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大学走进衢州柑橘产业暑期社会实践队.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54845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州大学走进衢州柑橘产业暑期社会实践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温州大学走进衢州柑橘产业暑期社会实践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温州大学走进衢州柑橘产业暑期社会实践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温州大学走进衢州柑橘产业暑期社会实践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温州大学走进衢州柑橘产业暑期社会实践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温州大学走进衢州柑橘产业暑期社会实践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温州大学走进衢州柑橘产业暑期社会实践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温州大学走进衢州柑橘产业暑期社会实践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温州大学走进衢州柑橘产业暑期社会实践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温州大学走进衢州柑橘产业暑期社会实践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温州大学走进衢州柑橘产业暑期社会实践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温州大学走进衢州柑橘产业暑期社会实践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温州大学走进衢州柑橘产业暑期社会实践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温州大学走进衢州柑橘产业暑期社会实践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温州大学走进衢州柑橘产业暑期社会实践队.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温州大学走进衢州柑橘产业暑期社会实践队.docx

《温州大学走进衢州柑橘产业暑期社会实践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州大学走进衢州柑橘产业暑期社会实践队.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温州大学走进衢州柑橘产业暑期社会实践队.docx

温州大学走进衢州柑橘产业暑期社会实践队

2009年温州大学走进衢州柑橘产业暑期社会实践队

以下是本人对实践期间的感受:

望现在在各个不同学院的你们好好的!

温州大学走进衢州柑橘产业暑期社会实践队从7月3日到15日,整整实践了13天,在这13天里,收获的东西一点一滴积累起来,已足以可以填满整个心灵。

从开始的出征到最后的龙门峡谷之游,其间过程历经坎坷尖酸,这也是我作为通讯员体会得最深的。

每个团队都会有一些坎坷艰难,我们走进衢州柑橘产业实践队也自然如此。

其中对橘农的调查,大家遇到的困难就不少,比如说:

橘农的不配合,而且少许橘农还会刻意的挖苦讽刺……在观桔园,访橘农,问卷调查等实践内容里,有几位队员身体不适,但是大家的互相帮忙合作确实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可以毫不虚伪的说: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段时间里队友的友情,毕竟半夜12点大家一起去药店帮忙买药实在是前所未有,要说忘记又谈何容易。

大家一起渡过了13天,13天里的点点滴滴给第一次实践的我留下的不仅仅是难忘的回忆,不仅让我认识了各学院的同学,而且还误打误撞成了机电七人组,说来可笑,但是对这六位兄弟的感情却实实在在的加深不少。

实践完以后,反而对大家在一起的日子十分的怀念。

如果有机会一定会再次选择走进衢州柑橘实践队,来重温往日的旧情!

2009年7月3日到7月15日,温州大学商学院“走进衢州柑橘产业暑期社会实践队”将在我市石梁镇坎底村、亚顺加工厂及刘都杨村等地展开对我市柑橘产业的研究调查,并做出相应的分析及总结对策。

“未到衢州五里时,果林一望蔽江媚”,这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留给衢州的美誉。

近年来衢州柑橘生产总量还在不断的上升,但自去年的四川的大实蝇事件以后,橘子出现了橘子的滞销局面,衢州柑橘更是深受其害,许多橘农都放弃种橘子而外出打工。

实践队员大多来直衢州本地,基于对自己家乡的一份责任心和学习“科学发展观”,大家主动走进衢州,关注衢州农业的重点产业――柑橘产业,了解柑橘产业的一些状况。

此次活动将采取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衢州柑橘进行初步的调研。

队员们在体验生活中认知自我,感悟自我,提高自我的同时,更希望能为衢州柑橘走出“年年滞销、年年促销”的阴影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那么我就开始讲讲这13天来的经历与体会吧:

7月3日未到衢州五里时,果林一望蔽江媚

在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后,我们这支温州大学商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队终于要开始我们的征程了。

我们的第一站:

孔氏家庙。

在前期准备工作完毕后,明天就是我们实践的第一天,大家满怀期望地等待明天的到来。

队服已经下发,大家的兴致犹然高涨。

正等待美好一天的来临。

明天是我们的出征仪式,同时,也了解下衢州的孔子文化,感受衢州的文化气息。

孔庙掩映在绿树林中,庙门正上方悬挂着著名书法家沙孟海手书的匾额:

衢州孔氏家庙。

96年11月20日,国务院定此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是孔氏家族繁衍生息870多年的地方。

全国有两处孔氏家庙:

山东曲阜和浙江衢州。

一南一北,所以衢州孔庙也被称为“孔氏南宗家庙”。

今年来,每年拜访孔氏家庙人士超过5万人次。

我们有幸来到这历史悠久而且还坐落有自古最优秀的儒家大师宗庙的衢州。

在这里,我们的出征仪式一定会别具意义。

而现在每位队员正期盼着明天的到来,期盼实践的开始。

明天孔氏家庙的出征仪式一定会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的,大家正满怀期望,整装待发!

7月4日出征之孔庙博物馆之行

这是我们队伍崭新的一天,也是最值得纪念的一天。

今天是我们实践队的生日,我们以对衢州孔氏家庙的文化感受和对博物馆衢州历史的了解来作为生日的礼物。

实践队从住宿地出发前往第一站:

孔庙――进行实践队的出征仪式。

几位队员早早地爬起来为我们准备好了可口的早餐,大家吃完早餐后,兴致勃勃地穿上队服,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出现在衢州的土地上。

我们的队伍就这样开始了全新的征程。

现已9点来钟了,烈日毫不客气地高晒在天空。

大家虽然热乎,但还是挂着笑脸来迎接我们的生日。

由于公车的问题。

大家毅然决定徒步前往孔庙。

一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发出的汽笛声吵杂不安,但队员的欢声笑语却盖过了一切。

路上经过了衢州机场,队员们很是兴奋。

一路上看饱了衢州现代化发展脚步留下的足迹。

路途虽不遥远,但毕竟是第一天,女生们有些吃力却从没喊累,这是对队伍的高度信任和对此实践的重视。

经过一段时间的“跋涉”后,大家终于到了衢州孔庙。

孔庙在全国有两处,一南一北,北在山东,南就在我们可爱美丽的家乡――浙江衢州。

进入孔庙后,最让人惊讶的是原来孔子的家族是如此之大,各个宗堂也是如此之多,有:

世恩堂、退省堂、泗制同源等等。

里面的建筑风格及其风景格调尤其的让人陶醉。

看着孔子教学的地方和住宿地,仿佛回到的孔子年代,自己仿佛就是孔子众多学生中的一员(有点高抬了自己),其中的韵味非到来者所能体会的。

孔氏宗庙中除了惹眼的古代建筑外,还有一些可爱的动物,有一群群的鱼儿,还有乌龟,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竟然还有国家级保护动物――孔雀。

衢州孔子文化是我们感受的第一篇章。

大家把儒家大师孔子的思想也好好地渗透了一遍。

参观感受完儒家思想后,全队又前往附近的衢州博物馆。

博物馆内藏有衢州六千年历史的古迹,在观光的同时,也让大家了解了衢州六千年的文明。

在这里有衢州六千年的古代文化,有流传着衢州六千年来的故事。

一进入博物馆。

映入眼帘的就是庞大的蛇颈龙,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的恐龙,虽不知它的来历细明,却印证了衢州古文明时代的历史。

高达两三层楼,长约两间教室,庞大的身躯实在让人震撼,还有一些虽不起眼的恐龙蛋也让观光者大开眼界。

接着上了二楼,主要介绍的是“围棋仙境”,里有聂卫平与俞斌的对弈和曹大元与张文东的对弈的历史见证照片。

有具历史意义的围棋和古代人们遗留下来的棋局,据说玲珑棋局还未有人破过。

接着感受了古代衢州人民留下的瓷器和制瓷窑洞。

衢州的历史战绩也展现在眼前。

原来衢州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作为衢州人还真有些骄傲。

这些历史悠久的古瓷器和古人类遗址让队员们对衢州的历史更加深入的思考与了解。

其实,作为衢州人20年了,却没有好好地了解下衢州的文化,实在是惭愧至极。

今天的文化感受让我明白了许多,对衢州的历史也了解了不少,虽然不够彻底,但是深刻地明白衢州是实实在在的历史文化名城。

这一天的文化感受,让大家对后期的柑橘产业的研究更加关注了,这是衢州以后一个文化历史遗留的重点,所以我们也一定会全身心的投入的!

