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正念的方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69908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正念的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培养正念的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培养正念的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培养正念的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培养正念的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培养正念的方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培养正念的方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培养正念的方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培养正念的方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培养正念的方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培养正念的方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培养正念的方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培养正念的方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培养正念的方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培养正念的方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培养正念的方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培养正念的方法.docx

《培养正念的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正念的方法.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培养正念的方法.docx

培养正念的方法

培养正念的方法

大愿比丘

发布时间:

2007-9-217:

44:

14

如何才是培养正念最好的方法呢?

就是不要有任何的主宰欲,身心方面都保持轻轻松松的心情,在行住坐卧中培养正念。

最重要地就是要持续不断地培养,最难保持正念的时候也最需要训练正念的时候,但不能用全神贯注勉强的方法训练正念,否则就会回到原点,不会有成就。

训练专注不会开启内观智慧,只有培养正念才能开启内观智慧。

但是专注能帮助正念保持在所缘目标上,使正念持续不断地在观察的目标上。

正念的任务只是接纳当下所缘变化的情况,因此要使正念成长,只有耐心的不间断培养正念。

  内观培养正念完成如实内观身心实相的修行,是离不开行住坐卧四种威仪的修法。

若是你的修行方法离开了行住坐卧就会脱离现实生活,这种脱离现实生活的修法是逃避的心态,偏离现实就不可能会面对如实培养正念,因此就很难彻底地解脱烦恼痛苦。

一位正常人的生活动作虽然很多,但不离行住坐卧四种,修内观智慧禅在这四种威仪中都可以修。

以下就将行、住、坐、卧培养内观正念的方法一一的分别介绍。

一、行走的内观

  先介绍行走的内观培养正念方法。

「行走」可分二种修法:

一种是刻意放慢或分节动作的修法,一种是自然走路的修法。

但是在这两种的修法中又分为二种修法,一种是属於「一心专注」走路培养一般「定」的修法。

另一种是直接培养正念完成「正定」的修法。

  一心专注行走的修法,就是从走路中培养一般的定力。

一般定力的修法就是,注意走路时脚底触地或固定单一所缘,藉由走路中找一个固定所缘专注就可生起一般的定力。

也就是说,藉由走路学习专注,再由专注产生定力,专注是因,生起定力就是专注地果。

这是从单一固定所缘所修出来的成果,一般称之为止。

  另一种是从走路中培养正念。

培养正念的走路修法是从走路的姿势中,观察姿势的生灭变化过程。

譬如觉知观察脚根提起、离地、移出、踏下去的过程,从走路的每一个姿势过程中,都要觉察清楚走路抬起、移动、踏下的动作过程,这种被称之为止观的修法。

初学者将走路放慢或将走路分节动作,这样比较容易做观察。

因为初学者内观智慧不足,五盖强而有力,正念常常会迷失,这因为是正念还不够稳定,因此将行走放慢或将走路的过程分节动作,这样比较容易做观察。

  另一种是自然走路的内观训练修行法,这种修法是观察走路时保持按照平常一样地走路,不要刻意走慢或是将走路的姿势分节动作,只要和平常走路一样自然地走路,一心专注保持在当下正念清楚地觉察到每一个姿势的动作变化,例如对於脚的抬起、移动、踏下的姿势、动作都要清楚。

只要保持正念清楚走路的变化过程,不要做任何的推理、暗示、思考、判断。

若有暗示、推理、判断、思考生起,也要清楚当下在思考、推理、判断、暗示,其实若发现到离开正念时,当下已经又回到正念了。

如果还继续的推理下去,就要加强正念不要被推理、判断、思考取代了。

也就是说,当下做什么都要保持清楚,起心动念也要清楚。

走路只有保持正念觉知走路姿势的变化过程,不要用自我的概念加入在观察走路当中,只有专注与正念保持在当下走路的每一个动作姿势变化,这才是走路的内观训练培养正念最好方法。

