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5章第一节发酵技术同步测试新版北师大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64147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4.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5章第一节发酵技术同步测试新版北师大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5章第一节发酵技术同步测试新版北师大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5章第一节发酵技术同步测试新版北师大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5章第一节发酵技术同步测试新版北师大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5章第一节发酵技术同步测试新版北师大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5章第一节发酵技术同步测试新版北师大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5章第一节发酵技术同步测试新版北师大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5章第一节发酵技术同步测试新版北师大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5章第一节发酵技术同步测试新版北师大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5章第一节发酵技术同步测试新版北师大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5章第一节发酵技术同步测试新版北师大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5章第一节发酵技术同步测试新版北师大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5章第一节发酵技术同步测试新版北师大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5章第一节发酵技术同步测试新版北师大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5章第一节发酵技术同步测试新版北师大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5章第一节发酵技术同步测试新版北师大版.docx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5章第一节发酵技术同步测试新版北师大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5章第一节发酵技术同步测试新版北师大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5章第一节发酵技术同步测试新版北师大版.docx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5章第一节发酵技术同步测试新版北师大版

发酵技术

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1.下列各项食品的制作过程中,运用了微生物发酵技术的是(  )

①酸奶、米酒 ②食用油、豆腐 ③酱油、食醋 ④火腿肠、牛肉干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④

2.酸奶不仅口感好,而且营养价值高,这主要是在牛奶中加入了某种菌,这种菌应是(  )

A. 醋酸菌                                 

B. 酵母菌                                 

C. 乳酸菌                                 

D. 霉菌

3.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利用一些细菌或真菌来制作一些美味的食品.下列食品与制作过程中使用的细菌或真菌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白酒﹣酵母菌                   

B. 泡菜﹣乳酸菌                   

C. 面包﹣曲菌                   

D. 醋酸﹣醋酸菌

4.烤制面包、蒸馒头和酿制啤酒,利用的是何种微生物的发酵作用(  )

A. 醋酸菌                                

B. 酵母菌                                

C. 霉菌                                

D. 大肠杆菌

5.用乳酸菌制作泡菜时要加盖密闭,其目的是(   )

A. 防止细菌进入                  

B. 防止空气进入                  

C. 防止水分蒸发                  

D. 没有任何作用

6.2015•滨州)某星期天,小明同学尝试在家自制酸奶.他将新鲜牛奶加入适量蔗糖加热煮沸,待冷却后装入已消毒的玻璃瓶中,再将适量酸奶倒入瓶中.几个小时后品尝,却发现没有成功.他失败的原因可能是(  )

A. 牛奶添加了蔗糖             

B. 牛奶经过了煮沸             

C. 牛奶进行了冷却             

D. 玻璃瓶没有密封

7.酸奶是一种常见的饮品,酸奶的制作过程中利用了(  )

A. 乳酸菌                                 

B. 酵母菌                                 

C. 醋酸菌                                 

D. 霉菌

8.李真周末经常帮妈妈做馒头、制酸奶、腌泡菜等家务,下面是她的几点收获,你不认同的是(   )

A. 发面的时候不能用开水融化酵母                         

B. 做酸奶之前要将器皿加热煮沸

C. 腌制泡菜要将坛子密封                                       

D. 三种食品都是利用了细菌发酵的原理

9.酸奶是一种有益的酸性乳品,泡菜也是特色小吃,这是人们利用(  )的发酵作用.

A. 大肠杆菌                                

B. 酵母菌                                

C. 曲霉                                

D. 乳酸菌

10.家里制作甜酒和做馒头,一般少不了(  )

A. 青霉菌                                

B. 乳酸菌                                

C. 酵母菌                                

D. 醋酸菌

二、填空题(共5题;共28分)

11.根据发酵产品与其相关微生物的对应关系填空:

酸奶

豆腐乳

米醋

葡萄酒

沼气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A.乳酸杆菌  B.毛霉、米曲霉   C.醋酸杆菌   D.甲烷细菌   E.酵母菌

12.小芳学着妈妈做馒头:

将适量酵母粉与面粉混匀后,加入适量清水和成面团,然后将面盆放入温水锅中.为了使面团发得更快,她将温水锅中的水换成了刚烧开的热水.一段时间后将面团取出做成馒头.结果,小芳蒸出的馒头不如妈妈做得松软多孔.请分析回答:

(1)酵母粉中含有酵母菌,它的营养方式是________ ,它与细菌的细胞相比,其结构的最主要区别是________ .

