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033596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docx

《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docx

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

东城区2015届九年级5月综合练习

(一)

语文试题

一、基础·运用。

(共2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8题。

(其中,第1-5题为单项选择,第6-8题为填空)(共18分。

第1-7题每小题2分,第8题4分)

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这猴王整衣端肃,随童子径入洞天深处观看:

一层层深阁琼楼,一进进珠宫贝阙,说不尽那静室幽居,直至瑶台之下。

见那菩提祖师端坐在台上,两边有三十个小仙侍立台下,果然是:

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

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

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

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

美猴王一见,倒身下拜,磕头①,口中只道:

“师父!

师父!

我弟子志心朝礼!

志心朝礼!

”祖师道:

“你是那方人氏?

且说个乡贯姓名明白再拜。

”猴王道:

“弟子乃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氏。

”祖师喝令:

“赶出去!

他本是个撒诈捣虚之徒,那里修甚么道果!

”猴王慌忙磕头不住道:

“弟子是老实之言,决无虚诈。

”祖师道:

“你既老实,怎么说东胜神洲?

那去处到我这里,隔两重大海,一座南赡(shàn)部洲,如何就得到此?

”猴王叩头道:

“弟子飘洋过海,登界游方,有十数个年头,方才访到此处。

”祖师道:

“既是逐渐行来的也罢。

你姓甚么?

”猴王又道:

“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②,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

一生无性。

”祖师道:

“不是这个性。

你父母原来姓甚么?

”猴王道:

“我也无父母。

”祖师道:

“既无父母,想是树上生的?

”猴王道:

“我虽不是树上生,却是石里长的。

我只记得花果山上有一块仙石,其年石破,我便生也。

”祖师闻言暗喜道:

“这等说,却是个天地生成的,你起来走走我看。

”猴王纵身跳起,拐呀拐的走了两遍。

祖师笑道:

“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

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意思教你姓‘猢’。

猢字去了个兽旁,乃是个古月。

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

教你姓‘狲’倒好。

狲字去了兽旁,乃是个子系。

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

”猴王听说,满心欢喜,朝上叩头道:

“好!

好!

好!

今日方知姓也。

万望师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赐个名字,却好呼唤。

”祖师道:

“我门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辈之小徒矣。

”猴王道:

“那十二个字?

”祖师道:

“乃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

排到你,正当‘悟’字。

与你起个法名叫做‘孙悟空’,好么?

”猴王笑道:

“好!

好!

好!

自今就叫做孙悟空也!

”正是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

毕竟不知向后修些甚么道果,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

话表美猴王得了姓名,怡然踊跃,对菩提前作礼启谢。

那祖师即命大众引悟空出二门外,教他洒扫应对、进退周旋之节。

众仙奉行而出,悟空到门外,又拜了大众师兄,就于廊庑(wǔ)之间,安排寝处。

次早,与众师兄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每日如此。

闲时即扫地锄园,养花修树,寻柴燃火,挑水运浆。

凡所用之物,无一不备,在洞中不觉倏六七年。

一日祖师登坛高坐唤集诸仙开讲大道真个是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

慢摇麈(zhǔ古书上指鹿一类的动物,尾巴可以做拂尘。

)尾喷珠玉,响振雷霆动九天。

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

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

孙悟空在旁闻讲,喜得他抓耳挠腮,眉花眼笑,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忽被祖师看见,叫孙悟空道:

“你在班中怎么颠狂跃舞,不听我讲?

”悟空道:

“弟子诚心听讲,听到老师父妙音处,喜不自胜,故不觉作此踊跃之状,望师父恕罪!

”祖师道:

“你既识妙音,我且问你,你到洞中多少时了?

”悟空道:

“弟子本来懵懂,不知多少时节。

只记得灶下无火,常去山后打柴,见一山好桃树,我在那里吃了七次饱桃矣。

”……

1.根据语境,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大觉(jué)西方妙相(xiānɡ)朝礼(zhāo)鄙陋(bēi)

B.大觉(jiào)西方妙相(xiānɡ)朝礼(zhāo)鄙陋(bǐ)

C.大觉(jiào)西方妙相(xiànɡ)朝礼(cháo)鄙陋(bēi)

D.大觉(jué)西方妙相(xiànɡ)朝礼(cháo)鄙陋(bǐ)

2.菩提祖师为猴王赐的姓“孙”字实为繁体字“孫”。

根据选文和下面对“子”“系”的解释,下列说法最符合菩提祖师意思的是【】

子:

孳也,万物孳生于下也。

系:

统续相承曰系。

谓连系不绝也,故谱牒中支派相承者曰世系。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清·刘树屏编撰)

