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钱更自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42102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何有钱更自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为何有钱更自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为何有钱更自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为何有钱更自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为何有钱更自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为何有钱更自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为何有钱更自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为何有钱更自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为何有钱更自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为何有钱更自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为何有钱更自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为何有钱更自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为何有钱更自恋.docx

《为何有钱更自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何有钱更自恋.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为何有钱更自恋.docx

为何有钱更自恋

为何有钱人更自恋?

2013年08月23日09:

41:

56来源:

新华国际

3

    【美国《时代》周刊网站8月20日文章】题:

富有的自我———富裕何以能够提升自恋感

    最新研究显示,富有的人的确与众不同———显然更容易自我陶醉。

富有的人更容易在交通中加塞,以及在虚拟的商业和慈善场合做出不道德行为。

    这项研究的作者、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家保罗·皮夫说:

“存在这样一种观点,人拥有的越多,特权意识会越淡薄,以及更会充满感激———而人拥有的越少,就会感觉自己应得的越多。

我们的研究结果却恰恰相反。

现实似乎与‘贵人行为理应高尚’的观点相左。

    在针对从网络上招募的数百名大学生和100名成年人所展开的五个不同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收入和社会地位较高的阶层中存在较高自恋和特权意识水平。

    这项发表在《个性与社会心理学通报》月刊上的研究结果显示,研究人员要求参与者形象化地将自己描绘为一个圆圈,圆圈大小代表了相对重要性,较富有的人会为自己选择较大的圆圈,而为别人选择较小的圆圈。

另一项实验发现,他们照镜子的频率也更高。

    更富有的参与调查者也更倾向于赞同类似“我真的感觉自己比别人更应当获得赞美”之类的说法,并且在代表收入、受教育程度和工作声望的自我评估“阶层阶梯”上将自己放在较高的位置。

    但是,是什么在先呢———是赢得财富提升了自我膨胀感?

还是自恋的人更可能追求并且赢得财富?

    为了进一步挖掘这种关联,研究人员在一项实验中要求大学生报告自己的教育成就和其父母的年收入水平。

那些父母受教育水平更高、更富裕的学生在自我报告中表现出较高的特权意识和自恋特质。

这说明,财富或许能够滋生出自恋倾向———富人们通过说服自己更有权利作出过分的行为来证明自己行为的合理性。

    州立圣迭戈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让·特文格说,认识到“特权意识是自恋的一个方面”非常重要,“而且这种情况与较高的社会阶层之间的联系最为紧密。

这种观点认为,个人应当得到特别待遇,可以不劳而获。

    在《如何教育孩子》一书作者、加利福尼亚州心理学家马德莱恩·莱文看来,这项研究的结果毫不出人意料,在实践中她长期与富裕家庭中的问题青少年打交道。

她说:

“他们的特权意识强烈得令人无法忍受。

    但是,巧妙管理这种特权意识可能会提供一种影响自恋症的方法。

皮夫说:

“当让人们感到自己享有较少特权的时候,他们就不那么自恋了。

”特文格也提到,告诉自恋的人别人和他的生日在一天或是与他拥有相似的指纹,能够减少他们对于那些认为与自己更相像的人的敌意。

    这些结果会持续多久以及其是否能够导致行为的显著差异尚不清楚。

但是,心理学家强调说,能够从其他人的视角看世界———即同理心———对于战胜自恋症来说至关重要。

    与此同时,财富与特权意识之间的关联可能产生令人困扰的社会意义。

特文格说:

“富人和穷人之间存在这种分歧。

富人的特权意识日益强烈,从而为广告和所有其他东西奠定文化基调,我认为存在一种无处不在的特权意识。

    这可能会令日益严重的同理心缺乏现象长期存在,从而助长自恋倾向。

皮夫说:

“可以想像因为特权意识对于财富再分配产生的负面态度。

不平等现象越严重,人们的特权感就会愈加强烈,而且更不愿意共享资源。

”社会中的某些阶层变得越富有,这个族群就更易变得自私———我们能够预计获得的慈善捐赠也就越少。

(作者马娅·绍洛维茨)

越自恋,越孤独?