(2)分析上面的过程,小芳不成功的原因是________ .

(3)小芳经过思考提出了如下问题:

温度会影响酵母菌的生活吗?

请针对这一问题作出假设:

________ .

(4)小芳设计了实验进行探究:

她在一杯温开水中加入一大勺糖和一小包酵母,进行搅拌,然后倒入透明的玻璃瓶中,将一个小气球挤瘪后套在瓶口,把装置放在温暖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瓶内液体冒出气泡,气球胀大(如图所示).瓶内液体冒出的气体是________ .小芳设计的实验存在不科学的地方,请你指出来:

________ .

13.中国酿酒历史悠久.从禹时算起,酒在中华已有五六千余年的历史,与中华文明的发展同步.我国古籍中有很多关于酒的记载,从《诗经》到《红楼梦》,三千余年的文学和历史著作中,几乎都离不开酒.酿酒是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将糖类分解为酒精与水和二氧化碳.一个酵母菌分裂形成二个菌体,叫做繁殖一代.酵母菌可以在适宜的境中快速繁殖.

(1)啤酒的酿制原理是先通入一段时间空气进行________ ,以增加酵母菌的数量,然后再进行________ 获得啤酒.(以上均填“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

(2)若发现酿酒过程中装置内温度有所上升,这是由于________ 的缘故.

(3)酒的风味主要取决于所采用的酵母菌株.某酒厂的菌株已使用了30多年,繁殖了3000余代,但酒的风味却不减当年,其主要原因是生物都具有________ 的特性.

(4)当发酵一段时间以后,发酵罐内的溶液密度逐渐减小,其原因是________ .

(5)如果在培养液中放入100个大肠杆菌,并给以优越的营养条件,需经________ 代即可繁殖到12800个菌体.

14.小芳学着妈妈做馒头:

将适量酵母粉与面粉混匀后,加入适量清水揉和成面团,然后将面盒放入温水锅中.为了使面团发得更快,她将温水锅中的水换成了刚烧开的热水.一段时间后将面团取出做成馒头.结果,小芳蒸出的馒头不如妈妈做得松软多孔.请分析回答:

(1)酵母粉中含有酵母菌,它的营养方式是________ (填“自养”或“异养”),主要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 (填“分裂”或“出芽”).

(2)分析上面的过程,小芳不成功的原因是________ 

(3)小芳经过思考提出了如下问题:

温度会影响酵母菌的生活吗?

请针对这一问题作出假设________ 

(4)小芳设计了实验进行探究:

她在一杯温开水中加入一大勺糖和小包酵母,进行搅拌,然后倒入透明的玻璃瓶中,将一个小气球挤瘪后套在瓶口,把装置放在温暖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瓶内液体冒出气泡,气球胀大(如图所示).瓶内液体冒出的气体是________ .如果在“温度会影响酵母菌的生活吗”这一实验中添加一个对照实验用来做对比,则在小芳的对照实验中,需要改变的对象应该是________ (填“温开水”、“糖”或“酵母”).

15.将下列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用线连接起来

①酵母菌________            A制作酸奶

②痢疾杆菌________          B制作馒头、面包

③产甲烷细菌________        C引发菌痢

④放线菌________            D制作沼气

⑤乳酸菌________            E提取抗生素

三、综合题(共3题;共20分)

16.中国的酿酒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酒曲酿酒是中国酿酒的精华所在,请填空

(1)酒曲中的曲霉体内含有大量的霉,它可以把淀粉分解成________

(2)在酒曲中还含有酵母菌.它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

(3)制作甜酒时,要把容器盖好,并尽量少打开容器,主要的目的是防止________污染.

17.为探究酵母菌的作用尝试甜酒的制作方法,婷婷同学在课外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甲、乙、丙三个洁净烧瓶,分别加入适量的凉开水;

②取适量淘洗干净的糯米,用锅蒸熟并冷却至室温;

③将冷却后的糯米分成等量的两份,分别加入甲、乙两个烧瓶中,同时丙中加入等量蒸馏水;

④向甲、丙两个烧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酒曲(含酵母菌),乙中加入等量蒸馏水;

⑤将三个烧瓶的瓶口密封,并同时放在适宜的环境中,静置2﹣3天.请分析回答:

(1)婷婷的实验中有________组对照试验,变量为酒曲的一组是________和________.

