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中考科学考前冲刺卷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61449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中考科学考前冲刺卷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中考科学考前冲刺卷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中考科学考前冲刺卷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中考科学考前冲刺卷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中考科学考前冲刺卷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中考科学考前冲刺卷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中考科学考前冲刺卷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中考科学考前冲刺卷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中考科学考前冲刺卷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中考科学考前冲刺卷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中考科学考前冲刺卷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中考科学考前冲刺卷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中考科学考前冲刺卷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中考科学考前冲刺卷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中考科学考前冲刺卷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中考科学考前冲刺卷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中考科学考前冲刺卷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中考科学考前冲刺卷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中考科学考前冲刺卷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中考科学考前冲刺卷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中考科学考前冲刺卷含答案.docx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中考科学考前冲刺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中考科学考前冲刺卷含答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中考科学考前冲刺卷含答案.docx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中考科学考前冲刺卷含答案

2018年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中考科学考前冲刺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卡上写姓名和准考证考,并在试卷首页的指定位置写上姓名和座位号。

3.必须在答题纸上的对应位置答题,写在其他地方无效。

答题方式详见答题纸上的说明。

4.考试结束后,试题卷和答题纸一并上交。

5.如需画图作答,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图形线条描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C:

12N:

14O:

16F:

19Ne:

20Na:

23Si:

28P:

31S:

32Cl:

35.5Ar:

40K:

39Ca:

40Mn:

55Fe:

56Cu:

64Zn:

65Ag:

108I:

127Ba:

137Mc:

288Lv:

293Ts:

294Og:

294)

试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3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制取纯净水B.证明铁生锈需要氧气C.称量NaOH固体D.蒸发结晶

2.2017年5月26日,AlphaGo人机配对赛开战,AlphaGo的芯片主要以高纯度的单质硅(Si)为原料制成。

在半导体硅元件生产中,常用氢氟酸(HF)来清除硅表面的氧化膜,反应原理可表示为SiO2+6HF===H2SiF6+2X。

已知硅元素显+4价。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成物X的化学式是H2O

C.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B.H2SiF6中氟元素显-1价

D.地壳中硅元素含量仅次于氧元素

3.西湖藕粉是杭州特产。

莲藕的维生素C含量高,含有比较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富含膳食纤维,可以消暑清热,是良好的祛暑食物。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如图所示的“莲鞭”由子房发育而来

B.莲藕根吸收的水分约90%参与蒸腾作用

C.莲藕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往如图所示的“莲鞭”

D.莲藕中的膳食纤维能在肠液、胰液的共同作用下被人体消化但无法被吸收

4.随着抗生素的滥用,耐药的“超级细菌”接二连三地出现,如“抗万古霉素肠球菌”。

下列有关细菌等微生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细菌的遗传物质位于细胞核内

B.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超级细菌”属于传染源

C.细菌只能通过分裂来繁殖后代

D.与植物细胞相比细菌没有叶绿体、液泡和细胞壁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冰箱内侧壁会看见附有一层白色的冰晶,这些冰晶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B.一杯热水拿到冷的空调房内,杯子的外壁会有水蒸气液化形成大量的水珠

C.灯泡用久后会变黑,是因为灯丝先汽化后凝华形成的

D.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

6.下面三个装置可用于研究萌发的小麦种子呼吸方式及其产物,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甲装置可用于探究细胞呼吸是否产生热量

B.乙装置有色液滴不移,说明种子萌发只进行有氧呼吸

C.丙装置可用于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D.3个装置中的种子都必须进行消毒处理,并设置对照实验

7.从人体中得到1、2、3三种液体,其分析结果见下表,判断它们依次来自()

样品

成分

蛋白质

(%)

葡萄糖

(%)

尿素

(%)

尿酸

(%)

(%)

(%)

1

0.001

0.1

0.03

0.003

0.001

0.34

2

0

0

2.0

0.05

0.1

0.40

3

8

0.1

0.03

0.003

0.001

0.34

A.肾小管、肾小球、肾小囊 B.肾小囊、肾小管、肾小球

C.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D.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

8.

