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生的心理问题及其教育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24920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听障生的心理问题及其教育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听障生的心理问题及其教育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听障生的心理问题及其教育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听障生的心理问题及其教育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听障生的心理问题及其教育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听障生的心理问题及其教育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听障生的心理问题及其教育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听障生的心理问题及其教育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听障生的心理问题及其教育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听障生的心理问题及其教育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听障生的心理问题及其教育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听障生的心理问题及其教育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

《《听障生的心理问题及其教育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听障生的心理问题及其教育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听障生的心理问题及其教育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

《听障生的心理问题及其教育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

 

荆门市特校《听障生的心理问题及其

教育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

荆门市特殊教育学校翁涛

一、课题的提出

近年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热点、焦点之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

“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

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听障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教育群体,他们特殊的生理决定了其心理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他们在认知、学习、交往等诸多方面存在困难和心理偏差,如何正确引导听障生以健康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挫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我们研究本课题的目的。

随着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听障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对听障生实施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新时期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完善自我,补偿缺陷的需要。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心理、智力、言语三者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单方面的迟滞都会影响其它方面的健康发展。

心理方面的发展主要包括:

注意的发展、记忆的发展、思维的发展、想象的发展和情绪的发展等。

听障生的心理发展与正常少年儿童没有质的差别,但是听障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比正常少年儿童更容易受到干扰和影响。

由于听障生听觉障碍,部分听障生的心理出现偏常表现,在学校学习期间表现出一些不良的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如爱占小便宜,喜欢拿别人的东西,说谎,欺侮同学,认识问题片面、学习主动性差、偏激等等。

在生活中不能正确对待自身的生理缺陷而是怨天忧人;遇到困难和挫折,缺乏毅力和恒心,难以调整自我情绪,易产生理想破灭的失落感和缺乏目标与追求的空虚感。

深入了解学生实际,了解每个阶段听障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在全面了解、掌握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通过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使学生逐步认识自我,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辨别人世间的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加强听障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能客观地看待问题,正视现实,不主观、不偏激、不固执,对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和矛盾,能力求有效地认识、适应和克服,并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在意志、性格、人格等方面更健全的发展,使听障生能够健康的成长。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稳定、体现自身价值的需要。

近几年,由于各种思想意识的侵蚀及国内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加之听障生明辨是非和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较差,一旦受到不法分子的诱惑就容易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据公安部统计听障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行为出现上升趋势,这势必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给家庭带来痛苦。

究其原因,这与听障生在校是否受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否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相反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聋青年,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自信自强的意志,开创了自己美好的未来,建立了幸福的家庭,成为和谐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体现了残疾人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

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只有心理素质过硬、知识水平优秀的听障生才会受到欢迎。

所以特校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尤为重要。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优化听障生心理素质的需要。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消除听障生的心理障碍,促进他们能够正常生活。

通过对听障生有计划地施加影响,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智力因素和认知水平,培养学生的毅力、兴趣、习惯等非智力因素以及对自己的全部行为和思想起调节作用的自我意识。

从而发挥学生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

优化认知品质,使学生学会学习;进行情感教育,使学生学会合作;培养耐挫折能力,使学生学会适应;塑造良好个性,使学生学会发展。

鉴于以上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听障生心理素质,我们确定了本课题,力争通过研究,不断加强听障生健康教育工作,努力改善听障生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心理素质良好发展。

二、课题的涵义

心理问题指听障生在学习生活中所出现的一些不健康因素,是指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适应状况,如认识过程中的幻觉、妄想,情绪上的过度焦虑与抑郁,行为上某些困难等。

我们开展听障生心理问题研究,主要是对本校学生的心理现状进行调查,对听障生的心理问题成因进行科学的分析,探索解决听障生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使听障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健康发展。

三、课题研究遵循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根据学生个体的特点、心理发展特点、身心发展规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有针对性的教育。

2、发展性原则。

针对当前学校中已经形成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能根据心理学原理进行分析综合,以预测其将来发展和变化的趋势。

3、系统性原则。

心理教育应该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动态的和全方位的教育过程,根据听障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结合学生实际,有系统、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加以实施。

为此,我校在对听障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的基础上,参考有关理论文献,确立研究目标和内容。

另一方面,引导全体教师、家长和校外教育力量积极参与形成合力,促进教育效果的提高。

4、服务性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本身是一种服务教育,一方面要对听障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诊断,另一方面又要根据听障生的需要来实施,为听障生的个性服务,为听障生的个性发展服务,帮助学生提高心理适应水平,使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充分发展自我,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四、研究方法