  一位初学培养走路内观训练的人,因为散乱心强,五盖常生起,正念又未稳定,因此会觉得走路的目标范围很广,很难觉察清楚。

若是如此,可将走路分成二部份觉察就可以,初学者觉察的目标所缘不要太复杂,目标所缘单纯能觉察清楚就可以了。

如果所缘目标太复杂对初学者来说,反而是一种压力或含糊不清的应付带过,这样反而会影响培养内观智慧的开启。

可将走路分成觉察左脚的移动过程和右脚的移动过程就可以了,这样的觉知观察比较明显又能清楚。

不要给自己有任何的压力,放轻松自然地持续保持专注和正念平衡发展,这就是完成正定的最好修行方法。

行走的内观训练就是观察两脚走路姿势的动作变化过程,例如抬脚跟就要清楚地观察抬脚跟姿势过程的动作,提起、移动、踏下也都同样要一一的清楚姿势变化的过程。

不是只有知道现在在走路就可以了,这种不观察走路姿势变化的过程,就已经偏离了培养正念,只有训练一般的专注而已。

  走路的内观训练是要在动中培养正念,因此无论是在左脚或右脚,都要清楚觉知动作变化的过程,而不是只有清楚知道现在是在走路,或固定的专注在单一的所缘目标而已,如果这种没有清楚觉知走路的移动姿势的过程,那就不是培养正念的方法了。

如果是一位散乱心很强的人,也可使用方便法协助一段时间,到达能不需要用方便法时,方便法就要放弃。

那么什么是方便法呢?

就是在训练走路中加上默念:

例如脚根要抬起前先默念脚根抬起,然後脚根才抬起,要移动时先默念移动脚才移动;要踏下时先默念踏下,然後才踏下,要转弯之前先默念要转弯,然後身体才转弯。

  其实无论走路的每一个动作,必须都先要有想,然後才生起走路的意志推动力,因此才会走路的,无论一切行为都要有这些程度。

但对一位初学者来说,是无法照见这种五阴相依程序的过程,因此就无法发现先要有想,然後意志力的推动才会有行为,对一位初学者来说要走路之前默念可帮助初学者保持在正念中,但重点就是先默念後动作,否则就变成空默念了。

心中先默念然後才行动的目的,最主要就是提醒自己要保持在当下的正念中。

也就是说初学者正念不足,因此透过默念的方便法,时时提醒自己这个当下是在做什么?

而不是为了默念而默念,是为了使正念保持在於当下而默念。

  在行走的内观训练中除了行走以外,无论是要转弯、要停、伸手、弯腰种种的身体动作,都要保持觉知姿势变化的过程,并且要觉察的清清楚楚。

觉知伸手姿势的过程变化动作,觉知转弯姿势的过程变化动作,也就是在身体每一个动作过程细节最好都要清楚,而且必须要如实地按照举动姿势的先後顺序、次第加以观察。

  起初训练培养内观正念时,一定无法按照举动的先後顺序、次第观察清楚,正念也无法保持很久,但是不要灰心这是正常现象,只要有恒心不间断的训练培养,终有一天就会有所成就的。

训练培养行走的正念修法,千万不要以昏沈的状态或散乱的心境,在所缘的目标上含糊不清的应付过,这种修行是徒劳无益的。

  行走练习内观培养正念重点,是在於走路或身体每一个动作的姿势过程中,都要觉察到清清楚楚,不可大概或笼统的带过。

在练习培养走路内观正念时,若失去了所缘目标的觉察,妄想、妄念就会趁机生起,这是因为当时对所缘目标的正念薄弱或失去所缘目标,因此妄想、妄念或五盖就会有机会生起。

如果发现妄想、妄念或五盖生起,就是当下已经回复正念,也回到所缘的目标了,因此妄想、妄念或五盖立刻就会消失。

如果妄想、妄念或五盖其中的一种生起发现到时,只有保持正念的觉察,不要去追查到底从何处而来,只要保持正念清楚生起的过程变化就可以。

也可以这样的说,只要保持正念无论妄想、妄念或五盖生起,都保持正念就可以。

因为培养正念的修行,是不怕妄想、妄念或五盖的生起,无论是好的或不好的念头生起,也都不要排斥他或爱染,只有保持正念的观察他,好像看著舞台上演戏的演员一样,观察只是看著演员,而不会去控制演员的行动或演员的演戏行为。

