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124.68KB ,
资源ID:993861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993861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金版学案高考政治必修3一轮复习讲义第4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金版学案高考政治必修3一轮复习讲义第4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docx

1、金版学案高考政治必修3一轮复习讲义第4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备考指南考纲内容高频考点高考示例考查频度文化的继承与发展(1)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3)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4)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2017全国,40(1)(3) 2017全国,202017全国,39(3)2016全国,192013全国,192013全国,39(2)5年6考核心提示1一个态度: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2三个特点:继承性、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3四个表现: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4四个因素: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

2、素。必背术语1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3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4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5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答案:现实生活相对稳定性习俗思想稳定性民族性积极消极精华糟粕必要前提必然要求继承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科学技术思想运动创造核心考点一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及影响1认识传统文化含义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

3、相对稳定性的文化表现形式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传统建筑: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中国古代建筑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表现形式传统文艺:中国传统文艺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思想:中国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特点继承性;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影响积极影响: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消极影响: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2.区分传统文化的两大特点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内涵不同传

4、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有些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侧重点不同相对稳定性是从纵向的角度及历史的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由过去到现在具有历史继承性鲜明的民族性是从横向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同之处3.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作用的两面性从传统文化自身看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推动社会的发展,腐朽的、落后的文化则阻碍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所以我们只有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5、,才能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从时代的需要看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时代变革,社会政治、经济发生变化,必然要求文化与之相适应。所以传统文化只有顺应时代的变迁,不断融入时代元素,才能推动社会发展。如果一成不变,反而会阻碍社会发展命题点传统文化的特点【预测题型:选择题】(2016课标,19)我国杂技历史悠久,因表演技巧高超而深受观众喜爱。在现代,我国杂技融入音乐、舞蹈等元素,利用声、光、电效果,配以情景故事,既惊险刺激又妙趣横生,许多节目蜚声海内外。我国现代杂技艺术蜚声海内外,主要得益于()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用现代流行艺术元素取代传统艺术元素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满足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以现

6、代艺术手段展现我国杂技的民族特色A BC D破题思路:第一步,提取题干中心意思。我国现代杂技艺术的发展。第二步,把握设问指向。现代杂技艺术发展的原因。第三步,确定答题知识。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第四步,分析题肢。题干没有涉及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故与题干无关。我国现代杂技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对传统艺术元素的继承,因为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故观点错误。我国杂技艺术的发展做到了传统和现代的结合、现代艺术手段和展现民族特色的有机统一,故正确。答案:D对点训练(2016江苏单科,22)源远流长的“礼”文化在漫长的文明演进中,积淀了许多协调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规范和准则。今天,我们仍借助这些

7、规范和准则来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但赋予了“礼”平等、友善等新的内涵。这说明文化具有()A鲜明的民族性 B相对的稳定性C时代的先进性 D强大的包容性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材料中“我们仍借助这些规范和准则来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说明了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B正确。鲜明的民族性是指文化具有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时代的先进性是指文化需要不断地创新,强大的包容性是指文化的求同存异、兼收并蓄,A、C、D均与题意不符。答案:B失分点一不能正确理解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提醒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

8、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要正确把握传统文化“变的绝对性”与“不变的相对性”的关系。矫正训练1(2014北京卷)数间民居、一泓流水、挺拔的青松和结伴的人们以丰子恺漫画为底稿的“中国梦”公益广告,亮相于全国大街小巷,向人们诠释着我国仁爱宽厚、孝悌友善等传统美德,引起了人们内心的共鸣。这说明传统美德()A只能通过特定的方式传播B必须按照原有的含义理解C始终具有同样的社会背景D仍然具有巨大的时代价值解析: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是多种多样的,A错误。B否认了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必要性;C否认了社会的变化发展;从传统道德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可以看出D符合题意。答案:D失分点二不能正

