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球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066624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27 大小:387.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尔夫球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高尔夫球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高尔夫球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高尔夫球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高尔夫球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高尔夫球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7页
高尔夫球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7页
高尔夫球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7页
高尔夫球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7页
高尔夫球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7页
高尔夫球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7页
高尔夫球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7页
高尔夫球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7页
高尔夫球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7页
高尔夫球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7页
高尔夫球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7页
高尔夫球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7页
高尔夫球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7页
高尔夫球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7页
高尔夫球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7页
亲,该文档总共1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尔夫球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高尔夫球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尔夫球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尔夫球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高尔夫球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概论;

1.1.1项目名称;

圣安德鲁斯高尔夫俱乐部(郑州)高尔夫球场建设工程;

1.1.2项目法人、技术协作单位及负责人;

项目单位:

圣安德鲁斯国际高尔夫发展(香港)有限公司;

董事长:

樊志强;

技术协作单位:

[SwanGolfDesignsLtd];

项目负责人:

杨华伟;

1.1.3建设地点;

郑州市中牟县雁鸣湖生态风景区;

1.1.4项目设计规划及用地规模;

设计规划:

本项目设计一座国际标准的27洞球场,包括18洞会

员制球场和9洞公众球场,在18洞会员制球场中有9洞是灯光球场。

18洞会员制球场球道总长度7360码,标准杆为72杆;9洞公众球场

球道总长度3405码,标准杆为36杆。

设计一个45个打位的会员练

习场和一个不少于100个打位的公众练习场;6000平方米(建筑面

积)主会所和800平方米(建筑面积)小型会所;休闲度假别墅及网

球场、游泳池等其他配套设施;可为500名员工提供住宿的公寓楼;

1800平方米(建筑面积)草坪养护中心;650亩面积的观鸟林和400

亩水面的蒲花荡;300亩的草坪培育场。

项目用地:

总占地面积4242.78亩。

1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一.《雁鸣湖生态风景区旅游规划》,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2002。

(二.河南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意见。

1.3研究范围;

(一).项目建设的背景、必要性.

(二)市场预测分析.(三)项目选址分析与建设条件

(四)建设规模与建设方案.

(五)环境保护与安全卫生、节能.

(六)组织机构、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七)项目实施计划.

(八)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九)项目财务评价.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2