1、调查法。

对全校听障生开展全面调查,采取问卷、个别咨询等多种方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及心理需要,然后可以有针对性的研究。

2、文献法。

收集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资料及对残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资料,边学边实践。

3、行动研究法。

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活动研究,并在研究中积累典型个案,并跟踪研究,收集生动的叙事案例,作为课题研究的重要资料。

五、研究步骤及过程(2011.04-2012.11)

第一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2011.04---2011.05)

2011年4月,在市教科所专家的指导下,结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际情况,召集学校持有心理健康教师资格证的教师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教师召开专题会议,通过讨论、调查、选题、论证等形式,确定了课题名称和研究目标、内容,经个人申报和学校研究,确定了7名学历高、研究能力强、具有心理健康教师资格证的教师为课题研究成员,组成课题研究小组。

随即召开了课题组专题会议,讨论通过了课题研究方案,明确了课题组成员任务分工。

会后,课题组向市教科所进行了课题申报,2012年6月市教科所专家对学校提交的课题申请进行了科学论证,正式批准荆门市特校《听障生的心理问题及其教育对策的研究》课题为荆门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子课题,课题编号为XL12058。

2011年6月,学校召开了课题开题会,并邀请专家来校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专题辅导,对教师进行心理学知识专业培训,指导课题的具体实践。

课题组成员按照任务分工,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研究有关理论、广泛搜集有关信息,收集相关数据,完成课题的前测工作,为课题研究的科学实施打下良好铺垫。

第二阶段:

课题实践和特色创新阶段(2011.06---2012.08)

1、开展问卷调查。

为了解听障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我校72名(男39名、女33名)16—17岁听障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MHT问卷调查。

整个调查问卷包含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等内容共100题。

发放问卷72份,回收72份,回收率100%,随即对问卷情况进行了认真整理和科学分析判断。

我们还采用了集体座谈、个别访问相结合的方法,召集不同学段的学生进行座谈和个别访问,了解学生心理现状,摸清了听障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

2、开展实践研究。

为确保研究实践过程扎实有效,课题组确立了“三个一”的实践研究工作内容,一是开展了一次听障学生团体沙盘和个体沙盘游戏辅导活动。

对46名听障学生进行了个体沙盘制作游戏辅导活动,收集整理了3册照片资料和1本记录分析资料。

通过让学生在沙盘中自由摆放玩具表达他们的内心世界,将听障生自我的心理冲突或矛盾通过箱庭制作有意无意地进行释放和整理,使无意识意识化,整合自我,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心理问题治疗,通过沙盘游戏也架起了师生沟通的桥梁。

二是开展了一次“房树人”测试活动。

对学校近60余名听障生进行了房树人测试活动,整理收集了1本记录分析资料。

要求参与测试的听障生在白纸上描绘图画,然后对描绘的图画进行分析、评定、解释,以此来了解被测验者的心理现象、功能,判定心理活动的正常或异常等问题,透过“房树人”测验,投射出听障生的心理状态,有系统地释放被试者的潜意识,透过潜意识组织听障生的动机、观感、见解及过往经历等,帮助他们了解事件的本质和对外界的接触取向及生活模式及做出适当的反应。

三是开展了一次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实施听障生心理健康团体辅导的重要载体,课题组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结合听障生心理现状,精心选定教学内容,精细备课,精彩讲授和团体心理辅导。

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展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风采,学校先后组织两名课题组成员参加了全市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竞赛,均取得了优异成绩。

3、精心提炼理论。

理论是指导实践的风向标,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和能力的重要依据。

课题组积极组织课题组成员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网络资料、外出培训、撰写理论文章等形式,提高教师理论水平,拓展教师理论视野,经过研究,课题组成员结合各自工作和教学实际,共撰写提炼出了12篇高质量、有水平、内容丰实的优秀理论文章,并收集整理了1本优秀论文集。

4、编写精致教案。

教学活动和团体辅导实践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和内容,为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组织课题组成员结合学校实际,精心编写符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团体心理辅导的优秀教案,并汇集成教案集,作为指导学校今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的指导蓝本和校本教材。

5、举办理论和实践经验交流研讨会。

为进一步将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推向深入,学校组织全体课题组成员举办了一期课题研究经验交流研讨会,总结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效,对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进行交流探讨和梳理,为顺利结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阶段:

完善课题成果和总结提高阶段(2012.09---2012.11)

通过两年的研究,课题组再次对听障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正在呈正向增强,证明课题组前期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明显效果。

