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25.89KB ,
资源ID:954386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954386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考语文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必考古代诗歌重点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考语文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必考古代诗歌重点推荐.docx

1、中考语文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必考古代诗歌重点推荐专题集训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4分)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1.前两句中的“十五”“八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分)答: 2.此诗抒发了老翁怎样的心情?通过哪些诗句体现出来的?(2分)答: 二、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4分)木兰诗(节选)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

2、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意在表现什么?(2分)答: 2.从遣词造句角度赏析“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2分)答: 三、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4分)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 2.你是否同意这首诗的风格

3、是“沉郁悲壮”的?为什么?(2分)答: 四、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4分)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1.诗人写“夜来城外一尺雪”有何意图?(2分)答: 2.请结合画线句,描绘出卖炭翁的外貌。(2分)答: 五、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4分)雁门太守行李 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

4、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请用自己的话描绘“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所展现的画面。(2分)答: 2.试分析古诗最后两句运用的写作手法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答: 六、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4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从词中哪两个典型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词人念念不忘报国?“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2分)答: 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

5、生前身后名”写出了作者怎样的理想?(2分)答: 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4分)赤壁杜 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 2.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2分)答: 八、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4分)游山西村陆 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本诗颔联和颈联是从哪两个方面描写山西村的?(2分)答: 2.请结合“无时”一词,分析尾联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2分)答: 九、阅

6、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4分)使至塞上王 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答: 2.请简要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答: 十、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4分)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1.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徐培均先生评价此词道:“这首词气势磅礴、音调豪迈,是婉约派词宗李清照的另类作品,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是李词中仅见的浪漫主义名篇。

7、”请就此观点结合原文简析理由。(2分)答: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答: 十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4分)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1.本词上、下片各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分别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答: 2.本词中“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答: 十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4分)满江红秋 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

8、,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1.词的上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 2.有人评价秋瑾这首词“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请联系诗歌内容加以分析。(2分)答: 十三、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行路难(其一)李 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诗中的“顾”“济”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2分)答: 2.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

9、舟梦日边”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请简要分析。(2分)答: 十四、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4分)江城子密州出猎苏 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词中“千骑卷平冈”中的“卷”字能否用“过”字替换?为什么?(2分)答: 2.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什么心境?其言外之意是什么?(2分)答: 十五、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4分)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

10、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诗中的“”字和“”字生动有趣地写出了早春给自然界带来的生机和活力。(2分)2.诗中哪些景物体现早春的特点?诗人描绘这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答: 专题集训一、1.答案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揭露封建社会兵役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十五”极言出征年纪之小,“八十”极言归乡年纪之大,突出出征时间跨度之久,进而批判了封建社会的兵役制度。2.答案抒发了老翁孤独凄凉的心情。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感情的把握与诗句的印证。在把握全诗的基础上,联系作者的

11、写作意图作答。二、1.答案表现战争的旷日持久与战斗的激烈悲壮。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在翻译的基础上,把握“百战”“十年”的夸张手法和互文手法的运用,再做解答。2.答案“霍霍”,拟声词,惟妙惟肖地描绘出小弟磨刀时内心急切的情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小弟抑制不住的欣喜之情。解析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能力。注意赏析角度的限定“遣词造句”,再按赏析题的一般思路加以赏析即可。三、1.答案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失意感。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作者情感的把握。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作答。2.答案同意。因为诗人借助登楼所见所感,以天地的苍茫广阔来抒发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悲愤失意之情,所以使全诗具有了一种“沉郁悲壮”的

12、风格。解析本题考查诗歌风格的辨识,实质上也离不开对作者情感的把握。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作答即可。四、1.答案环境描写,渲染了凄清寒冷的气氛,衬托出老人卖炭的辛苦。解析本题考查诗歌中环境描写的作用,联系作者的写作意图作答。2.答案(示例)卖炭的老人在烟熏火燎下,满头满面都是烧炭的尘,他两鬓已经斑白似雪,十个手指头都漆黑似炭。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画面的描述能力。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添枝加叶,注意使用描述性语言。五、1.答案在万木摇落的深秋,将士们在号角声的鼓舞下,士气高昂,奋力与敌人从白昼一直厮杀到黄昏。褐色的塞土上洒下了殷红的血迹,夜雾中紫红的颜色显得更加浓重。解析本题考查诗歌

13、画面的描述能力。解答时首先要理解诗歌的意境及作者情感,描述时要抓住“角声满天”“凝夜紫”来想象出两军激战的惨烈场面,渲染黯然凝重的悲壮气氛。2.答案用典。用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不惜用重金招揽天下人才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誓死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怀。解析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的赏析和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理解诗歌的内容,先写明使用的典故,接着写明作者使用这个故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六、1.答案细节: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天下事”:收复中原,统一国家。2.答案写出了作者收复失地、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赢得功名的理想。七、1.答案抒发了作者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情。解析对诗歌感情的正确把

