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陕西省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B 解析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60785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37.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陕西省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B 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陕西省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B 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陕西省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B 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陕西省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B 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陕西省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B 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学年陕西省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B 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学年陕西省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B 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学年陕西省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B 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学年陕西省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B 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学年陕西省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B 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学年陕西省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B 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学年陕西省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B 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学年陕西省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B 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学年陕西省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B 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陕西省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B 解析版.docx

《学年陕西省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B 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陕西省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B 解析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陕西省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B 解析版.docx

学年陕西省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B解析版

2017-2018学年陕西省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B)解析版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共60分)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有机物属于烃的是()

A.CH4B.CCl4C.C2H5OHD.CH3COOH

【答案】A

2.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2CH4

C2H4+2H2B.H2+Cl2═2HCl

C.C2H5Cl+Cl2

C2H4Cl2+HClD.CH4+2O2

CO2+2H2O

【答案】C

【解析】A.2CH4

C2H4+2H2属于分解反应,选项A不选;B.H2+Cl2═2HCl属于化合反应,选项B不选;C.C2H5Cl+Cl2

C2H4Cl2+HCl属于取代反应,选项C选;D.CH4+2O2

CO2+2H2O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选项D不选。

答案选C。

3.下列有机物中,属于芳香烃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正确答案:

B

4.化学需要借助化学语言来描述。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乙炔的结构式:

H-C≡C-HB.氢氧化钠的电子式:

C.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D.乙烯的实验式为:

CH2=CH2

【答案】A

【解析】A.乙炔的结构式为:

H-C≡C-H,选项A正确;B.氢氧化钠的电子式为:

,选项B错误;C.氯原子比碳原子大,碳原子比氢原子大,

应该是四氯化碳分子的球棍模型,选项C错误;D.乙烯的实验式为:

CH2,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5.下列物质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

A.乙烷B.苯C.甲烷D.乙烯

【答案】D

【解析】饱和的烷烃如甲烷、乙烷等不能使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苯没有典型的双键的性质,所以也不能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只有乙烯的分子中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所以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选项选D。

6.下列仪器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  )

A.

三脚架B.

酸式滴定管

C.

长颈漏斗D.

蒸发皿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A.图为泥三角,故A错误;B.图为酸式滴定管,故B正确;C.图为分液漏斗,故C错误;D.图为坩埚,故D错误,故选B。

考点:

考查常用仪器的命名

7.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H2S

2H++S2-B.NaHCO3

Na++H++CO32—

C.NaHSO4===Na++H++SO42—D.HF===H++F-

【答案】C

【解析】多元弱酸的电离应该分步进行,所以选项A错误。

碳酸氢钠应该在溶液中完全电离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选项B错误。

硫酸氢钠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为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选项C正确。

HF是弱酸,属于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应该发生可逆电离,得到氢离子和氟离子,所以选项D错误。

点睛:

强电解质的电离是不可逆的,所以使用“=”连接。

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可逆的,所以用“

”连接,同时注意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而多元弱碱的电离是一步完成的。

8.某烃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5.7%,则该烃是(  )

A.甲烷B.乙烯C.苯D.乙炔

【答案】B

【解析】某烃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5.7%,则该烃的碳氢原子个数比为:

=1:

2。

A.甲烷的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

4,选项A不符合;B.乙烯的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

2,选项B符合;C.苯的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

1,选项A不符合;D.乙炔的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

1,选项A不符合。

答案选B。

9.下列中的物质,没有固定沸点的是(  )

A.聚乙烯B.甲烷C.苯D.乙烯

【答案】A

【解析】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混合物没有固定的沸点。

甲烷、苯、乙烯都是纯净物,有固定的沸点,聚乙烯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沸点,答案选A。

10.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

A.C2H4B.CO2C.CH4D.C6H6

【答案】C

【解析】A、乙烯具有平面型结构,所有原子在同一个平面,选项A不符合;B、CO2三个原子在同一直线上,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内,选项B不符合;C、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因此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选项C符合;D、苯是平面结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内,选项D不符合。

答案选C。

11.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乙烯使溴水褪色B.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

C.苯和液溴在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D.点燃乙烯出现黑烟

【答案】A

【解析】A.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1,2-二溴乙烷,选项A正确;B.甲烷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选项B错误;C.苯和液溴在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溴苯,为取代反应,选项C错误;D.点燃乙烯出现黑烟,是乙烯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12.下列有机化合物有顺反异构体的是(  )

A.CH3CH3B.CH2=CH2C.CH3CH=CHCH3D.CH3CH=CH2

【答案】C

【解析】存在顺反异构体的条件为:

(1)分子中至少有一个键不能自由旋转(否则将变成另外一种分子);

(2)双键上同一碳上不能有相同的基团;则A.CH3CH3无双键,不存在顺反异构,A错误;B.CH2=CH2中两个氢连在同一个双键碳上,不存在顺反异构,B错误;C.CH3CH=CHCH3双键上同一碳上都连不相同的基团:

甲基和氢原子,存在顺反异构,C正确;D.CH3CH=CH2中两个氢连在同一个双键碳上,不存在顺反异构,D错误;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考查顺反异构,掌握存在顺反异构体的存在条件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注意烷烃分子中一定不存在顺反异构体。

13.等质量的下列有机物完全燃烧,消耗O2最多的是(  )

A.CH4B.CH3CH3C.C3H8D.C5H12

【答案】A

【解析】等质量的烃燃烧,耗氧量取决于H%,H%越大耗氧量越大,A.CH4中N(C):

N(H)=1:

4;B.CH3CH3中N(C):

N(H)=1:

2;C.C3H8中N(C):

N(H)=1:

2.7;

D.C5H12中N(C):

N(H)=1:

2.4;故甲烷中H的质量分数最大,相同质量甲烷的耗氧量最大,答案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烃燃烧耗氧量的判断,注意根据相同质量的C、H消耗氧气的质量确定H的质量分数越大,耗氧量越大,注意对规律的理解掌握。

等质量的烃燃烧,耗氧量取决于H%,H%越大耗氧量越大,据此判断。

14.某单烯烃与H2加成后的产物是:

,则该单烯烃的结构式可能有(  )

A.2种B.3种C.4种D.5种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烯烃和氢气加成后,原来形成双键的碳原子上至少有一个氢原子,将分子中的碳原子编号,

,则1、2或2、3或2、4或3、5之间都可以形成碳碳双键,但1、2和2、4之间是相同的结构,故总共有3种烯烃。

答案选B。

考点:

考查烯烃的性质

15.制取一氯乙烷,采用的最佳方法是(  )

A.乙烷和氯气取代反应B.乙烯和氯气加成反应

C.乙烷和HCl作用D.乙烯和HCl加成反应

【答案】D

【解析】试题解析:

乙烷和氯气反应:

CH3CH3+Cl2→CH3CH2Cl+HCl,该反应有杂质HCl生成,不符合原子经济的理念,故A错误;乙烯和氯气反应:

CH2═CH2+Cl2→CH2ClCH2Cl,产物是二氯乙烷不是氯乙烷,故B错误;乙烷和氯化氢不反应,故C错误;乙烯和氯化氢反应:

CH2═CH2+HCl→CH3CH2Cl,生成物只有氯乙烷,符合原子经济理念,故D正确.

考点:

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

16.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

A.2,2-二甲基戊烷B.1-甲基丙烷C.2-乙基戊烷D.2-甲基-3-丁烯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A.主链5个碳原子,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得到此有机物的名称2,2-二甲基戊烷,故A正确;B.烷烃命名时,要选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故此物质的主链上有4个碳原子,为丁烷,故B错误;C.烷烃命名时,要选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正确的名称为2─甲基己烷,故C错误;D.烯烃命名时要从最靠近双键的一端编号,则为3-甲基-1-丁烯,故D错误;答案为A。

【考点定位】考查有机物的命名

【名师点晴】判断有机物的命名是否正确或对有机物进行命名,其核心是准确理解命名规范:

(1)烷烃命名原则:

①长-----选最长碳链为主链;②多-----遇等长碳链时,支链最多为主链;③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④小-----支链编号之和最小.看下面结构简式,从右端或左端看,均符合“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的原则;⑤简-----两取代基距离主链两端等距离时,从简单取代基开始编号.如取代基不同,就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

(2)有机物的名称书写要规范。

17.下列烷烃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一氯代烃的是(  )

A.CH3CH2CH3B.

C.

D.

【答案】C

【解析】A、CH3CH2CH3有两种氢原子,所以一氯代烃有2种,选项A错误;B、

中的三个甲基相同,则有两种氢原子,所以一氯代烃有2种,选项B错误;C、

中的四个甲基相同,则有1种氢原子,所以一氯代烃有1种,选项C正确;D、

中左边的两个甲基相同,则有四种氢原子,所以一氯代烃有4种,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同分异构体的判断,难度不大,会确定烷烃的对称中心找出等效氢原子是解本题的关键。

先确定烷烃的对称中心,即找出等效的氢原子,再根据先中心后外围的原则,将氯原子逐一去代替氢原子,有几种氢原子就有几种一氯代烃。

18.

与等物质的量的Br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产物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与等物质的量的Br2可以发生两种1,2-加成,生成

与等物质的量的Br2还可以发生1,4-加成,生成

所以B正确。

19.苯环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单键与碳碳双键的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的是(  )

①苯不能通过化学反应使溴水褪色

②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③苯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④经测定,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

⑤经测定,苯环上碳碳键的键长相等,都是1.40×10-10m

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③D.①②

【答案】A

【解析】①苯不因化学变化而使溴水褪色,说明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可以证明苯环结构中不存在C-C单键与C=C双键的交替结构,故①正确;②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可以证明苯环结构中不存在C-C单键与C=C双键的交替结构,故②正确;③苯能在一定条件下跟H2加成生成环己烷,发生加成反应是双键具有的性质,不能证明苯环结构中不存在C-C单键与C=C双键的交替结构,故③错误;④如果是单双键交替结构,邻二甲苯的结构有两种,一种是两个甲基夹C-C,另一种是两个甲基夹C=C.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说明苯环结构中的化学键只有一种,不存在C-C单键与C=C双键的交替结构,故④正确;⑤苯环上碳碳键的键长相等,说明苯环结构中的化学键只有一种,不存在C-C单键与C=C双键的交替结构,故⑤正确。