9、确理解传统文化的作用提醒关于传统文化的作用,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认为“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都起积极作用”,因为只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才可以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二是不能认为“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源泉”,因为社会实践才是文化发展的源泉。矫正训练2(2013广东卷)2013年1月,教育部发布贯彻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要求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甲认为,这样可以化解汉字书写危机;乙认为,在键盘时代学书法是浪费时间。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甲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源乙的不足之处在于漠视了新媒体时代书法的文化价值书法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完美人格书法教育传递传统

10、文化的精神,培养审美能力A B C D解析: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根源;错误,书法不直接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正确。答案:D核心考点二正确对待传统文化1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1)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2)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2正确理解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发展原因传统文化中有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同时也有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随着社会生产力、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内容也相应地发生

11、变化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做法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承;对于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要改造或剔除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革除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提示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如图所示:3区分文化传播和文化继承文化传播文化继承区别侧重横向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纵向国家的历史与现实之间原因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具有继承性态

12、度洋为中用,对外推广古为今用,发扬光大联系都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都存在精华与糟粕,要辩证分析,教育在其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命题点文化继承与发展【预测题型:选择题、主观题】(2016课标,19)陕西省地方戏“华阴老腔”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声腔刚直高亢、磅礴豪迈,却因表演形式单调难以吸引观众,面临传承危机。2016年,华阴老腔演出团队与摇滚歌手合作,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摇滚音乐相结合,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联袂演唱华阴老腔一声喊,引起巨大反响。“华阴老腔”焕发新的生机给我们的启示有()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优

13、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故说法错误。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但不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故说法错误。切题。答案:A对点训练2017课标,40(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2017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紧紧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比赛诗

14、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嘉宾现场点评,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舞台、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节目的播出,引起强烈反响,总收视观众超过11亿人次,引发新一轮中国诗词热。(1)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2)请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两条

15、建议。解析:(1)本问考查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国诗词大会成功的原因,要结合材料中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的做法组织答案。“比赛诗词涵盖诗经”说明中国诗词大会选材广泛,所选诗词代表性强;“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说明引导人们向美向善;“应用新媒体互动”说明运用现代传播技术手段;“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说明引导民众广泛参与。(2)本问考查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建议,答案具有开放性,应结合学校生活实际,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发展提建议。答案:(1)选择艺术价值高、影响大、代表性强的诗词,集中展示中国诗词的魅力;重视发掘诗词的

16、深刻文化内涵,引导人们向美向善;运用现代传播技术手段,注重互动性和趣味性,增强吸引力、感染力;激发民众内心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引导民众广泛参与。(2)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实践活动;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站、微信公众号。15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继承保护传统文化就是保护我们的精神根基,就是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高考的高频考点。常见设问方式:(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继承传统文化?(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3)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常用答题语言:(1)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

17、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3)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4)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根本变革,促进文化传播、继承和发展。(5)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维护民族文化的基本元素。失分点新的文化取代旧的文化就是文化的发展提醒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过程,表现为新的文化取代旧的文化。但新的文化取代旧的文化不一定是文化发展,发展是事物的前进与上升,只有健康的、先进的新文化取代落后的、旧的文化才是文化发

18、展。矫正训练某制鞋公司成立初期收集了300多件上至先秦下迄民国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代表性鞋履,认真研究“张良跪履”“谢公履”等典故所代表的文化经典,然后把鞋与民俗、鞋与小说、鞋与民间美术等结合起来,制作出独具特色的文化鞋。从“鞋文化”到“文化鞋”蕴含着()A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C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传统文化采取不同的态度D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解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A观点错误;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对于精华要吸收,对于糟粕要剔除,不能根据个人的需要来确定态度,排除C;发展的

19、本质是事物的前进与上升,文化发展表现为新文化取代旧文化,但未必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就是文化的发展,因为新的文化形态不一定是新文化,排除D;B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答案:B核心考点三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1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因素阐释理论联系外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自身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自古以来,科学技术中每一项重大发现和发明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科学是文化的一种形

