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州区小学教学常规.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59615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肃州区小学教学常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肃州区小学教学常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肃州区小学教学常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肃州区小学教学常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肃州区小学教学常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肃州区小学教学常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肃州区小学教学常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肃州区小学教学常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肃州区小学教学常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肃州区小学教学常规.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肃州区小学教学常规.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肃州区小学教学常规.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肃州区小学教学常规.docx

《肃州区小学教学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肃州区小学教学常规.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肃州区小学教学常规.docx

肃州区小学教学常规

肃州区小学教学常规

为进一步加强全区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提升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依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政策法规,结合我区小学教学实际,特制定本常规。

【一】  总则

第一条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教育法规,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条 本常规是对小学管理工作、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和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各小学进行教学管理和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估的重要依据,也是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对小学教学工作进行检查、督导、评估的重要依据,更是广大教师履行职责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

 

 第三条 本常规的制定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目的是增强学校教学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提高管理的艺术性,保证学校建立正常稳定的教学秩序,创建以人为本的教学文化,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第四条 本常规是学校教学管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教科研工作的基本常规要求,各学校应结合本校实际,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逐步完善本教学常规要求。

 第五条 本常规为全区小学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教研等工作考评的主要依据,由各小学具体落实执行,区教育局及教研室予以指导并检查督促。

                                           

教学管理常规

第六条  健全教学管理机构,完善各项制度。

各校要建立“以激励引导为主”的科学、民主、规范、人文化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模式,树立教学管理新理念,实现“四个转变”,即:

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从“控制”到“解放”的转变,从“用人工作”到“用工作育人”的转变,从“勤奋优先”到“效率为上”的转变。

学校教学管理机构要设置合理,职能明确,运转高效。

要建立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如学习制度,备课上课和教学反思制度,教师队伍建设制度,考勤制度,教学评价制度,作业布置与批改制度,考试与教学质量分析制度,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图书阅览管理制度,后勤管理制度等。

 第七条 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1、学校领导挂学科或挂年级制度。

校长必须兼教一门学科,学校领导、教学管理人员要包挂学科或年级,深入到学科教研组、年级组和课堂,保证所挂学科(年级)的教研教学工作正常实施。

 2、巡课制度。

学校要不定期经常性的组织巡课,严格落实教师按课表上课的要求;校长每周不定期巡课不少于1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或教导主任不少于2次,并做好记录。

 3、课堂教学随堂听课、书面评价制度。

学校实施推门听课制度,“从听课看备课,以听课促备课”,听课后要及时反馈交流。

学校领导、教学管理人员每学期对听本校教师的随堂课、公开课、汇报课、观摩课、优质课、创优达标课等要有一定的节数,并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做出书面评价。

每学年校长听课不少于30节、分管教学副校长不少于40节(书面评价不少于10节)。

 4、教学评价制度。

学校要定期不定期检查、指导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学习辅导、考试评价等教学常规的执行情况,每学期教学常规检查结果要在全体教师会上反馈两次,并做好记录。

教学常规工作抽查校长每月不少于1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每月不少于2次,教导处每月进行全面检查不少于1次,抽查不少于2次。

批改检查的结果必须有评述性的书面语言。

学校每学期至少要组织一次全校性教学质量检测,并对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出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和方法。

学校每学期要组织一次全校性的教学质量分析评议会。

 5、教师工作激励性评价。

各校应建立切合学校实际的教师发展评价体系,要把教师的职业道德、课堂教学、教学研究、教改实验、创造性教学、校本课程开发以及师生关系,参加各级教研活动的出勤率等引入考评项目。

要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

把考评结果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定的核心内容。

 6、教师评优激励评价。

深入开展教学、教研、科研单项奖和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带班育人能手、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名师等系列评优活动,引导教师提高职业基本功和素养、学科基本功和教学能力。

要重视对课堂教学的评价,结合创优达标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评价,切实做好教师的培训、培养、管理工作。

学校不得单纯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与奖励教师的唯一标准。

 第八条  制定系统、完整的工作计划。

学校、教研组、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学生实际情况以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分别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

学校制定本校学年度、学期、周工作计划,包括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德育工作计划、教科研工作计划(含校本研究、专项课题研究活动计划)、教师培养计划、体育卫生工作计划;教研组制定教研工作计划;教师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计划和班主任工作计划等。

