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内取热器管束更换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25918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9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催化内取热器管束更换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催化内取热器管束更换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催化内取热器管束更换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催化内取热器管束更换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催化内取热器管束更换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催化内取热器管束更换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催化内取热器管束更换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催化内取热器管束更换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催化内取热器管束更换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催化内取热器管束更换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催化内取热器管束更换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催化内取热器管束更换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催化内取热器管束更换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催化内取热器管束更换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催化内取热器管束更换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催化内取热器管束更换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催化内取热器管束更换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催化内取热器管束更换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催化内取热器管束更换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催化内取热器管束更换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催化内取热器管束更换施工方案.docx

《催化内取热器管束更换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催化内取热器管束更换施工方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催化内取热器管束更换施工方案.docx

催化内取热器管束更换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报审表

工程项目名称:

1#催化装置内取热器管束更换编号:

1

致:

******

根据机动处下发工程项目联络单的要求,编制完成了1#催化装置检修项目中内取热器管束更换的施工方案,并经我单位上级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

附:

施工方案、吊装方案

编制人:

___*************_项目经理:

_________________承包单位(章):

__________________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所在单位审核意见及审核人:

项目负责人:

__________________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工程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

________________

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意见:

项目总监:

________________日期:

________________

机动处审核意见:

工程师:

__________________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

安环处审批意见:

 

审批人:

__________________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

催化装置

内取热器管束更换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

2016.3.1

1#催化装置内取热器管束更换施工方案

1、项目概况

2016年****1#催化装置内取热器管束更换,沉降器直径φ11200,再生器直径φ8400,内取热器为二类压力容器,介质水蒸汽,设计压力4.73Mpa,设计温度255℃,5组共10根规格:

垂直内管φ108×6,垂直外管φ325×12,内管、外管材质均为1Cr5Mo。

长度5000mm,为便于更换,实施如下:

单根重量约1060Kg

1.1打开再生器装卸孔(DN2100)沉降器装卸孔(DN2400),此处搭临时脚手架;

1.2打开人孔(PN16DN700),3个(PN16DN450),3个;

1.3再生器、沉降器内部搭设满堂红脚手架,

1.4外壁内取热器的进出口管线处搭脚手架;

1.5拆除内取热管出入口管线外保温;

1.6割除内热器管底部导向孔板、拆除定位板螺栓;

1.7割除内取热器管衬里挡板,打掉耐磨衬里、隔热衬里;

1.8割除附属的管线:

开口1-10(内取热器水入口)DN100

开口2-1~2-10(内取热器水出口)DN150

开口3-1~3-10(排凝口)PN10.0DN25。

1.9吊出内取热器;

1.10安装内取热器新管束,按拆除的逆顺序安装;

1.11恢复割除的接管;

1.12保温恢复;

1.13衬里恢复;

1.14衬里挡板恢复;

1.15内部清理;

1.16在更换内取热器管束前,先拆除料腿、拉筋、翼阀,此方案另见“料腿、拉筋、翼阀更换方案”。

2、编制依据

1.11#催化2016年装置停工检修计划;

1.2*******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1#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反应再生系统的再生器-沉降蓝图:

1.3*****工程设计有限公司2013年设计的内取热器蓝图:

内取热器安装图63-012-255B-1-60/1、2

1.4TSG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1.5GB150-2011《压力容器》;

1.6NB/T47014-2011《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

1.7NB/T47015-2011《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1.81#催化装置再生器现场实际情况;

1.9GB50235-2010《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

1.10SH3501-2011《石油化工有毒、可燃介质钢制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11GB50184-2011《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项目组织机构

3.1项目管理小组:

(表1)

序号

责任人

姓名

电话

1

项目经理

***

***

2

生产副部长

***

****

3

HSE部长

****

***

4

质量部长

**

***

5

起重吊装工程师

**

***

3.2施工作业人力资源:

(表2)

