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经济指标.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065854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经济指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常用经济指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常用经济指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常用经济指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常用经济指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常用经济指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常用经济指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常用经济指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常用经济指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用经济指标.docx

《常用经济指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经济指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常用经济指标.docx

常用经济指标

常用经济指标

指标名称

计算公式

指标分析

(一)盈利能力指标

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销售收入-销货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

营业利润率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成本费用利润率

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成本费用是企业取得收入和赚取利润所付出的代价,因此,成本费用利润率越高,说明企业取得收益的代价越小,盈利能力越强,在控制成本费用工作方面的成效也越显著。

一般认为,该指标至少应高于企业的资金成本率。

销售净利润率

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总资产利润率

(净利润÷年平均总资产)×100%

反映企业以全部资产获取净利润的能力,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资产利用效果越好,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就越强。

另外,可将该比率与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所得税)/资产总额]进行比较,可以反映利息、所得税及非常项目对公司资产获利水平的影响)

总资产报酬率

(利润总额+利息+所得税)/资产总额×100%

净资产收益率

(净利润/所有者权益)×100%

(二)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营运资金(营运资本)

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

营运资金是企业维持正常经营活动所需资金的基本保证,表明企业在按期足额偿还短期债务后,还有多少流动资产可以用于生产经营。

它通常被视为企业经营流动资金的安全保证,营运资金越多,流动负债越有偿还保障,并意味着企业不受短期债务约束的可用资金越多,生产经营所需资金就越有保证;反之,营运资金过低,表示企业在按期偿债和保证生产经营所需之间左右为难,资金需求可能会出现紧张。

(由于不同企业之间及同一企业的不同年份之间,可能存在显著的规模差异,因此,直接比较该指标而不考虑规模因素通常是没有意义的。

流动比率(X)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反映企业以流动资产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

对于制造业企业,流动比率的经验值为2:

1。

该比率过低,表明企业或许不能迅速支付帐款,不能有效利用现金购货,及时偿付的能力较差。

但该比率并不是越高越好,因为流动比率过高,说明企业滞留在流动资产上资金就越多,可能造成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降低,从而直接影响企业的赢利能力。

速动比率(X)

(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的经验值为1:

1,意味着存货占流动资产的适当比例应该为50%左右。

存货的比例高且变现有困难时,就意味着可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速动资产过少。

保守速动比率(X)

(流动资产-存货-预付帐款-待摊费用)/流动负债=(货币资金+短期证券投资净额+应收款项净额)/流动负债

(清华版《财务报表分析》P76)

经营性现金净流量对流动负债比率

经营性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在保证日常经营活动对货币资金需求的基础上,以经营性收回的现金的净增长额来偿还债务的比率,该比率越大,企业偿还债务且不影响正常营运活动的概率就越大。

该指标通常为正数。

一般情况下,经营性现金净流量对流动负债比率越高,表明企业偿债能力越强,但是过高的比率又可能意味着企业拥有过多的收益性较低的货币类资金,说明企业未能充分有效地利用资金。

(三)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资产负债率

(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负债水平和偿债能力的一项综合性指标,反映企业举债经营情况以及以全部资产对债权人权益的安全保障程度。

资产负债率越低,表明股东在总资产中提供的资金比例越大,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就越强,对债权人的债权保障就越大,也就越有可能获得长期资金来源。

该比率较高,则表明利用较少量的自有资金,形成了较大的总资产,不仅扩大了企业的生产规模,而且在经营状况良好的情况下,还可以利用财务杠杆的作用,得到较多的超额利润。

但该比率过高,不仅会增加企业的债务负担,当企业资金实力不强时,还会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变得很低,甚至有可能形成财务危机使企业濒临倒闭的危险。

资产负债率太低,意味着企业财务结构太过保守,不懂得“借鸡生蛋”的道理,也不善于利用别人的资金为自己赢利;但出于风险防范考虑,该指标保持在中立水平相对较为合适,即维持在40%-60%之间。

西方国家的企业常以70%作为该指标的警戒线,超过70%就预示着企业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产权比率

(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反映了企业债务资本与股东权益资本之间的相对关系,是衡量企业财务结构稳健与否的重要指标。

产权比率高,是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产权比率低,是低风险、低报酬的财务结构。

一般认为,该比率为1:

1比较合适(须与其他企业及行业平均水平对比才能作出正确的评价)。

产权比率实际上是资产负债率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产权比率过高,说明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较低,债权人承担的风险较大,表明企业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应引起投资者的注意;产权比率过低,表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越高,但企业也不能充分地发挥负债的财务杠杆效应。

