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故事新编名师精品教学设计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47056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故事新编名师精品教学设计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故事新编名师精品教学设计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故事新编名师精品教学设计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故事新编名师精品教学设计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故事新编名师精品教学设计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故事新编名师精品教学设计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故事新编名师精品教学设计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故事新编名师精品教学设计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故事新编名师精品教学设计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故事新编名师精品教学设计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故事新编名师精品教学设计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故事新编名师精品教学设计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故事新编名师精品教学设计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故事新编名师精品教学设计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故事新编名师精品教学设计1.docx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故事新编名师精品教学设计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故事新编名师精品教学设计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故事新编名师精品教学设计1.docx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故事新编名师精品教学设计1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

故事新编名师精品教学设计1

一、听故事

古代有个英雄,从小为非作歹,祸害一方。

但长大后悔过自新,一心想为民除害,他问乡亲们,有没有祸害,乡亲们说山上有只猛虎经常吃人,于是英雄上山砍死了猛虎;英雄又问还有没有祸害,乡亲们说,海里有只蛟龙,英雄又下到海里,苦战三天三夜,终于战胜了蛟龙。

村人设宴款待。

英雄又问,还有没有祸害。

乡亲们说,有。

英雄问:

他在哪儿?

乡亲们说,祸害就是你。

英雄不明白为什么,决定离开这个村子,可就在他站起来的一刹那,他又跌倒了,因为酒里早就放了毒。

你从故事中悟出了什么?

二、故事新编含义

以大家所熟知的古今中外文学作品或历史、神话、寓言故事为基础,对其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进行改编,从而形成一个新的故事,以此表达一种新的思想或主题,反映现实生活。

巧妙地进行“故事新编”,能够展示一种自由开放的思维世界,显示一种与众不同的创新意识,更容易在考场作文中出奇制胜。

要明白这里的“故事”是已有的。

所以我们先得熟读原来的故事,然后再立足于原来的故事进行写作。

既然是“新编”,肯定需要我们的想象和创意。

选材指南:

先确定新编故事的来源。

《猪八戒逛小吃街》——《西游记》

《农场里丢了羊后……》——《亡羊补牢》

《曹操如果说的不是梅林》——《望梅止渴》

三、扩编:

细节上的拓展

扩编就是在原来故事的基础上,作内容上的扩充,细节上的渲染、增添,写出一个更丰满、更复杂的新故事。

下面有一则刻舟求剑的原文和一篇扩编的文章,大家进行比较,看一看扩编的妙处。

原文:

有个楚国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把佩带的剑掉进了江里。

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

“我的剑就是从这儿掉下去的。

”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但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

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

用刻舟求剑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扩编文:

一天,一个剑士要到河对岸的朋友家去饮酒。

他乘着一条小船过河。

到河中央的时候,他最喜欢的剑一不小心掉到了河里。

他心急如焚,连忙从口袋里拿出一把小刀,在掉剑地方的船舷上刻了一个记号,和他一同乘船的人对他说:

“你快点下船去捞你的剑。

”那个人拍着胸,笑着说:

“没事,它跑不了的!

我已经在掉剑的地方做了记号。

”船靠岸了,那个剑士才下船去找自己的剑。

他照着记号跳下河,在河里仔细地搜寻了一遍,可一无所获。

同船的人对他说:

“船在动,可剑没动。

你刚才就应该听从我们的话,这样一来就能找回你的剑了。

”那个剑士听了感到很羞愧。

四、续编:

人物间的重组

续编就是遵从原故事情节的发展,对原文故事加以引申,使之继续向前推进,达到为已所用的目的。

《狐狸和乌鸦》续写

自从乌鸦的肉被狐狸骗走后,它非常后悔,想:

“这只狡猾的狐狸,我肯定不会再上你的当”!

一天,狐狸又在树林里找吃的。

恰好,幸运的乌鸦又找到一片肉,在上次那棵大树上歇脚时,又被狐狸看见了,它奸笑了一下,鬼点子又来了。

它问乌鸦:

“乌鸦,1+1=多少啊?

”乌鸦没有回答。

“一只笨乌鸦”!

狐狸嘲笑地说,但乌鸦还是没有回答。

狐狸想:

“它不可能不回答的。

”于是狐狸就唱起来:

“一只笨乌鸦,一只笨乌鸦!

1+1都不会的笨乌鸦……”

乌鸦终于忍不住了,大声喊起来:

“等于2”!

