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与小品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0443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5.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建筑与小品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园林建筑与小品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园林建筑与小品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园林建筑与小品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园林建筑与小品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园林建筑与小品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园林建筑与小品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园林建筑与小品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园林建筑与小品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园林建筑与小品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园林建筑与小品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园林建筑与小品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园林建筑与小品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园林建筑与小品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园林建筑与小品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园林建筑与小品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园林建筑与小品设计.docx

《园林建筑与小品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建筑与小品设计.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园林建筑与小品设计.docx

园林建筑与小品设计

第四节园林建筑与小品设计

园林建筑是指在园林绿地中具有造景功能,同时又能供游览、观赏、休息的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通称。

园林建筑小品是指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经过设计者艺术加工处理,具有独特的观赏和使用功能的小型建筑设施。

在园林设计中,园林建筑与小品比起山、水、植物,较少受到条件的制约,人工的成分

最多,是造园的四个主要手段中运用最为灵活、也是最积极的手段。

随着工程技术和材料科学的发展,也随着人类审美观念的变化,园林建筑与小品在现阶段又赋予了新的意义,其形式也越来越复杂多样。

现阶段也因园林设计目的的变化,朝着更好改善和提高人类居住环境质量的方向发展,园林建筑和小品,在园林设计中的地位也日愈重要。

正因为园林建筑和小品的多样性、时代性、区域性、艺术性,所以也给园林建筑与小品的设计赋予了新的使命。

一、园林建筑与小品的特点

1.园林建筑和小品的类型按园林建筑和小品的使用功能来进行分类,园林建筑与小品大致可以分成四个类型。

但也因为某些园林建筑与小品具有多功能性,很难准确地进行分类。

(1)服务建筑:

其使用功能主要是为游人提供一定的服务,兼有一定的观赏作用。

如:

摄影服务部、冷饮室、小卖部、茶馆、餐厅、厕所等。

(2)休息建筑:

也叫游憩性建筑,主要是指具有较强的公共游憩功能和观赏作用,如亭、台、楼、阁、轩、榭、舫、廊、馆、观、塔等。

(3)专用建筑:

主要是指使用功能较为单一,为满足某些功能而专门设计的建筑,如办公室、展览馆、陈列室、博物馆、观赏室、仓库等。

(4)园林建筑小品:

主要是指具有一定使用功能和装饰作用的小型建筑设施,其类型很多,如栏杆、园墙、园桌、园椅、园灯、门洞、花窗、花格、装饰隔断、指示牌、雕塑、园桥、垃圾箱等。

2.园林建筑的特点

园林建筑只是建筑中的一个分支,同其它建筑一样都是为满足某种物质和精神的功能需要而构造。

但园林建筑因在物质和精神功能方面与其它建筑不一样而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特殊的功能性园林建筑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休憩和文化娱乐生活,艺术性要求高,应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并富于诗情画意。

也就是说园林建筑除了具有一定的使用功能外,更需具备一定的观

赏性功能。

(2)设计的灵活性大

园林建筑因受到休憩娱乐生活的多样性和观赏性强的影响,在设计时无规可循、受约制的强度小,使得其设计的灵活性大。

就某个园林绿地而言,园林建筑设计从数量、体量、布局地点、材料、颜色都具有很强的自由度,似乎无章可循,但却都是因景而设。

这样就出现设计条件空泛和抽象,设计就越显困难,但也给设计者带来很大的设计空间,可以充分体现一定的艺术风格。

(3)观赏的动态性

务求景色富于变化,做到步移

使园林建筑所形成的空间变

园林建筑所提供的空间要能适合游人在动中观景的需要,景异的效果。

因此在园林建筑设计时充分考虑到游人的活动性,化要丰富,要在有限的空间中令人产生变幻莫测的感受,掌握建筑空间的“挡”与“引”,“障”与“敞”,推敲建筑空间序列和组织,较好的观赏路线等。

(4)同环境的协调性

园林建筑是建筑同园林有机结合的产物,具有园林的特殊性,在园林建筑设计时,都要使建筑物有助于增添景色,并与园林环境相协调。

在园林中,园林建筑不是孤立而存在的,需要与山、水、植物等有机结合,相互协调,共同构成一个极具观赏性的景观。

3.园林建筑小品的特点

园林建筑小品是园林建筑的一部分,除具备园林建筑的某些特点之外,因其特殊性,还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体量小,结构简单