20、式思想运动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思想运动是一种文化活动教育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教育是文化的一种形式2.全面认识教育的作用角度教育的作用文化与经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能够为经济建设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交流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作为一种更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能够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发展本民族

21、文化,繁荣世界文化文化传承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教育有利于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文明建设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与人的素质教育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命题点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预测题型:选择题、主观题】(2017课标,19)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世界一流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世界第一颗量子通讯卫星“墨子号”遨游太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世界领先,“蛟龙”号创造了作业类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新的世界纪录

22、,超级计算机排名稳居世界第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文化意义在于()凸显了科学素养在文化素养中的核心地位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强化文化的统一性、缩小文化的差异性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A BC D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创新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和文化自信的知识。科技创新能够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正确切题。夸大了科学素养在文化素养中的地位,观点错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不一定能强化文化的统一性,也不一定能缩小文化的差异性,说法错误。答案:C对点训练(2016天津文综,11)在中国文字博物馆,4D电影甲骨文向观众展示着甲骨文的产生、发展和演

23、变历程。还原古代生活场景时,影院画面、音响和座椅巧妙配合,带观众穿越数千年;讲述甲骨文字形时,立体图形灵活转换,让观众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从中看出()A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B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文化传播C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解析:阅读题干可知,由于4D电影技术的应用,人们对甲骨文的认识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这表明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文化传播,B正确。经济决定文化,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故A错误。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故C错误。题干没有涉及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故D与题干无关。

24、答案:B失分点一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提醒虽然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但社会实践才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矫正训练1(2013北京高考)为了保护和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西太平鼓”,北京有些中小学将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纳入学校教育。这表明()A教育的基本功能发生了改变B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C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D教育是文化交流融合的主要途径解析:北京的一些中小学将“京西太平鼓”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纳入学校教育,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这并未改变教育的基本功能,恰恰说明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特定功能,故应排除A,选B项。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故C说法错误。

25、教育是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途径,但并非主要途径,故D说法错误。答案:B失分点二科技决定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提醒在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决定因素,决定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科技不起决定作用。矫正训练2当今时代,网络发展使人们的信息传递、诉求表达、社会交往、思维习惯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对上述材料认识正确的是()科技进步对文化传播有重要影响科技进步是文化进步的唯一动力文化传播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A B C D答案:B继承传统开创未来提取信息连线解读信息 为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上海市先后命名了第一批及第二批上海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习暨非遗进校园优秀传

26、习基地。 用传统文化浸润青少年内心世界。自己做道具、自己创作剧本、自己表演,师生还创新地用英语、沪语和普通话去演绎独特的“三语皮影”,使古老的皮影艺术焕发出新的光彩。在金山,像这样的传统民族文化培训已坚持近10年,既保留了民俗风情,给孩子们的童年生活增加了家乡味道,又锻炼了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弘扬发展了中华传统文化。信息(1)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信息(2)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信息(3)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始终

27、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信息(4)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注】把左栏的“提取信息”与右栏的“解读信息”通过“连线”形式一一对应。【高考押题】1自己做道具、自己创作剧本、自己表演,师生还创新地用英语、沪语和普通话去演绎独特的“三语皮影”,使古老的皮影艺术焕发出新的光彩。古老的皮影艺术()A被称为凝固的艺术B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C属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D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解析:A项错误,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B、C、D三项比较,B项最恰当,皮影艺术属于传统文艺。答案:B2越是科技发达、经济走向全球化,一个国家就越重视对本民族文化的抢救、保护和传承。之所以要

28、重视我们民族文化的传承,是因为()传统民族文化是至高无上的,是优越于其他民族文化的没有民族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民族文化就不能丰富和发展传统文化代表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传统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 BC D解析:“至高无上”“优越于其他民族文化”说法错误,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代表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说法错误,中国共产党代表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答案:D3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通知,要求各级学校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纲要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

29、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相关知识,分析在学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原因。答案: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在学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增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使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在学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给下一代,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学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立德树人,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