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公众参与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0601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奥运会公众参与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北京奥运会公众参与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北京奥运会公众参与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北京奥运会公众参与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北京奥运会公众参与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北京奥运会公众参与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北京奥运会公众参与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北京奥运会公众参与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北京奥运会公众参与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北京奥运会公众参与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北京奥运会公众参与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北京奥运会公众参与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北京奥运会公众参与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北京奥运会公众参与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北京奥运会公众参与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奥运会公众参与Word文件下载.docx

《北京奥运会公众参与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奥运会公众参与Word文件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奥运会公众参与Word文件下载.docx

  如果说为“世博号”设计喷涂方案专业性比较强,普通人群参与门槛较高的话,那为世博中国馆取名则掀起了一波吸引公众参与的高潮。

数以万计的民众通过世博网站、个人博客、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多种方式为中国馆取名,备选名更高达11万个。

大平台、红鼎、红碗、大红斗、小红裙、天下鼎升、华夏宝鼎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名字不仅简单、形象、易记,更表达了公众对2010年上海世博的关注和期待,更有一份对亲身参与世博建设进程的渴望和踊跃。

  要使上海世博会成为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没有公众的支持和参与是不可想像的。

主办方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筹办过程众多环节上,都注意提升公众参与热情,努力挖掘群众的智慧。

因为公众的参与热情和智慧不仅难能可贵,更能影响社会发展、推动社会进程。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赛会志愿者总数约10万人,城市志愿者总数约为40万人,社会志愿者总数约为100万人,如此多的志愿者服务奥运会参与奥运会,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公众的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之强、参与热情之高。

在筹办上海世博会的过程中也是如此。

胡锦涛总书记说要“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来办好上海世博会。

我认为,从公开为“世博号”征集方案到为中国馆取名等一系列活动,都体现了这一原则和精神。

  公众广泛参与公共事务,就自然生出一种主人翁的感觉,就会用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公共事务;

也能体会到世博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更与自身利益休戚相关,那全社会的参与热情就会更加高涨,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公众的积极性,为办好世博献计献策。

而让越来越多的人在世博会上迸发出创新和智慧的火花,体验更多的成就与欣喜,上海世博的理念才能更加深入人心、传承下去。

  公共事务,公众参与,这不仅是办好奥运、世博的必然之举,也是文明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

我想,这很可能是奥运、世博将给我们留下的最为宝贵的财富了。

世博园只有公共交通才能“近身”

张建宇谈上海世博绿色出行:

除了完善基础设施、实行交通管制,公众参与意识是最大挑战

人民网上海频道12月17日消息:

10月13日,上海市环境保护局、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美国环保协会共同发起世博绿色出行项目,并发布《世博绿色出行指南》,为践行绿色出行、实现低碳世博提供指导和参考。

随着上海世博会的日益临近、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召开,世博绿色出行项目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如何才能让世博绿色出行从纸上的建议转化为公众的实际行动?

记者近日电话采访了美国环保协会中国项目负责人张建宇。

张建宇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推广绿色出行理念。

他告诉记者,根据他多年的经验,要把绿色出行从理论转化为实际,需要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最关键一环:

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需要改善城市公共交通、加强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

”张建宇表示,这也是推广绿色出行最关键的一环,也是需要花最大力气去建设的。

“我们倡导公众乘坐公共交通出行,但如果现有的公共交通很不方便,比如公交车班次太少、地铁太拥挤等,人们当然不愿意选择公共交通。

  针对世博绿色出行项目,张建宇评论说:

“比如,我们在《世博绿色出行指南》里提到,鼓励世博会工作人员、参展人员采用公交专线等较为环保的方式出行。

但在现阶段,这是不现实的,因为世博局周边的公交系统正在建设当中,还不太完善,不可能要求世博局工作人员每天都走路上下班。

  他告诉记者,在这种情况下,上海世博局采用了“碳中和”的方式践行绿色出行。

“碳中和是指计算出自己日常活动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个人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由他们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

世博局工作人员今年在辰山植物园种植了一片‘绿色出行林’,用以抵消工作期间产生的碳排放。

  最大的挑战:

公众参与意识

  “其次是政府的管制措施,比如北京奥运会期间实施的单双号限行和上海的车牌拍卖等手段。

”张建宇表示,政府的管制能够迫使公众感到开车不是一件方便的事,从而改用公共交通。

  他告诉记者,上海世博会期间,只有公交车能开到世博园区周围,这就是一种很有效的政府管制措施。

“如果自己开车的话,只能把车开到一个比较远的地方,再换乘公交,否则就要步行很远,这就迫使大家乘公交、坐轨交来看世博。

  与基础设施建设、政府管制相比,公众的绿色出行意识在张建宇看来,是最大的挑战,也是世博绿色出行项目办公室的工作重点。

“也就是说,在有了完善的公共交通后,人们愿不愿意主动放弃开车,选择更为绿色的出行方式。

  张建宇表示,要使绿色出行的理念深入人心,一方面,需要加大对绿色出行的宣传力度。

另一方面,也需要为公众的绿色出行提供便利。

“比如,奥运期间,北京企业向员工发放了一定数量的公交卡,鼓励大家乘坐公共交通。

  绿色出行让“后世博时代”也受益

  张建宇最后补充说,之所以说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的,还因为它是最持久的。

世博会结束之后,这些基础设施也是一笔宝贵的“绿色遗产”,有助于让“绿色出行”在“后世博时代”继续盛行。

  他表示,提倡绿色出行,并不是要鼓励生活倒退,鼓励大家都步行,而是强调一种改变,强调在可行的情况下改变出行方式,而个人的改变将给整个世界带来变化。

而对于世博会后可能出现的反弹,张建宇表示,“一点反弹也没有是不现实的。

但上海世博会是一次难得的践行机会,让我们可以尝试许多以前没有机会尝试的事情,‘绿色出行’正是其中之一。

而只要被证明是好的东西,肯定会在上海这座城市里生根发芽。

  消息来源:

新闻晨报 

 

作者:

钟子娟

“鸟巢一代”给“海宝一代”的启示

2010-01-2204:

50:

00 来源:

解放网-解放日报(上海)

“世界在你眼前,我们在你身边。

”这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志愿者的口号,自从2009年5月世博志愿者报名工作启动以来,截至目前,报名人数已突破61万人。

再过99天,他们将投身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博会,展示这座城市最美的微笑。

这股席卷全城的热潮,使我们想起2008年,在21世纪初的另一场盛会中,170万名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在遵循国际惯例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进行实践创新,“鸟巢一代”和“北京模式”,令世界印象深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世博会倒计时100天前夕,记者来到北京,采访了“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成果转化研究课题组”负责人之一、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张晓红,深入了解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大型活动志愿者工作的价值和经验,展望和建议世博会志愿者工作。

“中国特色”与“国际惯例”相结合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充分借鉴历届奥运会志愿者工作的有益经验,以开放自信的胸怀引进和吸收国际通行的思想观念、方式方法和运行机制,如:

制定和发布赛会志愿者的报名条件、工作保障、激励措施和岗位运行等通用政策;

开通网络报名系统,作为接受申请人报名的必要渠道之一;

积极吸纳国际友人参与奥运志愿服务,接受国际志愿服务机构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接受相关国际机构对奥运会志愿服务的考察和评估,并引进了众多合作项目等。

在“加强国际合作”的同时,“北京模式”坚持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践行人文奥运理念,提升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服务水平,推进我国志愿服务事业。

点评

张晓红:

西方发达国家的志愿者活动比较成熟,并形成了丰富的经验,这些惯例和经验为我们提供了众多参考,使我们在具体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更快地与服务对象尤其是西方客人彼此理解和互动交融。

当然,我们也要承认国情和文化的差异。

比如,国外志愿者的招募一般都是针对个体,组织和管理都比较松散,但在我国,虽然民众的参与热情很高,但专业的志愿理念和志愿服务在民众中的认同感还不是很强,如果人员分布太散,工作就很难顺利开展。

在一系列具体的活动中,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在借鉴的基础上创新,摸着石头过河。

坚持全民广泛参与

北京奥运会24个竞赛场馆群、15个非竞赛场馆、23个独立训练场馆分布在北京的八个城区和两个郊区,地点较为分散,环境也十分复杂。

为了给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国内外媒体记者、观众、游客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数量达到了历史性的170万,包括远超以往各届奥运会的10万赛会志愿者,以及在奥运场馆外围及其它城市重点区域设立的岗位上开展服务的40万城市志愿者,在社会公共场所服务于社会秩序维护、赛场文明宣传、和谐环境创建等领域的100万社会志愿者,在比赛前引导观众为运动员加油、营造良好观赛氛围的20万拉拉队志愿者。