肉还是掉了下来。

狐狸开心死了,叼起肉就准备走。

乌鸦很后悔,便急中生智地说:

“亲爱的狐狸先生,我们乌鸦族可是最会想办法的,我有个办法让您明天都不用再找吃的,您想不想听”?

“当然!

”狐狸迫不及待说。

“河边还有一只狐狸,和您长的差不多,嘴里也叼着肉,如果您把那块肉骗来,明天您不就不用再找吃的了吗”?

乌鸦假装很想帮狐狸地说。

狐狸想:

“嗯,这是个好主意”!

它心动了,拔腿,来到小河边。

果然,河里有一只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狐狸,嘴里正叼着肉呢!

它先向河里那只狐狸瞪了一眼,河里那只狐狸,也瞪了它一眼,看到河里那只狐狸不怕它,就大叫一声,“你这个坏家伙,还敢朝我瞪眼睛”!

狐狸看它没反应,更生气了!

就用力跺脚,“啪”,“啪”河里那只狐狸也使出了同样的动作。

路过这里的小动物,都觉得很可笑!

聪明的狐狸竞会因为一片肉而跟自己的影子斗,还跟它生气!

只见狐狸猛地扑向河里。

这下完了,狐狸不会游泳,咕嘟咕嘟,没一会儿,狐狸就给水呛死了。

小动物们、还有乌鸦族,都哈哈大笑起来!

小锦囊:

续写必须认真研读原著,准确把握原著所叙述的故事、全面理解原著所描写的人物形象,抓住原“故事”中人物的言行、性格特点以及语言风格,大胆地展开想象,新编出来的故事应与“故事”中人物的言行、性格以及语言风格相吻合,合乎生活的真实与发展的逻辑,要做到前后一贯,避免矛盾。

五、改编:

情节外的续写

改编就是以原故事为素材,或改造,或生发,或就故事编故事,或将原故事和现实生活相糅合,或对原故事作正面发挥,或对原故事作全新的阐释和改变等。

八戒当官

话说八戒西天取经回来,被封为净坛使者。

虽是五品大员,但没什么实权。

每天的工作就是把佛祖前的供品清扫干净。

这些供品多是些素角,不过几月,猪腰就瘦了两圈。

多次想跑出去打些牙祭,一来怕佛祖发现,二来每月那几两银子的俸禄也实在不够放开肚皮吃一顿。

悟空见了,讥笑道:

“果然是个呆子,死脑筋,还真想当什么瘦肉型新品种呀!

”听着这该死的弼马温的讥笑,八戒下决心要换换位置。

溜须拍马本就是八戒的长项。

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八戒又从地摊上买来盗版的《马屁经》,看了三天三夜。

悟空见八戒心诚,指点道:

“如今可不比西天路上,几句好话,就把咱那傻师父哄得百依百顺。

没听说过什么‘副科提正科,得花两万多’吗?

要办事,没银子不行。

”悟空于是替八戒担保从赵公元帅处贷了两万两银子。

半年后,八戒被任命为无稽州州长无稽州乃天界名州,富庶之乡。

八戒一到任,地方山神、土地神等忙来为八戒接风洗尘,天天山珍海味,夜夜桑拿按摩。

乡绅、富豪想请八戒“坐坐”,十天半月也排不上号。

“忙啊,”八戒叹道,“西天路上盼望有碗热饭吃就阿弥陀佛了,没想到,今天吃喝也成了负担。

”为了应付各种宴会,除了人事、财务,州里的其他事务全推给了第一副州长锦毛狮子。

这天,八戒饮酒过量,呕吐不止,住进了医院。

州长住院,非同小可,前来看望的人络绎不绝。

一场“病”下来,八戒净赚了40万……西天路上,都把八戒叫“呆子”,那可真是看走了眼。

这八戒,别看一天到晚花天酒地,脑子清醒得很。

甚至总结出了“要想富,动干部,只研究,不宣布”这样精辟的官场“秘诀”。

三年下来,腰肥了三圈,别墅盖了五处。

师兄悟空来做客,“忘我斋”一顿饭就是万两白银,把那猴头惊得目瞪口呆。

最令八戒得意的是,月宫里的嫦娥竟找上门来,要和八戒重续旧好。

八戒说:

“当初我相貌堂堂,贵为天篷元帅,嫦娥小姐尚看不上,如今我投错了胎,人模猪样,你怎么会找上门来,莫非吃错了药?

”嫦娥道:

“猪州长大人不记小人过,当初是小女子有眼无珠。

再说,那年代讲的是忠孝节义,如今,有钱有权就是英雄,相貌又算得了什么?

