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08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解析版五年真题分项详解浙江.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068192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4.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专题08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解析版五年真题分项详解浙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考语文专题08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解析版五年真题分项详解浙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考语文专题08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解析版五年真题分项详解浙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考语文专题08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解析版五年真题分项详解浙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考语文专题08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解析版五年真题分项详解浙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高考语文专题08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解析版五年真题分项详解浙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高考语文专题08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解析版五年真题分项详解浙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高考语文专题08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解析版五年真题分项详解浙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高考语文专题08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解析版五年真题分项详解浙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高考语文专题08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解析版五年真题分项详解浙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高考语文专题08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解析版五年真题分项详解浙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高考语文专题08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解析版五年真题分项详解浙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高考语文专题08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解析版五年真题分项详解浙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高考语文专题08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解析版五年真题分项详解浙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高考语文专题08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解析版五年真题分项详解浙江.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高考语文专题08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解析版五年真题分项详解浙江.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高考语文专题08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解析版五年真题分项详解浙江.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专题08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解析版五年真题分项详解浙江.docx

《高考语文专题08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解析版五年真题分项详解浙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专题08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解析版五年真题分项详解浙江.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专题08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解析版五年真题分项详解浙江.docx

高考语文专题08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解析版五年真题分项详解浙江

专题08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2020年】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10分)

材料一:

一般来说,阅读是和文字相关联的。

当然,人们有时也会把欣赏一幅好画说成“读画”。

用在这里的“读”,强调的是欣赏的深度了,就此也微妙地点出了看画与读画间的差异。

但是,在网络时代,在网页挤占书页,读“屏”多于读书,纸和笔逊位于光和电,机器的规则代替着汉字的规范,数字的操作颠覆了铅字的权威,“输入”代替着书写的潮流中,在“拇指文化”无限深入人群的今天,在消费的欲望热烈拥抱大众的背景下,“读”和“看”的界限似乎日渐模糊起来。

入“网”者众,正如一位著名诗人的著名短诗:

“生活——网。

”技术的战车把新媒介——数码技术送进人间,使昔日“纸面”凝聚的诸多艺术的神圣性不断被“界面”的感觉颠覆和碾轧。

看图被称为“读图”,而这里的“读”已不再意味着欣赏的深度。

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替代着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这应该说是一种阅读的革命。

(摘编自铁凝《阅读的重量》)

材料二:

与文字阅读不同的是,人们在阅读图像出版物时既不需要在“既有的轨道”中理解文本的意义,也不需要遵守传统逻辑的同一律、矛盾律与排中律。

久而久之,人类便形成了一种“读图的逻辑”:

整体观看。

事实上,阅读文字与阅读图像的视线投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

当人们在阅读文字时,习惯于将视线聚焦到每一个字词上,然后按照从左到右或由上至下的顺序移动视线,在字与字、句与句的联结中获取信息,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逐字逐句地读”。

但是,当人类面对图像时,其视线往往不会聚焦到某一个点,而是整体性地投射至全部视觉元素,在各个视觉元素的结合、互动与交融中领会图像意义。

倘若说文字阅读是字与字“相加”,那么图像阅读便是元素与元素的“相乘”。

视觉形象远远不止于对感性材料的机械复制,而是针对现实赋予观者一种创造性的领悟,这种领悟蕴藏着丰富的形象力、创新力。

正是由于阅读逻辑的转化,图像在人类思维活动中的比重才得以提升,视觉思维也在读图的实践中慢慢壮大,促进了读者的灵感闪现和意义顿悟。

(摘编自刘晓荷、董小玉《读图时代的阅读嬗变与出版调适》)

材料三:

语言是线性的、抽象的和思考性的,语言的阅读不但给读者以反思的可能性,而且为读者自己的想象提供了更多空间。

相比之下,影视图像的传递是单向的,是从影视作品到观众,它培育了观众的被动型接受;另外,影像的动感超越了文字的静态特性,提供了感性直观的当下体验,同时也取消了观众掩卷沉思的契机。

显然,文字性的静观体验被影像动态的感性直观所取代。

视觉文化时代的法则是:

人们爱看图像更胜于文字。

道理很简单,看图是直觉的、快感的和当下的;与文字相比,图像显然更具诱惑力。

我们似乎正在冷落那种独自沉思的阅读状态,失去对文字阅读的热爱!