如前所述,园林建筑小品是经过艺术处理,具有独特的观赏和使用功能的小型建筑构筑物,因此园林建筑小品体量一般都不大,结构简单。

(2)造型别致园林建筑小品在园林中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需要具有吸引游人视线的作用,在造型上都要充分考虑与周围环境的特异性,造型上要富有情趣。

(3)装饰性强

园林建筑小品在园林景观中具有较强的装饰性,一方面在园林建筑小品在室内外空间运用时通过精心加工,另外一方面园林建筑小品具有艺术化、景致化的作用,增添园林气氛(图3-56)。

图3-56小品的装饰作用能增加园林气氛

、园林建筑与小品的功能和作用

1.园林建筑的使用功能

园林建筑同其它建筑一样,都是为满足人类某种物质生活的需要而建造的,因人类在园林中的活动需要而设置。

服务建筑的使用功能是为游人提供一定的服务。

专用建筑中如展览馆是为展览使用;休息建筑中,为游人提供一定的休息场所,如亭是为游人提供纳凉、避雨、纵目远眺等临时休息的场所,都具有一定的使用功能。

2.园林建筑的造景作用。

在园林中,园林建筑是建筑与园林相结合的产物,其观赏方面的功能主要在于它对创造园林景观所起的积极作用,可以概括为下面四个方面:

(1)点景点景即点缀风景。

建筑与山、水、植物相结合而构成园林内的许多风景画面,有宜于就近观赏的,有适合纵目远眺的。

在一般情况下,建筑物往往是这些画面的重点或主题,没有建筑也就不能成其“景”,就谈不上园林之美。

在园林中,一些重要的建筑物常常作为园林一定范围内甚至整座园林的构景中心。

如图3-57所示。

图3-57建筑做点景,成为园中的主题

(2)观景点以一幢建筑物或一组建筑群作为观赏园内景物的场所,就要使观赏者在视野范围内摄取到最佳的风景画面。

因此建筑的位置、朝向、封闭或开敞的处理往往取决于环境景观的优劣。

如图3-58所示。

图3-58建筑做观景点

(3)划分空间

利用园林建筑的形体,在园林的局部进行分隔空间,或者利用建筑物围合成一系列的庭院,或者以建筑为主,辅以其它园林要素将园林划分为若干空间层次(图3-59)。

图3-59廊划分园林空间

(4)组织游览路线

在园林中,以道路结合建筑物的穿插,运用对景和障景等手法,创造一种步移景异,具

有导向性的动态观赏效果;或者利用建筑的导与引,有序组织游人对景物的观赏(图3-60)。

图3-60建筑组织游览路线

3.园林小品的使用功能

园林建筑小品具有一定的使用功能,按照园林建筑小品的使用功能不同可以划分为服务性建筑小品(圆灯、垃圾箱等)具有服务功能;休息性建筑小品(园桌、园凳等)具有提供休息的功能;管理性建筑小品(园墙、栏杆等)具有一定的安全防护作用。

此外,宣传廊、标志牌等还具有一定的科普和宣传教育功能。

4.园林小品的造景作用

(1)组景作用

在园林设计中常常使用建筑小品把外界的景色组织起来,使园林意境更为生动,画而更富诗情画意。

如我国古典园林中常利用门洞、门窗、墙将园林中的景色有效组织在某个画面中,使园林景观更丰富,层次更深远。

(2)烘托主景

一般园林建筑在设计时,都以园林建筑小品作为配景,从而烘托主景(园林建筑)。

园林建筑小品还可作其它园林要素的配景,如草坪周围的栏杆,树下的石凳等,都是作为配景而使用,从而起到很好烘托主景的作用(图3-61)。

图3-61小品烘托主景

(3)作为主景

一些园林建筑小品在园林中可以作为主要的景观,如园林中的雕塑等都可作局部景观的主景(图3-62)。

图3-62小品作为主景

(4)装饰作用

利用园林建筑小品装饰性强的特点,在园林中加强某些装饰,使园林景观更为生动,渲染园林气氛,增强空间感染力(图3-63)。

图3-63景墙的装饰作用

三、园林建筑与小品的设计原则

在园林构景中,园林建筑及小品虽作为空间点缀,但若能巧妙经营、独具匠心,则有点睛之妙,并可充分发挥为园林增添景效的作用。

因此在园林建筑设计时,综合考虑园林建筑及小品的特点以及它们的功能,结合周围的环境,因地制宜,精心琢磨,充分发挥园林建筑及小品的作用。

在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注重园林建筑的立意与布局

立意就是设计者根据功能需要、艺术要求、环境条件等因素,经过综合考虑所产生出来的总的设计意图。

立意既关系到设计目的,又是在设计过程中采用各种构图手法的根据。

园林建筑的立意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设计思维活动,它往往要与园林的布局关系更为密切。

