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课(我的视频笔记) (2)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00258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93.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课(我的视频笔记) (2)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课(我的视频笔记) (2)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课(我的视频笔记) (2)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课(我的视频笔记) (2)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课(我的视频笔记) (2)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课(我的视频笔记) (2)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课(我的视频笔记) (2)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课(我的视频笔记) (2)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课(我的视频笔记) (2)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课(我的视频笔记) (2)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课(我的视频笔记) (2)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课(我的视频笔记) (2)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课(我的视频笔记) (2)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课(我的视频笔记) (2)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课(我的视频笔记) (2)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课(我的视频笔记) (2)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课(我的视频笔记) (2)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课(我的视频笔记) (2)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课(我的视频笔记) (2)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课(我的视频笔记) (2)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课(我的视频笔记) (2)文档格式.docx

《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课(我的视频笔记) (2)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课(我的视频笔记) (2)文档格式.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课(我的视频笔记) (2)文档格式.docx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类不止如此,不仅仅是生理本能,不仅仅是神经症,不仅仅是牛顿学

说世界里的台球,我们要重视人的本质,给予人更多的自尊和自由。

但有一个问题,人本主义心理学缺少严谨的方法论,但它引入了许多精彩的理念,对于幸福感的研究,乐观主义的研究,善良,道德,美德,爱,两性关系,巅峰体

验,自我实现,移情,这些精彩的概念都会在本学期探讨,它的认识论并不严谨。

如何形成理念,如何学习,所以在很多方面,大部分,不完全但大部分成为了自助运动,有趣,有益,重要的理念。

意图当然是好的,但就某种程度上,缺乏学术严谨性,所以它在学术上影响很小,所以很少有大学开设人本主义心理学,几乎没有,所以本质上成为了新纪元运动。

但是,我们很快会了解到,人本主义心理学,孕育了积极心理学,然我们先见见祖父祖母。

比如Rollo,May和CarlRogers,还有最著名的Abraham

Maslow曾是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布兰迪斯大学教授,他于1954年提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他写了一章《为了积极心理学》。

1954年,他在其中写到,我们需要研究,善良,美德,快乐与乐观,可以说这是超前于他时代的。

如果说Maslow是祖父,那KarenHorney就是祖母了,她最初是精神分析学者,学习弗洛伊德的理论,意识到其过于注重消极面,神经症,精神病。

她认为,还必须关注影响人类生命体的东西,我们需要研究培养那些好的品质,因为它们也是我们的一部分,反而向人本主义靠近了,并由此产生了,积极心理学。

还有AaronAntonovsky,第三位祖父级人物,提出了关注健康的理念,他提出了一个新概念,或者说他引进了一个新概念,我还在,别担心,他引进了一个新概念,他

称之为,他个人创造的新词,健康本源学。

由两部分组成,saluto健康,

geneis起源。

健康的起源,这是病理学常规模型的,替代模型,也就是说除了

研究病理学,无论是生理健康,还是心理健康,还需要研究健康的起源,这也

是预防医学所关注的。

这在1970年代,是一个全新的理念,我们会仔细讨论

AaronAntonovsky,现在转到父辈。

MartinSeligman被认为是积极心理学之父,与一群相关学者,于1998年确立了这一领域,和马斯洛一样,也是美国心理协会会长。

他任职期间的首要任务,是实现两个目标。

第一,让学院式心理学变得通俗,也就是说,连接起象牙塔与普罗大众,这是他任职期间的第一目标;

第二,是引进一个积极的心理学,需要着眼于有用的东西,不仅仅是研究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神经症,还需要关注,爱,两性关系,自尊,动机,恢复以及幸福感。

