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编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模拟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042804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6.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精编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模拟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最新精编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模拟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最新精编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模拟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最新精编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模拟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最新精编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模拟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最新精编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模拟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最新精编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模拟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最新精编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模拟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最新精编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模拟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最新精编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模拟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最新精编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模拟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最新精编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模拟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最新精编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模拟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最新精编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模拟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最新精编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模拟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最新精编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模拟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最新精编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模拟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最新精编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模拟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最新精编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模拟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最新精编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模拟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精编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模拟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docx

《最新精编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模拟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精编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模拟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精编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模拟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docx

最新精编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模拟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

2019年最新教师招聘《教育学》考试题库300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新课程特别强调引导学生建立哪种新的学习方式(C)

A.合作学习.接受学习和体验学习B.探究学习.实践研究和反复巩固学习

C.自主学习.探究和合作学习D.自主学习.小组学习和班级学习

2.现代教学技术是教学的(B)

A.主要手段B.辅助手段C.中心手段D.内在手段

3.教学从本质上讲,是(C)

A.一种主体活动B.一种实践活动C.一种认识活动D.一种文化活动

4.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B)

A.启发式教育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C.因材施教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5.在教学任务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C)

A.发展学生的智力B.培养学生的能力

C.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D.形成学生科学世界观和道德品质

6.孔子提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的教学原则是(D)

A.启发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

7.教学要受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的制约,依据这一规律所提出的教学原则是(D)

A.启发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

8.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

“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这体现了教学的(B)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9.讲述是教师主要的教学手段,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进行(A)

A.导入.详述和汇总B.导入.分析和汇总C.分析.详述和总结D.分析.质疑和总结

10.一节好课的最根本的标准是(D)

A.教学目的明确B.教学内容正确C.教学方法灵活

D.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

11.认识和把握教学活动多样性的关键是(B)

A.教学本质B.教学模式C.教学内容D.教学方法

12.“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由(C)提出。

A.孔子B.孟子C.朱熹D.老子

13.(A)的基本形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A.练习法B.实验法C.实习作业法D.参观法

14.下列对课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对于课程的界定,各类教育学著作的说法并不一致

B.课程改革问题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核心

C.在我国教育史上,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时期

D.将课程视为学科和教材的定义,将学生直接经验的学习作为重点

15.保加利亚医学博士格•洛扎夫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创立了一种利用联想.暗示.情境.音乐等方式强化教学效果的方法,称之为(C)

A.信号图式法B.探究—发现法C.暗示教学法D.五段教学法

16.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察,属于(D)

A.个别教学法B.班级授课制C.分组教学法D.道尔顿制

17.对学生的培养及全面素质的提高,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的(C)

A.能力B.学识C.态度D.方法

18.“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体现师生关系具有(D)特点。

A.尊师爱生B.民主平等C.辩证统一D.教学相长

19.学生所享有的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指的是学生的(D)。

A.名誉权B.荣誉权C.隐私权D.人格尊严权

20.学校教育内容按活动的途径可分为(A)

A.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内容B.智育.德育和体育教育内容

C.智育.德育.美育和体育,劳动技术教育内容D.课上和课下教育内容

21.课业及进程是指(B)

A.课表B.课程C.教程D.学期

22.注重培养学生基础学力的课程是(A)

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发展型课程

23.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对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提出的要求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C)

A.活动课程B.社会课程C.学校课程D.特色课程

24.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是(A)的表现。

A.课程是知识B.课程是经验C.课程是活动课程是项目

25.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的过程是(D)

A.课程分类B.课程评价C.课程实施D.课程设计

26.下列不属于课程表安排应遵循的原则的是(D)

A.整体性原则B.迁移性原则C.生理适宜原则D.合理性原则

27.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C)

A.知识.智力.能力B.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历

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知识.智力.情感

28.教育改革的核心是(C)。

A.内容改革B.方法改革C.课程改革D.途径改革

29.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位“教师节”的决定始于(A)

A.1985年B.1989年C.1993年D.1995年

30.在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布鲁纳提出了(A)

A.发现学习教学法B.探究—研讨法C.纲要信号图教学法D.暗示教学法

31.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C)

A.基础B.途径C.出发点D.重要环节

32.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是(A)

A.明确的共同目标B.一定的组织结构

C.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D.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33.(C)既是班级活动的出发点,又是班级活动的最终归宿。

A.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B.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C.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D.班级文化

34.在班级的各项活动中,(B)是主导活动。

A.体育活动B.学习活动C.娱乐活动D.实践活动

35.班级目标管理是以一种(A)为中心的管理。

A.自我管理B.学校管理C.老师管理D.父母管理

36.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最好载体是(B)