  修习行禅要如实一步一步的训练,心境就会越来越清楚,情绪也越稳定。

只要有长远心与毅力,随时随地随顺觉的精进正念,若能培养出一分的正念、正知就能破一分的无明,终有一天就会完成灭一切苦恼。

  初学内观禅者,应该先修「行禅」。

一个人可纯粹透过行禅而证得阿罗汉的果位。

在行禅时,行走的过程姿势变化是主要的观照目标,其次要观照的目标就是意志、感受、妄想、酸痛、六尘境等。

行禅的好处就是所缘目标粗糙,变化明显,因此容易培养正念,增强内观智慧。

从经行中培养正念,可获得分辨出每一步伐的移动过程是身(色法)的现象,而观照的是心,称之为「心法」。

可从经行中培养感觉到行走中是身、心配合,也清楚地体会到身、心是两个不同的作用。

身、心是相依的,只有一前一後的发生,两者之间互动微妙又密切,身(色法)是我们所注意的目标,心(心法)是观察的精神,从行禅培养正念中,就可获得身心分别的智慧。

进一步就可经验到,每一个行走只有身心(五阴)的互依互缘所产生出来的作用而已,没有一个我在内,在每一个动作中都是刹那生刹那灭,体会到无常,并进一步地经验到身、心及六尘境生起贪染的祸患。

透过内观的智慧清楚知道身心是无常,随顺观身心生灭变化,面对六尘境而心不随境转。

也因为体验到无常因此不贪染身心,因此就会得到心解脱。

 

二、站立的内观

住(站立)的内观训练方法,站立时观照「站」的姿势,或是脚底与地面接触感受。

这种站立观照对容易昏沉的人来说,是有很好的对治效果作用,但长时间的站立是不被鼓励的。

站立时双脚要稍微的分开站立,身体才会平衡。

站立时除了感受脚底与地面的接触,也可以培养出入息念,或是在身心上有明显的感觉都可做培养正念的所缘。

 

三、坐姿的内观

  坐姿的内观训练,坐姿有很多种,七支坐法是最普遍,所谓七支坐法,就是指打坐时身体中的七个要点:

  一、双足跏趺(双盘足坐)。

如果不能双盘就用单盘。

或把左足放在右足上面,这种坐姿被称之为如意坐。

或把右足放在左足上面,这种坐姿被称之为金刚坐。

还有散盘式的自然坐姿,这就是左右足不相叠,只有一前一後的平放,还有把两腿交叉靠住的自然坐姿,日本式的坐姿也可以,坐在椅子上也可以,只要平稳正直的坐姿都可以,不一定要勉强如何坐姿。

但依我个人对坐姿的经验,无论是左足放在右足上面,或是右足放在左足的上面都可以,但不要拉到大腿上面,只有放在小腿上相叠就可以了,这种坐姿依我来说是最适合又不失威仪,也能达到平稳坐姿的效果,对初学者来说双腿又比较不会酸麻。

  二、脊椎自然正直,但是不要太勉强过份用力。

  三、左右两手叠放在小腹下面的腿部上面,两手心向上,两手大拇指轻轻相扣,这种称为「结手印」或「三昧印」(就是定印的意思)。

除了这种手势外,其他的手势都可以,只要自然平稳就可以,不一定要用什么手势。

  四、左右两肩稍微张开,使两肩平整自然放松为止。

  五、头部要正,後脑稍微向後收放。

前颚内收,但不要低头,稍微自然感觉压住颈部就可以了。

  六、双目微张,似闭似开的三分眼,如果这样不自然初学者全闭也可以,时间成熟自然就会三分眼,不要勉强要使用三分眼否则就会不自然,或无法放松影响自然。

若三分眼的目光随意大约在坐前七、八尺处左右,依各人身体高低而所调整距离目的就是使头部不要太低也不要抬太高为主。

  七、舌头轻舐上颚,犹如还未生长牙齿的婴儿酣睡时的状态。

  以上所介绍的就是七支坐法。

 

  那么坐禅只是一种放松的技巧吗?