发布于2012-05-1408:

00 浏览6716次 评论2条 

心理导读:

心理学家一直怀疑,社交网络使人变得更自恋。

自恋并不是一个人多么爱恋自己,而是TA如此脆弱,必须不断得到别人的支持与赞许,才能肯定自我的存在。

而我们在社交网络上的种种行为,无非是为了让自己"被看到"。

最近,《大西洋月刊》的一篇封面文章《Facebook是否让我们更孤独》在美国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小说家史蒂芬·马奇(StephenMarche)在文章的开头,讲了一个老太太的故事。

伊薇特·威克斯(YvetteVickers),《花花公子》的前模特、好莱坞B级片女明星,在加州的家里孤零零地死去。

一年后,老太太风干的尸体才被邻居发现,经法医鉴定死于心脏病。

她没有孩子,没有宗教小组,没有任何直接的社交圈。

在她死之前,没有给任何家人或朋友打过电话,而是与通过网络找来的"粉丝"在通信。

在她死去的消息发布后两个星期之内,就成了Facebook上的热门人物,16057个Facebook帖子和881条Tweet都在讨论她的死亡。

史蒂芬·马奇说,老太太年轻时经常演恐怖电影。

现在她的死成了新时代的恐惧符号:

对孤独的恐惧。

3月18日,一个叫"走饭"的女孩在新浪上发了一条微博:

"我有抑郁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没有什么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离开。

拜拜啦。

"

几天后,我们才知道,这个女孩叫马洁,"90后",南京高校学生,2012年3月18日自杀。

翻阅她过去的博客,你会发现,她一直在微博上求救,只是我们没有"听到"而已。

我想紧紧抓住你的手,而不是我的鼠标。

我寂寞得如同一个坏掉的马桶。

我是不是失踪了,为什么你们都不在身边。

世上只有一个我,是濒危动物,死了就没有了,可是依然不值钱。

对她而言,是孤独导致了抑郁,还是抑郁导致了孤独,已经难以辨清。

但孤独与抑郁,显然在她身上形成了一种可怕的恶性循环:

越抑郁,越孤独,越孤独,越抑郁。

在这个女孩的自杀事件中,网络到底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我们当然不能为她的死而指责互联网,但至少让我们警惕,就情感慰藉而言,我们对于网络的期许也许太高--在她的微博里,不是没有人安慰她、鼓励她,只不过一句话所能给予的情感支持,对一个严重抑郁症的女孩来说太轻薄了。

如果她当时寻求的是真实世界中真实情感的支持,会有什么不同的结局吗?

孤独是什么?

罗素形容"孤独",是一个人战栗的目光瞥过尘世的边缘,直透那冰冷而不可测的无生命的深渊。

孤独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

几乎每个人都会在生命的某个时刻体验到孤独袭来的痛楚。

它可以是简单而表面化的,比如成为球队里最不可能上场比赛的球员,或者派对上永远坐在角落里的女孩;也可能是尖锐而剧烈的,比如失去了配偶或者亲密的朋友。

在《孤独:

人性与社会联系的需求》一书中,进化心理学家约翰·卡乔波(JohnT.Cacioppo)将孤独比喻成"饥饿",它们都是身体发出的一种预警信号,提醒你某种匮乏的存在。

我们需要摄入合理的血糖,作为新陈代谢的能源,从事生命体的各种活动。

当血糖不够的时候,我们会感到饥饿,这是信号,提醒你该吃点东西,补充能量了。

如果你无视这个信号,我们会耗尽能量,甚至没力气去寻找食物,这是致命的。

孤独及其造成的痛苦、不安所警示的匮乏,不是卡路里,而是连接。

它提醒我们远离群体、失去联系的危险--在漫长的进化中,人类的祖先是依靠社会合作,而非个人的能力,才在残酷的竞争中生存下来的。

大部分神经学家都同意,人类大脑皮层的进化,不是为了发展音乐、数学,或者任何一种个人的天赋,而是为了处理复杂的社会信息,以保证群体的生存--如果没有群体的合作,我们无法打败危险的野兽,也无法繁衍自己的后代。

所以,当你感到孤独的时候,是进化的古老机制在警告你,重新加入人群,否则就要付出代价--高血压、心脏病、肥胖、缺乏锻炼、吸烟、酗酒,甚至老年痴呆症,这些都与孤独有关。