工种

技术员

检查员

管铆工

辅助工

电气焊工

起重工

材料员

人数

2

1

4

10

2

4

1

工种

架设工

监护人

司机

热处理

电工

人数

10

1

2

4

4

总计

45

3.2施工机具(表3)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汽车起重机

TG1300E-130吨

1

2

汽车起重机

TG500E-50T

1

3

汽车起重机

TG250E-25T

1

4

拖车

15吨尼桑

1

5

边叉

5吨

1

6

前叉

5吨

1

7

手拉葫芦

5T

4

8

角向磨光机

φ100

4

9

氧气瓶/乙炔瓶

4

10

电焊机

ZX7-400

2

11

ZWK-240KW温控仪

1

12

ZWK-60KW温控仪

1

13

履带式电加热片10KW

20

14

电加热绳10KW

20

15

K型热电偶

10

16

复合硅酸盐500×1000×50

立方

3

保温用

3.3施工机具台班(表4)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汽车起重机

TG1300E-130吨

台班

4

2

汽车起重机

TG500E-50T

台班

4

3

汽车起重机

TG250E-25T

台班

2

4

拖车

15吨尼桑

台班

2

5

边叉

5吨

台班

4

6

前叉

5吨

台班

2

7

五十铃

台班

40

4.技术方案

4.1施工工艺流程:

 

4.2实施方案:

4.2.1交底、准备安装料腿、拉筋、翼阀

1)技术方案交底,对技术要点和质量要求、HSE进行交底;

2)验收:

核对检查新到的内取热器管束、垫片等。

符合蓝图和现场的要求;做好管束的方位标识;

4.2.2搭设脚手架:

便于拆除此孔的螺栓;

1)在第八层平台开口36(再生器装卸孔),PN16DN2100旁边搭脚手架:

3米长*1米宽*4米高,1个;打开时将手架拆除;此处螺栓回装时再重新搭一个同规格的脚手架;

2)在第十六层平台开口11(沉降器装卸孔),DN2400旁边搭脚手架:

3米长*1米宽*4米高,1个;打开时将手架拆除;此处螺栓回装时再重新搭一个同规格的脚手架;

3)在第七层平台上内取热器出入口管线处搭脚手架:

3米长*1米宽*3米高,5个,便于拆除此处管线外保温;打开时将手架拆除;此处螺栓回装时再重新搭5个同规格的脚手架;

4)进入再生器后(等打开再生器装卸孔后),器内搭满堂红脚手架,从标高14000mm处(再生器底部)一直搭到到标高60224mm(沉降器顶部);

再生器直径:

标高14000mm~标高23000mm,其直径为φ8400mm;

标高23000mm~标高43750mm,其直径为φ11200mm;

沉降器直径:

标高43750mm~标高60224mm,其直径为φ8400mm;

5)打开人孔(PN16DN700),3个(PN16DN450),3个;

4.2.3拆除外保温:

附属30根管线上的保温拆除,拆除长度共计200米;

4.2.4拆除再生器料腿、异阀、拉筋;(见再生器料腿、异阀、拉筋更换方案)

4.2.5割除:

5处。

参照图一、图二。

1)内取热管与器壁的衬里挡板(序号3-1-10),10处,锚固钉材质:

0Cr19Ni9;

φ450×6,材质06Cr19Ni10,等离子切割;

2)打掉耐磨衬里、隔热衬里,每一根管打掉的尺寸约为1000mm*1000mm,10处共10平方米;

3)割除内取热器的接管(等离子切割):

A排凝口(开口3-1~3-10):

φ32*4,材质20#,10根;

B内取热器水入口(开口1-1~1-10):

φ108*6,材质1Cr5Mo,10根;

C内取热器水入口(开口2-1~2-10):

φ159*10,材质1Cr5Mo,10根;

4)割除内取热器管束的固定导向孔板:

因导向孔板上一个圆孔固定了内热器底部固

定管,需要割除导向孔板后,才能够移出,材质06Cr19Ni10,150*150*10;

图一:

2014年新增的内取热器管束示意图(3组6根):

图二:

2014年前原有内取热器管束示意图(2组4根):

 

4.2.6拆除螺栓:

1)再生器装卸孔(第八层,DN2100)双头螺栓:

72-M30*270,共72套;

2)沉降器装卸孔(第十八层,DN2400)双头螺栓:

120-M36*310,共120套;

3)人孔(PN16DN700)3个,双头螺栓:

24-M24*200,共72套;

4)拆除内取热器管束支梁上的双头螺栓(图一):

2-M12*65,10处,共20套;

4.2.7吊移管束(具体见吊装方案),如果再生器内的脚手架影响管束的吊移,则根据吊装要求调整脚手架;吊装过程中尽量不碰撞再生器的内壁,防止碰伤衬里;

4.2.8管束安装:

依据吊移的逆过程安装管束;

1)找正管束:

水平找正管束,工具水平仪,长度方向吊线找垂直,垂直度偏差≤5mm;

2)管束固定件安装:

A安装导向孔板,并焊接导向板,焊接工艺参照表5;

B安装内取热器管束支梁上的螺栓(图一):

双头螺栓2-M12*65,10处,共20套;

C在图二上示意的套管(序号3-1-7)处固定管束水平方向,焊接一块临时固定板,衬里挡板与锚固钉之间的焊接,其焊接工艺均参照表5;

(表5:

06Cr19Ni10)

层次

焊材牌号

规格Φ(mm)

电源极性

焊接电流

电弧电压

填充层

A102

3.2

直流反接

95-110A

18-22V

盖面层

A102

3.2

直流反接

95-110A

18-22V

 

4.2.9管束接管焊接;

1)坡口形式:

采用手砂轮打磨坡口,坡口形式:

V型外坡口α=60°、b=0~1、c=2~3

2)点焊:

管束上的接管1-1~1-10、2-1~2-10(见图一)接管与再生器外部管线均组对,每根点焊三处,接管3-1~3-10与法兰接管组对,每根点焊两点,点焊的焊缝高度均4mm,焊接工艺参照表6、7;图3

3)焊接工艺:

A开口3-1~3-10接管(Φ32*4,20#)与垂直外管(Φ325*12,1Cr5Mo)马鞍口、开口3的接管(20#)与对焊法兰(1Cr5Mo)焊接,均采用表6的工艺,

且焊前对垂直外管Φ325*12,1Cr5Mo和法兰用氧乙炔火焰预热到300℃,再焊接。

(表6:

1Cr5Mo与20#钢焊接)

层次

焊材牌号

规格Φ(mm)

电源极性

焊接电流

电弧电压

根焊层

H08Mn2SiA

2.5

直流正接

90-110A

12-16V

填充层

J427

3.2

直流反接

95-110A

18-22V

盖面层

J427

3.2

直流反接

95-110A

18-22V

 

B开口1-1~1-10接管Φ108*6与垂直外管对接焊缝、开口2-1~2-10接管Φ159*10与垂直外管Φ325*12,1Cr5Mo马鞍口焊接,焊前对焊缝两侧1Cr5Mo材质用氧乙炔火焰预热到300℃,再焊接.

(表7:

1Cr5Mo)

层次

焊材牌号

规格Φ(mm)

电源极性

焊接电流

电弧电压

根焊层

实芯焊丝ER1Cr5Mo

2.5

直流正接

90-110A

12-16V

填充层

R507

3.2

直流反接

95-110A

18-22V

盖面层

R507

3.2

直流反接

95-110A

18-22V

 

4.2.10热处理:

1)热处理前要求:

A焊缝表面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热处理;

B铬钼管焊接完成,焊后立即进行热处理,,否则,焊后立即均匀加热至300~350℃

的后热处理并保温缓冷,再做热处理处理,热处理合格后,做X射线检测;

C如有无损检测不合格的焊缝,其返修过程同焊缝焊接过程相同,铬钼钢包括有预热、焊接层温控制、焊后后热或直接焊后热处理、X射线检测的过程;

D如有热处理不合格的情况,重新热处理。

2)热处理施工:

A准备:

用一根绳状电加热器或履带式电加热器(功率10KW/根)缠绕在焊缝上,焊缝两侧的加热范围大于50mm。

每道焊缝各放置1个热电偶,热电偶紧贴焊缝并用保温棉与加热器隔开。

加热区及加热区以外100mm范围用保温棉包扎3层(厚度为50mm/层)。

B热处理参数

a300℃以下可自由升温,300℃以上升温速度应控制在≤220℃/h,且>50℃/h;加热温度达到750℃~780℃时开始恒温保温。

恒温时间为2小时。

恒温后的冷却速度应≤260℃/h,且>50℃/h;300℃以下可自然冷却。

b用温控设备作好热处理曲线记录并写明曲线编号、日期、操作者、焊缝编号、管道号、管道规格、材质等。

3)热处理后硬度检验计划:

A检验设备:

里氏硬度计HLN-11A、里氏硬度计TH160;

B检测时机:

每次热处理完毕后,焊缝表面温度降至常温后检测;

C检测部位:

应对抽查的焊接接头的焊缝、热影响区及其附近母材分别抽查表面布氏硬度(各测1点);

D检测比例:

焊口总数量的100%(SH3501-2011);

E合格值:

15CrMoG:

HB≤225。

20#:

HB≤200。

F热处理硬度不合格处理:

应按班次作加倍复检,并查明原因,对不合格焊接接头重新进行热处理。

经热处理合格的部位,不得再从事焊接作业,否则应重新进行热处理。

4.2.11无损检测:

1)所有对接焊缝均做100%X射线检测,II级合格;

2)所有马鞍口焊缝均做100%表面渗透,I级合格;

4.2.12安装再生器料腿、翼阀、拉筋(见再生器料腿、翼阀、拉筋更换方案)

4.2.13衬里修复:

1)再生器衬里修复材料(见图四):

总厚度150mm

隔热衬里:

70mm厚度,大约10m3,耐磨衬里:

80mm厚度,大约12m3

2)沉降器衬里修复材料(见图五):

总厚度100mm

隔热衬里:

70mm厚度,大约10m3,耐磨衬里:

80mm厚度,大约12m3

图四:

再生器壳体衬里示意图:

图五:

沉降器壳体衬里示意图:

4.2

4.2.14内取热器管束衬里挡板焊接(见图二):

衬里修复后,再焊接衬里挡板。

焊接工艺如表6。

(表6:

06Cr19Ni10与06Cr19Ni10)

层次

焊材牌号

规格Φ(mm)

电源极性

焊接电流

电弧电压

根焊层

A102

3.2

直流反接

95-110A

18-22V

填充层

A102

3.2

直流反接

95-110A

18-22V

盖面层

A102

3.2

直流反接

95-110A

18-22V

 

4.2.15保温:

附属30根管线及阀门的保温恢复,厚度δ=80mm,长度共计200米;

1)复合硅酸盐,规格1000*1000*50mm。

大约20m3。

2)铝皮:

δ=0.5mm。

大约200m2。

4.2.16现场清理:

1)拆除脚手架;

2)现场清理杂物、垃圾等;

3)工机具撤离。

4.2.17再封闭打开的开口,更换垫片、紧固螺栓。

螺栓紧固如图六:

 

图六

5.质量保证体系及控制措施

5.1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5.2控制措施:

1)施工前,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2)管束到货后,按图及现场的要求核对制造产品的外观、外形尺寸、几何方位,直线度、椭圆度,密封面的完好和制造资料等。

3)严格按照本施工方案进行检修作业。

4)严格执行规范、施工图和设计变更施工要求。

5)做好自检、互检、专职检查和质量评定工作。

6)加强施工技术资料的管理,资料达到完整、真实、可靠和较好的可追溯性。

5.3质量控制点:

序号

质量控制点

等级

控制主要内容

责任人

1

管束、垫片等配件验收

B

质量证明书、外观完好、几何尺寸满足要求

材料、质量员

2

管束直线度≤1‰

B

钢丝、角尺测量,≤10770×1‰≈11mm

质量员

3

管束、壳体法兰密封面

B

完好,无径向划痕、杂物

质量员

4

管道组对、法兰焊口检查

B

组对外观,错边量≤10%,且不大于1mm

质量员

5

焊接

B

检查焊接工艺,焊材正确

质量员

6

管道安装水平和垂直度检查

B

目测

质量员

7

螺栓紧固

B

对称呈90度错开紧固

质量员

说明:

1)控制级别:

A级:

施工单位检查

B级:

车间+施工单位检查

C级:

车间+施工单位检查+机动处联合检查

6、HSE保障体系及安全管理措施:

6.1HSE保障体系:

6.1.1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劳动生产和安全生产的有关规程、法规、政策,认真贯彻实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生产方针。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及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保证体系。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6.1.2落实工地安全管理基础工作,加强安全教育,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认真学习安全技术操作规范及施工安全细则,加强全体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工人进场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工人变换工种进行新的安全技术教育。

所有施工人员必须遵守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厂部有关安全规定。

6.1.3加强现场施工人员安全管理,实行三级安全管理,各级设专职安全员,做到责任到人。

6.1.4检修施工项目需进行全面且有针对性的书面安全技术交底,交底者、受交底者须履行签字手续。

6.1.5施工企业应当按规定为作业人员提供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工具,并告知其正确的使用方法。