7月5日友谊汤饺

这是队员们加固友谊城墙和农户交流的一天。

已经好久没有尝过饺子的味道了,那是家人的味道,是过节的味道,是一派祥和的味道,记得以前包饺子最频繁的时候是在大年初一的早晨,目的是为了迎接新的一年的开始。

饺子代表着一家人对新一年开头的期盼与好的希冀。

用饺子把大家团结在一起去迎接新年。

同时也迎接新的挑战。

由于实践才刚开始,队员们之间的友情和默契程度还不够深,而且和农户之间的认识似乎还欠缺了点什么。

而今天,在厨房里的饺子大战正是为了促进队员们交流与合作和巩固队员与农户之间的关系展开的。

刚开始,大家围成一团,把一张桌子围得水泄不通,桌子被挤得喘不过气来,有些队员还是不能挤进来帮忙,在一边茫然的表情是对队员的肯定,也同时给团队意识下了个很好的定义,不论是正在包的,还是站在一旁想帮却挤不进来的,其实大家都很清楚两位队长举行此次活动的意义,为了促进交流,毕竟大家来自不同的学院,彼此有些陌生。

通过此次活动把大家的团队意识,简单的讲就是团队合作交流的一个熟悉过程。

其实不仅是这一次包饺子的活动,平日里厨师们(男女队员皆有)之间的互助,还有其他队员的帮忙卖菜、洗菜等等都是友谊的见证,代表着我们的这支队伍正不断地成长,大家的互助是一个队伍今后开展活动顺利的良好保证。

大家的合作非常的完美,两斤的饺子皮很快在队员们的手中解决了,而肉馅却多了一半。

几位队员忙着又去买,在这期间男生们多了个小插曲――“刀棍乱舞”,大家在门前的活跃也为今天加深队员合作友谊的目的添了重要的一笔。

阿姨也在一旁偷笑,男生女生们一起动手在阿姨们的教导下把包完的饺子煮了,边煮边包又买回来的饺子。

一个个吃得不亦乐乎。

当然这可是每个队员自己亲手做的呢,也当了回厨子,自然吃得津津有味了。

饺子的类型也是千姿百态:

站着的,躺着的,元宝型的,飞碟型的,真是无奇不有。

从这次的活动中,发现我们队伍的厨师们还真是深藏不漏,特别是还有个很会做菜的男生,其外他们的勤劳与艰辛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很庆幸能来到这样的一支重点队伍里,不仅人才辈出,而且个个都和蔼勤劳。

特别是两位队长,一个总是忙碌在人群之中,另一个则为今后几天的活动在做联系与安排。

作为队长,真的是很不容易,不仅要把活动搞的有声有色,而且还得照顾好队员的起居与安全。

他们俩的负责态度也让我由衷的佩服与感激。

今天感触最深的是“团结就是力量”,俗话说:

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捆筷子就不易折了。

也正是应了这句话,大家一起包饺子,不仅是快乐地享受自己与他人的成果,也无形中绽放了大家团结互助合作的火花。

另外,就是队员们与农户阿姨们的交流,通过这样一个形式,把队伍和住宿地的农户很好的建立一个友谊桥梁,不管怎么说,我们这么大帮子的人来到这,麻烦阿姨实在不好意思。

希望以后队员们和阿姨的关系越处越好。

总的来说,就是通过这次活动,促进大家的合作交流,让大家明白一个团队是不能缺少最基本的一样东西:

团队意识。

这是一个团队生存的基本,更是一个团队今后走向胜利,收获果实的最基本保障。

另外,就是队员们与农户阿姨们的交流,通过这样一个形式,把队伍和住宿地的农户很好的建立一个友谊桥梁,不管怎么说,我们这么大帮子的人来到这,麻烦阿姨实在不好意思。

希望以后队员们和阿姨的关系越处越好。

这是除了队员团结互助外的另一点感受!