后三个志愿者项目,为北京的首创。

上海世博会会期长达184天,跨越春、夏、秋三季,需要的志愿者工作量巨大。

可以借鉴北京的做法,在世博园区服务的志愿者之外,设立城市志愿者和社会志愿者项目,既可按轻重缓急满足不同的志愿工作需求,也可满足民众热情参与的愿望,使志愿服务成为全民参与世博、提升素质的重要方式,同时借世博会之机为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留下固定的和常态化的志愿服务队伍。

另外,鉴于世博会的周期和持续时间远甚于奥运会,可对志愿者的作息表进行统计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轮班安排。

发挥枢纽型组织的力量

中国政府具有强大的公信力和资源动员能力,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展开最广泛的社会动员,为志愿服务提供保障和支持。

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中,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北京志愿者协会)是最高管理机构,履行奥运志愿服务工作的总体统筹、统一指挥和综合协调职责,其办公室设在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团组织充分发挥体制优势,最大限度整合资源,展开最广泛的社会动员,推进各部门、各系统、各领域建立各级各类志愿者组织,形成覆盖全市的志愿服务组织网络,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

由于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中的突出贡献,北京志愿者协会被授予“联合国卓越志愿服务组织奖”。

政府的全力支持,这是中国的优势。

但社会公众参与志愿服务需要借助平台,这个平台主要来自于社区和志愿者组织。

奥运会志愿工作的经验表明,志愿者组织因其灵活的参与形式、特有的公益性质、丰富多彩的价值取向等,已成为动员公众参与盛会的重要载体,并与政府和社会形成良性的互动。

在世博会期间,建议上海的志愿者工作吸纳更多的资源,走进大学、工厂、社区……依托团委、妇联等组织,结合非营利公益团体,为更多的基层志愿者组织敞开大门,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更大的舞台,共同做好世博会的志愿者工作。

深化高校在志愿者工作中的作用

作为志愿者的主要来源单位,北京各高校积极协调教学、后勤、学生工作等相关部门,在志愿者的招募、选拔、培训、管理和保障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并通过场馆对接的方式,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提供了高质量的服务。

同时,高校借助承担志愿者工作的机会,积极引导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实现育人的目标。

实践证明,馆校对接机制在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是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的一大亮点。

在奥运会之后,北京学习西方国家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的经验,在高校教育中继续推行青年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使志愿服务理念贯穿到学校教育之中,成为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场馆主要建在高校校园内或校园周边,通过场馆对接的方式,年轻的“80后”大学生承担了赛会志愿者的主体工作,他们的表现给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从而创造了一个新的名词:

“鸟巢一代”。

高校的人力资源优势和后勤保障优势,功不可没。

在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北京各高校志愿者工作的运行模式是“以竞赛为中心,以场馆为基础,以属地为保障”这一基本运行模式,上海世博会同样可以借鉴,以场馆和多姿多彩的主题活动为基础进行管片划分,由各个高校分头组织管理志愿者工作。

培养骨干,注重保障和激励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对志愿者的培训包括通用培训、专业培训、场馆培训和岗位培训在内的“四类培训”,并通过定期举办“冬训营”、“春训营”等封闭集训、实践训练、实践演练,培养了4000名骨干志愿者。

北京奥运会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对志愿者进行保障和激励,为赛会志愿者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和奖励,包括身份注册卡、工作制服装备、工作期间的餐饮、市内特定区间的免费公共交通服务,专门研制发放“志愿者清暑凉茶”,发放志愿者纪念徽章、微笑圈等。

各场馆团队根据自身运行的特点,设计个性化的保障和激励措施,如建立“志愿者之家”,为志愿者提供温馨的服务,给志愿者以归属感。

多层次、多角度、针对性是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培训工作的特点,志愿者部成立了16个专家课题组参与通用培训,并由10个专业项目组牵头专业培训,还建立了培训基地,开通志愿者远程培训测试系统。

在会后的反馈调查中,志愿者对由业务经理指导的实践训练满意度最高,这点值得上海世博会继续探索。

世博会持续时间长,如何令志愿者的工作不断得到有效的激励,将是志愿者工作成功的关键之一,对此可以开展多种活动,原则是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志愿者的付出,同时也要注重年轻人的特点,善于了解他们的动机,与不同志愿者的专业结合起来,制定相应的激励计划。