”八戒当州长的第四年,天庭不断接到举报:

无稽州猪州长贪污受贿,狮州长横征暴敛。

李天王奉旨一查,玉皇大帝也大吃一惊,没想到自己的名下竟有这样的贪官污吏;八戒贪污受贿白银5亿两,锦毛狮受贿4亿两,且看谁不顺眼,就一口吞下去。

几年来,无稽州民丁大减,商号倒闭,乞丐遍地……无稽州成了最贫穷的地方。

八戒、锦毛狮子各被判了有期徒刑。

李天王说:

“那呆子,一看就不是个好东西,做个净坛使者,只当喂了一头猪,是谁同意把他外放任职,且安置在无稽州这么重要的位置?

”一庭寂然,无人作答。

小锦囊:

改编可以将故事、传说等和现实生活相链接,在原来故事的基础上进行改编,创作出一个生动、有情有趣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新故事。

切忌:

胡编乱造。

六、“故事新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⒈联系原著,熟悉故事。

故事新编人物是从古典名著或其它作品中借来的,人物的言行、性格应与原著相一致。

凡新编必须熟悉原著,对原著所述故事、所写人物了解得越透彻、越仔细越好。

⒉联系现实,暗扣主旨。

故事新编是借古人说今人,表面上写的是古事,实际上是折射现实社会。

⒊借旧瓶装新酒,借故事之尸还时代之魂。

七、练习

《井底之蛙》《夸父逐日》《龟兔赛跑》《狐假虎威》《武松打虎》《愚公移山》

从以上几则寓言故事中任选一则,运用上述几种方法中的任意一种进行故事新编,也可选择你所熟悉的任何一个故事进行改编,不少于500字。

 

阅读理解

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苍蝇与宇宙飞船

令人讨厌的苍蝇,与宏伟的航天事业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科学家却把它们紧密地联系起来了。

苍蝇是声名狼藉的“逐臭之夫”,凡是腥臭污秽的地方,都有它们的踪迹。

苍蝇的嗅觉特别灵敏,远在几千米外的气味也能嗅到。

但是苍蝇并没有“鼻子”,它靠什么来充当嗅觉的呢?

原来,苍蝇的“鼻子”——嗅觉感受器分布在头部的一对触角上。

每个“鼻子”只有一个“鼻孔”与外界相通,内含上百个嗅觉神经细胞。

若有气味进入“鼻孔”,这些神经立即把气味刺激转变成神经电脉冲,送往大脑。

大脑根据不同气味物质所产生的神经电脉冲的不同,就可区别出不同气味的物质。

因此,苍蝇的触角像是一台灵敏的气体分析仪。

科学家由此得到启发,根据苍蝇嗅觉器的结构和功能,仿制成一种别具匠心的小型气体分析仪。

这种仪器的“探头”不是金属,而是活的苍蝇。

就是把非常纤细的微电极插到苍蝇的嗅觉神经上,将引导出来的神经电信号经电子线路放大后,送给分析器;分析器一经发现气味物质的信号,便能发出警报。

这种仪器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3-6年级)》2016年第2期)

(1)解释词语。

声名狼藉:

________

别具匠心:

________

(2).画线的句子中,“鼻子”一词加引号是因为________。

这和文章前面一句________相呼应。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苍蝇是非常脏的动物,所以它一无是处。

B. 苍蝇是依靠嗅觉神经细胞闻到气味的。

C. 科学家仿制的小型气体分析仪的探头是金属。

(4)你还知道哪些模仿生物的发明呢?

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吧。

【答案】

(1)形容一个人的名誉坏到极点。

;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2)这里说的鼻子并不是真正的鼻子;但是苍蝇并没有“鼻子”

(3)B

(4)科学家模仿鱼鳔的原理,发明了潜水艇。

【解析】【分析】

(1)声名狼藉:

形容一个人的名誉坏到极点。

别具匠心:

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2)引号的主要作用有:

表示引用。

表示特定称谓。

表示特殊含义。

表示讽刺和嘲笑。

突出强调。

做题时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理解。

(3)本题可以根据第三自然段的内容进行判断。

(4)本题属于积累拓展,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解答。

故答案为:

⑴形容一个人的名誉坏到极点。

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⑵这里说的鼻子并不是真正的鼻子;但是苍蝇并没有“鼻子”;⑶B;⑷示例:

科学家模仿鱼鳔的原理,发明了潜水艇。

【点评】

(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因为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各不相同,做题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理解。

(2)本题主要考查的引号的作用,不同的语境作用也不相同,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解答。