他提出了这些理念,从那时起便蓬勃发展起来。

在MartinSeligman之前,都发生在1998年,下次我们会详谈,这都诞生于1998年,而早在1998年前,EllenLanger教授就已研究了这些领域。

将人本主义精神与学术科学严谨性结合,我们对她的讨论会比对其他人多。

还有一位哈佛的教授,积极心理学的另一位父辈,PhilipStone,两年前的昨天去世了。

两位都是我的物理学导师,带我进入了积极心理学领域的研究,1998年我第一次参加积极心理学峰会。

Stone教授带我同去,我那时在攻读硕士学位。

1999年,他首次在哈佛开设了本课程,在全球范围内也是首批,我是他的教研员。

两年后,他又重新开设了课程,我仍旧担任教研员,后来我毕业了,他提议我接手他的课程。

直到今天,这就是1504号心理学课程

这门课不光是传授信息,而且关于如何变形,显而易见,这是什么意思。

如今大多数教育都只是传达信息,什么是信息。

比如,我们有一个容器,也就是我们的思想,信息就是接收数据,接收科学,接收信息,储存到容器里,这就是信息。

等容器填满了,我们就毕业了,信息数据越多越好,这还不够,因为信息无法决定我们的幸福感,我们的成功,自尊,动机水平,两性关系及其质量。

光有信息还不够,变形则是把容器的形状改变,“trans”即改变,“form”即形状,改变形状,这就是变形。

这是RobertKegan教授,教我的第一区别,接收

信息,关注信息本身是不够的。

重要的不仅仅是获得了什么信息,还有是何形状,如何解读,如何理解,关注的重点。

同样的信息,截然不同的解读,一个认为是灾难,另一个则当成机遇,一个让人失去动力,另一个增加动力。

世界各地很多人似乎拥有了一切,人生顺利,生活富庶,但仍旧不快乐。

而另一些

人拥有的不多,但从未中断,从未停止享受人生,还有相反的情况,拥有一切的人,充满感恩,享受生活,生活窘迫的人觉得自己是受害者。

这就是由容器

的形状所决定的,通常解读比信息更重要。

快乐由我们的精神状态而定,而不是社会地位或银行存款,所以需要变形,这对建立幸福感来说很重要,所以我们在实际操作时,不会传达过多信息方面的东西,而是挖掘更多东西,不是联想意义上的,而是学术意义上的,也就是说,

我们要挖掘自身潜能,这种潜能一直存在,只是我们没有发现,或者被其他东

西掩盖了。

我们要发现利用它,以便关注它,以便理解它。

凿除多余石块,也就是摆脱限制。

阻碍,或者对失败的恐惧,这些东西在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但如今却出现在了大多数人身上,要凿除削弱甚至伤害我们的完美主义,凿除胜利的能力。

因为我们可能害怕胜利,可能对生命中一些东西

感到内疚,这些都会反过来限制我们,也许甚至还要凿除两性关系中的限制,尤其是带来消极面的时候。

“做减法比做加法让灵魂成长得更快”,减法包括除去那些,阻碍我们发挥潜能的限制,因为我们的潜能是天生的,我们关注人类

本性,是与生俱来的,无论是上帝赐予的,还是进化产生的,但是渐渐地受到外部文化压力,像多余石料一样,把我们禁锢起来了。

老子说过,“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学”即信息,“道”即变形。

伏尔泰曾经说过,“常识并非那么平常”。

特别是应用于实际

经常性的提醒,一周两次,经常提醒你们记起你们已知的东西,你们内心深处

的东西,你们心中的大卫,本课程希望做到的是帮助你们凿掉一些束缚。

不管

是哪种束缚,是阻碍你认识已熟知事物的认知束缚,还是阻碍你从已熟知事物中获取益处的情绪束缚,抑或是行为束缚,基本要素是影响,行为和认知,正是我们在改变周将要讨论的,我要让常识更平常。

信息本身还不够,还不够,而我们除了信息高速公路外还需要转变高速公路,是在转变高速公路,还是转变乡村小道上,来经历快速增长的步伐,因为就像我们下次课会说到的那样,抑郁率呈上升趋势,焦虑率呈上升趋势,不只是在这个国家,是全球化的现象,简直就是全球传染病。