相信大家通过这次活动还有这两天来的互动交流,不论是队员之间抑或与农户之间的友谊桥梁一定建立的不错了,那么就让我们一起为今后的实践活动加油吧!

相信以后的路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畅通无阻!

7月6日参观橘园访问橘农

大家开始了对今后几天活动的前期考察:

参观橘园,访问橘农。

一大早,留守阵地的一小分队前往了农户附近的橘园进行考察。

一方面参观橘园,了解橘子最近生长情况,另一方面,通过访问橘农的方式,了解最近几年橘子的营销与发展前景。

通过大家的观察,普遍认为橘子的生长清况都是自身生长很少会有农户打理,而且后来回家的路上,通过访问橘农,也证实了这一点。

有为叔叔说:

橘子卖到几分钱一斤,连成本都要不会来,还不如出去打工呢!

这句话深深地印在心底,这说明现在的衢州柑橘存在的问题不是那么的简单的了。

大家对用柑橘来致富的想法已经慢慢的平淡下去了。

从队友们在山上的观察得出的结论:

橘子的管理情况很是欠缺,大多的橘树有果子,但是大小不一,疏密也不禁相同,总之,橘农对其的管理越来越少了,去年的滞销给大家带来了很重的阴影,大部分橘农都不想再关心橘子的生长状况了,都任其发展,这样即使产量很好,橘子的质量也不怎么样,到时的滞销现象就会再次产生,大部分的劳动力都出去了,而不是呆在家里管理橘子,现在的现象是:

橘林一大片,橘农少之又少,而且对管理橘子的技术上也还停留在初步阶段,没有跟随现代化脚步走,劳动力外流也是一种情况。

橘农对橘子的信心不大,而且管理橘林的积极性也不高,只有一些年纪大的,只能依靠橘子生活的农户,才会积极地管理自家的橘林。

今天在橘林里发现的一些橘子生长怪异的现象,下午将会去农业局进行相关的访问及调查。

这次的观橘园,访橘农活动,从根本意义上改变了我对衢州柑橘原有的期望值。

我们这支小分队一大早就一起进了橘园,刚进入的时候,个个是洋溢着青春朝气的,对橘子的热情态度也是油然高涨的,因为对衢州柑橘的期望值还是蛮大的。

队长为我们讲解了这几年柑橘产量与销售问题还有一些病虫害及其培育方法,可称得上是半个专家了。

对着一望无际的橘林,在想象着08年橘农们对着这些橘林发愁的场景,心中不禁一寒去年柑橘带来的滞销给以柑橘为主要收入的橘农们的压力实在是不敢想象。

看了许多品种的橘林,发现了一个共同的现象:

林中杂草丛生,许多的橘林都无人管理。

有些树上果实累累把树枝压得不行;有些的果子都已经黄得掉落在地上了。

一路上,没有看见一位橘农问津或打理这些橘树。

在回家的路上,采访了两位在田地里干活的农户,其中一位的回答震撼人心:

橘子卖到几分钱一斤,连成本都要不回来,还不如出去打工呢!

看来衢州柑橘存在的问题实在不少,更有待我们深入的了解与探究!

7月7日刘春荣所长分析衢州柑橘利害

下午,我队又冒酷暑前往衢州柑橘研究所,下午又一起去了衢州柑橘研究所,目的是为了通过刘所长及其书记对衢州柑橘形势的分析与和同学们一起探讨问题来加深队员们对衢州柑橘的进一步了解。

书记先接待了我们,并和我们聊了起来,书记年龄有点大了,但是却没有任何的官威,人很是和蔼大家都聊得很投缘。

途中,很幸运的是竟然和浙工大的一支队伍在这里不期而遇了,他们的实践主题大致和我们的有相似点,所以大家一起听书记给我们讲解了下有关衢州柑橘近几年来的销售和其他的一些情况。

