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县某河一级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59583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32 大小:321.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城县某河一级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2页
水城县某河一级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2页
水城县某河一级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2页
水城县某河一级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2页
水城县某河一级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2页
水城县某河一级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2页
水城县某河一级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2页
水城县某河一级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2页
水城县某河一级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2页
水城县某河一级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2页
水城县某河一级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2页
水城县某河一级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2页
水城县某河一级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2页
水城县某河一级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32页
水城县某河一级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32页
水城县某河一级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32页
水城县某河一级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32页
水城县某河一级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32页
水城县某河一级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32页
水城县某河一级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32页
亲,该文档总共1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城县某河一级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docx

《水城县某河一级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城县某河一级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docx(1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城县某河一级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docx

水城县某河一级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工程施工特点分析

1.1工程概况

水城县xx河一级水电站位于水城县xx乡境内的xx河xx附近落水洞进口上游约20m的河段,该河流为北盘江右岸一级支流xx河左岸最大的一条二级支流。

该电站为该河段的第一个梯级电站,距水城县约170km,距贵阳约430km,可从贵阳沿320国道经安顺、晴隆、普安县到达电站,电站属引水式高水头电站,拟装机2×1.25万kw,发电水头390米,电站距xx乡7km左右,xx河一级水电站供电范围为xx、顺场、野钟乡等缺电突出地区。

xx河一级水电站cc标段(xx~xx标段)主要建筑物包括:

xx、泄槽、管坡(镇墩、支墩)、xx及升压站等建筑物。

xx紧接隧洞出口,长29.16m,宽18.2m,最大水深8.35m,正常蓄水水位1262.92m,最高水位1263.99m,xx底板高程1255.64m,溢流堰顶高程1263.02m。

泄槽位于xx右侧,紧接溢流堰,长274.43m,断面为矩形,断面尺寸为1.5m×2m,在0+061.73~0+075.43段穿过上坝公路(即1#公路桥涵)。

管坡(压力钢管)位于xx正前方,紧接xx放水闸门,长1127.93m,管槽开挖底宽5.3m,钢管直径φ=1.6m,管坡平均坡度19°,共有12个镇墩,若干个支墩,其中3#、4#镇墩和3#镇墩至5#镇墩之间的支墩均为灌注桩基础,单孔直径600mm,平均孔深9~12m,管坡在0+070~0+089穿过上坝公路(即2#公路桥涵)。

xx为地面式,位于xx河大桥右岸公路往下游方向150m冲沟内,离公路约20m,尾水穿过公路流入xx河洞中(即尾水公路桥涵),xx垂直河流布置,主xx尺寸(长×宽×高)36.5m×15m×18m,发电机层高程为890.77m,副xx位于主xx右侧,紧接主xx,分两层布置,设计尺寸(长×宽×高)16.14×16.5m×10m,开关站位于副xx右侧,紧接副xx,,设计尺寸(长×宽)12.75×16.5m,

1.2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

1.2.1地层地貌

工程区处于云贵高原东部,河谷深切,地形复杂,以岩溶峰林(峰丛)洼地与侵蚀地貌为主,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海拨一般为900~1800m,相对高差200~500m,向东山顶高程逐渐降至1400~1100m,相对高差400~500m。

工程区出露地层主要为石炭系、二叠系地层及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岩层产状N34°W.SW∠17°,其中以二叠系分布较广,大多建筑物均处在二叠系及石炭~二叠系过渡地层上,第四系多为残坡积、冲积及崩塌堆积,分布在山坡、冲沟及河谷两岸。

1.2.2工程地质

(1)压力xx所处地形为缓坡,表层为第四系残坡积(Qcd1)碎石混合土、块石土、块石混合土,覆盖层厚2~4m,下伏为石炭系~二叠系过渡地层(C3-P1),主要岩性为灰黑色中厚层细晶灰岩,基础承载力和稳定性较好,强风化层厚5m左右,开挖后易风化,主存在的问题是边坡稳定和xx底部防渗。