孤独的长期负面效应之一是损害大脑的自制力。

对于这种匮乏的信号,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应对方式。

有些人对孤独天生具有较高的耐受力。

他们喜欢独处,在人群中反而觉得不自在。

有些人则是天生的交际专家,只有在人群中才能感觉到安全。

这与基因有很大的关系。

2005年,美国和荷兰联合进行的一项双胞胎研究表明,与神经质、焦虑一样,孤独不仅是缺乏社交造成的结果,更有植根于基因之中与生俱来的成分。

西方最著名的离群索居者是梭罗、华兹华斯、梅尔维尔等。

梭罗在哈佛受过教育,却跑到当时最荒凉的瓦尔登湖边隐居,自己盖房子、捕鱼、打猎、种菜,像原始人一样生活;华兹华斯与妹妹隐居在昆布兰湖区和格拉斯米尔湖区,与世隔绝;梅尔维尔长年在海上漂泊,一生潦倒不得意。

但对这些人来说,孤独恐怕不是什么难以忍受的痛楚,反而是刻意寻求的境界。

比起同类,山川草木更与他们性情相投,大自然才是人生欢乐和智慧的源泉。

但是,作为天生的社交性动物,我们绝大部分人更渴望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靠近一个人,被理解,被关注,被爱。

社交网络的承诺

网络的本义是消除孤独。

从互联网诞生之初,就许诺我们一个无国界的乌托邦。

刚刚知道"六度空间"理论的时候,我们觉得整个世界是向你打开的--只要通过6个人,地球上任何两个人之间都可以建立联系。

那是一种巨大的幸福感--孤立的个人能够相互交流,文艺青年可以找到灵魂伴侣,同性恋青年不再觉得自己像怪物,每一个人都不是局外人。

到Facebook和微博的时代,社交网络的目的,是连接所有人--一个以你为中心组建起来的庞大的社交群,意味着更多的社会资本,有着巨大的价值。

但在这样无所不在的连接中,我们的孤独感似乎并没有减轻,很可能反而加重了。

为什么?

孤独是一种内心深处的感觉,它与连接的人数或频率无关,而与连接的质量和意义有关。

你可以在高朋满座的喧哗中仍然感到深刻的孤独。

婚姻会减轻一个人的孤独感,但前提是你的婚姻是幸福的,否则婚姻只能让你更孤独。

信仰也会减轻一个人的孤独感,前提是你的上帝是一个抽象、温暖的存在。

技术倾向于简化生活中一切复杂的事物。

人类的关系丰富、复杂,需要技巧、精力和耐心才能处理。

但在网络时代,我们最缺乏的是耐心,而最吝于付出的是注意力。

所以,社交网络在扩大社交群体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导致人际关系的扁平化和肤浅化。

分手的情侣只需在主页上轻轻点一下"删除",就可以让对方在自己的世界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你能跟刷来的"粉丝"推心置腹吗?

人的天性是珍惜那些得之不易的东西--千金易求,知己难得。

美国的一项调查发现,一个人的"知己"数量从1985年的2.94人降低到2004年的2.08人。

同样,在1985年,只有10%的人表示没有一个人可以讨论生活中的重要问题,15%的人表示只有一个这样的朋友。

到了2004年,这两个比例分别升至25%和20%。

在《一起孤独》中,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女教授谢丽·图尔克认为,社交网络对于友谊的侵蚀,主要是通过将"对话"(conversation)简化为连接(connection)--在网络的连接中,我们永远期待更快、更简单的回应。

为了得到最快的答案,我们只问最简单的问题。

而对话是慢慢展开的,它需要耐心与技巧,花时间去体会对方神情动作中微妙的变化,从对方的视角看待问题。

最重要的是,我们真的需要面对面,聆听彼此,包括那些无聊的细节。

因为正是在结巴、迟疑、词不达意的时候,我们才向对方展现出真实的自我。

而当我们回忆起一个朋友的时候,最动人的往往不是他的一句话,而是他的某个眼神、某个肢体小动作。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研究儿童的心智发育时发现,在8岁之前,小孩子没办法从别人的视角看世界。