除周工作计划在周前完成外,其它各种计划均在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内完成。

 第九条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学校应全面落实三级课程管理,确保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开齐开足。

每学期开学前排出总课程表,班级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和学生活动表,科学编排课程表,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

未经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同意,学校不得随意调整课程、停课、增减课时。

 第十条 严格执行学籍管理规定,规范办学行为。

学校就近招收学龄儿童入学,均衡编排班级,每班不能超过50人,各班师资要均衡配置,不得设立重点班、实验班,不得组织学生参加商业性活动和未经教育局批准的竞赛、评比等活动。

 第十一条 规范征订教学用书。

各校要坚持适时添制教学用书,及时更换、配置必需的音像挂图,仪器设备及实验耗材,保证教学需要。

鼓励支持师生发明和自制实用有效的教具、学具等教学用品。

 第十二条  建立学校教学管理档案和教师业务档案。

学校要建立教学管理档案,记载教学常规检查评比情况,档案填写要真实、齐全、完整;教师业务档案要完备,包括学年研究任务目标、课题研究、继续教育、专业成长记录、学期教学评价及相关资料,各种计划及活动记录、总结等。

 第十三条  严格执行校历规定,科学安排作息时间。

学校要保证学生在校时间6小时,科学安排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早操、大课间及课外体育锻炼等活动,保证学生每天“阳光锻炼1小时”,保证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

要严格保证师生学习、工作、生活和开展其他活动的必要时间。

支持和提倡教师集体坐班制度。

学期中因故放假要逐级报批。

禁止教师搞有偿家教。

                                            

【三】 教师教学常规

     

 第十四条 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备课是教师钻研教学、研究教材、分析教学的过程,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环节。

 1、严格执行备课制度。

教师提前一周备好每一节课,坚持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

集体备课以年级学科教研组为单位进行,按照“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彰显个性、二次备课、教后反思”的备课思路,把同伴的智慧内化,形成富有个性化的教案。

备课要做到“五个突出”:

(1)突出学习活动的设计;

(2)突出学习活动的有效;(3)突出学习过程的预设;(4)突出练习的设计;(5)突出教学行为的反思。

集体备课要做到时间“制度化”,研究“程序化”,任务“责任化”。

要求每两周举行一次,每次不少余两课时。

 2、集体备课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

组织教师积极开展“一课三讨论”和“研课”活动,深入剖析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认真开展行动研究,努力提高备课组从事校本研究的能力。

学区或学校要定期对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的开展情况和教师教案的撰写情况进行检查指导,依据实际进行定性评价或评定等,并将评价结果纳入教师个人业务考核档案。

 3、个人备课要体现个人教学特色。

提倡备写实用型、课题研究型教案。

个人备课时要做到“十一个认真”。

即:

认真学习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认真确定教学目标、认真分析把握学情、认真整合教学资源、认真优化教法学法、认真选用教学媒体、认真设计教学过程、认真设计板书、认真预设思考问题和认真设计检测练习。

 4、落实好备课管理制度。

教案备写应具有创新意识,不生搬硬套公共教案,不照搬教材代替教案,不用往年教案代替现行教案;备课应坚持“一课一案”和“无教案不上课”、“教案不合格不上课”的原则,禁止从网上下载教案而不经过二次备写直接利用,坚决杜绝临教临备、教后补备的不良现象。

要落实每周一次的周前教案签字制度,城市小学由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签字,农村小学由教导主任签字,签阅情况要有记载;鼓励教师撰写优秀教案,学区学校每学期应进行一次优秀教案评选。

 5、认真备写教案。

教案备写要做到环节齐全、格式规范、详略得当,在此基础上,体现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彰显个性特点。

提倡夹页式书备,书备重点难点部分,夹页备教学流程;提倡手写教案;鼓励教师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以电子教案的方式呈现教案;提倡超周超前备课,要重视课前复备,进一步熟悉、修整教学流程,准备好教学具。

 6、课任教师都要备课。

教龄在10年内的青年教师和初次带某门学科的教师教案要详细备写;教龄在10年以上的教师可以备写简案,但一周要备写一课时详案;有教学经验的教师或省、市、区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要备写研究型教案,发挥个性特长,突出教学特色。

每个学区、城市学校也可以尝试特批1-2名教研水平、教学质量高的优秀教师备“0”教案,即精心心备,不一定手写。

     

