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190.57KB ,
资源ID:946555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946555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部编版语文九上《三顾茅庐》教案公开课.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部编版语文九上《三顾茅庐》教案公开课.docx

1、部编版语文九上三顾茅庐教案公开课23 三顾茅庐【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把握小说情节,理解人物形象。3.通过古典小说的学习,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疏通文意。2.把握小说情节,初步感知人物形象。【课前预习】1.阅读三国演义中与本文情节有关的章节第三十七回。2.扫清字词障碍可参见状元大课堂P241“字词清单,对照注释和参考资料翻译文中“隆中对策局部。【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播放滚滚长江东逝水歌曲影像资料。师:大江裹挟着浪花奔腾而去,英雄人物随着流逝的江水消失得不见踪影,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今天,我们学习的三顾茅

2、庐,就如滚滚长江东逝水中的一朵最美丽的浪花,让我们“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设计意图】引进相关课程资源三国演义电视剧片头曲,那熟悉的歌词、熟悉的旋律和大气磅礴的影像资料可振奋学生精神,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二、资料链接,检查预习1作者简介。课件出示: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生卒年不详,是中国章回体小说的鼻祖,代表作三国演义;其他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2三国演义简介。课件出示: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该书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期间的社会历史为背景,着重

3、表达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全书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塑造了曹操、刘备、诸葛亮等众多的历史人物形象。3介绍刘备三顾茅庐的背景。课件出示:刘备有心匡扶汉室,忙忙碌碌几十年,将不过关张赵云,文不过孙乾简雍,依附刘表栖身却总遭刘表身边人排挤。当时曹操已统一北方,孙权在江东建立基业,而自己又被逼屯兵新野,无立锥之地,当时唯一的谋士徐庶又被曹操以母相威胁逼走,刘备急需一位大才来辅佐。刘备到襄阳访贤士司马徽时,司马徽告诉他:“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又说诸葛亮“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徐庶离开时,也“回马荐诸葛。这样,有雄心壮志的刘备就更加想得

4、到这个人才,于是三顾茅庐。一顾茅庐遇崔州平,论天下事;二顾茅庐遇诸葛均、黄承彦,留下书信。课文从三顾茅庐开始写起。【设计意图】“三顾茅庐“隆中对在三国演义整个故事情节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是刘备转变局势的一个轴点,也是三国鼎立局势形成的一个关键,所以介绍刘备三顾茅庐的背景对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至关重要。课件出示:拜谒y 拱立n 半晌shn 纶巾un 鹤氅chn胄zhu 愧赧nn 谬举mi 存恤x 箪食壶浆dn【设计意图】课前预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学生有时难免产生惰性。这就需要经常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进行检查,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自主预习的习惯,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效率。1朗读课文,借助

5、注释读通读顺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语句。2小组讨论交流,疏通疑难语句。3把经过组内讨论也不能解决的疑难语句提交全班交流,教师适当点拨。预设:玄德拱立阶下刘备恭敬地站在台阶下。昨两次晋谒,不得一见,已书贱名于文几,未审得入览否?以前两次来拜见,没有见到你,已经写书信在这了,不知道先生看了没有?大丈夫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备愚鲁而赐教。男子汉大丈夫,身具旷世之才,怎么可以碌碌无为老死在山野林泉之中呢?希望先生您能以天下百姓为己念,开导愚笨的我,教授我治国的道理。【设计意图】三国演义虽是古代白话小说,但是元明时期的白话,很多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跟现代汉语不同,所以须疏通课文

6、后才能更深入透彻地理解课文。同时,让学生自己借助注释读通顺文章,不理解的语句再在组内讨论,可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三、自读课文,读懂情节学生再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刘备三顾茅庐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预设:起因:刘备邀请诸葛亮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拜访两次都没有见着。经过:刘备第三次去拜访,离诸葛亮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家又等了几个时辰才同诸葛亮见上面,听了诸葛亮的分析,刘备茅塞顿开,竭力邀请诸葛亮出山。结果:刘备有了诸葛亮,如鱼得水。【设计意图】这个板块既是对疑难文句是否疏通的一个检测,也是对选文主要情节的一个梳理,为下面的细读做铺垫。四、细读片段,读出性

