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14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52643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14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14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14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14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14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14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14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14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14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14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14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14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14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14单元教案.docx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14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14单元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14单元教案.docx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14单元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1~4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数一数

本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数一数,初步接触1-10各数,初步学会数出个数在10以内的物或人,初步学会用1-10各数和同学交流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了解分类数数的方法,感受从“数”的角度观察事物的独特价值,初步体会符号化思想。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喜欢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内容:

课本第2、3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从具体的情境中数出事物数量的过程,初步接触1-10各数,学会按顺序数数。

2.让学生在观察和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分类数数的方法,培养数数的能力。

3.让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找抽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的过程。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学具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课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

从今天起,老师将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和研究很多有趣、有用的数学问题,小朋友们在数学课上将会学到很多有用的本领。

今天的这节课,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到儿童乐园去玩一玩好吗?

不过,今天到儿童乐园去玩,跟平时的玩可不一样,我们要用数学的方法去玩、去观察、去思考。

出示主题图,提问:

这是一幅儿童乐园的图画,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说一说图上画上些什么。

再问:

你知道图中的秋千有多少个吗?

小结:

很好,小朋友们不仅知道图中画了些什么,还能数出有多少个。

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儿童乐园里有些什么,数一数它们分别有多少个。

(揭示课题:

数一数)

二、自主探索

1.数出自己喜欢的事物的个数。

谈话:

请小朋友再仔细观察这幅图,先想一想你喜欢什么,再数一数你喜欢的事物有多少个,并把自己数的结果跟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

反馈:

谁来说一说你喜欢什么,有多少个?

2.按顺序数出图中事物的个数。

根据学生回答,逐一出示10幅小图。

提问:

你能看着每幅图,说一说图中事物的个数吗?

再问:

你怎样能让大家很容易地说出每幅图中事物的个数吗?

根据学生回答,指名把10幅图按顺序排列起来。

谈话:

现在你能按顺序说出每幅图中事物的个数吗?

同桌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反馈:

谁来按顺序说一说,每一幅图中的事物有多少个?

3.用圆点表示图中事物的个数。

(1)隐去第4-10幅图,只留下第1-3幅图,并呈现图下的圆点。

提问:

请小朋友再看这里的每一幅图和图下面的小圆点,你发现了什么?

(2)提问:

像这样,小飞机的架数应该用几个圆点来表示呢?

蝴蝶、小鸟和气球呢?

你能在图的下面画上相应的圆点吗?

自己动手在书上画一画。

反馈:

指名把自己画的圆点图和大家交流,并说一说为什么分别用4、5、6、9个圆点来表示。

(3)出示7、8、10的圆点图。

谈话:

这里还有3幅图,你知道它们各可以用来表示儿童乐园里什么的个数吗?

请小朋友先数一数每幅图点图中圆点的个数,再到儿童乐园图里去找一找。

反馈:

谁来说一说,这3幅圆点图各表示儿童乐园里什么的个数?

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出示相应的小图。

4.按顺序数数。

谈话:

你能看着圆点图,按顺序从1数到10吗?

同桌的小朋友先互相数一数。

反馈:

指名数一数。

三、巩固深化

谈话:

小朋友,我们的教室就是我们的乐园,让我们一起在乐园里学习玩耍吧!

1.分4人小组,由任意一个小朋友说出物体的个数,让其他3个小朋友用圆点摆出表示的数。

2.找找我们自己身上和小朋友身上藏着哪些数?

找到后与小朋友交流。

3.找一找我们教室里藏着哪些数?

找到后与小朋友交流。

四、拓展运用

讲述:

小朋友,已经学会了数一数,即1—10的物体的个数。

你能用1-10这10个数字中的其中一个数来说句话吗?

在小组内说说。

如:

我有10个手指,我们小组有4人,等等。

五、小结:

小朋友爱动脑,又爱动手,真不错,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教后感:

 

第二单元比一比

本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和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2.使学生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高矮和轻重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与事实,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内容:

比较长短、高矮、轻重。

课本第4~6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参与比较物体长短、高矮和轻重的活动,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长、短、高、矮、轻、重的含义,初步学习比较的方法,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

2.在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习与他人合作,初步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1.知道长短、高矮的含义。

2.初步懂得直接比较长短、高矮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

1.掌握比较的标准和方法。

2.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

教具准备:

两根跳绳(一根红色、一要黄色),两个水果,一个类似天平的支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

上一节数学课我们一起浏览了儿童乐园,在那里数了物体的个数,知道了数数是学习数学的一种方法。

这节课我们到一所农村小学的校园里看一看。

(呈现例题情境图)这是一所美丽的农村小学的一角,你们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这节课我们不再数图中物体的个数,将用另一种方法来学习数学,那就是“比一比”。

(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比较哪根跳绳长。

谈话:

我们先比较两个朋友的跳绳,你能从图上看出来哪根跳绳长吗?