(2)泄槽所处地形为陡坡,表层为第四系残坡积(Qcd1)碎石混合土、块石土、块石混合土,覆盖层厚2~3m,下伏为石炭系~二叠系过渡地层(C3-P1),主要岩性为灰黑色中厚层细晶灰岩,基础承载力和稳定较好,强风化层厚5m左右,主存在的问题是边坡稳定。

(3)管坡处所地形多为缓坡,少部分为陡坡,表层为第四系残坡积(Qcd1)碎石混合土、块石土、块石混合土,陡坡段覆盖层厚2~3m,缓坡段覆盖层厚3~5m,下伏为石炭系~二叠系过渡地层(C3-P1),主要岩性为灰岩、黑色炭质灰岩、土黄色泥岩、灰黑色粉砂质页岩,灰岩段(0+000~0+218段)基础承载力和稳定较好,强风化层厚5m左右,开挖后易风化,主存在的问题是边坡稳定和基础防风化;泥岩、粉砂质页岩段(0+218~1+172.93段)覆盖层相较薄,大部为强风化的泥岩、粉砂质页岩,泥页岩质软,易风化,遇水易泥化,基础承载力和稳定相对较差,开挖深度大,主存在的问题是高边坡稳定处理、基础防风化处理及排水处理。

(4)xx地形为缓坡,表层为第四系残坡积(Qcd1)碎石混合土、块石土、块石混合土,覆盖层厚1~3m,下伏为石炭系~二叠系过渡地层(C3-P1),主要岩性为土黄色泥岩、灰黑色粉砂质页岩,强风化层厚5m左右,泥页岩质软,易风化,遇水易泥化,基础承载力和稳定相对较差,开挖深度大,主存在的问题是高边坡稳定处理、基础防风化处理及排水处理。

特别是厂基前壁为顺坡,易产生顺层滑动,应是重点防护对象。

1.2.3水文地质

压力xx、泄槽、管坡上段(0+000~0+218)下伏基岩为灰岩、炭质灰岩,岩溶发育,为相对含水层,同时易产生渗漏,开挖时易受地下水影响,管坡下段(0+218~1+172.93)和xx下伏基岩为泥岩、粉砂质页岩,为相对隔水层,在隔水层和含水层接触段易有地下水活动,同时对开挖后的泥岩、页岩极易产生泥化危害作用,对边坡稳定带来不利。

特别是厂基前壁为顺坡,地下水活动是岩体产生顺层滑动的主要危害因素,施工中应给予高度重视和落实切实可行的处理措施。

1.3砂石料场

本标段距马槽地石料场距离最近,该料场距xx约1.8km,距xx约4.8km,地层为石炭系上统马平组灰岩,抗压强度41.21~62.23MPa,颗粒密度2.70g/cm2,干密度2.66g/cm3~2.71g/cm3,吸水率0.04~0.27%,储量约18万m3,满足工程用料质量和用量要求,开采条件好,紧邻公路,运输方便。

1.4xx河一级水电站(xx~xx标段)工程施工特点分析

根据xx河一级水电站二标招标资料和现场踏勘分析,xx河一级水电站工程二标施工具有以下特点:

(1)施工场地狭窄,自然地形又陡,不利于临时设施和场内道路内的布置,临时设施、场内道路、弃碴场环保处理工作量大。

(2)施工内容多,点多面广,管理难度大,有土石方开挖、灌注桩、砼浇筑、钢筋制安、浆砌石、路涵、边坡防护(砼喷护及锚杆砼喷护)等。

(3)施工难点多,特别是三个路涵的施工,开挖深度大,同时又要保证公路畅通,交通和施工干扰较大;xx基开挖深,开挖边坡高,边坡稳定处理和安全管理难度大;灌注桩孔径又小又深,人工成孔施工困难,自然地势条件又不利于机械成孔,机械成孔成本又高;管坡开挖量大,管线长,坡度又陡,不利场内道路布置和机械作业,弃碴运输和砼运输困难。

