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批评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文学名词解释中国古代文学名词解释论述题第一章 上古文学一名词解释1上古歌谣:上古时期的民歌民谣,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 ”其对于文质的论述,以后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

中国文学批评名词解释Tag内容描述:

1、中国古代文学名词解释中国古代文学名词解释论述题第一章 上古文学一名词解释1上古歌谣:上古时期的民歌民谣,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

2、 其对于文质的论述,以后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满一致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责备史的发展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5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这是孟子提出的文学责备方法论,是孟子对遍体鳞伤。

3、中国文学史名词解释风雅颂 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十五部分,合称十五国风.国风,就是列国的土风歌谣,共有诗一百六十篇.雅是正声,即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王畿一带的音乐;大小雅即是周王室的乐歌,现存大雅三十。

4、中国文学史名词解释2名词解释文部分1山海经: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理著作,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秦汉时又有增补.共18卷,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

5、文学批评名词解释问答题文学批评名词解释问答题名词解释陌生化:所谓陌生化,就是将对象从其正常的感觉领域移出,通过施展创造性手段,重新构造对对象的感觉,从而扩大认知的难度和广度,不断给读者以新鲜感.文化领导权理论:葛兰西认为国家是由政治社会和市。

6、雍也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关于文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5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

7、辞达而已矣.论语雍也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关于文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

8、老子提出的命题,意思是说真正美妙的声音是听不见的,真正美妙的形象是看不见的.老子认为具体的声音只是声音美的一部分,不是全美,故非大音,而无声则可以使你去想象全部最美的声音,而不受有限声音的局限,故而是大音.大象无形由。

9、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 7得意忘言:出自庄子外物篇,他认为言的目的在得意,但言本身并非意,它是不尽意的,忘言,并不是排斥或抛弃言辞,而是在理解意的时候,不拘泥于言辞所已表达的。

10、雍也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关于文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5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

11、老子提出的命题,意思是说真正美妙的声音是听不见的,真正美妙的形象是看不见的.老子认为具体的声音只是声音美的一部分,不是全美,故非大音,而无声则可以使你去想象全部最美的声音,而不受有限声音的局限,故而是大音.大象无形由。

12、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三大主义: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革命论,他以激进的态度提出了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真诚的。

13、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章:先秦1思无邪说:孔子提出的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从艺术方面。

14、中国当代文学名词解释1晚清文学革新运动1在维新运动直接促助下,出现了突破传统的观念和形式,以适应社会改良与变革要求的尝试,其中包括提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新诗派,让诗歌适用于今,通行于俗的诗界革命,将小说的政治宣传与思想教化功能极大提高。

15、文学理论批评史名词解释 Revised by BETTY on December 25,2020文学理论批评史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温柔敦厚:见于礼记经解篇: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孔颖达解释为温,谓颜色温润;柔。

16、中国文学史名词解释解析中国文学史名词解释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名词解释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1 诗经2 六义3 春秋4 春秋三传5 论语6楚辞7散体大赋 8抒情小赋 9汉乐府 10 史记 11 古诗十九首 12 孔雀东南飞 13建安风骨 14。

【中国文学批评名词解释】相关DOC文档
中国古代文学名词解释.docx
中国文学史名词解释.docx
中国文学史名词解释2.docx
文学批评名词解释+问答题.docx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Word文档格式.docx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1文档格式.docx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Word文件下载.docx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docx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docx
中国当代文学名词解释.docx
文学理论批评史名词解释.docx
中国文学史名词解释解析.docx
标签 > 中国文学批评名词解释[编号:2684886]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