7、格师:在见到诸葛亮之前,选文第1段是刘备、关羽和张飞等三兄弟的人物描写,很有意蕴,咱们有必要来品读分析。1在这一段中,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描写张飞的?张飞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本文写张飞对表现刘备的性格特征有什么作用?预设:课件出示:通过语言、神态描写的方法,表现张飞的粗暴和急躁。用张飞的粗暴和急躁来衬托刘备求贤的真诚和谦恭。2根据文中的人物描写,概括刘备、关羽、张飞的性格特征。预设:课件出示:刘备求贤假设渴、礼贤下士、有政治抱负、做事有恒心。关羽委婉、稳重。张飞直爽、莽撞、义气。3分角色朗读第1段,要求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课件出示:四名学生分角色朗读,一人朗读表达局部,三人分别朗读关公、刘备和

8、张飞的语言。读后,请其他同学评点。【设计意图】本文最大的写作特点是人物描写方法运用的多样性,通过语言、动作描写以及外貌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第1段中的语言描写可以作为写作的例如范文,供学生研读借鉴。结束语:本文用简练传神的语言鲜明地刻画了刘备、关羽、张飞等人物形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感知了刘备这一历史人物的形象,那文中另一个重要人物诸葛亮的人物形象又是如何刻画出来的呢?请听下回分解。第2课时【课时目标】1.理解刘备和诸葛亮的人物形象。2.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思考师:上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并学习了课文的第1段,分析了刘、关、张这结义三兄弟的

9、人物形象。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剩下的局部,在作者出神入化的写作手法中进一步领略三国英豪们的风采。“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司马徽说诸葛亮“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诸葛亮真有此才吗?卖草鞋出身的刘备凭什么能请诸葛亮出山呢?读过三顾茅庐后,你能不能各用两个字来评价刘备和诸葛亮?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点拨预设:课件出示:刘备诚、敬用诚心和敬意来打动诸葛亮孔明智、淡有超凡的智慧和淡泊名利的思想【设计意图】前一课时学生在疏通课文时就已经熟悉了文章内容,这样设计问题,既了解了学生的整体感知情况,又考验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同时这个问题在自读中还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二、研读刘备,“诚“敬

10、有加师:文中哪些地方表达出刘备的诚心和敬意?请用自己的话分条概述。学生默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先在组内交流,小组取得共识后推举一名发言人,再在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求同存异,适当点拨。预设:课件出示:例句分析玄德叱曰:“汝岂不闻周文王谒姜子牙之事乎?文王且如此敬贤,汝何太无礼!今番汝休去,我自与云长去。张飞与刘备是结拜兄弟,诸葛亮是一位与刘备素未谋面的草民,为了请诸葛亮,刘备竟然斥责自己的结拜兄弟离草庐半里之外,玄德便下马步行刘备是当时汉献帝的叔父,是皇叔,是皇亲国戚,而诸葛亮是一介草民,为了请诸葛亮,刘备离草庐半里之外竟下马步行玄德拱立阶下。半晌,先生未醒又立了一个时辰,孔明才醒等待

11、时间长玄德下拜曰:“汉室末胄,涿郡愚夫,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昨两次晋谒,不得一见,已书贱名于文几,未审得入览否?言语谦卑,其时刘备已年过40,孔明才27岁,刘备自称“愚夫,却称孔明为“先生,并称这次见面为“晋谒师:综上所述,请同学们用两个四字短语来评价刘备这个人物形象。预设:求贤假设渴、礼贤下士。【设计意图】着眼于课文标题,与课文编者对话,刘备显然是这篇节选的主要人物,理解刘备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他求贤假设渴、礼贤下士的政治家风度,对于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不无裨益。三、研读孔明,“智“淡兼备师: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文中他的智慧主要表达在哪一局部?预设:第3段的“隆中对策局部。“智师:请同学们