(4)衔接项目施工交叉作业,干扰大,镇墩、支墩砼浇筑与管坡压力钢管的安装,xx二期砼、xx上部砼砼施工与机电设备及金属结构的安装,必须相互配合,同步进行,否则完工工期无法控制。

(5)工期短,xx施工工序复杂,质量要求高,土建和机电交叉作业,根据业主要求,xx于xx年8月10日必须封顶,xx年9月开始进行机电安全,xx年12月中旬机电安装基本结束,xx年1月20日全部结束,要在上述规定时间内完工,必须具有强有力的施工组织能力和丰富的施工经验。

我公司认真分析工程施工条件,结合该工程施工内容和施工难点,经过多种方案比较,精心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确定二标施工工期为472天,为保证工程施工按进度计划顺利实施,我公司将组建具有丰富的施工经验、组织能力强的项目班子,同时配备富足的施工资源来完成本工程。

 

第二章施工总平面布置

根据现场踏勘,在充分掌握和综合分析主体建筑物规模、型式、特点、施工条件和工程所在地社会、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并统筹规划布置为工程施工服务的各种临时设施,妥善处理施工场地内外关联。

我单位经过估算,拟定施工总平面分四区布置,分别为:

xx及泄槽施工区,管坡施工区,xx施工区,砂石料开采加工区,工程弃料堆放区总占地约11.6亩。

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图号:

xx投标-01)。

2.1施工交通道路布置

2.1.1对外联系主要道路布置

xx及泄槽施工区、管坡施工区、砂石料开采加工区拟用业主修建的上坝公路作为工程施工对外联系主要道路,路面为泥结石,施工期安排专人维护,xx施工区拟用现有穿过xx乡的柏油路作为工程施工对外联系主要道路。

2.1.2弃碴场和场内施工道路布置

2.1.2.1弃碴场布置原则

弃碴场布置坚持确保施工进度、减少施工干扰、平衡施工强度、合理占地、减少周围危害的原则,在管坡弃碴场布置上,如为了节约土地占用,在管坡施工区下段(0+218~1+172.93)的9#镇墩左侧冲沟仅布置1个弃料场,则9#镇墩~12#间的管坡开挖及出碴事必给xx开挖带来压力,施工干扰较大,同时制约着xx下部开挖的进度。

2.1.2.2弃碴场及弃碴道路布置

根据招标文件和现场踏勘得知,已有上坝公路穿过砂石料场、泄槽、管坡至xx,xx距柏油路仅20米左右,大部施工区场内道路已通,要布置的场内施工道路主要在管坡公路下段(0+089~1+098段),考虑xx及泄槽施工区、管坡施工区上段(0+000~0+218)比较集中,且泄槽在0+060~0+075穿过上坝公路,管坡在0+070~0+089穿过上坝公路,可以利用部分上坝公路作场内弃碴道路,拟在1#镇墩~2#镇墩左侧冲沟设定1个弃碴场(即1#弃碴场),总弃碴量约3.8万m3,占地约2.9亩,开挖时除部分弃碴堆于开挖基槽四周外,多余的弃碴全部运至1#弃碴场堆放;管坡施工区下段(0+218~1+098)根据各段开挖量并结合节约用地,拟定2个弃碴场(即2#、3#弃碴场),2#弃碴场位于7#镇墩左侧冲沟,兼顾5#镇墩~8#镇墩多余弃碴堆放,总弃碴量约1.3万m3,占地约1.3亩,3#弃碴场位于11#镇墩左侧冲沟,兼顾9#镇墩~12#镇墩多余弃碴堆放,总弃碴量约1.7万m3,占地约1.8亩,管坡开挖时除部分弃碴堆于开挖基槽两边外,多余的弃碴分别运至2#、3#弃碴场堆放,管坡段大型开挖设备进场道路沿管坡征地线范围布置,各段开挖点至弃料场的弃碴道路按就近适用原则结合自然地势布置;xx施工区(包括12#镇墩至xx管坡段)共拟定1个弃碴场(即4#弃碴场),位于xx至xx乡柏油公路约700m左侧冲沟处,总弃碴量约9.4万m3,占地约3.6亩,弃碴道路利用现有柏油路作为弃碴道路,详见平面总体布置图(图号:

SCXWTHYJ-SGZCB-02-投标-01)。

2.1.2.3弃碴场环境处理

为减少弃碴场的土地占用量和加强弃碴场环境保护,除弃碴场尽量布置在冲沟处或冲沟边坡上外,理应在弃碴场下方采用浆砌石(或干砌石)作挡土墙,以防弃碴顺坡或顺沟堆放面积过大和山水冲散,给周围环境带来危害,挡墙高度视堆碴场边坡和堆碴高度而定,一般为3~5m,顶宽不低于50cm,内墙面垂直,外墙面按1:

0.3放坡。

详见图2-1所示,

2.1.3施工材料运输道路布置

xx及泄槽施工区、管坡施工区公路上段主要利用上现有上坝公路,xx施工区主要得利上通过xx乡的柏油路和上坝公路,管坡公路下段(0+089~1+098段)利用弃碴道路结合管坡、泄槽内的轻轨斗车运输施工材料。

 

图2-1弃碴场浆砌石挡墙示意图

2.2风、水、电系统布置

2.2.1供风系统布置

2.2.1.1xx及泄槽施工区供风系统布置

xx及泄槽施工区布置1个固定式供风站,配置1台12m3/min电动空压机、主供风管路采用φ50镀锌管,分别接至xx和泄槽施工工作面,再用高压风管接至各用风点,泄槽较远处可以用3.5m3移动式柴油空压机独立供风。

2.2.1.2管坡施工区供风系统布置

管坡施工区公路上段供风站利用xx供风站,管坡施工区公路下段至12#镇墩,分段布置两个固定式供风站,每个供风各配置1台10m3/min电动空压机,主供风管路采用φ50镀锌管,分别接至各施工段,再用高压风管接至各用风点,管坡较远处或石方开挖量较少处可以用3.5m3移动式柴油空压机供风,拟配4台3.5m3移动式柴油空压机作移动式供风,以缓解固定供风站的供风不足。

2.2.1.3xx施工区供风系统布置

(1)供风站布置

xx施工区开挖供风站布置在xx前壁,距xx前壁约20m,高程906m部位,计划供风量为12m3,拟布置1台12m3电动空压机。

(2)供风管线布置

采用φ80镀锌管从两台空压机出风口串联接出供风站,分岔管成φ50变径,在岔管处设置阀闸,然后用φ50镀锌管分别接至xx基和12#镇墩至xx管坡段,形成主供风管路,施工过程中,根据用风需要,再在φ50管上开设许多岔管,用高压胶管接至各用风点。

2.2.1.4砂石料开加工区供风系统布置

砂石料开采场拟布置1台12m3电动空压机。

主供风管路采用φ50镀锌管,在开采区内沿线布设2~3个φ50岔管,用高压胶管接至各用风点。

2.2.2供水系统布置

2.2.2.1蓄水池布置

根据施工场地地形条件及源,结合各施工区的用水量大小,拟布置两个水池,1#水池主要解决xx施工区施工用水,布置在xx后壁的山脊12#镇墩附近,高程926m左右,水池设计容量30m3,利用高扬程水泵从xx河中提水;2#水池主要解决泄槽施工区、管坡施工区、砂石料开采加区施工用水,布置在xx附近,设计容量15m3,或通过业主协商共用一标段水池,管坡与泄槽较远处设临时移动1m3储水桶作施工临时调节用水。