我们最终都会成长,脱离那个阶段,学会理解、揣度对方的心意。

但在社交网络时代,我们的心智似乎重新向儿童靠拢。

所有社交网络的设计都是基于"自我中心"的。

你的广播,你的相册,你的"粉丝"、你的审美趣味(喜欢的音乐、电影、电视剧)、你加入的小组……一切都是关于你。

一个人在社交网站上等待回应的心态,像极了一个孩子想要得到大人的关注。

孩子总是高估别人对自己的兴趣,所以他们发明出想象的观众。

人们在Facebook、微博上不断更新自己的状态,就好像全世界都在倾听一样。

在心理分析的传统里,自恋并不是一个人多么爱恋自己,而是他/她如此脆弱,必须不断得到别人的支持与赞许,才能肯定自我的存在。

技术也许没有导致,但必然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这种心智习惯--一种感觉必须经过别人的印证才能成立,甚至成为感觉本身的一部分。

我们在社交网络上的种种行为,无非是为了让自己"被看到"。

在别人的目光中,确认自我的存在,得到理解、关注与爱。

被爱的感觉,比其他任何东西都能提高人的热情,哪怕它很可能只是一种错觉或一厢情愿。

为了得到肯定和印证,我们处处展示最好的自我。

存在变成了表演--晒幸福的,晒恩爱的,晒豪车豪宅的……种种表演,一旦没有得到回应,就陷入巨大的失落或者焦虑之中。

走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你都会看到同样的景象:

人们通过键盘和小小的触摸屏连接在一起,但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泡泡里。

我们并不想要真正靠近一个人,他人的目光只是支撑我们脆弱的自我感的工具。

心理学家一直怀疑,社交网络使人变得更自恋。

不久前,西伊利诺伊大学的一项研究第一次证实了二者之间的直接关联。

研究者跟踪294名学生的Facebook使用习惯,年龄在18~65岁之间,并测量了自恋性格中"社交扰乱性"的两个层面--夸大型暴露癖(GE)和自命不凡/压榨欲(EE)。

GE包括自我陶醉、虚荣、优越性、暴露癖倾向。

这种人经常说一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话,不能忍受被忽视,也不错过任何自我宣传的机会。

EE则包括"一种自认为值得尊敬的感觉,以及操纵和利用他人的意愿"。

实验结果表明,GE得分越高,Facebook上的朋友数量越多,有些超过800个以上。

在GE和EE上同时得分越高的人,在Facebook上越容易接受陌生人的交友请求,也更可能寻求帮助而不提供帮助。

研究者认为,除了手机和社交网络之外,美国年轻人的自恋倾向很可能还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推崇的自尊教育有关。

别的国家是否也如此,还没有得到研究的证实。

但英国人已经开始抱怨,越来越多的英国年轻人从美国那里感染了自恋症。

在《Facebook是否让我们更孤独》一文中,作者还提到了瑞典的一项长期跟踪研究显示,年轻时的自恋程度与年老时的孤独程度呈强烈正相关。

或许这会给很多人敲响警钟。

独处的终结?

不久前,谢丽·图尔克在TED的演讲中提到,有一次,她走进一家疗养院,看到一位失去孩子的妇女正在对着一个小海豹形状的机器人说话。

这个机器人看上去像在看她的眼睛,听得懂她说话,很多人都在称赞这个技术很棒。

那是她自己的实验室里研发的机器人,本意也是为了陪伴和抚慰老人的孤独。

但她觉得那是她15年工作里最复杂、最纠结、最不是滋味的时刻--一个人居然在试图让一个对人类的生活轨迹毫无感受的机器理解她!

那个机器人只是完成了一场很棒的表演。

它不用面对死亡,也根本不懂人生。

我们不是第一次在技术的繁华背后看到让人悚然心惊的荒凉。

如谢丽·图尔克所说:

"技术最吸引我们的地方,正是我们最脆弱的一方面。

我们都很脆弱--我们很孤独,却又害怕亲密的关系。

所以我们发明出社交网站和社会性机器人这样的技术,使我们可以在不需要真正友情的情况下,体验被关心和陪伴的幻觉。

"

当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的时候,独处与冥思是对自我的探索,以获得自我的完整性。

现在,我们如此习惯于连接状态,以至于独处变成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即使只有几秒钟,人们也会变得焦虑、恐慌、坐立难安,随时准备掏出手机,分享关于自己的想法与情感。

以前的情况是,"我有了一个想法,我想打电话告诉别人";现在则是"我想要有个想法,所以我需要发短信告诉别人"。

网络时代的价值观是"我分享故我在"--我们并不想在真正亲密的意义上靠近一个人,但一旦断开

连接,切断分享,自我也随之消失。

我们真的越来越自恋?

