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剂和滴眼剂讲义.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30807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27.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射剂和滴眼剂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注射剂和滴眼剂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注射剂和滴眼剂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注射剂和滴眼剂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注射剂和滴眼剂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注射剂和滴眼剂讲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注射剂和滴眼剂讲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注射剂和滴眼剂讲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注射剂和滴眼剂讲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注射剂和滴眼剂讲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注射剂和滴眼剂讲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注射剂和滴眼剂讲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注射剂和滴眼剂讲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注射剂和滴眼剂讲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注射剂和滴眼剂讲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注射剂和滴眼剂讲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注射剂和滴眼剂讲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注射剂和滴眼剂讲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注射剂和滴眼剂讲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注射剂和滴眼剂讲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注射剂和滴眼剂讲义.docx

《注射剂和滴眼剂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射剂和滴眼剂讲义.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注射剂和滴眼剂讲义.docx

注射剂和滴眼剂讲义

第十章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

第一节概述

一、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灭菌制剂:

灭菌法杀灭或除去所有微生物活体的药物制剂。

无菌制剂:

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生产的不含任何微生物活体的药物制剂。

灭菌和无菌制剂的质量要求(主要是注射剂)

无菌//无热原//可见异物和不溶性微粒,应符合药典要求//安全性:

生物相容性,对组织不刺激性//渗透压:

等渗//pH:

与血液或组织接近或相等//稳定性//降压物质

第二节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的相关技术和理论

一、水处理技术

(二)水的来源(2345是制药工业用水)

1原水自来水或深井水

2饮用水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可用于药材的漂洗、制药用具的粗洗

3纯化水饮用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方法制得的供药用的水

4注射用水纯化水经蒸馏制得的蒸馏水。

去除细菌内毒素,无热原

5灭菌注射用水注射用水经灭菌制得。

作为注射用无菌粉末的溶剂或某些注射剂的稀释剂

(三)原水处理技术

方法:

过滤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反渗透法

1.初滤和精滤

除去原水中悬浮固体杂质的有效方法

2.电渗析法:

是依据在电场作用下离子定向迁移及交换膜的选择性透过而设计的。

3.反渗透法

4.离子交换法

1)离子交换树脂

2)离子交换原理

阳床阴床混合床

(四)注射用水的制备技术

1.蒸馏法是制备注射用水最经典的方法。

水源的要求:

以去离子水为水源

一般过程:

纯化水→蒸发→隔沫装置→冷凝→加热蒸发→冷凝

蒸馏设备:

小量生产塔式和亭式蒸馏水器(已不用)

大量生产多效蒸馏水机或汽压式蒸馏水器

2.反渗透法

3.综合法:

从自来水一直到注射用水

4.注射用水的收集与贮存

80°C以上保温、65°C以上保温循环或于4°C以下贮存,后又增加了70°C以上保温循环。

5.注射用水的质量检查(pH值、离子、铵盐、热原)

二、液体的过滤技术

(一)概述

过滤:

借助多孔性材料把固体微粒阻留而使液体通过,将固体微粒与液体分离的过程

滤材、滤浆、滤饼、滤液

(二)过滤机制与影响因素

2.影响过滤的因素

根据Poiseuille公式V=Pπr4t/8ηL

增加滤速的方法有

①提高压力差(P)②升温降低温黏度(η)③预滤减少滤饼厚度(L)④使颗粒变粗(r)

(三)滤器的种类

•砂滤棒(已淘汰)

•垂熔玻璃器

•微孔滤膜滤器(精滤)

•板框压滤机(滤浆固体物料多而且厚)

•钛滤器

(四)常见过滤方式

常用组合(二级过滤):

砂滤棒→垂熔玻璃滤器→微孔膜滤器

三种方式:

a.高位静压:

压力稳定,滤速较慢

b.减压滤过:

压力不稳

c.加压滤过:

压力稳定,滤速快

三、热原的去除技术

1.定义:

热原(pyrogen)是微生物产生的内毒素,微量即可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

内毒素:

磷脂、脂多糖、蛋白质组成

脂多糖具有很强的热原活性。

热原=内毒素=脂多糖

热原的分子量一般为106左右

2.热原的性质

(1)耐热性(180℃、3h)

(2)滤过性(1~5nm)

(3)(可被)吸附性

(4)水溶性(5)不挥发性

(6)(可被)强酸、碱、氧化剂、超声波破坏

4.除去热原的方法

(1)高温法(物料、器具处理)

(2)超滤法、凝胶过滤法-----少用

(3)吸附法(配制出的待灌装液处理,使用活性炭)

(4)蒸馏法(水处理)

(5)酸碱法(器具处理)

(6)反渗透、离子交换--—非主流

四、渗透压调节技术

1.等渗与等张的概念

等渗溶液:

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

物理化学概念

等张溶液:

渗透压与红细胞膜张力相等的溶液。

生物学概念

非等渗溶液和非等张溶液的危险:

低渗可导致溶血,高渗红细胞皱缩,但量小、速度慢人体可调节

甘油、尿素等还要求等张才安全。

2.渗透压的调节方法

(1)冰点下降数据法

冰点相同的稀溶液具有相等的渗透压

人的血浆冰点为-0.52℃。

W是配制100ml等渗溶液需加入等渗调节剂的量,单位是g;

a为未加入调节剂的药物溶液的冰点下降度数,单位是℃;

b是1%(g/ml)等渗调节剂的冰点降低度数,单位是℃。

  渗透压调节剂常用氯化钠和葡萄糖。

(2)氯化钠等渗当量法

1g药物呈等渗效应的氯化钠量称为氯化钠等渗当量,用E表示

X=0.009V-EW

X(g)为配制成体积V(ml)的等渗溶液需加入氯化钠的量,E为药物的氯化钠等渗当量,W为配液用药物的重量(g)。

【X=0.9–EW

X为每100ml药物溶液所需等渗调节剂的量,E为固定数值,W为100ml药物溶液中药物的量%(g/v)】

五、灭菌和无菌操作技术

几个概念

灭菌:

杀灭和除去所有微生物的繁殖体和芽孢方法

无菌:

不存在任何活的微生物

无菌操作:

整个过程在无菌环境中制备

防腐:

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的手段

消毒:

杀灭和除去芽孢以外的病原微生物

灭菌的目的:

杀灭或除去所有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最大限度地提高药物制剂的安全性,保护制剂的稳定性,保证制剂的临床疗效

(一)物理灭菌法

1.热力灭菌法

加热或射线灭菌可破坏蛋白质与核酸的氢键,导致蛋白质变性或凝固、核酸破坏,酶失活,从而使微生物死亡。

过滤除菌是一种机械截留

(1)干热灭菌法

1)火焰灭菌:

耐火焰材质,如金属玻璃等

2)干热空气灭菌:

耐高温的物品、油脂类及部分化学药品

(2)湿热灭菌法

定义:

是在饱和蒸汽、沸水或流通蒸汽中进行灭菌的方法。

特点:

蒸汽潜热大,穿透力强,容易使蛋白质变性或凝固,灭菌效率高。

方法:

1)热压灭菌法

定义:

用高压饱和水蒸气加热杀死微生物的方法

特点:

灭菌效果可靠,能杀灭所有细菌繁殖体和芽孢

适用范围:

耐高压蒸汽的药物和物品

热压灭菌的条件与标准:

116℃(67kPa)40min//121℃(97kPa)30min//126.5℃(139kPa)15min

注意事项:

必须使用饱和蒸汽(湿饱和蒸汽和过热蒸汽都不行)

影响灭菌效果的因素:

-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芽孢>繁殖体>衰老体

-药品性质和灭菌时间温度高时间长灭菌效果好//温度高时间长药品易分解

-其他因素介质的性质(酸碱、营养)

2)流通蒸汽灭菌

定义:

100℃常压蒸汽灭菌方法

特点:

不能保证杀灭所有的芽孢,条件较温和

适用范围:

消毒、不耐高热制剂

灭菌条件:

100℃,30min~60min

3)煮沸灭菌法

定义:

沸水中加热的方法

特点:

不能确保杀灭所有的芽孢,如加入适当抑菌剂,可杀死芽孢

适用范围:

器皿消毒和不耐高热的药物制剂等

灭菌条件:

煮沸30~60min

4)低温间歇灭菌法

定义:

指将待灭菌物置60-80℃的水或流通蒸汽中加热60min,杀灭微生物繁殖体后,在室温条件下放置24h,让待灭菌物中的芽孢发育成繁殖体,再次加热灭菌、放置,反复多次,直至杀灭所有芽孢。

适用范围:

适合于不耐高温、热敏感物料和制剂。

缺点:

费时、工效低、灭菌效果低。

加适量抑菌剂,以增加灭菌效力。

2.过滤除菌法(机械除菌)

滤器要求:

孔径≤0.22μm,滤器不吸附、不脱落、易清洗、易操作(微孔滤膜,G6号垂熔玻璃漏斗)

适用范围:

对热不稳定的药物溶液、气体、水等

注意:

无菌操作;成品须进行无菌检查

3.射线灭菌

(1)紫外线灭菌

定义:

用紫外线照射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机理:

使核酸蛋白质变性;空气受照射后产生的臭氧也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特点:

表面灭菌,较易穿透清洁空气及纯净的水

条件:

λ:

200~300nm,最强254nm

注意事项:

人员进入前开启1-2小时,人员进入时关闭;如须在操作中照射,则皮肤和眼睛须有防护措施

(2)微波灭菌法

定义:

系采用微波(频率为300MHz-300kMHz)照射产生的热能杀灭微生物和芽孢的方法。

适用范围:

适合于液体和固体物料,对固体物料具有干燥作用。

特点:

微波能穿透到介质和物料的深部,表里加热一致,且具有低温、常压、高效、快速(2-3min)、低能耗、无污染、易操作、易维护,产品保质期长(可延长1/3以上)等

(3)辐射灭菌法

以放射性同位素释放的γ射线进行灭菌的方法

特点:

不升高温度,穿透性强,包装后也可以灭菌

缺点:

设备贵,有安全防护等问题,可能促进药物降解

(二)化学灭菌法

1.气体灭菌法

适用范围:

适合环境消毒以及不耐加热灭菌的医用器具、设备和设施等的消毒,粉末注射剂。

应注意杀菌剂的残留量和与药物的相互作用。

品种:

环氧乙烷、甲醛、气态过氧化氢、臭氧等

2.药液法

适用范围:

常应用于其他灭菌法的辅助措施,适合于皮肤、无菌器具和设备的消毒。

常用品种:

0.1%-0.2%新洁尔灭溶液、75%乙醇、酚或煤酚皂溶液等。

(三)无菌操作法

1.操作室灭菌(甲醛气体、紫外、液体灭菌辅助、臭氧)

2.无菌操作

3.无菌检查(验证无菌情况)

(四)灭菌效力的检查方法和F0值

1.D值:

D值的意义:

在一定温度下,杀灭90%微生物(即使之下降一个对数单位)所需要的灭菌时间。

(反映了微生物的抗热性)

影响因素:

不同微生物具有不同D值。

D值越小,证明微生物抗热性越弱。

同一微生物,曝热温度T越高,D值越低

2.Z值

Z值的意义:

将灭菌时间减少到原来的1/10所需要升高的灭菌温度。

(Z值反应了微生物对热的敏感程度。

)Z值通常在湿热灭菌时取10℃,在干热灭菌时取20℃。

3.F值与F0值

F值为一系列温度T下,给定Z值所产生的灭菌效力与参比温度T0下给定Z值所产生的灭菌效力相同时,所相当的T0温度下的灭菌时间。

(即整个灭菌过程的效果相当于T0温度下F时间的灭菌效果。

F0值用于湿热灭菌Z值为10℃所产生的湿热灭菌效果与121℃,Z值为10℃(选用嗜热芽孢杆菌)所产生的灭菌效果相同时所相当的时间(min)。

这是两个用来验证非标准灭菌条件下灭菌效果的参数。

六、空气净化技术

(二)洁净室分级:

A(动态100)B(静态100)C(10万级)D(不太重要的洁净操作区)

(三)空气的过滤:

初效、中效、高效过滤

两种气流方式:

层流(实现A级和B级必备)与乱流

第三节注射剂

一、概述

注射剂(Injection),系指药物与适宜的溶剂或分散介质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浊液或混悬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或稀释成溶液或混悬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

(一)分类

1.分类(分散方式来分)

溶液型、混悬型、乳剂型、注射用无菌粉末

2.给药途径

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内注射、静脉注射、脊椎腔注射、动脉其他

(二)特点

优点:

药效迅速、作用可靠

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

被消化液破坏、口服吸收差、消化道刺激性强

适用于不宜口服的病人:

不能吞咽、昏迷、严重呕吐

产生局部定位作用

缺点:

使用不方便、注射疼痛

安全性问题

制备过程复杂、质量要求高、成本高

1.热原检查法

家兔法检查

体内检查法

灵敏度为0.001ug/ml

试验结果接近人体真实情况

操作繁琐费时。

2.细菌内毒素体外检查法

鲎试剂检测或量化由革兰阴性菌产生的细菌内毒素

比家兔法灵敏10倍,操作简单易行

其对革兰阴性菌以外的微生物产生的内毒素不灵敏

尚不能完全代替家兔法。

二、注射剂的处方组分

(一)注射用原料:

注射规格

(二)注射用溶剂

注射用水

注射用油:

茶油 花生油、玉米油、橄榄油、棉子油、豆油、蓖麻油///

碘值、酸值、皂化值

其他注射用溶剂:

乙醇、丙二醇、聚乙二醇、甘油、DMA

(三)注射用附加剂

抗氧剂:

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

金属离子螯合剂:

EDTA-2Na

缓冲剂:

醋酸-醋酸钠、枸橼酸-枸橼酸钠、酒石酸-酒石酸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

助悬剂:

同混悬剂中

稳定剂:

烟酰胺等

增溶剂、润湿剂、乳化剂:

表面活性剂:

前面讲的三个+聚氧乙烯蓖麻油

抑菌剂:

见液体制剂+三氯叔丁醇、苯酚

局部止痛剂:

盐酸普鲁卡因、利多卡因

等渗调节剂:

氯化钠、葡萄糖

填充剂:

乳糖、甘露醇(注射用无菌粉末)

保护剂:

蔗糖、麦芽糖

三、注射剂的制备

(一)水处理(略)

(二)容器处理

1.安瓿

曲颈易折安瓿—强制推行使用

颜色无色透明(利于检查药物的澄明度)//琥珀色(适用于光敏药物)

3.安瓿的检查

–物理检查:

外观、尺寸、应力、清洁度、物理稳定性等。

–化学检查:

耐酸、碱性和中性检查。

4.洗涤

洗涤的方式:

甩水洗涤法//加压喷射气水洗涤法

5.干燥与灭菌

120-140℃、180℃,90分钟(无菌操作、低温灭菌)

隧道式干燥设备:

红外线发射+自动传送(+局部层流),平均温度在200°C左右

远红外线加热:

可达250℃-350℃,350℃5分钟就可以灭菌

灭菌空安瓿放置:

净化空气下,并尽快使用,放置时间小于24小时

◆(三)药液的配制

1.投料计算

•按照处方规定计算原辅料的用量

•如灭菌后含量下降明显,可增加投料量

•原料含结晶水,应注意换算

•称量时应两人核对

2.配制用具的选择与处理

•常用装有搅拌器的夹层锅配液

•用具的材料:

玻璃、耐酸碱搪瓷、不锈钢、聚乙烯等。

用具的处理:

清洁液或洗涤剂洗净→新鲜注射用水荡洗(或灭菌)→备用,使用完毕后立即刷洗干净

3.配液方法

稀配法全部原料药物加入全量溶剂中;适于质量较好和溶解度低的原料

浓配法全部原料药加入部分溶剂中先配成浓溶液,滤过后再稀释至需要浓度;适于质量较差的原料

(四)注射剂的灌封(灌装和封口)

过滤,灌装

熔封要求:

严密不漏气,安瓿顶端圆整光滑

方式:

拉丝封口,对于易氧化药物:

通惰性气体

◆注射剂生产的自动化

目前已有洗、灌、封联动机和割、洗、灌、封联动装置

(五)注射剂的灭菌和检漏

1.灭菌效果与药物稳定性

耐热产品,115℃,30min

不耐热产品,1-5ml安瓿,100℃30mim

10-20ml安瓿,100℃45min

2.检漏:

灭菌后待温度稍降用有色溶液注入灭菌器淹没安瓿

四、注射剂的质量检查

可见异物检查(肉眼、白色背景和黑色背景)

细菌内毒素或热原检查(必选其一,后者操作简便、可用于放射性或细胞毒药物,但对于G-性菌之外的不敏感。

无菌检查///pH检查////其他检查

第四节输液

定义:

输液指由静脉滴注输入人体内的大剂量(一次给药100ml以上)注射液

(一)分类

电解质输液(氯化钠注射液)

营养输液(氨基酸输液、脂肪乳、维生素、糖类)

胶体输液(多糖类、高分子化合物类扩充血容量)

含药输液(苦参碱氯化钠注射液)

(二)输液的质量要求

基本要求与普通注射剂是一致的。

无菌、无热原、可见异物要求更严

不得添加任何抑菌剂、不能含有过敏性物质或降压物质、不能用低渗溶液

(三)输液和小针剂的区别:

小针剂----输液

剂量:

小-------大

给药途径:

多-------少

工艺要求:

12h-------4h

附加剂:

可-------不可

不溶性微粒:

更严格

渗透压:

等渗-------等渗、高渗、等张

二、输液的制备

(一)输液的生产工艺流程与安瓿剂基本一致

容器不同(安瓿前处理改为输液瓶、胶塞、薄膜的前处理)

封口方式不同(安瓿熔封改为输液的加膜、加塞、轧铝盖)

(二)输液的生产环境要求

关键工序:

过滤、灌装、压胶塞-----100级

(三)输液容器质量要求和清洁处理

1、输液容器

玻璃输液瓶///塑料瓶(聚丙烯制成)///塑料袋(软包装,非PVC材质)

2、橡胶塞

①富有弹性及柔软性;②能耐多次穿刺而无碎屑脱落;③具有耐溶性;④耐高温灭菌;

⑤化学性质稳定;⑥对药物或附加剂作用应达最低限度;⑦无毒性,无溶血作用

(四)输液的配制

浓配法和稀配法

(五)输液的过滤

(六)输液的灌封

(七)输液的灭菌

三、输液的质量检查

含量、装量、pH值、其他检查项目

热原、无菌检查非常重要

可见异物、微粒检查常出问题

四、输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染菌问题

染菌现象:

霉团、云雾状、浑浊、产气等,或外观没有任何变化

染菌原因:

环境严重污染、灭菌不彻底、瓶塞不严、漏气

解决办法:

尽量减少生产中的污染,严格灭菌,严格检查,严密包装

(二)热原反应

污染的途径:

如前所述;输液器、输液管引起的污染

防止方法:

如前所述;按规定用一次性全套输液器

(三)可见异物问题

可见异物与微粒的危害

较大的微粒,可造成局部循环障碍,引起血管栓塞;微粒过多,造成局部堵塞和供血不足,组织缺氧而产生水肿和静脉炎;异物侵入组织,由于巨噬细胞的包围和增殖引起肉芽肿。

原因:

多方面;原辅料质量影响最明显

解决办法:

严格控制原辅料的质量,制订符合输液用的原辅料质量标准;层流技术+膜滤过技术+联动化;提高容器、橡胶塞质量,用涤纶膜等

典型输液处方及制备工艺分析

(一)葡萄糖注射

浓配法///控制灭菌时间和pH(防止变色)

(二)静脉注射脂肪乳剂

是以植物油脂为主要成分加乳化剂与注射用水制成的水包油型乳剂,是一种浓缩的高能量营养液,供静脉注射使用。

典型输液处方及制备工艺分析

原料的选择

原料:

大豆油、红花油、棉子油、麻油等

乳化剂:

卵磷脂、豆磷脂、普朗尼克F-68等//辅助乳化剂:

常用油酸钠

第五节注射用无菌粉末

定义:

注射用无菌粉末系指药物制成的供临用前用适宜的无菌溶剂配制成澄清溶液或均匀混悬液的无菌粉末或无菌块状物,也称粉针剂。

分为注射用冷冻干燥制品和注射用无菌分装产品

一、概述

注射用无菌粉末系指药物制成的供临用前用适宜的无菌溶剂配制成澄清溶液或均匀混悬液的无菌粉末或无菌块状物,也称粉针剂

二、质量要求

可见异物需配成溶液后检查,采用无菌工艺制备,对无菌操作要求严格,灌封工序采用层流

三、注射用无菌分装产品

(一)工艺

原料为符合注射用要求的药粉,无菌操作,直接分装,密封而成

1.原料和容器的准备

西林瓶:

洗净,180℃,1.5h

胶塞:

洗净,硅化处理,125℃,2.5h

洁净环境下放置:

时间≤24h

无菌原料:

灭菌溶剂结晶法、喷雾干燥法

2.分装

传送装置→分装机→加塞装置→加铝盖和密封装置

高洁净度的无菌环境+局部层流

分装机:

插管分装机、螺旋自动分装机、真空吸粉分装机

3.灭菌、异物检查、贴签与包装

耐热药物:

180℃,1.5h,补充灭菌//不耐热的药物:

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

异物检查:

目视,不合格者从流水线上剔除

(二)无菌分装工艺中存在的问题

1.无菌问题

问题:

微生物在固体粉末中繁殖较慢,不易察觉,有潜在的危险;染菌可能是不均匀的,抽查合格,不代表全部产品无菌

解决方法:

改善环境,提高洁净度

2、可见异物问题

问题:

流水线较长,污染机会较多;固体制剂本身不能检查澄明度,不能逐瓶检查;溶解后出现毛毛、小点,以致可见异物不合格

解决方法:

处理好原料,控制环境、设备等洁净度

3、吸潮问题

问题:

药粉吸湿性强,环境湿度控制不当;另外,橡胶塞透气性过大

解决方法:

控制环境湿度,选择性能好的橡胶塞,压铝盖后再烫蜡

4、装量差异问题

问题:

药粉的晶形、粒度、比容、药粉吸潮发粘,导致流动性下降,机械设备性能等

解决方法:

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注射用冷冻干燥制品

(一)冷冻干燥技术

1.冷冻干燥的原理:

水在真空下可以从固体升华为气体。

2.冷冻干燥曲线

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降温→升华→再干燥(分成三个温度阶段)

(二)冻干无菌粉末的制备工艺

1.流程

无菌配液→过滤→分装→装入冻干箱→预冻→减压(升华干燥)→加温→再干燥

2、冻干工艺

配液,活性炭处理,预滤,无菌过滤,分装入西林瓶,压半塞,放样等

溶液厚度越薄,水分升华就越容易,从配液到压塞,严格按无菌操作法进行

(1)预冻(恒压降温,)

预冻目的:

防止“沸腾”现象

预冻温度:

应低于产品低共熔点10-20℃

预冻方法:

速冻法、慢冻法

预冻时间:

1-3小时或更长时间

(2)升华(除去水分)

一次升华法

适用:

低共熔点-10~-20℃的制品,溶液浓度、粘度不大,厚度在10-15mm

具体方法:

预冻,冷凝器降至-45℃以下,抽真空至一定程度时,关闭冷冻机,缓缓加热,产品温度逐渐升至约-20℃

反复升华法(结构复杂、稠度大、熔点低的物料)

(3)再干燥

真空下将温度缓慢升到0℃或0℃以上,保温一段时间,冻干结束后,真空下箱内压橡胶塞,出箱后压铝塑盖

(三)冻干过程的异常现象及处理方法

1、含水量偏高

2、喷瓶

3、产品外观不饱满或萎缩

第六节眼用制剂

一、概述

眼用制剂系指直接用于眼部疾病的无菌制剂:

分为眼用液体制剂、眼用半固体制剂、眼用固体制剂。

眼用液体制剂系指供洗眼、滴眼或眼内注射用以治疗或诊断眼部疾病的液体制剂。

分为滴眼剂、洗眼剂和眼内注射液三种

眼用半固体制剂分为:

眼膏剂、眼用乳膏剂、眼用凝胶剂(基质)

眼用固体制剂分为:

眼膜剂、眼丸剂、眼内插入剂(形态)

二、药物经眼吸收途径

(一)角膜吸收——眼部吸收主要途径

(二)结膜吸收

(三)影响吸收的因素

吸收也收到药物本身的影响:

1.从眼脸缝损失(正常损失70%到90%)

2.全身吸收(通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全身)

3.药物的水溶性和pH:

亲脂性药物一般容易透过角膜吸收,亲水性药物主要经结膜或巩膜吸收。

调高弱酸性药物的pH可促使分子型减少,降低角膜吸收

在接近中性时,吸收增加(流泪最少)

4.刺激性

5.表面张力

6.黏度:

增加可延长接触时间,利于吸收

三、发展历史

四、滴眼剂和洗眼剂

(一)滴眼剂

1.定义

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的无菌液体制剂,供滴入眼部使用。

水性或油性溶液、混悬液或者乳状液

2.滴眼剂的质量要求

(1)pH:

正常眼耐受5.0~9.0

(2)渗透压:

眼球能耐受0.6%~1.5%氯化钠溶液

(3)无菌

眼外伤或术后用,绝对无菌不得加入抑菌剂,单剂量包装。

一般要求无致病菌,可加入抑菌剂,多剂量包装

(4)可见异物:

略低于注射液

(5)黏度:

4.0~5.0mPa.s之间

(二)洗眼剂

无菌澄明水溶液,供冲洗眼部异物或分泌液、中和外来化学物质用的眼用液体制剂。

应基本与泪液等渗、具有相近的pH值。

装量一般不超过200ml

五、制备

(一)工艺流程

不耐热药物,采用无菌操作法。

用于眼部手术或眼外伤的制剂,应制成单剂量包装如安瓿剂,并按安瓿生产工艺进行。

洗眼液用输液瓶包装,按输液工艺处理。

(二)制备工艺

容器及附件处理;配制与过滤;无菌灌装(减压灌装);质检;印字包装。

六、处方举例

(一)氯霉素滴眼液

氯霉素0.25g

氯化钠0.9g

羟苯甲酯0.023g

羟苯丙酯0.011g

蒸馏水100ml

 

醋酸可的松滴眼液(混悬液)

醋酸可的松(微晶)5.0g

聚山梨酯800.8g

硝酸苯汞0.02g

硼酸20.0g

羧甲基纤维素钠2.0g

注射用水1000ml

醋酸可的松微晶的粒径应在5~20μm之间,过粗易产生刺激性,甚至会损伤角膜。

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助悬剂,配液前需精制。

为防止结块,灭菌过程中应振摇,或采用旋转灭菌设备,灭菌前后均应检查有无结块。

硼酸为pH与等渗调节剂,且能减轻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