A.学习小组B.班集体C.成为班长D.成为学校组织成员

37.我国多数中小学的班级组织机构的建构属于(C)

A.直线式B.职能式C.直线职能式D.以上都不是

38.以下不属于正式群体的是(A)

A.同乡会B.班级C.共青团组织和少先队组织D.学生会

39.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也是班级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是(B)

A.领导核心B.正常秩序C.良好班风D.集体目标

40.班级工作的管理首先要做到(C)

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

41.学生集体的特征首先是要有(B)

A.集体舆论B.共同目标C.干部队伍D.活动

42.班集体内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是(A)

A.班主任B.班委会C.共青团D.少先队

43.德育中为学生的品德健康发展指明方向。

这体现了德育的(B)

A.疏导原则B.导向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

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44.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是(D)统一过程。

A.个体与环境B.个体与社会C.个体与教育

D.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

45.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C)

A.学习直接经验B.社会实践C.学习间接经验D.智育

46.青少年品德发展的源泉和基础是(C)

A.道德认知B.道德情感C.社会活动尤其是德育活动D.道德意志

47.下列不属于课程表安排应遵循的原则的是(D)

A.整体性原则B.迁移性原则C.生理适宜原则D.合理性原则

48.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是(D)

A.杜威B.华虚朋C.柏克赫斯特D.克伯屈

49.教学策略的核心内容是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给学生提供(D)

A.学习策略B.学习计划C.学习方法D.学习内容

50.“探究训练”策略提出者是(A)

A.萨奇曼B.布鲁纳C.赫尔巴特D.多尔

51.教学工作的基础是(A)

A.备课B.上课C.课外辅导D.作业布置与批改

52.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C)

A.疏导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导向性原则D.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53.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实际活动,在实践中进行锻炼,以提高品德认识和实际活动能力,形成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方法是(C)

A.说服法B.榜样法C.锻炼法D.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法

54.一个人的基本素养包括(A)

A.身体.精神B.道德.学识C.德.智.体D.知.情.意

55.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D)

A.发展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社会性功能

56.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叫(B)

A.智育B.德育C.教学D.美育

57.德育的功能不包括(C)

A.培养学生的品德,制约他们的发展方向B.决定学校教育的性质

C.发展学生的体力,增强他们的体质D.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58.“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D)

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59.“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D)

A.说服教育法B.锻炼法C.陶冶法D.榜样法

60.下列关于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叙述正确的是(A)

A.评定学生学业成绩,一般采用百分制记分法和等级制记分法

B.一般说,题的数量多.便于给小分的,用等级制较便利

C.题的数量不多.开卷.理解和灵活运用的题目用百分制较方便

D.在成绩评定时,不能把等级制换算成一定的分数

61.当受教育者达到了教育者所提出的德育要求,意味着(A)

A.德育目标的最终实现

B.德育过程中一个阶段的结束和新的阶段的开始

C.德育过程中主要矛盾消失

D.德育过程中主要矛盾转化为次要矛盾,次要矛盾转化为主要矛盾

62.教育的内容和手段受什么的制约(A)

A.生产力水平B.生产关系C.国家的社会制度D.自然环境

63.中国“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D)

A.孟子B.墨子C.孔子D.荀子

64.在历史上持“环境决定论”观点的人物是(D)。

A.柏拉图和霍尔B.柏拉图和华生C.霍尔和洛克D.洛克和华生

65.从群体的角度看男女性别的差异;从个体角度看发展水平的差异,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A)。

A.个别差异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

66.主张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因素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属于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D)观点。

A.内发论B.白板说C.外铄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67.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D)的特点。

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

68.遗传因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D)。

A.现实性B.必然性C.方向性D.可能性

69.校园文化的核心是(A)

A.学校的精神和观念文化B.学校物质文化

C.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D.学生亚文化

70.在西方,被认为是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现代教育学著作是(C)

A.《学记》B.《大教学论》C.《雄辩术原理》D.《普通教育学》

71.我国唐代的“二馆六学”主要体现了什么特点(C)

A.民主性B.阶级性C.等级性D.垄断性

72.《学记》中“学不躐等”,主要体现了(A)

A.循序渐进B.温故而知新C.藏息相辅D.长善救失

73.20世纪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B)

A.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B.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C.康德《教育学讲授纲要》D.凯洛夫《教育学》

74.将成为21世纪先导的是(B)

A.生物技术B.信息技术C.新材料技术D.新能源技术

75.学科课程的基本形式是(A)

A.分科课程B.国家课程C.活动课程D.校本课程

76.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C)

