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特教学校送教上门班工作经验交流材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59722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泗县特教学校送教上门班工作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泗县特教学校送教上门班工作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泗县特教学校送教上门班工作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泗县特教学校送教上门班工作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泗县特教学校送教上门班工作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泗县特教学校送教上门班工作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泗县特教学校送教上门班工作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泗县特教学校送教上门班工作经验交流材料.docx

《泗县特教学校送教上门班工作经验交流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泗县特教学校送教上门班工作经验交流材料.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泗县特教学校送教上门班工作经验交流材料.docx

泗县特教学校送教上门班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积极践行“零拒绝”特殊教育理念

扎实推进医教结合送教上门工作实践

泗县特殊教育学校

积极践行“零拒绝”特殊教育理念

扎实推进医教结合送教上门工作实践

——泗县特殊教育学校重度障碍学生送教上门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一、泗县特殊教育学校发展简介

泗县特殊教育学校始创于1987年,原为私立复语聋校,1994年改为公办后迁入泗城并先后更名为“聋哑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到现在已有29年办学历史,是我省改革开放以后开办最早的特殊教育机构。

先后招收了21届听障学生、3届智力落后学生,共有近千名听障学生和百名智力落后学生在校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前后有80多名听障学生考取合肥市特教中心高中部就读,并涌现出20多名大学生。

为泗县残疾人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我校适龄重度障碍学生送教上门工作简要回顾

随着国家对特殊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我校的办学条件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2013年8月学校研究决定开设培智班。

在县教体局、县残联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参与中于8月中旬开启招生报名和组织入学筛查评估工作。

由于本人2009—2011年曾在华东师大特教系“听觉言语康复科学”研究生部“在职培训中心”系统学习了障碍评估与医教结合康复知识技能,学校确定由我牵头对报名的智力落后儿童开展入学筛查评估工作。

经筛查评估,确定了24名轻、中度可教育训练的智力落后少儿入校编班授课。

筛查中,评估诊断出18名中度偏重和重度多重障碍不适宜在校就读的孩子。

考虑到这些孩子家长迫切请求学校能给个受教育康复的机会,最终决定开办一个专为适龄重度障碍儿童服务的“送教上门班”,并确定我为班主任负责这个班级的各项工作安排。

我校开启此项工作后,首先成立了送教上门工作领导小组,初步拟定了工作实施方案,确立了“定期送教上门、分期培训家长、分批到校实训、期末评估慰问、规范档案资料”等五结合工作模式。

本人接手第一届送教上门班后,办班初期的教育康复实践主要开展了如下几项工作:

1、根据入学教育筛查诊断结果,遵照医教结合综合康复体系理论,为每个学生制定出一份《家校结合个别化教育康复训练草案》。

在逐一征得家长的认同后形成正式方案。

2、订购教材、采购家教学习机。

添置必备的便携式康复器具和不同的测量评价工具,在领导的陪同下每学期分6-10次深入学生家庭开展送教上门工作。

根据学生施教需求或开展文化课教学,或开展一对一的康复训练,或将简便易行的康复技巧传授给学生家长。

每次送教结束后请家长在服务记录表上签字确认。

3、公开班主任的电话、QQ、XX网址等联络方式,随时接受学生家长的咨询和访问。

对于家长的咨询都认真答复,直到满意为止。

4、期中分批安排学生家长带着有康复需求的重度障碍学生到学校康复室接受康复训练及接受进一步的家教指导。

5、学期末会同学校领导开展慰问和进行阶段性学业及身心能力评估工作。

6、每学期结束后,及时梳理评估数据,撰写工作总结,整理图文资料入档保存。

我校在初步取得成功办班的基础上,2014年和2015年又陆续招收了两届适龄重度送教上门班学生。

送教上门班额增加到三个,送教责任教师增加到十多人。

随后学校又先后出台了多项管理职责及各项规章制度,康复技术组也根据工作需要细化了送教对象类别及施教措施,举办了多期师资培训班,另外还将重度障碍学生的个案信息、送教个别化方案、教学康复训练课时教案、送教日志及期末评价融合成一册,编辑成《送教上门工作手册》。

做到人手一册,全程体现,易于操作,便于整理归档。

两年多来,我校的送教上门工作得到了稳步发展,真正做到了积极践行“零拒绝”的特殊教育理念,2015年10月下旬,安徽省残疾工作示范县验收组到我县实地验收,在查看了我校送教上门工作资料后,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三、泗县特教学校开展送教上门工作经验总结:

(一)、适时成立专门组织机构,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

重度障碍儿童送教上门属于特殊教育外延工作模式,是利用特教学校资源及技术为不能到校接受教育的重度残疾孩子提供巡回指导性质。

怎样开展此项工作,如何组织实施,送教上门过程如何管理,已经成为领导层首先面临的问题。

因为当时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2014-2016)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还没有出台,于是我们就从健全领导机构开始,成立了泗县特教学校送教上门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小组内群策群力研究制定送教上门工作实施方案(草案),在广泛争求意见的基础上最终形成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

正是因为有了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出台了切合工作实际的实施方案,从而确保重度障碍儿童送教上门工作得以科学规范地组织起来。

(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为送教上门工作持续开展保驾护航。

随着适龄重度障碍学生的不断增加,我校送教上门学生已有55名,占学校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送教上门工作成为了我校教育康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及时间、精力的投入,师资的选任、送教对象的合理分配、工作量的核定及工作成效的考核等等,都需要不断地建章立制加以监督和保障。