这便使得图像的狂欢成为新的文化仪式!

(摘编自周宪《重建阅读文化》

1.下列对材料中“文字阅读”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字阅读习惯于将视线聚焦于文字,按照文字排列的先后顺序,移动视线。

B.文字阅读是字与字“相加”,从字词与字词、句子与句子的关系中获取信息。

C.语言是线性的、抽象的,可引人深思,文字阅读给读者以想象空间和反思的可能。

D.文字阅读是单向的,需要遵循传统逻辑、安安静静地体验、细嚼慢咽、掩卷沉思。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时代,读“屏”多于读书,“输入”代替书写,图像阅读和文字阅读变得越来越相似,“读”和“看”的界限似乎日渐模糊起来。

B.有一位著名诗人早就预见了网络时代的到来,他写了一首著名短诗,“生活——网”,明确告诉我们上网的人越来越多,生活已然网络化。

C.技术的战车把新媒介送进人间,不断颠覆和碾轧印刷媒介;印刷媒介长期积累起来的权威性和神圣性,正在逐步被网络媒介所消解。

D.视觉文化时代,人们爱看图像更胜于文字,正在失去对文字阅读的热爱,而转向对图像阅读的狂欢,甚至要为此举行一种新的文化仪式。

3.概括材料二和材料三有关图像阅读的不同特点。

(4分)

(1)材料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材料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答案】1.D2.C

3.

(1)材料二说明图像阅读的特点:

①整体性(“互动与交融”或“元素与元素的‘相乘”),②有一种创造性的领悟。

(2)材料三突出影视图像阅读的特点:

①被动接受,②感性直观的当下体验(或“直觉的、快感的和当下的”)。

【解析】

【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中词语或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

要做好这种题,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看看选项有无答非所问或题干与选项信息不同类的情形,若是这类问题选项本身一般没有错误,却按照对照原文寻找表述错误或者曲解文意的方法等于缘木求鱼,费力不讨好;本题四个选项可谓开门见山紧紧扣住题干“文字阅读”而言,可见并非上述问题,接下来就按照提取文本信息与选项对照的思路进行分析即可。

D项,“文字阅读是单向的”表述错误。

原文信息是“语言是线性的、抽象的和思考性的,语言的阅读不但给读者以反思的可能性,而且为读者自己的想象提供了更多空间。

相比之下,影视图像的传递是单向的,是从影视作品到观众,它培育了观众的被动型接受”,可见选项曲解文意,正确的理解应该是“文字阅读是双向的”“影视图像的传递是单向的”。

故选D。

【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做这种题,通常是先整体把握文意,获取作者的观点或态度;然后根据选项的表述,仔细地推敲和琢磨。

要做好此类型,平时应该积累易错类型及常见问题,比如判断绝对,时态有误,杂糅、遗漏、多余信息,偷换概念等等。

A项,“图像阅读和文字阅读变得越来越相似”表述有误。

原文信息是“我们似乎正在冷落那种独自沉思的阅读状态,失去对文字阅读的热爱!

”“正是由于阅读逻辑的转化,图像在人类思维活动中的比重才得以提升,视觉思维也在读图的实践中慢慢壮大”“网络时代,读‘屏’多于读书”,可见二者并非变得越来越相似。

B项,“有一位著名诗人早就预见了网络时代的到来……明确告诉我们……”错误。

原文表述为“正如一位著名诗人的著名短诗:

‘生活——网。

’”可见“预见了网络时代的到来”无中生有,过度解读,只能说使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网络时代的特点;另外寥寥三字具有言简义丰委婉含蓄的特点,自然不能说“明确告诉”。

D项,“正在失去对文字阅读的热爱,……甚至要为此举行一种新的文化仪式”错误。

原文表述是“我们似乎正在冷落那种独自沉思的阅读状态,失去对文字阅读的热爱!

这便使得图像的狂欢成为新的文化仪式!