权益乘数

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产权比率

权益乘数越大,表明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所占的比重就越小,企业对负债经营利用得越充分,就会给企业带来较多的风险,因而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就越低;反之,表明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所占的比重就越大,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越高,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就越强。

利息保障倍数(已获利息倍数)

税息前利润(税后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利息费用

是企业一定时期获得的息税前利润对利息支出的倍数,反映企业当期收益对支付利息费用的保障程度,从偿债资金来源的角度考察企业对债务利息的偿还能力。

根据经验,该指标低于1,说明企业的获利无法承担举债的利息支出,企业易陷入财务困境;该指标一般至少应大于3倍时,表示企业不能偿付利息债务的可能性较小;达到4倍时,意味着企业偿付其利息债务的能力“良好”,达到4.5倍以上时,则为“优秀”(西方国家大多认为保持在8以上比较安全,且越大越好,否则便说明企业的利息负担过重)。

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比率

长期负债/营运资金=长期负债/(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该指标不仅表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而且还反映着企业未来偿还长期债务的保障程度。

一般情况下,该比率低于1为理想值,即保持长期负债不超过营运资金,就会避免因为长期负债随时间延续转化为流动负债并需动用流动资产来偿还而造成的流动资产少于流动负债的状况,从而使长期债权人和短期债权人的利益都能得到安全保障。

经营现金流量与负债总额比率

经营现金净流量/负债总额

(中信版《财务报表分析》P122)

(四)经营效率指标

存货周转率(次)

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

存货周转率是衡量和评价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性指标。

一般而言,存货周转率越大,说明企业存货占用水平越低,资产的流动性也越强,表明企业营运能力越强,提供的利润也越多。

反之,存货周转率越低,则表明企业存货占用资金较多,可能是经营能力较差,出现了库存积压或存货呆滞,造成营运效率不佳。

但是,过快的存货周转率,也可能说明企业库存有问题,如存货过低甚至经常缺货,或者采购次数过于频繁,批量太少等,也可能是营业成本居高不下而导致的。

存货周转天数(天)

360÷存货周转率=360/(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

应收帐款周转率(次)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应收帐款平均余额

该指标是反映企业应收帐款变现速度快慢与水平高低的指标。

一定时期内,该指标越高,说明应收帐款回收越快,发生坏帐的可能性越小;反之,则说明企业对应收帐款的管理水平较低。

需要注意的是,应收帐款周转率并不是越高越好,因为过高的周转率可能是由于企业执行过度紧缩的信用政策而(如给客户赊销额的大小和信用期的长短)引起的,表面上看表现为对应收帐款的管理很完善,但结果往往会危及企业的未来销售增长,损害其市场占有率。

应收帐款周转天数(天)

360÷应收帐款周转率

营业周期

应收帐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

营业周期是企业从购入存货到售出存货并变现所需经历的时间。

一般而言,营业周期越短,表明企业资金速度越快,流动资产管理水平越高,盈利性也越强;反之,则表示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较慢。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流动资产

资产周转率表明企业资产经营利用的效率,资产的周转速度越快,用相同的资产占用所实现的经营收入就越多,赢利能力也越强。

有关资料显示,美国企业的平均总资产周转率约为7次/年,而我国企业的平均水平约为3次/年,这种差异说明我国企业总体资产利用效率还不高,相应影响了企业的赢利能力。

总资产周转率(次)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总资产

(五)现金流量

现金净流量

=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项的期末数-期初数

经营现金净流量

投资现金净流量

酬资现金净流量

净利润现金含量

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

现金负债比率

经营现金净流量÷负债总额

越↑,承担债务能力越强。

(六)履约情况指标

贷(借)款按期偿还率

(当期归还银行贷款本金数额÷当期累计应归还银行贷款本金数额)×100%

贷(借)款利息按期偿还率

(当期归还银行贷款利息数额÷当期累计应归还银行贷款利息数额)×100%

抵押率

(贷款本息总额÷抵押物评估值)×100%

一般不能超过70%。

注:

1.定性指标的评价根据定性标准分析判断,确定结论。

2.定量指标的评价可采用“功效记分”方法。

功效记分是在选定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每一个指标都确定一个满意值和不允许值,然后以不允许值为下限,计算各指标实际值实现满意值的程度,并转化为相应的功效分数:

3.指标的功效分数=(指标的实际值-指标的不允许值)/(指标的满意值-指标的不允许值);

4.指标的评价得分=指标的功效分数×该指标的权数。

比满意值好得满分,比不允许值差得零分;有的指标是较高为好,有的是较低为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