于是,我校在两年多的送教上门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如:

组织职能方面的有,学校送教上门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学校医教结合康复技术指导小组工作职责。

岗位职责方面的出台了送教上门班主任工作职责;送教上门责任教师工作职责;送教上门工作流程;送教上门教师队伍管理制度;送教上门服务协议书。

评价制度方面的有重度送教上门班学生入学筛查、认定操作规程;重度障碍学生的教育评价要求及期终(期末)学生学业能力评价表等。

规范可行的一套送教上门管理制度,使得我校送教上门工作的管理和实施变得有章可循,并扎实稳步的得以推进。

(三)、推行医教结合理念,注重师资培训及技术指导。

送教上门班的教育康复对象,其个体的身心发展缺陷状况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以至于需要长期的多方面的特殊服务。

这些学生主要包括以下四大类:

1、重度智力落后并伴有身体发育迟缓或发育不良;

2、重度智力落后并伴有言语发育迟缓或言语障碍;

3、中、重度脑瘫所致的上下肢或四肢运动功能障碍;

4、中度以上情绪或行为障碍。

对于这些大多患有多重障碍的,无生活自理能力且需要长期家庭监护生存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教育康复需求项目复杂多样,且难度相当大,可以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单独的案例。

在选择施加影响措施上,“医教结合康复理念及综合康复体系”是对这些学生发展四项基本能力的优选策略。

是哪四项基本能力呢?

那就是:

①培养他们对日常生活中常见事物的认知能力;②培养他们与人简单交流沟通能力;③训练他们具有适应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④通过对其某项残存功能的康复训练,使其在某种运动技巧及站立、行走、握、拿……等肢体运动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正因为此项工作涉及的学科门类多,学情复杂,施教措施纷繁,开展起来确有一定的难度,于是学校就利用暑期和平时的政治业务学习之机,开办了多期送教上门责任教师业务培训班。

课程以认知残疾类别、剖析致残原因、解读施教方式方法及传授简单易行的康复训练技能为重点,深入浅出,讲练结合,从而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平时还根据责任老师在送教过程中反馈上来的疑难案例,及时召开康复技术指导组会议加以研究解决。

把专业性强的事务交给技术指导小组处理,将易于推广实施的措施方法传授给责任教师,并在实施过程中及时研究解决疑难问题,从而保证了送教上门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下去。

(四)、建立规范的台账,注重档案管理。

适龄重度障碍送教上门班工作已被国家《特教提升计划(2014-2016)》所肯定。

这项工作因为学生不在校,工作方式、工作进程、成效都抓不着,看不见,所以一定要做好活动材料整理归档工作。

以便从图文或视频资料上显示出工作轨迹,让这项惠民利校的好事得以扎实稳步而长期地开展下去。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摸索,我校形成了一整套档案体系,其基础档案目录如下:

1、组织领导(1盒)

内容包括:

①、学校送教上门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工作职责;

②、每学年的送教上门工作实施方案;

③、学校医教结合康复技术指导小组及其工作职责;

④、学校关于送教上门工作的工作部署会议记录;

⑤、学校关于送教上门经费保障材料。

⑥、各项工作总结。

2、规章制度(1盒)内容包括:

①、各项岗位职责;

②、评估、评价制度。

3、班务工作(3盒)

主要包括:

①、班务管理工作;②、教育诊断评价;③、教育康复训练

4、学生档案若干盒。

(根据班级人数而定,相当于学生成长记录袋)档案内依次放入:

①、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

②、入学测试评估登记表(副本);③、家-校个别化教育康复训练方案(逐学年的《方案》副本依次放入);④、《送教上门工作手册》(每学期一本放入).

以上档案体系是根据我校送教上门工作实际而设立的,以后我校将根据送教上门工作的发展需要,不断丰富添加使其更加科学、规范、完备。

由于我校聋生教育、轻中度智力落后学生教育和适龄重度障碍送教上门康复教育多头并进,在校生由三年前的五十多人,现在发展到了近一百五十人。

特殊教育服务方式也由内向服务转向了外向服务,超前适应了当今特殊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实践证明:

特殊教育学校只要依靠自身的专业技术和康复训练服务优势,为加快特殊教育发展,推进全纳教育,促进特殊教育大发展指日可待。

四、对今后的工作展望和建议

1、今后,我校将进一步完善送教上门工作体制和机制,让此项惠民工程得以扎实推进。

甚至再延伸至在普教学校里随班就读的轻度智力落后学生的巡回指导,让更多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少儿受到全方位特教关注。

2、不断学习医教结合教育康复技术,从技术层面提升送教上门服务质量。

让送教上门工作的含金量更高,让重度障碍学生真正得到优势项的教育影响和自身障碍类别的康复训练。

从而尽我们所能地发展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改善其身心残障状况。

3、由于我县教育、财政等部门在送教上门工作经费列支、各项补助费发放标准确定等问题上存在着政策性瓶颈问题,很大地影响了送教上门工作稳步推进。

我们建议提请市级教育、残联、卫生、财政等相关涉残管理部门联合出台送教上门工作指导性文件,为县区级特殊教育机构推进此项工作扫除政策壁垒。

百尺竿头需进步,奉献爱心育重残。

顶风冒雪迎难上,彰显善义竟风流!

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为这些重度残障儿童送去生命延续的希望。

此举善哉,此事将功德无量!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