 第十五条 有效实施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课堂教学应做到以下几各方面:

 1、教学思想端正。

要正确处理教书与育人、传授知识与培养智能、教与学等关系,体现与新课程相适应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宗旨,积极推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

 2、教学目标明确。

体现新课程理念,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目标、过程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紧紧围绕既定的“三维”目标组织教学。

对教材把握准确,重点、难点、关键处理得当。

各个环节紧紧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施教。

 3、教学过程和谐。

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学思路清晰,着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课堂结构合理,疏密适度,衔接自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努力构建和谐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与学生加强沟通、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的教学环境,提高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方法得当。

课堂教学方法要有启发性、激励性,充分贯彻新理念,运用参与式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多种途径进行学习,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愉快地学习。

教师要创造性地利用教材,防止机械照搬教案的不良倾向;要充分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倡教师自制电脑课件,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

 5、教学效果明显。

教师教的效率和学生学的效果相统一,能够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收获。

教师每节课应结合不同教学内容进行当堂达标,学生当堂达标率不低于90%。

 6、评价多元化。

善于发现、捕捉学生的闪光点,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乐于用激励性语言评价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其自信心。

要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评价,提倡学生自评和生生互评。

对学生的评价要做到及时、客观、具有针对性。

既要重视甄别与选拔功能,更要重视发展与激励功能;既要重视结果,更要重视过程。

 第十六条 遵守教学常规。

为保证教学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教师必须遵守以下教学规范: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不得擅自缺课、调课,课程表调度权属于教导处,教师要做到按时上课、不拖堂、不提前下课;课后及时撰写教学反思。

若临时有事不能上课,必须向学校或教导处汇报,课前安排好学生学习任务后方可离开。

 2、实行教师课前侯课制度。

教师要提前2—3分钟到教室侯课,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同时督促学生做好上课准备。

上课铃响后教师要举行上课礼并组织教学,提倡课前利用2—3分钟时间有序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前“唱、背、讲、练”等准备活动,即唱一首校园歌曲,背一首古诗、一个法则概念,讲一个小故事、小新闻,练几道口算题等。

 3、教师要站立讲课,做到仪表端庄、精神饱满、教态自然;课中不得随便出入教室、会客、接听电话;不准穿背心、奇装异服或穿拖鞋进教室;不准在教室内吸烟;不与室外人交谈;严禁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等通讯工具;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事情。

 4、教学功底扎实,讲究教学艺术。

教师要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语言准确、简练;板书规范、醒目、条理清晰;教师应熟记备课内容,准确灵活地授课;教学中正确熟练地使用教学仪器和设备,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但不得以多媒体课件代替板书;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给学生思考方法和学习方法,养成随堂记写笔记的习惯。

 5、教师上课必须管教管导,严格课堂常规。

课任老师应配合班主任对课堂中教学卫生、安全、行为习惯、纪律等负责,随堂教师应负责督促学生做好眼保健操和课间活动。

教育学生应正面教育为主,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能占用课堂长时间训斥学生,不准把违纪学生赶出教室,严禁讽刺、辱骂、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6、小学语文、数学、英语课堂时间应安排40分钟,其他课程课堂时间可安排30分钟。

 第十七条 作业布置与批改。

作业是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超越自我、表现自我的舞台,是教学过程管理十分重要的环节。

 1、作业的布置。

作业以课堂作业为主,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作业题要精选,题型要多样化,难易有梯度,可适当布置研究性学习作业;作业形式可以多种多样,除文字式作业外,还可以布置一些操作、实验、口头完成的作业,可以由个人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课内课外完成均可;禁止强迫学生购买课本以外的其他教辅读物或习题集;不布置重复机械性作业,禁止布置惩罚性的作业。

 2、作业的评价。

评价学生作业要尽量使用激励语言,在批阅符号上应当规范统一,提倡运用短语加等级的批注式评价方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对不认真完成作业或不交作业的学生应及时了解情况,给以耐心教育和帮助。

 3、控制作业量。

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控制在一小时以内。

 4、作业的批改。

对规定作业要全批全改,提倡以教师批改为主,以教师指导下的自批互改为辅的批改方式,不错批、漏批作业。

作业必须由课任教师亲自批改,禁止学生代批。

提倡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自我评价,让学生在作业本上记写学习中的困难或难点知识,与老师书面交流,以便有针对性地辅导学生。