课题组通过总结,弄清了听障生心理存在的八方面突出问题,归纳出了加强和培养听障生良好心理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和环境。

2012年11月,课题组认真撰写了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分门类规范整理了20余万字的各种资料、3本照片资料和1张录像资料,形成了课题研究的综合材料、教案集、论文集、问卷调查集。

这些工作,为课题高质量、高水平结题提供了有力保障。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结论和效果

(一)课题研究的结论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弄清了听障生心理存在的八方面突出问题,总结出了如何加强听障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条件,初步掌握了培养听障学生良好心理具备的五个环境。

1、八方面心理突出问题。

一是学习焦虑。

听障生的学习压力小,学习不受社会和他人干扰,对考试成绩不太看重;二是对人焦虑。

听障生害怕与人交往,遇事退缩,不愿与人接近,但没有出现显著差异;三是孤独倾向。

听障生感到非常孤独、抑郁、不善与人交往,自我封闭,喜欢独处,这可能与长期得不到社会关爱有关;四是自责倾向。

听障生学习压力不大,不过分看待自己的成绩,能正确对待失败;五是过敏倾向。

听障生敏感性较低,能较好地处理日常事务;六是身体症状。

听障生因生理缺陷、交流困难而对自己的身体更为敏感,将焦虑转化成身体症状;七是恐怖倾向。

听障生对某些日常事务,如黑暗等,有较强的恐怖感;八是冲动倾向。

听障学生的冲动倾向、自制力差。

总体来看,部分听障生的压力水平已超过了他们所能负荷的程度,从而引发各种身体症状,如自卑、冲动、焦虑、猜疑、嫉妒、紧张、不安、抑郁、冷漠、恐惧等情绪困扰以及各种适应性问题,甚至精神症状等。

导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有不适应行为,有的可能表现为攻击和暴力行为等。

2、加强听障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学校要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场所和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加大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培训的力度,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常规化教育机制,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学校教学工作总体规划,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课课时量,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奖励力度,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成良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和有效发展。

二是引导全社会深切关注听障生,形成良好的关爱氛围。

学校要积极争取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大对学生的关爱力度,在政策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在学生受教育权力方面给予有效维护,在学生生活方面给予特殊关爱,在学生就学条件方面给予有效改善,营造一个舒适、温馨、和谐、美好的校园学习和生活环境。

同时学校要积极倡导社会爱心人士参与对听障生的关爱活动,号召爱心人士、志愿者和义工积极走进听障学生,与他们开展联谊和交流活动,让听障生充分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从而让听障生能更好的适应和融入社会大家庭。

3、培养听障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五个基本环境。

一是营造友好、信赖的个人环境。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教师教学质量提高,帮助听障生形成良好心理的重要条件。

教师应该主动走进学生、亲近学生,探寻学生犯错误的根源,赏识学生的判断能力,信任学生的改变,宽容学生的不足。

关怀是建立在良好师生关系的催化剂,教师要对学生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让学生感受教师的关怀和爱护,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以友好回报教师,对教师充满友好和信赖,让学生敞开心门,接受并服从学生心目中的领袖式教师。

二是营造团结、民主的班级环境。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学校的细胞。

班级和谐环境的营造能为学生的个体发展提供重要保证。

良好的班级环境应该是民主、团结、充满人文关怀、充满理解、尊重和信任的,是具有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

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也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要发挥班主任在班级中的集体核心作用,通过民主的管理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发挥、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调节人际关系,加强集体主义价值导向,使班集体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乐园,成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沃土和熔炉。

三是营造严肃、和谐的校园环境。

和谐的校园环境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和人格和谐发展。

由于特定的条件,听障学生生活在封闭的校园里,因此校园环境对听障生良好的心理塑造显得尤为重要。

要不断优化学校绿化环境和人文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心灵陶冶,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心理。

要将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完善学校德育工作内容和形式,让学生融洽的生活在一个既严肃又活泼的学校大集体中,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共同进取的乐趣,通过班(团队)会、流动红旗评比、国旗下讲话、校外联谊、丰富的文体活动、观看健康的电视电影等活动,充实听障生的时间与精神,通过活动发挥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并培养他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乐观进取精神。

四是营造开放、协同的家庭和社会教育环境。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效延伸。

听障生由于残疾,更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关爱,社会的歧视和家庭关爱缺失,对听障学生的心理健康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因此,学校要努力办好家长学校,引导和组织家长用心关爱自己的孩子,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育子能力。

