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写作综合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037447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0.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论文写作综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科技论文写作综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科技论文写作综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科技论文写作综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科技论文写作综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科技论文写作综合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科技论文写作综合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科技论文写作综合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科技论文写作综合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科技论文写作综合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科技论文写作综合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科技论文写作综合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科技论文写作综合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科技论文写作综合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科技论文写作综合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科技论文写作综合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科技论文写作综合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科技论文写作综合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科技论文写作综合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科技论文写作综合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技论文写作综合版.docx

《科技论文写作综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论文写作综合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科技论文写作综合版.docx

科技论文写作综合版

李广路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11级种子211102016

科技论文写作试题综合版

科技论文的概念:

科学论文应该论述一些重要的实验性的、理论性的或观测性的新知识;一些已知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进展情况。

又称学术论文

科学的技术化技术的科学化

科技论文的特性1、科学性(论文的根本)2、真实性3、准确性

4、可重复性5、逻辑性6、创新性(论文的生命)

7、实用性8、规范性

科技论文分类

学术论文:

学术性论文、技术性论文、综述性论文(业已发表)

学位论文:

学士、硕士、博士论文

科技论文作者应有的基本素养

⏹专业知识

Ø具有相应专业的一般知识

Ø具备所写科技论文内容的专业知识

Ø熟悉相关的专门知识

⏹文献资料的查阅技能

⏹通晓科技论文写作的理论和格式

⏹有一定的语法和文字修辞上的素养

⏹了解期刊编辑知识

⏹善于对读者对象分析研究

一个研究人员的全工时中

思考计划7.7%查阅文献50.9%

科研实验32.1%编写报告9.3%

科技论文的写作

1科技论文的结构2科技论文的内容3科技论文的风格4科技论文的写作过程5科技论文的常见错误及防范6投稿

1科技论文的结构

⏹1.1科技论文写作的国家标准

⏹1.2科技论文的编排结构

⏹1.3科技论文的主体结构

1.1科技论文写作的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GB7713-87规定的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指明报告与论文由以下两大部分构成:

(1)前置部分

(2)主体部分

封面、封二

题名页

序或前言(必要时)

前置部分摘要关键词

目次页插图或附表清单符号、缩略语等注释表(必要时)

科技论文写作的国家标准

学术论文一般只包括8个部分:

题名引言

前置论文作者主体正文

部分关键词部分结论

摘要参考文献

1.2科技论文的编排结构

学术论文的前置部分

Ø题名(中英文)

Ø作者(姓名、工作单位或通讯地址)

Ø摘要(中英文)

Ø关键词(中英文)

学术论文的主体部分

Ø引言

Ø原理

Ø材料

Ø正文方法

Ø结果

Ø讨论

Ø结论(必须精确、有条理、清晰与简要)

Ø建议(直接从结论中得出)

Ø致谢词

Ø参考文献

Ø英文摘要

Ø附录

Ø表格

Ø插图如未插在正文中的话

Ø坐标图

1.3科技论文的主体结构

Ø引言(你要作什么?

做了什么?

为什么做?

材料与方法(你怎样做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讨论(你对所获结果的解释)结论(由结果得出的结论)

建议(你的建议)致谢辞(谁帮助了你)

安徽农业大学李广路1110201611级种子2

科技论文写作精华版

2.科技论文的内容

2.1题目干什么新鲜事了?

2.2署名是你做的工作吗?

2.3摘要读者能快速理解吗?

2.4关键词读者能检索到吗?

2.5引言能把读者引去读文章吗?

2.6材料与方法怎么做的?

2.7结果与分析论据是这样产生的!

2.8讨论没有悬念的尾声

2.9结论强调关键性结果

2.10致谢礼貌善意机会

2.11参考文献尊重别人的劳动

2.12英文摘要科学没有国界

2.13图表直观性、自明性

2.1题目干什么新鲜事了?