A.猴王是天地的孩子。

B.猴王是他徒弟的徒弟。

C.希望猴王子孙后代连绵不绝。

D.猴王乃天地所生,这说明天地人丁兴旺,子民绵绵不绝。

3.根据语意,在横线①②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不折不扣②若打我我也不生气

B.①不计其数②若打我我也不嗔

C.①小心翼翼②打我也不嗔

D.①络绎不绝②打我我也不生气

4.菩提祖师因猴王是其“第十辈之小徒”故赐名为“悟空”。

结合语境,可以推测出他第二辈徒弟的名中应有一个字为【】

A.乃B.觉C.大D.广

5.根据语境,文中画线句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一日,祖师登坛高坐,唤集诸仙,开讲大道:

“真个是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

B.一日,祖师登坛高坐,唤集诸仙,开讲大道:

真个是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

C.一日,祖师登坛高坐,唤集诸仙。

开讲大道,真个是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

D.一日,祖师登坛高坐,唤集诸仙,开讲大道,真个是天花乱坠,地涌金莲。

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

6.阅读以上节选文字后,小明同学打算为大家讲这段猴王拜师求学的故事。

请你根据原章回标题帮助他整合出一个新标题。

要求:

符合内容;上下句字数相等,结构大致相同。

(2分)

【原章回标题】

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

新标题:

7.根据选文内容,为下面连环插画排序。

(2分)

恰当的顺序是:

8.选文出自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的《①》,作者吴承恩。

该小说取材于②的史实,创造性地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形象。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这位猴王。

从选文看,他赢得祖师首肯,是因为他在③和④上有过人之处,。

(4分)

(二)背诵默写。

9.(共5分)

(1),坐断东南战未休。

(辛弃疾《南乡子(何处望神州)》)(1分)

(2)唐代诗人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用拟人的手法描写景物且蕴含理趣的诗句是:

海日生残夜,。

(1分)

(3)面对个人的挫折和困境,孟子一再鼓励我们: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分)

二、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第10-13题。

(共10分)

【选段一】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徒属皆曰:

“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行收兵。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三老、豪杰皆曰: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选段二】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1非常之人称焉。

盖文王2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3失明,厥有《国语》;孙子4膑脚,兵法修列;不韦5迁蜀,世传《吕览》;韩非6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司马迁《报任安书》

1.倜傥:

卓异。

2.文王被囚,演《周易》六十四卦。

3.左丘明:

鲁国史官,集有《国语》。

4.孙子:

名膑,战国时军事家。

5.不韦:

姓吕,曾为秦相。

与门下士集体创作《吕览》。

6.韩非:

战国时韩国公子。

著有《韩非子》,《说难》《孤愤》都是其中名篇。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将军身被坚执锐坚:

(2)思垂空文以自见见:

11.下列语句中的“而”的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1分)()

A.夺而杀尉B.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C.收而攻蕲D.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4分)

(1)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译文:

(2)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译文:

13.从【选段二】得知,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认为“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请结合【选段一】的具体内容,说说陈胜为什么能成大事。

(3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

(共37分)

(一)阅读《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完成第14-17题。

(14分)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艾萨克·阿西莫夫

那天晚上,玛琪甚至把这件事记在日记里了。

在2155年5月17日这一页,她写道:

“今天,托米发现了一本真正的书!

这是一本很旧的书。

玛琪的爷爷有一次告诉她,当他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他的爷爷曾经对他讲,有那么一个时候,所有的故事都是印在纸上的。

他们翻着这本书,书页已经发黄,皱皱巴巴的。

书上的字全都静立不动,一点儿也不像他们平常在荧光屏上看到的“书”那样,顺序移动。

读到后面,再翻回来看前面的一页,刚刚读过的那些字仍然停留在原地。

真是有趣极了!

“呀!

”托米说,“我想,这样的书一读完,就得扔掉,多浪费呀!

我们的电视屏幕一定给我们看过一百万本书了,可它还能继续给我们别的许许多多书看,我可用不着哪天把它扔掉!

“我也不会扔掉。

”玛琪说。

她只有11岁,读过的电视书不像托米那样多。

托米已经13岁了。

她问:

“你在哪儿找到这本书的?

“在我们家,”他指了一下,可没有抬起头,因为他正在全神贯注地看书。

“在顶楼上。

”他又说道。

“书里写的什么?

“学校。

玛琪脸上露出鄙夷不屑的神情:

“学校?

学校有什么好写的?