而为了应对它,更多的信息也并不够,并不够。

“错的不是科学的重大发现,有信息永远比无知强,不管是什么样信息和什么样无知,错在于信息背后的信念,认为信息会改变世界的信念,但它不会”

Abraham,Maslow的话,“如果有人上了一门关于心理学学习的课,或者看了一本这方面的书,大部分内容,在我看来,是与重点无关的,也就是,与人性无

关,大部分内容把学习展现为获得联想,技能和能力,这些对于人的性格,人的个性,人本身来说只是外在而并非本质的”。

外在是指信息,内在是指转变,形态的改变,当我们谈到转变时,实际上是非常字面的说法,形态的改变,大脑的改变,我们一会就谈到,比如我们会谈到冥想。

自1998年后通过核磁共振研究我们知道大脑可以被改变,一个新的概念叫做神经形成或者神经可塑性,是指我们的大脑实际上会改变和转变,在我们的一生中其形态都在改变

“人性的哲学衍生出关于学习,教学和教育的新概念,简单地说,这一概念认为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目标,人的目标,人性的目标,只要人还是被关注的目标,从根本上是一个人的自我实现,完全成为一个人,达到人类或者是特定的

某个个人,能达到的最高高度。

通俗点讲,就是帮助一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

这就是人性的方法。

关于实现我们的潜能,凿掉那些束缚,现在对于你们许多人这种方式似乎很天真,很理想主义,并不天真,但理想主义,我们会谈到和

讨论理想主义和保持理想主义的重要性,如果我们要介绍个人的改变,个人之

间的改变,或群体与社会的改变的话。

本课程不是提供,关于美好生活和幸福

的答案的,是关于辨识正确的问题,“问过之后便会有收获”,圣经如是说,本课程就是我认为的教育的宗旨,也就是对信息和转变的探索。

必须由一个问题开始,探索,问题,这两者在词源上有所关联并非巧合,在本课程中,我们会

问,你们会被问许多问题,你们将会看到那些问题,创造了现实。

我们下次会讲到,那些你首先向你自己,然后向你的搭档,学生,搭档,未来的雇员,和同事提出的问题的重要性,问题十分重要。

最大的错误是没有问正确的问题PeterDrucker是20世纪最重要的管理学学者

第一是那部分人真的相信自己,他们认为自己能做好,他们有目的,他们有动

力,我们会在下一次课讲到自我实现的预言,他们认为“我会做到,我会成功”,

这是第一件事,自信,他发现的第二件事是,这部分人,一直在问问题,一直问问题,最初是问他们的老板,后来是问他们的雇员,他们的搭档、孩子、父母、朋友,他们一直在问问题,他们一直处于好奇的状态,一直在寻找,有开

放的心态,想要更加了解世界,他们没有说“我现在有了MBA学位,就行了,我知道的够多了”。

他们是终身学习者

判断自己是否幸福?

是和别人比较?

是不是存在一个点,超过之后就变幸福了?

幸福不是二进制的非此即彼,0或1,要么幸福要么不幸福,幸福存在于一个连续统一体。

所以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我幸福吗?

”,我今天是否比我15年前刚开始关注追求幸福时更幸福。

15年后我当然希望自己能比今天幸福,幸福是终身的追求

本课程是对“问题中的问题”的选择性探索

对一个人深层本性的认识,同时也是对普遍人类本性的认识。

当我们更了解自己时,当我们认识到自己时,我们就更能认识他人

积极心理学研究者所感兴趣的,与复杂性相对的简单性,这两种简单性之间有很大的区别

努力把它应用到你的生活里,努力把行为的实际改变带入你的生活

“星期一我不想听到你们说这有多美好”,意思是这个周末有多美好,星期一我

想听到你们跟我说,你们做了些什么改变PeterDrucker 现代管理学研究之父

第二章:

将这些观念融入你的生活中去

做积极的参与者而不是做消极的被动接受者,思考、运用、成长

越是个人的东西越是普遍

不断地尝试,寻找到适合你的,但并不是所有的都是适合你的

范式转移,基于一个简单的问题

科学史告诉我们:

重要的进步伴随着新问题的形成而来,问题才是突破点。

答案来之不易,但重要的是新问题。

问题导致改变,问题缔造现实。

理解什么是问题的首要事情,就是我们要理解那些问题

问积极的问题,问题缔造现实,它们制造可能性,一个问题引起一场探索

适应力

乐观:

(基于现实的相信事情总能圆满解决的)好吧,也许这次不会成功,它以后会成功的,我从刚发生的事学到了东西。

对生活有信心,认为生活有意义

理想主义就是现实主义,因为我们的内心需要理想主义,有意义感信心以及意义感——利社会行为,帮助他人,从无助转变到有益利社会,帮助他人,它也会帮助我们自己,助人自助的循环

眼光集中在自己的长处上,而不是缺点;

不忽视自己的缺点,但会问,我真正擅长的是什么?

认清长处,我们所擅长的是什么?

设立目标,面向未来,他们不但思考事情现在有多糟糕,同时也在思考五年后或十年后的目标

榜样,可以效仿的人。

不单干,他们有社会的支持,他们不会说,“我够能干,可以自己做”,他们说“我够能干,我可以请求帮助”,因为那确实需要某种能力,还有承认弱点的勇气,

承认有某种需要的勇气

别人问了你们某个特定的问题,那个问题让你注意现实的某一部分,这是件好事,因为如果我们总是专注于一切事情,那就不是件好事。

APPRECIATE 为某事感激,而不是认为某事是理所当然的(我们不应该把长处,成功看作理所当然,不应把别人看作理所当然);

增值,专注于优点,并欣赏它们,然后便会增值

我经历痛苦之后,我会行动

你是情况的被动接受者还是主动者,停止抱怨生活,承担自己的生活责任

领导者,尊重他人,并严格要求

NathanielBranden的六根支柱SixPillarsofSelf-Esteem:

自我负责、

没人会来——穿着闪亮铠甲的骑士,不会来带你到幸福乐园,没人会来让你的生活更美好——没人会来,你为自己的生活负责,获得自信,自尊,幸福。

MarvaCollins'

Way:

Updated

第三章:

“为什么要学习积极心理学?

为了改变.该改变那比率,做更多“积极研究”,或者说,集中研究可行的事。

疑问引起改变,提出的问题决定了。

问积极的问题

从消极的受害者变成积极的作用者。

是的,那很困难,艰辛,不公平,但这是你自己的责任,没人会来帮你,能否改变自己的人生,由你自己决定。

看到每个学生(他人)身上的优点和品德,潜能,优点,品德,能力

心理学本质上就是健康模型,健康本源学。

单单摆脱焦虑与压抑并不会使我们快乐

在心理连续谱上看有效心理经验,有时候会跌倒0以下,不愉快或痛苦的经历,积极或愉快的经历,分别在0与正值之间。

紧张,愤怒,焦虑,压抑,精神病,这些消极和痛苦的方面,幸福,满足,愉悦,兴奋,快乐,属于另一方面,也

就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方面,再强调一次,摆脱消极,不能保证我们变得积极。

理想状态并不只是放松,它是创造性的紧张状态

培养积极性和个人优点,培育激情,提出这种问题“我人生中什么是有意义的,我的目的是什么?

我为什么在这里,毕业后我真正想做的是什么?

”提出这些问题并认真思考这些问题的人所追求的,不是避免痛苦,而是追求更多快乐,使生活更有意义,更成功。

提问引起改变,面对事情,问什么样的问题。

健康、幸福源于什么?

做积极的作用者,注重培养能力,而非改正错误

第四章:

值得思考的Q:

这门课的基本前提“我们来自哪里,我们将去哪里”从各个方面展开论述螺旋的基础。

个人使命宣言或者生活信条:

(虽然有些确信,但还是质疑,无法完全相信,到底如此多的言论,它们有多少是真实的呢?

哪些是真理,哪些又是谬误呢?