12、齐读“隆中对策局部。学生齐读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探究以下两个问题:1诸葛亮是怎样分析天下形势的?2他提出了怎样的战略方针?学生先在组内交流,小组取得共识后推举一名发言人,再在全班交流。老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求同存异,适当点拨。预设:课件出示:分析天下形势:一论曹操此诚不可与争锋;二论孙权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三论荆州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四论益州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五论刘备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提出战略方针:假设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那么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师:同学们,关于孔明的智慧,文中有一

13、句话评价得非常中肯,是哪一句?让我们大声齐读。生齐读:只这一席话,乃孔明未出茅庐,天下三分,真万古之人不及也!“淡师:我们再来研读诸葛亮的“淡。请同学们找出能表达诸葛亮淡泊名利的语句,再用自己的话分条概述。学生发言交流,生生互动,教师点拨预设:课件出示:举例分析自吟诗句:“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一个大智大贤者的形象刘备邀请他出山,他婉言谢绝无意功名诸葛亮最后又容许了刘备,是因为刘备以“苍生为请,以至“泪沾袍袖,衣襟尽湿,他才“愿效犬马之劳虽淡泊名利,但更关心人民疾苦,忧念天下嘱咐诸葛均不要荒芜田地,“功成之日,即当归隐淡泊名利师:综上所述,请同学们

14、用两个四字短语来评价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预设:智慧卓绝、淡泊名利。【设计意图】“隆中对这一段,军事、政治、外交无所不包,透彻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给刘备制定战略方针和立国方案提供了参考。后来,三国形势的开展,证明了这种分析的正确性,证实了诸葛亮的预见。但就是这样一个具有雄才大概的人,他同时又是孤高淡泊的。研读诸葛亮,可以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四、分析手法,提升素养师:同学们,分析这两个人物形象,我们会发现作者在塑造这两个人物时,都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请你分析一下,哪些属于正面描写?哪些属于侧面描写?各有怎样的作用?学生先在组内交流,小组取得共识后推举一名发言人,再在全班交流。

15、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求同存异,适当点拨。预设:课件出示: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刘备和诸葛亮的动作和语言,以及诸葛亮的外貌。作用:表达了刘备求贤假设渴、礼贤下士的政治家风度,诸葛亮的儒雅风范和对天下局势的洞察力、运筹帷幄的战略眼光。侧面描写:1张飞的粗率、急躁作用:反衬刘备的礼贤下士2关羽、张飞的质疑作用:衬托诸葛亮的才华横溢3诸葛均的“飘然自去作用:正衬诸葛亮的淡泊无欲教师小结:在刻画人物时运用衬托、衬托的手法,即烘云托月法。作者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将众多人物的个性鲜明地展现了出来,使得三国演义历经百世而弥芳。【设计意图】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是三国演义这部

16、小说的一大特色,在这篇文章中也表现得十分突出。本板块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把人物形象刻画得如此鲜明突出的,从而让学生能够在描写人物时运用这种写作技法。五、拓展延伸,激趣阅读诸葛亮出山后为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勤勉一生,做了许多大事。关于诸葛亮的故事,你还知道多少呢?请列举出来。预设: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舌战群儒、智激周瑜、七星坛借东风、巧布八阵图、空城计、挥泪斩马谡、七擒孟获、六出祁山、星落五丈原读布置学生课后阅读三国演义中相关回目第四十、四十三、四十四、四十九、八十四、九十、九十六、一百零三回等。【设计意图】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章节很多,这样拓展,一是让已经读完三国演义的学生积极展示他

17、的所读所知,二是有效激发还未读完三国演义这部书的同学的阅读兴趣。结束语:虽然“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但请同学们记住刘备对人才的尊重。尤其在日新月异的当下,创新和开展,都离不开人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得人才者得制高点,得人才者得持续开展,得人才者得最终胜利!【板书设计】三顾茅庐【我的设计亮点】安排课前预习,阅读与本文情节有关的章节第三十七回,能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激情。又有对课前预习的检查,催促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课堂设计抓住两条线:一是紧扣选文的小说文体特征,以分析人物形象为主线,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去感受英雄人物的伟大人格;二是以赏析烘云托月的手法为辅线,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表达学以致