(3)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筛选能力。

做题时要根据题意并结合语段内容进行筛选。

(4)根据自己的积累进行解答。

3.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救救我吧,人类

我是浩瀚宇宙中的一颗行星,穿着一件厚厚的空气外衣,在外衣里面还穿着蓝色、绿色、褐色的花衣裳,自古以来,人类便在我的怀抱中生活。

人类给我起了一个漂亮的名字——“地球”。

起初,我十分健壮,山清水秀。

但是,随着一幢幢楼房的崛起,一片片工地的开发,成千上万吨的垃圾,形形色色的污染物,使我渐渐地生起病来。

人类的垃圾,工厂排出的废水,绝大部分侵入了我的血液里,使海洋、河流的生物危在旦夕,人类的生命也受到了威胁。

所以,我患上了一种“水源污染”病。

愈来愈多的车辆、工厂排出的废气,使保护我的大气层也受到侵害,我的呼吸道感染,体温急剧上升,病情恶化,我得了“空气污染”病。

人类建筑的打桩声,工厂的机器声,汽车的鸣笛声,冷气机的隆隆声……这声那声在我耳边回荡,使我听力下降。

我又不幸得了“声音污染”病。

更令我胆战心惊的是人类砍伐树木,毁坏农田,毁掉我的绿衣裳,损害了健康的皮肤,使我变得面黄肌瘦,百病交加。

救救我吧,人类!

让我恢复原来美丽的面孔,让我为你们——我的孩子们,做一个好母亲吧!

(1)根据意思写出选文中的四字词语。

①山山水水十分清幽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________

②形容事物种类繁多,各式各样。

________

③形容人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

________

(2)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A. 表示引文的省略        B. 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C. 表示列举的省略        D. 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3)文中具体写到“我”患的疾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后面的词语“________”可以看出“我”患的还不止这些病。

(4)联系前后文想一想,地球变成面黄肌瘦的原因是什么?

(5)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地球母亲早日痊愈呢?

【答案】

(1)山清水秀;形形色色;面黄肌瘦

(2)C

(3)“水源污染”病;“空气污染”病;“声音污染”病;百病交加

(4)地球变得面黄肌瘦的原因是人类砍伐树木,毁坏农田,毁掉地球的绿衣裳,损害了健康的皮肤。

(5)提示:

从保护水源、空气,减少噪声等方面具体来说。

【解析】【分析】

(1)解答本题首先理解给出的词语的解释,根据意思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即可。

(2)本题已经给出了省略号的作用,做题时根据语境进行选择即可。

(3)仔细阅读文章,抓住文章中关键性的语句进行填写。

(4)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5)结合社会和自身实际进行解答。

故答案为:

⑴①山清水秀;②形形色色;③面黄肌瘦;⑵C;⑶“水源污染”病|“空气污染”病|“声音污染”病|百病交加;⑷地球变得面黄肌瘦的原因是人类砍伐树木,毁坏农田,毁掉地球的绿衣裳,损害了健康的皮肤。

⑸提示:

从保护水源、空气,减少噪声等方面具体来说。

【点评】

(1)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意思的掌握,解答本题首先理解给出的词语的解释,在理解的基础上,仔细阅读短文从中找出与意思对应的词语。

(2)本题主要考查的省略号的作用,不同的语境作用也不相同,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解答。

(3)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筛选能力。

做题时要根据题意并结合语段内容进行筛选。

(4)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

做题时要仔细阅读文章,抓住关键性的语句进行概括。

(5)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联系实际解答即可。

4.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九寨沟(节选)

一进入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

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

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

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

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

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

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

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

继续向纵深行进,四处林深叶茂,游人逐渐稀少。

注意,这时你已经走到珍稀动物经常出没的地区。

也许,就在不远处,有一只体态粗壮的金丝猴,正攀吊在一棵大树上,眨巴着一对机灵的小眼睛向你窥视。

也许,会有一群善于奔跑的羚羊突然窜出来,还没等你看清它们,又消失在前方的丛林中。

也许,你的运气好,会在远处密密的竹丛中,发现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正若无其事地坐在那里咀嚼鲜嫩的竹叶。

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

(选自《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2017年第1期)

(1)根据意思写出选文中的四字词语。

①形容憨态十分明显,好像可以用手捧住一样。

________

②指风景优美,耐人寻味。

就像诗画里所描摹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

________

(2)读句子,完成填空。

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其中的“________”“________”这些词语写出了湖泊多,“________”写出了颜色多。

(3)选文主要是从哪两个方面来介绍九寨沟的?