等所长来的时候大约快下午4点了,两组队员们一起围坐在一起,认真倾听着所长给我们讲解着衢州柑橘的发展史,用途,相关政府政策,还有利民的补贴政策和技术上的有关传授。

分析完衢州柑橘的厉害关系后,不论是我们温大队员还是浙工大的队员都积极提了许多有关的问题,大家很开心能有这样一次讲座,很感谢刘春龙所长的认真讲解还有能和浙工大一起搞实践活动是一种缘分。

据刘所长介绍,衢州柑橘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的福建张村和衢州有许多的柑橘品种相近。

在80年代初,柑橘开始深入农户,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时期,柑橘产量不断上升,而且农户的收入也因此而不断提高,主要是因为衢州的柑橘保鲜技术比其他的省市要好的多的多。

而且在1985年后,常山的胡柚能卖到2.4元每公斤。

这样的记录的确是史无前例。

也就是橘农们看到了这样的商机,不断盲目的扩大橘子林地,造成了这样一个思想:

要想富,多种树。

渐渐的,橘林不断扩张,代替了许多的农场地。

后来的问题也渐渐地跟着来了,橘农的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观念使得滞销情况进一步加深。

不过,单方面从橘农角度看当然是不行的,在刘所长和书记的讲解下,大概分为以下几点:

从消费者角度看,大家对柑橘的品味上越来越挑剔了;从商场上看,自从加入了WTO后,虽然在有些方面对橘子的促销上有所帮助,但是对于衢州的柑橘产业却有很大的影响,市场的竞争力的确不可估量;从农户自身来看,只求片面的扩大面积,产量虽然不断增加,但是质量的参差不起,导致在市场上竞争力下降。

6点多钟后,大家又一起在刘春龙所长的带领下去了研究所的柑橘柑橘研究园地,大家认真地听着,记着所长指给我们的品种,据所长介绍,这里一共有100多种橘子品种.

刘所长给我们介绍了衢州柑橘产业的历史外,还介绍了柑橘全身都是宝的用处,还有一些其他的柑橘知识,也解答了许多队员提出的问题。

在这里要提下的是,我们的队伍竟然和浙工大的一支暑期社会实践队不期而遇。

就这样两队一起在所里开展了这次的讲座,并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意见与问题,所长也积极回答。

7月8日走进徐家坞探索柑橘之道

走进衢州柑橘产业实践队在徐家坞展开了对当地农民了解与传播相关柑橘知识的活动。

队伍共分为3小队,编名为一师、二师、三师,尽管人数足比不上一个师团那么多,但是兴趣高昂的我们仍不放弃这样一次编队的机会。

在小队长夏跃的分工安排下,大家各自出发向不同的人物目标与共同的柑橘主题进军。

三师方面军通过对老一辈衢州革命解放军,柑橘种植大户,还有一位96岁高龄见识面广阔的爷爷的采访询问及了解调查到08年几乎每家的橘农都陷入了陪伴的买卖。

柑橘产量是不断地提升了,但是政府技术人员教导的不到家,政府关注度不够普遍,政策实施的不完整性,橘农对柑橘生产的盲目性,土壤酸性的不适宜等等方面都导致柑橘质量上的滞后。

通过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一、徐家坞农户的柑橘大多销售渠道是通过公司老板的收购;

二、据了解,在徐家坞,政府的关注程度并不高,相关的便农政策在亚顺、坎底实施地相对好的多;

三、直接利民政策并不多,对收购公司则有收购1吨30元的补贴;

四、徐家坞本身的地块问题,前两天橘园观察带回来的橘林土壤样本,经过初步测试,其PH值和适宜柑橘生长的PH值有一些差异,酸性并不高;

五、橘农对柑橘的关心管理程度低,08年的经济危机给大家带来的心理阴影始终消之不去。

……

徐家坞地块的橘林的柑橘果实个头不大而且甜度不怎么高,相对亚顺、坎底村的柑橘要差,再加上经济竞争压力的加大,不仅仅是市里,还有省里,国家,世界的柑橘之间的竞争,08年的经济危机就把这边的柑橘给打下去了。

由于经济危机和其他原因的影响,徐家坞柑橘滞销的严重性可想而知。

如今这样的一个WTO环境,不仅是单单靠地方保护政策就能把衢州柑橘给销售出去的。

经济全球化的热潮下,要想把衢州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地方的柑橘推广到全国各地或是全球,不仅仅政府和橘农要相互合作交流,而且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和网络传销的应用更是缺一不可。

在前天去柑橘研究所时,我向所长提出的:

有没想过在网络上加大对衢州柑橘的宣传,通过网络这样一个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传播媒介来提高衢州柑橘的知名度呢?