教师要优先批阅学困生的作业,对学生的改错作业要复批。

如果对教学工作不负责任,不按时批阅作业,一经发现,即视为教学事故。

 5、建立“批改作业记录”。

记录本记载学生作业错误的内容、各种作业答对的比例等,以便积累资料,为作业讲评及今后的备课、复习、编制试题、研究学生、总结工作提供素材。

 6、作业管理制度。

作业布置与批改应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

学校应根据作业设置和批改的要求,结合实际建立作业管理制度,采取每月检查、平时抽查和学期全面评价的办法对作业质量进行监控。

对查看批阅作业的数量和质量情况,要及时反馈,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切实把好学教过程管理关。

 第十八条 课外活动与辅导。

课外实践活动和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延伸,课外活动要和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课外辅导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1、学校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的课外活动和假期生活,为学生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创造有利的条件。

要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开办法制教育、环保教育、科技教育、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专题讲座,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教育和劳动实践活动,开展学科知识竞赛、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等兴趣小组,举办体育运动会和文化艺术节等。

组织和指导课外活动要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实效,防止加重学生的负担。

 2、学校要重视研究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要充分挖掘校本特色资源,学科优势资源,努力形成学校的课程资源体系;加强校外课程教学资源的研发和利用,包括公共设施资源、网络资源、乡土资源、自然资源等,为学校教学工作服务,重视学校特色建设。

 3、深入开展读书课教学。

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读书竞赛活动,指导学生收听收看广播电视,了解新闻,注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展课前演讲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努力营造“书香校园”,提高办学品位。

 4、教师要认真对待课外辅导,培优扶差。

学校建立转差档案,制定补差方案、辅导计划,并做好辅导转化记录。

课外辅导重点在“提优辅中补差”,促进全体学生学业水平上升。

对学优生要培养发展其特长,对中等生要加强能力培养和智力的开发,对学困生应热情关怀,针对存在问题及时补课,耐心指导,帮助其克服学习上的困难,特别要注意增强其学习信心,真正落实“从最后一名抓起”的教学理念。

 5、课外辅导要讲求实效。

课外辅导要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辅导要有目的性、针对性,要解决学生的知识疑难,要搞好课内自学辅导、自习辅导与研究性学习辅导,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辅导时不能随意挤占其他学科的教学时间或活动课,不准以课外辅导为名集体上课,增加学生课业负担;课外辅导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还要与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学相结合,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与家长、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互助,切实提高辅导的效率。

 6、尊重、关怀学困生。

采用单独辅导和课堂教学关注相结合的方式,使学困生感受到老师特别的关怀,对学困生辅导要耐心细致,禁止歧视学困生,学困生的家庭作业也要尽量采用面批面改。

 第十九条 测试与质量分析。

 1、落实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实行随堂检测、单元检测、期中检测和期末检测。

随堂检测由教师组织,单元检测由教研组组织,期中和期末检测由学校组织,检测后认真做好期中和期末质量分析,讲评要及时、认真,将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并提出改进教学的有效措施。

 2、建立成绩检测档案。

单元、期中、期末检测要建立档案,包括检测试卷、成绩记录、质量分析、改进措施等。

 第二十条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由学校组织实施,评价要做到民主、公平、公正、公开。

评价依据的素材主要来源于学校每学年对学生发展状况的详实记录——日常表现、关键性材料、学生特长表现、过程性评价等,评价所依据的材料必须客观、原始、真实,能充分证实学生在评价项目中所达到的程度与发展的状况。

学校要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综合评价学生综合素质及教学效果,让学生明确发展方向,增强学习信心;让教师能从多渠道获得信息,以利于反思、调整、改进工作方法,加快专业发展。

 第二十一条 学生发展性评价。

评价要体现主体的多元化和形式的多样化。

在平时的检查和测验中,要根据学科、内容的特点,采用口试、笔试、技能操作和实践活动等方式评价学生。

期末检测时,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可以随堂测试。

指导学生建立并用好成长档案袋。

学期末,任课教师要根据过程性评价给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并认真填写《小学生素质发展评价手册》。

                                    

【四】  学生学习常规

 

 良好的学习行为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学校要重视培养学生积极正确的学习行为,形成扎实严格、健康向上的优良学风。