”可见选项遗漏了“似乎”,曲解文意,把推断、揣测说成绝对、肯定;文化仪式相关的表述也背离文意。

故选C。

【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提取、筛选、整合、梳理探究作品中重要信息的能力。

做这种题,首先要通读全文,全面提取信息,然后快速筛选出相关的段落或文句,根据题干要求进行梳理和探究,接着做出精准地整合;最后用简洁明了的文字进行归纳和概括。

题干为:

概括材料二和材料三有关图像阅读的不同特点。

明确了答题区域为材料二、三,答题要求为“概括”,答案要点为“特点”,作答时力求条理清晰、分点作答。

首先理解综合或总说部分:

答案

(1)中“图像阅读的特点”属于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概括归纳,答案

(2)中“突出影视图像阅读的特点”属于对材料三中心话题的整合理解。

然后分析第

(1)点的具体内容:

答案①“整体性(‘互动与交融’或‘元素与元素’的‘相乘’)”源自材料二“久而久之,人类便形成了一种‘读图的逻辑’:

整体观看。

……但是,当人类面对图像时,其视线往往不会聚焦到某一个点,而是整体性地投射至全部视觉元素,在各个视觉元素的结合、互动与交融中领会图像意义。

倘若说文字阅读是字与字‘相加’,那么图像阅读便是元素与元素的‘相乘’。

”答案②“有一种创造性的领悟”源自材料二结尾部分“视觉形象远远不止于对感性材料的机械复制,而是针对现实赋予观者一种创造性的领悟,这种领悟蕴藏着丰富的形象力、创新力”。

(2)点的具体内容:

答案①“被动接受”源自材料三“相比之下,影视图像的传递是单向的,是从影视作品到观众,它培育了观众的被动型接受”。

答案②“感性直观的当下体验(或‘直觉的、快感的和当下的’)”,源自材料三结尾处“视觉文化时代的法则是:

人们爱看图像更胜于文字。

道理很简单,看图是直觉的、快感的和当下的;与文字相比;图像显然更具诱力。

我们似乎正在冷落那种独自沉思的阅读状态;失去对文字阅读的热爱!

这便使得图像的狂欢成为新的文化仪式!

【2019年】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10分)

材料一:

苗绣,苗族的刺绣。

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楚绣、与湘绩、汉绣同流而异源。

古代苗族妇女养蚕主要是为了获得制作刺绣使用的丝线。

苗绣主要用于装饰衣服,也用在裤脚和鞋面。

在衣服上以栏杆形式围在肩膀和袖口。

黔东向苗族的盛装刺绣,衣饰部位不是栏杆形式。

苗绣针法有平绣、辫绣、结绣、缠绣、绉绣、贴花、抽花、打子、堆花等十几种,其中辫绣、结绣是苗绣中特有。

辫绣是先将8根或12根同色丝线纳成“辫子”,然后再回旋缀于底布成花,多用于“男性之衣”(“鸟爸”)的盛装中,绣品风格粗犷凝重。

结绣则将丝线在针头挽数结,然后抽针,如此反复插满成花。

苗绣图案多是鸟、鱼、花、果子。

在盛装的大型图案中,出现庞大、凶猛的动物,如龙、大象、狮子等。

龙在苗绣中有虫龙、水龙、牛龙等形态。

黔东南苗绣图案中的蝴蝶多被解释为与神话传说中的图腾有关。

苗绣一般先在绣布上绘或贴上图案。

黔东南苗族妇女不直接在衣物上刺绣,而是先制成与装饰部位大小相同的绣件,再缀到衣物上相关部位,这样一方面便于操作,也便于单独取下来保护或替换。

(摘编自《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南地区卷》)

材料二:

苗绣是苗族人的文化读本。

从启蒙开始,苗族人就可以从苗绣里学习生活常识,认识草木动物,学习纺线耕田,了解节日习俗,解读神话、宇宙天体等,无所不可。

乍一看这本“书”,罗列的事物真不少,率性随意,缺乏归纳,但如果仔细阅读,你便会发现,它所表现的内容也都是经过了严格选择的,而且不乏思想深度。

苗族先人把祖祖辈辈获得的人生智慧,都隐藏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苗绣故事中。

苗绣一直无声无息深藏不露,20世纪后半叶才逐渐被发现。

有趣的是,它被发现的时间与读图时代几乎同步,苗绣本身的艺术特质和读图时代的美学趣味显然不谋而合。

神秘的气息,独特的想象,呆萌的造型,饱满的情感,让我们惊叹相见恨晚。

(摘编自解如光《十指春风一绣千年》,《人民日报》2019年2月23日)

材料三:

目前,民间手工技艺的主导传播形式多依托出版物或博物馆等相对静态的媒介,传播途径单一。

实际上,民间手工艺的文化形态非常丰富。

以苗绣为例,其非物质文化形态至少包含三种:

苗绣中的图案,苗绣的针法和绣法,苗绣中承载的文化等。

这些丰富的内容仅仅依靠静态形式传播显然是不够全面和详尽的。

尤其是苗绣的刺绣技法十分复杂,无法仅仅依靠静态形式记录,借助摄像和三维动画等形式能更好地记录和还原刺绣复杂的过程。

另外,传承主体的口述记录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传承的一种重要形式,利用视频记录显然比单纯用文字记录更为方便、生动、鲜活。

移动互联网上灵活多样的数字化观看模式可以改变传统出版物和博物馆等媒介相对静态和单一的展示方式,观众能进行个性化的选择,深入、反复地观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摘编自罗丹《民间手工艺遗产基于移动终端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1.下列对材料中“苗绣”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楚绣是苗绣、湘绣、汉绣共同的“祖先”,苗绣主要用于装饰衣服,古代苗族妇女养蚕主要是为了获得制作刺绣使用的丝线。

B.黔东南苗族的盛装刺绣部位特别,妇女先制成与装饰部位大小相同的绣件,再将其以栏杆形式缀在肩膀、袖口、裤脚和鞋面。

C.苗绣日常服饰的图案包括鸟、鱼、花、果子、龙、大象、狮子等,在表现刺绣对象时,苗绣呈现造型上的呆萌特点。

D.苗绣这本“书”罗列事物看似随意,但实际上表现的内容经过严格选择,不乏思想深度,苗族人从小就可以从中学习文化。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苗绣中的一些图案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如黔东南苗绣图案中的蝴蝶多被解释为与神话传说中的图腾有关。

B.苗绣在20世纪后半叶逐渐被人们发现,主要是因为它与时俱进,改变了自身的审美特质,契合了读图时代的审美趣味。

C.苗绣的文化形态丰富,它的传播形式也应多样化,除了依托传统出版物和博物馆等媒介,还可以借助移动互联网。

D.借助视频手段记录和还原苗族刺绣的复杂过程,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传承的一种形式,其优点是人们可以反复观看。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苗绣的另外两方面特点。

(4分)

(1)图案:

具有丰富的艺术特质.

(2)针法和绣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承载的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答案】1.D2.B

3.

(2)种类多,技法复杂;还有两种特有针法。

(3)凝聚了苗族人祖祖辈辈的人生智慧(或:

是苗族人的文化读本)。

【解析】

【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中‘苗绣’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A选项篡改文意,“楚绣是苗绣、湘绣、汉绣共同的‘祖先’,”错误,由原文“苗绣,苗族的刺绣。

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楚绣,与湘绣、汉绣同流而异源。

”可知,是“同流而异源”,所以是不同的祖先。

B选项篡改文意,“再将其以栏杆形式缀在肩膀、袖口、裤脚和鞋面”错误,由原文“黔东南苗族的盛装刺绣,衣饰部位不是栏杆形式。

”可知,不可能“以栏杆形式缀在肩膀、袖口、裤脚和鞋面”。

C选项张冠李戴,“苗绣日常服饰的图案包括鸟、鱼、花、果子、龙、大象、狮子等,”错误,由原文“在盛装的大型图案中,出现庞大、凶猛的动物,如龙、大象、狮子等。

”可知,“龙、大象、狮子等”是在“盛装的大型图案中”,而不是“日常服饰的图案”。

故选D。

【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

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

然后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

B选项曲解文意,“主要是因为它与时俱进,改变了自身的审美特质,契合了读图时代的审美趣味。

”错误,由原文“有趣的是,它被发现的时间与读图时代几乎同步,苗绣本身的艺术特质和读图时代的美学趣味显然不谋而合。

”可知,苗绣并没有“改变了自身的审美特质”,只是“不谋而合”。

故选B。

【3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能力。

解答此类题型,考生通读所有材料,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对材料进行筛选整合。

由原文“苗绣针法有平绣、辫绣、结绣、缠绣、绉绣、贴花、抽花、打子、堆花等十几种,其中辫绣、结绣是苗绣中特有。

”可知,苗绣在针法和绣法上的特点是:

种类多,技法复杂,还有两种特有针法。

由原文“苗绣是苗族人的文化读本。

”和“苗族先人把祖祖辈辈获得的人生智慧,都隐藏在一个生动鲜活的苗绣故事中。

”可知,苗绣在承载的文化方面的特点是:

凝聚了苗族人祖祖辈辈的人生智慧或者是苗族人的文化读本。

【2018年】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10分)

材料一:

我很高兴发现一群和我一样喜欢自然的孩子,但聊着聊着就发现他们中有一半人最喜欢的是在自然里骑车。

有个男孩说:

“我和爸爸在沙漠里骑车,基本上都不走大路。

我爸爸和越野车们赛车。

他说就算走大路去沙漠也很好玩,因为还是可以看到动物,而且和汽车比赛很有趣。

”还有个男孩说:

“我们每年8月都去犹他州,我妈妈的朋友有3辆全地形车。

我们骑着好玩,但最主要是晚上看鹿啊臭鼬啊之类的动物。

你要是把鱼的内脏丢在外面,晚上出去就能看到5头黑熊。

太好玩了!

”第三个男孩说:

“我们每周末都去沙漠,他们那儿有比赛。

有个小山没人去,因为上面都是石头,所以我们把它改造了一下,上山后可以跳下去,我们在那儿看到蛇洞和蛇了。

热的时候我们就出去找蜥蜴。

”还有一个女孩天真地补充说:

“我爸爸有辆四轮驱动的卡车,我们去沙漠,不去自然之类的地方。

(摘编自理查德·洛夫著,郝冰等译《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

(注)其他,指机构一类的特殊群体,如政府机构等。

自然教育,指以有吸引力的方式,让人们在自然中体验、学习关于自然的知识,建立与自然的联结,树立生态的世界观。

材料三:

去爱非人类的生物,其实并不太困难,只要多了解它们就不难办到。

这种能力,甚至是这种倾向,可能都是人类的本能之一。

这种现象被称为“亲生命性”,是一种与生俱来、特别关注生命以及类似的生命形式的倾向,有时甚至会想与它们进行情感交流。

人类能够很敏锐地分辨出生命与无生命。

我们认为其他生物是新奇、多样的。

未知的生物,不论生活在深海、原始林,还是遥远的深山中,都会令我们觉得兴奋。

其他星球上可能有生物的想法,也总是吸引着我们。

恐龙更是人们心目中生物多样性消失的象征。

在美国,参观动物园的人数要超过职业运动比赛的观众数。

而在华盛顿的国家动物园,最受欢迎的是昆虫馆,因为这儿展示的物种最新奇,样式也最多。

(摘编自爱德华·威尔逊著,杨玉龄译《生命的未来》)

材料四:

与亲生命性相对的是生物恐惧症。

和亲生命性一样,这些生物恐惧症也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

恐惧的强度会因个人的遗传与经历差异而有所不同。

最轻微的症状只是稍微厌恶,或感觉不安。

但严重的案例,可能就是标准的临床恐惧症,激发交感神经系统,造成恐慌、恶心以及冒冷汗。

这种根植于天性里的生物恐惧感,随时准备为危险源所激发,而危险源就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在自然界中所遭遇到的危险,包括高度、密闭空间、湍急的水流、蛇、狼、老鼠、蝙蝠、蜘蛛以及鲜血,却不包括刀子、磨损的电线、汽车以及枪支,虽然它们比起古代的危险源,更具杀伤力,但在进化历史上还是太过近代,不足以形成可遗传的天性。

(来源同材料三)

1.下列对材料中“亲生命性”和“生物恐惧症”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生来就可能有对生物的爱和恐惧,天生就能与自然界的生物进行感情交流。

B.人类生来就有对生物的爱和恐惧,随时都会因自然危险源而激发生物恐惧症。

C.人类对生物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我们的遗传基因里便具有对生物爱的反应能力。

D.人类对生物的爱可能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我们对生物恐惧的反应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

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喜欢自然的孩子中有一半喜欢在自然里骑车,这种自然体验符合儿童天性,有利于他们形成亲近自然、热爱生命的意识。

B.从当前我国自然教育的受众群体特征看,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和公司占比较小,二者是自然教育行业很大的潜在市场。

C.在美国,去动物园参观的游客比去体育场馆看职业运动比赛的观众多,这一事实是人类“亲生命性”的证据之一。

D.人对高度、密闭空间、湍急水流的恐惧,跟他具备的知识有关,也可能跟他的经历有关,还可能跟人类基因有关。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出重视自然教育必要性的事实和理论依据。

(4分)

(1)事实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理论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答案】1.D2.A

3.