2.2.2.2抽水泵房及管路布置

1#水池主要从xx河中提水,水池到河水面的高差约46m,抽水泵房布置在白油公路坎下,直接采用一级提水,拟采用一台PJ80×3多级离心泵,上水管采用φ75无缝钢管,下水管φ50镀锌铁管,然后再用1寸塑料管接至各用水点。

2#水池主要综合利用一标段供水水池,直接用1寸塑料管接至各用水点。

2.2.3供电系统布置

根据我单位制定的施工方案,经测算,主要用电设备额定电压为380V,结合施工期高峰用电负荷达,拟在xx及泄槽施工区、管坡施工区、砂石料砼生产区和电站xx施工区各分别安装变压器。

现分述如下:

(1)xx及泄槽施工区和管坡施工区供电系统布置

xx及泄槽施工区和管坡施工区上段(0+000~0+550段)比较集中,且高峰期电量不大,拟定与一标段共用变压器;管坡施工区下段(0+550~1+098段)较远处可以利用xx变压器供电,在xx靠砼拌和站附近设配电房1间,对xx及泄槽施工区和管坡施工区上段(0+000~0+550段)各用电点进行配电。

(2)砂石料开采加工区供电系统布置

按砂石料开采加工区生产高峰期用设备容量进行估算,砂石料加工生产用电量约80kw左右,拟布置一台100KVA变压器,考虑料场离xx较近,约600m左右,可以考虑与一标段共用变压器,在砂石料开采加工区附近设配电房1间,对砂石料开采加工区各用电点进行配电。

(3)xx施工区(包括12#镇墩至xx段管坡)供电系统布置

xx施工区高峰用电设备容量进行估算约170kw左右,拟布置一台200KVA变压器,可利用直接从电站管理所旁边的高压输电线路接入,或直接租用电站管理所旁边现有变压器(距xx施工区约150m左右),在xx前壁靠砼拌和站设配电房1间,对xx施工区各用电点进行配电。

2.2.4通讯系统布置

采用移动电话保持对外联系,施工现场内采用对讲机进行联络,各工作面的施工员配备对讲机,确保施工调度顺畅和相互之间保持联系。

2.3砂石料系统布置

2.3.1砂石料选定

根据招标提供的工程量和招标图进行估算,本标段砼浇约1万m3,浆砌石约0.65万m3,,约需砂子0.8万m3,碎石1万m3,块石0.80万m3,鉴于各施工区距马槽地石料场相对较近(详见第一章1.3节),交通又方便,石料质量和储量均满足工程用材要求,选定马槽地石料场为本标段施工用砂石料开采加工场。

2.3.2砂石料开采

在开采区附近适当的位置布置供风站,配置1台12m3空压机,钻孔以采用液压潜孔钻孔为主,7655风钻为辅,由于该开采场位于上坝公路边左侧边坡上,边坡又陡,为了确保安全施工和交通畅通,采用台阶法进行开采。

2.3.2砂石料加工系统施工工艺说明

根据料场附近现有的地形条件,加工系统布置在料场上坝公路下坎平坦宽敞地带,主破碎机进料平台与公路同高,为尽量减少交通干扰,进料平台宽度不够时可利用料场盖山弃料对下坎进行回填扩宽公路,同时利用公路下坎高差对砂石加工设备垂直布置,尽量减少利用皮带输送机进行二次提升和占地。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最高峰三月砼平均浇筑量约1500m3左右,砼日浇筑量60m3/d,按每月25.5个工作日计,则每天需生产砂、石料90m3,每天三班工作按16小时计,则每小时需提供砂、石料6m3,按三天用量储备计算则为270m3,其场地完全满足此要求。