18、用的自读目标。同时,通过拓展延伸来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进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写作背景三国演义的素材主要来源于两个途径:其一是关于三国史事的历史文献;其二是民间不断流传的三国故事和民间创作。一方面是上千年所积累和深化的史学家对三国历史的表达和评价,另一方面是历朝历代民间三国传说的不断演化丰富,它们为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元末明初,社会矛盾锋利,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其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家,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因此他思考并希望结束动乱局面,由此就创作了

19、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关键能力语言建构与运用烘云托月的手法烘云托月又叫衬托、映衬。衬托由两局部构成:一局部是被衬托的,是主,叫作主体;一局部是衬托的,是从,叫作衬体。一个主体的衬体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用跟主体性质相似、相近的衬体来陪衬叫正衬;用跟主体性质相反、相远的衬体来陪衬叫反衬。“三顾茅庐在诸葛亮出场前集中笔墨写司马徽、徐庶先后向刘备介绍诸葛亮的才华,刘备出访过程中又写了孔明的朋友、岳丈、弟弟和童子等人物形象,造成烘云托月的效果。另外,对卧龙岗周围环境的描写,荷锄农夫所唱的山歌,草堂上的对联,以及诸葛均所吟咏的诗歌等,共同构成了淡泊、高雅、宁静的意境,这对塑造诸葛亮形象也起到积极的作

20、用。疑难探究文中哪些语句最能反映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的诚心诚意?从刘备的举动看出:“离草庐半里之外,玄德便下马步行,文官落轿,武官下马,这是古人对特别有地位或对自己特别敬仰的人表示极大的尊敬,“半里之外刘备就下马步行,可见刘备对诸葛亮是多么尊敬,诸葛亮在刘备心中的地位是多么高啊!刘备“吩咐关、张二人,只在门首等着。玄德徐步而入,见先生仰卧于草堂几席之上,玄德拱立阶下。刘备的动作轻而恭敬,让两个弟弟在门外等候,是怕人多嘈杂打搅诸葛亮休息;怕张飞有鲁莽的行为和不敬的语言坏了大事;亲自恭候更能让诸葛亮体会到他的诚心。见到诸葛亮时刘备行下拜之礼,听完“隆中对刘备“顿首拜谢,见诸葛亮不肯出山相助,刘备竟泣得

21、 “衣襟尽湿,这些细节,表达出了刘备的特质对人才的渴求和诚恳。从刘备、张飞的语言比照看出:诸葛亮在张飞眼中是一介“村夫,张飞说“这先生如何傲慢! 见我哥哥侍立阶下,他竟高卧,推睡不起! 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在刘备眼中却是一代“大贤,“望先生不弃鄙贱,曲赐教诲“开备愚鲁而赐教“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迄无所就。惟先生开其愚而拯其厄,实为万幸“备虽名微德薄,愿先生不弃鄙贱,出山相助。备当拱听明诲。刘备谦虚的态度可以看出他对人才的渴求。通过张飞和刘备语言的比照,突出了刘备的求贤假设渴和礼贤下士。文化素养三顾茅庐蕴含着哪些丰富的含义?从君主的角度来说,真正贤明的君主应当是礼贤

22、下士、求贤假设渴的,君对臣敬重,臣才对君忠心。正是因为刘备对诸葛亮的赏识和重用,刘备才建立起蜀汉基业。从知识分子的角度来说,三顾茅庐的故事寄寓了古代知识分子的理想和愿望:希望自己能够像诸葛亮那样得君行道,建功立业,青史留名。设计/王杏荣综合性学习 倡导低碳生活【目标导航】1.理解低碳生活的概念,了解低碳生活的重要性,知道怎样践行低碳生活。2.通过学习树立低碳环保的意识,学会热爱与保护环境,践行低碳生活的良好品质,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感。3.鞭策自己成为低碳生活的倡导者,低碳理念的传播者,低碳生活的践行者。懂得倡导低碳生活就是保护地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课时安排】1课时。 自由分成学习小组,