(1)没有接受完整的自然教育,会在自然活动中妨害生物;自然教育主要集中在儿童和亲子方面,受众群体单一。

(2)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亲生命性”,也有根植于天性里的生物恐惧感;自然教育能够引导人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正确应对自然界的危险。

【解析】

【1题详解】此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

“亲生命性”这一概念在材料三中,“生物恐惧症”这一概念则在材料四中。

A项,歪曲文意,“天生就能与自然界的生物进行感情交流”错误,原文说的是“有时甚至会想与它们进行情感交流”。

B项,表述绝对,原文说“这种能力,甚至是这种倾向,可能都是人类的本能之一”,选项去掉了“可能”二字。

C项,无中生有,原文并没有说“我们的遗传基因里便具有对生物爱的反应能力”。

【2题详解】此题考查考生信息筛选和整合。

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意的理解,将选项分别跟原文进行比对分析。

A项,改变范围。

文中说的是聊天中的孩子有一半人最喜欢的是在自然里骑车,而不是指喜欢自然的孩子中的一半人。

【3题详解】此题考查考生概括归纳能力。

材料一二主要阐述自然教育的事实,根据材料一中孩子们的自述,可见他们偏爱自然界中的某一方面,没有接受完整的自然教育,他们在自然界的行为比较自我随性,可能会妨害生物。

根据材料二中的表格,可见自然教育受众群体集中在儿童和亲子方面,受众群体比较单一。

材料三四主要阐述自然教育的理论,根据材料三可知,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亲生命性”,也有根植于天性里的生物恐惧感。

根据材料四可知,人类对于自然界的危险反应过激,因此要引导人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正确应对自然界的危险。

【2017年】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10分)

社会传播过程要求至少有两个人。

他们结成信息分享关系,共享一套信息符号。

结成传播关系的目的是寻求信息、劝说、传授、娱乐或其他。

目的不同,参与者的角色也不同。

比如,追求娱乐的人愿意“悬置怀疑”;预料对方会劝说的人将加强防范。

然而,无论扮演什么角色,参与者总是要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编制信息代码,将他编制的符号发送给对方。

我们将这样的传播行为称为A类传播行为。

白纸黑字的符号可以长期保存,手势或面部表情或讲出来的话则稍纵即逝。

无论时间长短,在传播过程的某个时刻,这些符号都独立存在,脱离了参与传播的双方。

接受讯息的参与者,将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决定是否接受对方发出的符号。

如果接受,他就按照自己的认知地图对这些符号进行加工。

我们将这种行动称为B类传播行为。

第二个参与者也可能要进行编码,这些编码多半是非正式的、无意的,可能是面部表情,也可能是其他信号,表示有没有兴趣、是否相信、是否理解等的信号;第一个参与者对第二个参与者的信号进行解码,将其当作反馈。

如果情况需要,第二个参与者还可能进行正式的编码,发出这些符号,转而进行A类传播行为;反过来,第二个参与者的A类传播行为又可能引起第一个参与者的B类传播行为,如此等等,循环往复。

换言之,任何讯息都不能直接引起一望而知的外显行为。

如上所述,讯息不像电流,电能沿电线流动,抵达灯泡,灯泡随即发亮。

诚然,有些反应嵌入本能,近乎自动;例如,一听见汽车喇叭声,一听见“失火了”的呼喊,我们很快就做出反应。

然而,即使这些快速反应也要经过一些中间步骤。

首先我们要听到那样的声音,然后我们要对它进行解释:

“他是在对我鸣喇叭吗?

”“哪里着火啦?

”外在符号影响行为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改变形势在他心中的印象。

外来符号到达时,如果接受者决定利用其中的讯息,他首先要加工这一讯息,加工的根据是他储存的形象;一般地说,产生的结果可能有几种:

证实既存的构想,稍许修正原有的界定,或澄清原来不清楚的地方。

就像改变信仰一样,彻底改变原有观念的情况是极为罕见的。

然而,改变信仰的现象的确时有发生;同样,感觉突变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比如,听说自己的房子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