园林建筑在选址与布局时,要善于利用地形,结合自然环境,与山石、水体和植物,互相配合,互相渗透。

园林建筑的立意要以建筑的功能为基础,强调景观效果,突出艺术意境的创造,考虑环境条件,建筑要因景而设,借助地形,环境上的特点,与自然融为一体。

因此处理好建筑的位置、朝向同周围景物构成巧妙的借、对关系,充分展现园林的艺术魅力。

如图3-64所示。

园林小品对周围人们的感染力,不仅在于形式的美,更重要的在于设计的巧于构思,表现一定的艺术意境,巧妙将小品融于环境中。

我国传统园林中在庭院的白粉墙前置玲珑山石,几竿修竹,粉墙花影恰似一幅我国花鸟画的表现,表现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图3-64建筑设计要注重立意和布局(网师园-月到风来亭)

2.注重情景交融

园林建筑与小品应情景结合,抒发情趣。

情景交融的特色是与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历史、文化、宗教等分不开的。

在我国古代,是受宗教对仙山琼阁的憧憬,诗人对田园生活的颂歌,以至历代名家山水画寓情寄意的影响很深的。

诗情画意可以在许多园林建筑艺术意境的创造上反映出来。

如园林建筑的命名,通过楹联、匾额表现园林建筑深远的意境。

园林建筑小品在设计时,也要具有深刻的含义,要表达一定的意境和情趣。

在一些园林建筑小品作局部主景时要具有独立的意境,如主题雕塑,要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注重情景交融,表现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如图3-65所示。

图3-65小品设计表达一定思想内涵(香港星光大道)

3.注重空间处理

园林建筑空间是园林建筑实体所围起来的“空”部分,是人活动的空间,能给予人园林建筑最直接、最经常、最重要的影响和感受。

园林空间有容积空间、立体空间以及二者相结合的混合空间。

容积空间的基本特征是围合,空间是静态的、向心的、内聚的,空间中墙和地的特征比较突出;立体空间的基本特征是填空,空间层次丰富,有流动感。

混合空间则兼有容积空间和立体空间二者的特征。

园林建筑小品虽然其体量小,结构简单,其所形成的空间感虽不及园林建筑,但园林建筑小品中的墙、花架、园桥在划分空间、空间的渗透、以及水面空间的处理上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其基本原理同园林建筑一样,也要注重园林建筑小品所起的空间作用。

如图3-66所示。

图3-66建筑布局时要注重空间的处理,形成层次丰富的空间

4.注重造型与色彩园林建筑设计要注重其外形造型。

园林建筑在造型上,更重视美观的要求,建筑体形、轮廓要有表现力,色彩要有感染力,要能增加园林画面的美。

建筑体量的大小、建筑体态或轻巧或持重,以及建筑的色彩,都应与园林景观和建筑立意协调统一。

建筑造型和色彩要表现园林特色、环境特色及地方特色。

一般而言,园林建筑在造型上,体量宜轻巧、形式宜活泼,力求简洁、明快,在室内与室外的交融中,宜通透有度,既便于与环境浑成一体,又取得功能和景观的有机统一。

如图3-67所示。

图3-67香港迪斯尼乐园的建筑色彩与造型与全园风格协调统一园林建筑小品因其特殊性,更要注重其造型与色彩。

园林建筑小品作为园林之陪衬,一般在体量上力求精巧,精于体宜,不可喧宾夺主,不可失去分寸,力求得体。

在不同大小的园林空间中,应有相应的体量要求与尺度要求。

如园林灯具,在大的集散广场中,设巨型灯具,有明灯高照的效果,而在小庭院,小林荫小曲径之旁,只宜小型园灯,不但体量要小,而且造型更要精致。

其它园林建筑小品也是一样,要精于体宜、造型别致。

5.注重装饰园林建筑设计时也要注重其装饰性。

园林建筑的装饰性主要注重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园林建筑具有装饰风景画面的作用,要注重造型、色彩、质感同环境的协调性;另一方面,园林建筑在其细部装饰上,应有更精巧的装饰,既要增加建筑本身的美观,又要以装饰物来组织空间,组织画面,富有层次(图3-68)。