23、做好活动方案,分配小组成员活动任务,围绕“倡导低碳生活的主题,广泛搜集相关素材,做好活动笔记,准备活动资料。【新课导入】抬头仰望天空,你会发现曾经湛蓝的天不再那么明净;低头俯视大地,你会发现曾经清澈见底的河流不再那么透明;静静聆听,回响在我们耳边的不再是婉转动听的鸟叫虫鸣,而是轰隆隆的机器运作;放眼望去,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不再是郁郁葱葱的森林绿地,而是灰暗单调的高楼和冰冷的水泥路面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我们的生活已被污染包围,倡导低碳生活,刻不容缓。【重点解读】 认识低碳生活、宣传低碳生活、争做低碳达人。1.认识低碳生活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低碳生活

24、,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进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要求从节水、节电、节气和回收四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2. 宣传低碳生活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节能减排,不仅是当今社会的流行语,更是关系到人类未来的战略选择。提升“节能减排意识,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者消费习惯进行简单易行的改变,一起减少全球温室气体主要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意义十分重大。追求健康生活,不仅要“低脂、“低盐、“低糖,也要“低碳!“低碳生活节能环保,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的速度,势在必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选择“低碳生活,是每位公民

25、应尽的责任。 如果说保护环境、保护动物、节约能源这些环保理念已成行为准那么,低碳生活那么更是我们急需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低碳生活虽然是新概念,但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开展的老问题,它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世界对此问题的共识日益增多。可见低碳生活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因此我们应做到:落实环保行动,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参加植树活动,注意节电、节水、节油、节气,提倡绿色消费、低碳消费,努力实现“低碳梦。少搭乘1次电梯,就减少0.218kg的碳排放量;少开冷气1小时,就减少0.621kg的碳排放量;少用灯泡1小时,就减少0.041kg的

26、碳排放量;少丢1kg垃圾,就减少2.06kg的碳排放量;省一度电,就减少0.638kg的碳排放量;省一度水,就减少0.194kg的碳排放量;如果以上各项都能做到,那么我们每个人每天可以减少21.173kg的碳排放量;如果全中国人都能做到上述各项,那么每天可以减少29642200000kg的碳排放量;题一: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作为地球的主人,就应该好好保护地球。为了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绿色,更环保,校学生会将举行“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倡导节约能源。材料一:温室气体让地球“发烧。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全球变暖使得南极冰川开

27、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地球“发烧也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水温升高导致蓝藻迅猛繁衍,从供水体系到天然湖泊都会受到污染,从而引发人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皮肤的疾病。低碳生活,已成为人类急需建立的生活方式。 材料二:低碳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它的倡导,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的担忧。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优化和约束某些生产和消费行为,从而实现减少碳排放量的目标。“低碳生活的提出,不仅告诉人们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可以怎么做。 材料

28、三: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任官平说:“节能就是最大的减碳。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完成“低碳生活的相关问题。1低碳生活是指:_2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_3在“低碳生活,我们能做什么的主题班会上,大家推荐你做主持人。请写出你的开场白。_参考答案:1“低碳生活指以节能的方式,以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实现减少碳排放量的目标的生活方式。2例如: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低碳,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温室效应我不要,低碳生活我拥抱3“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在提倡健康生活的今天,“低碳生活不再只是理想,更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新生活方式。让我们走进“低碳生活,为我们的美好生活献计献策,共建我们更美好的家园。题二

29、:今年5月16日“绿色中国行走进武汉大型公益宣传活动在武汉市举行,为此,我们学校也开展了“我为绿色武汉添色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1你所在的小组准备了解一下你校同学对于“绿色出行的认识情况,请帮助设计一个调查问题。_2班级读报活动中李子同学搜集了以下三那么新闻。读完后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这三那么新闻的主要内容,并且为“我为绿色校园添色彩的活动提一个建议。 新闻1: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了“地球一小时活动,通过熄灯一小时等实际行动引领低碳生活,推进节能减排。该活动在全球128个国家的4600多座城市同步进行。新闻2:5月16日由中国绿化基金会,绿色中国杂志社,武汉市委、市政府等单位主办的大型公益活动“绿色中国行来到武汉。朱军、何晴、刘劲等明星在中山公园参加了植树造林活动,拉开了“绿色中国行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