Ø可以看到全文的精髓(画龙点睛、启迪读者兴趣)

Ø微型文摘

Ø目的、方法、结果、意义

2.1题目

Ø题目的长短

Ø国内一般以不超过20个字为宜

Ø美国、英国出版的科技期刊,要求论文题目不超过12个词

Ø如包容不下,可加一个副标题

Ø题目应是一个短语而不是一个句子

Ø避免使用未被公认的或不常见的缩略词、字符、代号和公式

Ø一般不能用学科或分支学科的科目作为题目组成部分

Ø不要出现那些用滥的词,例如“新的”、“改进了的”等等

Ø拟题方法

Ø先拟出若干个题目

Ø论文完成之后,再根据论文中心内容推敲,选出一个最能表达文章主题的标题。

Ø英文标题

Ø注意英文的书写格式

Ø不能按照汉字的字面结构逐字“死译”,重要的中心词可以提到前面来,放在突出的位置

2.2署名是你做的工作吗?

Ø美国《内科学纪事》编者的话(1982)

Ø参加过本项研究的设计或开创工作,若后期参加工作,则必须赞同原来的研究设计

Ø必须参加过论文中某项观察或取得数据的工作

Ø必须参加过观察所见和取得数据的解释,并从中导出论文的结论

Ø必须参加过论文的撰写

Ø必须阅读过论文的全文,并同意其发表

2.2署名

⏹署名的方法

Ø真实姓名,不用笔名

Ø多个作者共同署名,以贡献大小排列(同等贡献)

⏹列入“致谢”

Ø协助采取样本的人

Ø负责某项实验的测试人员

Ø委托某项分析

Ø检验的具体工作者等

2.3摘要读者能快速理解吗?

ØGB6447-86:

以提供文摘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

Ø勾画全文的整体面貌,揭示研究途径、研究成果,提出主要论点等

Ø摘要是读者判断论文价值,判断论文是否值得阅读的依据,写好摘要是科技人员写作所必备的基本功

2.3摘要的类型

报道性摘要

Ø研究目的

Ø研究方法

Ø主要发现

Ø主要结论

Ø经验教训和应用价值(不是必须的)

Ø指示性摘要

Ø主要叙述撰写目的

Ø适用于基础学科的论文、综述等

2.3摘要注意事项

长短:

Ø中文摘要一般为为200~300字

Ø英文摘要一般不超过250个实词

Ø应该用第三人称

Ø不加注释和评论

Ø不宜举例,不用引文

Ø不宜与其它研究工作比较

Ø不应用图表、公式、化学结构式等

Ø摘要中第一句话的注语,如“本文---”、

“作者---”等词可以省略。

2.4关键词读者能检索到吗

Ø从论文中提炼出来

Ø最能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

Ø在同一论文中出现的次数最多

Ø一般在论文的题目及摘要中都出现

Ø可为编制主题索引和检索系统使用

编写关键词的注意事项

Ø较定型的名词,多是单词和词组,原形而非缩略语

Ø无检索价值的词语不能作为关键词,如“技术”、“应用”、“观察”、“调查”等

Ø未被专业公认的缩写词,不能作为关键词

Ø常规技术未加探讨和改进的,不能作为关键词

Ø关键词一般为3~5个,不要超过10个

Ø中英文关键词相互对应,且数量完全一致

2.4引言立论依据和研究目的

能把读者引去读文章吗?

Ø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范围(研究目的)

Ø对有关重要的文献进行评述(立项依据)

Ø阐述研究方法以及选定这种特定方法的理由

Ø阐述研究的主要结果等

Ø分析研究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Ø又称前言、绪论,论文专门的一节或第一段,一般不立“引言”等小标题

Ø只介绍论文总纲,起到定向引导的作用

Ø有人说引言是最难写的(万事开头难!

引言的写作要点

⏹1研究领域

⏹与本研究工作的有关的背景介绍

⏹正确地估计研究课题的意义、应用背景

⏹课题的意义估计不足(水平不高),估计过分(不够严谨)。

⏹2前人工作

⏹详尽全面地阐述前人包括自己的相关工作,以及和本论文的联系

⏹讲很多其他人的工作和文献会降低本论文的重要性,原创性?