那么我们怎么比较出来哪根跳绳长呢?

老师带来了两根跳绳,谁能到前边来比一比?

指定四人合作在黑板上比,让全班学生都注意观察。

提问:

他们是怎样比的?

让学生先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发表意见。

讲述:

把两根跳绳并排放,一头对齐,看另一头,哪根跳绳还多出一段,哪根就长。

指导学生说一说比的结果。

填写第4页的练习,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看出来下面的跳绳比上面的跳绳长。

2.比较上滑梯的哪个小朋友高。

谈话:

请大家看图,有两个小朋友正在上滑梯,谁给这两位小朋友起名字?

提问:

两个小朋友要比一比谁的个子高,你有什么办法吗?

同桌讨论,指名发表意见。

请两名同学上来演示。

填写第5页上面的练习,让学生说一说两个小朋友是怎么比较出高矮的。

3.比较哪个水果重。

谈话:

这所学校的学生非常守纪律,你们看树上的石榴熟了,柿子熟了,没有一个同学去乱摘,他们知道,小学生要爱护公共财物。

老师也非常关心学生,他们打算把收获的石榴和柿子分给各班的同学,为了分得均匀,就先摘下来一个石榴、一个柿子,想比一比哪个重,哪个轻。

我把两个水果带来了,你们有什么办法比吗?

学生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

(出示天平)用天平比一比两个水果的轻重,再让学生用完整的话说出比较的结果。

填写第5页下面的练习。

4.在情境图中找出其他的物体进行比较。

谈话:

刚才我们用并排放比一比的方法比出了跳绳的长短,用背靠背站在同一平面上的方法比出了两位小朋友的高矮,用摆放在天平两端比一比的方法比出了两个水果的轻重。

除了这些方法之外,还有一种最常用的方法,那就是观察。

用眼看,动脑想。

你们还能在学校一角的情境图中找一找、比一比吗?

先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发言。

三、组织练习(做“想想做做”)

1.第1题

谈话:

你们看书上的两位小朋友在做什么?

他们先拿出几枝铅笔来比,又拿出几枝铅笔来比?

请同桌小朋友每人先拿出一枝铅笔比一比,每人用一句话说出比的结果。

再一共拿出3枝铅笔,比出哪一枝最长。

学生活动。

提问:

哪一桌的两位同学站起来说一说谁的铅笔长?

你们是怎么比的?

哪枝铅笔最长?

你们又是怎样比的?

2.第2题

教师读题,学生画符号。

提问:

你怎么知道坐车的小朋友比推车的小朋友高?

你觉得推车的小朋友可爱吗?

为什么?

小熊比小兔高,你为什么不在小熊下面方框里画勾?

3.第3题

教师读题,学生在书上填写答案。

然后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画。

第4题

教师读题,学生在书上填写答案。

然后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在萝卜下面打勾。

第5题

教师找五位高矮不同的学生到教室前面,让他们自己从高到矮排队。

其他学生发表意见。

让排在中间的学生说一说自己比谁高比谁矮,再让其他的学生说一说。

让学生自己找三四位小朋友在教室里从高到矮排队,并说一说自己比谁高比谁矮。

四、全课总结

谈话: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轻重,学会了一些比较的方法,收获真不少。

这节课同学们还学会了自己动手比,自己把比的结果准确地说出来,或用画勾的办法表示出来,并学会了与同学合作。

你们觉得上数学课开心吗?

是的,开学以来,我们快快乐乐地学习了数数,又学习了比较,下节课我们还要学习新的数学方法。

教后感:

 

第三单元分一分

本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现象体会分类的含义,初步学会按一定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使学生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初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培养初步的分类能力。

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分类现象与事实,初步养成通过分类整理物品的习惯。

教学内容:

课本第7、8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感知分类的思想和方法,能按一定的标准对一些物品进行分类。

2.让学生经历按指定标准或自定标准分类的过程,初步体会同一标准分类结果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分类方法的多样性,积累一些活动经验,培养初步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在观察和分一分的活动中认识分类的含义,感受分类的作用,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想想做做”第3题材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谈话:

同学们都到过商店买过东西吧,还记得商店的商品是怎样摆放的吗?

出示商店的情境图,谈话:

这里有一张商店货架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货架上的物品,你们觉得这些物品摆得怎么样?

谈话:

货架上有很多物品,却摆放得过且过既美观又整齐。

那么营业员叔叔、阿姨们是按照什么标准把商品分开摆放的呢?

今天我们来研究这样的问题。

(板书课题:

分一分)

二、教学例题

提问:

图中有几个货架?

第一货架上有哪些物品?

这此物品有什么用途?

你们能说一说这些物品属于哪一类吗?

同桌学生讨论,并组织反馈。

谈话:

刚才同学们都说第一货架上的物品是玩具,是卖给小朋友们玩耍的。

那么第二个货架上有哪些物品?

属于哪一类?

这此物品有什么用途?