此外学校要进一步优化社会环境,加强对听障生社会善恶辨别能力的培养,教育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开展学校成果宣传展示活动,赢得社会对残疾人的理解、尊重和帮助,创造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

五是营造严谨、使用的语言环境。

听障生因为语言障碍,获取信息的途径受到限制,其言语活动的动机往往不足,如果缺乏应有的语言环境,其语言发展就更加困难。

因此,营造严谨、实用的语言环境是促进听障生健康心理的不容忽视的先决条件。

要通过“双语”(口语、手语)的方式,使学生能较好地学习语言,充分利用听障生的残余听力,开展康复培训,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恢复语言。

要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全面发展学生整体素质,达到丰富学生“内在”言语内涵的目的。

要开放学校图书室,添置大量优秀图书,扩大听障学生阅读量,培养听障生写作能力,为提高他们与健全人沟通的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效果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明显增强。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接受,教师们特别是班主任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趣日益浓厚。

学校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重点工作来抓,在活动中、过程评价中始终关注听障生心理的特殊需要,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开办了家长学校、开辟了心理健康专栏,学科教学都渗透了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对心理健康课题的研究从零到起步、到初具规模,从一无所知到逐渐认同、接纳、发展,形成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快乐的生活、健康的成长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我们深深感到:

这些可喜的变化来源于对听障生成长的关注,来源于教师对特殊教育事业的热爱,来源于课题组成员两年来的心血和汗水。

2、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

经过本课题的研究和实践,学生的心理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得到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了,学生的生活态度更加积极阳光了,学生的社会交际和适应能力也得到了明显加强,近两年来,学生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市级、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在国家、省、市舞蹈、美术、体育、演讲等活动中获奖20余人次。

3、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通过课题带动,学校的科研成果创造了学校历史的最高纪录,每年都有二三十篇教学教研论文获奖或发表,学校的教科研气氛日渐浓厚。

参与本课题研究的7名教师两年来共撰写了12篇高质量的研究论文和18篇优质教案,其中有多篇文章在省、市级论文评选中获奖和省、市级刊物上发表。

其中,翁涛老师撰写的《浅谈听障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对策》在2012年湖北省特殊教育学会、《特教天地》编辑部组织的全省特殊教育学校征文评选中获二等奖,翁涛老师撰写的《浅析听障学生挫折教育策略》在全市德育案例评选中获一等奖,李静老师撰写的《爱心开启心灵之门,耐心搭起友谊桥梁》和全宇老师撰写的《学会自理让我们携手同行》分别获二等奖。

两年来,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明显提高,翁涛老师讲授的《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获2012年全市心理健康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全宇老师讲授的《图形的旋转》获2011年全市心理健康优质课竞赛二等奖,课题组还精心录制了一节优秀心理健康教育课实录。

七、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努力方向

(一)对听障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还应加强

从整个学校教育情况看,总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些“虚”的东西,不如做几件看得见的工作实惠,总认为开办几期心理健康讲座、与学生谈谈心这就够了。

其实这只能解决一些表层现象,学生心灵深处的创伤需要我们深入去挖掘,这项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见效的,所以我们今后要有持之以恒的将听障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二)缺乏科学的理论和教材支持

教师普遍感到缺乏系统的、严密的科学理论来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特别是对于听障生心理出现的较严重的障碍,因听障生受语言和理解的限制,现在找不到一套适合听障生的测量标准,无法准确的对症下药,只能凭借以往的经验和借鉴普通中小学的做法来引导和教育,“矫正”难以有效实施。

此外由于听障生的特殊性,目前还没有一套专门针对听障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滞碍了听障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有效性开展。

下一步要加强教师理论素质培养和校本教材开发,提高理论思维的水平,借助于理性思维的力量,提出解决问题的新设想、新方案,增强科学的预见性,避兔行动中的盲目性。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虽然学校选派部分教师参加过心理专业方面的培训,但都不是很系统,学校虽然有几个兼职的心理辅导老师,但专业咨询知识相对欠缺。

下一步我们要加大对心理骨干教师的培训力度,培训1-2名开展个别心理辅导的专业心理教师,并持证上岗。

 

课题顾问:

周保英荆门市高级心理咨询师

课题负责人:

杨志辉荆门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

翁涛荆门市特殊教育学校工会主席

课题组成员:

宋继兰荆门市特殊教育学校工会副主席

李静荆门市特殊教育学校教研副主任

王小琴荆门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

刘娟荆门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

全宇荆门市石化第一小学体卫艺主任

 

荆门市特殊教育学校《听障生的心理问题

及其教育对策的研究》课题组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十八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