(2)三个烧瓶中最有可能生产出甜酒的是________.

(3)在酿酒的过程中,酵母菌的作用是分解________产生酒精和________.与酵母菌比较,细菌在结构上最突出的特点是没有________.

(4)婷婷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操作,制出的“甜酒”带有酸味,原因可能是________.

(5)请再举一个酵母菌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例子________.

18.中国自古有酒文化只说,酿酒原理家喻户晓,尽人皆知.家庭制作甜酒时,常需将煮好的米冷却后,加入酒曲,并且需将酿酒的器皿密封.若天气寒冷,还需采取保温措施.据此完成下题.

(1)酒曲中含有________等微生物.

(2)加入酒曲的目的是:

首先将糯米中的淀粉分解成________,然后在酵母菌的作用下,将其分解________和________.

(3)加入酒曲前,常将煮熟的糯米冷却到适温,这是为什么?

________.

(4)天气寒冷时保温的目的是:

________

(5)酿酒过程中,须将器皿密封的原因是________.如果密封不严会出现什么问题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解答】解:

①酸奶要用到乳酸菌,制米酒要用到酵母菌,是发酵技术,①正确;

②食用油和豆腐是加工而成,不是发酵技术②错误;

③酱油用到霉菌,食醋用到醋酸菌都运用了发酵技术,③正确;

④火腿肠、牛肉干一般用真空包装法,这样做的目的是脱去肉中的水分,抑制细菌或真菌繁殖,与发酵无关,④错误.

故选:

C.

【分析】发酵技术是指人们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称为发酵技术.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药品等的制作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制酱、制醋、制腐乳、制酒等都是我国传统的发酵产品.

2.【答案】C

【解析】【解答】解:

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酵母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其营养成份与鲜奶大致相同,是一种高营养食品.故选:

C.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的应用,如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据此分析.

3.【答案】C

【解析】【解答】解:

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酿酒时要用到酒曲,主要成分是酵母菌,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制泡菜要用到乳酸杆菌,乳酸菌属于细菌,通过分裂进行生殖,在无氧的条件下,经酵母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使菜具有甜酸风味;制醋要用醋酸菌,醋酸菌发酵能产生醋酸.可见C符合题意.故选:

C

【分析】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蒸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据此作答.

4.【答案】B

【解析】【解答】解:

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空.酿制啤酒时也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分解有机物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B正确.

故选:

B.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蒸馒头、做面包、酿制啤酒等要用到酵母菌.

5.【答案】B

【解析】【解答】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泡菜具有特殊的风味,同时乳酸菌是厌氧菌,分解有机物是不需要氧气的,因此泡菜坛要加盖并用一圈水来封口,以避免外界空气的进入,否则,如果有空气进入,就会抑制乳酸菌的发酵,影响泡菜的质量。

可见B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分析】乳酸发酵要在无氧的条件下,制酸奶要用到乳酸杆菌,乳酸菌属于细菌,通过分裂进行生殖,在无氧的条件下,牛奶经酵母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其营养成份与鲜奶大致相同,是一种高营养食品.

6.【答案】D

【解析】【解答】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因此制作酸奶时必须密封,主要是为了让乳酸菌在缺氧的环境下发酵.据此可知,题中制作酸奶失败,可能的原因是装置没有密封,进入了空气,影响了乳酸菌的发酵.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

D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酸奶的制作知识,据此答题.

7.【答案】A

【解析】【解答】解:

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其营养成份与鲜奶大致相同,是一种高营养食品.

故答案为:

A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的作用,如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据此解答.

8.【答案】D

【解析】【解答】解:

A、发面需要酵母菌发酵,酵母菌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所以发面的时候不能用开水融化酵母,A正确;

B、做酸奶之前要将器皿加热煮沸,目的是杀菌,B正确;

C、腌制泡菜需要乳酸菌发酵,乳酸菌发酵需要无氧的条件,所以腌制泡菜要将坛子密封,C正确;

D、做馒头需要酵母菌发酵,酵母菌属于真菌;制酸奶、腌泡菜需要乳酸菌发酵,乳酸菌属于细菌,D错误.