所长的回答却仍人震撼,在如此的一个社会形态下,竟然只抓本质,不抓行销手段。

这样的状况如果不及时更在的话,我想衢州柑橘的销量应该不会有太大的提升,毕竟社会形式不同了,不能再根据以往的观念或者态度来决定事情的成败了,跟随现代化的脚步并且顺应民心,一切才会更好。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采访、询问、交流、调查,一师方面军传来信号:

已经成功完成任务并安全回到基地。

而这边的二师与三师方面军也成功地在某拐角处会师,准备一起向基地出发并讨论总结下各自获得的信息结果,以便为后期活动提供相应的参考。

另外,指导老师来了已经2天了,今天即将踏上回程的汽车。

非常开心并夹杂着一点点的羞涩和指导老师一起渡过了难忘的两天。

指导老师年轻貌美和我们年纪相当,一点也没有让人微怕的感觉。

本以为会是为怪异呆板的先生来指导我们呢!

老师很是亲和,和队员们之间无话不谈。

如此开朗明镜的女老师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字:

好。

不然还有什么更贴切的词可以形容呢?

老师虽然年轻,但是办起事来更是让人竖起大拇指。

指导老师是乘夜间的火车从温州赶到衢州的,到基地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

为了以后实践活动能更加顺利的开展,第二天一大早指导老师就和队长奔向衢州电视台了解情况,并下了不少的功夫。

老师出马,一个顶十,这是往年各实践队总结出来的经验,的确如此。

今天一大早,指导老师又前往看望坎底的一个小分队。

回来后匆匆忙忙地收拾了下行李,吃了顿我们自己煮的饯别餐,最后大家的留念合影真让我感动非凡。

老师匆匆的来,有匆匆的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却在队员们心中留下了七彩的虹。

大家会想念你的,可爱美丽的老师!

7月9日走进大润发问卷衢柑橘

09年7月9日傍晚时分,寄居在徐家坞的实践小分队前往衢州大润发超市进行柑橘的相关问卷调查。

为了更清楚的了解衢州柑橘产业现状以及橘农的收入状况和社会各界人士对大学生卖橘的看法和衢州柑橘产业现状以及橘农的收入状况和社会各界人士对大学生卖橘的看法,我们特进行此次调查。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社会各界对解决贫困橘农子女上学难问题的支持程度。

我部小分队决定在今晚前往衢州人流最密集,市场销售最频繁的大润发超市进行实地性的问卷调查。

大家一起做了班免费的公交车,到达大润发超市约摸7点左右,一下车,大家就分头开始了问卷调查,只要有机会,队员决不放弃。

小队长夏跃积极性更是不减,带着其他队员以各个击破的方法对来大润发购物的阿姨叔叔们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过程基本上比较顺利,只是有少部分的人对此次调查有些不大配合。

调查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比如说:

被调查人员的不配合,还有一些人的冷言冷语,尽管如此,队员还是耐心地完成了此次问卷调查的任务。

调查结果,在“您在市场上会选择哪种柑橘?

”上,42个被问卷的人中有18人选择衢州柑橘,而更多的是选择砂糖橘;人们对爱心桔“衢州柑橘”的购买欲也只是停留在会买,但少许的状态;对大学生卖橘的现状也只是深表同情或是可悲惋惜,认为大学生就不该来做这样的事情。

对贫困橘农子女上学难问题也大多认为应该得到政府、国家以及学校的帮助,很少在自身寻找问题所在。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也甚是不少,虽然问卷的问题只有6个,其中最后一个是非选择性的。

调查发现,有42.8%的人会在市场上选择购买衢州柑橘,而64.2%的却喜欢砂糖橘,差距原因到底在哪呢?