我讨厌学校。

”玛琪一向讨厌学校,而且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憎恶它。

那个机器老师一次又一次地给她做地理测验题,她一次比一次答得糟。

最后她的妈妈发愁地摇了摇头,把教学视察员找了来。

教学视察员是个身材矮小的胖子,脸红扑扑的,带着一整箱工具,还有测试仪和电线什么的。

他对她笑了笑,递给她一个苹果,然后把机器教师拆开。

玛琪暗暗希望他拆开以后就不知道怎样装上,可才过了一小时左右,机器老师已经重新装好。

黑糊糊的,又大又丑,上面还带着一个很大的荧光屏。

在这个荧光屏上,所有的课文都现出来了,还跟着没完没了地提问题。

这倒也无所谓,最让她厌烦的是那个槽口──她非得把作业和试卷塞进去的那个口子。

她总是要用那种打孔文字像编程序似的把作业和答卷写出来。

她还只有六岁的时候,妈妈就让她学会用这种语言和机器教师对话了。

视察员把机器调好以后,拍拍她的脑袋,笑着对她妈妈说:

“这不是小姑娘的错,琼斯太太。

我认为是这个机器里的地理部分调得太快了些,这种事是常有的。

我把它调慢了,已经适合于十岁孩子的水平了。

说实在的,她总的学习情况够令人满意的了。

”说着,他又拍了拍玛琪的脑袋。

玛琪失望极了,她本来希望他们会把这个机器老师拿走。

有一次,托米的老师就被搬走了将近一个月之久,因为历史那部分的装置完全显示不出图像来了。

所以她对托米说:

“怎么会有人写学校呢?

托米用非常高傲的眼光瞧了她一眼:

“傻瓜,那不是我们这种类型的学校,那是几百年前的一种老式学校。

”接着他一字一顿说:

“几百年前。

玛琪很难过。

“嗯,我不知道古时候孩子们上什么样的学校。

”她站到托米身后看了一会儿那本书,说:

“不管怎么说,他们总得有一个老师吧?

“当然,他们是有老师,可不是我们这样的老师。

是一个真人老师!

“一个真人?

真人怎么会是老师呢?

“的确是这样的,他跟孩子们一起去学校,给孩子们上课,留作业,提问题。

“真人可没那么聪明。

“怎么不聪明?

我爸爸就和我的机器老师知道得一样多。

“不可能。

真人不可能知道得和老师一样多。

“我敢打赌,我爸爸知道得差不多和它一样多。

玛琪不打算争吵下去,便说:

“我可不想让一个陌生人到家里来教我功课。

“你不知道的事太多了,玛琪。

那些老师才不到你家里上课呢。

他们有一个专门的地方,所有的孩子都到那儿去上学。

“所有的孩子都学一样的功课吗?

“那当然,如果他们年龄一样的话。

“可我妈妈说,老师是需要随时调整的,这样才好适合他所教的每个男孩子和女孩子的智力。

另外,对每个孩子的教法也应该是不同的。

“他们那时候的做法可能和现在不一样。

好了,如果你不喜欢书里说的这些事,你就干脆别读这本书。

“我没说我不喜欢。

”玛琪急忙说。

她很想知道那些有趣的学校究竟是怎么回事。

他们还没看完一半,玛琪的妈妈就喊了起来。

“玛琪!

该上课了!

玛琪抬起头来。

“还没到时间呢,妈妈。

“到了,”琼斯太太说,“托米差不多也快到点了。

玛琪对托米说:

“托米,下课以后我可以和你一起再读读这本书吗?

“也许行吧,”他冷冷地回答。

然后,吹着口哨走开了,胳膊底下挟着那本满是灰尘的旧书。

玛琪走进课堂。

课堂就在她卧室的隔壁。

机器老师的开关已经打开,正等着她。

除了星期六和星期日,它每天总是在相同的时间开启。

因为妈妈说,假如小孩每天都在规定的时间学习,成绩会更好一些。

电视屏幕亮起来了,开口说:

“今天的算术课讲分数的加法。

请把昨天的作业放进槽口。

玛琪叹了口气,照它的话做了。

她脑子里还在想着当她爷爷的爷爷是个小孩子的时候,他们上的那种老式学校。

附近一带所有的孩子都到一处去上学,他们在校园里笑呀、闹呀,他们一起坐在课堂里上课;上完一天的课,就一块儿回家。

他们学的功课都一样,这样,做作业的时候他们就可以互相帮助,有问题还可以互相讨论了。

而且他们的老师是真人……

机器老师正在屏幕上显现出这样的字:

“我们把1/2和1/4这两个分数加在一起──”

玛琪还在想,那个时候的孩子一定非常热爱他们的学校。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选自《外国现代科学幻想小说》,有改动)

14.几百年以后,两个在“机器学校”读书的孩子,从一本纸张印刷的书中对我们现在的学校有哪些了解?