A.政治制度B.生产关系C.生产力D.生活方式

77.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的(A)

A.自身的内在需要B.社会环境要求C.教育要求的内化D.个体理想目标

78.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D)

A.科学技术B.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D.生产力

A.79.柏拉图B.赫尔巴特C.康德D.梅依曼

80.1632年英国哲学家谁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了出来(A)

A.培根B.斯宾塞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

81.1905年,清政府成立中央教育行政机关_____,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管理机构(B)

A.国子监B.学部C.教育部D.大学院

82.“八股取士”的考试形式在哪个朝代确定(C)

A.汉代B.元代C.明代D.清代

8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A)

A.劳动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生物进化论

84.在下列哪部著作中,提出了学习的过程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D)

A.《学记》B.《论语》C.《大学》D.《中庸》

85.规范教育学的建立通常以赫尔巴特的哪本著作为标志(D)

A.《大教学论》B.《教育学》C.《政治学》D.《普通教育学》

86.著名的“白板说”是由英国著名学者谁提出的(D)

A.卢梭B.斯宾塞C.培根D.洛克

87.古希腊把可见的“现实世界”与抽象的“理念世界”区分开来的思想家是(D)

A.苏格拉底B.西塞罗C.亚里士多德D.柏拉图

88.《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要体现了(A)

A.启发式教学B.因材施教C.循序渐进D.教学相长

89.古代印度婆罗门教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处于最高级的是(D)

A.首陀罗种姓B.刹帝利C.吠舍种姓D.僧侣祭司

90.“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反映了哪个时代的等级制度(B)

A.隋唐时期B.魏晋南北朝时期C.秦汉时期D.明清时期

91.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B)

A.政治需要B.科技进步C.生产力发展水平D.产业革命

92.培养劳动者是(A)。

A.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B.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

C.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D.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

93.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是(A)

A.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B.课程总目标—领域目标—学科目标

C.课程目的—课程评价—课程实施D.知识—经验—活动

94.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C)

A.杜威B.斯塔弗尔比姆C.泰勒D.斐斯泰洛齐

95.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B)

A.自由发展B.自主发展C.自愿发展D.自动发展

96.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从内容上看,在较低层次上,是指教师对学生的(A)

A.亲近感B.理解感C.尊重感D.期待感

97.“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更给我一个特殊的环境,我可以运用特殊的方法,把他们加以任意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家,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提出这个观点的是美国著名教育学家(B)

A.杜威B.华生C.斯金纳D.桑代克

98.学生的质的规定性是(A)

A.以学习为主B.具有独立人格C.学生是未成年人D.具有儿童天性

99.学生区别于社会上其他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B)

A.学生的思想是不成熟B.学生是以学习为主

C.学生的发育不健全D.学生缺乏自觉性

100.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C)

A.学生享有一般公民的绝大多数权利,并受法律保护

B.努力学习.完成学习任务是学生的一项义务

C.学生的家境贫寒,家长可允许学生辍学,这并不违法

D.偷看学生的私人日记,是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101.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属于教师的(C)

A.人格培养B.学科专业素养C.教育专业素养D.职业素养

102.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给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是(C),它具有强制性。

A.创新教育B.素质教育C.义务教育D.家庭教育

103.体育是以(C)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A.提升教育对象智慧B.健全品德素养C.发展体能.锻炼体魄

D.追求人生情趣和理想境界

104.培养劳动者是(A)

A.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B.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

C.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D.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

105.教育目的要回答的一个根本问题是(A)

A.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B.教育怎样去培养人C.教育内容D.教育的方向

106.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A)

A.人自身的内在需要B.社会环境的要求C.教育要求的内化D.个体的理想和目标

107.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兴领域不断涌现,生物工程.光电纤维和(C)等陆续进入课程领域。

A.新能源的开发B.新材料的运用C.电子计算机D.天文

108.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法令的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推行的学制是(B)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学制

109.基础教育包括(D)

A.小学B.小学.初中C.小学.初中.高中D.幼儿园.小学.初中

110.在现代社会中,影响一个国家盛衰强弱的关键因素是(D)

A.科技B.经济C.综合国力D.教育

111.在康德看来,标志人类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转变的是(B)

A.教育B.文化C.国家的建立D.学校的出现

112.(D)以后,文化概念正式进入到人类学家的研究范畴。

A.18世纪9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19世纪50年代D.19世纪90年代

11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属于(C)。

A.道德素质教育B.思想素质教育

C.政治素质教育D.心理素质教育

114.全部教育法规的“母法”是(B)