1.4

项目建设背景

1.1.5郑州市及雁鸣湖旅游区概况

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中国重要的内陆开放城市和历史文化名

城,正在崛起的现代化商贸城市。

郑州北濒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

广阔的黄淮平原,东、西与七朝古都开封、九朝古都洛阳相临。

郑州

现辖5市1县6区,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总人口666万,其中

市区面积1062平方公里,人口233万。

郑州地处平原腹地,“雄峙中枢,控御险要”,为全国重要的交通、

通讯枢纽,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交汇于此,京珠、连霍高速公路

及107、310国道穿境而过,4E级新郑国际机场与国内外30多个城

市通航。

拥有亚洲最大的列车编组站和全国最大的零担货物转运站,

一类航空、铁路口岸和二类铁路、公路口岸各一个。

邮政电信业务量

位居全国前列。

郑州商贸发达,是国务院确定的3个商贸中心试点城市之一。

有一大批高档次、多功能的大型商贸设施和辐射全国的商品集散市

场,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就有30多家;每年在郑州举办的各类全国性、

区域性、专业性交易会、博览会、洽谈会上百次;国内外万余家商贸

机构在郑州设有办事处或经营场所。

开放的郑州在工农业生产、科教文体等方面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

就,工业体系逐步完善,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先后跻身全国城市综合

实力50强和投资硬环境40优城市之列。

兴办的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

发区被评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和全国“十佳”开发区,与郑州经济技术

3

开发区一起成为河南省对外改革开放的窗口和国内外客商投资的热

点。

悠久的历史给郑州留下了丰富的文化积淀,全市有各类文物古迹

1400多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6处。

嵩山风景名胜区是全国

44个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天下第一

名刹”少林寺就坐落在嵩山脚下,威震海内外的少林功夫从这里走向

世界,这里还有我国最早的天文建筑周公测景台和元代观景台、中国

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我国现存最大的道教建筑群中岳庙

等。

在郑州周围,还有星罗棋布的古城、古文化、古墓葬、古建筑、

古关隘和古战场遗址,中华人文始祖黄帝、著名历史人物列子、子产、

杜甫、白居易、高拱等就出生在郑州。

进入新世纪后,郑州紧紧抓住我国加入WTO、西部大开发、国家

批准郑州市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机遇,围绕拉大城市

框架,高起点、高品位地规划建设郑东新区。

郑东新区总面积约150

平方公里,预计人口150万,融“共生城市”、“新陈代谢城市”、“环

形城市”等众多先进理念于一体,同时,还将本着老城区改造和新城

区开发并重、协调发展、共生共荣、以人为本、规划先行的原则,改

善老城区面貌,提高人居环境质量,逐步把郑州建设成为具有中原文

化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商贸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

雁鸣湖旅游区位于郑州市东偏北部,距郑州30公里,东距开封

30公里,南距中牟县城15公里,西北距黄河7公里。

雁鸣湖旅游区包括东湖水上乐园区、中湖垂钓区、西湖鸟类栖息

4

区、姐妹湖美食区和国家森林公园。

湖区内碧波荡漾,蒲苇繁茂,风

光迤俪,野趣横生,是郑州市东部面积最大的水域和湿地,常年有多

种野生鸟类在此栖息繁衍,目前数量已达数万只。

其中国家级保护鸟

类八种:

小苇、小青脚鹬、大鸨、白鹤、大天鹅、小天鹅、蓑羽鹤、

灰鹤;省级保护鸟类五种:

苍鹭、灰雁、铁嘴沙、大白鹭、麻雀;其

他野生鸟类数十种,如野鸭、野鸡、喜鹊、苍鹰、斑鸠、鹞子、鹌鹑、

猫头鹰、布谷鸟、啄木鸟等。

森林公园位于湖南岸和西岸,主要树种

为槐树,槐林遮天蔽野,与湖、荡景色交相辉映,构成郑、汴地区面

积最大的“绿色氧吧”。

1.5河南省第三产业及旅游业的发展预测

近十年来,河南省第三产业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不仅对国

民经济贡献率不断提高,而且吸收大量劳动力就业。

河南省2002年

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928亿元人民币,占全国比重的1.24%,这一数

字占全省GDP的31.28%,仅郑州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就达427亿元人

民币,占全省比重的22.15%,占全市GDP的46.47%,比上年增长12.2%。

目前河南第三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仅郑州市

2003年首季度GDP增长便出现了近五年来没有的13.2%的高速度,第

三产业增长也达到12%以上。

旅游业是河南省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行业。

河南省是全国旅游资

源丰富的省份之一,丰富的自然、人文、历史景观为河南省创造了可

观的旅游收入。

例如,2001年河南省接待游客5614.20万人次,比

上年增长7.5%,旅游总收入374.5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7.98%,

5

占全省GDP的6%,确立了旅游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目前正是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时期。

国际旅游业的迅猛发展

和世界旅游业的热点东移,国内旅游市场的蓬勃兴起和国家区域发展

政策、产业政策的重大调整,将给河南省旅游业的发展带来难得的机

遇。

河南省旅游业正在逐步建成一个比较发达和较现代化的集“行、

住、吃、游、购、娱”六要素为一体的综合旅游产业体系。

在加强资

源开发、基础建设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转到新旅游市场的开拓上。

根据河南省委、省政府新的发展战略思路,在积极推动全省上下大力

发展旅游业、进一步提升观光旅游的同时,积极向观光、文化、休闲、

度假综合性旅游转变,改变过去的旅游粗放型经营模式,注重旅游业

的可持续发展。

1.6高尔夫运动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高尔夫球运动发源于15世纪初的英国苏格兰。