如图是某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AB表示吸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情况,此时,膈肌收缩,肋骨下移

B.曲线BC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都扩大

C.本次呼吸中,呼气结束那一瞬间是坐标系中的B点,此时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值相等

D.曲线AB段呼吸肌收缩,肺内气压较小;曲线BC段呼吸肌舒张,肺内气压较大

9.2016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可能存在第九大行星。

在NASA的凌日系外行星巡天卫星于2017年12月发射升空后,人类又将增添一位搜寻系外行星的猎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生在光球层的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B.我们在晴朗夜空中看到的明亮星星大部分属于行星

C.木星上的大红斑是木星表面激烈喷发的岩浆

D.科学家在火星表面上发现了某盐类晶体,则可得出结论:

该晶体是氯化钠

10.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过滤。

以下判断中,错误的是()

A.滤液中可能含有硫酸亚铁

C.滤纸上可能含有铜

B.滤液中可能含有硫酸铜

D.滤纸上可能含有氧化铜

11.如图所示,斜面光滑,推力分别为F1、F2,从斜面底B、C处推同样的物体至斜面顶端A处,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那么()

A.F1大于F2,W1等于W2

B.F1小于F2,W1小于W2

C.F1大于F2,W1大于W2

D.F1小于F2,W1等于W2

 

12.如果地球突然停止自转,下列现象最不可能出现的是()

A.由于惯性定律,大气层和没有固定在地球上的物体将会相对地面自西向东高速运动

B.地球持续停止自转后,将会由赤道稍鼓的椭球体变成一个近乎完美的球体

C.地球仍会有四季更替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但一昼夜将持续大约一年

D.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停止自转后,将不会再有昼夜现象

1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25℃时向100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中加入5gKCl粉末,完全溶解后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将减小

B.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将60℃的硫酸铜饱和溶液100克,冷却到20℃后,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浓度不变

D.一杯久置的高锰酸钾溶液,测得上层密度为应小于下层密度

14.站在地面不动的观察者看雨滴是竖直下落的,那么坐在向前匀速行驶的列车口的乘客看雨滴是()

A.倾斜落向前下方

C.水平向前运动

B.倾斜落向后下方

D.水平向后运动

1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2Ω,R2=3Ω,R3=4Ω。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只闭合S,电流表A1、A2的示数比为1:

1

B.只闭合S,电压表V1、V2的示数比为1:

3

C.闭合S、S2,电压表V1、V2的示数比为5:

11

D.闭合S、S1、S2,电流表A1、A2的示数比为3:

5

16.为了探究中和反应,甲、乙两名同学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①甲同学向装有少量Ca(OH)2溶液的试管中倒入一定量的稀盐酸,然后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发现酚酞不变色;

②乙同学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在滴加过程中,意外发现有气泡产生,原来NaOH已变质,混有了Na2CO3。

实验结束,甲、乙两名同学将废液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分析溶液中溶质的所有成分可能为()

A.Na2CO3、NaCl、CaCl2

C.HCl、NaCl

B.CaCl2、NaCl

D.HCl、CaCl2

17.如图所示,其中右侧的“×”表示磁感线且磁感线方向为从外向内穿过纸面。

当拉动导体AB在光滑的导轨上向右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以下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导体AB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电荷运动方向为从A端运动到B端

B.电磁铁L中产生磁性,上端为N极,吸引铁块使弹簧变长

C.导线ef有电流通过,产生磁场,但由于小磁针摆放位置的关系,不会发生明显偏转

D.通电线圈abcd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而转动,其中cd段向外转动

18.如图所示,A、B、C三个物块受到F1、F2两个力的作用,整体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

A.B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5N,方向向左

B.地面对C的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向左

C.B对C的摩擦力大小为5N,方向向左

D.C对B的摩擦力方向与地面受到摩擦力的方向相同

 

19.在一定质量的甲溶液中逐渐加入乙至过量,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总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的关系能用如图曲线表示的是()

HCl溶液

NaOH溶液

HCl溶液

大理石

H2SO4溶液

锌粒

Ca(OH)2溶液

Na2CO3溶液

CuSO4溶液

铁粉

 

A.①②

B.③④

C.①⑤

D.②③

20.我国自主研发的氢燃料电池驱动客车已经亮相,氢燃料电池是使用氢做燃料,其基本原理是电解水的逆反应。

与传统汽车相比,它的能量转化效率高达60~80%,比内燃机效率高1.5~2倍。

燃料电池的燃料是氢和氧,生成物是水,它本身工作不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也没有硫和微粒排出,实现了零排放。