⏹实际效果常常相反。

没有充分阐述研究工作的背景,不引用与本论文相关的重要文献,审稿人至少会认为作者阅读文献不够。

⏹注意和本课题关系密切的最新论文,最近发表的论文私人交流通讯

⏹每一篇都要读过,至少文章的题目和摘要总要阅览一下

⏹3问题所在

⏹指出在相关领域尚待研究的、也是本文准备涉及的问题。

⏹不要过分地批评他人的工作“ThedeficiencyofWang’sapproachis…..”,“Theproblemofthesepapers…”.

⏹可以不直接涉及作者和参考文献来说明问题:

”However,themechanismhasnotbeenfullyunderstood.”“Noneoftheotherphaseshavebeenexaminedindetail.”

⏹4本文贡献

⏹在引言部分要将本论文的要点简洁明了地用一、二句话点出来,以便读者在读论文主体前已经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这篇论文将围绕什么主题来讨论。

⏹用词要注意分寸:

forthefirsttime一篇论文值得发表,一定具有新的结果,一定是具有和任何前人所作工作不同的地方。

引言注意事项

Ø不要介绍人所共知的普通专业知识或教科书;

Ø不要推导基本公式;

Ø不要对论文妄加评论,夸大论文的意义;

Ø避免使用自夸性词语:

创新是论文的基本要素

Ø“填补了一项空白”、“达到了什么级先进水平”、“前人从未研究过”等;

Ø避免使用客套话:

Ø“才疏学浅、疏漏谬误之处,恳请指教”、“不妥之处还望多提宝贵意见”等;

Ø避免使用广告式语言。

引言的书写方法

Ø以研究对象加以展开

Ø适用于研究对象有其特殊性的论文

“藏雪鸡雏鸡的生长发育”(俞世福等,1994)

藏雪鸡又名淡腹雪鸡,是青藏高原特产的珍禽,对其地理分布、生态习性等均做过报道[1-7],唯对其生长发育的观测资料很少,笔者于1992年对------做了较为详细的观察和测定

引言的书写方法

⏹以观测指标或处理因素展开

⏹适用于观测指标或处理因素、实验方法有特殊性的科技论文,也用于系列报道第二篇以后的论文

自从×××在----发现--以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广泛研究,目前公认的有--方法,但还未有采用---方法进行的,有鉴于此,我们----。

引言的书写方法

Ø以研究方法加以展开

Ø适用于生物学、医学、化学等学科有关检验方面论文,必须是检验方法有特殊性的论文

修行改变人生版权,违权必究

安徽农业大学李广路1110201611级种子2

科技论文写作通俗版

2.6材料与方法怎么做的?

⏹材料:

Ø对材料的性质、质量、来源,材料的选取与处理等加以详细的说明

Ø以方便科学同行重复实验,对论文结果加以验证;

Ø方法:

操作步骤

Ø调查的目的、时间、地点、方式、方法;

Ø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正常或异常现象及问题处理等。

Ø只叙述使用的材料,采用的方法,不必做任何解释(讨论)

材料与方法

⏹实验研究“材料”

Ø实验研究对象

Ø实验用试剂等:

应写明制造厂商和规格等

Ø实验仪器和设备:

制造厂商和型号

Ø方法:

Ø描述作者“做了什么”,“是怎样做的”

Ø将具体的实验方法,观测指标、对照设置、数据处理方法等交代清楚

方法的描述

⏹实验方法:

Ø众所周知的方法仅列参考文献。

若对原法做了修改,只写出方法名称和修改部分,并解释为什么进行了修改;

Ø采用别人介绍的方法,只指出参考文献;

Ø对作者自行设计和创造的新方法应详细描述。

⏹分组设计及对照设置:

Ø具体分组方法、设计方法及对照设置,每组数量等。

⏹观测指标:

Ø包括指标名称,测试方法和使用的仪器等。

⏹数据处理和统计方法

2.7结果论据是这样产生的!