传播微笑理念,弘扬志愿精神

根据调查表明,除了因为“奥运志愿者的服务质量高”和“志愿者的自身素质高”之外,还有近一半的受访者认为奥运志愿服务的成功得益于奥组委强大的宣传攻势。

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北京志愿者通过征集选出了自己的主题口号“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并通过开展“微笑北京”主题活动,使微笑成为北京的城市表情,使志愿服务理念深入人心。

与此同时,北京还进行了志愿者主题歌曲评选、志愿者手记、志愿者故事征集以及大型晚会等活动,推出奥运志愿“微笑圈”、“北京十大志愿者”评选等,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宣传活动,面向社会公众,宣传志愿精神和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的意义,介绍奥运志愿者工作进展情况,提高社会公众知晓率和支持力度,树立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的良好形象,营造奥运会志愿服务的良好社会氛围。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吸引了全球媒体的关注,一个很重要的经验是主动做好信息发布与媒体沟通工作,比如在奥组委官方网站开通了志愿者频道,以及开通志愿北京网站,依托北京青年报编发《志愿者》杂志,刊发志愿者消息,刊登志愿者手记,及时上传一线志愿者信息,为媒体提供线索。

同时深入挖掘了一批志愿者典型,以点带面宣传展示志愿者风采。

在宣传工作中,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主题很有必要,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结合东方文化的特点,最后形成了“微笑北京”的品牌,使志愿者的微笑成为北京最好的名片。

世博会志愿者的口号是“世界在你眼前,我们在你身边”,在实际工作中,也需要一系列的理论研究和宣传活动,形成品牌,不断加深公众的印象。

尤莼洁

(来源:

解放日报)

李繁杰:

北京奥运会的公共外交解读与启示

核心提示: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标志性事件,是中国崛起进程中一笔宝贵的经验财富。

北京奥运会对中国借助国际盛事大舞台开展好公共外交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后奥运时代,中国在开展公共外交时需处理好六对关系:

谦虚谨慎与积极进取的关系,国内与国际因素交织互动的关系,中国与大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国家利益与国际责任的关系,政府与民间外交关系,国力积蓄与国家形象建设的关系。

北京奥运会虽已过去一年多,但有待认真总结的经验仍然很多。

由于中国广大民众和志愿者的积极参与,国际奥委会和各国政府、运动员、教练员、新闻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一次全世界的体育盛会,也作为一次中外交流合作的盛事载入了史册。

本文侧重从公共外交的角度,梳理了北京奥运会的作用与影响,并对进一步开展好公共外交提出一些建议。

中国成功主办奥运会在公共外交上的意义

中国公共外交的首倡者和实践者——中国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先生认为,公共外交是指在国际社会提高本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提升本国形象的国际交流活动。

公共外交的重点在于改善民间的感情,扩大对本国的友好人群和提升好感度。

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中国的公共外交来说,北京奥运会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一、北京奥运会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

无论参赛国家、运动员人数,还是来华观赛各国领导人人数,北京奥运会都创造奥运历史之最。

奥运会开闭幕式之美轮美奂、赛会组织之严谨周密、中华文化之博大深厚都给国际社会留下了深刻印象。

北京奥运会为世界近距离接触、了解中国提供了一个绝佳舞台,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清醒认识到中国崛起是不争的事实、中国的发展进程难以阻挡,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建设成就由衷敬佩、希望学习借鉴中国发展经验的声音上升。

中国成为奥运后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二、北京奥运会向世界集中展示了中国国力和“中国模式”。

中国模式并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样板,而是中国根据时代潮流和本国国情不断完善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国家形态。

中国在北京奥运会主赛场鸟巢、水立方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巨大投入、中国超强的动员和组织能力、中国民众高度的爱国热情和纪律观念,都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特别是在临近奥运会开幕还不到3个月,中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震撼全国、震惊世界的大地震,造成当地大量人员财产损失。

在这样突发的巨大灾难面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体中国人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有条不紊地战胜了地震灾害,同时确保了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这在奥运史上是极其罕见的。

其后,国际社会普遍担心“后奥运经济”将出现下滑,中国又奇迹般地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世界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实现了2009年8.7%的经济增长,成为世界经济亮点。