园林建筑小品的装饰作用比园林建筑更强一些,因此在设计时更需在建筑小品的外形、色彩、质感,布置形式精心设计,注重细部,加强园林建筑小品的景观作用。

图3-68加强园林建筑装饰,能增加建筑本身美感,提高风景效果

四、园林个体建筑与小品设计

(一)亭

亭在我国园林中被普遍而广泛采用,已成为我国园林的象征,我国古典园林产生了很多经典的亭子,如知春亭、沧浪亭、爱晚亭等。

亭在功能上可满足园林游憩的要求,可点缀园林景色,构成园林之景;可作为游人休息凭眺之所,“亭者,停也。

”可防日晒、避雨淋、消署纳凉、畅览园林景致,成为园林中休憩、览胜的好地方,深受游人的喜爱。

1.亭的形式

亭的形式有很多种,从亭的形状可以分为三角亭、四角亭、六角亭、八角亭、方亭、长方亭、圆亭、双圆亭、扇形亭、多层亭等。

从亭的竖向组合可划分为单层、两层和多层的亭子。

从亭的立面形式划分为单檐、重檐和三重檐的亭子。

2.亭的设计要点

亭的布置较为灵活,主要按照总体规划的意图进行选址,运用各种造景手法,充分发挥亭的观景和点景两大功能,因地制宜,加以选择,“亭安有式,基立无凭”。

扬其基址特点,配合恰当的造型,构成一幅优美的风景画面。

亭的布置一般有下面几种情况:

(1)山地建亭。

山上设亭能打破山形的天际线,丰富山形轮廓。

一般选择在宜于鸟瞰远眺的地形,且以眺览范围越空阔越好。

山上建亭多见于山顶、山腰、山谷溪涧等处。

亭立于山顶可以成为俯瞰山下景观、远眺周围风景的观景点。

山腰建亭可以丰富山体立面景观。

如图3-69所示。

图3-69山地建亭

(2)临水建亭。

水边设亭,一方面为了观赏水面景色,另一方面也能丰富水景效果。

临水建亭,一般宜尽量贴近水面。

临水建亭有一边临水、多边临水、或亭完全深入水中等多种形式;要选择好观水的视角,要注意亭在风景画面中的恰当位置;也可桥上置亭。

如图3-70所示。

图3-70临水建亭

(3)平地建亭。

位置随宜,一般建于道路的交叉口上、路侧的林荫之间。

有时为一片花木山石所环绕,形成一个小的私密性空间环境;有的在自然风景区的路旁或路中筑亭作为进入主要景区的标志。

充分体现其休息、纳凉、游览的作用,做到看似随意,实则精心安排。

如图3-71所示。

图3-71平地建亭

(4)亭与植物结合。

亭旁种植植物应有疏有密,要有一定的欣赏、活动空间。

(5)亭与建筑的结合。

亭可与其它建筑相连,也可以分离,自成一个独立的单体。

(二)廊

廊是有顶盖的游览通道,防雨遮阳,供游人休息。

廊在园林中能够联系不同景点和园林建筑,并自成游览空间。

廊还可作为一种室内外联系的过渡空间,使室内外空间紧密联系,互相渗透、融合。

廊还能够形成视角多变的导游交通路线,又可划分景区空间,丰富空间层次,增加景深。

1.廊的形式按照廊的剖面形式分:

双面空廊、单面空廊、复廊、双层廊、单支柱廊、暖廊;按照廊的整体造型分:

直廊、曲廊、爬山廊、抄手廊、回廊、水廊、桥廊、叠落廊。

2.廊的设计

廊在设计时要因地制宜,利用自然环境,创造各种景观效果。

用廊进行空间的分隔,或者设置障景或形成漏景,平面上迂回曲折。

设计时要注意其内部空间的处理,狭长的直廊,空间单调,可适当用装饰隔断进行分隔内部空间,多折的曲廊要做好转折处的对景处理;廊尽量不要形成较长的直廊空间,要适当予以转折和曲折。

廊的布置一般有下面几种情况:

(1)平地建廊。

平地建廊平面上应争取多曲折变化;要以分隔景区空间为主;并作为景观的导游路线,连接各风景点之间(图3-72)。

图3-72平地建廊

(2)水边或水上建廊。

水边或水上建廊称为水廊,形成以水景为主的空间。

有位于岸边和完全凌架于水上的两种形式。

岸边的水廊,尽量与水接近,沿着水边成自由式格局;驾临水面上的廊称为桥廊,可分隔水面、形成倒影(图3-73)。

图3-73水上建廊

(3)山地建廊。

山地建廊可连接建筑,形成通道避雨防滑;廊因地形而蜿蜒高低,丰富空间构图(图3-74)。

图3-74山地建廊

(三)榭

榭是园林中游憩建筑之一,建于水边,“榭者借也,借景而成者也,或水边,或花畔”。

榭是一种借助于周围景色而见长的园林建筑,其基本的特点是临水,尤其着重于借助水面景色,因此常称为水榭。

榭在功能上除应满足游人休息的需要外,还有观景及点缀风景的作用。

1.榭的形式

最常见的水榭形式是:

在水边筑一平台,在平台周边以低栏杆围绕,在湖岸通向水面作敞口,在平台上建起一单体建筑,建筑平面通常为长方形,建筑四面开敞通透,或四面作落地长窗。

榭与水体的结合方式有多种,有一面临水、两面临水、三面临水、以及四面临水(有桥与湖岸相接)等形式。

(2)榭的设计要点水榭位置宜选在水面有景可借之处,并在湖岸线凸出的位置为佳。

同时要考虑对景、借景的安排;榭的朝向切忌朝西;建筑及平台的以尽量低临水面为佳,如果建筑地面离水面较高时,可将地面或平台作下沉处理,以取得低临水面的效果;榭的建筑要开朗,明快,要求视线开阔。

如图3-75所示。

图3-75榭

(四)舫

舫是依照船的造型在园林湖泊中建造起来的一种船形建筑物,供人们在内游玩饮宴,观赏水景。

舫是中国园林建筑中具有高度象征性和艺术性的一种建筑形式,是我国在园林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特殊建筑。

舫建在水边,一般是两面或三面临水,其余面与陆地相连,有条件的可四面临水,其一侧设平桥与湖岸相连。

要注意舫的体量与水面及其周围其它环境的协调。

舫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船头、中舱和尾舱。

船头前部有跳台,似甲板,船头常做敞棚,供赏景用。

中舱是主要空间,是休息、饮宴的场所,其地面比船头要低1-2级,有入舱之

感,中舱两侧面,常做长窗,以便视线的通透。

尾舱是仿驾驶舱,常作两层建筑,以利建筑的高差错落。

舫的选址宜在水面开阔处,既可取得良好的视野,又可使舫的造型较完整地体现出来,并注意水面的清洁,避免设在易积污垢的水区。

如图3-76所示。

图3-76舫

(五)花架花架是指攀援植物的棚架,建筑与植物结合的构筑物,因而与自然环境易于协调,在园林中划分空间性能与廊相似,由于植物的季节变化而使其造景效果更为突出。

1.花架的形式。

花架的形式主要有有单片式花架、独立式花架、直廊式花架、组合式花架四种。

2.花架的布置。

①花架作长线布置时,可以联系建筑空间和划分、组织空间。

②花架作点状布置时,可以作为独立观赏的单体建筑。

③可以结合花坛、水池等布置花架。

④在庭院的角隅布置花架,可以打破实体墙面的死板,使小空间活跃。

⑤可以与亭、廊、大门结合布置花架,形成一组建筑小品。

花架在设计时,单体造型宜简洁轻巧,开场通透,不应有繁杂的装饰,体谅适宜。

花架的尺度要与所在空间与观赏距离相适应。

花架的式样要与周围环境与建筑协调,风格要统一。

花架也要注意局部的装饰以及材料的选用,要适合近观。

3.花架的植物材料。

以遮阳为主要目的的花架应选择枝叶浓密、绿期长、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植物;以观赏为主要目的的花架应选择可以观花、观叶、观果的植物种类。