   第二十二条 课前预习。

按照教学进度,提前一天或数天预习新课内容,语言学科应倾情朗读,遇到疑难问题,应先思考,并做出标记,带着问题去上课,以提高听课效率。

课前预习要充分利用已学知识,借助各种学习手段(包括工具书、参考资料、上网查找)查阅相关参考资料,进行观察、实验和调查。

预习时要专心致志,突出重点,对新知识的各个要点做到心中有数。

预习中对自己不能理解的知识要做好记录,以备老师授课时重点突破。

   第二十三条 上课。

上课铃响后,必须迅速、安静地进入教室就座,做好上课物质上和思想上的准备,等候教师上课。

要专心听讲,勇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主动学习知识,不做与学习无关的活动。

课堂发言或提出问题时,应先举手,并立正站好,读书或回答问题时,声音要宏亮,要用普通话,写字时,将纸本放正,身体坐直,眼距书本一尺,手指尖与笔尖距离一寸。

下课铃响,教师说“下课”时,全班起立,齐声向老师说“再见”等老师走出教室或经老师允许后,才能离开座位走出教室;与老师同行,请老师先走。

   第二十四条 复习与作业。

 1、复习和作业要讲求方法。

正确处理作业与课后复习的关系。

一般说,应通过复习进一步弄清所学知识之后,再动手做作业。

作业本要保持整洁、美观,不得乱涂、乱画、乱撕。

认真抄题、审题。

抄完题后要与原题对照,检查是否有错误,解题之前要先明题意,了解题目的要求和范围,弄清条件与问题的关系,然后再选择解题的途径、方法。

 2、养成一丝不苟的作业习惯。

作业要细致,力求正确,做到本面外观美、书写美、格式美,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姿势和严谨认真的作业习惯,做完之后要认真检查,不抄袭他人作业。

对老师批改的作业(包括测验试卷),应认真检查,错误的地方及时改正,遇有不懂的地方,要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作业批改之后,要让学生自己订正、修改,养成自我检查和订正的习惯,改正的错题要写在本次作业的后面,并写明“改错”两字。

 3、作业书写要求。

作业必须字迹端正、清楚,一律用正楷字体书写,不准用草体和不规范的简化字。

作业只准用一种笔书写,不准用红颜色,低年级作业用铅笔或钢笔,中高年级用钢笔,作图时用铅笔。

   4、要养成自觉复习的习惯。

每节课、每天、每周、每月结束时或每一章节的内容学完后,要自觉地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

   第二十五条 考试。

 1、正确对待考试。

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对考试有正确的认识,重视考试评价。

拿到试卷,统览后合理安排答题顺序;答题时,先认真读题审题,准确把握题意,再正确解答;答卷时做到卷面整洁,字迹清楚,书写规范、工整,考试结束后要认真检查,力求正确,发挥出自己最高水平。

                                   2、遵守考纪,认真答卷。

考试过程中绝对保持安静,不准喧哗、吵闹,遵守考纪,维持秩序,不准交头接耳。

答卷要实事求是,不准左顾右盼,绝对不允许有传递纸条、交换试卷或有意让他人抄袭等任何作弊行为。

 3、认真分析,总结成绩。

不能提前交卷离开考场;对批改后的试卷,要认真分析,及时改错,总结成绩,并将试卷保存好。

 第二十六条 课外活动。

学校要组织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

一是综合实践活动;二是愉快参加体育活动,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学会两种健体方法;三是主动参加艺术活动,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陶冶情操。

 1、积极参加学科兴趣活动和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巩固和拓宽课堂所学内容。

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主动开展小科研、小实验、小制作等,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

   2、广泛阅读课外读物。

在教师、家长的指导下通过课外阅读、听广播、看电视、上网及参加有意义的活动等途径,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并通过各种媒体收集内容健康、知识性强、文笔优美的读物,养成自觉读书的好习惯。

学会精读与浏览,养成写日记和及时摘抄积累、写读后感的习惯,广泛获取课外知识,培养自学能力,扩大知识面,完善自己的素质结构。

   3、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和科技活动。

自觉参加参观访问、调查研究等社会活动,主动承担义务劳动、公益服务等社会工作,提高文化素质,提高认识社会、分析社会的能力,提高劳动技能技巧。

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

注意课外观察,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五】教科研常规

 

 第二十七条 教学研究。

 1、学校要建立健全教研、科研组织。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科研制度,形成“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三级一线的教科研网络,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