彻“义”的思想 首重教育手段:通过教育,树立新的社会道德观、价值观,作到自我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予之有道” “善教得民心”,“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

13、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有格”。 其次也重视其他管理手段的作用,如政、法的作用,主张配套使用 “文武相济 ,一张一弛”、“软硬兼施”,“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 但是在众多管理手段中,主要应靠教育,而行政、法律手段应放在次要的、辅助的位置,而且在使用政法手段时,也应同教育手段配合使用,使民知法、畏法而且耻于犯法。 “不教而杀谓之虐”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耻有格”。4、 管理者才能领导好被管理者(1)提升管理者素质的重要性 首先,孔子主张管理者要有一颗仁心(态度决定一切) “仁者爱人”, “泛爱众” “爱心”

14、的作用是: “得民心者得天下” “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其民矣” 如何提升“仁”心,从而更好地“爱人”?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易使也” 其次,提升管理者能力的重要性: “得人”,“选贤与能”。 “贤者”是协助最高领导者掌握全局的人,这种人不但有经邦治国的大本领,还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能够移风易俗,化民从善。 “舜有臣五人(禹、益、契、弃和皋陶)而天下治”; “能者”指在具体的工作部门从事具体工作的人, 即具备做好某种工作的专业知识的人。在孔子看来,有各方面的“能人”在,即使最高层缺乏“贤人”,也可以保持一个较平稳的局面,而不致发生重大的失败,或者很快陷于失败。但也不能使全局工作达到理想的

15、状态,实现“天下大治”。仅仅选拔“贤人”与“能人”还不够,还要善于使用他们,如果有能人、贤人而不用,或用而不当,就会出现贤能“裹足”现象:外边的贤能不愿来,里边的贤能纷纷离去。 如何使用贤能呢?孔子主张“因材施用”(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上): 贤人要成为“以道事君”的“大臣”,即成为领导集团成员;能人要成为按自己的本领负责专项工作的“具臣”,领导者对他们的使用要“器之”。 “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之。若由(指仲由)与求(指冉求)者,可谓具臣矣”。 不正确的用人是什么呢?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因此要把公忠体国,能对群众起表率作用的贤人

16、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再次,管理不同人的方式是不同的:“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有勇无义而为乱,小人有勇无义而为盗” 同时主张以对少数人的管理带动对绝大部分人的管理 (2)管理成败的关键在领导(众星拱北斗):“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胗躬”。 怎样提高领导者的领导能力呢? 第一,领导者要起表率作用 “其身正,不令自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第二,领导者必须取得被领导者的信任 孔子将能否取信于民,看作是做好领导的基本保证。 “信则人任焉”, “人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3)领

17、导者要宽以待人,严于律己。 “无求备于一人”、“宥小过”,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4)领导者不要轻易插手具体工作(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 “器之”与“不器”。要无为。 (5)着眼于长期目标,反对急功近利,始终围绕战略目标。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教育人的工作也要无欲速,无见小利,要做长期扎扎实实的工作。 对于以下几个问题的理解?如何理解孔子的“平均”主张? “不患寡而患均” 非平均主义。“政教均平”,均:平偏也。朱熹“均谓各得其分”孔子是否不重视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 孔子是否歧视妇女? “唯女人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荪,远之则怨”孔子是否没有法制观念? “

18、为亲者讳、为尊者讳”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近代国家混乱,需要救国救世的英雄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为国献身精神,墨学复兴。谭嗣同提倡,社会将共产党比做墨子。问题:1)为什么后期墨学销声匿迹? 封建化国家一统天下,需要高度国家权威;禁欲主义;小生产解放时代的结束。 2)你如何看待水浒传里的英雄人物,如宋江、李逵、鲁达之流? 3)为什么蓝领工人有一股浓烈的江湖气,服了你了什么都行,“指到那里打倒那里”,;不服你了什么都不行,如使“下马威”等?二、墨子的管理思想1、义利观:兼相爱,交相利,意思是说,爱别人的东西像爱自己的东西一样。 墨子的“仁”和孔子的“仁”有什么区别

19、和联系? 墨子的“义”与孔子的“义”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在墨子看来,“利”指国家、人民的利益。墨子总讲利。 “义”的对立面:“亏人自利”注:墨子口不离利,最反对“亏人自利”。在墨子的心目中,“利”是天下之公利,所谓“义”就是“兼相爱,交相利”,为天下之公利,而不是个人的私利而奋斗。标准:三表 A、与古帝王之说是否一效。B、老百姓是否得到利益。C、国家是否得到利益。墨子非常强调“义”, “不义不富,不义不贵, 不义不亲,不义不近” “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墨子认为,“利”是相互的,是互利。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

20、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虽有贤君,不爱无功之臣,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子。 (2)墨子义利观的本质:保护小生产者的利益。墨子特别强调国家政权稳定小生产者保护不了自己。2、生产思想:“生之密,用之节”,反对奢侈品生产,主张转向日用品生产。 1)“生之密”:“君子强听治,贱人强从事”。墨子认为,民有三患,“寒者不得衣,饥者不得食,劳者不利息”2) 解决办法: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劳动人口。二者之中,又以增加劳动人口为主。3)增加人口的办法有二, 积极之法为多生孩子,早婚。消极之法为除寡人之政(保证现有人口存活),主张非攻、非乐、节用、节葬,反对王公大人蓄私(妻妾不能太多)。3、消费思想