指名回答。

谈话:

第二个货架上的物品都是书籍,是卖给顾客阅读的。

第三个货架上有哪些物品?

是做什么用的?

指名回答。

谈话:

第三个货架上有饼干、食油、面粉,都是卖给顾客食用的,是食品。

我们再看一看,第一个货架上是玩具,第二个货架上是书籍,第三个货架上是食品,这是以货物的用途为标准来分类的。

说明:

商店里分类摆放物品,便于顾客选购,也便于营业员拿取。

这就是分类带来的好处。

三、组织练习(完成“想想做做”)

1.第1题

出示情境图。

提问:

你能说出图中每一个动物的名字吗?

安排活动:

把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圈出来。

学生独立做题后,把圈的结果和大家说一说。

2.第2题

出示情境图。

提问:

图上画了一些交通工具,你知道它们各在哪里行驶吗?

如果把这些交通工具按行驶的地方分类,你认为可以分成几类?

是哪几类?

学生分组活动后,把它们进行分类。

3.第3题

出示情境图。

提问:

图上画了一些树叶,你们打算按什么标准分类?

在小组里讨论一下,看一看有没有不同的分类标准?

小结:

同学们认为可以按树叶的颜色分类,也可以按树叶的形状分类。

让学生自选一种分类标准给树叶分类。

4.第4题

出示情境图。

提问:

图上画了一些小朋友,你能把这些小朋友分一分吗?

让学生先仔细观察,想一想,可以怎样分,再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

四、总结延伸

分一分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

请同学们回去后,看一看自己的书包和房间,自己的一些常用物品是按一定的标准分类摆放的吗?

如果不是,想一想该怎样整理?

教后感:

 

第四单元认位置

本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

2.使学生能按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关系,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初步学会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内容:

课本第9-10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上、下、左、右、前、后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2.在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课堂常规,学会在教师的组织下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分清左、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

同学们,请起立,我们一起做游戏,我说,大家一起做。

上指天,下指地,两手向前指,手摸后脑勺。

请坐下,谁来说一说哪边是上,哪边是下,哪边是前,哪边是后?

同桌讨论。

谈话:

课堂上想发言怎么办?

你一举手,老师就知道你想发言,老师让说,再站起来说,表示对老师对同学有礼貌。

那么,想发言,举哪只手呢?

你知道哪只手是右手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谈话:

请起立,再做一次游戏,我说,大家一起做。

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坐下,现在知道哪边是左,哪边是右了吗?

我们在认识了上、下、前、后、左、右之后,就可以利用它们来认识物体的位置。

(板书课题)

二、教学例题

出示情境图。

谈话:

在图上找到小刚和小芳,小刚会说小芳在他的哪面?

小芳会说小刚在她的哪面?

你和你的同桌分别扮演小刚和小芳,说说看。

现在你作为观察图的人,你能说说小刚在小芳的哪面,小芳在小刚的哪面吗?

指名回答,要求把话说完整。

谈话:

刚才这位同学说的两句话,就描述了小刚和小芳的位置关系。

我们不光要会用左、右描述人与人的位置关系,还要会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你能说一说小刚和小芳的课桌上,练习本和课本的位置关系吗?

先在小组里讨论一下,看能不能完整地说两句话。

小组活动后指名回答。

提问:

你还能用左、右描述图中其他的人和人或者物体和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吗?

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到黑板前指着图回答。

提问:

你还能看着图用上、下或前、后说一说吗?

同桌互相交流后,指名到黑板前指着回答。

三、组织练习

谈话:

刚才同学们观察课堂上的画面,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了人与人、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下面我们联系生活实际或者观察画面,用学到的本领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1.做“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

说一说你座位的前、后、左、右各是哪一位同学?

指定几人回答,其中包括坐在边上和角落里的学生。

2.做“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食品橱图。

提问:

谁能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说一说食品橱里放了哪些食品?

苹果上面是什么?

“苹果上面是鸡蛋”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

你看着图还能怎样说?

3.做“想想做做”第4题。

谈话:

按老师的要求在课桌上摆东西,看谁能都摆对。

把数学书摆在课桌的中间,把文具盒摆在书的右面,把学具盒摆在书的左面,把尺子摆在文具盒的上面。

同桌互相检查摆得对不对。

4.做“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插图,让学生观察。

谈话:

先数一数图中有几个小朋友。

我们一起从前往后给这6位小朋友起名字。

小红说:

“我前面有1个同学,后面有4个同学。

”她说得对吗?

其他小朋友可以怎样说?

在6人小朋友可以怎样说?

在6人小组里每人扮演中的一个学生,说一说。

小组活动。

5.做“想想做做”第6题。

出示插图。

提问:

图中有几朵红花?

几朵黄花?

红花左边有几朵花?

右边呢?

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回答。

四、全课总结

谈话:

今天我们认识了上、下,还有什么?

你能用上、下说两句话吗?

你能用前、后或者左、右说两句话吗?

教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