若是一般的坐禅有可能目标只是一种为了放松为目的而已,因为一般坐禅的方法都强调一心专注,全神贯注让心念专注於一样东西上,或是专心的观想。

无论全神贯注的观想或是心专注於一个东西上,只要认真彻底地做,如此都有可能达到一种深定安祥的放松,这种并不是一般意识状态所能经验到的境界。

这种深定安祥放松的宁静会导致生起喜、乐,这就是一般坐禅者的目标。

  当你精勤努力达到那个目标之後,若没有将坐禅的观念转变,有可能你的一生中,就一直的都只有在出定和入定的重覆经验中度过。

如果修内观禅就不是这样了,训练内观禅的目标就是培养正念。

专注只是协助正念方便工具,却不是目标。

坐禅就是在静态中训练内观培养正念,专注就是培养正念的工具。

从培养正念中可获得内观的智慧,这才是内观坐禅的目标。

其实坐禅并不是一般深奥难解的神秘修行方法,而是一种从静态中培养正念的修行方法,这才是佛陀所教导的内观四念处禅修。

  一般人误以为坐禅是会入魔的观念很重,或是坐禅是宗教特定人物的工作,其实这些观念都不正确。

如实修内观四念处的坐禅方法,是不可能会入魔的,何况离开了身心就没有能运作的魔了。

世间上的事情没有一件没有危险,走路也危险、坐车也危险、睡觉也危险,可以说处处都是危险,因为一切该是无常生灭法,因此处处都是有危险性。

只有训练内观禅培养正念一点也不危险,反而会得到安全。

因为有内观智慧就没有贪、镇、掉悔、昏沉、疑,因此就可避免危险。

危险是藏在黑暗处,否则就不算危险了。

  内观智慧的功能就是驱逐黑暗,当内观智慧现前,它就燃亮觉察力,照明身心生命的实相,完全突破黑暗使内心觉醒明净,时时保持随顺觉,因此就能使无明消散,我们就不会有错误的观念以及行为的危险了。

当你走进一间漆黑的房间里,或是没有指标的森林中,你可能会充满危险及疑虑,我会不会被蛇或动物咬伤?

会不会被东西绊倒?

有看不见想不到的危险呢?

当内观智慧未现前,在一切观念及行为中也充满了危险及疑虑。

处理危险及疑虑的方法就是培养内观智慧,内观智慧生起,就可照见一切因果的关系,以及身心的实相,因此就不会有盲目无明的行为,招感烦恼痛苦果报的危险,因为行为是因,遭遇就是果。

如果你看不清楚自己行为的前因後果,那么你就有可能会犯大错的危险。

  坐禅只是一种在静态中训练内观培养正念的方法之一,因此坐禅并没有深奥难解或有任何神秘的色彩。

如果将坐禅神化了,那就脱离真正坐禅的意义。

正确坐禅之目的主要是启发内观的智慧,具足这种正确地观念者,就不会视坐禅为神秘或深奥难解了。

正确地坐禅方法是培养正念的修行,对一切当下所发生的都了了分明,不管他是什么都如实地接受不要回避,但也不要追寻。

 

  内观禅是一种简单又能启发内观智慧的修行方法,内观智慧能直接体验到生命中的一切现象,但没有任何的偏爱或排斥,也不会有任何的自我成份在内,什么出现就以什么做为所缘的观察对象,不会排斥任何认为自己不喜欢的事,也不会爱染自己认为是喜欢的,因为正念没有自我的成份在内。

如果不正确地坐禅修法,会使坐禅者远离不了贪、镇、掉悔、昏沈、疑,反而我见、我慢越来会越重,甚至将生命带进一种逃避的生活中,无法让你从生命烦恼痛苦中解脱出来。

  如果坐禅方法正确,就会让坐禅者深入生命及生命的所有层面内,让你从过去的无明错误观念中转变过来,从烦恼痛苦中解脱出来,如实面对生命的真实,遇到问题不逃避只有如实面对冷静的处理。