几年前,Weezer乐队的一曲“GreatestManThatEverLived”让肯塔基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内森•迪沃(NathanDeWall)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

我们真的越来越自恋了吗?

Weezer乐队的这首“GreatestManThatEverLived”名字后有个注释:

“VariationsonaShakerHymn”。

Shaker是美国现存最古老的宗教社会团体,源自18世纪中叶的英国;Shaker乐(ShakerMusic)是各地Shaker成员自己创作的歌曲,歌颂生活、性灵、人类之爱,带有很浓厚的精神主义色彩。

Weezer乐队的这首歌正是取调于19世纪一首颂扬爱与谦逊的Shaker乐,不过唱的内容可就不是一回事儿了,是个彻头彻尾的“变调”。

原曲中“'Tisthegifttobesimple,'tisthegifttobefree,”变成了“I'mthemeanestintheplace,stepup,I'llmesswithyourface.”Weezer乐队的主唱兼吉他手RiversCuomo在曲中一遍又一遍地唱着“I'mthegreatestmanthateverlived,I'mthegreatestmanthateverlived,I'mthegreatestmanthateverlived…”

这种毫不掩饰、喷薄欲出的自恋宣泄让身为心理学家的迪沃震惊,他认为Cuomo所唱的不止是歌词创作,更是一种社会现象。

与其他心理学家一起,迪沃展开了调查。

研究团队收集了从1980年到2007年所有[美国]流行金曲的歌词。

考虑到说唱乐、嘻哈乐的后来流行,选择样本时限定了曲风。

电脑分析统计结果显示,近30年来,歌词中的自恋主义与仇恨情绪明显增多。

与迪沃他们的预计相符,歌词变化趋势为多用“我”、少用“我们”,出现“我”多与愤怒有关,积极向上的内容有所减少。

“现在的青少年和大学生是最自恋的一代,”迪沃说。

研究合作者之一,肯塔基大学的庞德(RichardS.Pond)指出,有研究认为,自恋人格的人容易暴怒,难以维持长期关系。

调查也发现,歌词中表示社会联系与积极正面的词,比如“爱”、“甜蜜”,越来越少,而表示愤怒与反社会行为的词,比如“恨”、“杀戮”,越来越多。

另一位参与歌词研究的心理学家,圣迭戈州立大学(SanDiegoStateUniversity)的吞吉(JeanM.Twenge)表示:

“80年代早期,歌词中爱情是纯洁的、简单的、美好的,爱情是两个人的事。

现在的歌变了,爱情就是一个人想要什么,这个人怎么遭到了背叛、有多么受伤。

关于“现在的年轻人是否更自恋”,学界早有争论。

歌词研究并不能为这场争论画上句号,但却为我们提供了看问题的新视角。

研究发现,1980年代的流行歌曲的主旋律是歌颂“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像保罗•麦卡特尼(PaulMcCartney)和史提夫•汪达(StevieWonder)的“EbonyandIvory”戴安娜•罗斯(DianaRoss)和莱昂内尔•里奇(LionelRichie)唱的“twoheartsthatbeatasone”,还有约翰•列侬(JohnLennon)的“(JustLike)StartingOver”,唱的也是“我们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

从语言学角度分析,现在的流行歌曲更多是有关“世上独一无二的个体——自己”。

2005年,碧昂斯(Beyoncé)唱了“It'sblazin’,youwatchmeinamazement”,向世人宣告自己舞姿的曼妙。

2006年,贾斯汀(JustinTimberlake)也高歌“I'mbringingsexyback”。

与黑眼豆豆有过一曲暧昧的菲姬(Fergie)更是在专辑里唱得明明白白,“It'spersonal,myselfandI.”