(4)读画线句子,从文中找出瀑布形成的原因。

(5)读选文的最后一段话,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案】

(1)憨态可掬;诗情画意

(2)比喻;大大小小的湖泊;颗颗宝石;大大小小;颗颗;彩带

(3)选文主要是从美丽景观和珍稀动物两个方面来介绍九寨沟的。

(4)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由此就形成了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

(5)示例:

我体会到作者对九寨沟神奇的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解析】【分析】

(1)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

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课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短文中了。

(2)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

所谓“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

⑴①憨态可掬;②诗情画意;⑵比喻;大大小小的湖泊;颗颗宝石;大大小小;颗颗;彩带;⑶选文主要是从美丽景观和珍稀动物两个方面来介绍九寨沟的。

⑷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由此就形成了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

⑸示例:

我体会到作者对九寨沟神奇的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5.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陈景润的故事(节选)

陈景润叔叔是我国有名的数学家。

他非常喜欢学习,学习起来,常常忘记了吃饭睡觉。

这天早晨陈景润叔叔吃了早饭,带上两个馒头,一块咸菜,到图书馆去了。

陈景润叔叔在图书馆里,找到了一个最安静的地方,认认真真地看起书来。

只见他一会儿用铅笔在书上轻轻敲击,嘴里念念有词;一会儿抬起头,望着屋顶沉默不语;一会儿又在笔记本上奋笔疾书,一会儿又低下头不声不响地看着书。

不知不觉时间到了中午,他觉得肚子有点儿饿了,就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馒头来,一面啃着,一面还在看书。

“丁零零……”下班的铃声响了,管理员大声地喊:

“下班了,请大家离开图书馆!

”人家都走了,可是陈景润叔叔根本没听见,还是角落里静静地看书呢。

管理员以为大家都离开图书馆了,就把图书馆的大门锁上,回家去了。

时间悄悄地过去,天渐渐地黑下来。

陈景润叔叔朝窗外一看,心想:

今天的天气真怪!

一会儿阳光灿烂,一会儿天又阴啦。

他拉了一下电灯的开关线,又坐下来看书。

(1)仿写词语。

认认真真(AABB式):

________   ________

不知不觉(ABAC式):

________   ________

(2)用“________”画出文中的排比句,并仿写一句:

________。

(3)第3自然段是主要是对陈景润的________(A.动作 B.心理)描写,可以看出陈景润________。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属于________(A.动作 B.心理)描写,说明了陈景瑞________。

(4)读短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陈景润经常晚上在图书馆读书到天亮。

B. 陈景润是一个非常喜欢学习的人。

C. 陈景润能够成为著名的数学家是因为他非常刻苦。

(5)热爱读书是所有成功者共有的品质,你还知道哪些著名人士读书的故事?

【答案】

(1)安安静静;平平安安;一心一意;十全十美

(2)只见他一会儿用铅笔在书上轻轻敲击,嘴里念念有词;一会儿抬起头,望着屋顶沉默不语;一会儿又在笔记本上奋笔疾书,一会儿又低下头不声不响地看着书。

;示例:

过年家里来了不少客人,忙的我一会儿倒水,一会儿拿水果,一会儿又开电视的!

(3)A;读书时全神贯注,他非常喜欢学习,学习起来,常常忘记了吃饭睡觉。

;B;他聚精会神地读书,没有发现是天黑了 

(4)A

(5)示例:

凿壁偷光;鲁迅嚼辣椒驱寒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

从给出的词语“淅淅沥沥”来看,是AABB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二个字是一样的,第三个字和第四个字是一样的。

从给出的词语“不知不觉”来看,是ABAC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三个字是一样的。

(2)排比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常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

(3)描写方法概括为:

环境描写 、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结合句子分析即可。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错误。

一次。

(5)此题较容易,只要从我们的记忆中写出几个即可。

故答案为:

⑴安安静静;平平安安;一心一意;十全十美;⑵只见他一会儿用铅笔在书上轻轻敲击,嘴里念念有词;一会儿抬起头,望着屋顶沉默不语;一会儿又在笔记本上奋笔疾书,一会儿又低下头不声不响地看着书;示例:

过年家里来了不少客人,忙的我一会儿倒水,一会儿拿水果,一会儿又开电视的!

⑶A;读书时全神贯注,他非常喜欢学习,学习起来,常常忘记了吃饭睡觉。

;B;他聚精会神地读书,没有发现是天黑了;⑷A;⑸示例:

凿壁偷光;鲁迅嚼辣椒驱寒

【点评】

(1)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2)考查学生对排比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

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4)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5)学习他们热爱读书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