21、: A、以满足基本生理需要为标准的节用论,标准是否吃饱。 B、以限制统治阶级上层人物的特权为目标,主张“去大人之好聚珠王、鸟兽、犬马,以益衣裳、宫室、甲盾五兵、舟车之数”。 好处:(1)可以为简单再生产提供条件;(2)可有社会剩余,加强粮食储备;(3)统治者可在国家的武装力量上储备兵备;(4)可以维持社会安定,“俭节则昌”,反之则亡。4、墨翟的储备思想。墨子重视储备,提到关系国家安危存亡的高度,他把国家和私家都保持三年粮食储备看作是保证国家、人民抗御天灾、战祸的最低限度的储备,称之为“国备”。三、墨子管理思想评价:1)集中反映了小生产的思想意志。小生产者属于社会弱势群体,规模不经济,无力抵御天

22、灾人祸的打击,因此,一方面主张增加人口,发展相对的规模经济;另一方面主张社会清平,要求稳定的,能 勤俭致富的社会环境,希望明君、青天老爷,鬼神佑护,老天爷开眼,把希望和命运寄 托在超自然力量身上。为此既主张强化国家政府权威(若政府高效清廉的话),又隐含着若统治者不按天道行事,可以推翻之意,因此中国社会向有“造反有理”,“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之说。2)有浓厚的禁欲主义、平均主义色彩。社会混乱时期,个人不能保住家庭命运,墨子思想大行其道,一旦社会清平,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墨子思想便退隐一边,被儒家思想所代替(强调过与财产、身份向适应的生活,反对禁欲;强调富而教,要求过文明健康的生活)。因此,历史上

23、,孟子、荀子都大批特批过墨子,荀子说,“夫不足非天下之公患也,特墨子之私忧过计也”。 3)墨子思想有浓厚的空想色彩,这主要体现在“兼爱”、“非攻”主张上,因而遭到孟子的有力批判,指责其“无君无父”,“禽兽不如”。4)墨子思想有浓厚的革命色彩,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这是对世卿世禄制的完全否定。在商鞅提出“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的主张以前,墨家已用“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论点否定了世卿世禄制。 5)中国是小生产者的汪洋大海,墨家思想有广大的社会基础,直到今天仍需要研究墨家思想 和儒家中庸的思想相比,墨家思想显得比较过激(消费方面、爱人方面、尊贤方面等),而“绝则反”,向自己的对立面

24、转化,这也是墨家思想后来销声匿迹的原因 案例:个人学车的一则体会第三章:道家的管理思想 一、道家和道家思想的产生。 1、“道家”名词出现。汉代,司马迁史记 首先讲道家的是陈平,史记陈丞相世家:“始陈平曰:我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司马谈,称道德家。汉书艺文志称道家。在先秦并没有道家的说法。郭沫若对道家有个概括就是认为道家诸派均以“道”为宇宙万物的本体。实际上这是成熟了的道家特点。汉代,司马迁史记 道和德的含义。道,规律(“一阴一阳谓之道”),德:按照规律办事。 道是万物的根源,道是有规律的运行。人们认识到“道”的原则,并能正确地掌握它,使这个原则在生活中起指导作用就是“德”。 按照道办事的人,

25、就是有德的人。按道办的事,就是有 德的事。 2、道家思想出现的土壤与发展。 (1)土壤:社会大变革。A、中国多洪水;B、中国多地震。C:政治上经常变革(夏商周之政),乾坤颠倒。 周易:变化的哲学从远古就有,到周文王,周武王时期达到完备。 (2)道家代表社会地位绝对下降的社会阶级,也称没落阶级的利益。 “穷”人要活下去,要有自己的价值观,即寻找人与自然的协调。价值观的作用之一,是给人活下去的勇气。 (3)隐士的变迁:桀溺、楚狂舆、石门晨门杨朱道德经黄老之学和庄子的彻底消极无为。 老子:孔子时代的“下岗”知识分子; 杨朱:孟子批判其“轻物重生”(医学,强调养生),“全生葆真,“一毛不拔”,其理论相

26、对粗俗,未成体系。 隐士思想后分化为两派,一派到齐国稷下之宫,享“上卿”待遇,为国家出谋划策,“假隐士”,后转化为黄老之学,积极有为,代表人物“慎到”(也被称为法家代表人物),强调外能治国安邦,内能养生。另一派的代表人物为庄子,向往绝对自由的生活,但在封建化加速进行的时代,理想无法实现,于是追求“饮风食露”,消极避世,回到原始社会的前期,将道家说发展到极端。 3、老子的管理思想(1)对现行社会制度看法:“盗竽”强盗头子。 “朝甚除(除,修治),田甚芜,服文采,带利剑,厌(厌,饱)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竽,非道也哉!”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

27、足以奉有余,孰能以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利用国家法律乱摊派就是“偷”。(2)对现实社会混乱原因的分析:无穷的贪欲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老子反科学:科技发展提高了人的欲望,从而产生盗贼,但科学是废不掉的。 (3)对未来理想社会的看法:回到远古状态(愚民政策) “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