只是怀疑,只是不停去想,去思考它们是没有办法证实的。

用自己的判断去选择性地相信,用自己的实践去尝试和证明它们吧)

1、我们要做实践理想主义者,理解是什么带来改变然后去做;

传播理念、传播研究的理念,即使研究并非总是传达好消息,它传达的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为的方式,而不是空洞的梦想、渴望、希望、愿望,因为这些空洞的是远远不

够的。

(好的意愿、理想主义、好的意图加之扎根于严谨的研究)将杰出大众化,研究最好的再应用在其他人身上。

2、人若想在世间有所为,真正实现改变,面对的最显著障碍之一是他们低估自己实现改变的能力。

人类学家MargaretMead说“永远不要怀疑一小群,有思想,坚定的市民可以

改变世界。

事实上,正是这群人改变着世界”。

所有改变从一个人或一小众人的思想开始,然后不断扩大。

改变如何发生,改变以指数级发生,我们与其他人的联系及他们与更多人的联系,形成了一个指数函数。

以“蝴蝶效应”为例加以解释。

一只蝴蝶在新加坡拍动翅膀,理论上能在佛罗里达引起龙卷风。

原因在于粒子的连续碰撞。

它也解释了六度分隔理论。

我们都是关联和相互关联的,在一个潜在善的网络里。

(你发笑会引起别人发笑)

指数函数的本质,关于“一”的力量:

一张纸折叠41次,就能碰到月亮。

我们低估了自己影响改变的能力。

因为我们低估了指数函数的增长。

影响三个人,每个再影响三个。

以此类推,经过20度分隔就能改变世界,整个世界。

3、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很多研究表明,基于外在因素改变快乐很难。

极端情况对我们的幸福影响很小,平均而言,都会恢复到基础幸福水平。

超出基本需要后,当我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即有食物、住所、基础教育,

这些需要一旦得到满足,收入的影响就微乎其微。

收入水平的影响很小,总得来说,外部环境的影响很小。

对基础幸福水平很重要的一样东西,它是一个外在因素。

那就是民主和压迫。

生活在民主制度下的人通常明显,比生活在独裁制度下的人更快乐。

在这些极端情况之外,增加或减少的外部环境,产生的区别很小。

这即是好消息也是坏消息。

努力争取好工作?

我为什么要拼命入读这所学校?

如果这些都无关紧要,总要经历高低潮。

答案是,是的,它不会改变我们的幸福水平,但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提升自己的幸福水平。

降低期望水平会略微快乐些,但从长远来说行不通。

问题不在于是否降低那些高的期望,这一点不重要。

问题在于正确和错误的期望。

正确的期望是相信内在的改变。

事实上,我们的准备和体验幸福的可能性,主要由我们的心境决定,不是我们的地位或银行账户状况。

我们要改变我们的认知、心境,要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诠释,以及我们的遭遇、成就、失败。

重要的是我们选择领悟什么,精力集中的焦点是什么。

重要的是转变,而不是外部信息或外部成功。

在很多方面,我们能理解人类智力发展历史,仅仅基于这个观点,应不应该接受人类本性?

我们能否完善它?

它能否改变?

培根:

“号令自然,必须遵守自然。

”不论是物质本质还是人性本质,我们都需

要遵守它。

人性可以改善,可以改变,取决于我们去不去做。

本性可以完善,不需要接受缺陷不可避免的观点,可以完善它,有办法解决这些缺陷。

完善不完美的地方,我们的职责,机构的目标。

这些本性不会很快改变,在有生之年是不可能的,它是固有的。

不论好坏,我们都要接受它们。

在接受这个本性后,我们唯一能做的,是通过研究首先来理解它。

理解它后,好好地利用它。

通过研究、探究,通过内省来理解它,然后好好地利用。

孩子和婴儿,回到婴儿期,我们准许自己为人,我们知道那是自然的。

事实上根本不去思考,自然而然地经历起起落落,后来当我们停止准许自己为人时,

当表象变得很重要时,当我们开始发觉其他人在看我们时,时刻评价我们时,

人们远没我们以为的那么注意我们,那时我们停止准许自己为人。

为此我们付出代价,包括精力水平、幸福感、快乐感、创造力,最终以成就大小作为代价。

我们都需要一个空间,生活中要有一个地方,在那里我们准许自己为人,可以是和挚友在一起时,我们关心的人。

最重要的是面对自己时,写日记时,这时我们准许自己为人,准许自己哭泣,快乐。

如果不那么做,我们付出代价。

我们需要一个无条件接受自我的地方。

那没关系,是很自然的事,我们都经历过。

“反语处理”:

当我们压抑一种自然现象时,那种现象只会加强。

(有效的方法是接受并包容它,然后做你该做的)

当我们企图压抑一种自然现象时,比如提起一个词时浮现出相应形象。

只会加强它,压抑自然的痛苦情绪也有此效果。

企图压制它们时,它们会加强。

(VictorFrankl有关“矛盾意向”的阐述)

我们接受它(万有引力定律),并利用它发明游戏。

然而说到情绪时,我们却不这么做,这是关键点。

主动接受,意味着理解有些事,我无法改变,有些事我能而且应该去改变。

心理学的ABC,A情感代表情绪,B行为代表行动,C认知代表思想。

无条件地接受,准许为人,主要与情感相关,与情绪相关,它们是现实存在。

就像万有引力定律,那不代表我们要接受我们的行为和认知。

问题在于,我要选择怎样的行为,去表达情感?

道德在此介入,我可以选择道德和不道德的行为。

书写描述更有帮助,向别人倾诉更有帮助,要胜过总是想着。

如何认知性地重塑自己的想法

极其快乐的人和极其不快乐的人,区别不是在于一个会伤心、难过、焦虑或抑郁,而另一个不会。

两类人都会,区别在于他们能够多么迅速,多么快速地从痛苦情绪中恢复过来。

换言之,我们的心理免疫系统有多强

AA运动的正式圣言“主啊,请赐我安详,接纳我不能改变的事物。

请赐我勇气,去改变我可以改变的东西。

并赐我智慧去认识这两者的差别。

”认识两者差别的

智慧。

幸运的是,这样的智慧可以通过学习获得,通过研究和在这个学期,进

行的深刻反省中获得。

曼哈顿计划:

RichieDavidson通过扫描大脑,显示八周的冥想项目,可以产生重要改变,或年轻的JoshuaGreene他对道德进行研究显示大脑里有道德中心。

DanielGilbert初级心理学的“有效预测”MarvaCollins的作品

ThomasSowell:

他把人分成两个阵营。

那些认为本性受约束、有局限性的观点的人和认为人性不受约束、无局限性的观点的人。

认为人性受约束的观点的人,

相信人性无法改变,它是永恒的。

我们有一些本能,有一些欲望,它们是固有的,无法改变,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作为人的物种只有与生俱来的东西,我们的缺陷不可避免,无法改变,不论好坏,我们只能接受。

我们只能接受缺陷。

执有人性受约束的观点的人认为,我们的本能、欲望,我们的本性是永恒的,唯有接受,但他们没有屈服,而是加以引导。

如何引导?

通过建立某种政治机构,引导有缺陷的、不完美的人性向好的方面发展。

执有这种观点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创造了它们,创建了人生哲学、心理学,各种机构和体系,来引导我们有缺点的不完美的人性。

法国哲学家政治家BenjaminConstant说“命运召唤我们进行自我完善”执本性受约束观点的人,是在政治上,并非总是,但一般都是支持资本主义的人,比如亚当斯密,开创了“不可见的手”的理论,把不完美,有缺陷的本性导向好的;

执本性不受约束观点的人,倾向乌托邦主义或共产主义,并非总是有时是。

冥想(需要深入了解的一些点):

一起进入无条件接受境界,在座位上尽量坐直身体。

如果可以,后背在靠背上放松,双脚舒服地放在地板上。

感觉舒适,闭上双眼,转移呼吸的焦点,把思想的焦点,转移到呼吸上,向腹部深深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