故选:

D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发酵.

9.【答案】D

【解析】【解答】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其营养成份与鲜奶大致相同,是一种高营养食品.泡菜也是美味的小吃,制泡菜也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出现一种特殊的风味,还不降低菜的品质,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

D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的作用,据此解答.

10.【答案】C

【解析】【解答】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制作甜酒时,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糯米中的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只馒头时,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暄软多孔.

故选:

C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制作甜酒时要用到酵母菌,制酸菜时用乳酸菌等.

二、填空题

11.【答案】A;B;C;E;D

【解析】【解答】解: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非常广泛,与人类的关系也很密切.很多食品的制作离不开微生物的发酵,如制酸奶要用到乳酸杆菌,制豆腐乳要用毛霉、米曲霉,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制酒要用到酵母菌,甲烷细菌发酵还能产生沼气等.

故答案为:

酸奶

豆腐乳

米醋

葡萄酒

沼气

A

B

C

E

D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思考答题.

12.【答案】异养;有真正的细胞核;换成的热水使面团温度过高,不利于酵母菌的生活;温度会影响酵母菌的生活;二氧化碳;实验过程中缺少对照组

【解析】【解答】

(1)酵母菌细胞内无叶绿体,不能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必需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其营养方式是异养.它与细菌的细胞相比,其结构的最主要区别是酵母菌有真正的细胞核,细菌无真正的细胞核.

(2)酵母菌等微生物需要适宜的温度,温度太高或太低,都会影响其生长和繁殖,分析上面的过程,小芳不成功的原因是她换成的热水使面团温度过高,不利于酵母菌的生活,影响去发酵.

(3)在做出假设时,我们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一般做出正面的假设,本题可假设:

温度会影响酵母菌的生活.

(4)她在一杯温开水中加入一大勺糖和小包酵母,进行搅拌,酵母菌会发酵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是气体,以气泡的形式冒出;小芳设计的实验存在明显不科学的地方,那就是没有对照组.不能通过对比得出科学的结论.

故答案为:

(1)异养;有真正的细胞核;

(2)换成的热水使面团温度过高,不利于酵母菌的生活;

(3)温度会影响酵母菌的生活;

(4)二氧化碳;实验过程中缺少对照组.

【分析】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蒸馒头要用酵母菌,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病毒无细胞结构.

13.【答案】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微生物呼吸产生的能量中一部分以热能形式释放;遗传物质稳定;发酵时糖被消耗,产生酒精和CO2,酒精溶液的密度比糖水低;7

【解析】【解答】

(1)啤酒发酵前期要先通入氧气进行有氧呼吸,保证酵母菌大量繁殖,然后密闭进行无氧呼吸使酒精发酵,获得啤酒.

(2)由于微生物呼吸产生的能量中一部分以热能形式释放,因此该过程中装置内温度有所上升.

(3)啤酒的风味主要取决于采用过的酵母菌菌株,某酒厂的菌株使用了30多年,繁殖了3000余代,风味不减当年,其主要原因是酵母菌进行无性繁殖,其遗传物质能保持稳定.

(4)随着发酵的进行,葡萄糖逐渐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发酵的产物酒精比葡萄糖的分子量小,所以随着发酵程度的加深,液体密度会逐渐变低.

(5)细菌增殖的方式是二分裂,设细菌繁殖的代数为n,则100×2n=12800个,计算可知n=7,如果在培养液中放入100个大肠杆菌,并给以优越的营养条件,需经7代即可繁殖到12800个菌体.

故答案为:

(1)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2)微生物呼吸产生的能量中一部分以热能形式释放;

(3)遗传物质稳定;

(4)发酵时糖被消耗,产生酒精和CO2,酒精溶液的密度比糖水低;

(5)7.

【分析】发酵原理是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即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酒精等.利用酵母菌酿酒时,需要先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然后隔绝空气.

14.【答案】异养;出芽;温度过高,不利于酵母菌的生活;温度会影响酵母菌的生活;二氧化碳;温开水

【解析】【解答】解:

(1)、酵母菌细胞内无叶绿体,不能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必需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其营养方式是异养.