⏹与“材料与方法”相呼应,以文字、插图、表格、照片等来表达与论文有关的实验数据、观察结果

结果书写要求

Ø作者本人在这次实验中的研究结果,不能夹杂以前和他人的结果

Ø不外加研究者的评论、评价、分析和推理

Ø实验结果一般用数值表示,但不用原始实验数据,不要全部运算过程,而列经加工或统计处理的数值

Ø应用插图、表格,目的在于直观和形象性;

Ø结果中要写成功的经验,也应如实反映失败和不足

Ø根据“材料与方法”中的观测指标逐项叙述结果时,若内容过多,可分成段落,加小标题,使资料层次分明

结果分段方法

Ø

Ø根据观测指标分段。

适用于对同一研究对象施以不同处理因素的论文;

Ø根据不同处理因素分段。

适用于对比几种处理因素实验结果的论文;

Ø根据不同观察内容分段。

适用于研究某材料不同方面的论文;

Ø根据实验不同阶段分段。

适用于研究方案层次性较明显的论文。

2.8讨论没有悬念的尾声

⏹是论文中最有创造性见解、最严谨的部分

⏹对实验结果进行理论分析和综合

⏹对结果进行逻辑推理、理论分析,从中提出科学结论

⏹最反映学术水平的部分

⏹回答:

Ø“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结果”

Ø“出现这样的结果意味着什么”

讨论(最难写)——全文的精华

⏹解释结果的重要性sowhat

⏹哪些读者会感兴趣whocare

⏹结合基础理论和前人成果,应用国际国内最新的学说、理论、见解对该课题进行分析

⏹对将来研究有启示

⏹对实验结果受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

⏹对意外发现作出解释、建议和设想

讨论的书写内容

Ø对本次实验或观察结果做出理论解释和讨论

Ø将本次结果,与过去及其他研究结果相比较,分析异同,解释产生差别的可能原因,并根据文献资料,提出自己的见解,实事求是,有根据地与其他作者商榷

Ø突出本项研究中的新发现、新发明,提出可能原因

Ø分析本次研究的不足,还存在哪些尚未解决的问题,提出今后急需研究的方向和设想

书写讨论的注意事项

Ø突出重点,围绕几个“小核心”,设几个小标题进行

Ø突出自己的创新点,要有自己见解,不要仅仅引用他人资料

Ø分析紧扣主题,不要离题发挥

Ø论证采用已有科学根据的数据,不要以假设证明假设

Ø评价实事求是,认同相关的研究不重复在前言或结果部分中的详细数据或其他材料

Ø避免不成熟的论断,暗示要求首创权。

理由充分时,可以提出新的假设,但须恰如其分

Ø讨论部分一般不使用插图与表格,但在与众多文献资料比较时,可使用个别表格

Ø讨论不宜过长,通常占全文的1/3左右

Ø尽量从读者的地位设想,估计读者可能提出的有关这一研究题目的各种问题

Ø叙述实验结果和讨论时,必须说明现象发生的原因和机制

Ø解释表中数据或图中形象时,应逐一回答表或图所显示出来的问题

2.9结论强调关键性结果

⏹从实验或观察结果中抽象概括出来的一个判断

⏹它要回答原建立的假设是否正确,从而解答该研究所提出的问题

⏹目的:

Ø省时(读者)

Ø便于作笔记或卡片

Ø如果没有特殊内容,为避免与摘要重复,结论部分可以不写

Ø毕业论文一般有“结论”部分

结论书写内容与要求

Ø简明扼要,精炼完整,每条自成段落

Ø说明结论适用的范围、突出新发现、新发明,强调其意义并作出恰当的评价

Ø提出与本研究有关的建议

Ø实验中不能肯定的内容不能写入结论

Ø观点鲜明,用肯定的证据和可靠的数据写作,最好不用“可能”、“大概”等模棱两可之词

Ø字数控制在100~300字之内

2.10致谢辞礼貌善意机会

致谢辞(钱权)

Ø提及经费资助的来源,在工作中给过帮助的人,或撰写报告时给予帮助的人

Ø校基金、省基金(资助力度、成果大小)