A.《宪法》B.《教育法》C.《教师法》D.《义务教育法》

115.教育目的本质是(D)。

A.培养社会精英B.提高人口素质C.促进社会发展D.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

116.(A)是学校精神风貌的集中表现。

A.观念文化B.课程文化C.物质文化D.制度文化

117.马克思认为: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C)。

A.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B.德.智.体全面发展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坚持教育的正确方向

118.人本位的价值取向理论认为(C)

A.社会的价值高于人的价值B.人的价值和社会的价值一样高

C.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D.社会价值是第一位的

119.马克思认为,造成人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D)

A.人本身B.社会C.经济发展D.分工

120.广泛意义上的教育目的存在于(D)活动之中。

A.家庭教育B.社会教育C.学校教育D.一切教育

121.自我意识发展趋向于成熟阶段是(B)

A.初中生B.高中生C.大学生D.成人期

122.(A)是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

A.教育内容B.教育形式C.教育方法D.课程目标

二、多选题

123.根据一节课所完成任务的类型,课可分为(A.B)

A.单一课B.综合课C.实验课D.检查课E.技能课

124.班主任学期计划一般包括(A.B.C.D)

A.基本情况B.班级工作的内容

C.班级工作的要求和措施D.本学期中主要活动与安排

125.儿童个体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A.阶段性B.不平衡性C.顺序性

D.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E.个别差异性

126.专业化的职业应符合下列哪些基本条件(A.B.C.D.E)

A.具备专门的知识技能,这些知识技能需要上岗前经过学校专门长期的培训,上岗后需要继续进修和发展

B.具有相应的制度和资格认证予以保证

C.以服务为核心理念的职业道德,不以赢利和谋生为目的

D.具有为顾客和社会所公认的复杂知识技能权威和影响力

E.具有充分自治和自律性,有正式的专业组织对行业服务.培训及资格认证进行管理

127.综合课程的优点是(A.B)

A.是人类知识发展的内在要求B.培养学生完整的世界观

C.有利于学习系统的知识D.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128.课程内容与生活相联系的方式有(B.C)

A.加强课程的趣味性B.设置专门性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课程

C.学科内容中加入联系实际生活的内容D.增加课程的前沿知识

129.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提出的依据有(A.B.C.E)

A.教学规律的需要B.学生所学的主要是间接经验C.人类认识规律的需要

D.教学目标的需要E.教学自身的需要

130.学生个体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A.B.C.E)

A.认识的间接性B.认识的交往性C.认识的教育性D.认识的直接性E.认识的有领导性

131.教学过程的矛盾包括(A.C.E)

A.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B.新旧知识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C.教师与教材之间的矛盾D.学生个性发展与认知发展的矛盾

E.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矛盾

132.引导学生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包括(B.D)

A.熟悉教材B.感知教材C.概括教材D.理解教材E.分析教材

133.教师运用谈话法,应当注意以下哪几点(A.B.C)

A.做好充分的准备B.谈话要面向全体学生

C.在谈话结束时进行总结D.注意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

134.讨论法的基本形式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借助独立思考和交流进行学习。

教师在运用讨论法,应当注意(B.C.D)

A.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B.选好讨论题目

C.肯定学生各种意见的价值D.善于引导

135.泰勤提出了课程评价的程序,评价程序共有以下几个步骤(A.B.C.D)

A.确立评价目标B.确定评价情境C.设计评价手段D.利用评价结果

E.采取果断措施

136.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包括(B.C.D.E)

A.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B.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

C.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D.了解学科发展脉络

E.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137.学生学业评价的方式是指(B.D)

A.观察B.考查C.调查D.考试E.测验

138.目的游离评价模式主张(B.D.E)

A.评价的重点是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

B.评价应关注非预期的结果

C.应着重关注课程计划满足目标的程度

D.评价的重点放在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

E.更多地考虑课程计划满足实际需要的程度

139.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有(A.B.C)

A.综合性B.可操作性C.灵活性D.层次性E.指向性

140.下面对德育工作者的论述正确的是(A.B.C.D)

A.主要活动是组织.控制德育过程B.启发.引导.促进受教者思想品德的形成

C.引导学生向着目标方向发展D.是社会规范和社会道德的代言人

E.应该在道德方面成为其他人的榜样

141.思想教育不包括下面哪些内容(A.B)

A.社会行为规范教育B.心理健康教育C.人生观教育D.劳动教育E.革命传统教育

142.实施德育的基本方法之一是说服法,以下属于说服法的是()

A.谈话B.报告C.参观D.讲解E.讨论

143.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主要有(A.B.C.D)

A.德育目标B.教师素质C.德育内容D.学生年龄特征与个性差异

144.各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