针对本工程砂、石料生产的强度和砼级配(以二级配为主)要求,拟建一条垂直式的砂、石料生产系统,即主破机安在最上面(进料口与公路同高),再在主破碎机的出料口下方安装细破碎机及砂机,细破碎机出料口下方安装1台单层振动筛对细破骨料进行筛分,在振动筛出料口安装2台皮带输送机和在砂机出口安装1台皮带输送机输送成品骨料到料仓,上述工艺流程中,主破拟定选用FD400×600颚式破破机,其生产强度为10-34m3/h,细破选用FD250×400颚式破破机,其生产强度为3-9m3/h,砂机选用PC-400×300锤式破碎机,其生产强度为3-10m3/h,振动筛选用YK1535型圆孔振动筛,其处理能力为20-125m3/h,25m3/h,各设备加工处理能力满足砂石料生产强度要求,由此说明,该套系统的生产能力能满足本工程施工强度要求,占地约1.5亩,详见砂石料生产系统工艺流程图2-2。

2.3.3砂石料成品的储存及运输

该加工场地相对较宽敞,用机械平整后约有1000m2左右,可堆放800m3砂石料,砂石料经细碎机加工(或振动筛筛分)后通过皮带输送机分级堆放,由于砂、石料的生产场地和各施工区距离较远,所以采用自卸汽车运输,装载机装料,块石采用人工上料辅助,储料场到上坝公路的运输道路沿公路下坎布置,在适当位置与上坝公路相连。

 

图2-2砂石料生产工艺流程图

2.4砼生产系统及运输系统布置

2.4.1砼生产系统布置

2.4.1.1xx砼生产系统布置

根据该标段各施工区相对相隔较远,而砼浇筑量比较大的部位在xx施工区(约5000m3),结合进度计划安排,砼浇筑最高强度达到60m3/d,拟配置了1台JZC500锥形反转出口砼搅拌机(生产强度为15~20m3/h),完全满足xx砼浇筑施工强度要求,拌和站配料方式水泥采用人工胶轮车上料,骨料采用1600型电脑自动配料机配料,装载机上料,拌和水采用机械加水,利用时间继电器进行水量控制,砼生产工艺流程详见图2-3。

2.4.1.2xx及泄槽砼生产系统布置

xx及泄槽公路上段和管坡公路上段因砼浇筑量不大(约2500m3),且相对亦比较集中,集中设置1拌和站,拟配置了1台JZC350锥形反转出口砼搅拌机(生产强度为14m3/h),本拌和站配料采用人工胶轮车上料,其生产工艺如为:

根据砼的级配、配合比和每盘砼各种骨料的使用量,事先进行称量和采用标准胶轮车进行试装,并在胶轮车车箱上作好相应的刻度,以后就按此刻度来控制每盘砼各种骨料的使用量,拌和水采用机械加水,利用时间继电器进行水量控制,水泥采用标准袋装水泥(每袋50kg),人工倒料,砼生产工艺流程详见图2-4。

 

 

图2-3xx砼生产系统工艺流程图

 

图2-4xx砼生产系统工艺流程图

2.4.1.3管坡砼生产系统布置

管坡施工区公路上段砼生生产利用xx砼生产系统;管坡施工区公路下段由于战线较长,且砼浇筑量不大,采取分段施工,共分两段(每段长约500m),即0+089~0+589为第一段,0+589~1+089为第二段,每段各设置1拌和站,各配置1台JZC200锥形反转出口砼搅拌机(生产强度为8m3/h),其工艺流程与xx拌和站相同;管坡12#镇墩~xx之间砼利用xx砼生产系统。

2.4.1.4预制梁砼生产系统布置

本工程xx预制砼梁长约3~6m,高1.2m,单根重达7t左右,如在xx拌和站就地预制,则不需运输,但考虑xx砼生产场地比较狭窄,为减少施工干扰,拟定预制梁生产系统布置在砂石料加工堆料场,因其预制工作在xx施工后期,可把泄槽公路涵处的拌和站移至此处使用,预制梁运输采用汽车运输,汽车吊车装卸。