下列有关氢燃料电池和四冲程汽油内燃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氢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H2+O2

2H2O

B.氢燃料电池驱动客车行驶时能量转化过程为:

化学能→内能→机械能

C.四冲程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发生能量转化的冲程为:

压缩冲程、做功冲程

D.飞轮的转速为1800r/min的四冲程内燃机每秒钟的做功次数为:

30次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6分)

21.(4分)观察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②表示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该过程是通过▲实现的。

(2)请写出血液中运输氧气的血细胞并说明这种血细胞能够运输氧气的原理:

▲。

(3)若某人的N中出现部分蛋白质和较多红细胞,则说明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若此人N中经常有葡萄糖出现,请说出对该症状的一般治疗方法,以及对此人提出他在生活中的一条合理建议:

▲。

22.(4分)下面是玉米生命周期中部分示意图(①-⑥表示结构,A、B、C表示生理过程)。

(1)在条件适宜环境下,图甲中▲(填序号)发育成图乙所示的植株。

(2)叶片中▲(填结构)是B、C过程气体交换的“窗口”。

(3)保证叶片得到充足光照以提高玉米产量,适宜的种植方法是▲;叶片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的反应文字表达式为:

▲。

23.(4分)2015年12月,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宣布元素周期表第七周期全部被填满,至此,周期表中共有118位成员。

现在,第八元素周期——即将,开启!

(1)在1869年俄国化学家▲列出了一张有代表性的元素周期表后,从此,人类对元素周期表的补充完善从未停止。

(2)保护气能防止被保护的物质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化学性质稳定,如“氡”元素组成的氡气就是一种保护气。

如右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不完整),则其中能组成保护气的元素共有▲种。

(3)课本中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时,使用第15号元素组成的单质而不用第16号元素组成的单质,其原因是▲。

(4)2017年5月9日,中科院、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北京联合召开发布会,正式向社会发布115号元素“镆(Mc)”。

读右图,该元素的核内中子数的个数为▲个。

24.(4分)氧化铜(黑色),氧化亚铜(红色)都可用做玻璃或瓷器着色剂,查阅资料可知:

4CuO+C

2Cu2O+CO2↑;Cu2O+2HCl

CuCl2+Cu;2CuO+C

2Cu+CO2↑

请根据你现有的知识和上述反应解答:

用木炭还原氧化铜时除了发生上述的反应外,还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

▲(写1个的化学方程式即可);请你设计一种实验方法来检验CuO经木炭还原所得到的红色物质中是否含有Cu2O:

▲(简要叙述实验思路)。

25.(4分)如图所示,漂浮在水池中的木块下悬吊着重物A。

若把悬吊重物的绳子剪断,重物将沉入水底,这时水面将▲(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6.(6分)如图所示,水平台面由同种材料制成、粗糙程度均匀,在它上面放着质量为m1的木块,将木块用轻绳跨过定滑轮与质量为m2的钩码相连。

木块在平行于台面的轻绳的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一段时间,钩码触地后立即静止,木块继续滑动一段距离,然后停在台面上。

绳重、轮与轴的摩擦均忽略不计。

请回答:

(1)木块匀速运动过程中,木块的机械能▲;钩码触地后木块继续滑动的过程中,木块的动能▲(以上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钩码触地后木块继续滑动的过程中,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2分)

27.(8分)如图,是小金在我市一农田测得该农田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群体密度变化曲线示意图。

(1)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进行▲的结果。

(2)除了上述探究结果外,你还从右图中得出了哪些结论?

▲(写出2条)。

(3)小金在农田中发现一些被暴风吹倒的小麦上半部分的茎依旧向上挺立生长,请你解释原因:

▲。

(4)小金还引发了下列思考,请你帮助解答:

①大量消灭携带病菌的害虫的做法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②人体中产生抗体来对抗病原体的细胞是▲。

28.(6分)某同学将一小包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蓝色滤液,并对滤液的组成进行探究。

(1)锌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同学们对滤液中所含的溶质做出多种猜想,其中有两种猜想可能成立,这两种猜想是:

猜想①:

溶质为硝酸锌和硝酸铜;猜想②:

溶质为▲。

(3)请你设计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案来验证以上猜想:

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方案一

猜想①成立

方案二

猜想②成立

29.(8分)亚硝酸钠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实验室一般用亚硝酸钠溶液与氯化铵溶液反应来制取N2。

N2的化学性质十分稳定,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H2部分化合生成NH3。

下图为制取少量NH3的装置(制取H2的装置已略去)。

(1)C装置的硬质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时,小金发现D中导管口有气泡逸出,说明逸出气泡的原因(已知:

NH3极易溶于水):

▲。

(3)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4)用实验方法证明确实有NH3生成:

▲(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30.(6分)小金要测量一个定值电阻R的大小,但他只有一个电压表,一个电源和一个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R0,开关和导线若干。

请你利用这些器材帮帮他设计测量定值电阻的实验方案。

(1)画出实验电路图;

(2)写出实验步骤及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并用相应的符号表示);

(3)写出计算待测电阻R的表达式。

31.(6分)小金在探究“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则该凸透镜焦距为▲cm;如图乙所示,将一蜡烛放在凸透镜左侧,距凸透镜21cm处,移动光屏,使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则此时光屏上像的性质为▲。

(2)在凸透镜成像实验测量物距和像距过程中,▲(填“物距”或“像距”)的测量误差较大,原因是▲。

32.(8分)在小麦的萌发过程中,麦芽中淀粉酶的活性大大加强,促进淀粉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供幼苗生长时所需;利用淀粉对I2-KI的蓝色反应,可检测淀粉的水解速度。

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简要写出步骤,验证小麦萌发前后淀粉酶活性的变化,并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材料和用具:

未萌发的小麦种子、干麦芽、I2-KI溶液、0.1%淀粉溶液、试管、试管架、烧杯、量筒(10mL)、漏斗与滤纸、恒温水浴锅、玻璃棒等

(1)补全以下实验步骤:

①取3支试管,编号1、2、3,向1号试管加入2mL麦芽的酶提取液,向另两支试管分别加入▲;

②向各管内各加入等量的I2-KI溶液;再向各管内各加入▲;

③▲。

(2)回答问题:

若反应速度过快,可如何处理?

▲。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2分)

33.(7分)某同学对录音机中的小电动机用如图电路进行实验研究。

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的示数为0.40V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0A,此时电动机未转动。

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0V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0A,此时电动机匀速转动,求:

(1)电动机线圈的电阻。

(2)电动机转动时消耗的电功率。

(3)电动机转动时产生的机械功率。

34.(6分)如图所示,密度均匀的细杆AB与轻杆BC用光滑铰链铰在B端,A、C两端也用光滑铰链铰于墙上,AB=BC,BC杆水平,AB杆与竖直方向成30°,此时AB杆与BC杆之间的作用力为F1,如图甲所示。

设AB、BC的长均为d,轻杆BC重力不计,问:

(1)请在图甲中画出作用力F1以及它的力臂L,并求出力臂L的大小(用d表示)。

(2)若将两杆的位置互换,AB杆与BC杆之间的作用力为F2,则F1:

F2的值是多少?

请推导证明。

35.(6分)如图是液压汽车起重机从水中打捞重物的示意图。

起重机总重G=8×104N,A是动滑轮,B是定滑轮,C是卷扬机,D是油缸,E是柱塞。

通过卷扬机转动使钢丝绳带动A上升,打捞体积V=0.5m3、重为G0的重物。

若在打捞前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强p1=2×107Pa,当物体在水中匀速上升时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强为p2,重物完全出水后匀速上升时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强p3=2.5×107Pa。

假设起重时E沿竖直方向,重物出水前、后E对吊臂的支持力分别为N1和N2,重物出水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重物出水后卷扬机牵引力的功率为11875W,吊臂、定滑轮、钢丝绳的重以及轮与绳的摩擦不计。

g取10N/kg,求:

(1)重物在水中匀速上升时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强p2。

(2)支持力N1和N2之比。

(3)重物出水后匀速上升的速度。

36.(4分)为践行2017年浙江“决战治污水”的五水共治新目标,小金对我市某地工业废水(含有硫酸和盐酸)中的H2SO4进行测定。

取50g该废水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中,过滤、洗涤、干燥得到BaSO4固体11.65g。

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50g该废水中H2SO4的质量。

(2)若改用KOH溶液来测定50g该废水中H2SO4的含量,结果会▲(选填“偏高”“偏低”、“不变”),理由是:

▲。

37.(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

浙江省提出到2017年底要全面剿灭劣Ⅴ类水。

某河流水质原为劣Ⅴ类,氨氮含量高,藻类等浮游植物占主导;经“食藻虫控藻引导水体生态修复”方法治理后得到改善,主要水质指标达Ⅲ~Ⅳ类,其治理过程为:

河道修复→引入食藻虫→种植沉水植物→投放鱼、贝、螺等

材料2:

很早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学会了用桑叶喂蚕、蚕沙(蚕粪)养鱼、塘泥肥桑的方法,创造了“桑基鱼塘”生态农业。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桑基鱼塘”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人们改变以蚕沙直接下鱼塘的老办法,将蚕沙、人畜粪便、秸秆、杂草、树叶等投入沼气池内发酵,制成沼气作燃料,然后再用沼气渣喂鱼。

这样,就把传统的“桑、蚕、鱼”农业结构,变成了“桑、蚕、气、鱼”的新型农业结构,如右图所示。

材料3:

生物群落中的各个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或相互关系,叫做种间关系。

生物种间关系十分复杂,比如说有以下几种:

共生(Symbiosis):

指两物种共居一起,彼此创造有利的条件,较之单独生活时更为有利;一旦分离,双方都不能正常地生活。

共生是一种密切的、结合牢固的种间合作关系。

寄生(Parasitism):

指一种生物(寄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后者摄取营养以维持生活的种间关系。

寄生是生物种间的一种对抗性的相互关系。

捕食(Predation):

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种间关系。

前者叫捕食者,后者叫被捕食者。

捕食也是一种种间的对抗性相互关系。

竞争(Competition):

指两种共居一起,为争夺有限的营养、空间和其他共同需要而发生斗争的种间关系。

竞争的结果,大多数是一方替代另一方。

这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种间对抗性的相互关系。

(1)河道修复包括“曝气充氧”和“活化底泥”等措施,底泥中的需氧微生物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可将有机物(CXHYOZ)分解为▲等无机物;资料显示,溶解于水中的氧气还能除去水体中某些有害气体,如将H2S转化为S和H2O,写出氧气除去H2S的化学方程式:

▲。

(2)“食藻虫控藻引导水体生态修复”方法中,引入食藻虫,可减少池塘中藻类的数量,从而提高水体透明度。

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判断,引入的食藻虫属于▲。

治理过程的最后一步中,投入适量黑鱼、鲢鱼等生物,是为了▲。

(3)在材料2的生态系统中,写出一条食物链:

▲,其中桑与蚕是▲关系。

请你再写出两种生物(除材料中提到的外),使它们的种间关系属于寄生关系:

▲。

(4)小金在体验“桑、蚕、气、鱼”的新型农业结构过程中,一次收集到20g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和二氧化碳,其他成分忽略不计),将其完全燃烧收集产物,得到36g水,则该沼气含甲烷的质量分数为▲;此次燃烧放出的能量若全部转化为电能,则这些电能可供一盏标有“220V,40W”字样的白炽灯连续正常工作▲秒(已知:

甲烷的热值为q=5×104kJ/kg)。

 

学校班级姓名学号试场号

………………………………………装………………………订………………………线……………………………………………………………

2018年中考模拟试卷科学卷

答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6分)

21.(4分)

(1)

(2)

(3)(4)

22.(4分)

(1)

(2)

(3)

23.(4分)

(1)

(2)

(3)

(4)

24.(4分)(写1个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简要叙述实验思路)

25.(4分)

26.(6分)

(1)

(2)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2分)

27.(8分)

(1)

(2)

(3)

(4)

28.(6分)

(1)

(2)

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方案一

 

猜想①成立

方案二

 

猜想②成立

(3)

 

29.(8分)

(1)

(2)

(3)(4)

30.

(6分)

(1)

 

(2)

 

(3)

31.(6分)

(1)

(2)

32.(8分)

(1)①

(2)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2分)

33.(7分)

(1)

(2)

(3)

34.(6分)

(1)

 

(2)

 

35.(6分)

(1)

 

(2)

 

(3)

 

36.(4分)

(1)

 

(2)

37.(9分)

(1)

(2)

(3)

(4)

 

2018年中考模拟试卷科学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评分标准:

每小题3分,满分6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