用简短的语言加以概括。

(3分)

答:

 

15.未来的“机器学校”与我们现在的学校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各举一例进行简要说明。

(4分)

答:

 

16.针对文中介绍的两种学校,请你提出一个问题,引起大家对改进目前教育的思考。

(2分)

答:

 

17.展开你的想象,说说你认为人类理想的学校应该是怎样的?

(不超过140字)(5分)

答: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8-20题。

(11分)

①“一条大河波浪宽,”是歌曲《我的祖国》的第一句。

据说,当时创作人员,想找一样东西能让全国各地的人都觉得可以代表自己的家乡,产生亲切和壮丽的感觉。

想来想去,大家觉得无论我们的家乡在中国的什么地方,都会有一条大河从家乡流过。

对于今天的北京人来说,这种感觉已经非常疏远。

其实北京也是在一条大河边的沃野上建立的,这条河就是永定河。

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有了它才有了北京。

②永定河已经有160万年的历史了,古永定河的水是非常大的,北京的清河、沙河、一直到大兴整个都是古永定河流经的地方。

商代,从三家店出来,向北流,今天的昆明湖、圆明园、清华大学都是永定河当时流过的地区。

后来向东流,就留下了玉渊潭、紫竹院、积水潭、后海、什刹海、北海、中海(南海是后挖的)。

中南海往东流入金水河,进故宫,然后流到菖蒲河,和南河沿那边的河连在一起。

再往南就流到了珠市口附近,这里有个三里河,这条河从前门楼算起到珠市口正好三里,前门南边那一带,有很多斜的胡同,都是故河道。

这些水经过老舍先生描写过的龙须沟、金鱼池,再向东南流就到龙潭湖,注入通惠河。

现在庞各庄的西瓜特别好吃,就是因为它是沙壤,还有大兴的梨树王,成片的古桑园,这些都是在永定河的冲击下留下的沙壤地,适合梨树、桑树、西瓜、花生这些东西生长。

③北京城从一个小居民点,变成一个大城市,已经三千年历史了,这个城市始终是在永定河的边上成长起来的。

无论是在辽金时候的莲花池,还是现在的玉泉山水系都是永定河的水。

在永定河的影响下,北京到处都是水,到处都是沼泽。

北京现在还有一个区的名字叫“海淀”,明代古籍《海淀古镇风物志略》记载:

海淀泉水丰盈,溪流四溢,荷叶田田,垂柳依依,稻田千顷、沙堤十里。

那一带地名现在还有港沟、巴沟,巴沟就是八条河沟,过去面积是很大的。

巴沟附近有一条河叫万泉河,说明当地的泉水非常多,光乾隆皇帝命名的就有28眼。

因为这里有山有水,从明代开始人们在这里营建园林。

明代这里是水乡环境,人们在这里植禾种稻,很多人来此赏景,吟诗作画,后来一些造园家就开始在这里营建园林。

到了清朝,将更大的财力用在了大规模兴建园林上。

海淀有山有水,前后形成150年,绵延20余里,三山五园,万寿山、玉泉山、香山、圆明园、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

其中,玉泉山、静宜园最早,金朝金章宗的行宫就在玉泉山,清漪园就是现在的颐和园。

④后来,在皇家园林的基础上,兴建了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

有了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解放以后八大学院就落户在海淀区,逐步形成后来的大学区,而后在高校云集的基础上,很多研究机构落户海淀,形成科学城,在大学城、科学城的基础上诞生了今天的高科技园区。

可见北京的发展是和水分不开的。

(节选自王建口述《地理学家谈北京》,有删改)

18.阅读上面文字,说说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介绍永定河的。

(3分)

答:

 

19.结合上文内容和你的体会,说说你对“北京的发展是和水分不开的”这句话的理解。

(4分)

答:

 

20.阅读下面材料,结合上文内容,说说永定河“永定”的原因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尊重河流?

(4分)

【材料一】

70年代永定河还有好多水,到了80年代,就剩8亿立方米了,到90年代,就剩4亿立方米了,现在连1亿立方米都不到。

这是因为除了工农业用水、城市规模扩大增加水的消耗以外,在自然缺水的条件下,我们还大规模地占用河道,种树、种粮食,在河道里修路、建工厂、挖砖窑烧砖、挖河沙、挖石子等,人类种种的行为都是在欺负永定河。

从上游到下游都能看到这种现象,把所有的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建筑垃圾都倾倒到河里,河床越来越窄,以致被堵塞。

这一系列的行为都对永定河蓄水存水机制产生了很大的破坏。

永定河的水越来越少了,支撑了我们几千年历史发展的永定河,今天真的快要“永定”了。

【材料二】

永定河给我们一个启示:

我们要尊重自然、尊重生态、尊重河流。

如果我们的破坏没有达到临界值的时候,它有一个自然恢复能力,但是这个时间很漫长,如果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等着它自然恢复,那我们就应该爱护它、尊重它,不应该这样破坏它。

我们不能把所有的河都弄成永定河这样,永定河不能寿终正寝,所有的河必须得流淌。

没有持续的江河,就没有我们的城市;没有滔滔的流水,就没有我们的文明。

水对于我们来说,太重要了。

答:

 

(三)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第21-24题。

(共12分)

李白的人格魅力

陆钦

①李白的人格魅力可以概括为六个字:

志气、豪气、骨气。

也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甲】精神,“输肝剖胆效英才”的【乙】精神,“安得折腰事权贵”的【丙】精神。

②先说志气。

李白特别热爱生活,热爱故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祖国的千山万水充满了激情。

李白用天才的诗笔生动地描绘了唐代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了大量的传世佳作。

李白有诗:

“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秋。

”这就是说,他曾经立志要像孔子那样总结论述一代政教文化,辉映千载。

而实际上,阴错阳差,苦读书,勤走路,多写作,他却像司马迁一样用文史家的良知、真心反映了所处的时代的精神风貌。

他坚信自己的文笔可以达到“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洲”(《江上吟》)的效果。

③再说豪气。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来考察有三个黄金时代,即春秋战国、唐代李世民到李隆基的时代、清代康乾时代。

李白不愧为生活在第二个黄金时代的人杰。

他决心用自己的才能报效社会,他说: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是一种豪气,豪壮气概,他认为总会有一天长风破浪渡沧海,冲破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他的大量诗文可以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语),李白歌颂姜太公、鲁仲连、剧辛、乐毅、张良、诸葛亮,就是表明自己要像这些历史上的功臣那样,报效国家。

李白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作用,可以说实现了“输肝剖胆”的诺言。

④三说骨气。

李白的长安出仕,遇到了挫折。

他受到张某、高某、杨某的怠慢和排挤,尤其是唐玄宗在高某等人面前说李白“此人固穷相”,李白愤怒了,他毅然离开长安,这本身就是一种叛逆,一种骨气。

因为他不想“摧眉折腰事权贵”。

他大写“行路难”、“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里有很深的人生哲理。

表面上写行路的艰难,实际上是表明人生旅途上的艰险。

他的豁达胸怀,类似庄子,把生死置之度外;他借酒销愁,抒发情怀,类似陶渊明。

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对李白有很大影响。

李白说“与尔同销万古愁”,销愁之后干什么?

还是要“效英才”啊。

⑤总之,李白的志气,是他生活的底气;豪气,是他生活的风度;骨气,是他生活的气概。

这三种气质构成了李白的人格魅力。

(有删改)

21.根据文意,将下面三个短语分别填入【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分)

⑴积极奋进⑵果敢叛逆⑶坚信不疑

答:

22.本文大量引用了李白的诗句,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句,体会这句诗在文中的作用。

(3分)

答:

 

23.文章第③段中杜甫“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诗句的意思是:

(2分)

24.作者对李白人格魅力的概述是否恰当?

写出你的判断和依据。

(4分)

答:

 

四、作文。

(50分)

25.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10分)

(1)某校开展“观影视,读名著”的活动,学校要求每位同学推荐一部由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以引起大家阅读名著的兴趣。

假如你是这个学校的一名学生,请你选择一部由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结合这部影视的具体情况,写一段话,让大家了解、喜欢这部名著,以达到阅读这部名著的目的。

(要求:

内容具体,语言通顺,字数在150-200之间)

(2)初三学生小红,每天和爸爸一起乘坐公交车上下学。

每当等车的时候,爸爸总是习惯地点上一支烟,漫不经心地吐着烟圈。

周围同样等车的人纷纷躲避着,甚至有人向爸爸投来厌恶的目光。

小红看到这些,想着应该劝说爸爸不要在公共场合吸烟,可是她还没有想好怎么说。

请你帮小红设计一段话,来说服小红的爸爸不要在公共场合吸烟。

(要求:

语言得体,有说服力,字数在150-200之间)

26.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40分)

题目一:

请你以“在水一方”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

请在“也是学校”中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构成你的题目。

要求:

⑴将所选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⑵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⑶字数在600-800之间。

⑷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参考答案

一、基础·运用。

(共23分)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D

A

B

C

D

6.示例:

①修持心性生大道悟彻菩提妙真理②修持大道悟彻妙理③修心性持大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