当你彻底了解生命真相,以及前因後果的关系,智慧现前後,你自然就会产生对於一切万物生起慈悲心。

慈悲心不是口号而是行动,更不是没有智慧的行为自认为是慈悲。

所谓慈悲,就是自动地约束自己不要有伤害自己或别人的思想、语言或行动。

具足内观智慧者他的思想、语言或行为,都是合乎正见的。

  坐禅时观察的主要目标就是呼吸,觉知呼吸的出入,吸气时注意吸入的气息感觉。

呼气时注意呼出的气息感觉。

不必急於要观察细微的呼吸感觉,只要保持觉知呼的长短或粗细,吸的长短或粗细清楚就可以。

呼吸有时很明显、有时模糊、有时刚强、有时柔弱、有时深长、有时短促、有时粗糙、有时细柔。

  无论呼吸的情况是如何?

都不要去管他,只有清楚地觉知他的变化,不去控制他、不要想使他如何?

通常在呼与吸的交换时之间会有停顿的空挡,尤其是呼气之後停顿的时间会比较长。

在暂停的片刻时应该要保持在清醒正念中,否则就很容易失去所缘而生起散乱或昏沈。

如果呼吸空挡或呼吸细微不易觉察到时,可将所缘移到接触点上。

接触点例如:

眼皮合闭处、口内舌头顶上颚的触点,两唇接合处、两手接触处。

屁股与坐垫的接触处,双脚重叠的接触处等等都可以,在呼吸之间,呼或吸的交接时会有一段停顿的空间,就要利用这个空间去觉察身体的接触点感觉,以免掉举或昏沈自己没有发现到,等到发现时不知浪费多长的时间了。

觉察接触点也可交替轮流所缘做觉察,以免偏定而失去保持正念的训练。

若是呼吸很微弱难觉察时,可以所缘在接触点上或坐姿,但不要一直都只是选择在一个固定的所缘上,要轮流的交换所缘,才不会产生感觉无聊或堕入昏沈。

  坐禅时外在的声音是难免会有的,如果声音并没有强到足以令你要将注意力从呼吸上面移开,那就不要管它,也不需要刻意去听,还是将注意力停留在感受的所缘或呼吸上,让外面的声音自然生灭。

若是外界的声音很大,已经影响到你注意呼吸,那时就将你的注意力从呼吸上转移到听。

不要刻意去分辨这些声音的来源,例如水声、鸟声、人讲话的声音等等,都不要刻意去分辨这是什么声音,只有保持注意声音以声音做为培养正念的所缘。

也不要去追逐声音的来源,因为追逐声音的来源扩散性很快,不容易觉察,因此反而会扰乱正念,只要保持清醒的感觉声音的变化过程,也就是只有清醒的注意听、听。

当听声音时,不要去分别声音好不好听的概念,也不要因为「听」而引起任何推理、判断的概念,只是单纯地注意听的过程、听的本身。

若是生起联想,要将注意移转到「联想、联想」,联想消失了就回到注意声音,声音消失了就回来觉察呼吸。

假如声音很大又持久,那就觉察声音及它的变化。

假如声音微弱或影响不到学习出入息念或其它的所缘,那就要回到出入息念或当下的所缘中学习。

  在坐禅中难免都会有念头出现,当念头生起不要排斥或讨厌它,只要发现就将注意力注意於「正在想」为所缘,让念头自然生灭。

在念头生起时,要清楚地知道心里正在想什么?