我想大家都知道,衢州柑橘的质量并不如砂糖橘,而且选择购买衢州柑橘的人大多并非因为衢州的柑橘好吃,而是便宜或是同情性的购买。

在选项“如果您看到爱心桔――衢州柑橘,您会购买吗?

”中,几乎100%的人选择会买,但少许。

我想这只是一种形式罢了,这只能在场合气氛佳的时候,大家才会购买吧,不过的确也看出了衢州人士的爱心实在是顶呱呱。

还有被问卷的人一些认为不要看到大学生卖爱心桔,而另一方面,也有许多的人认为卖爱心桔偶尔也能为大学生开放思维。

在对08年衢州柑橘滞销情况的调查时,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是因为柑橘的质量太差数量有太多,当然也有部分人认为是经济危机的影响。

在最后一个问题“您认为有什么措施可以解决贫困橘农子女的上学问题?

”,大家也提了许多的意见:

政府应加大力度解决贫困橘农子女上学问题;国家财政补贴;社会上多帮助有困难的橘农;贷款;学校的减免学费多卖橘子;经济危机的尽快解决;自主创业;打工;提高柑橘的质量等等,在这些问题中,发现衢州柑橘的不景气给橘农带来的不仅仅是收入上单单的问题,以柑橘为生的橘农,其子女的上学问题也将是一大困苦。

希望尽快找到好的方法来带动橘农把衢州柑橘产业搞上去,望一切都能顺利!

通过此次问卷调查,终于使我对衢州柑橘产业有了大致上的了解了,政府和橘农之间的协调合作才是存在的最根本问题。

政府大多从橘农身上找问题,而橘农却认为政府方面的问题。

这是这几天实践以来发现的最严重的问题。

7月10日橘农交流会准备工作

这一整天都是为了准备明天橘农交流会,两队人马同时开动为11日的重大活动忙碌。

时间就像飞轮般把所有的记忆和劳苦都抛向了脑后,走进衢州柑橘暑期社会实践队已经进行了整整一星期的活动了,一星期以来,天气都是十分恶劣的,不管它会阴雨天气,而是整天的烈日,让有些身体不好的队员已经开始了中暑现象。

接下来的一天是我队最为重视的一天,明天活动的关键性每位队员都十分明白,所以今天的活动就是为明天做好充分的准备。

于是,有精力的队员仍然得照常进行策划的安排。

于是,一大早就开始了橘农交流会的准备工作,我们这边的小分队负责确认衢州市各阶层的有关柑橘的领导和电视台、晚报记者的到来以及准备明天用的水果。

另一小分队则安排在村委会举行活动的场地和联系各村主任还有各村的橘农。

从上午的的卖水果,走访电视台衢州晚报还有农业局、柑橘研究所、三品红公司等,我们在办完所有事情后,在石梁镇坎底村和二队会和,开始准备下一流程的活动。

二队也早在坎底村准备好了一切明天所需的东西。

今天大家分批合作,幸亏队里人多,不然这么多的事情还真不知道如何是好呢!

早上,队长分配好任务后,大家就各自出发了,有去农业局的,去柑橘研究所的,去坎底村委员会的,去电视台晚报的,联系橘农的,大家分工合作,乐不思蜀,到傍晚已经全部竣工了,一切OK,只等明天的到来!

一切准备就绪,只欠东风了!

7月11日衢州新农村建设橘农交流会

温州大学和浙江工商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在衢州市坎底村村委会合作举办了一次切合民意的橘农交流会。

围绕学习“建设和谐社会”“关注民生”“科学发展观”,本着与专业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的宗旨,引导我们在实践活动中,认识知识,消化知识,锻炼思维,拓宽视野,不断增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的同时,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实践中熟悉基层、了解国情、磨练意志、砥励品格、奉献社会、拓展素质,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因此和浙商大一起举办了此次橘农交流活动。

此次会议很荣幸地邀请到了农业局办公室翁主任、衢州柑橘协会会长王小康、坎底村治保主任王雪康还有大学生村官以及来至衢州各村的广大橘农。

会议目的主要是通过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帮助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