吞吉与歌词研究的另一位合作者,坎贝尔(W.KeithCampbell)在2009年合著了《泛滥的自恋主义(TheNarcissismEpidemic:

LivingintheAgeofEntitlement)》一书。

书中提出,自恋主义在年轻人中越来越普遍。

——不排除中年人也存在这一现象,只是当前研究样本多取自大学生,没有证据证明这一点。

据坎贝尔和吞吉对“大学生自恋人格量表(NarcissismPersonalityInventory)”调查数据的分析,自1980年代起,大学生的自恋程度一直处于上升状态。

虽然这一结论受到其他研究者质疑,去年,吞吉与福斯特(JoshuaD.Foster)在《社会心理与人格科学(SocialPsychologicalandPersonalityScience)》上联合发表论文,再度证实了先前得出的结论,并指出现在年轻人的自恋程度比30年前有大幅增长。

当然,音乐爱好者都知道,歌词本来就是包罗万象,无所不唱。

早期的音乐也并不全是惺惺惜惺惺、爱充满了人间。

滚石乐队的“SympathyfortheDevil”就是以魔鬼为第一人称在唱。

1989年,波比•布朗(BobbyBrown)在他的热门曲“MyPrerogative”里傲然放声“noonecantellmewhattodo”。

但话又说回来,乡村音乐歌手都有顾影自怜的倾向,可同是唱“谁背叛了谁”这样的俗套,汉克•威廉姆斯(HankWilliams)在“YourCheatin'Heart”里表现得就很有风度,不像凯莉•安德伍德(CarrieUnderwood),把人家车都砸了:

“ItookaLouisvillesluggertobothheadlights”。

有心理学家指出,问卷调查数据显示现在的大学生更自恋,只能证明现在的大学生更愿意承认这一点,不能说明以前的学生就不(那么)自恋。

吞吉认为这一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她的研究并不是完全基于调查问卷中得到的数据。

同时,吞吉指出,愿意承认自己自恋(“我将来会成为伟人”、“我喜欢看镜子里的自己”),这种心态本身就是种重要的文化变革。

网络负能量:

社交网络让我们变得越来越自恋

分类:

痛和痒|作者:

admin|发表于:

2014/01/09|没有评论|126views

互联网是开放的,正是开放,人们分享事物更加容易,很多东西网上一放,很多人都可以看到。

正是有这样的土壤,人类“以自我为中心”的本能就会被过度放大,产生了各种疯狂的“晒”。

互联网上的以自我为中心,可以理解为自恋,女孩子在这方面会更加突出,她们喜欢自拍、晒幸福、秀恩爱。

买手机的时候,考虑的因素就三个:

品牌、像素、自拍功能。

最近斯坦福大学一项研究表明,互联网,尤其是社交网络,确实让我们变得越来越自恋。

我们正面临一场“自恋大流行”,心理学家吉恩和肯瑟在他们的书中曾经这样描述。

在参加测试的3万7千名大学生当中,自恋倾向的性格特征普及十分迅速,堪比肥胖症。

对于那些自恋狂来说,社交网络的爆发让他们有了一个非常高效的传播工具——也就是Facebook、Twitter、Pinterest、Foursquare和GooglePlus、微博、微信这些。

自恋现象正在蔓延的情况不断出现在研究结果和新闻报道中。

心理学家纳森博士和他的研究团队发现,自1980年代以来,“从统计结果上看,流行音乐当中有大量自恋倾向和敌对意识”。

心理学家肖恩·伯格曼发现,“千禧年代(00后)出生的人群当中,自恋倾向要高于历史上任何一代人”。

研究人员主要从自恋型人格的两个行为失调现象进行判断——过高的自我表现欲望和自认理所应当的特权感。

有过高自我表现欲望的人会在Facebook上积累许多好友。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自恋人格指数和用户的Facebook活动有高度的正相关性。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埃丽亚斯指出,人们在互联网上的活动让我们变得更加自恋。

除了一些社交媒体平台让自恋者有机会展示自己之外,也有大量的资源能够为自恋者提供帮助。

有一些文章就教人如何在Facebook上扩大粉丝群,如何在亚马逊上获得好评,此外还有增加pv点击率、YouTube播放次数和社交媒体僵尸粉的服务。

不幸的是,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