但不要介入思想的内容,也不要随著念头引发一连串的联想,更不要去分析念头的内容以及念头为什么会产生,是从哪里生起的,不要去追根究柢,当念头生起时,单纯地提醒自己「正在想、正在想」。

也就是觉知念头,不给予评断念头的内容,也不随著念头,念头只有念头不要加入我的念头进去。

  念头是五阴中的想阴,是属於一种心理状态,是因缘生灭法,必须要理解念头,否则就会误以为念头里面有一个我,这是我的念头,或是念头是我的。

念头生起观察它的目的并不是要让念头消失,念头本来就是因缘生灭法,因此念头自己会自然消失。

如果有想要让念头消失的想法,那就是想要控制因缘生灭的自然法则,也就是以为有一个「自我」可以控制的心,或是想要排斥念头,因此想强迫念头消失,想排斥就是因为误认为有一个「自我」,因此我不喜欢这个念头而想排斥念头。

有排斥的心念就是「镇」,有想要的心念就是「贪」,这种自认为有一个自我的观念就是「疑」。

 

  有生命本来就自然会有念头,念头自然生自然灭不需要你去灭除他。

如果用自我想要灭除念头或贪爱没有念头,无论如何的努力内观智慧是无法开启的,反而会加深「自我」错误的观念,以为有一个自我可以控制一切,因而失去了体会心理状态与肉体两种因缘本来就是分开的,以及照见身心是因缘相依无常、无我的机会。

念头消失了,就回到出入息念学中;念头又升起了,所缘又回到注意念头上。

  如果念头没有升起,呼吸也很微细难觉察,那么就要以坐姿或接触为所缘的对象。

不要使心空空没有任何所缘,也不要自己制造所缘的目标。

如果使心空空那对培养内观智慧是没有帮助的,无论你坐上一整天也等於在休息而已,内观智慧是不可能会产生的。

除了念头出现还有可能会浮现种种影像出来,影像出来不要排斥或贪爱,加强所缘的注意力与正念,影像就会自然消失。

影像的出现有二种情况,一种是有生起微细的影像忆念,影像才会生起来。

因为这种忆念是很微细的,没有达到内观很明觉的人是无法知道,因此就会误以为是没有忆念影像自己会跑影像出来。

  世间上每一件事情都是有因有缘才会有果,绝对不可能是无因无缘而自己会成果的道理。

例如要走路或正在走路时,要转弯等等,都必须要有想和推动的意志,但是一般没有内观智慧生起的人,是无法发现的,并非没有想和行走的意志自己会走;自己会自动转弯或停止等等。

其实走有走的因缘,说话有说话的因缘,无论是站立、转弯、抬头种种都有它的因缘。

在每个因缘中都要具备有五阴相依相缘,不是没有因缘就自动会看到影像。

影像是出自於过去潜留在意识中的印象,遇到适当地助缘就浮现出来。

适当地助缘就是忆念,忆念就是回忆过去。

另一种虽然也是忆念,但这种忆念是从粗糙的忆念中获得似相。

例如现在的以前有见过阿弥陀佛的画像或雕像都可以,将相型深刻的记忆在脑海中,有足够念力之人,想要取相、似相就会出现。

这种取相、似相的出现是粗糙的忆念作意。

也就是说透过心的运作忆念相境,似相就会出现在眼前,要到达这种随心念取似相的人,他心的念力要很强。

  若以身体的觉受做所缘的修法,若是身体某部份有觉受反应特别强,例如:

脚、手酸麻、刺痛、冷、热、推动等等。

有明显感觉出现就如实地觉知感受,觉知感受的任何变化过程,例如觉知感受是转强或转弱?

是消失或缩小或扩大?

感受对心境的影响变化是如何呢?

都要一一地觉知感受变化过程清楚。

要客观地觉知观察感受的种种变化过程及情形,无论是任何感受不要逃避,也不需要贪爱,只有如实客观地观照它们就好了。

  如果感受扩大引起心不安,若当时有排斥起镇的情绪生起时,也要注意观察当时镇的心态是如何?