北京奥运会后,中国模式给人们带来的启示和价值引起世界持久的思考。

三、北京奥运会极大地提升了中国民众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

北京奥运会对中国民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三个层次:

一是外部策划的一些负面事件激发了民众的国家认同和民族意识。

2008年的拉萨“3•14”事件和奥运火炬境外传递风波,被视为北京奥运会筹办中的一段不和谐的插曲。

但这些负面事件激发起中国民众,尤其是海外华侨华人空前强大的团结信念和凝聚力,民众层面反击的强大意志和声浪使很多对华不友好甚至敌视者向中国施压的图谋落空。

二是民众的广泛参与为奥运成功提供了强有力的民意支持与保障。

奥运组织过程将中国民众紧紧凝聚起来,中国普通百姓的参与热情与奉献意识空前强烈,“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蔚然成风,近200万城市志愿者自信的微笑成为北京乃至中国最好的名片,中国青年一代的朝气蓬勃与爱国热情尤其令外国观赛者动容。

三是北京奥运会的完美谢幕使中国百年奥运梦想得以实现,这对全体中国人是一个莫大的鼓舞和激励,是中华民族和全体中国民众近代以来对“成功”的一次切身体验。

中国民众的民族自豪感、国家意识和国家认同进一步增强。

从此意义上讲,这是北京奥运会留给中国的最大一笔精神财富。

四、北京“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的实现,大大提升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公共外交靠的主要是软实力。

北京奥运会在绿色奥运方面成果显著,不仅北京的空气质量有了明显改观,而且北京和全国主要城市为迎接奥运都整顿了市容市貌,改善了旅店卫生,提高了食品安全质量,增强了全民保护环境的意识。

而这一切成就的取得,与中国努力运用当今世界最现代、科技含量最高的手段和力量举办北京奥运密不可分。

在人文奥运方面,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特别强调以人为本。

从硬件设计施工,到软件服务,都把包括世界各国代表团、观众、转播报道放在优先位置,充分体现对人的尊重与关爱。

为接待好外宾,包括北京等全国有关城市的出租车司机、街道社区退休大妈都学习“奥运英语”,希望能为奥运尽力。

从北京机场“北京欢迎你”的福娃,到奥运会开幕式的礼花,人民友好的态度、周到的服务、精美的饮食、精彩的节目和欢迎的笑脸,充分显示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魅力。

北京奥运会对中国开展公共外交的几点启示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不仅成就了一时的辉煌,还为中国开展公共外交留下许多重要的启示:

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公共外交也要以国家发展和国家实力做后盾。

北京奥运会的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正确政策与发展成就。

从1978年至2007年,中国GDP由“3645亿元增长到24.95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

”“中国用30年的时间,走了美国120年的道路。

”面对2008年国际金融经济危机,中国及时果断出台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实现经济逆势快速增长。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文化繁荣,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强大的综合国力与和谐稳定的社会政治局面为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二、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公共外交也必须突出一个“和”字。

北京奥运会的巨大成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推行对内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对外开放、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内外政策的重大胜利。

奥运会开幕式表演中,一个“和”字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精髓所在,给世界留下了深刻的“中国印”。

中国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同时,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也符合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的国家利益所在,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公共外交的基础所在。

三、准确把握国情定位,不断适应国家发展的新要求,公共外交需要把握机遇登上国际活动的大舞台。

北京奥运会是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展示民族精神、民族意志和民族力量的重要舞台。

中国因素成为国际关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当今世界,没有中国参与和贡献,无论是气候变化、能源资源、环境保护,还是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等问题都难以解决。

中国需要认识并适应这一变化,积极调整心态和角色定位,妥善应对。

面对国际上的不同主张甚至是误解,中国人要有包容的本事、真诚的态度、得体的应对,这就是公共外交。

四、注重舆论引导和公众参与,大力提升国家软实力的覆盖面与渗透力,公共外交需要普通民众的广泛参与。

北京奥运会地成功使国家影响力、亲和力与感召力等软实力进一步增强。

这些变化不是仅仅靠经济、科技、军事力量及人力、资源等硬实力的积蓄所能达到的。

在奥运会筹办中,中国更加注重舆论媒体引导工作,除了为国内外媒体提供一流的硬件条件和设施外,中国还出台在华境外新闻机构和记者采访等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