Ø分别依贡献大小加以说明,可以冠以专业技术职务

Ø研究生、教授、学术带头人、院士(信誉、权威)

⏹致谢方式

Ø专列“致谢”项,置于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

Ø在论文首页下加“注”,以简短的词语,对有关单位或个人表示感谢

2.11参考文献尊重别人的劳动

⏹作用

Ø承认科学的继承性

Ø节约正文篇幅

Ø供读者查阅

⏹要求

Ø亲自阅读过,与论文密切相关

Ø最新文献

Ø已公开发表或待发表

Ø参考文献数为25条左右

Ø必须与期刊的规定相符合(大多数采用标准著录)

参考文献的意义

真实的科学依据,

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尊重前人的科学成果(道德),

研究方案及结果的科学性(可信度),

反映对该领域的认知和现状的了解程度,水平

便于读者核对和查找引用文献(自信心、责任心)

参考文献的两种标注法

ØA顺序编码制:

按正文部分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

⏹一氧化氮与植物的抗病和对各种胁迫的应答,以及细胞编程性死亡有关[1,2]。

此外,NO还能促进种子萌发、影响根的伸长[2,4,5]。

ØB“著者-出版年”制:

正文引用的文献在引文后标注“著者”和发表“年份”,引用多个著者的文献时,只标注第一著者的姓,其后加“等”字。

⏹IthasbeendocumentedthatABAcancauseanincreasedgenerationofreactiveoxygenspecies(ROS)suchasO2andH2O2(Peietal.2000;JiangandZhang2001,2002a,2003)

参考文献的引用

⏹要完整地理解原文的说明或解释;

⏹当所引用的文献作者人数在3位以下时,应该将他们都列出;当作者人数为3位或以上时,只要标出第一作者的名字,并在其后加上“等”或etal.

⏹在引用外文文献时,一定要区分开外文中姓名的排列习惯。

一般来讲,外国人习惯将自己的名字分成“名”、“中间名”和“姓”。

故在引用外文文献时首先要确定作者的姓名,然后再将“姓”标注出来即可。

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代码(非必需)

期刊(Journal:

J)

专著(Monograph:

M)

学术论文集(Academic:

A)

学位论文(Dissertation:

D)

标准(Standard:

S)

专利(Patent:

P)

未定义类型(标识:

Z)

期刊杂志:

序号作者.题名.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

引文所在的起始或起止页码

李文凤,牛永春,吴立人.植物抗病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进展.生命科学,2001,4:

151-153

专著:

 序号作者.书名.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引文所在的起始或起止页码

郑珩,王非.药物生物信息学.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p18

论文集:

序号作者.题名.见(英文用In):

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引文所在起始或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题名.[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保存地点:

保存单位,年份

孙新立.水稻抗白叶枯Xa4基因及其等位基因的克隆以及相关基因家族的分析.[博士学位论文].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2003

参考文献必须仔细核对

⏹1.知而不引

⏹看上去“新颖”“领先”,实际上审稿的就是同行

⏹2.断章取义

⏹故意截取作者试图否定的部分来烘托自己的观点

⏹3.引而不确

⏹没有认真看原文,引文错漏。

⏹4.来源不实

⏹某些字句来源不可靠(比如非正式的或非学术的出版物),且不注明来源,常见于一些统计数字。

⏹5.盲目自引

⏹不是为了说明自己的工作与前期工作之间的关系,而是单纯为提高自己文章被引用次数而自引。

2.12英文摘要全世界的人都知道

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

Ø全世界公开发表的科技论文,不管用何种文字写成,都必须有一篇短小精悍的英文摘要

Ø英文摘要位置:

Ø论文参考文献表之后

Ø关键词之后,正文之前

Ø英文摘要要求:

Ø英文题目、作者姓名及单位所在地、摘要和关键词

Ø书写任何部分英文摘要时,必须做到内容与中文相应部分相符

2.13图表自明性

⏹自明性:

直观、详尽

⏹位置:

描述一个图的文字一定要放在图的下方,而描述一个表的句子则一定要放在表的上方

⏹引用的注明和中英文对照

⏹图表可直接置放论文当中,或者也可以放在附录中,然而必须注意的是图表的描述必须前后一致;要用缩写的就从头到尾都缩写Fig.1或者都不缩写Figure1。

李广路11102016安徽农业大学11级种子2

科技论文的风格

⏹清楚、确切

⏹简明、直接

⏹客观、朴素

⏹单独性和连贯性

3.1清楚、确切

⏹不清楚、不确切的原因

Ø对题旨和材料的内容了解不够清楚

Ø对其中的若干因素之间的关系没弄清楚

Ø词汇有限,不善于造句修辞,词不达意

Ø未从读者认识程度考虑可读性

Ø审稿人时间精力有限,但操持生杀大权

Ø阅读者耐心水平有限,但决定引用次数

3.2简明、直接

Ø斩钉截铁

⏹限制字数

⏹版面费用

3.3客观

Ø大多用第三人称

“本文作者”非“作者”

文内人称的统一

Ø常用被动式语气

ØA这一方法的优劣,由它的经济价值来决定。

(被动式)

ØB 经济价值决定这一方法的优劣。

(主动式)

Ø避免用俗语、土话、口语等    

Ø能肯定的不用“可能”、“也许”讨论

Ø引用他人注意两点:

Ø一是不要把论文写得象是一篇综述

Ø二是不要把别人的结果说成象是自己的结果。

Ø与别人比较时,不用苛刻狡辩的语气讨论

Ø有理

Ø有利

Ø有节

Ø对于别人的研究工作进行评论,应该就事实和文字进行讨论,而切不可有推测别人的动机的口气。

Ø“在某些国家,把营养素供给标准的数字订得如此之低,就是为了使广大的劳动人民得不到充分的营养。

Ø那将意味着

Ø科学家都献身科学,没有人故意干坏事

朴素

Ø在科技论文里,不需要用一些华丽的或是带情感的词句。

Ø“这种代乳糕的营养效果,是不以和牛乳粉的效果媲美的”,“那个地方的蔬菜品种是丰富多彩的,”

Ø不应把比喻和类比相混淆

比喻:

要视论文性质而定。

科技期刊所发表的科技论文通常是严格限制用比喻的。

类比是科学研究工作中常用的推理方法,

从研究动物的生长发育规律来推测人类的生长发育规律,在科技论文中是完全正确的。

动物与人的比较研究(生物学、医学)

Ø把儿童生长发育的整体性、局部性、连贯性、阶段性,发育速度时高时低,生长曲线有起有伏的现象比作是有“旋律”、有“节奏”的一部“交响曲”,不是严肃的科学论文应有的笔调

3.5单独性和连贯性

Ø每一节和每一段,也都各为一个单元。

Ø一节的开始,应该有一个主题段

Ø一段的开始,应该有一个主题句

Ø结束段或结束句,就好象全篇论文的一段结束语一样

Ø全文的文字结构相同,即用语法结构相同的词句,以便于使读者容易领会

Ø排列次序:

从时间、因果、重要性、复杂性、相似与相反的对比等

优秀科技论文的五要素

⏹1创新性

⏹2可读性

⏹3信息量

⏹4参考文献

⏹5署名和致谢

⏹6科学性

1创新性

⏹《Nature》认为,创新是科研成果新颖、引人注意(出人意料或令人吃惊),而且该项研究看来在该领域之外具有广泛的意义,无论是报道一项突出的发现,还是某一重要的问题的实质性进展的第一手报告,均应使其他领域的科学家感兴趣。

⏹《Science》则认为,创新是指对自然或理论提出新见解,而不是对已有研究结论的再次论证,内容激动人心并富有启发性,具有广泛的科学兴趣。

⏹在已沉寂的研究领域提出创新思想;

⏹在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或者将原先彼此分离的研究领域融合

⏹作为国际科学期刊,Nature与Science强调这一要求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