施工企业应当使用合格的施工机具,已经报废的机具,不得投入使用。

6.1.6建立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未经安全教育、培训的员工不得上岗作业。

特殊工作人员必须经有关部门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操作证按期复审,不得超期使用。

6.2安全管理措施

6.2.1检修期间,检修单位班组长在每天工作前必须坚持5分钟的安全讲话。

6.2.2情况复杂、危险性大的检修项目,其检修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须经专业职能部门审查批准,一般性项目须经装置负责人审批。

6.2.3检修项目负责人,工作前必须全面检查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措施可靠方可开始。

6.2.4凡有两人以上同时参加的检修项目,必须指定一人负责落实安全措施并负责安全监护。

6.2.5检修人员必须按规定着装,未戴安全帽不得进入检修工地;不准穿凉鞋、高跟鞋、

钉子鞋进入检修现场。

在检修中,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安全制度,严格用火

管理。

检修用火严格执行《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6.2.6起重吊装作业必须严格按施工方案进行。

作业前,对起重机具进行检查,施工现场设置围栏、警示牌,并安排专人监护,不得用管架、设备基础等作锚点。

6.2.7脚手架的搭设、使用和拆除要符合安全要求,施工单位安全人员要对脚手架检查确认合格后方能使用,脚手架严禁超重载物或站人。

6.2.8交叉作业要加强协调,搞好隔离,落实措施,物件固定放稳。

6.2.9高处作业必须办理作业许可证并严格遵守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做到2米以上的高处作业系好安全带。

严禁从高处抛丢任何物体,严防落物伤人。

6.2.10确因检修需要进行的交叉作业,必须制订隔离措施并严格遵守施工管理规定。

6.2.11其它危险作业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施工管理规范和安全管理规范。

6.2.12所有施工人员持大检修HSE教育合格证和出入证进入检修装置区。

6.2.13所有参加检修的单位进入检修施工现场前,要组织技术人员对起重机械、机具、用电设备设施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并作好检查记录,对不符合国家标准、安全设施不齐全、不完好的设备,不得进入检修施工现场。

6.3应急与急救管理

6.3.1应急原则:

当紧急事件发生时,按以下原则采取应急措施:

避免死亡;保护人员不受伤害;避免或降低环境污染;保护设备、设施损坏;降低其他财产损失。

6.3.2应急事件报告

(1)现场最高领导向公司调度报告应急事件发生地点、事件等情况,联系电话:

同时向本单位和职工医院(电话:

120、手机拨打:

8478120)、消防(电话:

119、手机拨打:

8478119)、气防站(电话:

118、手机拨打:

8478118)报告应急事件发生地点、事件等情况。

(2)公司调度接到现场应急事件报告后,立即向职工医院(电话:

120、手机拨打:

8478120)、消防(电话:

119手机拨打:

8478119)、气防站(电话:

118手机拨打:

8478118)联系救援,并向总指挥报告,通知各单位。

(3)公司总指挥接到调度长现场应急事件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组织各部门进行救援,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6.3.3应急事件启动

(1)当事件发生时,应急事件的发现人要立即向应急事件发生现场的最高领导进行报告,由应急事件发生的最高领导负责向公司调度报告,公司调度向公司领导和各部门报告。

(2)各单位应急小组,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件扩大。

应急事件报告流程图

6.3.4应急撤离:

应急撤离注意事项:

1)听从指挥,按指定路线有序撤离。

2)撤离时必须切断总电源和关闭气源阀门。

3)必须保证使所有员工全部撤离。

7文明施工承诺

7.1施工过程中要保证交通道路的畅通,施工区域要设置明显标示、标语及围护。

安全施工的要求逐项落实。

7.2施工人员应统一着装,佩戴安全帽。

禁止闲杂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7.3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及材料要按指定区域放置整齐,保证道路交通畅通。

7.4遵守业主的管理规定,按装置区域的管理要求办理相关手续。

7.5检修作业过程,清理出油泥、工业废物等含油废物要单独收集后分类存放,并挂

牌告知;施工单位在检修过程中产生的机油、润滑油(脂)等废液必须有专门的回收措施,不得残留在地面、边沟;保温灰、泥土等检修垃圾须及时清理出检修现场,不得随意堆放,严禁向排洪沟、边沟、下水道、山坡草地等处倾倒各类垃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