1754年,圣安德

鲁斯高尔夫俱乐部(GolfclubsSt.Andrews),即现在的“圣安德鲁斯

皇家古老高尔夫俱乐部”诞生,它与美国高尔夫协会一起,成为世界

高尔夫球运动的领导者,高尔夫规则即由两者共同制订并沿用至今。

在高尔夫运动陆续传入欧洲、大洋洲、美洲、亚洲和其他地区并

得到广泛发展后,今天它已成为世界三大运动之一,全世界目前约有

3万多个球场,打球人数约有6000万,其中美国约有2万个球场,

打球人数3000多万,是世界上高尔夫最普及的国家。

高尔夫在其传播发展的过程中,总是经历一个由高消费的“贵族

运动”向公众型的“平民运动”的转变。

高尔夫是以会员制的模式发

6

展起来的,但现在高尔夫人口中已有四分之一是非会员。

随着公众球

场的不断增多,有的国家公众球场的收费(通常是九洞)已降至与一

张影院入场券相当水平。

由于公众球场、高尔夫练习场及室内高尔夫

的迅速发展,公众球员数量急速上升,经济较发达的国家现在已形成

这样的认识:

高尔夫球场是城市发展的必要设施。

中国虽然在1916年就在上海建成了第一个高尔夫球场,但后因

种种原因,大陆高尔夫至1949年后即自行消亡,台湾和香港地区的

高尔夫运动却蓬勃发展,如今已成为亚洲高尔夫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这从某种意义上也代表着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而促成的中西方文

化的交流与融合。

今天中国的高尔夫运动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增长的产物。

1984年

中国首家高尔夫球会——中山温泉高尔夫球俱乐部在广东成立;1985

年,中国第一家中外合作经营的高尔夫俱乐部——深圳高尔夫俱乐部

正式开幕;1985年5月24日中国高尔夫球协会(CGA)在北京成立;

1987年,高尔夫被列为第六届全运会表演项目。

在经济比较发达的

东南部沿海地区和北京、天津、上海等地,高尔夫与经济同步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高尔夫球场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发

展起来。

现在,中国已有超过150家高尔夫球场,还有众多的练习场。

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高尔夫的魅力,使人们对高尔夫的

热情不断高涨。

高尔夫运动的兴起,带动了与高尔夫相关的球具、服

饰、球场养护肥料、机械、传媒(电视、图书和报刊杂志)、教育等

产业的发展。

1994年首批中国职业球手产生,1995年12月广东深圳

7

观澜湖高尔夫球会成功举行了高尔夫球世界杯赛,这是首次在中国举

行的重大高尔夫国际比赛。

总之,中国高尔夫运动的发展态势,可用

四句话概括:

“中国文化容纳高尔夫,中国民众向往高尔夫,中国城

市需要高尔夫,中国经济呼唤高尔夫”。

1.7投资方基本情况

该项目由圣安德鲁斯国际高尔夫发展(香港)有限公司投资建设。

该公司是由香港国际发展公司、苏格兰圣安德鲁斯皇家古老高尔夫俱

乐部、苏格兰爱姆伍德高尔夫学院共同发起,于2000年3月在香港

注册成立的,公司董事长是樊志强先生。

公司主要业务是代表苏格兰圣安德鲁斯皇家古老高尔夫俱乐部

在中国大陆推广、普及高尔夫运动、与苏格兰爱姆伍德高尔夫学院合

作开设高尔夫教育,并致力于高尔夫球场设计与建造、高尔夫球会管

理、高尔夫运动培训、高尔夫旅游等项目。

公司与中国高尔夫球协会及许多省市高协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

作;与昆明市政府合作,策划、设计了云南省第一个公众球场;参与

设计了昆明世博园球场;正在设计改造上海东方巴黎高尔夫球场;在

广东省与暨南大学共同开设了高尔夫专业课程;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

成立了亚洲第一个土壤实验室;与中国林业大学、深圳大学等众多院

校开展了一系列高尔夫教育研究项目;参股并全权管理广州紫云山高

尔夫球会,培养了一支代表中国高尔夫业余最高水平的球队,多次在

国内重大业余比赛中取得个人和团体冠、亚军,并代表中国参加了

2002年韩国亚运会的高尔夫比赛项目。

8

公司管理人员均在高尔夫界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过

硬的技术能力,主要管理骨干更是在苏格兰爱姆伍德高尔夫学院和世

界最著名的苏格兰圣安德鲁斯老球场进行了系统的专业学习和技能

培训,公司成立后,吸引了英国和马来西亚的球场设计、施工、管理

专家加盟本公司,使公司始终走在国际高尔夫发展潮流的最前端,在

中国高尔夫界具有不可比拟的地位。

圣安德鲁斯国际高尔夫发展(香港)有限公司的公司注册证书和

商业登记证见附件一。

1.8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1.1.6郑州市第三产业的需要

高尔夫运动是一种文化娱乐、体育休闲性产业,是第三产业的一

个重要组成部分。

高尔夫运动的发展不但能直接增加郑州市第三产业

的增加值,而且还能带动宾馆业、餐饮业、交通业等诸多其他第三产

业相应发展。

本项目与雁鸣湖旅游区关系密切。

雁鸣湖旅游区正处于休闲娱

乐、旅游度假、生态保护的综合开发期,在规划森林公园的同时,大

力开发以水域湖泊为主题的旅游项目,本高尔夫项目正处于这一片区

域的中心位置,对雁鸣湖旅游区的开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项目

的建设能直接带动整个旅游区的发展,使这一区域成为郑州市及中牟

县新的经济增长点。

1.1.7提高郑州的城市品位的需要

9

郑州正在建设成为具有中原文化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商贸城

和区域性中心城市,而高尔夫所具有的特点和效应,使得它能成为郑

州发展目标的标志之一,也是郑州最闪亮的一张名片。

郑州作为国家

级开放城市和全国3个商贸中心试点城市之一,建设一座国际标准的

高尔夫球场,可充分体现未来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高尔夫之美韵,提高

城市品位,塑造全省政治、文化、经济和科技中心的大都市形象。

1.9完善河南省及郑州市投资环境的需要

高尔夫运动发展比较好的国家的发展历史经验表明,有无高尔夫

球场,是外商考虑是否投资的重要因素之一。

发达国家的高尔夫运动

比较普及,高尔夫球场是高层次商务活动的重要场所,商务谈判往往

是在打高尔夫球的过程中完成的。

中国高尔夫运动的发展与当地国民

经济增长成正比的事实也验证了这一点。

河南省作为中国的大省,境

内没有一座国际标准的高尔夫球场,这与周边几个省区是难以比拟

的。

郑州作为河南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在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与配套设备建设上,应该有一座可以举办国际比赛

的国际标准的高尔夫球场。

1.10扩大内需的需要

目前,国内的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扩大内需。

扩大内需

包括扩大投资需求和扩大消费需求两方面。

本项目总投资额为17022

万元,其中相当大的比重为工程建设,相应扩大了郑州市施工市场的

需求量;另一方面,项目建成后可满足郑州市及周边地区中、高层收

入者的文化娱乐、体育休闲等多方面的需求,同时也可为地方政府增

10

加相当可观的税收收入。

1.11扩大就业的需求

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机械操作、材料运输、工程队、前期草坪

养护等都需要大量人员,从而增加了大量就业机会。

球场建成后可提

供约500个长期稳定的就业机会。

另外,本项目能带动宾馆、餐饮、

交通及周边地区其他服务业的发展,便相应扩大了就业容量。

第三章市场预测分析

11

1.12高尔夫运动市场需求的形成

目前,郑州市乃至河南省熟悉高尔夫运动的人尚少,对它产生需

求要看多种因素的变化。

第一,经济因素。

高尔夫目前在世界上仍是较高收入者的运动,

本项目18洞会员制球场即是为郑州及周边地区的这一群体设计的。

随着郑州及河南省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一方面能使这

一消费群体增大,另一方面,也由于消费者的增多,从而使高尔夫运

动降低收费标准。

广东高尔夫球场的建设、发展即验证了这一点。

另外,本着弘扬高尔夫文化、推广普及高尔夫运动的初衷,并考

虑到河南是中国的第一人口大省,中等收入者占有相当的比例,本项

目特别设计了9洞公众球场,以满足这一群体的消费需求。

公众球场

收费比较低,适合中产阶层,可极大激发他们的消费潜力。

第二,技术因素。

社会历史的发展证明,城市发展越快越大,经

济水平越高,城市居民回归大自然的渴望就越强烈。

融自然景色于其

中,具有绿色、氧气、阳光、运动之内涵的高尔夫运动正是对经济水

平较高的城市居民的最好回应。

这也是为什么在经济程度高的地区

(如广东、北京、上海)和国家(如美国、日本)高尔夫运动比较普

及的原因之一。

另外,城市居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及与高尔夫文化良好

的融合也能使高尔夫市场需求增大。

1.13郑州及周边地区消费市场预测

圣安德鲁斯高尔夫球场,其客源主要来源于三方面:

一是郑州作为河南省省会城市和国家级开放城市,拥有众多的投

12

资、经商者,拥有数千家企业,包括跨国公司、境外大企业和多家国

内上市公司。

同时随着郑州经济的迅猛发展,支柱产业的形成,包括

工业、农业、服务业、中介业、金融业、建筑业、房地产业等多方面

的效益好、规模大的企业日益增多,这些企业的投资者、经营者、管

理者和高技术人才由于业余生活以及商务交往的需要将形成本项目

的重要客源。

二是郑州市拥有众多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随着高级知识分子

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他们越加注重追求大自然的情调和优雅的文化

内涵,有望成为高尔夫的重要客源。

郑州市经济发展迅速,市区人口

增长很快,其中高收入者占有一定比例,加上高尔夫宣传方法得当、

收费标准合理,将可以从市民中吸收更多的高尔夫运动爱好者。

三是郑州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距有高尔夫球场的城市西

安、武汉、北京、济南均在500公里以上,如此广阔区域内的高尔夫

爱好者将会被吸引到郑州来。

更重要的是,随着郑州区域性中心城市

的确立,以及郑东新区的全面开发建设,加上现代化商贸城的区位优

势和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东来西往、南下北上的商务活动者与旅游

者,将成为本项目的又一重要客源。

1.14市场运营方案

2002年郑州GDP为926.8亿元,名列全国第29位,而且根据市

统计局最新数字表明,郑州市2003年第一季度GDP为229.8亿元,

增长速度为13.2%。

有着如此强劲的经济实力和发展速度,高尔夫在

郑州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郑州市场的潜在消费能力也是非常大的,而

13

且高尔夫球场本身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

1.15市场定位

圣安德鲁斯高尔夫俱乐部设计有一个18洞会员制球场和9洞公

众球场,18洞会员球场将以一流的球场设计、高标准的建造、养护

和高水平的管理服务各界知名、成功人士,9洞公众球场将以其合理

的收费面向大众。

在目标市场定位上为:

在消费者层次上,以中产阶级及其以上人

士为主,包括中外企业业主,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大学、科研院

所的专家教授,政府中、高级公务员,个体工商户,外地游客;在区

域上,以郑州市为核心,辐射周边城市如开封、洛阳等等。

1.16会员制球场会员分类

(一)荣誉会员:

对象为俱乐部顾问、海内外社会各界关心本俱乐部

的知名人士。

(二)创始会员:

为球会创始期入会者,享受特别优惠。

(三)个人会员:

以个人名义入会者。

(四)公司会员:

营利性事业、企业等,以公司名义获得公司卡。

会员卡采用记名式,为终身制,可转让。

会员可带三位非会员宾

客下18洞会员球场打球,宾客可享受俱乐部嘉宾待遇。

9洞公众球场面向大众,任何人士无须会员卡可下场打球。

1.17广告宣传

主要是通过媒体进行广告宣传活动,如报刊广告和电视广告。

正式销售会籍之前先在发行量大、覆盖面广的报纸上和省电视台上做

14

有关会籍销售的广告,在球场投入使用之际再利用更多方式做宣传广

告。

宣传的内容不只是球会,也包括高尔夫运动的知识及河南省高尔

夫的动向等。

俱乐部宣传资料有:

(1)《俱乐部会员章程》

(2)《入会须知》、《入会申请表》

(3)《价目表》

(4)俱乐部综合宣传画册

(5)会徽、服装及其它的设计内容

1.18销售工作的拓展

主要是针对18洞会员制球场的会籍销售工作。

(1)球场建设初期组建销售部,招聘并培训业务人员,销售部

设在郑州市。

(2)在球场开业后将把销售总部设立在球场内,同时可根据市

场需求在开封和洛阳等地设立销售分公司。

(3)组织高尔夫球技术讲座班,并安排免费课程,目的在于提

高会员整体高球水平。

(4)成立高尔夫球队,带领队员参加全国性业余高尔夫赛事,

以提高河南省高尔夫的水平和声誉。

(5)定期举办高尔夫业余赛事,并承接大型职业高尔夫球赛,

以此扩大高尔夫运动在河南省的影响力。

第四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15

1.19项目选址

项目选址在郑州市雁鸣湖旅游区内,位于中牟县城北部,处于黄

河湿地向黄河冲积平原的过渡地带。

该旅游区地理位置在东经

114°00′02″—114o07′01″,北纬34o47′06″—34o53′52″

之间,紧邻连霍高速公路,西北距黄河7公里,南距中牟县城15公

里,东、西距开封、郑州30公里,距郑州国际机场32公里,是郑州

的高品位度假休闲区,郑东新区的“后花园”。

工程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一。

1.20外部环境与交通运输条件

1.1.8外部环境

雁鸣湖旅游区位于郑州市所辖的中牟县境内,以雁鸣湖和县国营

林场北林区为主体构成。

全区总面积约5000公顷,有林地面积2583

公顷(其中刺槐林2387公顷,杨类190公顷),水面及湿地面积约

1500公顷。

该区跨5个乡镇。

该风景名胜区地处暖温带,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气

候宜人。

这里不仅有水有林,风景秀丽,而且野鸭成群,苍鹭驻足,

白鹤翱翔,大雁齐飞,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

雁鸣湖是通过人工渠道分流黄河水而形成的,包括东湖、中湖、

西湖。

东湖水位深,水面大,正开发成水上乐园区;中湖北低南高,

南部为茂密的水生植物,中部水浅草多,北部沿堤水深,这里作为景

区的缓冲区,是鸟类栖息地之一,为东湖游客垂钓和观鸟之处;西湖

水位普遍较浅,蒲草、芦苇非常茂密,是鸟类的主要活动区。

16

雁鸣湖南岸是面积近4万亩的森林公园,这里林木茂盛,蔚然成

荫,是景区的有机组成部分。

林中野生鸟类数量繁多,是郑州市的爱

鸟护鸟基地。

项目建成后将依托省会郑州市和雁鸣湖旅游区进行良好的运营,

成为郑州市重要的休闲度假基地。

1.21交通运输条件

郑州是我国公、铁、航兼具的综合性交通枢纽,是沟通、促进全

国各经济区交流、联合的中枢之地。

郑州素有中国铁路“心脏”之称,

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周围还有京九、焦柳、月石、平

阜线通过,形成三纵三横干线框架。

拥有三个铁路特等站,郑州北站

是亚洲最大的列车编组站,郑州东站是全国最大的零担货物中转站,

郑州车站是全国最大的客运站之一。

郑州是全国7个公路主枢纽城市

之一,国道107线和310线以及境内的18条公路干线,辐射周围各

省市;京珠、连霍高速公路在此交叉而过。

目前,郑州拥有铁路一类

口岸和航空一类口岸各1个,铁路二类口岸和公路二类口岸各1个,

货运在郑州可联检封关,直达国外,开通了郑州至香港直达集装箱专

列。

郑州空港已与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通航,开办有直飞香港、澳

门的包机业务,新的4E级国际民航机场——新郑国际机场已建成通

航,是全国五大航空门站之一。

项目选址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

捷。

1.1.9自然条件

17

1.22雁鸣湖旅游区地质条件

雁鸣湖旅游区地质构造为秦岭东西向构造体系东端和新华夏系

沉降带之华北坳陷复合部位。

中牟县地层上部为新生代第四纪的松散

沉积物发育而成,土壤有亚砂土及粉砂土两大类,并有亚砂土及黑色

淤泥夹层。

下部为新生代第三纪和石炭纪、奥陶纪、寒武纪等古老地

层。

新生代第四纪由于沉积初期基面不平,以及地质构造差异的影

响,总厚度变化很大,其厚度是北厚南薄,雁鸣湖旅游区北部的黄河

大堤至其南部厚度由350米降至300米。

根据河南省地震局对本地区构造断裂的调查,不存在深大断裂,

断裂构造为盖层断裂,这些断裂新生代以来活动微弱,不具备发生6

级以上的地震条件。

但由于受华北地震带的影响,该地区存在6级以

上地震的地质背景。

据国家地震局及建设部发《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

(1990)》及《河南省工程抗震设防烈度图》的规定,该地区工程抗

震设防烈度为7度。

依据上述条件可知,雁鸣湖旅游区的场地是稳定的。

1.23地形地貌

雁鸣湖旅游区处于黄河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