应注意环境与土壤条件,使其适应植物生长的要求,要考虑植物同花架的适应性,合理设置花架的高度、栅格的粗细、间距以及种植池的位置及大小,以利植物的生长和攀缘。

如图3-77所示。

图3-77组合花架

(六)园桥

在组织水面风景中,桥是必不可少的组景要素,桥具有联系水面风景点、引导游览路线、点缀水面景色、增加风景层次等作用。

1.园桥的类型。

桥的类型主要有汀步、拱桥、梁桥、亭桥、廊桥、浮桥、吊桥等多种形式。

2.园桥的设计。

①桥的造型、体量应与园林环境、水体大小相协调。

②桥与岸相接处要处理得当,以免生硬呆板。

③桥应与园林道路系统配合,力求方便交通,联系游览线路与观景点。

④注意水面的划分,组织好景区的分隔与联系。

大水面应选窄处架桥,小水面的要注意水体的分割,力求增加使环境空间增加层次并有扩大空间的效果。

如图3-78所示。

图3-78园桥

(七)景墙

景墙是园林建筑小品中主要用来分隔空间,丰富景观层次以及控制、引导游览路线的一类构筑物。

在分隔空间时,一般景墙设在景物变化的交界处,或地形、地貌变化的交界处,或在空间形状、空间大小变化的交界处,使景墙的两侧有绝然不同的景观。

在丰富空间层次时,景墙往往结合漏窗、花格等设置景物,起到空间渗透作用,从而起到控制和引导游览路线的作用。

园林中的景墙也可作背景进行使用。

景墙在设计时,第一要选择好位置,考虑到园林造景的需要合理安排景墙的起止。

第二要做好景墙的造型,其形象与环境协调一致,墙面上需设漏窗、门洞或花格时,其形状、大小、数量、纹样均要注意比例适度、布局有致,以形成统一的格调。

景墙的色彩、质感也是景墙造型的重要方面,既要对比,又要协调;既要醒目,又要调和。

第三要考虑安全性。

第四要选好墙面及墙头的装饰材料。

如图3-79所示。

图3-79景墙设计

八)雕塑

园林雕塑主要是指带观赏性的雕塑作品,其不同于一般的大型纪念性雕塑,主要是以观赏和装饰性为主。

园林雕塑是具有三维空间的艺术,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被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地的各个领域。

也因雕塑小品的题材不拘一格,形体可大可小,刻画的形象可具体、可自然、可抽象,表达的主题可严肃、可浪漫,主要是根据园林造景的性质、环境和条件而定。

1.雕塑的类型。

按照雕塑的性质可分为纪念性雕塑、主题性雕塑、装饰性雕塑。

按照形象可分为人物雕塑、动物雕塑、抽象雕塑、场景雕塑等。

2.雕塑的设置。

雕塑一般设在园林主轴线上或风景透视线范围内。

也可将雕塑设在广场、草坪、桥畔、山麓、堤坝旁等处。

雕塑既可孤立设置,又可与水池、喷泉等搭配。

雕塑后面密植常绿树丛做衬托,可突出雕塑形象。

雕塑的主题还要与园林意境相统一。

雕塑的位置、体量、色彩、质感都要与环境相协调。

雕塑的布置还要有合理的视线距离和适当的空间

尺度。

如图3-80所示。

息、聊天、观景时使用,一般布置在人流较多、景色优美的地方,如树荫下、水体边、路边、广场、花架下等。

有时还可以配合设置园桌,供人休息娱乐用。

按一定的行程距离或

1.位置选择。

①选择在游人需要休息的地方,结合游人的体力,经一定高程的升高,在适当的地方设置园椅。

②根据园林景致布局上的需要,可设置园椅以点缀园林环境,增加情趣。

也可以结合各种活动的需要设置园椅,有大量人流活动的空间就有设置园椅的必要。

③圆椅的正对面要有景可观。

④园椅的布置还要考虑为游人遮荫的需要。

2.园椅的布置方式

1路边设置园椅。

设置在道路旁边的园椅,应退出人流路线以外,以免人流干扰和妨碍交通。

如图3-81所示。

在其他地段设置园椅时也要遵循这个原则。

园路两侧设置园椅时宜交错布置,可将视线错开,忌正面相对。

路旁设置园椅,不宜紧靠路边设置园椅,需要退出一段距离。

2广场设园椅。

广场一般采用周边式布置圆椅,可形成较好的休息空间及更有效的利用空间,同时可以保证交通畅通,而不受园椅的干扰。

3结合其他园林设施设置园椅。

与建筑结合布置圆园椅时布置方式应与建筑的使用功能相协调,并衬托点缀室外空间。

还要注意充分利用环境的特点,结合草坪、山石、树木、花坛等布置园椅。

如图3-81所示。

图3-81圆椅布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