14、握,源于对诗歌内容的深入理解,如果读懂了诗意,对其情感的把握也就没有问题了。2.答案不好。原诗富于形象性,以小见大,改后语言平淡、直白,缺乏诗味。解析本题属于比较鉴赏题,也是对典故作用的考查,用心体味,抓住诗味的浓淡来作答。八、1.答案优美的自然景色;淳朴的乡村民俗。解析首先明确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题目所考查的颔联和颈联分别是诗的三、四句和五、六句。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柳暗花明:柳色浓郁,花色明艳。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无路可行时,忽见柳色浓郁,花色明艳,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显而易见作者是从自然风光和地理形势来描写山西村的。“箫鼓追随春社近”,将近社日,村里忙着迎神赛会,一

15、路上迎神的箫鼓声随处可闻。陆游在这里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所以颈联主要从祭祀活动和风土人情来写山西村。2.答案“无时”一词写出诗人随时都想去山西村,表达了诗人与村民相处融洽,喜爱山西村的真挚情感。解析此类题应先解释词语,再结合诗句,联系上下文,揣摩诗人情感。“无时”即随时,没有固定时间。尾句写出诗人但愿从今往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由此可以揣摩出诗人与村民相处融洽,喜爱山西村的真挚情感。九、1.答案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断绝行旅。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

16、粼粼的波光。解析展开合理想象,给诗句中的关键词添加修饰语,并添加合乎情理的元素。如“大漠”,可以用更形象的词语形容并对内容进行拓展,如“无边无际”“黄沙莽莽”“不见草木”;如“孤烟”是“一缕”;如“长河”会有“粼粼的波光”。2.答案表达了作者对遭到朝廷排挤、不得志的愤懑之情。解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作者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汉塞”,像北飞的雁一样入“胡天”,暗写作者内心的激愤和抑郁。十、1.答案(示例1)“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境界十分开阔。“天”“云”“雾”“星河”“千帆”动态十足。“接”与“连”二字把四垂的天

17、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示例2)全词中船摇帆舞,星河欲转,虚实结合,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开阔的图卷。解析本题考查作品风格的赏析,抓住动词或其他具有代表性的词,加以合理解释,围绕题干中“豪放派风格”解说即可。2.答案暗含对南宋社会黑暗现实的不满,抒发了作者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之情。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需要联系写作背景作答。十一、1.答案上片借景抒情,登高望远,千古兴亡之事已经逝去,唯有滚滚长江,不舍昼夜,短暂和永恒形成对比;下片用典,表现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感慨。解析本题考查从写作手法角度进行语言赏析,先依据具体词句确定所采用的写作手法,

18、赏析的指向往往是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答案从千古兴亡的故事中,举出与京口有关的曹操、刘备,特别是标榜了孙权的英雄形象,期盼当今能够出现像孙权一样的英雄来统率千军万马抵抗侵略,光复神州。解析本题考查具体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先理解语句大意,再结合写作背景作答。十二、1.答案上阕表达了词人不愿过贵妇人生活,意欲突破家庭束缚、追求自由、投身革命的思想感情。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联系写作背景作答。2.答案(示例1)“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豪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示例2)“平生肝胆”“英雄末路”等词句脱口而

19、出,不假雕饰,显得清新自然又刚健质朴。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感情基调和语言风格的赏析。感情基调是由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决定的,语言风格的赏析要从分析具体词句的表达效果切入。 十三、1.答案顾:回头,回头看(或济:渡)。解析借助平时积累并结合语境,准确解释。2.答案“像姜尚垂钓碧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乘船经过日边。”诗人借用姜尚和伊尹的典故,表达了希望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和任用,施展才华和抱负的愿望。 解析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暗用典故:姜尚曾在渭水的磻溪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太阳旁边经过,后被商汤任用,助商灭夏。这两句表示诗人对自己能够从政仍有期待。十四、1.答案不能。一个“卷”字,极言打猎队伍行走之快、人数之多、出猎场面之壮观,表现了出猎者高昂的情绪、抖擞的精神。而用“过”字则没有这种效果。2.答案“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其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十五、1.答案争啄解析题干中的“生机和活力”是答题的关键,“争”和“啄”生动地突出了这一点。2.答案(示例)诗中的初平之水、早莺、新燕、浅草等景物体现了早春的特点。诗人描绘这些景物表达了他对早春的喜爱之情(或喜悦之情、喜爱钱塘湖春天美景的感情)。解析 本诗体现早春特点的景物要全面关注。表达的情感要从全诗来考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