所以①②④⑤可以作为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排列结构的证据。

答案选A。

20.充分燃烧0.1mol气态烃A,在标准状况下生成4.48LCO2和0.3molH2O,则烃A是(  )

A.C4H6B.C2H2C.C2H4D.C2H6

【答案】D

【解析】标准状况下生成4.48LCO2的物质的量=

=0.2mol,0.3molH2O,故烃A分子中N(C)=

=2,N(H)=

=6,故烃A的分子式为C2H6,答案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分子式的计算,难度不大,注意掌握根据原子守恒进行计算确定。

根据n=

计算水的物质的量,根据n=

计算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再利用原子守恒计算烃A的分子式。

第II卷(共40分)

二、填空题(40分)

21.有下列几组物质或微粒:

A.11H和21HB.甲烷和乙烷C.金刚石、石墨和C60

D.丁烷和异丁烷E.

其中:

(1)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填字母编号,下同)

(2)属于同位素的是______;

(3)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

(4)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________;

(5)属于同系物的是_________。

【答案】

(1).D

(2).A(3).C(4).E(5).B

【解析】A.11H和21H质子数都为1,中子数不同,是氢元素的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B.甲烷和乙烷都属于烷烃,分子组成上相差1个CH2原子团,互为同系物;C.金刚石、石墨和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D.丁烷和异丁烷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E.

具有相同的碳原子数,且结构相同,为同一种物质;故答案为:

(1).D;

(2).A;(3).C;(4).E;(5).B。

22.A~G是几种烃的分子球棍模型(如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含碳量最高的气态烃是________(填字母)。

(2)E的一氯取代物同分异构有_______种。

(3)一卤代物种类最多的是________(填写字母)。

(4)能够与Br2发生加成反应的两种气态烃是________(填写字母)。

(5)写出C的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2(3).G(4).CD(5).略

【解析】由球棍模型可知A为甲烷,B为乙烷,C为乙烯,D为乙炔,E为丙烷,F为苯,G为甲苯。

(1)常温下含碳量最高的气态烃是为乙炔,答案选D;

(2)E为丙烷,分子中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下的氢,故一氯取代物同分异构有2种;(3)以上各种烃中具有不同化学环境下的氢原子的种类分别有1、1、1、1、2、1、4,故一卤代物种类最多的是甲苯,答案选G;(4)气态烃乙烯含有碳碳双键、乙炔含有碳碳叁键,均能够与Br2发生加成反应,答案选CD;(5)C为乙烯,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CH2=CH2

23.Ⅰ.下图是研究甲烷与氯气反应的实验装置图。

(1)CCl4的电子式:

________________。

(2)二氯甲烷_____________同分异构体(填“有”或“没有”)。

(3)请完成一氯甲烷与氯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3Cl+Cl2

________+HCl,该反应属于反应_________(填有机反应类型)。

Ⅱ.(4)写出下列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①2,2﹣二甲基戊烷:

_____________

②3﹣甲基﹣1﹣丁烯: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没有(3).CH2Cl2(4).取代反应(5).CH3C(CH3)2CH2CH2CH3(6).CH2=C(CH3)CH2CH3

【解析】

(1)CCl4的电子式为:

(2)因为甲烷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所以二氯甲烷没有同分异构体;(3)一氯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二氯甲烷和氯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3Cl+Cl2

CH2Cl2+HCl;(4)①2,2﹣二甲基戊烷,主链为戊烷,在2号C上含有2个甲基,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CH3C(CH3)2CH2CH2CH3;②3﹣甲基﹣1﹣丁烯主链为丁烯,碳碳双键在1号C,在3号C上含有1个甲基,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CH2=C(CH3)CH2CH3。

24.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CO2(g)+H2(g)

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为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下列说法中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V正(H2)=V逆(H2)

E、单位时间内生成CO2的分子数与生成H2O的分子数相等

(4)某温度下,各物质的平衡浓度符合下式:

c(CO2)×c(H2)=c(CO)×c(H2O),试判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__℃。

【答案】

(1).略

(2).吸热(3).AC(4).830

【解析】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2)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增大,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移动,所以正反应方向是吸热反应; (3)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再发生变化。

A.该反应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不变,无论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容器中压强始终不变,选项A选;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时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选项B不选;C、所有反应物均为气体,反应在恒容条件下进行,故密度始终保持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选项C选;D.V正(H2)=V逆(H2),同一物质表示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选项D不选;E.单位时间内生成CO2的分子数与生成H2O的分子数相等,化学计量数相等且为两个方向不同的反应速率相等,为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则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选项E不选;答案选AC;(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

c(CO2)•c(H2)=c(CO)•c(H2O),说明平衡常数K=1,所以该温度是8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