2.4.2砼运输系统布置

2.4.2.1xx施工区砼运输

xx砼因工作量不在,地势相对宽敞平坦,可利用现有进xx公路边进行砼拌和站布置,运输采用人工胶轮车运输入仓,启闭机房上部采用人工挑抬运输砼。

2.4.2.2泄槽施工区砼运输

泄槽砼采取分段施工,平行作业,公路上段(0+000~0+060段)利用现有地形高差,拌和站利用xx拌和站,采用梭槽运输砼,公路下段(0+060~0+274.43段)采用轻轨斗车运输,轻轨沿管槽布置,从下而上浇筑,拌和站设在公路傍。

2.4.2.3管坡施工区砼运输

管坡分段施工,平行作业,0+000~0+089段采用梭槽运输砼,0+089~1+098段采用轻轨斗车运输,轻轨沿管槽右则(人行道)布置,约500m之间各设拌和站1个,各采用一套独立的轻轨斗车运输系统。

1+089~至xx管坡砼采用塔吊运。

2.4.2.4xx施工区及12#镇墩砼运输

xx施工区及12#镇墩砼运输以垂直运输为主,采用塔机起吊入仓,在xx前壁的尾水涵处设砼拌和站,在xx后壁靠压力钢管处布置一台60t·m塔机,起吊半径45m,端部起吊重量1.0t,起吊旋转半径覆盖砼拌和站、主xx、副xx、12#镇墩,根据本工程施工中塔机起吊高度及旋转角度,单台塔机理论月施工强度可达4500m3(按月工作日25天计),日浇筑强度为180m3,完全满砼的浇筑需要,xx下部砼还可用梭槽或溜筒辅助运输砼,详见塔吊平面布置图2-5。

 

 

图2-5塔吊平面布置图

2.5其他辅助生产企业设施布置

其他辅助生产企业设施包括工程管理办公用房、生活及福利用房、五金库房、水泥库房、炸药库房、油料库房、钢筋加工房、木工房修理场、值班房等。

目处办公用房、员工住房、生活用房靠电站管理所左侧布置,五金库房、钢筋加工房、油料库房、木工房、机修房、主水泥库房布置在xx至xx乡的柏油公路约500m处左侧平缓地带(原二级站水电九局项目处);其它各施工区靠拌和站布置临时水泥库房;各施工区布置值班室1间和配电房1间;炸药库房租用业主现有炸药库房;计划建筑面积约650m2,平整场地700m2,总占地约2.1亩,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图号:

SCXWTHYJ-SGZCB-02-投标-01)。

 

第三章xx工程施工程序及方法说明

3.1xx工程概述

xx为地面式,位于xx河大桥右岸公路往下游方向150m冲沟内,离公路约20m,尾水穿过公路流入xx河洞中(即尾水公路涵),xx垂直河流布置,主xx尺寸(长×宽×高)36.5m×15m×18m,发电机层高程为890.77m,副xx位于主xx右侧,紧接主xx,分两层布置,设计尺寸(长×宽×高)16.14×16.5m×10m,户内式开关站位于副xx右侧,紧接副xx,,设计尺寸(长×宽)12.75×16.5m。

主要工程量有石方开挖约7万m3,卵石混土开挖约1.67万m3,土石回填2576m3,混凝土约5600m3,钢筋制安311t,喷砼7200m2,锚杆935根,砖墙479m3,M7.5浆砌石576m3,挂网0.5t,钻排水孔3200m,门窗289m2,屋顶防水层829m2,栏杆1.3t,止水带191m,屋顶找平层787m2。

3.1.1施工进度计划概述

xx计划开工时间xx年10月11日,计划完工时间xx年12月30日,总施工工期446天。

(1)xx基础开挖时间为xx年10月11日至xx年1月2日;牛腿下部排砼浇筑时间为xx年1月3日至xx年6月13日;T型梁吊装时间为xx年6月14日至xx年6月21日;xx屋顶板梁砼浇筑时间为xx年8月11日至xx年9月29日;xx边墙砖砌工程时间为xx年9月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