并且要注意它的变化过程。

如果内心已经起「镇」的情绪,就以「镇心」做为觉察观照的所缘,「镇心」消失後才回到观察「痛」,及痛的现象变化过程。

如果痛到无法忍耐下去,那就在有正念的观察下,用慢慢的动作更换坐姿。

痛的观察目的并不是希望痛能消失,而是以痛为所缘来培养正念,以及洞察痛的本质是无常、苦、无我。

如果痛消失之後,就要回到主要所缘目标的出入息念中学习。

无论是酸麻、刺痛等等或情绪反应的觉察,目标都不是希望酸麻、刺痛消失,而是以当下现象为所缘来帮助培养正念,从所缘的目标上体验到无常、苦、无我的本质。

  如果说痛的感受生起,观察痛的目标是希望痛消失,这种心态就是起了贪念,贪著舒适的姿势,那就会失望而使心不安,因为痛是无常生灭法,现在消失了,有可能不久又再生起。

其他酸麻、刺痛等等也一样都是无常生灭法,因此没有永远存在也不可能永远不生起。

只要生起的因缘具足就会生起,消灭的因缘具足他就会消失,并不是有一个我在主宰或是有能力主宰生起或消灭。

必须去除排斥或厌恶所生起的镇心,喜欢或爱染生起的贪心,保持在中道的如实正念中。

保持在中道的修行是很重要的,只要能保持中道的修行,就不会有喜欢或不喜欢、执取或厌恶的情绪心态发生了。

如果能保持在如实正念、正知的当下中,那就能够过著中道的生活了。

  改变姿势只是为了要治苦而已,因此苦产生的时候,就会想要改变姿势来治苦。

也就是说,是因为苦而迫使变换坐的姿势,而不是为了舒适而改变姿势。

要改变姿势,必须保持清楚以便防止烦恼介入,所以要变换姿势的时候,必须保持清醒的觉察力,才可觉察到改变姿势过程中是否有落入邪见。

修行目的就是要息灭贪、镇、疑,因此在每一个动作中都必须防止有贪、镇、疑介入,才是正确地修行方法。

例如坐久的时候,会感到有痛的出现,产生不喜欢这个姿势就是「镇心」的生起,希望能保持那种舒服的坐姿因而起「贪念」,贪念生起就想变换一个舒服的姿势就是疑,因为是没有一个姿势是能保持永远舒适的,因为是无常生灭法,没有一个我或我能主宰使姿势永远舒适。

改变姿势是因为苦逼迫的时候,才改变姿势,而不是为了舒适而改变姿势。

如果是为了自我的舒适而改变姿势,那就落入邪见中了。

  一位中道的修行者,他不会为了享受舒适而改变姿势;他也不会勉强忍受痛苦,他是为了治苦应该改变姿势时,他也保持在正见清醒中改变姿势。

一位正见的修行者,无论他遇到任何的舒适或痛苦,都不会生起镇心或贪染,若有镇心生起或贪爱就马上被发现到,又回到正见的生活中。

如果过著贪、镇生活的人,就是一位疑者的行为。

我们不要表面上在修行,那内心中还不断地活在贪、镇、疑的生活中,这种修行永远都无法获得内观智慧的。

没有内观智慧就无法如实内观五阴,体验五阴是因缘生灭法则,是味、患、应该离味就不会生起祸患。

  只要我们如实知五阴变化,只有细心注意观察五阴,如实体验五阴的真相,但不要在体验中夹带任何好恶色彩或贪著的成份在内,只有如实知味是味、患是患、离是离。

但佛法并不是要我们将好看的当作不好看的,好听的当成不好听的,好吃的当作不好吃的,佛法是要我们如实地去观察它,去看、去听、去嗅、去尝、去触、去想,只有如实去体验了解它,我们才能真正如实知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

也会在五阴的六根触受六尘中体会到所生起的爱染是祸患,以及对身心的贪爱也是祸患。

也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贪爱,为什么会镇心,为什么会疑想及疑的行为,为什么会烦恼,为什么会轮回,这就是佛陀所说的如实知「味是味」,由如实知「味是味」,才能进一步知「患是患」。

 

  如果你没有培养出内观的智慧如实观察五阴,如实知此五阴,味是味,患是患,离是离,那就不能到达解脱苦恼。

例如听人说火会烫人,不信的人就很好奇,伸手去碰碰看,当碰到火时就如实知「味是味」,不再会对火烫人有怀疑了。

等到自己的手亲自被火烫到就会如实知「患是患」,烫到时手马上会离开火这就是「离是离」。

自从自己亲身体验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