在良好的营养和生长条件下,酵母生长迅速,这时,可以看到所有细胞上都长有芽体,而且在芽体上还可形成新的芽体,所以经常可以见到呈簇状的细胞团,主要通过出芽进行无性生殖.

(2)酵母菌等微生物需要适宜的温度,温度太高或太低,都会影响其生长和繁殖,分析上面的过程,小芳不成功的原因是她换成的热水使面团温度过高,不利于酵母菌的生活,影响去发酵.

(3)在做出假设时,我们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一般做出正面的假设,本题可假设:

温度会影响酵母菌的生活.

(4)小芳在一杯温开水中加入一大勺糖和小包酵母,进行搅拌,酵母菌会发酵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是气体,以气泡的形式冒出.小芳如果在“温度会影响酵母菌的生活吗”这一实验中添加一个对照实验用来做对比,则在小芳的对照实验中,需要改变的对象应该是温开水.

故答案为:

(1)异养;出芽;

(2)温度过高,不利于酵母菌的生活;

(3)温度会影响酵母菌的生活;

(4)二氧化碳;温开水.

【分析】蒸馒头、做面包要用到酵母菌.瓶中的酵母菌发酵把葡萄糖分解,产生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因此有泡冒出,气球胀大.

15.【答案】B;C;D;E;A

【解析】【解答】解:

①利用酵母菌发酵制作馒头、面包;

②痢疾杆菌引发痢疾;

③制沼气要用到甲烷杆菌;

④利用放线菌能生产抗生素;

⑤利用乳酸菌发酵制作酸奶.

故答案为:

【分析】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在食品的制作、医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制沼气要用到甲烷杆菌,利用青霉能生产青霉素等抗生素,利用苏云金杆菌能杀灭害虫.有的微生物对人类有害,如肺炎双球菌是致病菌,能使人得肺炎,对人类有害,黄曲霉能引起肝癌.

三、综合题

16.【答案】

(1)葡萄糖

(2)发酵

(3)其它杂菌

【解析】【解答】

(1)曲霉体内的酶可以把淀粉转化为葡萄糖.

(2)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3)在甜酒制作的过程中,要尽量少打开容器,防止空气进入,也防止其它杂菌的污染.【分析】制酒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是在无氧的环境中,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分解葡萄糖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17.【答案】

(1)两;甲;乙

(2)甲

(3)有机物(葡萄糖);二氧化碳;成形的细胞核

(4)有杂菌

(5)制面包

【解析】【解答】

(1)甲中有糯米,有酒曲,乙中有糯米,无酒曲,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变量是酒曲;甲中有糯米,有酒曲,丙中有酒曲、无糯米,也构成一组对照,变量是糯米.乙与丙有两个变量,不能构成对照组;所以实验有两组对照试验;

(2)甲中既有糯米,又有酒曲的发酵作用,同时也密封确保无氧,使得酒曲在此条件下发酵产生酒精;乙中无酒曲,米中的淀粉不能被分解产生葡萄糖,葡萄糖不能被进一步分解产生酒精;丙中无糯米,酒曲不能对此分解产生酒精,因此能产生酒的应该是甲.(3)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能够分解有机物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细菌细胞在结构上最突出的特点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4)在制作甜酒的过程中,要尽量少的打开容器,防止杂菌进入污染培养基,制出的“甜酒”带有酸味,原因可能是有杂菌.(5)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经过发酵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

【分析】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18.【答案】

(1)酵母菌

(2)葡萄糖;酒精;二氧化碳

(3)温度过高会将酵母菌等微生物烫死

(4)提高温度满足微生物生存所需的条件,加快酒的生成

(5)形成缺氧条件使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没有酒精出现

【解析】【解答】

(1)酿酒一定要加入酒曲,酒曲中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和霉菌,其中霉菌主要起到糖化的作用,把米中的淀粉转化成葡萄糖,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再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2)加入酒曲的目的是加入酵母菌,让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当然事先要将糯米中的淀粉分解成葡萄糖.(3)加入酒曲前,需将煮熟的糯米冷却到常温,目的是煮熟杀死其中的杂菌;冷却到常温是防止温度过高,将酵母菌烫死.因为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需要一定的温度,温度过低,就会影响酵母菌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